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誤會,誰跟你說民族差異了,我說的是人品差異。就比如說,同為鮮卑人,你卻如此死心塌地、任勞任怨,比華人奴婢還要忠心;而你的同族們卻在那個慕容廆的帶領下經常在邊疆挑起是非,對華人進行燒殺搶掠。”
“這話也不盡然,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成長經曆不同,那麽他的所作所為也會不同。如果我不是個被賣身為婢的女子,而是個生活在鮮卑部族的強壯男子,說不定此刻也會跟隨鮮卑單於對抗華人;如果慕容廆不是出生在鮮卑貴族之家,而隻是一個普通的鮮卑百姓,那麽他現在也許正在某片草場牧羊。”
“我不想跟你討論這些大道理,就說眼前,你們胡人雖然野蠻,但是你們胡奴卻很不錯,比如那個匈奴奴。”阿妍又把話引向阿壯,“對少主忠誠,對咱們也很好,救過咱們兩次。第一次救我們於鹿車上;昨天呢,為了給咱們解圍,他冒著被公子責打的危險,受了那麽大的罪……”
阿妍正在饒有興致地描述阿壯的好,不想阿妙的臉突然變得陰鬱起來:“他雖然救過我們,可是我警告你,你不要把他當成好人!”
“什麽?他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呢,我們應該想辦法感激他才是,你怎麽能這麽說他?”
“救過我是不假,感激他也應該,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我看他的眼神裏隱藏著一股兇戾不良之氣,現在對公子忠心,日後恐怕就難說了。”
“怎麽可能?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可不要平白無故冤枉人啊。”阿妍聽了阿妙的話,感到莫名其妙。
其實阿妙說這話並非沒有根據。就在阿壯殺了劉三麻子,被舒晏和小默追趕,誤打誤撞翻入施家院牆,摔暈了過去,後被阿妙救活的那天,阿妙在他的衣服上發現了一處擦抹過的不起眼的血跡,而且從他的眼神、話語當中,也能感受到不安和惶恐。阿妙當時就有懷疑,但她又一轉念:一個饑寒交迫,又從暈厥中救活的人,眼神、言語紊亂不安是很正常的,至於那點血跡,也不敢保證不是他自己翻牆時剮蹭的。所以,當時阿妙隻是瞎懷疑,並沒有任何證據,更不能胡亂冤枉好人。但即便如此,她總是對阿壯存有戒心。
阿妙也覺得自己說話太過冒失了,忙掩口道:“哦,這隻是我瞎猜的,是咱們姊妹的悄悄話,你千萬不要跟別人說。”
兩個人都以為夏侯門、荀寶二人乃是公子的好友,府上的常客,所以很放心,就在這裏躲清閑。忽見阿吉慌慌張張地跑來,嚷道:“兩位姊姊,快,二位公子給少主服藥了,跑出府去了。”
“服的什麽藥?安神的藥嗎?”阿妙以為比玉近日狀況不佳,那二位公子有可能帶來什麽對症的藥呢。
“五石散。”
“五石散?”阿妙、阿妍聽後嚇得大驚失色,“嗖”一下站起身,“主母知道了嗎?”
“還不、不知道呢。”阿吉嚇得說話都有點結巴了。
“去了哪裏?”
