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省的官軍集結於炎陵城的北門外。城上是左良玉部的部隊,帶隊的將領是張應祥、張應元兄弟,他們兩人是親兄弟,弟弟張應元是主將,這當然是因為弟弟的能力更強。
這兩兄弟能夠曆史留名,皆因為張應元在平定內亂中的戰功,他主要表現在對羅汝才、張獻忠的作戰上。他們兄弟倆都是官軍的軍官,在西北平定民亂時歸屬於左良玉部,後來又歸屬於楊嗣昌。現在打亂了曆史,他們就留在了左部,這一留就是七八年。
左良玉給他們的命令就是試探著打一打,看看官軍的虛實,然後就撤。向官軍示弱,引誘其深入山區腹地。張家兄弟帶了兩千多兵,是一個營,他們在這裏並不是孤軍,周圍的山裏還隱藏著幾支部隊,在策應他們。張氏兄弟撤退時他們互相掩護,必要時也可以進攻。他們總數有一萬人,這一萬人有半數是騎兵,山區之地利於騎兵作戰的地形不多,但是騎兵行軍速度快,左部沒有笨重的火炮,行動就更加迅速,因此,他們機動能力很強。
城上、城下都是同樣的官軍旗幟,兵丁穿著同樣的鴛鴦戰襖,並且左良玉部明顯的更嚴整一些。左良玉錢糧都不缺,軍裝也經常發放,因此兵丁的服裝比官軍整齊。
兵臨城下,洪雲蒸集合各營的營官,嚴厲的發布命令:“今日之戰,關係到大軍的生死存亡,各位都要盡力。現在我宣布軍規:不聽將令者殺!畏縮不前者殺!主官不退下屬後退者殺!陷主官於危險者殺!主官畏敵後退者,督戰隊殺!
這是五殺令!各位都要記住,並通告全軍。每一個千戶、百戶都要組建督戰隊,在你們督戰隊的後麵,是我的親兵督戰隊。”
“勇字營!”
“末將在!”
“你營組織300敢死隊,每人賞銀十兩,按預定之案,爆破城門。戰鼓一響你營則全營出動,掩護破門!”
這位營官一聽,怎麽這個活輪到了我的頭上!他甚是猶豫,但是剛剛發布了五殺令,他可是不想做第一個試軍法之人。因此,轉瞬之間,他挺胸抬頭,高聲迴答:“末將遵令!”
古人部隊的編製不使用番號,而是用文字,例如這裏的“勇”字。這種編號便於記憶唿叫,軍旗上繡上一個字也容易分辨,也算是各有好處。營以下劃分的隊、旗是使用編號的。到了清末編練新軍,學習西洋軍法才有了番號。但是不少部隊還是有代表的文字,這是習慣使然。日本的文化源於中華,所以侵華期間的日軍師團也都有一個漢子的文字代號。朱萬化使用番號也算是破了紀錄。
“通!通!通!通!”
戰鼓聲響起來,令旗揮動,這就是進軍的號令。
全軍齊聲呐喊:“威武!萬勝!”喊聲震天。
勇字營兩千多人一起出動,手舉著大小旗幟、軍器、雲梯,勇猛向前。火炮不能射擊,士兵的火銃還是可以用的,官軍的火銃配置有三成,配合攻城的效果好於弓箭,那是因為射程遠,有效射程200米,弓箭隻有五六十米的射程。
左部沒有火炮,他們的防禦武器就是弓箭和滾木礌石,或者用燒的滾開的水、油潑灑下去。冷兵器的攻城戰也是極慘烈的。
衝鋒的士兵沒有什麽遮擋,隻有為數不多的盾牌,官軍攻城的時間緊迫沒有製造衝車、盾車一類的器械,但是雲梯還是紮了不少,兵丁們抬著雲梯向前衝。這些雲梯更多的作用是迷惑敵軍,實質的破城還是靠爆破城門。
官軍衝到距離城牆一百多米之處,則略有停頓。因為這裏就是負責掩護的火槍手射擊的位置了,攻擊的重點當然是城門處,可是戰線是全麵拉開的,目的是迷惑敵軍隱蔽主攻城門的企圖。因此,火銃開火是麵向整個北麵的城牆。
“砰!砰!”
