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盼兮來得時間很早,金哥難得在這裏可以賴床,正好就沒有去叫他。
這倒給了盼兮一個可以在哥哥的肩膀上痛哭宣泄的機會了。
隨後,又因為見到了李清照,又是一番意外驚喜帶來的激動與歡樂。
彼此都安靜下來之後,盼兮則關切地問起了哥哥下一步的計劃與打算是什麽?
“宮十二迴來了吧?叫他和虎哥一起進來吧!”秦剛平靜地說。
就在秦剛被鄒放以金針通竅之法幫助恢複了記憶之後,秦剛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這次經曆,無異於在死亡的邊緣走了一圈!所謂的生死之間,的確可以幫助一個人看清楚許多關鍵的問題。
他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被動穿越者開始,從求生到成長,從挫折到立誌,不僅因為自己終於能夠見到了那幾位一直景仰、在意、摯愛及深戀著的人物,更是因為在這些努力之下,慢慢地積累成了許多角落裏的夢想、執著及願望,最終,不可救藥地深深愛上了這個既偉大卻又可能命不久矣的大宋王朝。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慢慢形成的心路曆程,所以他在最後想挽救並改變整個曆史大勢的所有努力與舉動,實際上都顯得過於隨意與缺乏規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麵對此時屋中的四人,秦剛淡淡地以這八個字開了頭,“我曾不止一次與各位講過來自北方女真人的災難性威脅。這次在曷懶甸一行,我已經完全確定了這個威脅的真實性與迫切性。在此之前,我與諸位曾經的努力,隻是讓我們擁有了能與這一危險與威脅對抗的實力。接下來,便是我們與女真人不死不休的完全對抗!”
四人中,隻有李清照聽到“女真威脅論”的機會稍少些,不過相對於另外三人,她對秦剛的判斷,卻是有著發自內心的最真誠的信任與盲從。
“為此,三件事情便是當務之急。”秦剛見無人質疑,便條理清晰地繼續講述,“第一,盡量修補遼東軍備的爛攤子,這將成為我們未來的強大屏障,所以虎子你得和我在這裏多加用心!”
秦虎上前一步,堅定地迴答:“屬下遵命!”
“第二,完成渤海國的備戰與升級準備,此事,宮十二前幾天便去與陳武聯絡過了,接下來的事情分成兩塊,渤海國的事情由陳武去努力,流求那邊的事,宮十二你需加強支持,便是要從流求給予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支持,這樣在遼東這裏的牽製力量會更加堅實!”
“屬下明白!”宮十二同樣迴答得鏗鏘有力。
“第三,倭國九州島那裏的北方基地還得擴大發展,必要時,高麗這裏也可以適當作些布局。我需要在女真人的側後方建立起足夠的牽製力量。所以,接下來,遼國這裏,我還得盡快多待些時間,才有希望把這三件事情做好。做好之後才能稱得起是便是,謀定而後動!”
“哥!如你所言,”秦盼兮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金哥你打算如何安排?”
在座的人,都十分清楚金哥的真實身份,而幾人更清楚這句問話的真實份量,實際上就是在探詢秦剛的政治抱負。
“我得向大家承認一下我在之前犯的錯誤!”秦剛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而是突然認起了錯,一下子令大家有點不太適應,“當斷不斷!當立不立!當言不言!當擔不擔!正是這四介‘當不’,不僅給秦某帶來了生死之禍,更是累及各位四處奔波,艱難行事,以至諸事混沌、局部糜爛,此,乃某之過也!”
在座幾人的反應各不相同,宮十二與秦虎的本想發聲阻止:這叫什麽話?哪有主公向他們認錯的道理,不過他們又實在想聽到秦剛在之後所表達的真實想法,便猶豫了一下,也就錯過了機會。
秦盼兮與李清照則是深知秦剛的脾氣與性格,並不覺得他這樣的認錯有什麽問題,也是都在自然地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語。
其實秦剛自己清楚,自己最大的錯誤是之前對於皇權君主製度的錯位認知:
迫於最初的生存與發展壓力,他極力地學習並融入到宋人的標準認知之中,參加科舉、施理軍政、征戰沙場、甚至親身參與最具特色的大宋朝堂黨爭。
一方麵,他眼下所有的身份、包括大部分的成就,都得益於皇權的認可;另一方麵,他卻以千年之後現代人的固執思想,既在心底裏蔑視這個時代中皇權的力量,又恥於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質樸口號。
簡單總結一下:理想很豐滿,行動太骨感,擁立不積極、造反不樂意!此時的秦剛再迴頭看看那時的自己,感覺還是用另一句後世流行語“又當又立”來形容更是準確。
當然,這些話秦剛自然不會說,並非隻是因為它們很不好懂,更是因為他已經決定了要做出最重要的改變!