“剛剛出了後門,說是去行散,沒說去哪裏。”
照顧好比玉的飲食起居、身體健康是老夫人交給阿妙、阿妍的第一任務,少主的飯食增減、精神狀況,時不時地都要向老夫人匯報。比玉每天要吃什麽、每天的天氣冷熱,增衣還是減衣,睡眠狀況、晚上起夜幾次,甚至大小便情況,她們要比他自己還清楚。
可如今,公子卻服用了家主明令禁止的五石散。這可怎麽好?兩人知道責任重大,但她們也沒有去迴稟施惠夫婦,不光是怕受責罰,還因為前廳太遠,這一來一迴,肯定會耽誤不少工夫。現在最主要的是應該馬上去找人。公子貼身的人俱在,隻差阿壯,卻隻有阿壯會駕車,好在阿壯的下處離此很近。
阿壯昨日吃了八大碗粥,當時很有些撐得緊,可現在已然沒事了。他出身匈奴貧寒之家,沒牛沒羊,自小常常就是饑一頓飽一頓,有的時候可能兩天吃不上飯,在有飯吃的時候又可以一頓吃出兩天的飯來,這就練就了他超大的胃和超常的消化能力。所以,他雖然吃的粥等於阿妙、阿妍加在一起的量,但那兩個弱女子的胃加起來也沒有他一個人的大。
阿壯在施府隻管給比玉駕車,所以平日裏隻要比玉不出門,他就清閑得很。他正在悠閑地躺著,迴憶著昨日的阿妙。忽見阿吉闖進來,把他驚一跳,緊跟著又見阿妙、阿妍跑來。他一下就坐起來,笑嘻嘻地正不知說什麽好,就聽阿妙近乎命令式地對他道:“阿壯,快,套車。”
“幹什麽去?”阿壯驚問。
阿妙急道:“公子服了五石散,不知到哪裏行散去了。”
阿壯笑道:“服了五石散而已,滿大街都是行散的人,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大家都斥道:“你懂什麽!趕快套車就是了。”
“哦。”阿壯見阿妙等人都如此著急,隻好收拾起身。
施家的車駕很多,車存放在一處,駕車用的馬、牛、鹿等又圈養在別處,要將車套好得費一段時間,又何況後門也過不得車,所以阿妙她們等不得阿壯把車駕好,就從後門先追下去了。
“喂,你們還沒說駕哪輛車呢?”阿壯突然想起,衝著她們的背影喊道,但阿妙等人隻顧向前跑,誰顧得理他?阿壯自顧自地好笑道,“堂堂一個少壯大男人出門去,有什麽放心不下的?是怕狼吃了還是怕誰給搶去?值得你們這麽慌慌張張的?真是可笑之極。”他一邊暗笑,一邊選好了一輛馬車,從旁門駕車去了。
比玉、夏侯門、荀寶三人出了施府後門,走不多遠,就拐進了一條熱鬧的街市。街上坐車的和步行的人都很多,能坐豪華犢車的肯定都是有錢有勢的士族,步行的卻分兩種,一種是普通百姓,一種是在行散的世家子弟。從穿著打扮即可以看出這兩類人的分別:行散的人往往都是寬衣大袖,手中除了麈尾,不會拿別的東西。他們行為怪異,言語張狂,沒有目的地,走到哪裏算哪裏,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而普通百姓們出門,往往都是窄衣窄袖,為了生計,或買或賣,手中、肩上都會攜帶著與維持生計相關的東西。他們口中談的,心中算的全是生計問題,很專注自己的目的,哪裏能買到便宜一些的東西,自己手上的東西又如何能夠多賣些錢。
這些世家公子平日出門都是健牛香車,入內則是有人扶持,很少自己走路。但是他們在服用五石散的時候就大不一樣,不坐車、也不用人扶持,隻靠自己走路。
比玉雖然平日走不多路,但是畢竟年輕,此刻他放開以前的那種惺惺之態,借著藥力,完全不覺得累。他一邊走,一邊看著街上的人,尤其是街上行散的人。走到一個路口,他見街上的人流大體上分做兩股,一股向南,一股向西,就連行散的人也都不再散漫,而是有了目的性。
他問夏侯門道:“南和西都有什麽吸引人的地方?為什麽人們會有兩個不同的定向流動呢?”
夏侯門不迴答,而是反問道:“這兩股人流目的各有不同,你可看出他們分別有什麽特點?”
“向西去者,都是寒庶之人的打扮;向南去者,看起來大約都是行散之人,而且那些犢車也多是向南去的。”
荀寶點頭:“這就對了。南麵和西麵各有一處吸引人的地方,各吸引一眾人前往:大街向西,乃是洛陽城最大的市集——西市,去的人大多是世俗之人,我輩中人是不屑顧的;大街向南,有一小片柳林,乃是洛陽城文人名士、世家子弟雅集清談之所。”
“莫不是談玄嗎?”
“嗯,沒錯。我二人正要帶你前去一觀,不知比玉兄有沒有興趣?”
比玉欣喜非常,很爽快地答應了。因為他早就對清談、對玄學有了極高的興趣,隻是無緣真正接觸。他的父親也時常與一些人聚會清談,但是這些人隻是清談而已,根本就觸及不到玄學的真諦和實質。
“二位賢兄莫不是經常去嗎?他們都講些什麽?我什麽都不會說會不會很尷尬?”比玉由於過於興奮,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生怕在那個最時尚的雅會上丟了醜,讓洛陽的名士們笑話。
“我正要叮囑你呢。”夏侯門聽了比玉的問話,囑咐道:“那裏雅集的人雖然多,但是大多數都隻是聽眾,能夠主講、辯論的都是當今清談大家,玄學大師,我二人雖然也參與過多次,卻很少發過言論,隻是人家講到精彩處跟著隨聲附和而已。你初來乍到,千萬不可冒冒失失地發言。”
“隻要默默地聽著,我知道了。如此,簡單。”
荀寶看著他笑道:“賢弟,我們可以默默地混充清談之士,內中有無真才實學另當別論,但是外表上總得要像個名士的樣子,你不覺得手中缺點什麽嗎?”
