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要登頂人臣之極的蔡京,自然不甘心於胡黨的掣肘與權力分潤。隻是老於謀算的他,深知凡事必先有謀劃方能有收獲。
胡黨的優勢有二,必須逐一針對,再進行瓦解。
其一在西軍,這是趙佶登位之後所希望自己能有文治武功的後者依托。
西軍原本的精神領袖章楶,已於崇寧元年七月底去世,享年七十六歲。趙佶下詔追贈他為右銀青光祿大夫,後又加贈太師,追封秦國公,諡號“莊簡”。章楶子孫皆從文,留在江淮蘇州生活,不曾涉足軍務。
實際上在章楶離開陝西後,西軍諸將便慢慢分為兩派,一派為老西軍,大多偏向熙河經略安撫使王厚,並隨之向青唐地區發展;一派為新西軍,大部分都參加過當年秦剛在渭州開的講武堂,之間關係比較鬆散,但大多都與趙駟保持著聯係。
王厚本來與胡衍在首次青唐開邊戰事中有所合作,崇寧元年時,奉旨與童貫再次合作進行二次青唐開邊,老西軍基本上算是與胡黨關係匪淺。
而新西軍更是由於趙駟明確支持了胡衍,算得上是胡黨的勢力範圍,高俅更是在胡衍的安排下,去西軍那裏參加了幾次必勝的戰鬥,既刷到了軍功,又在那裏拉攏了不少的軍官。
雖然如此,蔡京對西軍依舊沒有放棄。因為他清楚,如今的大宋,南軍孱弱、北軍荒弛,東部的水師還在建設,唯一具有戰鬥力的便就是西軍。
而對於無論是童貫與王厚的交情,還是胡衍通過趙駟對基層部將的影響,他都不以為然。
因為大宋以文製武的曆史悠久,控製西軍的關鍵還是在重樹一個類似章楶這樣的文臣。所以,在選來選去之後,他便看中了章楶的門生陶節夫。
陶節夫,字子禮,江西鄱陽人。紹聖四年的進士,因為在章楶知廣州時曾以智平盜突顯才幹,而被其收為門生,之後帶至涇原路提拔並重用,也在西軍中有了不俗的基礎。
陶節夫在章楶離開陝西時還有點迷惘,因為章楶不願結黨,對於自己的門生也隻是留下了幾句勉勵之語。而為了自己的明天與前途,陶節夫必須要尋找另外的大樹,所以在蔡京一有伸手之意後,便毫不猶豫地倚靠了上去。
崇寧元年,陶節夫被蔡京召迴京城做了講議司檢討官,負責了一段兵事事務。蔡京見其通曉用兵,又對自己言聽計從,便十分滿意,便很快給他加封了虞部員外郎,並在崇寧二年三月時,將他遷為陝西路轉運副使,然後轉徙為知延安府、鄜延路經略使。
陶節夫的特點就是:他極好地繼承了章楶的壘築淺攻戰術,在對陣西夏人的戰場上,屢獲勝績。然後,他還發揮了自己善於招撫的才能與手段,在鄜延地區展開各種招撫活動,惹得西夏邊關將士心猿意馬,時不時地就會有人投奔大宋。
最關鍵的是,在做這些事情時,一方麵他會借機虛報費用,將所得盡數賄賂給蔡京;另一方麵在報功請賞之時,都會十分謙恭地將這些謀劃、決策的功勞歸於蔡京。
所以,陶節夫在蔡京賞識下,坐穩了鄜延路主官之位,又先後加為集賢殿修撰、顯謨閣待製等職。並成為了蔡京一黨為趙佶崇寧開邊建功的重要功臣。
胡黨的優勢二在於商稅。
胡衍畢竟還是盟友,他在海貿領域的優勢也不可替代。蔡京當然不會不知輕重地自己派人進去強行分利,也不會昏了頭對這些事務進行破壞以至於自毀陣腳。所以,蔡京所想的,就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當年跟著王安石研究學習了不短時間的財政知識優勢,對於趙佶尤其重視的開財盈庫之舉,他正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重大計劃想要推行。
在蔡京的心中,這個計劃一旦成功,他將成為這個朝堂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臣,而且還可展現出他“點石成金”的神來之筆。
這個計劃就是:折十錢!
所謂折十錢的想法源自於王安石變法時期的折二錢,也就是由朝廷新鑄一種新銅錢,個頭在一枚銅錢與兩枚銅錢之間,但是卻可當成兩文錢使用。
折二錢出現的背景有兩點,第一,大宋的銅價比銅錢貴,所以此前民間幾乎無人鑄私錢,反而會收集銅錢融掉,再鑄銅器,導致市場上不時會出現銅錢荒;第二,宋人從皇室到商人百姓都喜歡存錢,而且是存在自己家裏的庫窖中,不再重新進入市場,從而更加劇了市場上的銅錢荒!