“若無大難曆萬險,怎知天命終有遣。蒼天敢讓山河變,我叫蒼天聽我願!”秦剛原本想著編幾句類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句子,但是話在嘴邊也就順口謅成了這麽幾句,雖然格律有所欠缺,但卻勝在氣勢十足。
尤其是宮十二與秦虎,聽著就覺得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兩人相互對視,共同確定了自家主公由此開始真正覺醒的事實,繼而挺直了腰板,等候接下來的任何差遣。
而李清照則先撇了撇嘴,不過這也確實就是她所熟悉的“十八叔風格”,談不上什麽文采,但卻勝在用詞應景、聯句明誌,其突出的天生霸氣倒也是可以給予一些加分的鼓勵。
秦盼兮卻是考慮得較多,她立即擔憂地勸道:“哥,這些話在我們之間說說就行了,你把它編成詩句,萬一被人傳出去了,這可就成了可以定罪的反詩了啊!”
秦剛卻沒說話,而是轉身取出了昨日耶律南仙交給他的那隻鑲銅木盒,從中取出了一隻不足尺許長的卷軸、還有兩隻布包的三樣東西。
兩隻布包不知何物,但那卷軸卻是黃紙玉軸,絕非俗物,令眾人不由地屏住了唿吸。
秦剛先是取出了卷軸道:“此為哲宗皇帝生前遺詔,命越王趙茂,柩前登極,又囑秦剛,持詔輔主!”
眾人雖有準備,但聽了仍然大吃一驚。唯有李清照尚能鎮定地從秦剛手中接過卷軸,輕輕打開,其上所書的詔文內容果不其然,更有玉璽用印在上。
秦剛隨後又打開了另兩隻布包,第一隻裏麵,是一塊金色腰牌,上麵鑄刻著複雜的花紋及醒目的“如朕親臨”四字。
“此乃哲宗皇帝親賜予我,可於宮中行走,可調集禁軍用事!”
第二隻布包打開,更令人驚訝,裏麵露出的一枚玉質璽章更不像是俗物。
“此乃當年劉皇後,也是如今的元符太後的皇後之璽,也是她將金哥托付給我時所留。有此三物,不僅可證明金哥就是越王趙茂、是先帝嫡子,更是大宋的正統繼位之君!”秦剛正色宣布,“更可佐證端王一黨謀逆篡位之事實。如今偽君坐殿,奸臣當道,帝嗣流落外邦,輔臣隱姓埋名!這樣的結局,還不能稱作‘山河之變’麽?”
原來如此!
宮十二想了想後,說道:“蔡京一黨,如今權勢滔天;偽帝趙佶,經營其位,也已漸成氣候。主公縱有迴天扶正之心,也需小心這些奸人沆瀣一氣、一手遮天。”
“宮右丞可是在流求那裏待久了,習慣了凡事先躲為安麽?”秦虎聽了卻並不認同,“現在京城裏的那些人,就是篡權奪位的亂臣賊子。之前是主公記不起事,便就已經容他們猖狂了如此長的時間。今天主公既已清醒,你我又能共聚於此,這事關乎天下大義,豈能對此猶豫不決。屬下認為,帝胄越王在我們這裏,主公又是先帝遺詔所定的顧命大臣,隻要義旗一舉,天下必定眾望所歸!”
“虎子你別曲解我的意思啊!”宮十二有點著急地解釋道,“這天下太大,人心難測。我豈是不讚成主公之義舉嗎?我隻是預先提醒風險,及早準備策略。何況主公前麵也已講過:萬事須得謀定而後動嘛!”
幾人中,卻是李清照一直關注著秦剛的表情,此時便笑著開口:“徐之你開這口,定然已經成竹在胸,現在他們都講了想法,還是來聽聽你拿的主意為好!”
