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上番宿衛
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作者:麻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上番宿衛?吾兒所說莫非是輪戍之製?”
原本還在為收迴軍議司之事為難的劉備,在聽到禪嘴裏又蹦出來的新詞後,果然很快便被轉移了注意力。
而且與先前聽到‘廠衛’時一樣,雖然同樣是第一次聽到‘上番宿衛’的說法,但卻並不妨礙劉備大致了解其中的意思。
沒辦法,漢字的偉大就在於此。即便隻是第一次聽到的新事物,但隻是根據字麵意思,也是很容易猜出個大概的。
更何況,這輪戍之製也不是新玩意兒。雖然因為光武帝廢除了正卒、戍卒的原因,‘東漢’沒了輪戍製,但這玩意自春秋戰國時就已經有了,所以劉備自然能夠猜得出來。
“父皇英明,兒臣所說正是輪戍製。隻是與以往的郡兵輪戍不同,兒臣所說上番宿衛乃是各地戰兵輪流分批駐防京師,同時京軍亦要分批前往各處輪駐之事。畢竟眼下戰事未平尚還好說,若是日後天下太平,京軍一直駐守京師,缺少實戰,其戰力必定下降……”
見老爹已經猜出了大概的意思,劉禪也不再賣關子,隨即便詳細說起了這有別於以往‘輪戍製’的上番宿衛之事。
然而事實上,保持京軍戰力的理由,隻不過是劉禪製定上番宿衛製的表麵原因而已。真正的目的,其實卻是為了加強軍隊的‘中央化’與‘禁衛化’。
而之所以選擇在此時便將這個製度確定規範下來,而不是等到日後一統全國後再實行,除了有利用自家老爹這個‘季漢’開國之君的威望外,也是為了日後自己接手這個國家後,不用把精力放在處理這些‘小事’上麵。
隻不過,這些理由他雖然沒說,但能夠在這軍閥混戰的亂世,從一介平民一步步登上皇帝之位,劉備又豈會看不出這其中的門道?
所以,在聽完劉禪的解釋後,沒有任何猶豫,劉備當即便拍板將此事給定了下來。
畢竟大漢之所以崩潰,除了其它各種本質上的原因外,黃巾之亂後,地方坐大導致軍閥割據卻是最為直接的導火索。
“吾兒放心,為父雖然在內政之事上並不擅長,但為吾兒將軍隊之事處理妥當卻是沒問題!”
末了,原本準備如同之前一樣又當‘甩手掌櫃’的劉備,這一次卻是準備自己親自動手了。
“多謝父親!不過兒臣可不是擔心日後鎮不住這些驕兵悍將,兒臣隻是不想日後把精力浪費在這些小事上,這才提前將此事處理了而已,父親倒是多慮了,哈哈……”
看到老爹那一臉鄭重的表情,心中一暖的同時,劉禪也是不禁滿臉自信的開口笑道。
說起來,雖然劉備才是這‘季漢’的開國之君,但不管是在軍中還是地方、民間,劉禪這個太子的威望可並不比自家老爹差。
要知道,眼下大漢的半壁江山,除了奪益州沒有他什麽事兒外,不管是收複荊州故土還是奪取交揚,甚至占據雍涼西域之地,可都有著他不可磨滅之戰功的。
因此,哪怕他現在隻是‘季漢’的太子爺,但稱之為一句‘開國太子’,那可是絲毫沒有誇大之處。
所以,他又哪會和其它‘君二代’一樣,會有擔心鎮不住驕兵悍將的擔憂。
“哈哈,吾兒乃漢家之龍,自然不會為這些小事所擔憂。不過為父能為你做的不多,此次整軍之事便還是讓為父來吧!”
拍了拍劉禪那已經開始漸漸寬厚起來的肩膀,自豪的笑容也是不禁爬上了劉備的麵龐。
說起來,劉禪也算是幸運的了,沒有穿越到兄弟相爭厲害的曹家或是父子相疑的孫家。否則這個時候,說不定早就倒在父子、兄弟相疑相爭的權謀鬥爭中了。
……
“天子製詔:凡我漢軍功民、戰死將士子,年滿十四者,皆可前往南鄭陪都參選羽林郎……以為天子羽翼!”
