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門外有朝中大臣求見。”
從東宮崇文館迴到家中,王徽便發現大門處有不少朝臣等候,便讓人從後門而入,避開了這些人。
不過還沒等他剛坐下,其子王禹鶴便跑過來,神色有些驚慌。
王徽把手中的一摞試卷遞給旁邊的仆人,雙手伸進銅盆中洗了洗,輕輕甩了甩,然後用布擦幹。
看了看舉止有些沉不住氣的三子,神色有些不悅,“一點都沉不住氣,你這也是四十多的人了,著急什麽?
府外又是哪些衙門的官員?”
“有父親曾經在吏部的部署,還有戶部、禮部、刑部等一些衙門的官員,希望能求見父親。”王禹鶴迴答道。
“不見!告訴他們,為父已經致仕,朝中的事情,跟為父無關。”王徽不悅道。
這些人的來意無非是希望他出來去勸說聖上,別看之前大朝會上聖上要廢除三省的想法最終沒能施行,但這些大臣不少人都猜到了聖上依然要廢除三省。
除了三省一事之外,還有最近一段時間的改革,也讓朝中不少官員憂心忡忡。
鄭從讜自從上次在朝堂被李簡氣暈之後,身體雖然經過醫治好了不少,但誰想到居然又感染了風寒,一直在府中靜養,無法出來引領下麵的官員。
內閣七名大學士,裴榮、李嗣周、李泌和肖榮明顯站在聖上那邊,支持一係列變革。
剩下的三人中,鄭從讜在府中養病,楊翰舟因為禦史台改革一事也對廢除三省等事不太上心,就剩下李磎一人,獨木難支。
這個時候,下麵的官員自然希望朝中有人站出來跟李磎一起帶領他們勸說聖上放棄變革。
於是便瞄準了前任吏部尚書、太傅王徽。
這段時間,每天來王府外堵門的官員不少。開始的時候王徽還見見,後麵就不耐煩了。
王禹鶴有些遲疑,“父親,這些官員雖說都是四五品的官員,但涉及各個衙門,把他們趕走豈不是得罪他們?如今父親致仕,二兄、四弟和孩兒等人不應該更要與這些人交好嗎?”
“愚蠢!”
正準備拿起那一摞試卷去書房的王徽停下腳步,瞪了一眼這個看不懂形勢的三子。
“這些人不過是跳梁小醜,你見內閣七名大學士有幾個堅決反對的?就剩李磎一人,獨木難支,能成什麽氣候?這個時候讓為父卷入這種朝中爭鬥,信不信第二天,為父這個太傅頭銜就會被罷免。
你覺得為父是好好當這個太傅好,還是卷入那跟為父沒什麽關係的爭鬥好?
你看看人家鄭凝績,年齡跟你相仿,其服紀期限也要結束,可其對於朝堂的事根本不摻和,連過問都沒有。
這一點,你不如人家。”
想起這段時間朝夕相處的鄭凝績,再看看自己這年齡相仿的三子,這差距就別說了。
這個時候參與朝中鬥爭,站在聖上這邊還好,若是反對聖上,那結果可想而知。而自己這個傻兒子,還想跟那些跳梁小醜打好關係,要不是不想因為這事讓自己情緒太過激動,他都想一巴掌扇過去。
“父親。。。。”王禹鶴神色尷尬地拱手行禮。
“哎!”看著這三子,王徽還是狠心不起來,歎了口氣,“再次提醒你,這件事不要參與。為父如今負責教授大皇子和二皇子讀書,雖然說這大皇子成為太子的幾率很大,但現在說這個還早。
不過無論這兩位皇子哪一位最後會成為太子,甚至下一任大唐君王。為父都是他們的老師,有著這層關係,隻要你們兄弟三人不胡來,保我們王氏這一脈興旺幾代不是問題。
不要因小失大。
為父感覺聖上這隻是試探朝臣的反應,等時機成熟,可能還會有更大規模的變革措施出台。
不要急著站隊,隻要為父還在,你們就不用擔心站隊的問題。
懂嗎?”
王禹鶴連忙道,“父親,孩兒明白了!”