王安石推行的折二錢,關鍵意義就在於短時間解決了錢荒,讓市場上有錢可用,雖然會有昔日藏錢的宗室官紳反對,但在銳意改革的神宗皇帝堅持下,很快收到了成效。而朝廷鑄造折二錢降低了用銅的成本,賺取了不少的收益,這隻是副產品。而折二錢雖然低於了銅價,但低得不多,加上嚴厲的法律打擊,私鑄當二錢的現象也極少。
可惜的是,蔡京並沒有什麽貨幣的觀念,就隻是簡單地總結了折二錢能夠解決市場缺錢的矛盾、還能降低鑄錢成本,然後能給朝廷帶來驚人的財富。蔡京讓人算過折二錢可以賺到的錢,如果改成折十錢的話,那就是整整擴大到五倍啊!
不過,表麵工作還是蔡京極為擅長的,為了表示自己不是隨意推行,他專門挑了已經更換成自己親信的陝西五路地區,在今年五月份,先試著發行了折五錢。
幾個月下來,陝西地區對於折五錢的反應還算正常。於是蔡京也就放心了,下令按照陝西大錢形製正式鑄造折十錢,限當年鑄行,其中銅錢折十錢三億文,鐵錢折十錢二十億文。
蔡京原本認為,既然百姓對於折五錢是能夠接受的,那折十錢不過就隻比折五錢大一倍,應該也沒問題。
其實他在這裏犯了一個十分低級的錯誤,那就是:折十錢相對於折五錢的倍數似乎隻有兩倍,而折五錢相對於折二錢也隻有兩倍半,再看折二錢相對於普通錢還是隻有兩倍,這每一次的變化看似都能接受,可問題在於,絕大多數地區百姓,看到的折十錢就是整整比普通銅板增長成了十倍,這讓人如何相信這舉動不是在搶錢呢?
大宋京城至遼陽的情報線打通的第一份消息,就是秦湛發來的關於蔡京發行折十錢的消息,此外還附上了折十錢與普通錢各一枚。
秦剛拿起一枚個頭偏大的銅錢,這枚折十錢上,並沒有想像中的任何“折十”或“十”的標誌,它就是比普通的“崇寧通寶”大了一倍左右,然後圍著方孔鑄的是“崇寧重寶”四個字。朝廷宣布一枚重寶可兌十枚通寶,這便就是折十錢。
秦湛在來信中介紹,據說因為趙佶是神宗的第十子,有拍馬屁者說這“折十”叫法不祥,日前已經正式下令,將“折十”改稱“當十”。這“崇寧重寶”便就是“當十錢”!
“這枚重寶,最多用到三枚通寶的銅。換句話說,隻要熔了三文通寶,就可鑄得十文的重寶。朝廷的算盤打得這麽清楚,百姓又豈不是傻子!”秦剛放下了手中的當十錢,“盜鑄私錢之風必然大起!”
“朝廷對於盜鑄私錢的刑罰一直是極嚴的!”秦虎說道,他在西北流浪時,曾不止一次看見過盜鑄私錢的人被砍頭。
“小虎你要記住:做生意的,有五成之利,就敢鋌而走險;有一倍之利,就敢藐視所有的法律;若有三倍以上之利,無論流放斬首都無法阻止其犯罪的行徑!”秦剛將這段後世最經典的關於資本麵目的真理用此時的習慣用語緩緩說出,“當十錢的盜鑄早就超過了三倍的利潤,是任何刑罰都無法阻止得了的。隻是,守法的商人百姓卻是要苦了。”
“是啊!”秦虎是提前看過了秦湛寫來的信,“蔡京這奸人,還強令京城的商賈限期將手裏的通寶錢盡數兌換成折十錢。建爺那裏的四海銀行,都直接被朝廷派來的官吏直接看管,先是要強兌通寶錢,之後開始強兌銀鋌與金鋌,損失慘重啊!”
“蔡相這是將手伸進了我們胡爺的口袋裏,他就沒有一點反應嗎?”秦剛知道,在他出事之後,在胡衍的軟硬兼施之下,談建被迫將四海銀行的總部遷到了京城。胡衍對他還是有所利用,也通過講議司的優勢,讓四海銀行的業務有所發展。談建性格懦弱,又得了趙駟的暗示,也隻能暫時與胡衍進行合作。
“建爺那邊說了,胡衍那廝對此事也極為惱火,但是當十錢賺去的錢,都是進了皇帝的府庫,他在明麵上也沒辦法。不過卻曾提過,希望動用處州的銅礦,自己來開盜鑄當十錢的私錢!”秦虎提及胡衍時十分地不客氣。
“幼稚!”秦剛不屑地說道,“蔡京本身就想著推行當十錢,四海銀行又是他重視的目標,你自己再弄出當十錢來,還不就是自投羅網嗎?告訴建哥,此事萬萬不可!”
“可是,就這麽讓蔡京明著用當十錢斂財嗎?”