火銃射擊聲響了起來,城頭上不時的有受傷的兵丁倒下,左部還是缺少*作戰的訓練,否則城牆上到處是掩體,稍微的躲避一下就不至於有傷亡。
攻城的官軍呐喊著向前衝,但是喊聲大,動作小,都是佯攻的動作,隻有城門處才是真正的衝鋒。城門處,每三人一組,帶著十幾枚困在一起的*,還有一個支架,用盾牌掩護。一共有五個組,十五個士兵。他們徑直的朝城門跑去,也沒有什麽躲閃跳躍的動作,一看就是缺少訓練。
城門上的守軍開始有所警覺,明顯的有軍官指揮著加強城門處的防禦。
幾十米的距離轉瞬間就到城下,慘烈的戰鬥發生了。
城門之上的兵丁顧不得躲避火銃的射擊,紛紛站起身來,有射箭的,有搬石頭、木頭往下砸的、還有兩個人抬著一個大鐵鍋準備往下潑灑的,甚至城牆上出現了拋石機,碩大的石頭拋出一百多米。
左良玉部缺少遠程打擊的武器,遠處掩護射擊的傷亡很小,拋石機拋出的石頭能砸死幾個人?但是攻到城下的敢死隊可就慘了。可憐的盾牌能擋弓箭,卻不能抵擋石頭,隻要被砸中,盾牌和人就都被砸扁了。一鍋燒開的油倒下來,也是潑灑一片。被燙到的人雖然不是馬上死掉,可是比死還要慘。衣服和肉皮就粘在了一起,揭掉衣服就是白花花的肉,受了這種燙傷,其慘叫聲真是瘮人,旁邊的戰友隻好給他一刀,令其解除痛苦。
轉眼之間五個敢死隊的小組中,全部傷亡的有三組,另外的兩組一共剩下三個人,他們轉身就向迴跑,人是跑迴來了,卻被督戰隊砍了腦袋,把頭挑到竹竿上示眾。第一波衝擊的十五個人一個沒剩,除了受傷跑不了,趴在城下的幾個之外全死了。
指揮官並沒有耽擱時間,第二批五個小組,接著上。並且增加了掩護的火銃射手的數量,全程掩護,不間斷的射擊。
城頭上第二批抬著鐵鍋的產生了悲劇的一幕:抬鐵鍋的被火銃擊中一個,那鐵鍋自然就翻了,這一鍋沸騰的油就澆灌到了城頭上,雜亂的人群中數人被燙傷,燙傷的慘劇在城頭上又上演了一次。
第二次的敢死隊衝擊,在傷亡過半的情況下,終於有一包集束*被送到了城門處,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厚重的城門,變成了碎木片,漫天飛舞,城門洞開!
