第一百九十二章:益州士族的試探
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作者:麻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太子殿下,奴婢總算是找到您了!耿司長與宣教司之人說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現正在營外等候……”
章武元年七月,南鄭行宮北門外的羽林衛營地,看著眼前樹蔭下正與一眾少年羽林席地歇息的劉禪,一名年輕的內侍宦官在稟報完正事後,卻是趕緊伸出衣袖為其拂起了甲胄上的塵土來。
“哦?何事令耿卿他們都追到這裏來了?”
聽到耿紀都追到羽營衛這裏稟報來了,這天好不容易偷了個懶,帶著隱番跑羽林衛和那些少年羽林郎一同操練的劉禪,頓時不由得眉頭一皺。
“太子,那奴婢先讓耿司長他們迴去等候,待您……”
看到劉禪那皺眉的樣子,以為他還沒‘玩’盡興的年輕宦官,隨即便準備前去打發耿紀。
“大膽黃皓,見與不見何時輪到你替孤做決定了?”
隻不過,就在其話音剛落還沒來得及動身之際,剛剛還皺眉不已的劉禪,此刻卻是突然麵色一冷的向他盯了過來。
“太……太子殿下,奴……奴婢……求太子恕罪!”
看著劉禪那突然就變得森寒且無比充滿殺意的眼神,這名自作主張的內侍宦官頓時不由得雙腿一軟,撲通一聲便跪了下去,磕頭如搗蒜的請起罪來。
開玩笑,別看劉禪年齡小,但那可是經過了沙場戰陣洗禮的。區區一個剛剛入宮沒幾年的小黃門,哪能受得了他這份殺意!
“再有下次,小心你的狗頭!”
看著眼前這名比自己年齡還大了好幾歲的‘老熟人’,劉禪不禁麵色冷峻的開口警告道。
說起來,曆史的車輪還真是頑固。即便眼下的‘季漢’已經與原曆史上的‘蜀漢’有了雲泥之別,但黃皓這‘奸佞’卻仍是出現在了劉禪身邊。
對此,他倒也不是沒動過殺心。隻不過,出於自信,再加上他發現這黃皓還是有些能力的,所以最終他還是沒有下這個手。
不僅如此,為了以後的廠衛,劉禪反而還有意的培養起了這個‘奸佞’來。
“奴婢謝……謝太子殿下不殺之恩,奴……奴婢以後再不敢了!”
聽到劉禪的警告,知道撿迴了一條小命兒的黃皓,顧不得地上的塵土趕緊再次磕頭謝恩起來。
“起來吧,去把耿司長他們請進來!”
……
“因餘之國雖大,而肇建之國卻強,交爭於世而為仇敵。因餘之國有高賢卿者,問於伏愚子曰:今國事未定,上下勞心,往古之事,能以弱勝強者,其術如何?伏愚子曰:……超穀越山,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我愚子也,實所不及!”
羽林衛大營內,先前說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的宣教司司長耿紀,此刻卻是正拿著一篇文章,抑揚頓挫的為劉禪誦讀講解起手中的文章來。
“因餘之國,餘下之國?混帳東西,竟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諷我大漢!還什麽‘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此人是睛瞎了還是心黑了,看不到我漢軍接連大勝收複失地嗎?做此顛倒黑白之文,到底是何居心?”
隨著耿紀誦讀解釋完手中名為《仇國論》的文章,怒火中燒的劉禪頓時忍不住冷聲喝問起來。
“卿等可知,如此顛倒黑白,滿篇投降、欲喪我國家氣節之文,到底是何人所作,莫非是欺父皇與孤之刀不利乎!”
對於作此文者,繼馬謖之後,這是劉禪來此世界後第二次對人動了如此強烈的殺心。
特喵的,諷刺‘季漢’是剩餘下來的國度也就算了,居然還敢為曹魏張目,譏諷大漢討賊複國為‘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的癡心妄想,這能不讓劉禪這個標準的‘皇漢主義’者憤怒嗎?
