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何濤得知抓捕的這幾人中竟有生辰綱的要犯晁蓋、劉唐之後,一股撈到大魚的喜悅將先前對朱仝的猜疑之心暫且壓下。隨後便將此喜訊快馬報與了府尹。
府尹得知後,愈發覺得先前對梁山賊寇的評價有些誇大其詞了,也堅定了其蕩平梁山泊還濟州百姓安寧的決心。待接見完遠道而來的統製秦明、都監聞達之後,更是增添了幾分底氣。
而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宋江,在百思不解中被何濤派人監押下獄。
留在梁山的吳用、公孫勝二人,因遲遲未得晁蓋消息,已覺情況不妙。出於對宋公明的信任,兩人也未自亂陣腳。
此時的周興剛剛收到柴進來信,得知侄兒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後,周興當即吩咐嘍囉擂鼓聚將,商議應對山下官軍頻繁調動之事。
待馬、步、水三軍頭領陸續來到聚義廳後,周興環顧左右,見隻差了晁蓋、劉唐二人,便衝吳用問道:“晁兄弟、劉兄弟是因何事耽擱了?”
眼看紙終究包不住火,吳用隻好將晁蓋、劉唐私自下山營救雷橫一事,如實道出。
一旁阮小二見晁蓋、劉唐剛上山便違背寨主命令,擔憂吳用會因此事受到牽累,正欲上前為其求情時,負責探聽消息的朱貴麵帶急色地入得廳來,匆忙行了個禮後,稟道:“寨主,晁蓋、劉唐兩位兄弟剛被何濤派人抓了,現已關在鄆城大牢。”
話音未落,聞人世崇、阮小七、滕戡、龐萬春幾個好戰份子立馬直起身子,紛紛嚷道:“鄆城知縣怕是活膩了?”“他何濤哪來的膽子竟敢招惹我們?”“幹脆破了州府,讓這廝們長長記性。”
周興見眾頭領皆戰意昂然,不免有些欣慰,隻是這般亂哄哄也商討不出個結果,遂開口道:“且先聽朱貴兄弟把話講完。”
眾頭領這才將聲音壓小,靜待其下文。
朱貴這才找到機會,繼續說道:“據探子來報,鄆城縣外突然聚集了近五千兵馬,來者不善,小弟認為十有八九應是衝著我等而來的。”
周興點了點頭,笑著讚道:“看來這新任府尹還是有幾分魄力的嘛。”
因上梁山之前,柴進已將馬步軍的兵事全權交托於孫安、卞祥二人手中,孫安自覺責任重大,便拉著朱貴細細詢問了官軍底細,待得知其中混有青州、大名府的旗號後,這才覺得合理了些,否則單憑濟州府捕盜使那幫撮鳥,何來底氣招惹梁山。
這邊周興見吳用始終不發一言,主動問道:“素問吳先生足智多謀,通曉文韜武略,可有良策教我?”
吳用聞言思緒飛轉,見眾頭領絲毫不懼五千官兵,隻道其是仗著水泊天險;又考慮到晁蓋、劉唐二人還陷在鄆城,若是直言出兵之事,恐落個因私廢公的印象,猶豫了片刻後,吳用謹言答道:“寨主謬讚,小生以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今雙方情勢不明,實不敢妄言。”
周興見吳用如此謹慎,便不複多問。
有道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周興感受到了廳前眾頭領對此戰的渴求,也有意向新入夥的頭領展示實力,順水推舟道:“孫安、滕戣、滕戡、龐萬春、曾升,你五人揀選精銳馬軍兩千,且先下山會一會那官軍。”
五人皆立左席,以孫安為首,皆躬身抱拳應道:“尊令!”
曾塗、曾密、柴勝皆用期盼的眼神望著卞祥,讓其如芒刺背,遂對周興請戰道:“寨主,那官軍中興許有能人,我等去為孫安兄弟壓陣更穩妥些。”
周興看破不說破,便欣然答應了。
眼見馬步兩軍都領了狀令,水軍眾頭領也有些坐不住了,聞人世崇對李俊訴苦道:“偏咱水軍都是後娘養的,俺手中的方天戟都快生鏽了。”
阮小七也是個不怕事大的,忙附和道:“是啊,整日這般窩在泊子裏,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發個利市。”
如今水軍各頭領相處時日也久了,彼此也都知根知底,李俊可由不得他們胡鬧,笑罵道:“難不成你二人還能搖著船上陸廝殺?”