“我們可以換個思路,這蔡賊一定會對四海銀行出來的當十錢進行嚴密地防備,但是你覺得他們會不會提防出現的私鑄通寶錢?”
“眼下私鑄通寶錢又賺不了錢,不會有人去做,所以朝廷查私錢也不會查通寶錢。”
“那就對了,胡衍他隻知道我們在處州的那兩三個小銅礦。卻不知道麻逸那裏,最後終於是出了好幾座幾百倍大的銅礦。原本這些銅料到了流求之後,一直都不敢大規模地鑄錢。現在正好是通寶錢投放市場的最好機會。所以立刻去通知流求,全力開工加鑄崇寧通寶!走江浙線提供給四海銀行。蔡京不是想把他的當十錢兌給我們嗎?他有多少,我們就兌給他多少通寶錢!”
“對啊!主公又不缺銅料。”秦虎轉念一想,“可是,萬一這蔡賊收了我們的通寶錢,再轉鑄他的當十錢,不就是白白賺走我們的錢嗎?”
“你放心,要想玩錢,這個世道不會有玩得過我的。”秦剛拍了拍秦虎的肩膀道,“蔡京此賊的心裏清楚,當十錢就是為了皇帝和他斂收財富的,所以值錢的隻會是通寶錢,所以這些錢一旦兌到了手,是不可能轉鑄當十錢的,要麽直接供皇帝與他們揮霍,要麽就會收進庫房裏囤積。這樣的話,市麵上的通寶錢還會繼續減少,然後就是越來越多的當十錢,以及民間開始盜鑄的當十錢私錢,這樣子的話,你想想,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
秦虎聽了,用心地想了想後便說:“那就是不會有人願意用當十錢了唄!”
“這錢的發行有錢道,當初朝廷在四川缺銅,鑄了鐵錢,開始時也是每隻一文。但是老百姓不傻啊,這銅貴鐵賤,最後這鐵錢隻能是十隻算一文。所以,不要多長時間,隻要大家看明白了,這當十錢就當不了十錢,一定會慢慢地隻能當六錢、當四錢、甚至當三錢。”
“啊!那不就走迴來了嗎?”
“這就是我一直說的大道!世間萬事萬物,都須遵循大道而行!”秦剛正色道,“我們明白大道的人,就應該擔負更大的責任。這蔡京操持朝廷權柄,動用國家大權,以當十錢而斂天下之財,當十錢兌走的,將會是多少百姓家裏辛苦得來的積蓄?將會是多少商販努力賺迴來點滴收益?我們隻要能多兌一些,百姓就會少被盤剝一些。更何況,就像剛才所說的,當十最後當不了十,四海銀行還可以通過各處錢莊,幫助兌現,到了後麵,我們也就未必會吃多少虧!”
其實,作為穿越者,秦剛還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雖然蔡京並不是曆史上唯一利用鑄大錢斂財之人,但他卻自作聰明地在“當十錢”的發行中“看客下藥”:陝西、河北、河東等五路感覺朝廷控製力最強,必須嚴格執行;到了淮南、荊湖等路就慢慢放鬆成當五錢;在兩浙路遇上強勢商人後就隻能當三錢,相當於迴到其實際價值。甚至蔡京為保護自己在老家的名譽,還不允許福建流通當十錢。
一是在曆史上,無人會知曉這些後麵的事,二是即使有人知道了,也難以在這些地方調動大量銅錢迴本。可是秦剛是誰?他既已提前知曉,同時又不擔心自己的運輸能力。所以,他下令積極私鑄的通寶錢,既能為他接下來在老百姓心目中謀取極高的聲譽,又實際完全不會遭受到蔡京的掠奪式損失。隻是這些道理,他也無須向秦虎說明了。
“屬下受教!”秦虎想了想,又建議道,“主公,屬下倒是覺得,既然那胡衍提過讓處州的銅礦私鑄當十錢的事,還是應該象征性地私鑄一些,這樣也能做個樣子,給之後大批出去的通寶錢作個掩護。”
“嗯,你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不錯啊,虎子想得很周全。”秦剛由衷地讚道。
秦剛的指令迅速向京城與流求發去。
不過,要等到流求那裏新鑄的通寶錢出爐,還需要不短的時間。而就在這段時間裏,幾十億文的折十錢由各地官府陸續投向市場,無數的百姓商賈,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開始遭受到這起空前規模的財富掠奪風暴。
早有準備的各級官衙,紛紛宣布:所有衙門的賦稅收賬卻都必須要用通寶錢繳納,而從衙門出去的差役錢、結算錢等等,全部用折十錢支付。進而甚之,原本可以用稻穀、布帛繳納的,一律折算成通寶錢。反過來,朝廷本身會在特定時節下發的炭薪、救濟、補貼一些物資福利,又會折算成當十錢發下來。
沒兩三個月下來,老百姓就盡數明白了官府的這套斂財套路,一時間,市場上通寶錢無處可見,當十錢泛濫無人肯收。
眼見著除夕將至,原本應該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此時的大宋京城,卻是處處哀聲歎氣、家家愁眉不展。許多人辛苦了一年,從東家處拿迴來的卻都是當十錢,轉而到市場上想買些年貨,卻發現同樣價錢的東西,用折十錢付必須加價三成。跟商家理論,可商家反過來訴苦:
“客官,也就是在這京城,我還願意收您這當十錢。您自己要是出了京城看看,小地方都沒人願意收。還有,我們做買賣的,我收了您這當十錢,官府收稅也不收它,用它進貨,還被壓價,我也沒辦法啊!我這兩頭虧的,得是您的兩倍!”