洪雲蒸看到破門成功,令旗一揮,又是一個營加入了攻擊,兩個營四五千人直衝城門。更多的火銃加入到對城頭的射擊,成隊的士兵呐喊著衝入城門。
城破了,官軍衝入城中。
這種炸毀城門的戰法,張應元還是頭一次遇到,傳統的戰法都是用沉重的衝車撞擊城門。
城門處的激戰沒有維持多少時間,左部就撤退了。
若是真心的守城,在城門處,盡管沒有甕城,左部居高臨下仍然具有優勢,依然可以守衛。但是,左良玉有令,誘敵深入是大戰略,所以他們適當的抵擋一陣子就撤了。另一方麵,城門被破,守軍的士氣大減,也不宜再戰鬥了。
城東門大開,左部守城的兩千多人,魚貫而出,向東部逃去。官軍隻是象征性的掩殺了三五裏,也就撤迴來堅守城池。因為洪雲蒸知道,這裏是小平原,他若是追擊,左部如果出動騎兵反擊,則左部可以反敗為勝。官軍的步兵麵對騎兵定然損失慘重。趙三本的話讓洪雲蒸加了十二分的小心,還是守城要緊。
有了城池,官軍就獲得了安定,洪雲蒸也就鬆了一口氣。那些個千戶官們可是歡欣鼓舞,有了戰功,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似乎大勢已定,再也不思進取了。
洪雲蒸對於趙教官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成了至交,閑來無事就要湊到一起聊一聊。有了前麵的交往,趙三本也少了顧慮,說話也就隨意了。
趙三本說:“洪大人,我軍取得了城池,切不可懈怠,後續的軍務要急辦。現在糧草有些許補充,尚且不急,但是軍火需要緊急調運,並且需要保密,還要重兵押送。如果左部得知我轉運軍火,定然攔截,因此,要設計妥穩之策。有了軍火,我軍就進退自如了。”
洪雲蒸說道:“謝謝趙將軍費心提醒,我已經差人去辦了。此外,我想知道,對於左良玉這般頑敵,若是貴軍出戰,將用何戰法?若是不方便,就隻當我沒有問,還請將軍不要怪罪。”
趙三本說道:“無妨,這也不是軍事秘密,隨意說說無妨的。洪大人,作戰都有目的,這次官軍出戰的目的是什麽?就是取得軍功!哪怕軍功有些虛浮不實也不要緊,有了軍功就好。若是我國防軍出戰,不管目標如何,絕不會為軍功出戰。目的不同戰法就不同。
若是我軍出戰剿滅左良玉,第一要從宣傳處下手,因為左良玉部有巨大的漏洞缺陷,如果抓住其要害,左部可以不攻自破。”
洪雲蒸一聽來了精神,他急切的問道:“趙將軍,左良玉的要害在那裏?”
趙教官說道:“要害就在於左部的骨幹和軍官的成分,就拿我們剛交過手的兩位張氏兄弟來說。”
兩軍交戰,必有俘虜,因此,對方的軍官是誰,也就知道了。
“張應元兄弟原本是陝西的官軍軍官,八年前調撥於左良玉部,跟隨至今。軍官也好、官員也好,他們圖的是什麽?他們活在世上的願望是什麽?洪大人自己就是官員,不用問張應元,洪大人自己就可以迴答了。不過是利祿前程、光宗耀祖、蔭及子孫。特別是他們現在年齡都不小了,還能打打殺殺一輩子嗎?即便不說衣錦還鄉,他們最低也需要安定的生活,需要有一個家,需要孝敬父母,更需要養育後代。所有的這些,左良玉能給他們嗎?假如跟著左良玉能夠博取功名,甚至輔佐左良玉安天下,他們也算有個前程。但是現在的左良玉算什麽?充其量是個比較有實力的山大王!不要說國防軍,就是信王爺手下的官軍他們也對付不了。如果這些人不足二十歲,跟著胡鬧不知道愁還是可能的,可是這些人至少都三十歲以上了,並且也是懂文墨之人,他們不想自己的前程?
左良玉的老底子是關寧軍,這批骨幹是十年前他從遼東帶來的。這批人就算是粗鄙的文盲軍漢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了,他們早就應該退出軍隊還鄉過太平日子去了,可是現在呢?流落他鄉都做不到。
這些人,左良玉無法安置,他也想不到需要妥善的安置他們,他能想到的至多是賞賜一些錢財,就算想到了安置,這個窮山溝也安置不了。這些人就是左良玉的弱點、要害。如果我們把這些人都招攬過來,給予令他們滿意的安置,給予出路和前程,左良玉的滅亡就在眼前!
我國防軍會抓住這個要害,盡全力宣傳、策反,再輔助以軍事攻擊,則鏟除左良玉並不難,連根拔除也容易。”
這一席話令洪雲蒸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心想,難怪國防軍向所披靡,無往而不勝,除了犀利的火器,還有如此的人才,趙教官不過是個團級軍官,就有如此的見識,那國防軍的高官又當如何?他那裏知道,這位曾經是督軍府的參謀!