章武元年三月,就在第二輪漢軍整編如火如荼之際,一道甄選羽林郎的天子詔命也是自南鄭發往了荊益交揚並雍涼各地。
和武帝最初設置羽林衛時從戰死將士遺孤中甄選一樣,這一次甄選對象同樣也是漢軍戰死將士和功民子嗣,而非以往那不設任何門檻,直接從良家子中選擇。
至於為何將年齡放寬到了十四歲,目的卻是再明顯不過了,因為劉禪這個太子也才剛好十四歲。
說起來,雖然劉禪重建羽林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皇宮宿衛力量,但很顯然,老爹劉備卻是把這羽林衛的擴充,當成了給劉禪這個太子培養下一代班底的‘培訓班’。
“天子製詔:自章武二年起,凡我大漢各軍士卒,以一年為期,分批前往南鄭陪都輪流駐防……另,戰兵凡年滿四十、郡國兵年滿四十五歲之士卒,即可以功民身份退役返鄉,並賜予以土地……”
繼選拔羽林的詔命後不久,章武元年五月初,隨著漢軍第二輪整編完成,各地駐軍分批前往南鄭陪都上番宿衛的詔命也是隨之頒布。
不僅如此,隨著這道上番宿衛的命令而下的,還有士卒退役的年齡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從此以後,‘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景象卻是再也不會出現了。
且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這些有著功民身份的士卒迴鄉,國家對於地方和世家大族的掌控力度,也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而隨著這種掌控力度的加強,先前法正所提出的全麵實行‘蔭佃客’製度的時機,也是隨之逐漸成熟了起來。
隻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需要先行完成,那就是與三省六部相配套的九品官製。
畢竟這三省六部都給整出來了,那這相應的官員品級也該製定出來了。不然若是還按以往的俸祿來劃分官員等級的話,卻是顯得有些混亂了。
而且有了明確的官員品級,這劃分製定蔭佃客等級,不也更為簡單明了不是?
</p>
“上番宿衛?吾兒所說莫非是輪戍之製?”
原本還在為收迴軍議司之事為難的劉備,在聽到禪嘴裏又蹦出來的新詞後,果然很快便被轉移了注意力。
而且與先前聽到‘廠衛’時一樣,雖然同樣是第一次聽到‘上番宿衛’的說法,但卻並不妨礙劉備大致了解其中的意思。
沒辦法,漢字的偉大就在於此。即便隻是第一次聽到的新事物,但隻是根據字麵意思,也是很容易猜出個大概的。
更何況,這輪戍之製也不是新玩意兒。雖然因為光武帝廢除了正卒、戍卒的原因,‘東漢’沒了輪戍製,但這玩意自春秋戰國時就已經有了,所以劉備自然能夠猜得出來。
“父皇英明,兒臣所說正是輪戍製。隻是與以往的郡兵輪戍不同,兒臣所說上番宿衛乃是各地戰兵輪流分批駐防京師,同時京軍亦要分批前往各處輪駐之事。畢竟眼下戰事未平尚還好說,若是日後天下太平,京軍一直駐守京師,缺少實戰,其戰力必定下降……”
見老爹已經猜出了大概的意思,劉禪也不再賣關子,隨即便詳細說起了這有別於以往‘輪戍製’的上番宿衛之事。
然而事實上,保持京軍戰力的理由,隻不過是劉禪製定上番宿衛製的表麵原因而已。真正的目的,其實卻是為了加強軍隊的‘中央化’與‘禁衛化’。
而之所以選擇在此時便將這個製度確定規範下來,而不是等到日後一統全國後再實行,除了有利用自家老爹這個‘季漢’開國之君的威望外,也是為了日後自己接手這個國家後,不用把精力放在處理這些‘小事’上麵。
隻不過,這些理由他雖然沒說,但能夠在這軍閥混戰的亂世,從一介平民一步步登上皇帝之位,劉備又豈會看不出這其中的門道?
