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在司馬熾和司馬鄴這兩任皇帝領導北方晉室與匈奴艱難對抗的時候,鎮東大將軍、琅琊王司馬睿采用琅琊士族王導的策略,名義上聲援,暗則保存實力,已逐漸在江南紮下了根。
當年渡江南去的司馬皇室中,很有些實力地位的共有五人,隻有司馬睿最終成了氣候。
其實司馬睿原本並沒有什麽威望。他乃是司馬懿的曾孫,琅琊王司馬伷的孫子,與正統皇室的司馬昭、司馬炎一脈相差甚遠,妥妥的皇室旁係宗出身。曆史上每個王朝建立後,大多都要封建皇室諸侯,然後開始大肆開枝散葉。除了一脈相承的能夠繼承皇位的大宗子嗣外,其餘枝葉宗的地位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受待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劉備,雖以漢室宗親自居,卻混到了織席販履的地步。
大晉建立以來,有封爵的皇室何止數百,光王爵就有數十位。物稀則為貴,濫則為賤。司馬皇室實在是太多了,雖則為皇族,卻也讓人“待見”不過來。再加上司馬睿名不見經傳,在朝中沒擔任過要職,更沒立過大功,所以他初到江南,本地的那些有實力的大族根本對他理都不理。
要想把江南作為根基成就大業,得不到本地饒支持是萬萬不行的。王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彼時的建鄴已經聚集了不少渡江而來的朝中名士,其中不乏王敦這樣的大有威望者。為了司馬睿能夠盡快樹立起威望,王導導演了一場戲。在三月上巳節這一,司馬睿乘坐肩輿出城巡遊,大設儀仗。王敦、王導及諸位洛中名士全都騎馬跟隨在左右,浩浩蕩蕩,十分威風。名義上是上巳踏青,實則是專門做給江南大族看。以顧氏為首的江南大族本來隻把司馬睿當做一個鎮守建鄴的鎮東大將軍而已,今見他安然乘坐肩輿,連王敦、王導這樣的大名士都乖乖地騎馬跟從,大為驚訝,從此徹底改變了對司馬睿的態度,再也不敢輕視,紛紛過來靠攏。有了以王導兄弟為首的北方名士和以顧氏為首的江南本地大族的支持,司馬睿才得以在江南紮下了根基。為了避司馬鄴的諱,將建鄴改名為建康,並以建康為中心,勸導農功,發展基業,蓄積實力。
司馬鄴投降劉聰後,下無主,身在建康的一些司馬王室以及地方州牧紛紛請求司馬睿上尊號稱帝,繼承晉室大統。可是司馬睿卻堅決反對,死活不同意。一個原因可能是覺得司馬鄴雖然投降了劉聰,但畢竟還活著,自己貿然稱帝不太妥當;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文所的他與正統大宗皇室血脈相差甚遠的緣故。司馬睿雖然沒有在此時直接稱帝,卻稱了“晉王”,還是在為稱帝坐著準備鋪墊。
無論是於國還是於家,選擇繼承人,曆來奉行立嫡立長不立賢的原則。什麽能力、實力都是次要的,唯有血脈最關鍵。司馬衷沒留下子嗣,便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司馬熾即位,司馬熾沒了子嗣,便是親侄子司馬鄴即位,總之都是在司馬炎的血脈範圍內。如今再要選擇皇位繼承人,也要從司馬炎、司馬昭、司馬懿這祖孫三代一層一層地往上追本溯源。先從司馬炎的後代中考慮;司馬炎沒有了後代,再從司馬昭的其他後代中考慮;司馬昭沒了後代,才能在司馬懿的其他後代中考慮。司馬睿的祖父司馬伷跟司馬昭同是司馬懿的兒子,也就是隻有當司馬昭的後代全都死絕聊情況下,才能輪到司馬睿這一層。司馬昭的後代當然不可能全部斷絕,即便全部斷絕,跟司馬睿一樣疏遠的宗室也有很多,所以司馬睿做這個皇帝屬實是有點兒不太仗義。
然而時勢造英雄,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之人。司馬昭的後代雖然曾經無比枝繁葉茂,但經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已經損折大半,僥幸剩下的也全都是碌碌平庸、不堪大用者。所有宗室中,既有實力,又有能力的非司馬睿莫屬。在司馬熾剛剛蒙塵洛陽的時候,司馬睿就被推舉為下討逆盟主,以討伐匈奴。到了司馬鄴投降於長安之時,司馬諸王有實力繼承基業的也就隻有建康的司馬睿了。
司馬鄴被劉聰殺害之後,時機已到。在四方州牧以及段氏鮮卑、慕容鮮卑等番國的共同勸進下,司馬睿登基繼承晉室大統。改年號為太興,追諡司馬鄴為湣帝,立百官,定禮製,草創朝廷,從此開啟東晉時代。
寒來暑往,已是兩度春秋。
若馨與阮水在舒家莊安心地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相敬如賓,再加上有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耕讀之餘亦增添了不少樂趣。雖然清貧,一家三口卻也怡然自得。
這,若馨正在穀田除草,隻見一個穿著體麵的人從渡口方向走過來,向他問詢道:“請問這位兄台,前麵可是舒家莊嗎?”
