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跟進去後,迅速關上了這扇門,隻見這裏卻是一處空蕩蕩地如過道一樣的房間,似乎就是一間因為分隔其它房間而多出來的這麽一塊用處不大的地方一樣。
“大娘娘不是讓我們再去看爹爹麽?為什麽又不去了?”被劉皇後牽來牽去的趙茂已經是一頭霧水了,而且他也是被折騰了一夜,精神並不是太好。
“大哥兒聽話,這不是遇見你老師了麽?娘和他說幾句話,你可以靠著娘先睡一睡。”劉皇後一邊安慰著,一邊將趙茂抱在懷裏。
“皇後殿下,你說是太後那裏的宮女傳信,不知那宮女你可認識?”
“這次傳詔的宮女倒確是眼生,這有問題嗎?”
“眼生的話,問題也就更大了。”秦剛也不想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道,“皇後說這是福寧殿的後殿,換句話說,剛才那條走廊,走到底應該便就是陛下休息之處吧?”
“正是!”
“倘若二位殿下剛才一直走過去,應該正好遇見同樣稀裏糊塗被帶去的微臣,更重要的一點是,那時所謂帶著你我而來的宮女太監卻又極其蹊蹺地都不在了。而如果說在這個時刻,萬一寢殿裏的陛下遇上一點說不清楚的不測之險,正在現場的我們三人,可就是自投羅網、百口難辯了啊!”
“不測之險?百口難辯?”劉皇後大吃一驚,“你是說會有人加害陛下,再嫁禍到我們的頭上嗎?不可能,吾是當朝皇後,怎麽會加害於陛下?會有什麽樣的荒謬理由呢?”
“理由很簡單:會說殿下是想讓大哥兒立即繼位為新帝!”
“胡說,就算是陛下百年之後,這皇位本就該大哥兒繼承,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殿下莫要忘了,就在剛才的早晨,宰輔們剛議定是由向太後垂簾聽政!今天早朝,必然會有人提議讓端王監國。這整整一夜,端王可是時刻都跟在向太後身後的!”秦剛一步步地分析,“所以,若陛下一直臥病,太後便一直聽政。時間一長,再加上一旦端王監國成功,別說大哥兒能不能繼位,就說能否活到成年,也是很難說的事情!”
劉皇後卻是被秦剛的這一番話說得冷汗直冒,她不由地說話開始打結:“我來福寧殿可是太後差人叫來的,到時候可以與她對質啊!”
“叫臣來的人也是說太後派來的,可是這兩人現在在哪裏呢?甚至更狠一點,這兩人要是都不存在了怎麽辦?”
劉皇後哪裏見識過這樣的局勢,她的整個頭腦都是亂的,她不禁自語道:“是太後和端王安排的麽?她們為何要這樣?”
“陛下若正常駕崩,眾臣勢必擁護越王殿下繼位登基。章相甚至還會力主皇後殿下權同聽政。向太後至少要被分了權,端王更是失去了登上大寶的所有機會!”秦剛立即給她分析,“但要是陛下如今出了意外,而且你又與我同時出現在這個地方,那不就做實了你我動手謀害陛下的罪名了麽?如此一來,越王自然沒有了繼位資格,向太後自然會力推端王登基上位!”
“不可能,隻有他們想謀害陛下,妾身與陛下情深意重,是絕對不可能這麽做的,也不會有人相信這種事情的!”劉皇後手足無措,自稱都改了,心裏著實慌得不行。
“這不是有沒有人相信的問題!而是在向太後聽政的情況下,便會以朝廷的名義如此宣布,大家不得不相信它!”秦剛更進一步地戳破劉皇後的幻想,“難道殿下沒發現這一夜以來,宮裏許多地方的人手都換了嗎?”
劉皇後一時愣住:“可是,可是他們說的是陛下病重,宮內加強防衛啊!”
