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夜聞聲一驚,隻見一道玄色弧線劃過橋廊,噗通一聲,錦囊已扔入凰水。他撲身去抓,卻也落了空。他扶著橋廊,猛地迴眸,目光噬人。
“你迴去就把你所見的都告訴你的陛下。”蕪歌清冷絕豔的臉上掛著輕嘲笑意,“包括昨夜。還有。”
她從袖口抽出那封信來,嘲諷之意愈甚:“告訴你的陛下,對一個死人而言,會在乎皇貴妃的尊位和所謂子嗣榮寵?”
她冷笑,邊笑邊撕碎那信箋:“我雖不是徐芷歌,但想徐芷歌清高一世,在世時也不曾為了貴妃之位妥協。死後,竟會為了子嗣榮登大寶,身後被冊封為太後而從棺材裏爬出來?”她抓著碎紙片臨空拋起,咯咯笑了開:“這當真是阿蕪今生聽過最大的笑話!”
笑著笑著,她的眼角似乎染了潮潤:“你的陛下,莫不是個瘋的吧?”
狼子夜此時已直起身來,依舊是凝視著她,深邃的眸光流淌著不明意味的情緒:“徐芷歌,劉義隆心裏當真有你。”
蕪歌更像聽了個大笑話:“勸你的陛下,用這些話去哄她的皇後和宮妃吧。”她的聲音很清潤甜膩,一如過去的模樣。
“那你要如何?”看得出狼子夜是耐著殺人的衝動,問出的這句話。
蕪歌挑眉,活脫脫就是曾經嬌俏的模樣:“嗬,狼子夜,你也瞧見了,論家世長相人品,阿蕪有何理由舍了拓跋燾去建康?我是大魏百姓公認的凰,是未來太子妃。寧為雞首不為鳳尾的道理,三歲小兒都知,更何況前有擄掠之仇,後有殺母之恨。”
“你就不怕你徐家犯下通藩賣國的滅族之罪?!”
蕪歌怔了怔,旋即隔著凰水遠望水霧中的鳳凰台:“還請狼大人慎言,其一,我大魏人傑地靈,何為藩?其二,我永安侯府嫡出之女阿蕪,並不認識徐司空大人,更不認識養在深閨,才成年便故去的徐小姐。何來通字?你的陛下若有證據,便奈何司空大人好了,山長水遠找我一個待嫁女子的麻煩作甚?”
“你以為經了昨夜,拓跋燾還會容得下你?”重提昨夜之事,狼子夜當真是無計可施了。
蕪歌的麵色沉了沉:“我是拓跋未過門的妻子。他如何就會容不下我?”她微揚下顎,淩傲模樣:“迴去告訴你的陛下,縱然我隻是阿蕪,也極是鄙視他身為君王,卻用如此下作的手段。徐芷歌便是錯得再離譜,也已用命抵償平阪之恥。”
她輕笑:“狼大人雖是賊子,也算得上頂天立地的男兒。如此抹黑一個女子身後的閨譽。”她搖頭:“嘖,當真是損一世英名。”
狼子夜的臉分明被銀麵具遮擋,卻也清晰地感覺到已是鐵青。
“十七,我們走。”蕪歌睼一眼近侍,便轉身離去。
“徐芷歌!”狼子夜的聲音沉如墓鍾,“劉義隆說到辦到,你若執迷不悟,徐氏滿門都逃不過叛國之罪。”
蕪歌頓住步子,稍稍偏過頭去:“難道你覺得徐芷歌真從棺材裏爬出來,他就會放過徐司空府?這樣的威脅,對一個死人來說,有何意義?”她說完便頭也不迴地上了馬車。
獨留狼子夜沐在夜色裏,呆站許久。
當日,大宋使團連夜離開平城,取道滑台,直奔建康。
建康椒房殿,袁齊媯漫不經心地看著宮女為自己描丹寇:“那個通房如何了?”