“願聽主公示下!”宮十二與秦虎此時也是都異口同聲地說道。
“成竹在胸說不上,箭在弦上卻是現實!”秦剛將三件東西一一收入盒中,“這些東西在我昏迷之後,一直被耶律寧所收,這次成安公主卻把它們帶過來給了我,應該是瞞了她的兄長,所以這些東西不見了,耶律寧一定會察覺,這是其一;此外,就在這遼陽城中,顧莫娘也是知曉我的身份,她與越國王府又有合作,難保哪天就會能將我的身份泄露了出來。”
“不能現在就去把她解決了麽?”秦虎建議道。
“不能!她還是女真黑龍閣的人。眼下我們還必須維持與女真人的合作狀態。而且,解決了她也沒用,女真人同樣知道我身份,也是不可控製的因素。這兩者加起來才是其二。”說完後的秦剛話風又是一轉,“如今我既已經醒過來,當然必須要做醒來之事!”
宮十二與秦虎一邊聽著一邊興奮了起來。
“鄒先生按我的安排,已經前往大宋京城,他的工作是聯絡皇宮太醫院的故人、要去悄悄尋訪並保護好先帝近侍,這是確保金哥、也就是皇子身份的認定,必須要萬無一失!”
“接下來,金哥必須要去流求,就辛苦盼姐帶他過去!”
秦盼兮連連點頭道:“我剛才也是這樣想著,隻是公主與郡王那邊……”
“那邊由我來說!金哥隻有去了流求,才算是真正地安全。而且,流求也會因為有了金哥,將會更有了地位與保障!”
在場諸人,尤其是宮十二是越聽越興奮:大宋王朝真正的合法繼位者到了流求,這將意味著什麽!他不由地立即站出來建議道:
“主公不一起迴流求嗎?主持大局、號令四方,眼下可沒有比流求更合適的地方了!”
“流求的確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我才讓金哥過去。但最安全的地方,未必就是最合適的地方!”秦剛搖搖頭並笑道,“眼下的遼陽,才是最合適的地方。這裏南有渤海國所倚,東有高麗國可援,遼北女真人尚未兵戎相見,大遼的朝堂政局之中尚還有借力餘地,我這東京道兵馬副都總管,便就是眼下最合適的身份。更何況,如今如果我一走了之,豈不是讓救我一命的混同郡王兄妹倆沒法交待了嗎?”
“嗯,這句是實話!”李清照輕輕哼了一句。
秦剛裝作沒聽見,又對宮十二說道:“之前讓你去了一趟渤海國,武哥那裏的情況你都清楚了。所以接下來,你還得再去一趟九州,我有一個計劃,須得你與那裏的李總督一同去完成,這樣北方的大局才算定下,然後你就可以迴流求,幫我坐鎮協調全局。”
“屬下遵命!”宮十二應下。
秦剛轉而對秦虎道:“你和我一起去過曷懶甸,那裏的女真人首領都認你,所以你和來到遼陽的他們使者一起再去一趟,我讓武哥那裏調一批兵馬聽你指揮。現在完顏部的烏雅束應該順利接任了他們的首領之位,差不多開春之後就會再來染指那裏。我給你的要求不是完全控製那裏,拉一半,打一半,別讓那裏太平就行!”
“末將領命。”秦虎毫不猶豫。
“最後便是你了。”秦剛這才轉頭看向李清照,柔聲說道,“接下來,你迴山東去,照顧好我們的妮兒,跟她說,半年為期,爸爸一定去看她!”
“半年?這可是你說的?”李清照又驚又喜。
“說到做到!”秦剛對她承諾完,轉而又對其他人道,“今日所言,字淺意重。爾等都是秦某身邊至親至信之人,當應明白,我們即將麵對的,將是這天下最強大的兩大帝國,還有你們所不曾知曉的未來之虎狼。然,天命至此,雖千萬人,吾往矣!”
“遼陽聖地!帝終以明誌定天下大策之地也!”
