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六月初。朱萬化交給議會討論的聯省勳章獎勵製度引起了波瀾。
不是勳章製度本身有什麽問題,而是由此引起了勸進的風潮。
聯省的呈報表文,下發的公文,一般都是執政官處理,重要的文案需要交督軍批複,普通的文案都匯總在一起,寫一個節略,一起呈報到督軍府。
朱萬化對於相關文案,隻需要批上“已閱”即可。
大明的皇帝習慣用“知道了”,“已閱”二字源於朱萬化的現代習慣,也算是獨樹一幟了。
朱萬化很注意權利的問題,他不能公開表示放權,原因是他還是擔心失控。但是絕對不過多的幹預,隻要沒有大錯,他是一律放行。他的這套做法比起皇帝來,權利差不多,卻明顯的把治國事務交到執政官的手中了。當然了,執政官的權利也是有限的,軍權在大都督府,執法權在大法官,立法監督權在議會。
六月初三,兵科給事中廖永文聯合河南道禦史王珍,兩人聯名呈上的勸進表文送到了督軍府。
這份表文寫的不錯,基本上把朱萬化的曆史功績都頌揚了一遍,特別著重於這一次西征之功,吹的有點過頭,連前無古人的話都用上了。縱然馬屁聽著舒服,朱萬化也覺得有些臉紅,似乎沒有那麽高的水平吧?
總之就是勸進“親王”爵位。
朱萬化可就費思量了,放下表文,獨自一人到花園中散步去了,他要仔細的想一想應該如何批複。“已閱”二字肯定不行!
問題有三個層此需要他考慮:第一,能不能進爵,稱王,也就是權衡利弊;第二,這份表文怎麽來的,代表了多少人,也就是聯省官員的態度;第三,對表文如何處置,對呈報之人如何處置。
進王爵,朱萬化不是沒想過,連要不要做皇帝都已經考慮過了,王爵又算得了什麽?問題在於現在稱王是不是合適的時機。
現在他隻有一個督軍的名號,其實質不過是管理數省的總督,僅崇禎年代就出了好幾名總督,大權在握的總督進一個爵位也說得過去。在大明一朝,就算是明朝的開國元勳也隻是封到了“公爵”,例如徐達被封為“魏國公”。
開國皇帝殺功臣是個慣例,洪武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沒用幾年,這些國公爺就被殺了個七七八八,保持到死也沒有被朱元璋殺掉的,其自然死亡後追封為王的也有幾位,但是活著封王的絕對沒有。非朱姓(鳳陽朱家)不可封王,這是明代的規矩。
就是說:如果進公爵,則不逾越,不會有大波瀾。進王爵,則會引起天下嘩然。可是公爵的分量又差了一點。
這份表文代表了多少人的意思?聯省所有的軍政要員都會擁戴朱萬化進爵,這是沒錯的。洪承疇一個字沒寫,直接呈送督軍府,就說明他也讚成,但是他也有依此試探督軍態度的意思,他在探路,朱萬化稍一含糊,他就會立即上表勸進。其他的官員也差不多,都在觀望。
如何處理上表之人呢?斥責、懲罰是不行的,結果會適得其反,更多的人會為他求情,也會跟著勸進。表揚絕對不可,那就顯得他這個督軍太沒有深沉了,就那麽想當王爺?唯一的辦法是駁迴。獎懲都沒有。
別的文案朱萬化都批複了,隻有這一份留下待批。當晚他就招來朱大典,在督軍府密議。
朱大典話不太多,隻是讚揚了朱萬化,說他沉穩多了。朱大典沒有明說,朱萬化還是明白的——他同意自己選擇進公爵。
於是第二天,對廖永文、王珍的表文他批複:“駁迴,不予采納。”暗地裏又召來洪承疇征詢意見。
朱萬化直截了當,話語簡潔,他說道:“進爵之事關乎聯省,也關乎天下,百姓的平安福祉亦關乎其中,不可不深思徹察。不進爵則挫動聯省之官僚,進王爵則破了‘非朱姓不可封王’之戒律,恐失天下之民心,於推進憲政不利。固,既要安聯省軍政各界官僚之心,也要慮及天下之民心。權衡之下,本督軍之意,選擇進公爵好於進王爵,洪執政官意下如何?”
