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陳喜兒
快穿係統:路人甲隻想壽終正寢 作者:蓬州吹取三山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了城,陳安的視野開闊了一些,終於不是黃灰色的土路了,也不是枯黃的樹木了。
潞州雖不如東都繁華,但也是個幾十萬人口的大城。
主路道路寬闊,兩邊皆是兩層高的商鋪。
眼下是寒冬臘月,又逢災年,路上行人並不多。
大部分人家都關門閉戶,甚少出門。
她牽著騾車,走在石板路上,一路打聽,找到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客棧。
客棧位於城中,幹淨整潔。
“掌櫃的,住店。”
陳安將騾子和板車交給了門外的店小二,抱起牛牛進了客棧大堂。
“這位客官,咱們這裏上房是三百五十文,包一日三餐,下房一百文不含餐,還有二十文和十文的大通鋪。”
客棧掌櫃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麵白微胖,臉上端著做生意的和氣。
“一間上房,另外打桶熱水送上來。”
陳安掏出一兩銀子,遞給他。
“哎喲,客官,您可別難為我了,如今潞州城一桶水,可價值一擔糧!”
客棧掌櫃臉色尷尬,如今潞州的水可是稀缺物,他做的是小本買賣,沒有銀子和糧食,可弄來水。
陳安點點頭,“那就準備些飯菜端上來吧。”
“好嘞,包您滿意。”
客棧掌櫃樂嗬嗬收了錢,領著陳安到了二樓的房間。
雖然成桶的水搞不來,但是飯菜還是沒問題。
客棧裏有口井,還能打上一點泥水出來,用砂布裹著濾一濾,做飯是不成問題的。
況且,水和飯菜的費用,已經加到房錢中了,而且他們燒飯又不洗菜的咯。
客棧的上房是兩間房,空間倒是挺寬敞。
陳安剛進了屋,店小二就端著飯菜上來了。
一盤白菜燉肉,一盤醃蘿卜,幾個饅頭,兩碗粳米粥。
白菜和肉是用豬油炒的,挺香的。
現在隻有豬油和芝麻油兩種,芝麻油可貴著呢,對於普通人來說,稀罕物。
但豬油對於貧苦人家來說,也相當不便宜了。
牛牛吃了一路的青菜粥和麵包餅子,這會子吃上了炒菜,嘴裏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一口菜一口饃,吃得起勁。
這家客棧給的飯菜還挺足,兩盤菜也不少。
隻是現在白麵饅頭,遠遠不如後世的饅頭白淨,更接近白麵和全麥麵混合的顏色。
但是有一股濃鬱的麥香味,很有嚼勁。
炒菜配著饅頭,陳安和牛牛吃撐了才停下來。
吃完了飯,陳安顧不上休息,也不準備洗澡。
現在水是最寶貴的資源,邋裏邋遢才像個正常人。
換了身衣服,陳安抱著牛牛,又是一路打聽,來到了周府的角門。
三四年前,陳喜兒托人往家裏帶銀子,那人就提過,她是在朔州周大人府上做丫鬟。
後來,周大人接到調令,舉家搬到了潞州。
“咚咚咚”
陳安一連敲了好幾聲門,才聽到裏麵有了動靜。
不一會,一個婆子打開了兩扇木門。
她瞅著陳安眼生,問了句:“你是幹嘛的?”