——摘自《大時代·城市篇》
應該說,秦剛的這一決定極其明智。此時,無論是大遼、還是大宋,都進入了表麵上的太平強盛時期,無論朝野內外,都無法可輕易撼動。
近兩百年發展下的大遼帝國,五道、六府、一百五十六州的國土,一百三十多萬戶的人口,近三十萬的常備軍隊,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女真人還有更多的漢人,至少還都是表麵上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曆史榮光伴隨著萬裏江山,百萬子民供養著鐵甲雄兵,汪洋碧海仰望著高山流水,大漠孤煙亦不缺小橋人家。耶律延禧接手了這個浩瀚帝國,僥幸渡過數次最危險的權臣篡權陰謀,並在登基後毫不猶豫、絕不留情地進行了徹底根除,更是樹立起了他的權威,被群臣尊為天祚皇帝。
天祚皇帝雄心勃勃,他想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而大宋這邊,迅速穩定住了皇權的趙佶,在一開始之初,同樣也是雄心勃勃地進行了恢複熙寧之治的新法變革,而他要比元佑時期的皇兄趙煦幸運得多:一則是在之前的建中靖國年間,相對緩和的黨爭,為朝堂中保留下了大批的可用人才;二則秦剛那時的開海海貿,也帶給了朝廷府庫十分充盈的收入成為經濟基礎。
左相蔡京不僅成功地將他所有不喜歡的人統統歸入元佑黨人並打倒之後,又抓住了曾布想提拔自己親家陳佑甫一事,一陣窮追猛打,將其逐出朝堂,去了潤州任知州。
此時,中書侍郎為趙挺之,但並沒有加右仆射,勉強能被稱為宰相之一;其他的宰執有:尚書左丞張商英;尚書右丞兼戶部尚書吳居厚;知樞密院事蔡卞、同知樞密院事兼兵部尚書安惇。再加上蔡京一直注重在監察台及禦史院裏的門生黨人的布局,蔡黨之勢一時間盛之。
然而,曆史總是要講究一點平衡的,不管你願不願意,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胡衍胡滄海,卻因那次皇宮內外驚心動魄的一係列操作,悄然登上政治舞台,然後又因為不斷幫助新皇趙佶解決了花錢的大難題,穩做在講議司商貿詳定官的位置,很快就加進為戶部員外郎,再被封為正六品的朝議大夫。而且,已經深悉大宋朝堂其中奧妙的他,不管之後給他的其它職位如何地顯貴或是實用,而最初抓住的那個講議司商貿詳定官司的差遣,卻絕對不肯挪動。
“含權量!懂不懂?”胡衍在一次喝多的時候,曾經向手下錢貴等人指點迷津:這講議司的詳定官,明麵上隻有從七品,在京城裏是個不起眼的中小官職,雖然能夠上朝,但是排位極後,品級又不高,但是他的含權量卻遠遠超過三四品的給事中、甚至是六部中的某些侍郎。
因為他已經在無意中發現了蔡京設置此司,正是受啟發於熙寧變法中寶貴政治智慧遺產:
當年的變法需要大更是有用的人才,但朝廷既有的人才多是保守派。能夠做事的新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資曆太淺、貿然對他們進行提拔還會被彈劾不合常例。於是王安石就新設立了製置三司條例司,這個臨時官署的主官即由他本人出任,下設檢詳文字與相度利害官,品級都不高,而且隨時可以根據需要再臨時遣官差使。
而這製置三司條例司的權力,卻是淩駕於三司之上,中書及門下皆不得過問。
新法所需要的人才,都可以通過這個機構快速吸收,並以強大的權力推動變法進程。
蔡京在執掌權力之後,便依葫蘆畫瓢成立了一個講議司。而胡衍也以自己在海貿海事領域的獨特優勢,逼得蔡京不得不放出商貿詳定官這個位置與他妥協合作。
基於胡衍的野心與利益訴求,他僅僅保留了與蔡京之間的基本合作關係,卻漸漸地與高俅、童貫、楊戩以及朱勔等人緊密地勾結在了一起,慢慢成為獨立於蔡京一黨以外的第二股勢力。
蔡京走的是大宋權臣一慣的控製台諫體係之路,優點是:快速掌控,聲勢浩大。缺點是:雙刃傷人亦易傷已,一旦失勢立即傾覆!
胡衍則是無師自通地領略到了封建王朝中最根本的權力密鑰,夥同高俅、童貫等人,緊密地圍繞著趙佶的需求想法作為唯一的做事目標,他們無絕對的立場、無明確的訴求、當然更無任何原則、也無絲毫的底線,一切以皇帝為中心,從而迅速地夯實起自己的根基。
而就在以清算政治對手的階段過程中,蔡胡兩黨之間少有爭鬥,多有合作,此時大宋朝廷的上下,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狀態。
這倒給了盼兮一個可以在哥哥的肩膀上痛哭宣泄的機會了。
隨後,又因為見到了李清照,又是一番意外驚喜帶來的激動與歡樂。
彼此都安靜下來之後,盼兮則關切地問起了哥哥下一步的計劃與打算是什麽?