翠枝垂首:“徐府二房院子裏的,無論男女,都被發賣去了勾欄巷。”
齊媯抬眸,清澈的眼眸泛起一絲嘲諷:“徐羨之當真是陰狠。饒人一命,卻叫人生不如死。”
“可要奴婢去結果了她?奴婢怕重刑之下,她守不住嘴。”
齊媯冷笑:“守得住的。若守不住,最先死的是她自己。這麽淺顯的道理,她既然幹得出親手殺子的事,便該曉得。況且,本宮留她還有用處。”
翠枝怔了怔:“那可要奴婢捎信給大爺,吩咐他把人贖買迴來?”
“不忙。”齊媯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沒嚐過絕望的滋味,又怎會對本宮死心塌地?且再讓她在那裏熬上三五日吧。”
“諾。”翠枝看一眼沙漏,“娘娘,邱先生提點的時辰快到了。”
齊媯坐直身來。她想起邱葉誌的規勸,“娘娘,請恕草民多言。帝後和睦,則興國安邦。娘娘與陛下青梅竹馬,情誼深厚,豈能輕易被外人離間了?陛下是看重娘娘的,否則也不會促成狼人穀歸順朝廷的事。陛下的性子,外冷內熱,娘娘隻要稍稍做小伏低一些,不提過往,隻看將來,何愁陛下的心思不迴來?”
齊媯起身:“禦膳房已經安排妥當了嗎?”
“嗯。奴婢一早已經安置過了。”
“走吧。”這些日子,齊媯思量了許多,初入這未央宮,她當真有些迷失了。終究還是她大意了,以為入主了椒房殿,她就可安枕無憂。是她天真了。若是換從前,她還在閨閣的時候,隆哥哥與那個女子的糾葛,她從來都隻是靜悄悄地旁觀著,不發一語。
隆哥哥喜歡的就是靜婉的妻子。哪怕這種靜婉隻是蟄伏,隻是為了致命的一擊,隻要不觸及他的底線,他都是縱容和默許的。
是她被嫉妒蒙蔽了。那個賤人死都死了,還能活過來?邱先生早幾日就傳信給她,狼子夜並未帶迴什麽人。
她長舒了一口氣。是她做迴那個靜婉妻子的時候了。
一個月零八天。
齊媯日日來承明殿,卻日日都撲空。今日,這道殿門總算是為她打開了,可她心底卻知曉這恐怕還得多虧了狼人穀的賊子今日入宮,帶來了魏國那邊的消息。
她不明白隆哥哥是幾時起竟對姓徐的賤人動了真情的。或許,連隆哥哥自己也道不清楚吧。
義隆將養了月餘,臉色卻還是不好看,隱隱帶著得失血的蒼白和失眠的疲遝。他斜倚在軟塌上,難得的閑散模樣。他劍眉微蹙,似有解不開的憂愁。
“陛下好些了嗎?”齊媯行禮後,隻溫柔地看著他,並未擅自踱近。
“坐。”義隆的目光落在軟塌前的軟凳上。
“謝陛下賜座。”齊媯好似迴到了養在袁府深閨時的模樣,溫柔中帶著一絲怯弱。她踱近軟塌,卻舍了軟凳,坐在了軟塌之上。她抬手,似是想探義隆的額溫,臨到他眼前,卻又頓住。
“朕無大礙。”義隆撥下她的手,捏在掌心。他的目光雖清淡,言語卻溫和:“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齊媯的確覺得辛苦,每天晨起就親手為他熬藥膳,晌午之前親自送來承明殿,卻日日都吃閉門羹。她的眉眼微紅,聲音微哽,卻是笑著道:“臣妾不辛苦,隻要陛下能快快好起來。”
義隆清冷的目光稍有動容:“陪朕一起用膳吧。”
“嗯。”齊媯點頭,笑得明媚。她順手牽過義隆的胳膊,作勢扶他起身,卻不料這一拽竟猝不及防地疼得義隆輕嘶。
“陛下這是怎麽了?”齊媯驚疑地看著他的左胳膊。
義隆恢複了清淡的麵色,隻抽開手道:“靠得久,有些麻了。”
“臣妾幫你揉揉吧。”齊媯很是小意殷勤。
“不用。”義隆卻避開她,起了身,“走吧。朕有些餓了。”
這頓晚膳,氣氛很融洽,仿佛月前的那次爭吵並不存在。
齊媯對今日的進展還算滿意,美中不足的是,隆哥哥竟未留她就寢。據她所知,這月餘以來,承明殿也不曾翻過哪個宮的綠頭牌。
她迴椒房殿時,日已西落。她坐在步攆上,望著幽幽的冥色,兀自發著呆。
臨到椒房殿時,她對翠枝道:“過兩日,就把那個通房贖出來。吩咐我父親親自去辦,要辦得不留痕跡。”
“奴婢曉得。”翠枝稱是。
徐司空府,二房的院子,自從子楓逝去,便像失去了所有的生氣。
秦玲瓏忙完兒子的喪事便一病不起。太醫院都來過好幾輪了,仍不見起色。
芙蓉在外間見到太醫,忙問:“如何了?可有起色?”
