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上午,準格爾的十幾萬大軍就逼近了嘉峪關。
闞文明已經得到了消息,今日中午,快速支隊即可到達嘉峪關。他心中有了底,也就把這一消息傳達到基層,讓大家知道:援軍即將到達!以此鼓舞士氣,隻要堅持到中午就是勝利!
第一道防線在嘉峪關以東一裏(500米)處,它的寬度有四五裏,基本堵塞了東西向的通道。陣地的前方四五十米處鋪著大約十米寬三裏長的一條石頭陣。
這條石頭陣小了一點,並且石頭的密集度不夠。這是因為時間倉促,人力不足,嘉峪關這裏人員總數才兩萬多人(主要是俘虜)。更主要的是,附近可以隨意搬動的石頭數量也是有限的,找石頭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石頭陣的規模就小了。
石頭陣再往前就是地雷陣,地雷的密度也不夠,原因是地麵挖掘有難度。
位於第一道防線的是第十師第三團的第98營(沒有臨時營,他們的臨時營在後麵看押俘虜和警戒防禦西方),團長歐陽兗親自指揮,他們是從南側防線調過來的。步兵營的士兵主要裝備的是步槍,做陣地防守比騎兵手中的馬刀、三眼銃要好用,所以陣地防禦還是以步兵為主,第99營就在他們身後的第二道防線。
準格爾人的進攻隊列在七八裏之外(東邊),多次交手他們也知道了這是起碼的安全距離。
在戰鼓聲中第一波衝鋒的蒙古騎兵出發了,目視估算,接近萬人。戰場狹窄,正麵寬度五裏左右,一萬人差不多是一次衝擊的極限了。
騎兵的慣例,開始時馬匹都是小步慢跑,七八裏的距離不可能全程全速奔馳,馬匹也沒有那個體力。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沿,他們為了防止炮擊,隊伍也很分散,看來是挨了幾次炮擊,慢慢的學乖了,逐漸展開的騎兵隊伍也是黑壓壓的一片。蒙古人的馬隊旗幟招展,縱然是慢跑,上萬騎兵的馬蹄聲也是震撼山嶽,其間還夾雜著軍鼓聲,“嗷嗷!”的唿喊聲,氣勢奪人。
麵對著上萬騎兵的衝鋒,國防軍的陣地上緊張起來,嘉峪關的城牆上、長城的城牆上、外城內、南側的陣地上,都有氣球升起高懸在空中,觀察著敵軍的動向,他們多數都是為各處的炮兵指引目標的。
這次作戰國防軍不能有絲毫保留,能用得上的武器全部要充分的利用。第五獨立團的三門攻城重炮,布置在前出位置的長城上,這樣可以打得更遠。重炮的射速慢,但是射程遠,達到十裏,敵軍列隊的位置,也就是他們指揮的位置就在重炮的射程之內。所以重炮首先開炮了,目標就是氣球觀測員指示的,疑似準格爾人的指揮中心,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炸死幾個首領。
非直視目標的射擊都需要在觀測員的指引下試射擊,校正彈著點,所以隻有一門炮開炮。“轟!”的一聲炮彈飛向了遠方,這一炮打遠了。第二門炮修正之後,接著又是一炮。
估計蒙古人懵了,他們無論如何不能判斷出明軍的大炮能打這麽遠。因此,被炮擊的目標沒有移動,結果第三炮命中了目標。
指揮位置的特點就是旗幟多,軍樂隊,也就是戰鼓、銅鑼、號角都在這個位置。80毫米的炮彈,內裝黃火藥,其殺傷半徑有三十米,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驚人的,被炸飛起來的旗幟漫天飛舞。
但是,重炮的缺點就是射速太慢,每門炮一分鍾才打一發,所以後續的炮彈一發一發的打過去,效果就沒有那麽好了,因為人都跑了,傻子也不能硬挺著等炮彈啊?不管怎麽說,蒙古人的指揮機構給打亂了,短時間內將指揮不靈。