由於若馨的田地緊鄰大路,偶爾就會遇到來往問路的,但大多都是附近縣鄉的人,而聽這個人話,卻略帶一點兒江南的吳語口音。
“前麵正是舒家莊。”若馨倚著鋤頭答道。
那人長出了一口氣:“哦,千裏迢迢,害得我吃了許多苦,總算找對地方了。”
“這位遠客千裏迢迢來到敝處,可是來易貨經商的?”若馨對這位遠客既好奇又有些戒備。
“我一個官身,販賣什麽!實不相瞞,我是來此處尋訪兩個人。借此,恰好向你打聽打聽。”
“你要打聽誰家,也得看我知曉不知曉。”
“沒個不知曉!此兩個人,不敢名滿下,但至少在你們整個汝陰卻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更別這左近的人了。”
到有名望,若馨不敢聯想自己,但至少舒晏哥哥是一定的。他笑了笑:“是誰啊?我們這一帶還有這樣的大名人呢?”
“兩個大孝廉,舒晏和韓若馨,你敢不知曉嗎?”
果然被自己猜中,但若馨的戒備心更強了:“你跟他們二人什麽關係?為何要找他們?”
那人略一躊躇,似乎是有些顧忌,但還是了出來:“我看你這人忠厚耿直,不是奸詐人,實跟你之。我乃自建康的晉室朝廷來,此來是想征召舒、韓二人入朝為官的。”
因如今的汝陰已屬匈奴漢,與江南的大晉已是兩立,於對方地盤上挖牆腳,自然是不安全的,所以那人有所顧忌。
“入朝為官?這從何起?”若馨既驚詫,又莫名其妙。
“這個......至於詳細緣由,實在不便向旁人之,隻求兄台帶路,幫我去尋訪。”
“不是我不肯幫你這個忙,而是愛莫能助。”
“怎麽,你難道不是舒家莊的人?”
“我不但是舒家莊人,而且與此二人還十分交好。但非常遺憾,這個忙我卻幫不了你。首先告訴你,那個姓舒的並不在家。”
“不在家還能到哪去?不過是走親訪友,總有個去向,還怕找不到他?”
“他攜夫人出門遠遊,至今已經兩年,到哪裏去找?”
“遠遊兩年還未迴來?”那人立刻顯出失望的神態,不過仍不甘心,“姓舒的找不到,姓韓的總該在家吧?”
“那姓韓的我更了解。他自視清高,迂腐憨直,不會奉迎。隻適合做一介布衣,躬耕理桑,和詩田園。雖然清貧,卻樂在其中,即便南麵為王亦不願相易也,何況是為官呢?我勸你還是趁早迴去,不要枉費心機。”
建康官人一聽,更加失望了。不過,他打量了一下若馨頭上的汗水和沾滿黃土的草鞋,有些質疑道:“如果不做官,他們也不過跟你一樣是個農夫。豈會舍棄官祿扈從、顏麵地位,而甘願就這樣麵朝黃土背朝?我不相信。”
此時,恰有一群鳥雀飛過頭頂,嬉戲翔集於山林之間。若馨的目光跟隨著這群鳥兒迴旋,好似也體會到了跟鳥兒一樣的怡然歡快,暢懷良久,問那壤:“南朝亦論老莊乎?”