“大姐,我是朔州魯陽縣陶家村的村民,我姐姐陳喜兒在貴府當差,勞煩您幫我通傳一聲。”
陳安放下牛牛,拱手行了個禮。
“喲,這位小哥,你說的倒是輕巧,我們府上,大大小小的丫鬟幾十個,我上哪去給你找人。”
看門婆子本不想搭理陳安,但見他穿的不錯,覺得興許有些油水,就改了口。
陳安一把將錢袋扯下,不由分說,塞到看門婆子手裏。
那裏麵裝了二三兩碎銀子。
看門婆子在手上掂了掂,感覺重量還算滿意,便露出笑臉,“行了,你且門外等著吧。”
不知等了多久,太陽躲在雲彩後麵不肯露頭,唿嘯的北風,肆意的穿過胡同。
陳安給牛牛戴上厚厚的帽子和圍巾,給他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又擋住風口。
“吱喲”
門開了,陳安抬頭,站在門後的是一位身懷六甲,麵容白皙,五官清秀的小婦人。
陳安仔細一看,正是原主記憶中的姐姐。
“大姐,”陳安瞅了眼對方的孕肚,心裏產生一絲怪異感。
“二弟?”比起陳安的淡定,陳喜兒明顯要激動許多。
她不顧丫鬟的勸阻,跨過了門,拉著陳安問家裏的情況。
得知母親病逝的消息,陳喜兒瞬間紅了眼眶,淚水從臉龐滾落。
“這是我侄兒吧。”在陳安和丫鬟的勸阻下,陳喜兒止住了眼淚,費勁地蹲下身子,摸了摸牛牛的小臉。
“二弟,你有了後,咱家就沒斷了香火,父母泉下有知,也就安心了。”
陳喜兒拿出手帕,擦拭眼淚,雖然父母離世,但弟弟成了家有了後,她便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大姐,你可好?”陳安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雖然看起來吃穿不愁,但麵上露出許愁容。
“二弟,我跟了周老爺,周夫人仁慈,周家對我挺好的,你莫要擔心。”陳喜兒從丫鬟手中接過包裹,遞到陳安手上。
“現在到處都是災民,你就別走了,拿著這些東西,在潞州安個家,離姐姐近些,我也好照顧你和侄兒。”
陳喜兒眉宇之間,都是對這個弟弟的疼愛之情。
陳安拒絕接受她帶來的包裹,她看得出,陳喜兒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不知道這個姑娘為什麽做了小妾,也許是想給家裏一點錢,也許是被人所迫。
不管怎麽說,給人家做姨娘,挨打挨罵不說,主母捏著她的賣身契,隨時都能發賣她。
想到此,陳安將陳喜兒拉到一邊,小聲道:“大姐,我現在賺了些錢,能養活你和外甥,不如你跟我走吧。”
陳喜兒吃驚道:“二弟,我已經是周老爺的人了,馬上就要生下周家的孩子,夫人是不會為難我的,再說了,你拉扯侄兒已是不容易,我怎能連累你。”
見陳喜兒態度堅決,陳安不再相勸,塞給陳喜兒一張銀票,便抱著牛牛走了。
她已讓9527標記了陳喜兒,若對方受到了什麽危險,她自然能第一時間趕來。
陳喜兒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弟弟和侄兒走出胡同。
潞州雖不如東都繁華,但也是個幾十萬人口的大城。
主路道路寬闊,兩邊皆是兩層高的商鋪。
眼下是寒冬臘月,又逢災年,路上行人並不多。
大部分人家都關門閉戶,甚少出門。
她牽著騾車,走在石板路上,一路打聽,找到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客棧。
客棧位於城中,幹淨整潔。
“掌櫃的,住店。”
陳安將騾子和板車交給了門外的店小二,抱起牛牛進了客棧大堂。
“這位客官,咱們這裏上房是三百五十文,包一日三餐,下房一百文不含餐,還有二十文和十文的大通鋪。”
客棧掌櫃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麵白微胖,臉上端著做生意的和氣。
“一間上房,另外打桶熱水送上來。”
陳安掏出一兩銀子,遞給他。
“哎喲,客官,您可別難為我了,如今潞州城一桶水,可價值一擔糧!”
客棧掌櫃臉色尷尬,如今潞州的水可是稀缺物,他做的是小本買賣,沒有銀子和糧食,可弄來水。
陳安點點頭,“那就準備些飯菜端上來吧。”
“好嘞,包您滿意。”
客棧掌櫃樂嗬嗬收了錢,領著陳安到了二樓的房間。
雖然成桶的水搞不來,但是飯菜還是沒問題。
客棧裏有口井,還能打上一點泥水出來,用砂布裹著濾一濾,做飯是不成問題的。
況且,水和飯菜的費用,已經加到房錢中了,而且他們燒飯又不洗菜的咯。
客棧的上房是兩間房,空間倒是挺寬敞。
陳安剛進了屋,店小二就端著飯菜上來了。
一盤白菜燉肉,一盤醃蘿卜,幾個饅頭,兩碗粳米粥。
白菜和肉是用豬油炒的,挺香的。
現在隻有豬油和芝麻油兩種,芝麻油可貴著呢,對於普通人來說,稀罕物。
但豬油對於貧苦人家來說,也相當不便宜了。
牛牛吃了一路的青菜粥和麵包餅子,這會子吃上了炒菜,嘴裏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一口菜一口饃,吃得起勁。
這家客棧給的飯菜還挺足,兩盤菜也不少。
隻是現在白麵饅頭,遠遠不如後世的饅頭白淨,更接近白麵和全麥麵混合的顏色。
但是有一股濃鬱的麥香味,很有嚼勁。
炒菜配著饅頭,陳安和牛牛吃撐了才停下來。
吃完了飯,陳安顧不上休息,也不準備洗澡。
現在水是最寶貴的資源,邋裏邋遢才像個正常人。
換了身衣服,陳安抱著牛牛,又是一路打聽,來到了周府的角門。
三四年前,陳喜兒托人往家裏帶銀子,那人就提過,她是在朔州周大人府上做丫鬟。
後來,周大人接到調令,舉家搬到了潞州。
“咚咚咚”
陳安一連敲了好幾聲門,才聽到裏麵有了動靜。
不一會,一個婆子打開了兩扇木門。
她瞅著陳安眼生,問了句:“你是幹嘛的?”