洪承疇想了一會,答道:“督軍大人,此事事關天下社稷,容下官思慮兩三日再議,可否?”
但是洪承疇心中的朱萬化形象越加高大了,督軍大人所想不是爵位,不是榮耀,也不是權柄,更不是胡亂的退讓,而是慮及天下社稷的安危、穩定和百姓的福祉、平安。
果然,督軍駁迴廖永文的勸進呈文之後,類似的勸進表文又陸續呈報上來,聯省衙門之中開始議論紛紛,更多的人在摩拳擦掌準備加入勸進的大軍,花花轎子眾人抬,此言不差。軍隊的大小將領們還沒有動,他們要是也加入勸進的風潮更是不得了,情勢越來越急迫了。
為了刹住這股風潮,朱萬化下了一道行政命令:斥責兵科給事中廖永文越權妄議國事,僭越禮儀,貶謫(貶:貶官,謫:指責、調離)其離開聯省首府開封,至邊疆青海任布政使司參議。
布政使(省長),下設左右參政(副省長),再下,設參議(廳處級)。
這一道政令實為罕見,朱萬化就任督軍以來極少直接發政令,崇禎九年還是頭一次,直接任免官員更是頭一遭。
不過這個政令也蹊蹺,斥責貶官,發往邊疆,似乎很嚴厲,但是,青海行省雖小(目前的轄區人口相當於一個小一點的府),布政使司參議至少也是五品官,廖永文的品級可是連升三級!由此,百官們都在暗自品味著督軍大人的意思。
廖永文出行之前,來到朱家巷,求見朱鈺。他的這個舉動就有了明顯的投靠的意思。朱鈺為避嫌沒有見他,打發家學的一名教員(也算是朱鈺的老師了)到十裏長亭為廖永文置酒送行,賞賜一筆程儀(路費),並送上書信一封。
朱鈺的信中說:我要為你的升遷道賀了!青海省沒有布政使司(省政府),此前一直由甘肅布政使代管,你這個參議到任後,就行使了布政使(省長)之權,那可是三品大員呐!
廖永文恍然大悟。就地下跪,向著督軍府方向叩了三個響頭,感動的眼淚都出來了。並對送行的老師說:他今後一定唯鈺哥兒的馬首是瞻,定然不辜負督軍大人的栽培,一定要做出政績,以迴報督軍大人的知遇之恩!
朱鈺的老師走了,又有一匹快馬追來,送上了一封信。打開一看竟然是督軍府秘書處的信函,是厚厚的一本冊子,粗略的看一下,是青海的施政策略和陸續收複青海南部地區的方針要點,還附帶的青海、西北、西南的地圖。
廖永文再一次下跪向督軍府遙拜。
朱萬化的用意也很明白:廖永文的忠誠不容置疑,是否有才幹就要到施政的第一線去考驗了。青海省收複國土,在軍事上沒有問題,重點在於政治治理,此人若可用,就穩定了西部的局麵。
朱萬化不知道朱鈺從中做了手腳,否則廖永文可能真的被貶謫了。
兩日後,洪承疇到督軍府求見。朱萬化也等待著他的意見,也可以說,洪承疇就代表了聯省大小官員的立場。
在朱萬化的書房裏,洪承疇說道:“督軍大人,下官思考權衡了兩日,也征詢了部分官員。下官的意思是督軍大人最終還是要進王爵的,但是,為了顧及到天下之人心,可以先屈就公爵之爵位,等待日後之變。或一年或兩三年,還是要進王爵,非如此不能安聯省軍政官僚之心。”