“那可怎麽辦好?我可是要帶了這錢迴鄉下的!”
“這位哥,我看您也不容易,隻能告訴您一個消息:這京城的四海銀行掛出消息,明天起,他那願意拿通寶錢來兌換當十錢,不過不能是當十,是當八。”
“真的?當八也好啊!”
“是啊,不過每天都限人數,每人一次隻能兌十貫以內。想兌的話,明天一早得排隊去!”
此時,在路邊的一名錦服男子一邊搖著頭,一邊向前走去,他去的地方,正是四海銀行在這附近的一家錢莊。
不過,他過來可不是來兌當十錢的。進了錢莊,門裏的夥計一瞧他臉,二話不說,立即殷勤地請進後堂,再有那裏的人接應著,帶他再轉過幾處走廊,卻是到了更裏麵的一處隱秘房間。
房間裏,卻是有人坐在那裏,沏著此時不多見的葉茶,一看到他,眼睛頓時一亮:
“湛哥,快請坐。”
“建哥迴來啦?怎麽樣?明州之行可有收獲?”
進來的人便是秦湛,如今他靠著存在四海銀行裏的一大筆錢按月吃著利息,還有早年買的幾處鋪子出租出去收租金,自己不賭不嫖,就好四處交友閑逛,是京城裏比較出名的閑散少爺。
在朝廷剛弄出黨佑黨籍碑時,由於父親秦觀及名義上的十八叔秦剛碑上有名,他自然也在被遣出京城的名單之列。
不過與奸臣打交道的好處就在於,花錢就能辦成事。
不出一個月,他便換了一個商人的身份,重新在開封裏辦好了手續,就可以繼續在這京城裏到處晃蕩了。
京城上百萬的人,不少他一個,也不多他一個。
關於流求那邊願意提供足額的通寶錢支持四海銀行放開兌換當十錢的事情,談建在秦湛說了之後,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明州跑一趟,又終於在這除夕之前趕迴了京城。
“湛哥你果真沒騙我,足額的通寶錢,銅料足,做工精,可是絕不亞於四大錢監的貨!”談建說完此話,立即一轉話題急切地問道,“湛哥你必須給我一句實話,大哥是不是沒有死?他迴來了吧?”
秦湛卻不驚訝對方的這一句問話,他淡定了喝了一口杯中的葉茶,再徐徐地吹開杯邊漂浮的茶葉,這才笑道:“怎麽就突然問起這件事了?”
“私鑄通寶錢,兌當十錢,而不是直接私鑄當十錢!這樣的格局,這樣的氣魄,還有這樣的擔當。除了大哥,沒有人能做得出!”談建語氣堅定地說道,“再者說,盼姐從京城離開後,既沒有迴高郵,也沒有去流求,一下子就是這麽長的時間也不見蹤影。我心裏知道,你們其實一直都沒放棄去尋找大哥。談建我沒有別的本事,也就一心想把大哥交給我的銀行與商行都守好。所以我在明州從看到那批錢的時候,心裏一下子就突然地明亮了起來,我相信,大哥他一定是迴來了!”
“胡朝議可是一直都對建哥你多有照應啊!”秦湛笑著說。
“他走他的陽光道,我還是走我的獨木橋!”談建搖搖頭,“他照應我,是因為四海有他必須要照應的價值!其實明州迴來,我這心就徹底放下了,你說不說都不重要了。當初四海銀行就是為了解決兩浙百姓的青苗貸而建的。今天,當十錢坑害民生,這滿朝文武,包括他胡朝議在內,竟無一人敢仗義執言。民間富戶,有奉迎討好的,有明哲保身的,還有囤小錢拒大錢的,更有偷偷盜鑄大錢牟利的。哪個人不都是緊盯著自己家的小口袋?又哪個人不是將他人的生死窮困視若無物?看到流求來的這批錢,你不說也無妨,我知道,這便是大哥的手筆,是大哥的旨意!請湛哥轉告好了,我談建立即遵守,哪怕流求供錢一時不足,我情願先行散盡家財,也決不辜負大哥的期望!”