重炮還是不緊不慢的一炮一炮的打擊著蒙古人的後隊。十幾萬人要移動位置,要後退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辦到的。幾發炮彈,對於十幾萬大軍的傷亡非常微小,但是它打亂了敵軍的秩序,其作用很大,不可忽視。
蒙古人出擊的部隊依然在前進,他們很快就進入了迫擊炮的射程。現在的射擊基本上屬於直接目視射擊,再加上觀測員的修正,打得越來越準,開始的炮擊就是對著騎兵陣的頭部,因為那個部位的旗幟最多。迫擊炮射速快,兩個團有六十多門82迫擊炮,即便是部分火炮開火,一分鍾內也是數百發的炮彈。蒙古軍騎兵的頭部,旗幟馬匹被炸得四處紛飛,受到炮擊的騎兵不得不加速前進,上萬的馬匹開始奔跑起來,馬蹄敲擊大地的轟鳴聲,加上“嗷!嗷!”的喊叫聲也是震懾人心。
馬匹奔跑起來,一分鍾也能跑出七百米到一千米,速度也是驚人的。
在韃子們衝到一裏的距離之前,迫擊炮都可以有效的打擊敵軍。這個距離是三四裏,時間是兩分鍾多一點。在這段時間裏每一門炮可以打出約五十多發炮彈,按平均每一發炮彈能斃傷兩名騎兵來計算,在這一段距離上,一門炮可以消滅100人,如果處於射擊位置的火炮有30門,消滅的敵軍就是3000人。對於一萬人的騎兵就算重創了,如果不是玩命,就應該退迴去了。現在蒙古人的隊形很分散,炮擊的效果可能要差一些。
蒙古人現在要拚命奪路而逃,第二他們的指揮暫時癱瘓了,沒有人指揮他們退兵,所以韃子騎兵還是一個勁的猛衝。
炮擊尚在進行中,重機槍、輕機槍、狙擊步槍就開始了射擊,因為韃子已經進入了他們的射程。重機槍絕對是對付騎兵的大殺器,它每分鍾200發的射擊速度是其他武器不能比擬的,成片的韃子被打倒,倒在地上的馬匹還可能絆倒其他的騎兵,摔下馬的韃子基本沒有活路,他們會被後麵的馬匹踩成肉醬。
馬匹全速奔跑時,一分鍾就可以跑出二裏地,在這段距離上一挺重機槍可以消滅約一百人,每一挺輕機槍也能打掉50人。正麵防線有重機槍六挺,輕機槍三挺,在1500米的距離上可以消滅一千多人,千人以下的騎兵衝鋒能被消滅的一幹二淨,但是萬人的集團衝鋒,還是擋不住。
各種步槍也能夠消滅不少敵軍,但是,從數量上說作用有限。
大隊的騎兵繼續頑強的推進,已經進入了雷區了。不少韃子已經有了踩地雷的經曆,但是毫無辦法,因為地雷的埋設也是選擇騎兵便於奔跑的位置,這裏的雷區有接近三千顆地雷,每一顆被踏上的地雷,其爆炸攻擊都是有效的,最低限度踏雷的那匹馬會被炸得屍骨無存,從殲敵數量上看地雷的殺傷力強過了步槍。雷區裏到處都是爆炸聲,密集而又精準,落馬負傷的比比皆是,倒在地上的馬匹和人又會自相踐踏,這種傷亡也是不小。
經過這幾個層次的打擊韃子已經損失慘重了,並且由於馬匹提前奔跑,它們的體力都達到了極限,還沒有衝到陣地前,速度明顯下降了。
衝過雷區後的韃子騎兵估計已經減半,他們到達了亂石陣。看來韃子已經熟悉了這裏的亂石陣,估計也研究過戰法了,他們看似是有準備的,前邊的馬匹都減速停了下來,沒有莽撞的向亂石陣裏麵衝。韃子們快速的跳下戰馬,冒著槍林彈雨,個別的還舉著無用的盾牌,跑過來搬石頭。
亂石陣到前沿隻有四五十米,國防軍的所有火器,包括*都可以發揮作用。迫擊炮例外,這麽近已經是射擊的死角,它們隻能打擊後續的敵軍。
擲彈筒的散彈就出了大風頭,一炮出去就是一百五十多枚直徑10毫米的鋼珠,那是橫掃一片呀!擲彈筒的數量特別的多,一個營就是三十多門,在寬達四裏的防線上,擲彈筒可以說是防守最嚴密的武器了。
搬石頭的韃子吃了大苦頭,一塊石頭換一條人命呀!