這兩天,朱萬化也頻繁的與朱大典進一步商議,更是直接間接的聽取了他兄弟們的意見。正如他以前估計的那樣,在這種問題上,他的兄弟們畏首畏尾,是說不出個所以然的,隻有朱萬傑,利用職務之便征詢了部分高級軍官,他們的態度反饋了過來,軍官們的態度更為激烈,恨不能馬上稱帝才好。
從多方磋商的結果來看,洪承疇的意見是中肯的,也是最可行的,事情就按洪承疇的主張定下來了。
大事決定了,大家的心情也輕鬆了一些,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了。
首先是輿論準備,中華日報開始對朱萬化歌功頌德,羅列他的曆史功績,與古人做對比。這種倒書袋子的本事大明的學者們可是專長,曆朝曆代,幾百年上千年的故事都可以翻出來。
還有爵位製度的準備。聯省議會眼下正在討論、尚未通過公布的勳章製度就要補充一下了,加入封爵的內容,勳章爵位一起討論。聯省有了這項製度,就可以按製度辦了。
於是朱萬化會同朱大典、洪承疇、朱萬文草擬了一份封爵細則的草案,也同時交議會討論通過。
封爵與勳章的不同點就在於世襲,榮華富貴上大同小異。
按古代的製度,一般爵位,當子孫世襲的時候是要降級降等的,比如侯爺的兒子,爵位就變成了“伯”或者“子”。世代世襲不降等的也有,那需要特別的恩賜,被稱為“世襲罔替”(罔替,wangti)。這個世襲罔替的規製,曆朝曆代也有一些不同,大明朝的皇族爵位是一律世襲罔替的,所以大明一朝王爺就特別的多,至少數百位,多的沒人能數的清。而宋代則一律沒有世襲罔替,後來的清代是恩賜的才有世襲罔替,並且僅限於皇族,俗稱“鐵帽子王”。
朱萬化當然會“因宋製”選擇取消世襲罔替,並且規定降等的幅度比較大——三級。
爵位的大等級是:王、公、侯、伯、子、男,一共六等。
王、公,這兩等本身分三級,總的等級就有十幾了。
“王”:最高是“親王”,第二是“郡王”,第三是“王”。“王”這一級的規定有了,但是聯省之內還沒有王。聯省境內有數十上百位大明皇族的王爺,那時朝廷封的,與聯省的製度無關。
“公”:最高是“一等公”然後是二等公、三等公,尊稱“國公”。
侯、伯、子、男,這後四等沒有劃分等級。
繼承降三等:親王的兒子就是一等國公了,“伯爵”降一等為“子爵”,降兩等為“男爵”,降三等就是平民了,所以“伯爵”之下就沒有繼承了。
“王”一級是特殊的,因襲了明朝的製度,隻有朱家之人才能封王。按這個製度,普通的最高爵位“公”最多隻能繼承三代,朱家的王爺過了四代也就成了平民。
各個級別的待遇就類似於勳章,就是年俸、府第、治病費用、榮耀地位等等,並且規定不準賜予田地、產業以避免財富集中,當然也絕對不會有免稅之說,皇帝也要納稅。
評定賜爵要有一個單位、部門掌管,明代的管理機構是宗人府(清代因襲明代的規矩,同樣設宗人府)。
現在朱萬化畢竟沒有稱帝,也就無法設立宗人府。因此,這一條朱萬化暫時沒有定。不定,權力就在朱萬化的手上,別人無權賜爵。但是以後做了皇帝,朱萬化是要限製皇帝的權利的,那就要成立一個皇族的管理機構了,或者還叫宗人府,爵位就由他們來管理。
那麽朱萬化的爵位誰來賜予呢?