“怎麽讓府外的人離去,你自己想辦法,為父要去給幾位皇子、公主們修改試卷。”
說著王徽便拿著試卷,在下人的攙扶下,朝著書房而去。
看著離去的父親,想想門外那些人,王禹鶴有些為難。
說實話,他對於自己父親不為自己謀取更高的職位也有些不滿。
不過他倒是忘了,他是乾寧二年才中科舉,如今便位列萬年縣縣丞,已經算不錯了的,而且這不乏其父的相助。
但其父是吏部尚書,要是做的太過分,先別說聖上會如何看他,那些朝中的政敵也不會坐視其父那麽幹的。
而且那樣做之後,教導皇子等人的事,輪不到其父。
這也是王徽對這個三子不太滿意的一個方麵,眼光有些狹窄,很容易做錯事。
。。。。。。
“出來了!是王縣丞!”
王府門外,等候已久的一眾官員們看到王府的大門內有人出來,便叫了起來。
“諸位上官,不好意思,讓諸位久等了!”王禹鶴拱了拱手,賠笑道。
“哪裏哪裏!王縣丞客氣了!”
人群中的裴樞笑了笑客氣道。
若王禹鶴沒有王徽之子這層身份,他這個萬年縣丞還真無法得到這些官員的認同,也正是因為王徽的身份特殊,眾人對王禹鶴才這麽客氣。
“不知道太傅那裏?”一個官員客氣地問道。
王禹鶴搖了搖頭,為難道,“諸位可能不知,今日在崇文館,幾位皇子、公主和一眾宗室子弟進行了一次考試。家父連夜把試卷帶迴府上閱卷,根本騰不出時間。
明日聖上要檢查皇子、公主們的讀書情況,家父特地讓在下次出來給各位說一聲抱歉,實在沒時間招待諸位。
現在天色也不早了,諸位明日也是要上朝的,在這裏等著也不是事。要不諸位先迴府?等改天家父有空之後再來?”
雖然其父對其說了不少,但王禹鶴也不想跟這些人交惡,打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說不定有需要這些人幫忙的地方呢?
不趁著現在其父還在的機會好好聯絡一番,等其父去世,人走茶涼,還有多少人會這麽跟他客氣的說話?
從東宮崇文館迴到家中,王徽便發現大門處有不少朝臣等候,便讓人從後門而入,避開了這些人。
不過還沒等他剛坐下,其子王禹鶴便跑過來,神色有些驚慌。
王徽把手中的一摞試卷遞給旁邊的仆人,雙手伸進銅盆中洗了洗,輕輕甩了甩,然後用布擦幹。
看了看舉止有些沉不住氣的三子,神色有些不悅,“一點都沉不住氣,你這也是四十多的人了,著急什麽?
府外又是哪些衙門的官員?”
“有父親曾經在吏部的部署,還有戶部、禮部、刑部等一些衙門的官員,希望能求見父親。”王禹鶴迴答道。
“不見!告訴他們,為父已經致仕,朝中的事情,跟為父無關。”王徽不悅道。
這些人的來意無非是希望他出來去勸說聖上,別看之前大朝會上聖上要廢除三省的想法最終沒能施行,但這些大臣不少人都猜到了聖上依然要廢除三省。
除了三省一事之外,還有最近一段時間的改革,也讓朝中不少官員憂心忡忡。
鄭從讜自從上次在朝堂被李簡氣暈之後,身體雖然經過醫治好了不少,但誰想到居然又感染了風寒,一直在府中靜養,無法出來引領下麵的官員。
內閣七名大學士,裴榮、李嗣周、李泌和肖榮明顯站在聖上那邊,支持一係列變革。
剩下的三人中,鄭從讜在府中養病,楊翰舟因為禦史台改革一事也對廢除三省等事不太上心,就剩下李磎一人,獨木難支。
這個時候,下麵的官員自然希望朝中有人站出來跟李磎一起帶領他們勸說聖上放棄變革。
於是便瞄準了前任吏部尚書、太傅王徽。
這段時間,每天來王府外堵門的官員不少。開始的時候王徽還見見,後麵就不耐煩了。
王禹鶴有些遲疑,“父親,這些官員雖說都是四五品的官員,但涉及各個衙門,把他們趕走豈不是得罪他們?如今父親致仕,二兄、四弟和孩兒等人不應該更要與這些人交好嗎?”