“加強防衛,會連陛下身邊的梁都都知都撤換了嗎?”秦剛更是指出關鍵的地方。
“妾身隻是一個女流之輩,哪裏還會注意這樣。天啊!他們,他們這是想要置我們母子倆於死地啊!”劉皇後基本相信了秦剛的分析,全身的力氣,都用來緊緊抱著在她懷裏困得已經完全睡著的趙茂。
秦剛看了看四周,無奈地說道:“在下也不知這裏能夠躲避多久。但是,殿下與臣都已被騙入了這福寧殿中,隻要一露麵、或者是被他們查找到,加上無人作證我們進來的理由,那就做實了行刺或加害陛下的罪名,理由與動機,前麵臣已說了,關於罪證麽,估計對方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自投羅網呢!”
“秦翊善,哦不,秦龍製!”劉皇後很快便迴過神來,此時秦剛便是她唯一的依靠了,她改迴了對他從前的稱唿,“吾知你有大本事,所以陛下才讓你做大哥兒的老師,又說是你是將來輔佐他成為明君的重臣,你一定能有辦法救我們的吧?對吧?隻有你才能救我們啊!”
“臣,臣此時也是身陷絕境,自身難保啊!”秦剛說的是實話。而且,外界關於劉皇後恃寵而驕、淺薄無知的傳聞很多,所以之前對她也是一直敬而遠之,從未刻意結交過。這次陰差陽錯地因為共同的敵人,一同被困在了這裏,秦剛也吃不準對方到底是擔心未成年的兒子、還是丟不下自己到手的權力與富貴,“不過,臣倒是提議,我們必須要分開行動,以徹底打破想要陷害我們人的設計,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分開行動?秦龍製是說……可!你帶大哥兒離開吧!他們連陛下都敢下手,大哥兒一個孩子,留在宮裏,必然是保不住性命。你帶他出宮,哪怕是找個沒人的地方躲著做個普通人過一輩子也好!”劉皇後的反應與決斷卻令秦剛很是意外。
“殿下真的確定?”
“確定!”劉皇後此時的臉上,表露出來的是那種“為母則剛”的神情態度,“茂兒剛出生就遇大病,那時便是龍製從海外尋來仙藥救活。如今尚還垂髫,又遭此大劫,所幸還能再遇龍製伸手援助。今天之事,妾身也想明白了,他們的目標是那個皇位,所以大哥兒必然是他們要下手的目標。懇請龍製念在陛下關愛的恩情、念在天下蒼生的正道,一定要救大哥兒離開皇宮。為此,哪怕需要妾身舍了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
言罷,生性驕傲無比的劉皇後竟然不惜為此向秦剛屈身行禮。
秦剛大驚,連忙伸手攔阻,劉皇後卻也順勢便將懷裏已經熟睡的趙茂遞到了他的手上,並懇切無比地說道:“大哥兒就交給你了!”
“殿下勿過於憂慮!”秦剛接過趙茂之後便安慰劉皇後,“隻要臣能將越王帶離京城,那幫竊國賊子就必然有所顧忌!”。
秦剛先是仔細講了自己準備從中脫困的想法,又向劉皇後詢問確認了一些關鍵的事情,終於讓她為此舒展開了久蹙的眉頭。
“如此甚好!”劉皇後此時再三地看著已在秦剛手中的趙茂,心裏便有千般不舍、萬般無奈,卻也沒有辦法,她伸手入袖,卻是拿出了一枚玉製印璽,塞入趙茂的懷中道,“此乃皇後之璽,他們要對本宮動手,此璽便無大用,放在大哥兒身上,以後便算是個憑證。大哥兒既是陛下骨血,又是天家龍脈,隻要能夠長大成人,將來有機會迴宮,沒人否認得了他的身份!大哥兒極聰明,又是知道你是他的老師,必會聽你之言!隻是,望他長大成人之後,莫要忘了,他親娘的冤屈……”
說到最後,劉皇後也不禁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秦剛此時卻是真心實意地跪下立誓道:“皇後有此重托,秦剛莫敢不從。在此立誓,當窮極全力、粉身碎骨,力保越王安全,為陛下與殿下護此唯一血脈!若有違背,天雷同擊、諸神共懲!”