“宮十二迴來了吧?叫他和虎哥一起進來吧!”秦剛平靜地說。
就在秦剛被鄒放以金針通竅之法幫助恢複了記憶之後,秦剛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這次經曆,無異於在死亡的邊緣走了一圈!所謂的生死之間,的確可以幫助一個人看清楚許多關鍵的問題。
他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被動穿越者開始,從求生到成長,從挫折到立誌,不僅因為自己終於能夠見到了那幾位一直景仰、在意、摯愛及深戀著的人物,更是因為在這些努力之下,慢慢地積累成了許多角落裏的夢想、執著及願望,最終,不可救藥地深深愛上了這個既偉大卻又可能命不久矣的大宋王朝。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慢慢形成的心路曆程,所以他在最後想挽救並改變整個曆史大勢的所有努力與舉動,實際上都顯得過於隨意與缺乏規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麵對此時屋中的四人,秦剛淡淡地以這八個字開了頭,“我曾不止一次與各位講過來自北方女真人的災難性威脅。這次在曷懶甸一行,我已經完全確定了這個威脅的真實性與迫切性。在此之前,我與諸位曾經的努力,隻是讓我們擁有了能與這一危險與威脅對抗的實力。接下來,便是我們與女真人不死不休的完全對抗!”
四人中,隻有李清照聽到“女真威脅論”的機會稍少些,不過相對於另外三人,她對秦剛的判斷,卻是有著發自內心的最真誠的信任與盲從。
“為此,三件事情便是當務之急。”秦剛見無人質疑,便條理清晰地繼續講述,“第一,盡量修補遼東軍備的爛攤子,這將成為我們未來的強大屏障,所以虎子你得和我在這裏多加用心!”
秦虎上前一步,堅定地迴答:“屬下遵命!”
“第二,完成渤海國的備戰與升級準備,此事,宮十二前幾天便去與陳武聯絡過了,接下來的事情分成兩塊,渤海國的事情由陳武去努力,流求那邊的事,宮十二你需加強支持,便是要從流求給予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支持,這樣在遼東這裏的牽製力量會更加堅實!”
“屬下明白!”宮十二同樣迴答得鏗鏘有力。
“第三,倭國九州島那裏的北方基地還得擴大發展,必要時,高麗這裏也可以適當作些布局。我需要在女真人的側後方建立起足夠的牽製力量。所以,接下來,遼國這裏,我還得盡快多待些時間,才有希望把這三件事情做好。做好之後才能稱得起是便是,謀定而後動!”
“哥!如你所言,”秦盼兮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金哥你打算如何安排?”
在座的人,都十分清楚金哥的真實身份,而幾人更清楚這句問話的真實份量,實際上就是在探詢秦剛的政治抱負。
“我得向大家承認一下我在之前犯的錯誤!”秦剛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而是突然認起了錯,一下子令大家有點不太適應,“當斷不斷!當立不立!當言不言!當擔不擔!正是這四介‘當不’,不僅給秦某帶來了生死之禍,更是累及各位四處奔波,艱難行事,以至諸事混沌、局部糜爛,此,乃某之過也!”
在座幾人的反應各不相同,宮十二與秦虎的本想發聲阻止:這叫什麽話?哪有主公向他們認錯的道理,不過他們又實在想聽到秦剛在之後所表達的真實想法,便猶豫了一下,也就錯過了機會。
秦盼兮與李清照則是深知秦剛的脾氣與性格,並不覺得他這樣的認錯有什麽問題,也是都在自然地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語。
其實秦剛自己清楚,自己最大的錯誤是之前對於皇權君主製度的錯位認知:
迫於最初的生存與發展壓力,他極力地學習並融入到宋人的標準認知之中,參加科舉、施理軍政、征戰沙場、甚至親身參與最具特色的大宋朝堂黨爭。
一方麵,他眼下所有的身份、包括大部分的成就,都得益於皇權的認可;另一方麵,他卻以千年之後現代人的固執思想,既在心底裏蔑視這個時代中皇權的力量,又恥於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質樸口號。
簡單總結一下:理想很豐滿,行動太骨感,擁立不積極、造反不樂意!此時的秦剛再迴頭看看那時的自己,感覺還是用另一句後世流行語“又當又立”來形容更是準確。
當然,這些話秦剛自然不會說,並非隻是因為它們很不好懂,更是因為他已經決定了要做出最重要的改變!