老太醫直搖頭:“二夫人是鬱積於心,多年沉屙,心病未得緩解,加上喪子情切,便病來如山倒。”
“可有良方?”芙蓉顰眉。
老太醫依舊搖頭:“心病還須心藥醫。微臣開的方子,隻能將養,卻無法紓解。依微臣看,為今之計是盡量讓二夫人抒懷。”
抒懷?談何容易。
“有勞太醫。”芙蓉道謝,又賞了診金,才步入內室去看玲瓏。
不過短短一個月,秦玲瓏已瘦削不堪,形若枯槁。芙蓉看著隻覺得心驚。她撫著玲瓏的手:“二嫂,人死不能複生。楓哥兒是個孝順的孩子,他若瞧見你這般,該何等心疼?快快好起來吧。”
玲瓏本是一直盯著帳頂的,聞聲,遲緩地移眸看過來:“他雖不是我身上的肉,可這一走。”她捂著心口,有淚滑落:“卻像是從這裏挖掉了一塊。”
“我懂。”芙蓉雙眼發澀,緊緊握住她的手,“可人總要朝前看。婉姐兒和霞姐兒都還指望著你呢。”
“是啊。”玲瓏輕歎,“那才是我親生的孩兒。”
“這些日子,我替兩個姐兒告了假,他們暫時不去家學了,這些日子就留在這裏陪二嫂你。”
徐家作為建康第一大族,家中女兒無論嫡庶,都在家學裏上學,琴棋書畫都是拿得出手的。往昔,秦玲瓏對兩個女兒的學業要求甚嚴,如今倒也顧不得了。
她點頭:“如此也好。”
芙蓉試探著問道:“可要捎信去滑台?”
玲瓏趕忙搖頭:“不,此事暫且不能讓二郎知曉。我聽說大宋才派使團出使魏國,結果不得而知,我不想他分心。”
“我得了消息,今日狼子夜已經迴了建康了。通關的和談也談成了。一時半會,滑台不會再起戰事。”
玲瓏有些猶豫:“他今年才剛剛受封,恐怕是不好休沐迴建康的。”
芙蓉想起太醫的叮囑,這心藥可不就隻剩徐二郎了,除了召迴徐二郎,她也實在想不出其他法子讓這二房的不藥而愈。她勸:“家裏出了這麽大的變故,你若一味瞞著二哥,他事後知曉了,恐怕並不見得好受。”
玲瓏病中本就思夫心切,聽她如此說來,便有幾分心動。隻是,她的想法還是不影響夫君的仕途:“請公主替我問準父親,可能準我北去滑台?”