秦湛將杯中的茶水飲完,起身拍了拍談建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這茶很不錯,我過些時候再來討喝。”
說完便離開了錢莊,出門時,門外竟已經圍了不少的市民百姓,都是在打聽第二天的兌換通寶錢的事情。
胡黨的優勢有二,必須逐一針對,再進行瓦解。
其一在西軍,這是趙佶登位之後所希望自己能有文治武功的後者依托。
西軍原本的精神領袖章楶,已於崇寧元年七月底去世,享年七十六歲。趙佶下詔追贈他為右銀青光祿大夫,後又加贈太師,追封秦國公,諡號“莊簡”。章楶子孫皆從文,留在江淮蘇州生活,不曾涉足軍務。
實際上在章楶離開陝西後,西軍諸將便慢慢分為兩派,一派為老西軍,大多偏向熙河經略安撫使王厚,並隨之向青唐地區發展;一派為新西軍,大部分都參加過當年秦剛在渭州開的講武堂,之間關係比較鬆散,但大多都與趙駟保持著聯係。
王厚本來與胡衍在首次青唐開邊戰事中有所合作,崇寧元年時,奉旨與童貫再次合作進行二次青唐開邊,老西軍基本上算是與胡黨關係匪淺。
而新西軍更是由於趙駟明確支持了胡衍,算得上是胡黨的勢力範圍,高俅更是在胡衍的安排下,去西軍那裏參加了幾次必勝的戰鬥,既刷到了軍功,又在那裏拉攏了不少的軍官。
雖然如此,蔡京對西軍依舊沒有放棄。因為他清楚,如今的大宋,南軍孱弱、北軍荒弛,東部的水師還在建設,唯一具有戰鬥力的便就是西軍。
而對於無論是童貫與王厚的交情,還是胡衍通過趙駟對基層部將的影響,他都不以為然。
因為大宋以文製武的曆史悠久,控製西軍的關鍵還是在重樹一個類似章楶這樣的文臣。所以,在選來選去之後,他便看中了章楶的門生陶節夫。
陶節夫,字子禮,江西鄱陽人。紹聖四年的進士,因為在章楶知廣州時曾以智平盜突顯才幹,而被其收為門生,之後帶至涇原路提拔並重用,也在西軍中有了不俗的基礎。
陶節夫在章楶離開陝西時還有點迷惘,因為章楶不願結黨,對於自己的門生也隻是留下了幾句勉勵之語。而為了自己的明天與前途,陶節夫必須要尋找另外的大樹,所以在蔡京一有伸手之意後,便毫不猶豫地倚靠了上去。
崇寧元年,陶節夫被蔡京召迴京城做了講議司檢討官,負責了一段兵事事務。蔡京見其通曉用兵,又對自己言聽計從,便十分滿意,便很快給他加封了虞部員外郎,並在崇寧二年三月時,將他遷為陝西路轉運副使,然後轉徙為知延安府、鄜延路經略使。
陶節夫的特點就是:他極好地繼承了章楶的壘築淺攻戰術,在對陣西夏人的戰場上,屢獲勝績。然後,他還發揮了自己善於招撫的才能與手段,在鄜延地區展開各種招撫活動,惹得西夏邊關將士心猿意馬,時不時地就會有人投奔大宋。
最關鍵的是,在做這些事情時,一方麵他會借機虛報費用,將所得盡數賄賂給蔡京;另一方麵在報功請賞之時,都會十分謙恭地將這些謀劃、決策的功勞歸於蔡京。
所以,陶節夫在蔡京賞識下,坐穩了鄜延路主官之位,又先後加為集賢殿修撰、顯謨閣待製等職。並成為了蔡京一黨為趙佶崇寧開邊建功的重要功臣。
胡黨的優勢二在於商稅。
胡衍畢竟還是盟友,他在海貿領域的優勢也不可替代。蔡京當然不會不知輕重地自己派人進去強行分利,也不會昏了頭對這些事務進行破壞以至於自毀陣腳。所以,蔡京所想的,就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當年跟著王安石研究學習了不短時間的財政知識優勢,對於趙佶尤其重視的開財盈庫之舉,他正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重大計劃想要推行。
在蔡京的心中,這個計劃一旦成功,他將成為這個朝堂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臣,而且還可展現出他“點石成金”的神來之筆。
這個計劃就是:折十錢!
所謂折十錢的想法源自於王安石變法時期的折二錢,也就是由朝廷新鑄一種新銅錢,個頭在一枚銅錢與兩枚銅錢之間,但是卻可當成兩文錢使用。
折二錢出現的背景有兩點,第一,大宋的銅價比銅錢貴,所以此前民間幾乎無人鑄私錢,反而會收集銅錢融掉,再鑄銅器,導致市場上不時會出現銅錢荒;第二,宋人從皇室到商人百姓都喜歡存錢,而且是存在自己家裏的庫窖中,不再重新進入市場,從而更加劇了市場上的銅錢荒!
