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桃屈身趴在門上,耳朵緊緊貼著門棱,細細聽屋裏的動靜,過了片刻,又接著喊:“娘,熱水打好了,我伺候您洗漱。”


    “放那就行了,不用你伺候。”屋裏傳來一道沉悶的聲音。


    見有了迴應,李鳳桃咧著嘴笑了笑,“娘,那哪兒行啊!媳婦服侍婆婆是天經地義的事兒,您要不讓我伺候,待會兒大江又該念叨我不孝順了。”


    “說了不讓你伺候,趕緊走!”屋內的陳安躺在被窩裏,扯著嗓子中氣十足的喊。


    “娘,您上了年紀,手腳不利索,”李鳳桃無視婆婆口中的拒絕,自顧自推門進了屋,走到床前殷勤道:“娘,我伺候您穿衣。”


    陳安閉著眼睛,心裏煩躁得很,拾起床邊的小籮筐就朝囉裏吧嗦的李鳳桃砸去,“我讓你出去,這兒不用你伺候!”


    籮筐砸歪了李鳳桃整齊的發髻,疼痛讓她瞬間紅了眼眶,想發火又不敢,陳安怒道:“還不走!”


    李鳳桃慌了神,忙說:“這就走,這就走,您老別生氣。”


    她快步走到門口,迴頭朝裏望了一眼,嘴裏嘟囔著:“娘,我走了哈。”


    陳安沒理睬,歎了口氣坐起了身子,套上裏一層外一層的粗布麻衣,用一根木簪挽好了頭發。


    穿戴整齊後,陳安走出裏門,用熱水洗了把臉,把粗劣的牙粉蘸在手指上摩擦牙齒。


    牙刷這種洋氣的東西,她是沒有的。


    雖然這個時候是有牙刷的,但普通農戶根本買不起。


    就連最便宜的牙粉也是用珍貴的雞蛋換來的。


    陳安已經穿來七天了,她努力習慣這種窮且寒酸的生活。


    這裏是正統世界,簡單粗暴的暴富手段得小心使用,要想安穩度過不被天道關小黑屋,陳安隻能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一點點發家致富。


    原主是一個年過半百死了老伴的農家老婦,夫家姓王,世世代代住在靈山鎮王家村。


    經過王家祖上數倍的努力,置辦了三十多畝田,蓋了十來間大瓦房,在村子裏算得上富裕人家。


    雖然是靠老天爺吃飯,但一家子勤勤懇懇吃頓飽飯沒問題。


    直到老王頭決定供養四兒子王元善讀書,王家的生活水平急轉直下。


    在這個時候,讀書求學是很費錢的事情,購買書籍、文房四寶以及繳納束修都需要花錢。


    再加上王元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考了數年還隻是個童生,每年考試所花費的銀錢對於王家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王元善吃在縣城,住在縣城,學在縣城,活脫脫一個四腳吞金獸。


    老王頭花光了多年積蓄,舍了家業賣了十幾畝田,支撐王元善考學……最後打了水漂。


    老王頭不死心,王元善也不死心,一門心思要科考。


    可王家除了四兒子王元善,還有大兒子王大江,二兒子王二河。


    祖產不能全賣了,手心手背都是肉,老王頭也得為老大老二考慮。


    但王元善的求學之路已經花費了這麽多錢,若是就此中斷,老王頭心不甘情不願,一狠心把定了親的三女兒王桂花賣到大昌府徐老爺家為奴為婢。


    王桂花小時候學了些字,繡活做的也好,得了個好價錢,但也僅僅夠王元善一年的花銷。


    全家人老老少少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將銀錢全拿來供養王元善。


    老王頭得了風寒不舍得喝藥,總好不利索,許是上了年紀熬不住走了。


    走之前還拉著王元善的手不願撒開,因為沒見著王元善高中改換門庭,他是死了也不肯閉眼。


    老王頭走了之後,王元善又考了一次,還是沒中,而且成績是吊車尾的那種。


    老大老二都不想繼續做牛做馬供養這個無底洞一般的弟弟,原主也是猶豫不決。


    就在這時,靈山鎮下了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鵝毛大雪。


    原主病倒了。


    她和舍不得銀錢活生生熬死的老王頭不同,原主是個惜命的人。


    病了幾日吃了草藥不見好轉後,便開了錢箱,讓王大河去鎮上請了大夫開了藥方抓了藥。


    還買了半兩人參拿來吊命。


    數兩銀子被原主不眨眼的花了出去,這可捅了王元善的心窩。


    在他心裏,王家上上下下都是為他服務的,所賺紋銀銅板都要可著他的花銷來。


    原主花錢看病抓藥就是損害了他的利益。


    前幾日趁原主出了屋子,王元善悄悄進了東次屋摸銀子,嘴裏嘟嘟囔囔的,“土埋半截的人了還享用什麽人參,爹走的時候可是說了,家裏的錢都留給我科考,娘可倒好,居然一聲不響的給自己抓了藥,哪個婦人敢這麽敗壞銀子,母不辭乃是敗家之源啊!我可得把娘這個壞毛病給糾正過來……”


    原主正巧迴家拿東西,隔著門縫聽了個紮紮實實,氣的一口氣沒上當場就暈厥了。


    再次醒來的是陳安。


    原主這副身體賴泱泱的,焦黃鬆動的牙齒,老眼昏花的雙眼,陳安初來時哪哪兒都不得勁。


    吃了迴春丹才緩過神來。


    有了精神後,陳安首先從屋裏的土坑裏掏出一個土製的小瓦罐,仔細數了數原主的家當。


    一對素圈銀鐲子,紋銀二兩七錢,銅錢三吊半。


    陳安望著這些錢,搖了搖頭。


    這家真窮,


    供養一個屢試不第的讀書人,確實費錢。


    陳安收迴記憶,望了望夯實的大瓦房,心想古人蓋房子的水平確實不錯。


    冬暖夏涼的。


    “奶奶,”二丫端著一疊土碗進了堂屋,怯生生的望向陳安。


    陳安朝她點點頭,二丫大著膽子說:“娘讓我跟您說一聲,飯這就做好了。”


    陳安坐在春凳上“嗯”了一聲,二丫低下了頭,乖巧的擺放著碗筷。


    不一會,張曉芬挺著肚子捧著饃筐進了屋,身後是抱著木桶的大丫。


    她低著眉眼喚了一聲,“娘。”


    陳安鼻腔發出嗡嗡的聲音算是迴應。


    原主是個難纏的老太太,陳安對王家眾人不冷不熱的,一個是保持原本的人設,一個是真不想搭理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係統:路人甲隻想壽終正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蓬州吹取三山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蓬州吹取三山去並收藏快穿係統:路人甲隻想壽終正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