“甚愛蠢。”
“那豈不知澤雉與樊雉之論乎?雖然澤雉為了飲食需要不停奔走勞累,但卻自由歡快,最合乎其本性;樊雉被人養著,雖坐享其成,但卻喪失本性,從未發出過一次歡快的鳴劍”
建康官人一時語塞,不過轉而似乎若有所悟:“我不過是請你幫忙帶路而已,花同樣的時間,你寧願在此浪費唇舌勸止於我,也不肯幫忙帶路,這是何居心?我明白了,你這是嫉妒!越是身邊的人就越是比別人更嫉妒,見不得圈中人突然出人頭地。你見他二人將被征召心裏不舒服,而故意攔阻對不對?都農夫憨直,卻也人心險惡!”畢,便不再理會若馨,獨自向莊內走去。
若馨搖頭淡淡一笑,任由他去,自己依舊專心除草。直到覺得肚腹饑餓,才扛起鋤頭迴家去。一進家門,正見舒金跟那個建康官人在自己家中坐著。
舒金見若馨迴來,喜道:“哥哥可算迴來了,讓我們好等!”
那個建康官人一臉懵,對舒金道:“這位就是孝廉公韓若馨?”
“當然,那還有錯嗎?”
舒金如今已然接替了夏春的位置,做了本處亭長。由於職務的關係,舒家莊有陌生人來訪,他必然先要知曉。
建康官人簡直傻了,不知作何言語。
阮水正在煮飯,此時出來對若馨道:“這位官人自建康來,是專門尋訪舒大哥和你的。至於詳細緣由,還是請他跟你當麵吧。”
事到如今,建康官人情知不諧,卻也要死馬當活馬醫,拱手道:“本人姓顏,乃是大晉汝陰郡施中正座下訪問員,奉施中正所遣,特到此處征召舒先生及韓先生的。”
“汝陰郡施中正?你的是哪個施中正?”
“還有哪個?當然是前汝陰中正施惠之子、永安大長公主的駙馬、曾任汝陰太守的施比玉啊。”
“他已然在南朝入朝為官?且接替他父親做了汝陰中正?”
“沒錯,不但是汝陰中正,還在朝中任中書侍郎,依然襲著廣武鄉侯,鄉品更是升為二品!”
若馨雖然相信對方的話為真,但卻有些不解:“施家乃是皇親,又跟南朝大權在握的琅琊王氏沾親,其在家族幾近覆滅的情況下能迅速恢複官位也不足為奇,但汝陰如今已淪陷在匈奴手中,不在晉室統治之內,怎麽南朝還設有汝陰中正?”
顏訪問哈哈一笑,解釋道:“韓先生有所不知。永嘉以來,中原仕人為避匈奴之亂而選擇南渡者十有六七,不但數量龐大,且多是非同一般的衣冠之族。為了安撫這些僑民,大晉皇帝特於江南諸州郡中劃出一些郡縣來,仍沿用中夏的地名,某某州、某某郡,將這些僑民按照各自籍貫統一安置,是為僑置州郡。如今中夏州郡雖已淪陷大半,但並未斷絕。江南亦有汝陰郡,亦有大量汝陰仕人,亦設置汝陰中正,且這個汝陰中正當然還要由汝陰第一望族的施家人來擔任啦。”
若馨頭一次聽還有僑置州郡這種操作,笑道:“此舉既穩定了僑民,又安撫了土著,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沒錯。大晉皇帝續祚於建康,大業初創,正是用人之時。施駙馬做了中正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舒先生和韓先生,愛惜二位的才學,又念及昔日輔佐他的情誼,就特派我來征召二位入朝。因舒先生在洛陽時原本已經仕進,做過中朝的尚書郎,所以直接保舉他為侍禦史;至於韓先生你,雖然做過本郡文學掾,但並未經過洛陽朝廷的正式選授,不好直接入朝。考慮到你的孝廉出身難以出人頭地,施中正決定再舉你為更高一層的秀才,這樣起步就高了,得到吏部的授官將會更加容易。”
在司馬熾和司馬鄴這兩任皇帝領導北方晉室與匈奴艱難對抗的時候,鎮東大將軍、琅琊王司馬睿采用琅琊士族王導的策略,名義上聲援,暗則保存實力,已逐漸在江南紮下了根。
當年渡江南去的司馬皇室中,很有些實力地位的共有五人,隻有司馬睿最終成了氣候。
其實司馬睿原本並沒有什麽威望。他乃是司馬懿的曾孫,琅琊王司馬伷的孫子,與正統皇室的司馬昭、司馬炎一脈相差甚遠,妥妥的皇室旁係宗出身。曆史上每個王朝建立後,大多都要封建皇室諸侯,然後開始大肆開枝散葉。除了一脈相承的能夠繼承皇位的大宗子嗣外,其餘枝葉宗的地位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受待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劉備,雖以漢室宗親自居,卻混到了織席販履的地步。