數千韃子稍一停頓就會造成大量的傷亡,傷亡數字是按分按秒計算的,頓時人和馬匹的屍體就堆積起來,這些屍體也起到了石頭的作用,成了前進的障礙。
麵對如此巨大的傷亡,韃子兵開始退卻了,韃子們又重新騎上馬向後狂奔,機槍、火炮是不會繞過他們的,還是追著打。
在此之前,嘉峪關東門已經打開,兩個臨時營四千騎兵已經列隊完畢,他們在城牆、長城上的火炮、機槍的掩護之下,可以安然列隊。敵軍剛開始撤退,他們就出擊了。
這兩個臨時營中有一半是剛剛加入國防軍的準格爾蒙古戰俘,他們穿的還是蒙古人的服裝,手中拿的還是蒙古人的彎刀。不知道他們麵對自己的同胞,能不能手軟。叛逃的可能不大,因為他們這幾天也受到了教育,知道河西走廊已經被兩麵包圍,準格爾軍就是死路一條,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借機叛逃了,過幾天還要再投降。
出擊的兩個臨時營的騎兵隊伍揮舞著馬刀、三眼銃,乘著這種混亂的局麵掩殺了過去,得勝的一支生力軍,人數也占了優勢,內中又有不少的三眼銃和*,衝擊潰敗之敵,那就是虎入羊群,隨意的斬殺。
他們出擊的距離不會脫離自己一方的火炮支援。
經過他們的反複衝殺,敗退後撤的蒙古韃子隻有少數逃了迴去,一萬人的部隊幾乎是全軍覆沒了。
兩個臨時營大獲全勝,他們殺敵的數目至少是三千,也很可觀。他們整理隊伍,得勝迴城。
巴圖爾在炮擊中受傷了,傷了左臂,僥幸沒死。這一次的進攻他全都看在眼裏,他有些絕望了。但是作為首領,他絲毫不能表現出怯懦。他還要拚,因為他知道,拚不出去,就是死。他對著部下大叫:“拚死也是死!等死也是死!我準格爾的勇士們不能跪著生!隻能站著死!死了也是英雄!”
他的隊伍又後撤了五裏,現在已經在重炮的射程之外了,他整頓隊伍,這一次要出動更多的人馬,還要拚命的衝。
在作戰的間歇裏國防軍也在整理自己的陣地,調整各種火力的位置,也整理了被破壞的石頭陣,工兵們檢查地雷,補充埋設,恢複地雷陣。
闞文明也在協調各部隊之間的配合。看看時間,已經是巳正時分(上午十點),他命令再次電報聯絡快速支隊,估算他們到達的時間。同時寫出簡要的戰報,上報階段成果。
激烈的攻防戰,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麽時候。
---第415章完---
請諒解,因事,力爭兩日一章,約十日後恢複正常。
闞文明已經得到了消息,今日中午,快速支隊即可到達嘉峪關。他心中有了底,也就把這一消息傳達到基層,讓大家知道:援軍即將到達!以此鼓舞士氣,隻要堅持到中午就是勝利!
第一道防線在嘉峪關以東一裏(500米)處,它的寬度有四五裏,基本堵塞了東西向的通道。陣地的前方四五十米處鋪著大約十米寬三裏長的一條石頭陣。
這條石頭陣小了一點,並且石頭的密集度不夠。這是因為時間倉促,人力不足,嘉峪關這裏人員總數才兩萬多人(主要是俘虜)。更主要的是,附近可以隨意搬動的石頭數量也是有限的,找石頭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石頭陣的規模就小了。
石頭陣再往前就是地雷陣,地雷的密度也不夠,原因是地麵挖掘有難度。
位於第一道防線的是第十師第三團的第98營(沒有臨時營,他們的臨時營在後麵看押俘虜和警戒防禦西方),團長歐陽兗親自指揮,他們是從南側防線調過來的。步兵營的士兵主要裝備的是步槍,做陣地防守比騎兵手中的馬刀、三眼銃要好用,所以陣地防禦還是以步兵為主,第99營就在他們身後的第二道防線。
準格爾人的進攻隊列在七八裏之外(東邊),多次交手他們也知道了這是起碼的安全距離。
在戰鼓聲中第一波衝鋒的蒙古騎兵出發了,目視估算,接近萬人。戰場狹窄,正麵寬度五裏左右,一萬人差不多是一次衝擊的極限了。