周興雖對眼前一幕早已見怪不怪,但還是好言安撫道:“水軍四寨守著梁山門戶,至關重要,安能輕出?”
聞人世崇、阮小七也就是發發牢騷,自然分得清輕重緩急,各自迴了水寨,為馬軍備好接應船隻。
孫安從湯隆掌管的兵甲庫中選訖了皮甲兩千副,熟皮馬甲兩千副,銅鐵頭盔兩千頂,長槍一千根,滾刀一千把,弓箭不計其數。分發軍士後,便引人馬下山,直奔鄆城。
官軍這邊,都監聞達事先得了梁中書提示,加上秦明本就官大一級,因此這次剿匪是以秦明為首。由於雙方接觸日短,兵卒間也不熟悉,怕影響戰力,並未合兵一處。
當從斥候口中得知“梁山賊寇已距此地不過二十裏”後,秦明、聞達二人當下起軍,擺布兵馬出城。
未到半個時辰便能看見賊寇前隊,秦明打眼望去,隻見:旌旗紅展一天霞,刀槍白鋪千裏雪。弓彎鵲畫,籠插雕翎。
等賊寇全部到齊,兩千騎兵列成陣勢後,若非顧忌失態而影響軍心,導致不戰而敗,秦明早罵開了:“你告訴我這特娘的是賊寇?”
而一旁的聞達見此情形,心態也沒好到哪去,出於對自身武力的自信,隻能不停的寬慰自己:鬥兵不成,咱還可以鬥將。
秦明也是打的與聞達一般的主意,兩軍對陣,三通畫鼓,馬上橫著狼牙棍,衝對麵賊寇罵道:“天兵在此,不思早早投降,還敢抗拒,哪個討死,速來一戰。”
未待孫安發號施令,滕戡生怕被人搶了頭籌,也不打話,拍馬舞起虎眼竹節鋼鞭,直取秦明。
轉瞬間二人便鬥在一處,聞達生怕主將有失,連忙帶著索超來到陣前,為秦明壓陣。
這裏滕戡自戰秦明,兩個正是對手:棍來鞭去花一團,鞭去棍來錦一簇。兩個鬥到五十餘合,依然不分勝敗。
龐萬春見這二人久戰不下,心思瞬間活絡起來,也想要立此第一功,遂起身把槍帶在事環上,左手拈弓,右手取箭,搭上弦,覷定秦明心窩處,已開得滿滿地。
府尹得知後,愈發覺得先前對梁山賊寇的評價有些誇大其詞了,也堅定了其蕩平梁山泊還濟州百姓安寧的決心。待接見完遠道而來的統製秦明、都監聞達之後,更是增添了幾分底氣。
而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宋江,在百思不解中被何濤派人監押下獄。
留在梁山的吳用、公孫勝二人,因遲遲未得晁蓋消息,已覺情況不妙。出於對宋公明的信任,兩人也未自亂陣腳。
此時的周興剛剛收到柴進來信,得知侄兒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後,周興當即吩咐嘍囉擂鼓聚將,商議應對山下官軍頻繁調動之事。
待馬、步、水三軍頭領陸續來到聚義廳後,周興環顧左右,見隻差了晁蓋、劉唐二人,便衝吳用問道:“晁兄弟、劉兄弟是因何事耽擱了?”
眼看紙終究包不住火,吳用隻好將晁蓋、劉唐私自下山營救雷橫一事,如實道出。
一旁阮小二見晁蓋、劉唐剛上山便違背寨主命令,擔憂吳用會因此事受到牽累,正欲上前為其求情時,負責探聽消息的朱貴麵帶急色地入得廳來,匆忙行了個禮後,稟道:“寨主,晁蓋、劉唐兩位兄弟剛被何濤派人抓了,現已關在鄆城大牢。”
話音未落,聞人世崇、阮小七、滕戡、龐萬春幾個好戰份子立馬直起身子,紛紛嚷道:“鄆城知縣怕是活膩了?”“他何濤哪來的膽子竟敢招惹我們?”“幹脆破了州府,讓這廝們長長記性。”
周興見眾頭領皆戰意昂然,不免有些欣慰,隻是這般亂哄哄也商討不出個結果,遂開口道:“且先聽朱貴兄弟把話講完。”
眾頭領這才將聲音壓小,靜待其下文。
朱貴這才找到機會,繼續說道:“據探子來報,鄆城縣外突然聚集了近五千兵馬,來者不善,小弟認為十有八九應是衝著我等而來的。”
周興點了點頭,笑著讚道:“看來這新任府尹還是有幾分魄力的嘛。”
因上梁山之前,柴進已將馬步軍的兵事全權交托於孫安、卞祥二人手中,孫安自覺責任重大,便拉著朱貴細細詢問了官軍底細,待得知其中混有青州、大名府的旗號後,這才覺得合理了些,否則單憑濟州府捕盜使那幫撮鳥,何來底氣招惹梁山。
這邊周興見吳用始終不發一言,主動問道:“素問吳先生足智多謀,通曉文韜武略,可有良策教我?”