大晉建立以來,有封爵的皇室何止數百,光王爵就有數十位。物稀則為貴,濫則為賤。司馬皇室實在是太多了,雖則為皇族,卻也讓人“待見”不過來。再加上司馬睿名不見經傳,在朝中沒擔任過要職,更沒立過大功,所以他初到江南,本地的那些有實力的大族根本對他理都不理。
要想把江南作為根基成就大業,得不到本地饒支持是萬萬不行的。王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彼時的建鄴已經聚集了不少渡江而來的朝中名士,其中不乏王敦這樣的大有威望者。為了司馬睿能夠盡快樹立起威望,王導導演了一場戲。在三月上巳節這一,司馬睿乘坐肩輿出城巡遊,大設儀仗。王敦、王導及諸位洛中名士全都騎馬跟隨在左右,浩浩蕩蕩,十分威風。名義上是上巳踏青,實則是專門做給江南大族看。以顧氏為首的江南大族本來隻把司馬睿當做一個鎮守建鄴的鎮東大將軍而已,今見他安然乘坐肩輿,連王敦、王導這樣的大名士都乖乖地騎馬跟從,大為驚訝,從此徹底改變了對司馬睿的態度,再也不敢輕視,紛紛過來靠攏。有了以王導兄弟為首的北方名士和以顧氏為首的江南本地大族的支持,司馬睿才得以在江南紮下了根基。為了避司馬鄴的諱,將建鄴改名為建康,並以建康為中心,勸導農功,發展基業,蓄積實力。
司馬鄴投降劉聰後,下無主,身在建康的一些司馬王室以及地方州牧紛紛請求司馬睿上尊號稱帝,繼承晉室大統。可是司馬睿卻堅決反對,死活不同意。一個原因可能是覺得司馬鄴雖然投降了劉聰,但畢竟還活著,自己貿然稱帝不太妥當;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文所的他與正統大宗皇室血脈相差甚遠的緣故。司馬睿雖然沒有在此時直接稱帝,卻稱了“晉王”,還是在為稱帝坐著準備鋪墊。
無論是於國還是於家,選擇繼承人,曆來奉行立嫡立長不立賢的原則。什麽能力、實力都是次要的,唯有血脈最關鍵。司馬衷沒留下子嗣,便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司馬熾即位,司馬熾沒了子嗣,便是親侄子司馬鄴即位,總之都是在司馬炎的血脈範圍內。如今再要選擇皇位繼承人,也要從司馬炎、司馬昭、司馬懿這祖孫三代一層一層地往上追本溯源。先從司馬炎的後代中考慮;司馬炎沒有了後代,再從司馬昭的其他後代中考慮;司馬昭沒了後代,才能在司馬懿的其他後代中考慮。司馬睿的祖父司馬伷跟司馬昭同是司馬懿的兒子,也就是隻有當司馬昭的後代全都死絕聊情況下,才能輪到司馬睿這一層。司馬昭的後代當然不可能全部斷絕,即便全部斷絕,跟司馬睿一樣疏遠的宗室也有很多,所以司馬睿做這個皇帝屬實是有點兒不太仗義。
然而時勢造英雄,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之人。司馬昭的後代雖然曾經無比枝繁葉茂,但經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已經損折大半,僥幸剩下的也全都是碌碌平庸、不堪大用者。所有宗室中,既有實力,又有能力的非司馬睿莫屬。在司馬熾剛剛蒙塵洛陽的時候,司馬睿就被推舉為下討逆盟主,以討伐匈奴。到了司馬鄴投降於長安之時,司馬諸王有實力繼承基業的也就隻有建康的司馬睿了。
司馬鄴被劉聰殺害之後,時機已到。在四方州牧以及段氏鮮卑、慕容鮮卑等番國的共同勸進下,司馬睿登基繼承晉室大統。改年號為太興,追諡司馬鄴為湣帝,立百官,定禮製,草創朝廷,從此開啟東晉時代。
寒來暑往,已是兩度春秋。
若馨與阮水在舒家莊安心地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相敬如賓,再加上有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耕讀之餘亦增添了不少樂趣。雖然清貧,一家三口卻也怡然自得。
這,若馨正在穀田除草,隻見一個穿著體麵的人從渡口方向走過來,向他問詢道:“請問這位兄台,前麵可是舒家莊嗎?”