話說迴來了,即便官軍有如此優秀的將領,他的計策能實現嗎?官軍,或者大明的朝廷官府能夠合理的安置這些叛逆之人嗎?起碼江西省很難做到。提出這種主張的將領恐怕也不會有好下場。
洪雲蒸隻能暗自神傷。
---第563章完---
這兩兄弟能夠曆史留名,皆因為張應元在平定內亂中的戰功,他主要表現在對羅汝才、張獻忠的作戰上。他們兄弟倆都是官軍的軍官,在西北平定民亂時歸屬於左良玉部,後來又歸屬於楊嗣昌。現在打亂了曆史,他們就留在了左部,這一留就是七八年。
左良玉給他們的命令就是試探著打一打,看看官軍的虛實,然後就撤。向官軍示弱,引誘其深入山區腹地。張家兄弟帶了兩千多兵,是一個營,他們在這裏並不是孤軍,周圍的山裏還隱藏著幾支部隊,在策應他們。張氏兄弟撤退時他們互相掩護,必要時也可以進攻。他們總數有一萬人,這一萬人有半數是騎兵,山區之地利於騎兵作戰的地形不多,但是騎兵行軍速度快,左部沒有笨重的火炮,行動就更加迅速,因此,他們機動能力很強。
城上、城下都是同樣的官軍旗幟,兵丁穿著同樣的鴛鴦戰襖,並且左良玉部明顯的更嚴整一些。左良玉錢糧都不缺,軍裝也經常發放,因此兵丁的服裝比官軍整齊。
兵臨城下,洪雲蒸集合各營的營官,嚴厲的發布命令:“今日之戰,關係到大軍的生死存亡,各位都要盡力。現在我宣布軍規:不聽將令者殺!畏縮不前者殺!主官不退下屬後退者殺!陷主官於危險者殺!主官畏敵後退者,督戰隊殺!
這是五殺令!各位都要記住,並通告全軍。每一個千戶、百戶都要組建督戰隊,在你們督戰隊的後麵,是我的親兵督戰隊。”
“勇字營!”
“末將在!”
“你營組織300敢死隊,每人賞銀十兩,按預定之案,爆破城門。戰鼓一響你營則全營出動,掩護破門!”
這位營官一聽,怎麽這個活輪到了我的頭上!他甚是猶豫,但是剛剛發布了五殺令,他可是不想做第一個試軍法之人。因此,轉瞬之間,他挺胸抬頭,高聲迴答:“末將遵令!”
古人部隊的編製不使用番號,而是用文字,例如這裏的“勇”字。這種編號便於記憶唿叫,軍旗上繡上一個字也容易分辨,也算是各有好處。營以下劃分的隊、旗是使用編號的。到了清末編練新軍,學習西洋軍法才有了番號。但是不少部隊還是有代表的文字,這是習慣使然。日本的文化源於中華,所以侵華期間的日軍師團也都有一個漢子的文字代號。朱萬化使用番號也算是破了紀錄。
“通!通!通!通!”
戰鼓聲響起來,令旗揮動,這就是進軍的號令。
全軍齊聲呐喊:“威武!萬勝!”喊聲震天。
勇字營兩千多人一起出動,手舉著大小旗幟、軍器、雲梯,勇猛向前。火炮不能射擊,士兵的火銃還是可以用的,官軍的火銃配置有三成,配合攻城的效果好於弓箭,那是因為射程遠,有效射程200米,弓箭隻有五六十米的射程。
左部沒有火炮,他們的防禦武器就是弓箭和滾木礌石,或者用燒的滾開的水、油潑灑下去。冷兵器的攻城戰也是極慘烈的。
衝鋒的士兵沒有什麽遮擋,隻有為數不多的盾牌,官軍攻城的時間緊迫沒有製造衝車、盾車一類的器械,但是雲梯還是紮了不少,兵丁們抬著雲梯向前衝。這些雲梯更多的作用是迷惑敵軍,實質的破城還是靠爆破城門。
官軍衝到距離城牆一百多米之處,則略有停頓。因為這裏就是負責掩護的火槍手射擊的位置了,攻擊的重點當然是城門處,可是戰線是全麵拉開的,目的是迷惑敵軍隱蔽主攻城門的企圖。因此,火銃開火是麵向整個北麵的城牆。
“砰!砰!”