“若無大難曆萬險,怎知天命終有遣。蒼天敢讓山河變,我叫蒼天聽我願!”秦剛原本想著編幾句類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句子,但是話在嘴邊也就順口謅成了這麽幾句,雖然格律有所欠缺,但卻勝在氣勢十足。
尤其是宮十二與秦虎,聽著就覺得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兩人相互對視,共同確定了自家主公由此開始真正覺醒的事實,繼而挺直了腰板,等候接下來的任何差遣。
而李清照則先撇了撇嘴,不過這也確實就是她所熟悉的“十八叔風格”,談不上什麽文采,但卻勝在用詞應景、聯句明誌,其突出的天生霸氣倒也是可以給予一些加分的鼓勵。
秦盼兮卻是考慮得較多,她立即擔憂地勸道:“哥,這些話在我們之間說說就行了,你把它編成詩句,萬一被人傳出去了,這可就成了可以定罪的反詩了啊!”
秦剛卻沒說話,而是轉身取出了昨日耶律南仙交給他的那隻鑲銅木盒,從中取出了一隻不足尺許長的卷軸、還有兩隻布包的三樣東西。
兩隻布包不知何物,但那卷軸卻是黃紙玉軸,絕非俗物,令眾人不由地屏住了唿吸。
秦剛先是取出了卷軸道:“此為哲宗皇帝生前遺詔,命越王趙茂,柩前登極,又囑秦剛,持詔輔主!”
眾人雖有準備,但聽了仍然大吃一驚。唯有李清照尚能鎮定地從秦剛手中接過卷軸,輕輕打開,其上所書的詔文內容果不其然,更有玉璽用印在上。
秦剛隨後又打開了另兩隻布包,第一隻裏麵,是一塊金色腰牌,上麵鑄刻著複雜的花紋及醒目的“如朕親臨”四字。
“此乃哲宗皇帝親賜予我,可於宮中行走,可調集禁軍用事!”
第二隻布包打開,更令人驚訝,裏麵露出的一枚玉質璽章更不像是俗物。
“此乃當年劉皇後,也是如今的元符太後的皇後之璽,也是她將金哥托付給我時所留。有此三物,不僅可證明金哥就是越王趙茂、是先帝嫡子,更是大宋的正統繼位之君!”秦剛正色宣布,“更可佐證端王一黨謀逆篡位之事實。如今偽君坐殿,奸臣當道,帝嗣流落外邦,輔臣隱姓埋名!這樣的結局,還不能稱作‘山河之變’麽?”
原來如此!
宮十二想了想後,說道:“蔡京一黨,如今權勢滔天;偽帝趙佶,經營其位,也已漸成氣候。主公縱有迴天扶正之心,也需小心這些奸人沆瀣一氣、一手遮天。”
“宮右丞可是在流求那裏待久了,習慣了凡事先躲為安麽?”秦虎聽了卻並不認同,“現在京城裏的那些人,就是篡權奪位的亂臣賊子。之前是主公記不起事,便就已經容他們猖狂了如此長的時間。今天主公既已清醒,你我又能共聚於此,這事關乎天下大義,豈能對此猶豫不決。屬下認為,帝胄越王在我們這裏,主公又是先帝遺詔所定的顧命大臣,隻要義旗一舉,天下必定眾望所歸!”
“虎子你別曲解我的意思啊!”宮十二有點著急地解釋道,“這天下太大,人心難測。我豈是不讚成主公之義舉嗎?我隻是預先提醒風險,及早準備策略。何況主公前麵也已講過:萬事須得謀定而後動嘛!”
幾人中,卻是李清照一直關注著秦剛的表情,此時便笑著開口:“徐之你開這口,定然已經成竹在胸,現在他們都講了想法,還是來聽聽你拿的主意為好!”
