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馬爾他的攻擊準備就緒了麽?”季明的話剛剛結束,隆美爾就開口道。
“差不多了。還有一個星期。剩下的就等待天氣了!”季明慢慢的說到。
“那麽。在這一個星期之內,請閣下允許我繼續對托布魯克發起一場攻擊,攻擊結束之後。如果我拿下托布魯克。那麽就允許我繼續攻擊。如果拿不下來,我就撤退。怎麽樣?閣下,給我這個機會?”說到這裏。隆美爾抬起頭來。用近乎哀求的眼神看著季明。
第五部 第六十二章 昔蘭尼加最後的堡壘
更新時間:2010-7-10 13:06:38 本章字數:3359
看到隆美爾的那個樣子,季明陷入了沉默之中,對於他而言,從戰術上來看對方的要求並不算十分的合理。因為季明知道,這次攻擊托布魯克一定會以德軍的失敗而告終。更重要的是,英軍則乘著德軍圍攻托布魯克這個當口慢慢的蓄積自己的力量,然後從側翼向德軍發起猛烈的攻擊。
不過,從戰略上來看,季明卻又不得不同意隆美爾的這個要求。因為從整個戰略上,隆美爾的要求並不過分。現在德軍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而托布魯克的主要交通線也已經被切斷。裏麵的守軍人數並不是十分的充足。如果德軍連嚐試都不嚐試一下的話就簡簡單單的放棄攻擊轉而撤退的話,無論是隆美爾,還是柏林,乃至羅馬的高層都會對季明所表現出來的動作不滿,到時候季明就是有理也說不清了。所以,在經過了反覆的思考之後,季明還是決定讓隆美爾按照計劃試探一下。不過他隻給隆美爾一個星期的時間,如果能夠拿下托布魯克最好。如果拿不下來。那麽就有計劃的撤退。等到班加西的港口修建完畢。自己的部隊補充完全之後再發動新的攻擊。而隆美爾則十分高興的接受了季明指派的任務。他立刻開始調動部隊,準備通過一次攻擊爭取拿下托布魯克。
早在古羅馬時代,托布魯克就已經成為了羅馬人守衛昔蘭尼加的一個重要的要塞。當時,他們防禦著迦太基人的攻擊。而到了1941年,鐵路。完備的公路。港口和利比亞東部最大的機場(距離托布魯克港15英裏之外的哈爾法機場)就更使他成為了一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要點。為了保護這個要點,義大利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開始在那裏修築防線和要塞。在距離城市中心14公裏處。他們修築了兩條防線組成的長達50公裏的環形要塞。之所以範圍那麽大。這主要是因為托布魯克市區的地形非常的平坦。隻有把那些可以俯視托布魯克港製高點都安全的容納在裏麵,才能使得這個港口稍微有點安全感。和昔蘭尼加的大多數地方一樣。這座城市的南麵也有許多峭壁懸崖。這些陡坡由於沙漠風暴的作用,往往是南高北低。在托布魯克和南麵的大沙漠之間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依靠著這個屏障,英國人可以非常輕鬆的防守住德國人的猛烈攻擊。
而托布魯克的核心防守區域是義大利人製造的人工防線。這條防線北分為內外兩條。第一道防線北義大利人成為紅線是由水泥結構組成的地下堡壘。,義大利人總共在這個防線上修築了150個這種樣子的堡壘。此外,堡壘和堡壘之間還修築了反坦克壕溝和反坦克炮位。(當然,這些義大利人並沒有完全的完成),地堡之間的距離在500到600。地堡和地堡之間的外圍地域則是用高達5尺的鐵絲網和寬達12英尺深達8尺的壕溝組成。,這些壕溝也沒有完工。地堡的直徑約為100。由幾個或者十幾個地下混凝土工事組成。每個工事可以單獨容納3040人。堡壘的四角挖掘有機槍射孔和。此外上部的堡壘則安放有反坦克炮和平射炮位。堡壘的上麵也蓋有砂土。頂上還有四道連綿的鐵絲網。各個堡壘之間有交通壕和小型鐵路聯繫。攻擊方向很難發現這些堡壘。而防守方則可以隨時從堡壘之間鑽出來對敵人實施猛烈的打擊。此外。當一方堡壘被壓製的時候,其他方向的堡壘也可以派出援兵對所壓製的堡壘進行增援。