由於若馨的田地緊鄰大路,偶爾就會遇到來往問路的,但大多都是附近縣鄉的人,而聽這個人話,卻略帶一點兒江南的吳語口音。
“前麵正是舒家莊。”若馨倚著鋤頭答道。
那人長出了一口氣:“哦,千裏迢迢,害得我吃了許多苦,總算找對地方了。”
“這位遠客千裏迢迢來到敝處,可是來易貨經商的?”若馨對這位遠客既好奇又有些戒備。
“我一個官身,販賣什麽!實不相瞞,我是來此處尋訪兩個人。借此,恰好向你打聽打聽。”
“你要打聽誰家,也得看我知曉不知曉。”
“沒個不知曉!此兩個人,不敢名滿下,但至少在你們整個汝陰卻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更別這左近的人了。”
到有名望,若馨不敢聯想自己,但至少舒晏哥哥是一定的。他笑了笑:“是誰啊?我們這一帶還有這樣的大名人呢?”
“兩個大孝廉,舒晏和韓若馨,你敢不知曉嗎?”
果然被自己猜中,但若馨的戒備心更強了:“你跟他們二人什麽關係?為何要找他們?”
那人略一躊躇,似乎是有些顧忌,但還是了出來:“我看你這人忠厚耿直,不是奸詐人,實跟你之。我乃自建康的晉室朝廷來,此來是想征召舒、韓二人入朝為官的。”
因如今的汝陰已屬匈奴漢,與江南的大晉已是兩立,於對方地盤上挖牆腳,自然是不安全的,所以那人有所顧忌。
“入朝為官?這從何起?”若馨既驚詫,又莫名其妙。
“這個......至於詳細緣由,實在不便向旁人之,隻求兄台帶路,幫我去尋訪。”
“不是我不肯幫你這個忙,而是愛莫能助。”
“怎麽,你難道不是舒家莊的人?”
“我不但是舒家莊人,而且與此二人還十分交好。但非常遺憾,這個忙我卻幫不了你。首先告訴你,那個姓舒的並不在家。”
“不在家還能到哪去?不過是走親訪友,總有個去向,還怕找不到他?”
“他攜夫人出門遠遊,至今已經兩年,到哪裏去找?”
“遠遊兩年還未迴來?”那人立刻顯出失望的神態,不過仍不甘心,“姓舒的找不到,姓韓的總該在家吧?”
“那姓韓的我更了解。他自視清高,迂腐憨直,不會奉迎。隻適合做一介布衣,躬耕理桑,和詩田園。雖然清貧,卻樂在其中,即便南麵為王亦不願相易也,何況是為官呢?我勸你還是趁早迴去,不要枉費心機。”
建康官人一聽,更加失望了。不過,他打量了一下若馨頭上的汗水和沾滿黃土的草鞋,有些質疑道:“如果不做官,他們也不過跟你一樣是個農夫。豈會舍棄官祿扈從、顏麵地位,而甘願就這樣麵朝黃土背朝?我不相信。”
此時,恰有一群鳥雀飛過頭頂,嬉戲翔集於山林之間。若馨的目光跟隨著這群鳥兒迴旋,好似也體會到了跟鳥兒一樣的怡然歡快,暢懷良久,問那壤:“南朝亦論老莊乎?”