所以,在聽完劉禪的解釋後,沒有任何猶豫,劉備當即便拍板將此事給定了下來。
畢竟大漢之所以崩潰,除了其它各種本質上的原因外,黃巾之亂後,地方坐大導致軍閥割據卻是最為直接的導火索。
“吾兒放心,為父雖然在內政之事上並不擅長,但為吾兒將軍隊之事處理妥當卻是沒問題!”
末了,原本準備如同之前一樣又當‘甩手掌櫃’的劉備,這一次卻是準備自己親自動手了。
“多謝父親!不過兒臣可不是擔心日後鎮不住這些驕兵悍將,兒臣隻是不想日後把精力浪費在這些小事上,這才提前將此事處理了而已,父親倒是多慮了,哈哈……”
看到老爹那一臉鄭重的表情,心中一暖的同時,劉禪也是不禁滿臉自信的開口笑道。
說起來,雖然劉備才是這‘季漢’的開國之君,但不管是在軍中還是地方、民間,劉禪這個太子的威望可並不比自家老爹差。
要知道,眼下大漢的半壁江山,除了奪益州沒有他什麽事兒外,不管是收複荊州故土還是奪取交揚,甚至占據雍涼西域之地,可都有著他不可磨滅之戰功的。
因此,哪怕他現在隻是‘季漢’的太子爺,但稱之為一句‘開國太子’,那可是絲毫沒有誇大之處。
所以,他又哪會和其它‘君二代’一樣,會有擔心鎮不住驕兵悍將的擔憂。
“哈哈,吾兒乃漢家之龍,自然不會為這些小事所擔憂。不過為父能為你做的不多,此次整軍之事便還是讓為父來吧!”
拍了拍劉禪那已經開始漸漸寬厚起來的肩膀,自豪的笑容也是不禁爬上了劉備的麵龐。
說起來,劉禪也算是幸運的了,沒有穿越到兄弟相爭厲害的曹家或是父子相疑的孫家。否則這個時候,說不定早就倒在父子、兄弟相疑相爭的權謀鬥爭中了。
……
“天子製詔:凡我漢軍功民、戰死將士子,年滿十四者,皆可前往南鄭陪都參選羽林郎……以為天子羽翼!”
章武元年三月,就在第二輪漢軍整編如火如荼之際,一道甄選羽林郎的天子詔命也是自南鄭發往了荊益交揚並雍涼各地。
和武帝最初設置羽林衛時從戰死將士遺孤中甄選一樣,這一次甄選對象同樣也是漢軍戰死將士和功民子嗣,而非以往那不設任何門檻,直接從良家子中選擇。
至於為何將年齡放寬到了十四歲,目的卻是再明顯不過了,因為劉禪這個太子也才剛好十四歲。
說起來,雖然劉禪重建羽林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皇宮宿衛力量,但很顯然,老爹劉備卻是把這羽林衛的擴充,當成了給劉禪這個太子培養下一代班底的‘培訓班’。
“天子製詔:自章武二年起,凡我大漢各軍士卒,以一年為期,分批前往南鄭陪都輪流駐防……另,戰兵凡年滿四十、郡國兵年滿四十五歲之士卒,即可以功民身份退役返鄉,並賜予以土地……”
繼選拔羽林的詔命後不久,章武元年五月初,隨著漢軍第二輪整編完成,各地駐軍分批前往南鄭陪都上番宿衛的詔命也是隨之頒布。
不僅如此,隨著這道上番宿衛的命令而下的,還有士卒退役的年齡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從此以後,‘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景象卻是再也不會出現了。
且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這些有著功民身份的士卒迴鄉,國家對於地方和世家大族的掌控力度,也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而隨著這種掌控力度的加強,先前法正所提出的全麵實行‘蔭佃客’製度的時機,也是隨之逐漸成熟了起來。
隻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需要先行完成,那就是與三省六部相配套的九品官製。
畢竟這三省六部都給整出來了,那這相應的官員品級也該製定出來了。不然若是還按以往的俸祿來劃分官員等級的話,卻是顯得有些混亂了。
而且有了明確的官員品級,這劃分製定蔭佃客等級,不也更為簡單明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