距離紅線2500米左右的是義大利人<的結構和第一道防線紅線的結構大體相同。隻是由於在城市內。所以並沒有修築反坦克壕。但是1.5米高的胸牆給了進攻方極大的困難,此外,城市中心區域已經被要塞化。所有的地麵建築都被安裝了射擊口。此外,義大利人還在這座防線的後麵修建了四座主要用於屯兵的堡壘。堡壘十分的堅固。是用當地出產的火山岩磚修葺而成。一般的炮彈無法擊穿。所以。如果德軍在沒有重型火力支援下選擇巷戰是極其不明智的。不過。托布魯克也並不是不可能攻破。由於工作效率的低下。義大利人隻是把這個要塞修成了‘爛尾樓工程’很多重要的要塞並沒有完工。炮架也沒有修築完全。而輕易奪取了托布魯f:
這座城市的防守結構。所以對於隆美爾來說還是有▋
而隆美爾之所以要攻下托布魯克,除了這是昔蘭尼加最後的一個城市之外,還因為托布魯克的戰略地位十分的重要。從1940年到1941年初。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線就如同一個時鍾的鍾擺一樣來迴的擺動。鍾擺的擺動軌跡沿著地中海岸邊。即從布雷加。的黎波裏再到東麵埃及的布格布格(實際上,在歷史上,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在1941年到1942年末也是率領部隊進行類似的鍾擺>..400裏。而他們之間的直線長度則為550公裏。除了東麵極小部分屬於埃及和利比亞接壤的地區之外。這個鍾擺的擺動覆蓋了整個利比亞東部的昔蘭尼加省。
</br>
“差不多了。還有一個星期。剩下的就等待天氣了!”季明慢慢的說到。
“那麽。在這一個星期之內,請閣下允許我繼續對托布魯克發起一場攻擊,攻擊結束之後。如果我拿下托布魯克。那麽就允許我繼續攻擊。如果拿不下來,我就撤退。怎麽樣?閣下,給我這個機會?”說到這裏。隆美爾抬起頭來。用近乎哀求的眼神看著季明。
第五部 第六十二章 昔蘭尼加最後的堡壘
更新時間:2010-7-10 13:06:38 本章字數:3359
看到隆美爾的那個樣子,季明陷入了沉默之中,對於他而言,從戰術上來看對方的要求並不算十分的合理。因為季明知道,這次攻擊托布魯克一定會以德軍的失敗而告終。更重要的是,英軍則乘著德軍圍攻托布魯克這個當口慢慢的蓄積自己的力量,然後從側翼向德軍發起猛烈的攻擊。
不過,從戰略上來看,季明卻又不得不同意隆美爾的這個要求。因為從整個戰略上,隆美爾的要求並不過分。現在德軍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而托布魯克的主要交通線也已經被切斷。裏麵的守軍人數並不是十分的充足。如果德軍連嚐試都不嚐試一下的話就簡簡單單的放棄攻擊轉而撤退的話,無論是隆美爾,還是柏林,乃至羅馬的高層都會對季明所表現出來的動作不滿,到時候季明就是有理也說不清了。所以,在經過了反覆的思考之後,季明還是決定讓隆美爾按照計劃試探一下。不過他隻給隆美爾一個星期的時間,如果能夠拿下托布魯克最好。如果拿不下來。那麽就有計劃的撤退。等到班加西的港口修建完畢。自己的部隊補充完全之後再發動新的攻擊。而隆美爾則十分高興的接受了季明指派的任務。他立刻開始調動部隊,準備通過一次攻擊爭取拿下托布魯克。