王安石推行的折二錢,關鍵意義就在於短時間解決了錢荒,讓市場上有錢可用,雖然會有昔日藏錢的宗室官紳反對,但在銳意改革的神宗皇帝堅持下,很快收到了成效。而朝廷鑄造折二錢降低了用銅的成本,賺取了不少的收益,這隻是副產品。而折二錢雖然低於了銅價,但低得不多,加上嚴厲的法律打擊,私鑄當二錢的現象也極少。
可惜的是,蔡京並沒有什麽貨幣的觀念,就隻是簡單地總結了折二錢能夠解決市場缺錢的矛盾、還能降低鑄錢成本,然後能給朝廷帶來驚人的財富。蔡京讓人算過折二錢可以賺到的錢,如果改成折十錢的話,那就是整整擴大到五倍啊!
不過,表麵工作還是蔡京極為擅長的,為了表示自己不是隨意推行,他專門挑了已經更換成自己親信的陝西五路地區,在今年五月份,先試著發行了折五錢。
幾個月下來,陝西地區對於折五錢的反應還算正常。於是蔡京也就放心了,下令按照陝西大錢形製正式鑄造折十錢,限當年鑄行,其中銅錢折十錢三億文,鐵錢折十錢二十億文。
蔡京原本認為,既然百姓對於折五錢是能夠接受的,那折十錢不過就隻比折五錢大一倍,應該也沒問題。
其實他在這裏犯了一個十分低級的錯誤,那就是:折十錢相對於折五錢的倍數似乎隻有兩倍,而折五錢相對於折二錢也隻有兩倍半,再看折二錢相對於普通錢還是隻有兩倍,這每一次的變化看似都能接受,可問題在於,絕大多數地區百姓,看到的折十錢就是整整比普通銅板增長成了十倍,這讓人如何相信這舉動不是在搶錢呢?
大宋京城至遼陽的情報線打通的第一份消息,就是秦湛發來的關於蔡京發行折十錢的消息,此外還附上了折十錢與普通錢各一枚。
秦剛拿起一枚個頭偏大的銅錢,這枚折十錢上,並沒有想像中的任何“折十”或“十”的標誌,它就是比普通的“崇寧通寶”大了一倍左右,然後圍著方孔鑄的是“崇寧重寶”四個字。朝廷宣布一枚重寶可兌十枚通寶,這便就是折十錢。
秦湛在來信中介紹,據說因為趙佶是神宗的第十子,有拍馬屁者說這“折十”叫法不祥,日前已經正式下令,將“折十”改稱“當十”。這“崇寧重寶”便就是“當十錢”!
“這枚重寶,最多用到三枚通寶的銅。換句話說,隻要熔了三文通寶,就可鑄得十文的重寶。朝廷的算盤打得這麽清楚,百姓又豈不是傻子!”秦剛放下了手中的當十錢,“盜鑄私錢之風必然大起!”
“朝廷對於盜鑄私錢的刑罰一直是極嚴的!”秦虎說道,他在西北流浪時,曾不止一次看見過盜鑄私錢的人被砍頭。
“小虎你要記住:做生意的,有五成之利,就敢鋌而走險;有一倍之利,就敢藐視所有的法律;若有三倍以上之利,無論流放斬首都無法阻止其犯罪的行徑!”秦剛將這段後世最經典的關於資本麵目的真理用此時的習慣用語緩緩說出,“當十錢的盜鑄早就超過了三倍的利潤,是任何刑罰都無法阻止得了的。隻是,守法的商人百姓卻是要苦了。”
“是啊!”秦虎是提前看過了秦湛寫來的信,“蔡京這奸人,還強令京城的商賈限期將手裏的通寶錢盡數兌換成折十錢。建爺那裏的四海銀行,都直接被朝廷派來的官吏直接看管,先是要強兌通寶錢,之後開始強兌銀鋌與金鋌,損失慘重啊!”
“蔡相這是將手伸進了我們胡爺的口袋裏,他就沒有一點反應嗎?”秦剛知道,在他出事之後,在胡衍的軟硬兼施之下,談建被迫將四海銀行的總部遷到了京城。胡衍對他還是有所利用,也通過講議司的優勢,讓四海銀行的業務有所發展。談建性格懦弱,又得了趙駟的暗示,也隻能暫時與胡衍進行合作。
“建爺那邊說了,胡衍那廝對此事也極為惱火,但是當十錢賺去的錢,都是進了皇帝的府庫,他在明麵上也沒辦法。不過卻曾提過,希望動用處州的銅礦,自己來開盜鑄當十錢的私錢!”秦虎提及胡衍時十分地不客氣。
“幼稚!”秦剛不屑地說道,“蔡京本身就想著推行當十錢,四海銀行又是他重視的目標,你自己再弄出當十錢來,還不就是自投羅網嗎?告訴建哥,此事萬萬不可!”
“可是,就這麽讓蔡京明著用當十錢斂財嗎?”
“我們可以換個思路,這蔡賊一定會對四海銀行出來的當十錢進行嚴密地防備,但是你覺得他們會不會提防出現的私鑄通寶錢?”