君王受命於天,當然是“天”賜予,“天”太虛無縹緲了,於是,就要由議會、聯省衙門、大都督府、大法官、各省巡撫,聯名發表文告,號稱秉承天意、民意,懇請朱萬化進一等公的爵位。
這個文告在中華日報上一發表,進爵的進程就正式的啟動了。
---第418章完---
不是勳章製度本身有什麽問題,而是由此引起了勸進的風潮。
聯省的呈報表文,下發的公文,一般都是執政官處理,重要的文案需要交督軍批複,普通的文案都匯總在一起,寫一個節略,一起呈報到督軍府。
朱萬化對於相關文案,隻需要批上“已閱”即可。
大明的皇帝習慣用“知道了”,“已閱”二字源於朱萬化的現代習慣,也算是獨樹一幟了。
朱萬化很注意權利的問題,他不能公開表示放權,原因是他還是擔心失控。但是絕對不過多的幹預,隻要沒有大錯,他是一律放行。他的這套做法比起皇帝來,權利差不多,卻明顯的把治國事務交到執政官的手中了。當然了,執政官的權利也是有限的,軍權在大都督府,執法權在大法官,立法監督權在議會。
六月初三,兵科給事中廖永文聯合河南道禦史王珍,兩人聯名呈上的勸進表文送到了督軍府。
這份表文寫的不錯,基本上把朱萬化的曆史功績都頌揚了一遍,特別著重於這一次西征之功,吹的有點過頭,連前無古人的話都用上了。縱然馬屁聽著舒服,朱萬化也覺得有些臉紅,似乎沒有那麽高的水平吧?
總之就是勸進“親王”爵位。
朱萬化可就費思量了,放下表文,獨自一人到花園中散步去了,他要仔細的想一想應該如何批複。“已閱”二字肯定不行!
問題有三個層此需要他考慮:第一,能不能進爵,稱王,也就是權衡利弊;第二,這份表文怎麽來的,代表了多少人,也就是聯省官員的態度;第三,對表文如何處置,對呈報之人如何處置。
進王爵,朱萬化不是沒想過,連要不要做皇帝都已經考慮過了,王爵又算得了什麽?問題在於現在稱王是不是合適的時機。
現在他隻有一個督軍的名號,其實質不過是管理數省的總督,僅崇禎年代就出了好幾名總督,大權在握的總督進一個爵位也說得過去。在大明一朝,就算是明朝的開國元勳也隻是封到了“公爵”,例如徐達被封為“魏國公”。
開國皇帝殺功臣是個慣例,洪武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沒用幾年,這些國公爺就被殺了個七七八八,保持到死也沒有被朱元璋殺掉的,其自然死亡後追封為王的也有幾位,但是活著封王的絕對沒有。非朱姓(鳳陽朱家)不可封王,這是明代的規矩。
就是說:如果進公爵,則不逾越,不會有大波瀾。進王爵,則會引起天下嘩然。可是公爵的分量又差了一點。
這份表文代表了多少人的意思?聯省所有的軍政要員都會擁戴朱萬化進爵,這是沒錯的。洪承疇一個字沒寫,直接呈送督軍府,就說明他也讚成,但是他也有依此試探督軍態度的意思,他在探路,朱萬化稍一含糊,他就會立即上表勸進。其他的官員也差不多,都在觀望。
如何處理上表之人呢?斥責、懲罰是不行的,結果會適得其反,更多的人會為他求情,也會跟著勸進。表揚絕對不可,那就顯得他這個督軍太沒有深沉了,就那麽想當王爺?唯一的辦法是駁迴。獎懲都沒有。
別的文案朱萬化都批複了,隻有這一份留下待批。當晚他就招來朱大典,在督軍府密議。
朱大典話不太多,隻是讚揚了朱萬化,說他沉穩多了。朱大典沒有明說,朱萬化還是明白的——他同意自己選擇進公爵。
於是第二天,對廖永文、王珍的表文他批複:“駁迴,不予采納。”暗地裏又召來洪承疇征詢意見。
朱萬化直截了當,話語簡潔,他說道:“進爵之事關乎聯省,也關乎天下,百姓的平安福祉亦關乎其中,不可不深思徹察。不進爵則挫動聯省之官僚,進王爵則破了‘非朱姓不可封王’之戒律,恐失天下之民心,於推進憲政不利。固,既要安聯省軍政各界官僚之心,也要慮及天下之民心。權衡之下,本督軍之意,選擇進公爵好於進王爵,洪執政官意下如何?”