芙蓉驚了驚:“你這樣的身子,如何經得起顛簸?”她搖頭:“不妥,不妥。”
玲瓏卻是一瞬就鐵了心了:“公主,我的身子,自己知曉。我再好好將養幾日,再啟程。”見芙蓉還想開口,她反握住芙蓉的手:“公主,我與二郎雖成婚多年,可他一直戍守邊關,一年也難得迴來幾日。若是我真過不了這關,我想——”
她張了張嘴,有淚滑落,滲入唇角。她卻笑了笑:“死也要死在他懷裏,如此,今生才算圓滿。”
這話傳到徐羨之那裏,自然是不應允的。
隻是,無論是富陽公主,還是徐喬之,都憂慮秦氏若熬不過這關,加上獨子又夭折,二房和父親的關係恐怕就雪上加霜了。
秦玲瓏素來是個聰慧的,雖然平日裏沉默寡言,但關鍵時刻卻很有主見。她病中求見了一次徐羨之,也不知她說了什麽,徐羨之竟破天荒地應允了送他們母女三人前往滑台。
秦玲瓏也因此精神好了許多,連月不振的食欲也迴來了。不過將養了五日,氣色便大有起色。
戍邊守將的家眷,無聖上旨意,是不得離京的。徐羨之親自上書求取聖恩,倒不料新帝竟然爽快地應下了。
二房母女三人,連著眾多奴仆和護衛,浩浩蕩蕩開往滑台。
徐羨之派去護送的護衛和暗衛,合計總共有百人。為了確保安全,他甚至用障眼法,前後弄了三個車隊。
這一路,倒是無驚無險,並無人行刺。
隻是,秦玲瓏的身子已是強弩之末,臨到滑台的前一日,竟然吐血不止。
眼看距滑台不過百餘裏了,秦玲瓏哪裏肯甘心,吩咐著仆從繼續趕路。仆從哪裏敢應,徐羨之派著跟去的老管家,是個曉事的,一早就差了家仆快馬加鞭去請二爺。
徐湛之是在次日的拂曉,趕到客棧的。他趕到時,秦玲瓏早已氣若遊絲,瘦瘦小小的身子裹在單薄的毯子裏,曾經秀麗的眼眸幹癟了一般,緊緊閉著,眼皮比她的膚色更無光澤,已然是將死之兆。
“你迴去就把你所見的都告訴你的陛下。”蕪歌清冷絕豔的臉上掛著輕嘲笑意,“包括昨夜。還有。”
她從袖口抽出那封信來,嘲諷之意愈甚:“告訴你的陛下,對一個死人而言,會在乎皇貴妃的尊位和所謂子嗣榮寵?”
她冷笑,邊笑邊撕碎那信箋:“我雖不是徐芷歌,但想徐芷歌清高一世,在世時也不曾為了貴妃之位妥協。死後,竟會為了子嗣榮登大寶,身後被冊封為太後而從棺材裏爬出來?”她抓著碎紙片臨空拋起,咯咯笑了開:“這當真是阿蕪今生聽過最大的笑話!”
笑著笑著,她的眼角似乎染了潮潤:“你的陛下,莫不是個瘋的吧?”
狼子夜此時已直起身來,依舊是凝視著她,深邃的眸光流淌著不明意味的情緒:“徐芷歌,劉義隆心裏當真有你。”
蕪歌更像聽了個大笑話:“勸你的陛下,用這些話去哄她的皇後和宮妃吧。”她的聲音很清潤甜膩,一如過去的模樣。
“那你要如何?”看得出狼子夜是耐著殺人的衝動,問出的這句話。
蕪歌挑眉,活脫脫就是曾經嬌俏的模樣:“嗬,狼子夜,你也瞧見了,論家世長相人品,阿蕪有何理由舍了拓跋燾去建康?我是大魏百姓公認的凰,是未來太子妃。寧為雞首不為鳳尾的道理,三歲小兒都知,更何況前有擄掠之仇,後有殺母之恨。”
“你就不怕你徐家犯下通藩賣國的滅族之罪?!”