“迴稟世子,作此顛倒黑白之文者,乃是益州勸學從事譙周。臣等日前前往益州宣教……”
看著劉禪那毫不掩飾的強烈殺意,已經弄清楚了他態度的耿紀、金褘等人,這才開口說出了一個如同黃皓般讓他同樣‘熟悉’無比的名字來。
說起來,自從宣教司成立後,耿紀他們可是盡職盡責得很。所以作為陪都南鄭所在的益州,自然更是其宣傳教化的重中之重。
隻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原本這一次的例行宣教之行,卻是讓他無意中看到了譙周所寫的這篇《仇國論》。
而且更讓他們沒料到的是,這篇顛倒黑白,滿篇充滿了投降之意的文章,在成都那邊還得到了不少士人的認同。
沒辦法,這篇《仇國論》寫得太具有欺騙性了。雖然其中充斥了不少的顛倒黑白之事,但人家卻是引經據曲,將其掩蓋得十分完美。
要不是耿紀乃是對大漢心懷赤誠,且做的就是宣教之事,又對這些東西向來敏感,一般人還真不會注意到其中的‘反動性’!
‘原來是這老牌兒漢奸,怪不得能寫出如此欲喪人氣節的文章來!’
聽到譙周這個名字,瞬間便想起了這個同樣是‘老熟人’的劉禪,頓時不禁在心裏憤恨無比的暗罵起來。
要知道,在原曆史上,就是這老漢奸屢屢反對蜀漢北伐,最後為了在新主子麵前立功,更是不惜誘勸劉禪開城投降。
“勸學從事?如此毫無文人氣節之卑鄙小人,居然能充任勸學從事,勸什麽學?勸人丟失氣節,勸人出賣國家麽?給孤查,此人到底是何人所薦所任,吏部之人都是吃幹飯的嗎!”
得知這麽一個‘老漢奸’居然還混到了主管教育的重要崗位上,劉禪心中的怒火卻是更甚了。
“呃,殿下,此事……此事臣亦不知!”
看到劉禪連吏部的人都牽怒進來了,感覺自己似乎成了背後說人壞話之小人的耿紀,頓時不禁有些有些尷尬起來。
“太子殿下,臣以為此時並非追究是誰薦任的譙周。當務之急乃是阻此毒文繼續流傳,荼毒我大漢士人之氣節……”
眼見憤怒的劉禪此時已經有些偏離了正題,一旁的金褘也是趕緊開口提醒起來。
“嗯,金卿所言甚是,如此毒文豈能任其流傳?”
聽到金褘的提醒,怒火衝天的劉禪也是反應了過來。
“黃皓,傳孤教令,命都亭侯……呃,算了,就你,黃皓你持孤之令牌,去向都亭侯領一隊人馬前往成都,將那心懷叵測之人給孤擒來!”
原本還想讓趙雲率天網去做這事的劉禪,話到嘴巴之時,卻是心中一動,轉而把這事交給了黃皓這個‘奸佞’!
“奴……奴婢遵命!”
聽到劉禪這突如其來的命令,額上還帶著先前磕頭帶來淤青的黃皓,此時卻是忍不住再次顫抖結巴了起來,
隻不過,與之前被嚇的不同,這一次,卻是因為激動興奮所致。
“你給孤聽好了,此案你如何辦理孤不過問,但必須從嚴從重!不過有罪之人不能漏網,無罪之人不能冤枉,更不可造成地方上的動蕩。若你能辦好此案,孤另有重任予你;辦不好,自己拿腦袋來請罪!”
看了看眼前滿臉激動的黃皓,劉禪在作出了勿枉勿縱指示的同時,更是定下了從嚴從重處理的基調。
開玩笑,像這種想要瓦解一個國家、民族意誌的反動言論,若不一開始冒頭便給予嚴厲打擊,必定還會引來更多的效仿者。
“殿下放心,奴婢定不負殿下所期!”