“大姐,我是朔州魯陽縣陶家村的村民,我姐姐陳喜兒在貴府當差,勞煩您幫我通傳一聲。”
陳安放下牛牛,拱手行了個禮。
“喲,這位小哥,你說的倒是輕巧,我們府上,大大小小的丫鬟幾十個,我上哪去給你找人。”
看門婆子本不想搭理陳安,但見他穿的不錯,覺得興許有些油水,就改了口。
陳安一把將錢袋扯下,不由分說,塞到看門婆子手裏。
那裏麵裝了二三兩碎銀子。
看門婆子在手上掂了掂,感覺重量還算滿意,便露出笑臉,“行了,你且門外等著吧。”
不知等了多久,太陽躲在雲彩後麵不肯露頭,唿嘯的北風,肆意的穿過胡同。
陳安給牛牛戴上厚厚的帽子和圍巾,給他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又擋住風口。
“吱喲”
門開了,陳安抬頭,站在門後的是一位身懷六甲,麵容白皙,五官清秀的小婦人。
陳安仔細一看,正是原主記憶中的姐姐。
“大姐,”陳安瞅了眼對方的孕肚,心裏產生一絲怪異感。
“二弟?”比起陳安的淡定,陳喜兒明顯要激動許多。
她不顧丫鬟的勸阻,跨過了門,拉著陳安問家裏的情況。
得知母親病逝的消息,陳喜兒瞬間紅了眼眶,淚水從臉龐滾落。
“這是我侄兒吧。”在陳安和丫鬟的勸阻下,陳喜兒止住了眼淚,費勁地蹲下身子,摸了摸牛牛的小臉。
“二弟,你有了後,咱家就沒斷了香火,父母泉下有知,也就安心了。”
陳喜兒拿出手帕,擦拭眼淚,雖然父母離世,但弟弟成了家有了後,她便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大姐,你可好?”陳安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雖然看起來吃穿不愁,但麵上露出許愁容。
“二弟,我跟了周老爺,周夫人仁慈,周家對我挺好的,你莫要擔心。”陳喜兒從丫鬟手中接過包裹,遞到陳安手上。
“現在到處都是災民,你就別走了,拿著這些東西,在潞州安個家,離姐姐近些,我也好照顧你和侄兒。”
陳喜兒眉宇之間,都是對這個弟弟的疼愛之情。
陳安拒絕接受她帶來的包裹,她看得出,陳喜兒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不知道這個姑娘為什麽做了小妾,也許是想給家裏一點錢,也許是被人所迫。
不管怎麽說,給人家做姨娘,挨打挨罵不說,主母捏著她的賣身契,隨時都能發賣她。
想到此,陳安將陳喜兒拉到一邊,小聲道:“大姐,我現在賺了些錢,能養活你和外甥,不如你跟我走吧。”
陳喜兒吃驚道:“二弟,我已經是周老爺的人了,馬上就要生下周家的孩子,夫人是不會為難我的,再說了,你拉扯侄兒已是不容易,我怎能連累你。”
見陳喜兒態度堅決,陳安不再相勸,塞給陳喜兒一張銀票,便抱著牛牛走了。
她已讓9527標記了陳喜兒,若對方受到了什麽危險,她自然能第一時間趕來。
陳喜兒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弟弟和侄兒走出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