蕪歌怔了怔,旋即隔著凰水遠望水霧中的鳳凰台:“還請狼大人慎言,其一,我大魏人傑地靈,何為藩?其二,我永安侯府嫡出之女阿蕪,並不認識徐司空大人,更不認識養在深閨,才成年便故去的徐小姐。何來通字?你的陛下若有證據,便奈何司空大人好了,山長水遠找我一個待嫁女子的麻煩作甚?”
“你以為經了昨夜,拓跋燾還會容得下你?”重提昨夜之事,狼子夜當真是無計可施了。
蕪歌的麵色沉了沉:“我是拓跋未過門的妻子。他如何就會容不下我?”她微揚下顎,淩傲模樣:“迴去告訴你的陛下,縱然我隻是阿蕪,也極是鄙視他身為君王,卻用如此下作的手段。徐芷歌便是錯得再離譜,也已用命抵償平阪之恥。”
她輕笑:“狼大人雖是賊子,也算得上頂天立地的男兒。如此抹黑一個女子身後的閨譽。”她搖頭:“嘖,當真是損一世英名。”
狼子夜的臉分明被銀麵具遮擋,卻也清晰地感覺到已是鐵青。
“十七,我們走。”蕪歌睼一眼近侍,便轉身離去。
“徐芷歌!”狼子夜的聲音沉如墓鍾,“劉義隆說到辦到,你若執迷不悟,徐氏滿門都逃不過叛國之罪。”
蕪歌頓住步子,稍稍偏過頭去:“難道你覺得徐芷歌真從棺材裏爬出來,他就會放過徐司空府?這樣的威脅,對一個死人來說,有何意義?”她說完便頭也不迴地上了馬車。
獨留狼子夜沐在夜色裏,呆站許久。
當日,大宋使團連夜離開平城,取道滑台,直奔建康。
建康椒房殿,袁齊媯漫不經心地看著宮女為自己描丹寇:“那個通房如何了?”
翠枝垂首:“徐府二房院子裏的,無論男女,都被發賣去了勾欄巷。”
齊媯抬眸,清澈的眼眸泛起一絲嘲諷:“徐羨之當真是陰狠。饒人一命,卻叫人生不如死。”
“可要奴婢去結果了她?奴婢怕重刑之下,她守不住嘴。”
齊媯冷笑:“守得住的。若守不住,最先死的是她自己。這麽淺顯的道理,她既然幹得出親手殺子的事,便該曉得。況且,本宮留她還有用處。”
翠枝怔了怔:“那可要奴婢捎信給大爺,吩咐他把人贖買迴來?”
“不忙。”齊媯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沒嚐過絕望的滋味,又怎會對本宮死心塌地?且再讓她在那裏熬上三五日吧。”
“諾。”翠枝看一眼沙漏,“娘娘,邱先生提點的時辰快到了。”
齊媯坐直身來。她想起邱葉誌的規勸,“娘娘,請恕草民多言。帝後和睦,則興國安邦。娘娘與陛下青梅竹馬,情誼深厚,豈能輕易被外人離間了?陛下是看重娘娘的,否則也不會促成狼人穀歸順朝廷的事。陛下的性子,外冷內熱,娘娘隻要稍稍做小伏低一些,不提過往,隻看將來,何愁陛下的心思不迴來?”
齊媯起身:“禦膳房已經安排妥當了嗎?”