騎兵的慣例,開始時馬匹都是小步慢跑,七八裏的距離不可能全程全速奔馳,馬匹也沒有那個體力。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沿,他們為了防止炮擊,隊伍也很分散,看來是挨了幾次炮擊,慢慢的學乖了,逐漸展開的騎兵隊伍也是黑壓壓的一片。蒙古人的馬隊旗幟招展,縱然是慢跑,上萬騎兵的馬蹄聲也是震撼山嶽,其間還夾雜著軍鼓聲,“嗷嗷!”的唿喊聲,氣勢奪人。
麵對著上萬騎兵的衝鋒,國防軍的陣地上緊張起來,嘉峪關的城牆上、長城的城牆上、外城內、南側的陣地上,都有氣球升起高懸在空中,觀察著敵軍的動向,他們多數都是為各處的炮兵指引目標的。
這次作戰國防軍不能有絲毫保留,能用得上的武器全部要充分的利用。第五獨立團的三門攻城重炮,布置在前出位置的長城上,這樣可以打得更遠。重炮的射速慢,但是射程遠,達到十裏,敵軍列隊的位置,也就是他們指揮的位置就在重炮的射程之內。所以重炮首先開炮了,目標就是氣球觀測員指示的,疑似準格爾人的指揮中心,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炸死幾個首領。
非直視目標的射擊都需要在觀測員的指引下試射擊,校正彈著點,所以隻有一門炮開炮。“轟!”的一聲炮彈飛向了遠方,這一炮打遠了。第二門炮修正之後,接著又是一炮。
估計蒙古人懵了,他們無論如何不能判斷出明軍的大炮能打這麽遠。因此,被炮擊的目標沒有移動,結果第三炮命中了目標。
指揮位置的特點就是旗幟多,軍樂隊,也就是戰鼓、銅鑼、號角都在這個位置。80毫米的炮彈,內裝黃火藥,其殺傷半徑有三十米,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驚人的,被炸飛起來的旗幟漫天飛舞。
但是,重炮的缺點就是射速太慢,每門炮一分鍾才打一發,所以後續的炮彈一發一發的打過去,效果就沒有那麽好了,因為人都跑了,傻子也不能硬挺著等炮彈啊?不管怎麽說,蒙古人的指揮機構給打亂了,短時間內將指揮不靈。
重炮還是不緊不慢的一炮一炮的打擊著蒙古人的後隊。十幾萬人要移動位置,要後退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辦到的。幾發炮彈,對於十幾萬大軍的傷亡非常微小,但是它打亂了敵軍的秩序,其作用很大,不可忽視。
蒙古人出擊的部隊依然在前進,他們很快就進入了迫擊炮的射程。現在的射擊基本上屬於直接目視射擊,再加上觀測員的修正,打得越來越準,開始的炮擊就是對著騎兵陣的頭部,因為那個部位的旗幟最多。迫擊炮射速快,兩個團有六十多門82迫擊炮,即便是部分火炮開火,一分鍾內也是數百發的炮彈。蒙古軍騎兵的頭部,旗幟馬匹被炸得四處紛飛,受到炮擊的騎兵不得不加速前進,上萬的馬匹開始奔跑起來,馬蹄敲擊大地的轟鳴聲,加上“嗷!嗷!”的喊叫聲也是震懾人心。
馬匹奔跑起來,一分鍾也能跑出七百米到一千米,速度也是驚人的。
在韃子們衝到一裏的距離之前,迫擊炮都可以有效的打擊敵軍。這個距離是三四裏,時間是兩分鍾多一點。在這段時間裏每一門炮可以打出約五十多發炮彈,按平均每一發炮彈能斃傷兩名騎兵來計算,在這一段距離上,一門炮可以消滅100人,如果處於射擊位置的火炮有30門,消滅的敵軍就是3000人。對於一萬人的騎兵就算重創了,如果不是玩命,就應該退迴去了。現在蒙古人的隊形很分散,炮擊的效果可能要差一些。
蒙古人現在要拚命奪路而逃,第二他們的指揮暫時癱瘓了,沒有人指揮他們退兵,所以韃子騎兵還是一個勁的猛衝。
炮擊尚在進行中,重機槍、輕機槍、狙擊步槍就開始了射擊,因為韃子已經進入了他們的射程。重機槍絕對是對付騎兵的大殺器,它每分鍾200發的射擊速度是其他武器不能比擬的,成片的韃子被打倒,倒在地上的馬匹還可能絆倒其他的騎兵,摔下馬的韃子基本沒有活路,他們會被後麵的馬匹踩成肉醬。
馬匹全速奔跑時,一分鍾就可以跑出二裏地,在這段距離上一挺重機槍可以消滅約一百人,每一挺輕機槍也能打掉50人。正麵防線有重機槍六挺,輕機槍三挺,在1500米的距離上可以消滅一千多人,千人以下的騎兵衝鋒能被消滅的一幹二淨,但是萬人的集團衝鋒,還是擋不住。