火銃射擊聲響了起來,城頭上不時的有受傷的兵丁倒下,左部還是缺少*作戰的訓練,否則城牆上到處是掩體,稍微的躲避一下就不至於有傷亡。
攻城的官軍呐喊著向前衝,但是喊聲大,動作小,都是佯攻的動作,隻有城門處才是真正的衝鋒。城門處,每三人一組,帶著十幾枚困在一起的*,還有一個支架,用盾牌掩護。一共有五個組,十五個士兵。他們徑直的朝城門跑去,也沒有什麽躲閃跳躍的動作,一看就是缺少訓練。
城門上的守軍開始有所警覺,明顯的有軍官指揮著加強城門處的防禦。
幾十米的距離轉瞬間就到城下,慘烈的戰鬥發生了。
城門之上的兵丁顧不得躲避火銃的射擊,紛紛站起身來,有射箭的,有搬石頭、木頭往下砸的、還有兩個人抬著一個大鐵鍋準備往下潑灑的,甚至城牆上出現了拋石機,碩大的石頭拋出一百多米。
左良玉部缺少遠程打擊的武器,遠處掩護射擊的傷亡很小,拋石機拋出的石頭能砸死幾個人?但是攻到城下的敢死隊可就慘了。可憐的盾牌能擋弓箭,卻不能抵擋石頭,隻要被砸中,盾牌和人就都被砸扁了。一鍋燒開的油倒下來,也是潑灑一片。被燙到的人雖然不是馬上死掉,可是比死還要慘。衣服和肉皮就粘在了一起,揭掉衣服就是白花花的肉,受了這種燙傷,其慘叫聲真是瘮人,旁邊的戰友隻好給他一刀,令其解除痛苦。
轉眼之間五個敢死隊的小組中,全部傷亡的有三組,另外的兩組一共剩下三個人,他們轉身就向迴跑,人是跑迴來了,卻被督戰隊砍了腦袋,把頭挑到竹竿上示眾。第一波衝擊的十五個人一個沒剩,除了受傷跑不了,趴在城下的幾個之外全死了。
指揮官並沒有耽擱時間,第二批五個小組,接著上。並且增加了掩護的火銃射手的數量,全程掩護,不間斷的射擊。
城頭上第二批抬著鐵鍋的產生了悲劇的一幕:抬鐵鍋的被火銃擊中一個,那鐵鍋自然就翻了,這一鍋沸騰的油就澆灌到了城頭上,雜亂的人群中數人被燙傷,燙傷的慘劇在城頭上又上演了一次。
第二次的敢死隊衝擊,在傷亡過半的情況下,終於有一包集束*被送到了城門處,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厚重的城門,變成了碎木片,漫天飛舞,城門洞開!
洪雲蒸看到破門成功,令旗一揮,又是一個營加入了攻擊,兩個營四五千人直衝城門。更多的火銃加入到對城頭的射擊,成隊的士兵呐喊著衝入城門。
城破了,官軍衝入城中。
這種炸毀城門的戰法,張應元還是頭一次遇到,傳統的戰法都是用沉重的衝車撞擊城門。
城門處的激戰沒有維持多少時間,左部就撤退了。
若是真心的守城,在城門處,盡管沒有甕城,左部居高臨下仍然具有優勢,依然可以守衛。但是,左良玉有令,誘敵深入是大戰略,所以他們適當的抵擋一陣子就撤了。另一方麵,城門被破,守軍的士氣大減,也不宜再戰鬥了。
城東門大開,左部守城的兩千多人,魚貫而出,向東部逃去。官軍隻是象征性的掩殺了三五裏,也就撤迴來堅守城池。因為洪雲蒸知道,這裏是小平原,他若是追擊,左部如果出動騎兵反擊,則左部可以反敗為勝。官軍的步兵麵對騎兵定然損失慘重。趙三本的話讓洪雲蒸加了十二分的小心,還是守城要緊。
有了城池,官軍就獲得了安定,洪雲蒸也就鬆了一口氣。那些個千戶官們可是歡欣鼓舞,有了戰功,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似乎大勢已定,再也不思進取了。
洪雲蒸對於趙教官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成了至交,閑來無事就要湊到一起聊一聊。有了前麵的交往,趙三本也少了顧慮,說話也就隨意了。