“這話也不盡然,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成長經曆不同,那麽他的所作所為也會不同。如果我不是個被賣身為婢的女子,而是個生活在鮮卑部族的強壯男子,說不定此刻也會跟隨鮮卑單於對抗華人;如果慕容廆不是出生在鮮卑貴族之家,而隻是一個普通的鮮卑百姓,那麽他現在也許正在某片草場牧羊。”
“我不想跟你討論這些大道理,就說眼前,你們胡人雖然野蠻,但是你們胡奴卻很不錯,比如那個匈奴奴。”阿妍又把話引向阿壯,“對少主忠誠,對咱們也很好,救過咱們兩次。第一次救我們於鹿車上;昨天呢,為了給咱們解圍,他冒著被公子責打的危險,受了那麽大的罪……”
阿妍正在饒有興致地描述阿壯的好,不想阿妙的臉突然變得陰鬱起來:“他雖然救過我們,可是我警告你,你不要把他當成好人!”
“什麽?他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呢,我們應該想辦法感激他才是,你怎麽能這麽說他?”
“救過我是不假,感激他也應該,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我看他的眼神裏隱藏著一股兇戾不良之氣,現在對公子忠心,日後恐怕就難說了。”
“怎麽可能?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可不要平白無故冤枉人啊。”阿妍聽了阿妙的話,感到莫名其妙。
其實阿妙說這話並非沒有根據。就在阿壯殺了劉三麻子,被舒晏和小默追趕,誤打誤撞翻入施家院牆,摔暈了過去,後被阿妙救活的那天,阿妙在他的衣服上發現了一處擦抹過的不起眼的血跡,而且從他的眼神、話語當中,也能感受到不安和惶恐。阿妙當時就有懷疑,但她又一轉念:一個饑寒交迫,又從暈厥中救活的人,眼神、言語紊亂不安是很正常的,至於那點血跡,也不敢保證不是他自己翻牆時剮蹭的。所以,當時阿妙隻是瞎懷疑,並沒有任何證據,更不能胡亂冤枉好人。但即便如此,她總是對阿壯存有戒心。
阿妙也覺得自己說話太過冒失了,忙掩口道:“哦,這隻是我瞎猜的,是咱們姊妹的悄悄話,你千萬不要跟別人說。”
兩個人都以為夏侯門、荀寶二人乃是公子的好友,府上的常客,所以很放心,就在這裏躲清閑。忽見阿吉慌慌張張地跑來,嚷道:“兩位姊姊,快,二位公子給少主服藥了,跑出府去了。”
“服的什麽藥?安神的藥嗎?”阿妙以為比玉近日狀況不佳,那二位公子有可能帶來什麽對症的藥呢。
“五石散。”
“五石散?”阿妙、阿妍聽後嚇得大驚失色,“嗖”一下站起身,“主母知道了嗎?”
“還不、不知道呢。”阿吉嚇得說話都有點結巴了。
“去了哪裏?”
“剛剛出了後門,說是去行散,沒說去哪裏。”
照顧好比玉的飲食起居、身體健康是老夫人交給阿妙、阿妍的第一任務,少主的飯食增減、精神狀況,時不時地都要向老夫人匯報。比玉每天要吃什麽、每天的天氣冷熱,增衣還是減衣,睡眠狀況、晚上起夜幾次,甚至大小便情況,她們要比他自己還清楚。
可如今,公子卻服用了家主明令禁止的五石散。這可怎麽好?兩人知道責任重大,但她們也沒有去迴稟施惠夫婦,不光是怕受責罰,還因為前廳太遠,這一來一迴,肯定會耽誤不少工夫。現在最主要的是應該馬上去找人。公子貼身的人俱在,隻差阿壯,卻隻有阿壯會駕車,好在阿壯的下處離此很近。
阿壯昨日吃了八大碗粥,當時很有些撐得緊,可現在已然沒事了。他出身匈奴貧寒之家,沒牛沒羊,自小常常就是饑一頓飽一頓,有的時候可能兩天吃不上飯,在有飯吃的時候又可以一頓吃出兩天的飯來,這就練就了他超大的胃和超常的消化能力。所以,他雖然吃的粥等於阿妙、阿妍加在一起的量,但那兩個弱女子的胃加起來也沒有他一個人的大。
阿壯在施府隻管給比玉駕車,所以平日裏隻要比玉不出門,他就清閑得很。他正在悠閑地躺著,迴憶著昨日的阿妙。忽見阿吉闖進來,把他驚一跳,緊跟著又見阿妙、阿妍跑來。他一下就坐起來,笑嘻嘻地正不知說什麽好,就聽阿妙近乎命令式地對他道:“阿壯,快,套車。”