“嗯。奴婢一早已經安置過了。”
“走吧。”這些日子,齊媯思量了許多,初入這未央宮,她當真有些迷失了。終究還是她大意了,以為入主了椒房殿,她就可安枕無憂。是她天真了。若是換從前,她還在閨閣的時候,隆哥哥與那個女子的糾葛,她從來都隻是靜悄悄地旁觀著,不發一語。
隆哥哥喜歡的就是靜婉的妻子。哪怕這種靜婉隻是蟄伏,隻是為了致命的一擊,隻要不觸及他的底線,他都是縱容和默許的。
是她被嫉妒蒙蔽了。那個賤人死都死了,還能活過來?邱先生早幾日就傳信給她,狼子夜並未帶迴什麽人。
她長舒了一口氣。是她做迴那個靜婉妻子的時候了。
一個月零八天。
齊媯日日來承明殿,卻日日都撲空。今日,這道殿門總算是為她打開了,可她心底卻知曉這恐怕還得多虧了狼人穀的賊子今日入宮,帶來了魏國那邊的消息。
她不明白隆哥哥是幾時起竟對姓徐的賤人動了真情的。或許,連隆哥哥自己也道不清楚吧。
義隆將養了月餘,臉色卻還是不好看,隱隱帶著得失血的蒼白和失眠的疲遝。他斜倚在軟塌上,難得的閑散模樣。他劍眉微蹙,似有解不開的憂愁。
“陛下好些了嗎?”齊媯行禮後,隻溫柔地看著他,並未擅自踱近。
“坐。”義隆的目光落在軟塌前的軟凳上。
“謝陛下賜座。”齊媯好似迴到了養在袁府深閨時的模樣,溫柔中帶著一絲怯弱。她踱近軟塌,卻舍了軟凳,坐在了軟塌之上。她抬手,似是想探義隆的額溫,臨到他眼前,卻又頓住。
“朕無大礙。”義隆撥下她的手,捏在掌心。他的目光雖清淡,言語卻溫和:“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齊媯的確覺得辛苦,每天晨起就親手為他熬藥膳,晌午之前親自送來承明殿,卻日日都吃閉門羹。她的眉眼微紅,聲音微哽,卻是笑著道:“臣妾不辛苦,隻要陛下能快快好起來。”
義隆清冷的目光稍有動容:“陪朕一起用膳吧。”
“嗯。”齊媯點頭,笑得明媚。她順手牽過義隆的胳膊,作勢扶他起身,卻不料這一拽竟猝不及防地疼得義隆輕嘶。
“陛下這是怎麽了?”齊媯驚疑地看著他的左胳膊。
義隆恢複了清淡的麵色,隻抽開手道:“靠得久,有些麻了。”
“臣妾幫你揉揉吧。”齊媯很是小意殷勤。
“不用。”義隆卻避開她,起了身,“走吧。朕有些餓了。”
這頓晚膳,氣氛很融洽,仿佛月前的那次爭吵並不存在。
齊媯對今日的進展還算滿意,美中不足的是,隆哥哥竟未留她就寢。據她所知,這月餘以來,承明殿也不曾翻過哪個宮的綠頭牌。
她迴椒房殿時,日已西落。她坐在步攆上,望著幽幽的冥色,兀自發著呆。
臨到椒房殿時,她對翠枝道:“過兩日,就把那個通房贖出來。吩咐我父親親自去辦,要辦得不留痕跡。”
“奴婢曉得。”翠枝稱是。
徐司空府,二房的院子,自從子楓逝去,便像失去了所有的生氣。
秦玲瓏忙完兒子的喪事便一病不起。太醫院都來過好幾輪了,仍不見起色。
芙蓉在外間見到太醫,忙問:“如何了?可有起色?”
老太醫直搖頭:“二夫人是鬱積於心,多年沉屙,心病未得緩解,加上喪子情切,便病來如山倒。”
“可有良方?”芙蓉顰眉。
老太醫依舊搖頭:“心病還須心藥醫。微臣開的方子,隻能將養,卻無法紓解。依微臣看,為今之計是盡量讓二夫人抒懷。”
抒懷?談何容易。
“有勞太醫。”芙蓉道謝,又賞了診金,才步入內室去看玲瓏。
不過短短一個月,秦玲瓏已瘦削不堪,形若枯槁。芙蓉看著隻覺得心驚。她撫著玲瓏的手:“二嫂,人死不能複生。楓哥兒是個孝順的孩子,他若瞧見你這般,該何等心疼?快快好起來吧。”
玲瓏本是一直盯著帳頂的,聞聲,遲緩地移眸看過來:“他雖不是我身上的肉,可這一走。”她捂著心口,有淚滑落:“卻像是從這裏挖掉了一塊。”
“我懂。”芙蓉雙眼發澀,緊緊握住她的手,“可人總要朝前看。婉姐兒和霞姐兒都還指望著你呢。”
“是啊。”玲瓏輕歎,“那才是我親生的孩兒。”
“這些日子,我替兩個姐兒告了假,他們暫時不去家學了,這些日子就留在這裏陪二嫂你。”
徐家作為建康第一大族,家中女兒無論嫡庶,都在家學裏上學,琴棋書畫都是拿得出手的。往昔,秦玲瓏對兩個女兒的學業要求甚嚴,如今倒也顧不得了。
她點頭:“如此也好。”
芙蓉試探著問道:“可要捎信去滑台?”