趙三本說:“洪大人,我軍取得了城池,切不可懈怠,後續的軍務要急辦。現在糧草有些許補充,尚且不急,但是軍火需要緊急調運,並且需要保密,還要重兵押送。如果左部得知我轉運軍火,定然攔截,因此,要設計妥穩之策。有了軍火,我軍就進退自如了。”
洪雲蒸說道:“謝謝趙將軍費心提醒,我已經差人去辦了。此外,我想知道,對於左良玉這般頑敵,若是貴軍出戰,將用何戰法?若是不方便,就隻當我沒有問,還請將軍不要怪罪。”
趙三本說道:“無妨,這也不是軍事秘密,隨意說說無妨的。洪大人,作戰都有目的,這次官軍出戰的目的是什麽?就是取得軍功!哪怕軍功有些虛浮不實也不要緊,有了軍功就好。若是我國防軍出戰,不管目標如何,絕不會為軍功出戰。目的不同戰法就不同。
若是我軍出戰剿滅左良玉,第一要從宣傳處下手,因為左良玉部有巨大的漏洞缺陷,如果抓住其要害,左部可以不攻自破。”
洪雲蒸一聽來了精神,他急切的問道:“趙將軍,左良玉的要害在那裏?”
趙教官說道:“要害就在於左部的骨幹和軍官的成分,就拿我們剛交過手的兩位張氏兄弟來說。”
兩軍交戰,必有俘虜,因此,對方的軍官是誰,也就知道了。
“張應元兄弟原本是陝西的官軍軍官,八年前調撥於左良玉部,跟隨至今。軍官也好、官員也好,他們圖的是什麽?他們活在世上的願望是什麽?洪大人自己就是官員,不用問張應元,洪大人自己就可以迴答了。不過是利祿前程、光宗耀祖、蔭及子孫。特別是他們現在年齡都不小了,還能打打殺殺一輩子嗎?即便不說衣錦還鄉,他們最低也需要安定的生活,需要有一個家,需要孝敬父母,更需要養育後代。所有的這些,左良玉能給他們嗎?假如跟著左良玉能夠博取功名,甚至輔佐左良玉安天下,他們也算有個前程。但是現在的左良玉算什麽?充其量是個比較有實力的山大王!不要說國防軍,就是信王爺手下的官軍他們也對付不了。如果這些人不足二十歲,跟著胡鬧不知道愁還是可能的,可是這些人至少都三十歲以上了,並且也是懂文墨之人,他們不想自己的前程?
左良玉的老底子是關寧軍,這批骨幹是十年前他從遼東帶來的。這批人就算是粗鄙的文盲軍漢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了,他們早就應該退出軍隊還鄉過太平日子去了,可是現在呢?流落他鄉都做不到。
這些人,左良玉無法安置,他也想不到需要妥善的安置他們,他能想到的至多是賞賜一些錢財,就算想到了安置,這個窮山溝也安置不了。這些人就是左良玉的弱點、要害。如果我們把這些人都招攬過來,給予令他們滿意的安置,給予出路和前程,左良玉的滅亡就在眼前!
我國防軍會抓住這個要害,盡全力宣傳、策反,再輔助以軍事攻擊,則鏟除左良玉並不難,連根拔除也容易。”
這一席話令洪雲蒸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心想,難怪國防軍向所披靡,無往而不勝,除了犀利的火器,還有如此的人才,趙教官不過是個團級軍官,就有如此的見識,那國防軍的高官又當如何?他那裏知道,這位曾經是督軍府的參謀!
話說迴來了,即便官軍有如此優秀的將領,他的計策能實現嗎?官軍,或者大明的朝廷官府能夠合理的安置這些叛逆之人嗎?起碼江西省很難做到。提出這種主張的將領恐怕也不會有好下場。
洪雲蒸隻能暗自神傷。
---第56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