</p>
“太子殿下,奴婢總算是找到您了!耿司長與宣教司之人說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現正在營外等候……”
章武元年七月,南鄭行宮北門外的羽林衛營地,看著眼前樹蔭下正與一眾少年羽林席地歇息的劉禪,一名年輕的內侍宦官在稟報完正事後,卻是趕緊伸出衣袖為其拂起了甲胄上的塵土來。
“哦?何事令耿卿他們都追到這裏來了?”
聽到耿紀都追到羽營衛這裏稟報來了,這天好不容易偷了個懶,帶著隱番跑羽林衛和那些少年羽林郎一同操練的劉禪,頓時不由得眉頭一皺。
“太子,那奴婢先讓耿司長他們迴去等候,待您……”
看到劉禪那皺眉的樣子,以為他還沒‘玩’盡興的年輕宦官,隨即便準備前去打發耿紀。
“大膽黃皓,見與不見何時輪到你替孤做決定了?”
隻不過,就在其話音剛落還沒來得及動身之際,剛剛還皺眉不已的劉禪,此刻卻是突然麵色一冷的向他盯了過來。
“太……太子殿下,奴……奴婢……求太子恕罪!”
看著劉禪那突然就變得森寒且無比充滿殺意的眼神,這名自作主張的內侍宦官頓時不由得雙腿一軟,撲通一聲便跪了下去,磕頭如搗蒜的請起罪來。
開玩笑,別看劉禪年齡小,但那可是經過了沙場戰陣洗禮的。區區一個剛剛入宮沒幾年的小黃門,哪能受得了他這份殺意!
“再有下次,小心你的狗頭!”
看著眼前這名比自己年齡還大了好幾歲的‘老熟人’,劉禪不禁麵色冷峻的開口警告道。
說起來,曆史的車輪還真是頑固。即便眼下的‘季漢’已經與原曆史上的‘蜀漢’有了雲泥之別,但黃皓這‘奸佞’卻仍是出現在了劉禪身邊。
對此,他倒也不是沒動過殺心。隻不過,出於自信,再加上他發現這黃皓還是有些能力的,所以最終他還是沒有下這個手。
不僅如此,為了以後的廠衛,劉禪反而還有意的培養起了這個‘奸佞’來。
“奴婢謝……謝太子殿下不殺之恩,奴……奴婢以後再不敢了!”
聽到劉禪的警告,知道撿迴了一條小命兒的黃皓,顧不得地上的塵土趕緊再次磕頭謝恩起來。
“起來吧,去把耿司長他們請進來!”
……
“因餘之國雖大,而肇建之國卻強,交爭於世而為仇敵。因餘之國有高賢卿者,問於伏愚子曰:今國事未定,上下勞心,往古之事,能以弱勝強者,其術如何?伏愚子曰:……超穀越山,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我愚子也,實所不及!”
羽林衛大營內,先前說有十萬火急之事求見的宣教司司長耿紀,此刻卻是正拿著一篇文章,抑揚頓挫的為劉禪誦讀講解起手中的文章來。
“因餘之國,餘下之國?混帳東西,竟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諷我大漢!還什麽‘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此人是睛瞎了還是心黑了,看不到我漢軍接連大勝收複失地嗎?做此顛倒黑白之文,到底是何居心?”
隨著耿紀誦讀解釋完手中名為《仇國論》的文章,怒火中燒的劉禪頓時忍不住冷聲喝問起來。
“卿等可知,如此顛倒黑白,滿篇投降、欲喪我國家氣節之文,到底是何人所作,莫非是欺父皇與孤之刀不利乎!”
對於作此文者,繼馬謖之後,這是劉禪來此世界後第二次對人動了如此強烈的殺心。
特喵的,諷刺‘季漢’是剩餘下來的國度也就算了,居然還敢為曹魏張目,譏諷大漢討賊複國為‘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的癡心妄想,這能不讓劉禪這個標準的‘皇漢主義’者憤怒嗎?