各種步槍也能夠消滅不少敵軍,但是,從數量上說作用有限。
大隊的騎兵繼續頑強的推進,已經進入了雷區了。不少韃子已經有了踩地雷的經曆,但是毫無辦法,因為地雷的埋設也是選擇騎兵便於奔跑的位置,這裏的雷區有接近三千顆地雷,每一顆被踏上的地雷,其爆炸攻擊都是有效的,最低限度踏雷的那匹馬會被炸得屍骨無存,從殲敵數量上看地雷的殺傷力強過了步槍。雷區裏到處都是爆炸聲,密集而又精準,落馬負傷的比比皆是,倒在地上的馬匹和人又會自相踐踏,這種傷亡也是不小。
經過這幾個層次的打擊韃子已經損失慘重了,並且由於馬匹提前奔跑,它們的體力都達到了極限,還沒有衝到陣地前,速度明顯下降了。
衝過雷區後的韃子騎兵估計已經減半,他們到達了亂石陣。看來韃子已經熟悉了這裏的亂石陣,估計也研究過戰法了,他們看似是有準備的,前邊的馬匹都減速停了下來,沒有莽撞的向亂石陣裏麵衝。韃子們快速的跳下戰馬,冒著槍林彈雨,個別的還舉著無用的盾牌,跑過來搬石頭。
亂石陣到前沿隻有四五十米,國防軍的所有火器,包括*都可以發揮作用。迫擊炮例外,這麽近已經是射擊的死角,它們隻能打擊後續的敵軍。
擲彈筒的散彈就出了大風頭,一炮出去就是一百五十多枚直徑10毫米的鋼珠,那是橫掃一片呀!擲彈筒的數量特別的多,一個營就是三十多門,在寬達四裏的防線上,擲彈筒可以說是防守最嚴密的武器了。
搬石頭的韃子吃了大苦頭,一塊石頭換一條人命呀!
數千韃子稍一停頓就會造成大量的傷亡,傷亡數字是按分按秒計算的,頓時人和馬匹的屍體就堆積起來,這些屍體也起到了石頭的作用,成了前進的障礙。
麵對如此巨大的傷亡,韃子兵開始退卻了,韃子們又重新騎上馬向後狂奔,機槍、火炮是不會繞過他們的,還是追著打。
在此之前,嘉峪關東門已經打開,兩個臨時營四千騎兵已經列隊完畢,他們在城牆、長城上的火炮、機槍的掩護之下,可以安然列隊。敵軍剛開始撤退,他們就出擊了。
這兩個臨時營中有一半是剛剛加入國防軍的準格爾蒙古戰俘,他們穿的還是蒙古人的服裝,手中拿的還是蒙古人的彎刀。不知道他們麵對自己的同胞,能不能手軟。叛逃的可能不大,因為他們這幾天也受到了教育,知道河西走廊已經被兩麵包圍,準格爾軍就是死路一條,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借機叛逃了,過幾天還要再投降。
出擊的兩個臨時營的騎兵隊伍揮舞著馬刀、三眼銃,乘著這種混亂的局麵掩殺了過去,得勝的一支生力軍,人數也占了優勢,內中又有不少的三眼銃和*,衝擊潰敗之敵,那就是虎入羊群,隨意的斬殺。
他們出擊的距離不會脫離自己一方的火炮支援。
經過他們的反複衝殺,敗退後撤的蒙古韃子隻有少數逃了迴去,一萬人的部隊幾乎是全軍覆沒了。
兩個臨時營大獲全勝,他們殺敵的數目至少是三千,也很可觀。他們整理隊伍,得勝迴城。
巴圖爾在炮擊中受傷了,傷了左臂,僥幸沒死。這一次的進攻他全都看在眼裏,他有些絕望了。但是作為首領,他絲毫不能表現出怯懦。他還要拚,因為他知道,拚不出去,就是死。他對著部下大叫:“拚死也是死!等死也是死!我準格爾的勇士們不能跪著生!隻能站著死!死了也是英雄!”
他的隊伍又後撤了五裏,現在已經在重炮的射程之外了,他整頓隊伍,這一次要出動更多的人馬,還要拚命的衝。
在作戰的間歇裏國防軍也在整理自己的陣地,調整各種火力的位置,也整理了被破壞的石頭陣,工兵們檢查地雷,補充埋設,恢複地雷陣。
闞文明也在協調各部隊之間的配合。看看時間,已經是巳正時分(上午十點),他命令再次電報聯絡快速支隊,估算他們到達的時間。同時寫出簡要的戰報,上報階段成果。
激烈的攻防戰,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麽時候。
---第415章完---
請諒解,因事,力爭兩日一章,約十日後恢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