“眼下私鑄通寶錢又賺不了錢,不會有人去做,所以朝廷查私錢也不會查通寶錢。”
“那就對了,胡衍他隻知道我們在處州的那兩三個小銅礦。卻不知道麻逸那裏,最後終於是出了好幾座幾百倍大的銅礦。原本這些銅料到了流求之後,一直都不敢大規模地鑄錢。現在正好是通寶錢投放市場的最好機會。所以立刻去通知流求,全力開工加鑄崇寧通寶!走江浙線提供給四海銀行。蔡京不是想把他的當十錢兌給我們嗎?他有多少,我們就兌給他多少通寶錢!”
“對啊!主公又不缺銅料。”秦虎轉念一想,“可是,萬一這蔡賊收了我們的通寶錢,再轉鑄他的當十錢,不就是白白賺走我們的錢嗎?”
“你放心,要想玩錢,這個世道不會有玩得過我的。”秦剛拍了拍秦虎的肩膀道,“蔡京此賊的心裏清楚,當十錢就是為了皇帝和他斂收財富的,所以值錢的隻會是通寶錢,所以這些錢一旦兌到了手,是不可能轉鑄當十錢的,要麽直接供皇帝與他們揮霍,要麽就會收進庫房裏囤積。這樣的話,市麵上的通寶錢還會繼續減少,然後就是越來越多的當十錢,以及民間開始盜鑄的當十錢私錢,這樣子的話,你想想,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
秦虎聽了,用心地想了想後便說:“那就是不會有人願意用當十錢了唄!”
“這錢的發行有錢道,當初朝廷在四川缺銅,鑄了鐵錢,開始時也是每隻一文。但是老百姓不傻啊,這銅貴鐵賤,最後這鐵錢隻能是十隻算一文。所以,不要多長時間,隻要大家看明白了,這當十錢就當不了十錢,一定會慢慢地隻能當六錢、當四錢、甚至當三錢。”
“啊!那不就走迴來了嗎?”
“這就是我一直說的大道!世間萬事萬物,都須遵循大道而行!”秦剛正色道,“我們明白大道的人,就應該擔負更大的責任。這蔡京操持朝廷權柄,動用國家大權,以當十錢而斂天下之財,當十錢兌走的,將會是多少百姓家裏辛苦得來的積蓄?將會是多少商販努力賺迴來點滴收益?我們隻要能多兌一些,百姓就會少被盤剝一些。更何況,就像剛才所說的,當十最後當不了十,四海銀行還可以通過各處錢莊,幫助兌現,到了後麵,我們也就未必會吃多少虧!”
其實,作為穿越者,秦剛還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雖然蔡京並不是曆史上唯一利用鑄大錢斂財之人,但他卻自作聰明地在“當十錢”的發行中“看客下藥”:陝西、河北、河東等五路感覺朝廷控製力最強,必須嚴格執行;到了淮南、荊湖等路就慢慢放鬆成當五錢;在兩浙路遇上強勢商人後就隻能當三錢,相當於迴到其實際價值。甚至蔡京為保護自己在老家的名譽,還不允許福建流通當十錢。
一是在曆史上,無人會知曉這些後麵的事,二是即使有人知道了,也難以在這些地方調動大量銅錢迴本。可是秦剛是誰?他既已提前知曉,同時又不擔心自己的運輸能力。所以,他下令積極私鑄的通寶錢,既能為他接下來在老百姓心目中謀取極高的聲譽,又實際完全不會遭受到蔡京的掠奪式損失。隻是這些道理,他也無須向秦虎說明了。
“屬下受教!”秦虎想了想,又建議道,“主公,屬下倒是覺得,既然那胡衍提過讓處州的銅礦私鑄當十錢的事,還是應該象征性地私鑄一些,這樣也能做個樣子,給之後大批出去的通寶錢作個掩護。”
“嗯,你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不錯啊,虎子想得很周全。”秦剛由衷地讚道。
秦剛的指令迅速向京城與流求發去。
不過,要等到流求那裏新鑄的通寶錢出爐,還需要不短的時間。而就在這段時間裏,幾十億文的折十錢由各地官府陸續投向市場,無數的百姓商賈,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開始遭受到這起空前規模的財富掠奪風暴。
早有準備的各級官衙,紛紛宣布:所有衙門的賦稅收賬卻都必須要用通寶錢繳納,而從衙門出去的差役錢、結算錢等等,全部用折十錢支付。進而甚之,原本可以用稻穀、布帛繳納的,一律折算成通寶錢。反過來,朝廷本身會在特定時節下發的炭薪、救濟、補貼一些物資福利,又會折算成當十錢發下來。
沒兩三個月下來,老百姓就盡數明白了官府的這套斂財套路,一時間,市場上通寶錢無處可見,當十錢泛濫無人肯收。
眼見著除夕將至,原本應該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此時的大宋京城,卻是處處哀聲歎氣、家家愁眉不展。許多人辛苦了一年,從東家處拿迴來的卻都是當十錢,轉而到市場上想買些年貨,卻發現同樣價錢的東西,用折十錢付必須加價三成。跟商家理論,可商家反過來訴苦:
“客官,也就是在這京城,我還願意收您這當十錢。您自己要是出了京城看看,小地方都沒人願意收。還有,我們做買賣的,我收了您這當十錢,官府收稅也不收它,用它進貨,還被壓價,我也沒辦法啊!我這兩頭虧的,得是您的兩倍!”