“幹什麽去?”阿壯驚問。
阿妙急道:“公子服了五石散,不知到哪裏行散去了。”
阿壯笑道:“服了五石散而已,滿大街都是行散的人,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大家都斥道:“你懂什麽!趕快套車就是了。”
“哦。”阿壯見阿妙等人都如此著急,隻好收拾起身。
施家的車駕很多,車存放在一處,駕車用的馬、牛、鹿等又圈養在別處,要將車套好得費一段時間,又何況後門也過不得車,所以阿妙她們等不得阿壯把車駕好,就從後門先追下去了。
“喂,你們還沒說駕哪輛車呢?”阿壯突然想起,衝著她們的背影喊道,但阿妙等人隻顧向前跑,誰顧得理他?阿壯自顧自地好笑道,“堂堂一個少壯大男人出門去,有什麽放心不下的?是怕狼吃了還是怕誰給搶去?值得你們這麽慌慌張張的?真是可笑之極。”他一邊暗笑,一邊選好了一輛馬車,從旁門駕車去了。
比玉、夏侯門、荀寶三人出了施府後門,走不多遠,就拐進了一條熱鬧的街市。街上坐車的和步行的人都很多,能坐豪華犢車的肯定都是有錢有勢的士族,步行的卻分兩種,一種是普通百姓,一種是在行散的世家子弟。從穿著打扮即可以看出這兩類人的分別:行散的人往往都是寬衣大袖,手中除了麈尾,不會拿別的東西。他們行為怪異,言語張狂,沒有目的地,走到哪裏算哪裏,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而普通百姓們出門,往往都是窄衣窄袖,為了生計,或買或賣,手中、肩上都會攜帶著與維持生計相關的東西。他們口中談的,心中算的全是生計問題,很專注自己的目的,哪裏能買到便宜一些的東西,自己手上的東西又如何能夠多賣些錢。
這些世家公子平日出門都是健牛香車,入內則是有人扶持,很少自己走路。但是他們在服用五石散的時候就大不一樣,不坐車、也不用人扶持,隻靠自己走路。
比玉雖然平日走不多路,但是畢竟年輕,此刻他放開以前的那種惺惺之態,借著藥力,完全不覺得累。他一邊走,一邊看著街上的人,尤其是街上行散的人。走到一個路口,他見街上的人流大體上分做兩股,一股向南,一股向西,就連行散的人也都不再散漫,而是有了目的性。
他問夏侯門道:“南和西都有什麽吸引人的地方?為什麽人們會有兩個不同的定向流動呢?”
夏侯門不迴答,而是反問道:“這兩股人流目的各有不同,你可看出他們分別有什麽特點?”
“向西去者,都是寒庶之人的打扮;向南去者,看起來大約都是行散之人,而且那些犢車也多是向南去的。”
荀寶點頭:“這就對了。南麵和西麵各有一處吸引人的地方,各吸引一眾人前往:大街向西,乃是洛陽城最大的市集——西市,去的人大多是世俗之人,我輩中人是不屑顧的;大街向南,有一小片柳林,乃是洛陽城文人名士、世家子弟雅集清談之所。”
“莫不是談玄嗎?”
“嗯,沒錯。我二人正要帶你前去一觀,不知比玉兄有沒有興趣?”
比玉欣喜非常,很爽快地答應了。因為他早就對清談、對玄學有了極高的興趣,隻是無緣真正接觸。他的父親也時常與一些人聚會清談,但是這些人隻是清談而已,根本就觸及不到玄學的真諦和實質。
“二位賢兄莫不是經常去嗎?他們都講些什麽?我什麽都不會說會不會很尷尬?”比玉由於過於興奮,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生怕在那個最時尚的雅會上丟了醜,讓洛陽的名士們笑話。
“我正要叮囑你呢。”夏侯門聽了比玉的問話,囑咐道:“那裏雅集的人雖然多,但是大多數都隻是聽眾,能夠主講、辯論的都是當今清談大家,玄學大師,我二人雖然也參與過多次,卻很少發過言論,隻是人家講到精彩處跟著隨聲附和而已。你初來乍到,千萬不可冒冒失失地發言。”
“隻要默默地聽著,我知道了。如此,簡單。”
荀寶看著他笑道:“賢弟,我們可以默默地混充清談之士,內中有無真才實學另當別論,但是外表上總得要像個名士的樣子,你不覺得手中缺點什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