“迴稟世子,作此顛倒黑白之文者,乃是益州勸學從事譙周。臣等日前前往益州宣教……”
看著劉禪那毫不掩飾的強烈殺意,已經弄清楚了他態度的耿紀、金褘等人,這才開口說出了一個如同黃皓般讓他同樣‘熟悉’無比的名字來。
說起來,自從宣教司成立後,耿紀他們可是盡職盡責得很。所以作為陪都南鄭所在的益州,自然更是其宣傳教化的重中之重。
隻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原本這一次的例行宣教之行,卻是讓他無意中看到了譙周所寫的這篇《仇國論》。
而且更讓他們沒料到的是,這篇顛倒黑白,滿篇充滿了投降之意的文章,在成都那邊還得到了不少士人的認同。
沒辦法,這篇《仇國論》寫得太具有欺騙性了。雖然其中充斥了不少的顛倒黑白之事,但人家卻是引經據曲,將其掩蓋得十分完美。
要不是耿紀乃是對大漢心懷赤誠,且做的就是宣教之事,又對這些東西向來敏感,一般人還真不會注意到其中的‘反動性’!
‘原來是這老牌兒漢奸,怪不得能寫出如此欲喪人氣節的文章來!’
聽到譙周這個名字,瞬間便想起了這個同樣是‘老熟人’的劉禪,頓時不禁在心裏憤恨無比的暗罵起來。
要知道,在原曆史上,就是這老漢奸屢屢反對蜀漢北伐,最後為了在新主子麵前立功,更是不惜誘勸劉禪開城投降。
“勸學從事?如此毫無文人氣節之卑鄙小人,居然能充任勸學從事,勸什麽學?勸人丟失氣節,勸人出賣國家麽?給孤查,此人到底是何人所薦所任,吏部之人都是吃幹飯的嗎!”
得知這麽一個‘老漢奸’居然還混到了主管教育的重要崗位上,劉禪心中的怒火卻是更甚了。
“呃,殿下,此事……此事臣亦不知!”
看到劉禪連吏部的人都牽怒進來了,感覺自己似乎成了背後說人壞話之小人的耿紀,頓時不禁有些有些尷尬起來。
“太子殿下,臣以為此時並非追究是誰薦任的譙周。當務之急乃是阻此毒文繼續流傳,荼毒我大漢士人之氣節……”
眼見憤怒的劉禪此時已經有些偏離了正題,一旁的金褘也是趕緊開口提醒起來。
“嗯,金卿所言甚是,如此毒文豈能任其流傳?”
聽到金褘的提醒,怒火衝天的劉禪也是反應了過來。
“黃皓,傳孤教令,命都亭侯……呃,算了,就你,黃皓你持孤之令牌,去向都亭侯領一隊人馬前往成都,將那心懷叵測之人給孤擒來!”
原本還想讓趙雲率天網去做這事的劉禪,話到嘴巴之時,卻是心中一動,轉而把這事交給了黃皓這個‘奸佞’!
“奴……奴婢遵命!”
聽到劉禪這突如其來的命令,額上還帶著先前磕頭帶來淤青的黃皓,此時卻是忍不住再次顫抖結巴了起來,
隻不過,與之前被嚇的不同,這一次,卻是因為激動興奮所致。
“你給孤聽好了,此案你如何辦理孤不過問,但必須從嚴從重!不過有罪之人不能漏網,無罪之人不能冤枉,更不可造成地方上的動蕩。若你能辦好此案,孤另有重任予你;辦不好,自己拿腦袋來請罪!”
看了看眼前滿臉激動的黃皓,劉禪在作出了勿枉勿縱指示的同時,更是定下了從嚴從重處理的基調。
開玩笑,像這種想要瓦解一個國家、民族意誌的反動言論,若不一開始冒頭便給予嚴厲打擊,必定還會引來更多的效仿者。
“殿下放心,奴婢定不負殿下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