洪承疇想了一會,答道:“督軍大人,此事事關天下社稷,容下官思慮兩三日再議,可否?”
但是洪承疇心中的朱萬化形象越加高大了,督軍大人所想不是爵位,不是榮耀,也不是權柄,更不是胡亂的退讓,而是慮及天下社稷的安危、穩定和百姓的福祉、平安。
果然,督軍駁迴廖永文的勸進呈文之後,類似的勸進表文又陸續呈報上來,聯省衙門之中開始議論紛紛,更多的人在摩拳擦掌準備加入勸進的大軍,花花轎子眾人抬,此言不差。軍隊的大小將領們還沒有動,他們要是也加入勸進的風潮更是不得了,情勢越來越急迫了。
為了刹住這股風潮,朱萬化下了一道行政命令:斥責兵科給事中廖永文越權妄議國事,僭越禮儀,貶謫(貶:貶官,謫:指責、調離)其離開聯省首府開封,至邊疆青海任布政使司參議。
布政使(省長),下設左右參政(副省長),再下,設參議(廳處級)。
這一道政令實為罕見,朱萬化就任督軍以來極少直接發政令,崇禎九年還是頭一次,直接任免官員更是頭一遭。
不過這個政令也蹊蹺,斥責貶官,發往邊疆,似乎很嚴厲,但是,青海行省雖小(目前的轄區人口相當於一個小一點的府),布政使司參議至少也是五品官,廖永文的品級可是連升三級!由此,百官們都在暗自品味著督軍大人的意思。
廖永文出行之前,來到朱家巷,求見朱鈺。他的這個舉動就有了明顯的投靠的意思。朱鈺為避嫌沒有見他,打發家學的一名教員(也算是朱鈺的老師了)到十裏長亭為廖永文置酒送行,賞賜一筆程儀(路費),並送上書信一封。
朱鈺的信中說:我要為你的升遷道賀了!青海省沒有布政使司(省政府),此前一直由甘肅布政使代管,你這個參議到任後,就行使了布政使(省長)之權,那可是三品大員呐!
廖永文恍然大悟。就地下跪,向著督軍府方向叩了三個響頭,感動的眼淚都出來了。並對送行的老師說:他今後一定唯鈺哥兒的馬首是瞻,定然不辜負督軍大人的栽培,一定要做出政績,以迴報督軍大人的知遇之恩!
朱鈺的老師走了,又有一匹快馬追來,送上了一封信。打開一看竟然是督軍府秘書處的信函,是厚厚的一本冊子,粗略的看一下,是青海的施政策略和陸續收複青海南部地區的方針要點,還附帶的青海、西北、西南的地圖。
廖永文再一次下跪向督軍府遙拜。
朱萬化的用意也很明白:廖永文的忠誠不容置疑,是否有才幹就要到施政的第一線去考驗了。青海省收複國土,在軍事上沒有問題,重點在於政治治理,此人若可用,就穩定了西部的局麵。
朱萬化不知道朱鈺從中做了手腳,否則廖永文可能真的被貶謫了。
兩日後,洪承疇到督軍府求見。朱萬化也等待著他的意見,也可以說,洪承疇就代表了聯省大小官員的立場。
在朱萬化的書房裏,洪承疇說道:“督軍大人,下官思考權衡了兩日,也征詢了部分官員。下官的意思是督軍大人最終還是要進王爵的,但是,為了顧及到天下之人心,可以先屈就公爵之爵位,等待日後之變。或一年或兩三年,還是要進王爵,非如此不能安聯省軍政官僚之心。”
這兩天,朱萬化也頻繁的與朱大典進一步商議,更是直接間接的聽取了他兄弟們的意見。正如他以前估計的那樣,在這種問題上,他的兄弟們畏首畏尾,是說不出個所以然的,隻有朱萬傑,利用職務之便征詢了部分高級軍官,他們的態度反饋了過來,軍官們的態度更為激烈,恨不能馬上稱帝才好。