早在古羅馬時代,托布魯克就已經成為了羅馬人守衛昔蘭尼加的一個重要的要塞。當時,他們防禦著迦太基人的攻擊。而到了1941年,鐵路。完備的公路。港口和利比亞東部最大的機場(距離托布魯克港15英裏之外的哈爾法機場)就更使他成為了一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要點。為了保護這個要點,義大利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開始在那裏修築防線和要塞。在距離城市中心14公裏處。他們修築了兩條防線組成的長達50公裏的環形要塞。之所以範圍那麽大。這主要是因為托布魯克市區的地形非常的平坦。隻有把那些可以俯視托布魯克港製高點都安全的容納在裏麵,才能使得這個港口稍微有點安全感。和昔蘭尼加的大多數地方一樣。這座城市的南麵也有許多峭壁懸崖。這些陡坡由於沙漠風暴的作用,往往是南高北低。在托布魯克和南麵的大沙漠之間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依靠著這個屏障,英國人可以非常輕鬆的防守住德國人的猛烈攻擊。
而托布魯克的核心防守區域是義大利人製造的人工防線。這條防線北分為內外兩條。第一道防線北義大利人成為紅線是由水泥結構組成的地下堡壘。,義大利人總共在這個防線上修築了150個這種樣子的堡壘。此外,堡壘和堡壘之間還修築了反坦克壕溝和反坦克炮位。(當然,這些義大利人並沒有完全的完成),地堡之間的距離在500到600。地堡和地堡之間的外圍地域則是用高達5尺的鐵絲網和寬達12英尺深達8尺的壕溝組成。,這些壕溝也沒有完工。地堡的直徑約為100。由幾個或者十幾個地下混凝土工事組成。每個工事可以單獨容納3040人。堡壘的四角挖掘有機槍射孔和。此外上部的堡壘則安放有反坦克炮和平射炮位。堡壘的上麵也蓋有砂土。頂上還有四道連綿的鐵絲網。各個堡壘之間有交通壕和小型鐵路聯繫。攻擊方向很難發現這些堡壘。而防守方則可以隨時從堡壘之間鑽出來對敵人實施猛烈的打擊。此外。當一方堡壘被壓製的時候,其他方向的堡壘也可以派出援兵對所壓製的堡壘進行增援。
距離紅線2500米左右的是義大利人<的結構和第一道防線紅線的結構大體相同。隻是由於在城市內。所以並沒有修築反坦克壕。但是1.5米高的胸牆給了進攻方極大的困難,此外,城市中心區域已經被要塞化。所有的地麵建築都被安裝了射擊口。此外,義大利人還在這座防線的後麵修建了四座主要用於屯兵的堡壘。堡壘十分的堅固。是用當地出產的火山岩磚修葺而成。一般的炮彈無法擊穿。所以。如果德軍在沒有重型火力支援下選擇巷戰是極其不明智的。不過。托布魯克也並不是不可能攻破。由於工作效率的低下。義大利人隻是把這個要塞修成了‘爛尾樓工程’很多重要的要塞並沒有完工。炮架也沒有修築完全。而輕易奪取了托布魯f:
這座城市的防守結構。所以對於隆美爾來說還是有▋
而隆美爾之所以要攻下托布魯克,除了這是昔蘭尼加最後的一個城市之外,還因為托布魯克的戰略地位十分的重要。從1940年到1941年初。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線就如同一個時鍾的鍾擺一樣來迴的擺動。鍾擺的擺動軌跡沿著地中海岸邊。即從布雷加。的黎波裏再到東麵埃及的布格布格(實際上,在歷史上,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在1941年到1942年末也是率領部隊進行類似的鍾擺>..400裏。而他們之間的直線長度則為550公裏。除了東麵極小部分屬於埃及和利比亞接壤的地區之外。這個鍾擺的擺動覆蓋了整個利比亞東部的昔蘭尼加省。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