“那可怎麽辦好?我可是要帶了這錢迴鄉下的!”
“這位哥,我看您也不容易,隻能告訴您一個消息:這京城的四海銀行掛出消息,明天起,他那願意拿通寶錢來兌換當十錢,不過不能是當十,是當八。”
“真的?當八也好啊!”
“是啊,不過每天都限人數,每人一次隻能兌十貫以內。想兌的話,明天一早得排隊去!”
此時,在路邊的一名錦服男子一邊搖著頭,一邊向前走去,他去的地方,正是四海銀行在這附近的一家錢莊。
不過,他過來可不是來兌當十錢的。進了錢莊,門裏的夥計一瞧他臉,二話不說,立即殷勤地請進後堂,再有那裏的人接應著,帶他再轉過幾處走廊,卻是到了更裏麵的一處隱秘房間。
房間裏,卻是有人坐在那裏,沏著此時不多見的葉茶,一看到他,眼睛頓時一亮:
“湛哥,快請坐。”
“建哥迴來啦?怎麽樣?明州之行可有收獲?”
進來的人便是秦湛,如今他靠著存在四海銀行裏的一大筆錢按月吃著利息,還有早年買的幾處鋪子出租出去收租金,自己不賭不嫖,就好四處交友閑逛,是京城裏比較出名的閑散少爺。
在朝廷剛弄出黨佑黨籍碑時,由於父親秦觀及名義上的十八叔秦剛碑上有名,他自然也在被遣出京城的名單之列。
不過與奸臣打交道的好處就在於,花錢就能辦成事。
不出一個月,他便換了一個商人的身份,重新在開封裏辦好了手續,就可以繼續在這京城裏到處晃蕩了。
京城上百萬的人,不少他一個,也不多他一個。
關於流求那邊願意提供足額的通寶錢支持四海銀行放開兌換當十錢的事情,談建在秦湛說了之後,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明州跑一趟,又終於在這除夕之前趕迴了京城。
“湛哥你果真沒騙我,足額的通寶錢,銅料足,做工精,可是絕不亞於四大錢監的貨!”談建說完此話,立即一轉話題急切地問道,“湛哥你必須給我一句實話,大哥是不是沒有死?他迴來了吧?”
秦湛卻不驚訝對方的這一句問話,他淡定了喝了一口杯中的葉茶,再徐徐地吹開杯邊漂浮的茶葉,這才笑道:“怎麽就突然問起這件事了?”
“私鑄通寶錢,兌當十錢,而不是直接私鑄當十錢!這樣的格局,這樣的氣魄,還有這樣的擔當。除了大哥,沒有人能做得出!”談建語氣堅定地說道,“再者說,盼姐從京城離開後,既沒有迴高郵,也沒有去流求,一下子就是這麽長的時間也不見蹤影。我心裏知道,你們其實一直都沒放棄去尋找大哥。談建我沒有別的本事,也就一心想把大哥交給我的銀行與商行都守好。所以我在明州從看到那批錢的時候,心裏一下子就突然地明亮了起來,我相信,大哥他一定是迴來了!”
“胡朝議可是一直都對建哥你多有照應啊!”秦湛笑著說。
“他走他的陽光道,我還是走我的獨木橋!”談建搖搖頭,“他照應我,是因為四海有他必須要照應的價值!其實明州迴來,我這心就徹底放下了,你說不說都不重要了。當初四海銀行就是為了解決兩浙百姓的青苗貸而建的。今天,當十錢坑害民生,這滿朝文武,包括他胡朝議在內,竟無一人敢仗義執言。民間富戶,有奉迎討好的,有明哲保身的,還有囤小錢拒大錢的,更有偷偷盜鑄大錢牟利的。哪個人不都是緊盯著自己家的小口袋?又哪個人不是將他人的生死窮困視若無物?看到流求來的這批錢,你不說也無妨,我知道,這便是大哥的手筆,是大哥的旨意!請湛哥轉告好了,我談建立即遵守,哪怕流求供錢一時不足,我情願先行散盡家財,也決不辜負大哥的期望!”
秦湛將杯中的茶水飲完,起身拍了拍談建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這茶很不錯,我過些時候再來討喝。”
說完便離開了錢莊,出門時,門外竟已經圍了不少的市民百姓,都是在打聽第二天的兌換通寶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