從多方磋商的結果來看,洪承疇的意見是中肯的,也是最可行的,事情就按洪承疇的主張定下來了。
大事決定了,大家的心情也輕鬆了一些,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了。
首先是輿論準備,中華日報開始對朱萬化歌功頌德,羅列他的曆史功績,與古人做對比。這種倒書袋子的本事大明的學者們可是專長,曆朝曆代,幾百年上千年的故事都可以翻出來。
還有爵位製度的準備。聯省議會眼下正在討論、尚未通過公布的勳章製度就要補充一下了,加入封爵的內容,勳章爵位一起討論。聯省有了這項製度,就可以按製度辦了。
於是朱萬化會同朱大典、洪承疇、朱萬文草擬了一份封爵細則的草案,也同時交議會討論通過。
封爵與勳章的不同點就在於世襲,榮華富貴上大同小異。
按古代的製度,一般爵位,當子孫世襲的時候是要降級降等的,比如侯爺的兒子,爵位就變成了“伯”或者“子”。世代世襲不降等的也有,那需要特別的恩賜,被稱為“世襲罔替”(罔替,wangti)。這個世襲罔替的規製,曆朝曆代也有一些不同,大明朝的皇族爵位是一律世襲罔替的,所以大明一朝王爺就特別的多,至少數百位,多的沒人能數的清。而宋代則一律沒有世襲罔替,後來的清代是恩賜的才有世襲罔替,並且僅限於皇族,俗稱“鐵帽子王”。
朱萬化當然會“因宋製”選擇取消世襲罔替,並且規定降等的幅度比較大——三級。
爵位的大等級是:王、公、侯、伯、子、男,一共六等。
王、公,這兩等本身分三級,總的等級就有十幾了。
“王”:最高是“親王”,第二是“郡王”,第三是“王”。“王”這一級的規定有了,但是聯省之內還沒有王。聯省境內有數十上百位大明皇族的王爺,那時朝廷封的,與聯省的製度無關。
“公”:最高是“一等公”然後是二等公、三等公,尊稱“國公”。
侯、伯、子、男,這後四等沒有劃分等級。
繼承降三等:親王的兒子就是一等國公了,“伯爵”降一等為“子爵”,降兩等為“男爵”,降三等就是平民了,所以“伯爵”之下就沒有繼承了。
“王”一級是特殊的,因襲了明朝的製度,隻有朱家之人才能封王。按這個製度,普通的最高爵位“公”最多隻能繼承三代,朱家的王爺過了四代也就成了平民。
各個級別的待遇就類似於勳章,就是年俸、府第、治病費用、榮耀地位等等,並且規定不準賜予田地、產業以避免財富集中,當然也絕對不會有免稅之說,皇帝也要納稅。
評定賜爵要有一個單位、部門掌管,明代的管理機構是宗人府(清代因襲明代的規矩,同樣設宗人府)。
現在朱萬化畢竟沒有稱帝,也就無法設立宗人府。因此,這一條朱萬化暫時沒有定。不定,權力就在朱萬化的手上,別人無權賜爵。但是以後做了皇帝,朱萬化是要限製皇帝的權利的,那就要成立一個皇族的管理機構了,或者還叫宗人府,爵位就由他們來管理。
那麽朱萬化的爵位誰來賜予呢?
君王受命於天,當然是“天”賜予,“天”太虛無縹緲了,於是,就要由議會、聯省衙門、大都督府、大法官、各省巡撫,聯名發表文告,號稱秉承天意、民意,懇請朱萬化進一等公的爵位。
這個文告在中華日報上一發表,進爵的進程就正式的啟動了。
---第418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