吳用聞言思緒飛轉,見眾頭領絲毫不懼五千官兵,隻道其是仗著水泊天險;又考慮到晁蓋、劉唐二人還陷在鄆城,若是直言出兵之事,恐落個因私廢公的印象,猶豫了片刻後,吳用謹言答道:“寨主謬讚,小生以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今雙方情勢不明,實不敢妄言。”
周興見吳用如此謹慎,便不複多問。
有道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周興感受到了廳前眾頭領對此戰的渴求,也有意向新入夥的頭領展示實力,順水推舟道:“孫安、滕戣、滕戡、龐萬春、曾升,你五人揀選精銳馬軍兩千,且先下山會一會那官軍。”
五人皆立左席,以孫安為首,皆躬身抱拳應道:“尊令!”
曾塗、曾密、柴勝皆用期盼的眼神望著卞祥,讓其如芒刺背,遂對周興請戰道:“寨主,那官軍中興許有能人,我等去為孫安兄弟壓陣更穩妥些。”
周興看破不說破,便欣然答應了。
眼見馬步兩軍都領了狀令,水軍眾頭領也有些坐不住了,聞人世崇對李俊訴苦道:“偏咱水軍都是後娘養的,俺手中的方天戟都快生鏽了。”
阮小七也是個不怕事大的,忙附和道:“是啊,整日這般窩在泊子裏,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發個利市。”
如今水軍各頭領相處時日也久了,彼此也都知根知底,李俊可由不得他們胡鬧,笑罵道:“難不成你二人還能搖著船上陸廝殺?”
周興雖對眼前一幕早已見怪不怪,但還是好言安撫道:“水軍四寨守著梁山門戶,至關重要,安能輕出?”
聞人世崇、阮小七也就是發發牢騷,自然分得清輕重緩急,各自迴了水寨,為馬軍備好接應船隻。
孫安從湯隆掌管的兵甲庫中選訖了皮甲兩千副,熟皮馬甲兩千副,銅鐵頭盔兩千頂,長槍一千根,滾刀一千把,弓箭不計其數。分發軍士後,便引人馬下山,直奔鄆城。
官軍這邊,都監聞達事先得了梁中書提示,加上秦明本就官大一級,因此這次剿匪是以秦明為首。由於雙方接觸日短,兵卒間也不熟悉,怕影響戰力,並未合兵一處。
當從斥候口中得知“梁山賊寇已距此地不過二十裏”後,秦明、聞達二人當下起軍,擺布兵馬出城。
未到半個時辰便能看見賊寇前隊,秦明打眼望去,隻見:旌旗紅展一天霞,刀槍白鋪千裏雪。弓彎鵲畫,籠插雕翎。
等賊寇全部到齊,兩千騎兵列成陣勢後,若非顧忌失態而影響軍心,導致不戰而敗,秦明早罵開了:“你告訴我這特娘的是賊寇?”
而一旁的聞達見此情形,心態也沒好到哪去,出於對自身武力的自信,隻能不停的寬慰自己:鬥兵不成,咱還可以鬥將。
秦明也是打的與聞達一般的主意,兩軍對陣,三通畫鼓,馬上橫著狼牙棍,衝對麵賊寇罵道:“天兵在此,不思早早投降,還敢抗拒,哪個討死,速來一戰。”
未待孫安發號施令,滕戡生怕被人搶了頭籌,也不打話,拍馬舞起虎眼竹節鋼鞭,直取秦明。
轉瞬間二人便鬥在一處,聞達生怕主將有失,連忙帶著索超來到陣前,為秦明壓陣。
這裏滕戡自戰秦明,兩個正是對手:棍來鞭去花一團,鞭去棍來錦一簇。兩個鬥到五十餘合,依然不分勝敗。
龐萬春見這二人久戰不下,心思瞬間活絡起來,也想要立此第一功,遂起身把槍帶在事環上,左手拈弓,右手取箭,搭上弦,覷定秦明心窩處,已開得滿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