“甚愛蠢。”
“那豈不知澤雉與樊雉之論乎?雖然澤雉為了飲食需要不停奔走勞累,但卻自由歡快,最合乎其本性;樊雉被人養著,雖坐享其成,但卻喪失本性,從未發出過一次歡快的鳴劍”
建康官人一時語塞,不過轉而似乎若有所悟:“我不過是請你幫忙帶路而已,花同樣的時間,你寧願在此浪費唇舌勸止於我,也不肯幫忙帶路,這是何居心?我明白了,你這是嫉妒!越是身邊的人就越是比別人更嫉妒,見不得圈中人突然出人頭地。你見他二人將被征召心裏不舒服,而故意攔阻對不對?都農夫憨直,卻也人心險惡!”畢,便不再理會若馨,獨自向莊內走去。
若馨搖頭淡淡一笑,任由他去,自己依舊專心除草。直到覺得肚腹饑餓,才扛起鋤頭迴家去。一進家門,正見舒金跟那個建康官人在自己家中坐著。
舒金見若馨迴來,喜道:“哥哥可算迴來了,讓我們好等!”
那個建康官人一臉懵,對舒金道:“這位就是孝廉公韓若馨?”
“當然,那還有錯嗎?”
舒金如今已然接替了夏春的位置,做了本處亭長。由於職務的關係,舒家莊有陌生人來訪,他必然先要知曉。
建康官人簡直傻了,不知作何言語。
阮水正在煮飯,此時出來對若馨道:“這位官人自建康來,是專門尋訪舒大哥和你的。至於詳細緣由,還是請他跟你當麵吧。”
事到如今,建康官人情知不諧,卻也要死馬當活馬醫,拱手道:“本人姓顏,乃是大晉汝陰郡施中正座下訪問員,奉施中正所遣,特到此處征召舒先生及韓先生的。”
“汝陰郡施中正?你的是哪個施中正?”
“還有哪個?當然是前汝陰中正施惠之子、永安大長公主的駙馬、曾任汝陰太守的施比玉啊。”
“他已然在南朝入朝為官?且接替他父親做了汝陰中正?”
“沒錯,不但是汝陰中正,還在朝中任中書侍郎,依然襲著廣武鄉侯,鄉品更是升為二品!”
若馨雖然相信對方的話為真,但卻有些不解:“施家乃是皇親,又跟南朝大權在握的琅琊王氏沾親,其在家族幾近覆滅的情況下能迅速恢複官位也不足為奇,但汝陰如今已淪陷在匈奴手中,不在晉室統治之內,怎麽南朝還設有汝陰中正?”
顏訪問哈哈一笑,解釋道:“韓先生有所不知。永嘉以來,中原仕人為避匈奴之亂而選擇南渡者十有六七,不但數量龐大,且多是非同一般的衣冠之族。為了安撫這些僑民,大晉皇帝特於江南諸州郡中劃出一些郡縣來,仍沿用中夏的地名,某某州、某某郡,將這些僑民按照各自籍貫統一安置,是為僑置州郡。如今中夏州郡雖已淪陷大半,但並未斷絕。江南亦有汝陰郡,亦有大量汝陰仕人,亦設置汝陰中正,且這個汝陰中正當然還要由汝陰第一望族的施家人來擔任啦。”
若馨頭一次聽還有僑置州郡這種操作,笑道:“此舉既穩定了僑民,又安撫了土著,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沒錯。大晉皇帝續祚於建康,大業初創,正是用人之時。施駙馬做了中正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舒先生和韓先生,愛惜二位的才學,又念及昔日輔佐他的情誼,就特派我來征召二位入朝。因舒先生在洛陽時原本已經仕進,做過中朝的尚書郎,所以直接保舉他為侍禦史;至於韓先生你,雖然做過本郡文學掾,但並未經過洛陽朝廷的正式選授,不好直接入朝。考慮到你的孝廉出身難以出人頭地,施中正決定再舉你為更高一層的秀才,這樣起步就高了,得到吏部的授官將會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