“願聽主公示下!”宮十二與秦虎此時也是都異口同聲地說道。
“成竹在胸說不上,箭在弦上卻是現實!”秦剛將三件東西一一收入盒中,“這些東西在我昏迷之後,一直被耶律寧所收,這次成安公主卻把它們帶過來給了我,應該是瞞了她的兄長,所以這些東西不見了,耶律寧一定會察覺,這是其一;此外,就在這遼陽城中,顧莫娘也是知曉我的身份,她與越國王府又有合作,難保哪天就會能將我的身份泄露了出來。”
“不能現在就去把她解決了麽?”秦虎建議道。
“不能!她還是女真黑龍閣的人。眼下我們還必須維持與女真人的合作狀態。而且,解決了她也沒用,女真人同樣知道我身份,也是不可控製的因素。這兩者加起來才是其二。”說完後的秦剛話風又是一轉,“如今我既已經醒過來,當然必須要做醒來之事!”
宮十二與秦虎一邊聽著一邊興奮了起來。
“鄒先生按我的安排,已經前往大宋京城,他的工作是聯絡皇宮太醫院的故人、要去悄悄尋訪並保護好先帝近侍,這是確保金哥、也就是皇子身份的認定,必須要萬無一失!”
“接下來,金哥必須要去流求,就辛苦盼姐帶他過去!”
秦盼兮連連點頭道:“我剛才也是這樣想著,隻是公主與郡王那邊……”
“那邊由我來說!金哥隻有去了流求,才算是真正地安全。而且,流求也會因為有了金哥,將會更有了地位與保障!”
在場諸人,尤其是宮十二是越聽越興奮:大宋王朝真正的合法繼位者到了流求,這將意味著什麽!他不由地立即站出來建議道:
“主公不一起迴流求嗎?主持大局、號令四方,眼下可沒有比流求更合適的地方了!”
“流求的確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我才讓金哥過去。但最安全的地方,未必就是最合適的地方!”秦剛搖搖頭並笑道,“眼下的遼陽,才是最合適的地方。這裏南有渤海國所倚,東有高麗國可援,遼北女真人尚未兵戎相見,大遼的朝堂政局之中尚還有借力餘地,我這東京道兵馬副都總管,便就是眼下最合適的身份。更何況,如今如果我一走了之,豈不是讓救我一命的混同郡王兄妹倆沒法交待了嗎?”
“嗯,這句是實話!”李清照輕輕哼了一句。
秦剛裝作沒聽見,又對宮十二說道:“之前讓你去了一趟渤海國,武哥那裏的情況你都清楚了。所以接下來,你還得再去一趟九州,我有一個計劃,須得你與那裏的李總督一同去完成,這樣北方的大局才算定下,然後你就可以迴流求,幫我坐鎮協調全局。”
“屬下遵命!”宮十二應下。
秦剛轉而對秦虎道:“你和我一起去過曷懶甸,那裏的女真人首領都認你,所以你和來到遼陽的他們使者一起再去一趟,我讓武哥那裏調一批兵馬聽你指揮。現在完顏部的烏雅束應該順利接任了他們的首領之位,差不多開春之後就會再來染指那裏。我給你的要求不是完全控製那裏,拉一半,打一半,別讓那裏太平就行!”
“末將領命。”秦虎毫不猶豫。
“最後便是你了。”秦剛這才轉頭看向李清照,柔聲說道,“接下來,你迴山東去,照顧好我們的妮兒,跟她說,半年為期,爸爸一定去看她!”
“半年?這可是你說的?”李清照又驚又喜。
“說到做到!”秦剛對她承諾完,轉而又對其他人道,“今日所言,字淺意重。爾等都是秦某身邊至親至信之人,當應明白,我們即將麵對的,將是這天下最強大的兩大帝國,還有你們所不曾知曉的未來之虎狼。然,天命至此,雖千萬人,吾往矣!”
“遼陽聖地!帝終以明誌定天下大策之地也!”