玲瓏趕忙搖頭:“不,此事暫且不能讓二郎知曉。我聽說大宋才派使團出使魏國,結果不得而知,我不想他分心。”
“我得了消息,今日狼子夜已經迴了建康了。通關的和談也談成了。一時半會,滑台不會再起戰事。”
玲瓏有些猶豫:“他今年才剛剛受封,恐怕是不好休沐迴建康的。”
芙蓉想起太醫的叮囑,這心藥可不就隻剩徐二郎了,除了召迴徐二郎,她也實在想不出其他法子讓這二房的不藥而愈。她勸:“家裏出了這麽大的變故,你若一味瞞著二哥,他事後知曉了,恐怕並不見得好受。”
玲瓏病中本就思夫心切,聽她如此說來,便有幾分心動。隻是,她的想法還是不影響夫君的仕途:“請公主替我問準父親,可能準我北去滑台?”
芙蓉驚了驚:“你這樣的身子,如何經得起顛簸?”她搖頭:“不妥,不妥。”
玲瓏卻是一瞬就鐵了心了:“公主,我的身子,自己知曉。我再好好將養幾日,再啟程。”見芙蓉還想開口,她反握住芙蓉的手:“公主,我與二郎雖成婚多年,可他一直戍守邊關,一年也難得迴來幾日。若是我真過不了這關,我想——”
她張了張嘴,有淚滑落,滲入唇角。她卻笑了笑:“死也要死在他懷裏,如此,今生才算圓滿。”
這話傳到徐羨之那裏,自然是不應允的。
隻是,無論是富陽公主,還是徐喬之,都憂慮秦氏若熬不過這關,加上獨子又夭折,二房和父親的關係恐怕就雪上加霜了。
秦玲瓏素來是個聰慧的,雖然平日裏沉默寡言,但關鍵時刻卻很有主見。她病中求見了一次徐羨之,也不知她說了什麽,徐羨之竟破天荒地應允了送他們母女三人前往滑台。
秦玲瓏也因此精神好了許多,連月不振的食欲也迴來了。不過將養了五日,氣色便大有起色。
戍邊守將的家眷,無聖上旨意,是不得離京的。徐羨之親自上書求取聖恩,倒不料新帝竟然爽快地應下了。
二房母女三人,連著眾多奴仆和護衛,浩浩蕩蕩開往滑台。
徐羨之派去護送的護衛和暗衛,合計總共有百人。為了確保安全,他甚至用障眼法,前後弄了三個車隊。
這一路,倒是無驚無險,並無人行刺。
隻是,秦玲瓏的身子已是強弩之末,臨到滑台的前一日,竟然吐血不止。
眼看距滑台不過百餘裏了,秦玲瓏哪裏肯甘心,吩咐著仆從繼續趕路。仆從哪裏敢應,徐羨之派著跟去的老管家,是個曉事的,一早就差了家仆快馬加鞭去請二爺。
徐湛之是在次日的拂曉,趕到客棧的。他趕到時,秦玲瓏早已氣若遊絲,瘦瘦小小的身子裹在單薄的毯子裏,曾經秀麗的眼眸幹癟了一般,緊緊閉著,眼皮比她的膚色更無光澤,已然是將死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