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佐藤機關長問起有沒有女朋友的時候,劉冬陽猶豫了片刻。


    一來,是已有婚約的周家小姐周曉舒呢,還是彼此在心中都有對方的齊連鳳?他不想把自己心中那點事,跟佐藤進老老實實交代出來。


    二來,他在揣摩佐藤機關長提起此話題的緣由。大概受到鳩山宏夫妻倆團聚的啟示吧,順便一問。但佐藤進是順便一問,劉冬陽作何迴答,很可能會為將來留下隱患。


    他得想一想,也就片刻功夫,便有了主意:


    “機關長,男人嘛,有女朋友很正常。”


    “這麽說,就是有了嘛。怎麽平時沒見你提起?”


    劉冬陽胡謅道:“她在老家呢,我們很少見麵,說不定人家又有新的對象了。”


    然後岔開了話題:“機關長,今天鳩山太太做的京都料理,手藝真是不錯。”


    “那倒是。鳩山宏真是有福,太太不僅長得漂亮,還做得一手好菜。”


    佐藤進說著,咽了一下口水。


    有句成語叫“垂涎欲滴”,說的就是佐藤進現在的情形。


    劉冬陽跟佐藤進這麽長時間,感覺他還是個很注重自己形象之人,今天都禁不住有點失態。


    佐藤進感覺到自己的失態,砸吧了一下嘴,道:“還有咱們帶去的清酒,那可是司令部特供,專門從日本運過來的。”


    作為一名將軍,要喝特供清酒,並不是什麽難事。他這麽掩蓋,反而欲蓋彌彰。


    劉冬陽心中暗笑,但表麵上附和著:“確實,比我在日本國喝過的清酒,還要正宗。”


    沉默一陣,佐藤進突然問道:


    “劉桑,我聽說,你不僅日語說得好,英文也不錯。在什麽地方學的英文?”


    難道還要審查?


    劉冬陽坦然答道:“家父從小就把我送到教會學校去學習,在那裏,大家都說英語。所以,我也就學會了。這可能是家父對我的希望吧,他想把家族的生意做大,能跟外國人開展業務。”


    事實上原主的英文水平很一般,日語還是在去了日本以後,跟一幫日本人成天瞎混,把日語口語硬生生給練出來了。


    劉冬陽的英語水平,來自前世做貿易的鍛煉。


    不過,原主從小進了教會學校,卻是個很好的借口。


    “不過,現在看來,英文也排不上用場。”劉冬陽補充道。


    “誰說的?你知道,在海城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說到這裏,佐藤進突然又問:“劉桑會不會德語?”


    “機關長,我又不是萬能語言通,除了華語,就學過英語和日語,其他的,壓根沒接觸過。”


    “哈哈!沒有關係,德國人也講英文。到時候你仍然可以擔任翻譯官。”


    聽到佐藤進這麽說,劉冬陽試探著問道:“咱們這裏,近期有德國人會來嗎?”


    本來這種事,他是不方便問的,但既然佐藤進自己提到了德國人,他也就順嘴一問。


    佐藤進卻沒有直接迴答,隻說:“過幾天你就知道了。”


    就這麽有一搭沒一搭地閑扯著,車已經停到了佐藤進住所外。


    臨了,佐藤進拍了拍劉冬陽的肩頭,鼓勵的語氣說道:


    “劉桑,好好幹!你的,前途大大的光明。”


    這算是他對劉冬陽采取隔離審查措施之後,正式對劉冬陽表的態。


    “我一定不辜負機關長對我的期望。”


    ……


    過了兩天,特務機關大院裏,開來了兩輛奇怪的車。


    說它奇怪,是因為它像小轎車,卻有個長方形的鐵殼,說它是載客的客車,它又不像客車那麽大。而且,每輛車的車頂上都安裝著一個奇怪的金屬框架。


    所有人之前都沒見過這樣的車,除了劉冬陽。


    劉冬陽也沒見過實物,前世的他,在抗戰影視劇裏見到過。他知道,這叫移動無線電側向車。


    無線電測向儀,最早是由美國的無線電愛好者發明,但早期的無線電測向儀,體積很大,除了安裝在輪船上,用於航海導航測向,其他應用並不廣。


    後來經德國人改進,體積大大縮小,可以用於車載,或者裝在飛機上。用途大大增加。


    特別在二戰期間,廣泛應用於偵測間諜發出的無線電電波信號,能準確定位電波發出的位置,挖出發報人員,破獲間諜機構。


    劉冬陽仔細查看了這兩輛車,他判斷,應該是從德國引進的。


    難怪前兩天佐藤機關長會提到德國人的事。


    這種大家都沒見過的新鮮設備,誰也不會用。


    從德國購買後,供貨商通常都會派出技術人員,到買家現場培訓操作人員。


    前世從事國際貿易的劉冬陽,對這種流程太熟悉了。


    華國的供貨商在簽訂購銷合同的時候,都會注明,廠方派出技術指導,但買家必須在設備現場配備華語翻譯人員,以便更好地完成培訓工作。


    同樣的,對於進口的設備,外方派來安裝調試和技術指導的時候,也會要求我方提供英語翻譯或者供貨商所在國的語言的翻譯。


    佐藤進什麽時候采購的這兩輛無線電側向車,不得而知,但車已經運到,對方的技術指導專家,在哪裏呢?


    按照慣例,都是在設備到達指定使用場所以後,供貨商派出的技術專家隨後才到。設備在海運途中要走多長時間,沒有定數。如果技術專家先到,設備未到,那也沒用。專家出來,可是按天計費的。


    按說,技術翻譯,不是一般的外文專業畢業就能勝任的,其中涉及到很多專業術語和技術原理。


    劉冬陽記得前世有一部老電影,叫《黑炮事件》,說的就是一個精通德語的工程師趙書信,因故受到處分,被調離工作崗位,偏在這個時候,廠裏引進的德國先進設備到了,德國派來的專家曾與趙工合作過,專家要求趙工前來配合安裝,但廠方卻給他派了一個學德語的旅遊翻譯。因為旅遊翻譯不懂技術,多次鬧出錯翻的笑話。甚至因為關鍵零件翻譯錯誤,致使設備在試車時軸承被燒毀,給廠裏造成很大損失。最後不得不請趙工出馬,才得以順利安裝完成。


    可巧前世的劉冬陽,做的就是設備的進出口,他不僅英語過硬,設備方麵的技術知識,也積累了不少。翻譯個區區無線電測向儀,還是沒有問題的。


    佐藤進出來指示把兩輛車開進車庫,然後對劉冬陽道:“德國專家,明天抵達海城。到時候你跟井上秘書還有鳩山君一道去接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戰:開局做了鬼子翻譯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西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西關並收藏諜戰:開局做了鬼子翻譯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