——摘自《大時代·城市篇》
應該說,秦剛的這一決定極其明智。此時,無論是大遼、還是大宋,都進入了表麵上的太平強盛時期,無論朝野內外,都無法可輕易撼動。
近兩百年發展下的大遼帝國,五道、六府、一百五十六州的國土,一百三十多萬戶的人口,近三十萬的常備軍隊,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女真人還有更多的漢人,至少還都是表麵上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曆史榮光伴隨著萬裏江山,百萬子民供養著鐵甲雄兵,汪洋碧海仰望著高山流水,大漠孤煙亦不缺小橋人家。耶律延禧接手了這個浩瀚帝國,僥幸渡過數次最危險的權臣篡權陰謀,並在登基後毫不猶豫、絕不留情地進行了徹底根除,更是樹立起了他的權威,被群臣尊為天祚皇帝。
天祚皇帝雄心勃勃,他想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而大宋這邊,迅速穩定住了皇權的趙佶,在一開始之初,同樣也是雄心勃勃地進行了恢複熙寧之治的新法變革,而他要比元佑時期的皇兄趙煦幸運得多:一則是在之前的建中靖國年間,相對緩和的黨爭,為朝堂中保留下了大批的可用人才;二則秦剛那時的開海海貿,也帶給了朝廷府庫十分充盈的收入成為經濟基礎。
左相蔡京不僅成功地將他所有不喜歡的人統統歸入元佑黨人並打倒之後,又抓住了曾布想提拔自己親家陳佑甫一事,一陣窮追猛打,將其逐出朝堂,去了潤州任知州。
此時,中書侍郎為趙挺之,但並沒有加右仆射,勉強能被稱為宰相之一;其他的宰執有:尚書左丞張商英;尚書右丞兼戶部尚書吳居厚;知樞密院事蔡卞、同知樞密院事兼兵部尚書安惇。再加上蔡京一直注重在監察台及禦史院裏的門生黨人的布局,蔡黨之勢一時間盛之。
然而,曆史總是要講究一點平衡的,不管你願不願意,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胡衍胡滄海,卻因那次皇宮內外驚心動魄的一係列操作,悄然登上政治舞台,然後又因為不斷幫助新皇趙佶解決了花錢的大難題,穩做在講議司商貿詳定官的位置,很快就加進為戶部員外郎,再被封為正六品的朝議大夫。而且,已經深悉大宋朝堂其中奧妙的他,不管之後給他的其它職位如何地顯貴或是實用,而最初抓住的那個講議司商貿詳定官司的差遣,卻絕對不肯挪動。
“含權量!懂不懂?”胡衍在一次喝多的時候,曾經向手下錢貴等人指點迷津:這講議司的詳定官,明麵上隻有從七品,在京城裏是個不起眼的中小官職,雖然能夠上朝,但是排位極後,品級又不高,但是他的含權量卻遠遠超過三四品的給事中、甚至是六部中的某些侍郎。
因為他已經在無意中發現了蔡京設置此司,正是受啟發於熙寧變法中寶貴政治智慧遺產:
當年的變法需要大更是有用的人才,但朝廷既有的人才多是保守派。能夠做事的新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資曆太淺、貿然對他們進行提拔還會被彈劾不合常例。於是王安石就新設立了製置三司條例司,這個臨時官署的主官即由他本人出任,下設檢詳文字與相度利害官,品級都不高,而且隨時可以根據需要再臨時遣官差使。
而這製置三司條例司的權力,卻是淩駕於三司之上,中書及門下皆不得過問。
新法所需要的人才,都可以通過這個機構快速吸收,並以強大的權力推動變法進程。
蔡京在執掌權力之後,便依葫蘆畫瓢成立了一個講議司。而胡衍也以自己在海貿海事領域的獨特優勢,逼得蔡京不得不放出商貿詳定官這個位置與他妥協合作。
基於胡衍的野心與利益訴求,他僅僅保留了與蔡京之間的基本合作關係,卻漸漸地與高俅、童貫、楊戩以及朱勔等人緊密地勾結在了一起,慢慢成為獨立於蔡京一黨以外的第二股勢力。
蔡京走的是大宋權臣一慣的控製台諫體係之路,優點是:快速掌控,聲勢浩大。缺點是:雙刃傷人亦易傷已,一旦失勢立即傾覆!
胡衍則是無師自通地領略到了封建王朝中最根本的權力密鑰,夥同高俅、童貫等人,緊密地圍繞著趙佶的需求想法作為唯一的做事目標,他們無絕對的立場、無明確的訴求、當然更無任何原則、也無絲毫的底線,一切以皇帝為中心,從而迅速地夯實起自己的根基。
而就在以清算政治對手的階段過程中,蔡胡兩黨之間少有爭鬥,多有合作,此時大宋朝廷的上下,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