“愚蠢!”
正準備拿起那一摞試卷去書房的王徽停下腳步,瞪了一眼這個看不懂形勢的三子。
“這些人不過是跳梁小醜,你見內閣七名大學士有幾個堅決反對的?就剩李磎一人,獨木難支,能成什麽氣候?這個時候讓為父卷入這種朝中爭鬥,信不信第二天,為父這個太傅頭銜就會被罷免。
你覺得為父是好好當這個太傅好,還是卷入那跟為父沒什麽關係的爭鬥好?
你看看人家鄭凝績,年齡跟你相仿,其服紀期限也要結束,可其對於朝堂的事根本不摻和,連過問都沒有。
這一點,你不如人家。”
想起這段時間朝夕相處的鄭凝績,再看看自己這年齡相仿的三子,這差距就別說了。
這個時候參與朝中鬥爭,站在聖上這邊還好,若是反對聖上,那結果可想而知。而自己這個傻兒子,還想跟那些跳梁小醜打好關係,要不是不想因為這事讓自己情緒太過激動,他都想一巴掌扇過去。
“父親。。。。”王禹鶴神色尷尬地拱手行禮。
“哎!”看著這三子,王徽還是狠心不起來,歎了口氣,“再次提醒你,這件事不要參與。為父如今負責教授大皇子和二皇子讀書,雖然說這大皇子成為太子的幾率很大,但現在說這個還早。
不過無論這兩位皇子哪一位最後會成為太子,甚至下一任大唐君王。為父都是他們的老師,有著這層關係,隻要你們兄弟三人不胡來,保我們王氏這一脈興旺幾代不是問題。
不要因小失大。
為父感覺聖上這隻是試探朝臣的反應,等時機成熟,可能還會有更大規模的變革措施出台。
不要急著站隊,隻要為父還在,你們就不用擔心站隊的問題。
懂嗎?”
王禹鶴連忙道,“父親,孩兒明白了!”
“怎麽讓府外的人離去,你自己想辦法,為父要去給幾位皇子、公主們修改試卷。”
說著王徽便拿著試卷,在下人的攙扶下,朝著書房而去。
看著離去的父親,想想門外那些人,王禹鶴有些為難。
說實話,他對於自己父親不為自己謀取更高的職位也有些不滿。
不過他倒是忘了,他是乾寧二年才中科舉,如今便位列萬年縣縣丞,已經算不錯了的,而且這不乏其父的相助。
但其父是吏部尚書,要是做的太過分,先別說聖上會如何看他,那些朝中的政敵也不會坐視其父那麽幹的。
而且那樣做之後,教導皇子等人的事,輪不到其父。
這也是王徽對這個三子不太滿意的一個方麵,眼光有些狹窄,很容易做錯事。
。。。。。。
“出來了!是王縣丞!”
王府門外,等候已久的一眾官員們看到王府的大門內有人出來,便叫了起來。
“諸位上官,不好意思,讓諸位久等了!”王禹鶴拱了拱手,賠笑道。
“哪裏哪裏!王縣丞客氣了!”
人群中的裴樞笑了笑客氣道。
若王禹鶴沒有王徽之子這層身份,他這個萬年縣丞還真無法得到這些官員的認同,也正是因為王徽的身份特殊,眾人對王禹鶴才這麽客氣。
“不知道太傅那裏?”一個官員客氣地問道。
王禹鶴搖了搖頭,為難道,“諸位可能不知,今日在崇文館,幾位皇子、公主和一眾宗室子弟進行了一次考試。家父連夜把試卷帶迴府上閱卷,根本騰不出時間。
明日聖上要檢查皇子、公主們的讀書情況,家父特地讓在下次出來給各位說一聲抱歉,實在沒時間招待諸位。
現在天色也不早了,諸位明日也是要上朝的,在這裏等著也不是事。要不諸位先迴府?等改天家父有空之後再來?”
雖然其父對其說了不少,但王禹鶴也不想跟這些人交惡,打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說不定有需要這些人幫忙的地方呢?
不趁著現在其父還在的機會好好聯絡一番,等其父去世,人走茶涼,還有多少人會這麽跟他客氣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