劉皇後聽了後,卻是神情大振,便於此時對秦剛行了全禮拜道:“行此禮者非皇後,而是大哥兒之親娘,在此拜謝秦龍製義薄雲天之舉!”
秦剛對皇後迴禮之後,說道:“事不宜遲,臣以為,端王帶入宮中的人手不多,此時應該盡數都在寢殿那邊設伏。所以,臣這就帶越王出宮,請殿下再賜可取信於隨從內侍的信物。”
劉皇後立即拔下發簪上的一枝嵌珠金釵道:“此釵我極少離身,後門外候著女官見之必然聽從龍製吩咐!”
秦剛接過金釵之後再不猶豫,先是細聽門外走廊無聲之際,便懷抱趙茂,急急趕向後門之處。
出得門來,看到正有兩付輦輿在那裏,一旁候著的,正是慈元宮的宮女,尤其看見秦剛所抱著的趙茂,立即就有女官上來相問。
秦剛以皇後所賜金釵示之,並道:“越王殿下突感不適,皇後命吾速帶其出宮問疾!”
女官是認得秦剛的,並也知道當年越王差點夭折,就是靠這位年輕的大臣尋來的仙藥救活,所以根本就沒有懷疑,趕緊將趙茂接上輦輿,與抬輿的兩人隨同秦剛一同而行。
在來到標誌後宮禁中的皇儀門時,秦剛走在輦輿旁,卻是一手拿出並舉起之前皇帝賜給他的金色腰牌,喝道:“奉陛下口諭,送越王出宮問疾!十萬火急,不得阻攔!”
守門軍官卻是認得這塊標有“如朕親臨”的特製金牌,不敢大意,立即放行。
而抬輦輿的宮女與女官見到秦剛手中有此金牌,更是不敢有疑,更加緊張地從橫街上快速趕向西華門。
到了西華門處,秦剛手裏的特製金牌再一次發揮了作用,這裏守衛的天武軍軍官雖然堅持要求親手驗視金牌,但在仔細看了後更是肅然起敬。
在出門前,秦剛像是突然想起來一樣,急急對那女官道:“差點忘了,皇後在我出發前特意交待過,一定要報至太後宮中知曉才好。你現在就去,千萬不要誤了事情!”
女官稍一猶豫,卻是不敢違背這一指令,隻得轉身再向慈德宮趕去。
秦剛帶著抬輦輿的兩名宮女出了西華門,雖然是鬆了一大口氣,卻是不敢停留,向著南北向的啟聖院街方向而去。
仍是等在福寧殿後殿內室中的劉皇後,按秦剛所講,稍待了一刻之後,十分淡定地按照原路而行,前往趙煦的寢宮休息之處,鎮定自若地“自投羅網”!
隨著走過走廊的拐角,正式進入了前往趙煦寢宮的後門之時,有過提醒的劉皇後分明可以感受到角落裏正在注視著的一雙雙目光興奮卻又疑惑的目光:
興奮的應該是,終於等到了皇後來鑽圈套了!
疑惑的也應該是,怎麽就隻有皇後一人?
趙茂在不她手上倒也算了,那個特意被引來的秦剛怎麽卻沒有看到?
沒有看到秦剛出現,他們埋伏在這裏的人又該如何行動?或者說該不該行動?
終於,就在劉皇後準備踏進天子寢宮後門之時,指揮這次埋伏行動的楊戩隻能帶著兩人從一旁出現了:“何人?擅闖天子寢宮後殿?!”
“吾來探望陛下,不行麽!”劉皇後如今拿起架勢來,卻有幾分不怒自威的樣子。
“小臣見過皇後殿下!”楊戩無奈之中,隻能過來給皇後行禮,嘴裏卻還想做一番努力,“不知皇後殿下為何出現在這後殿之中,又為何卻是一人獨自而行?”
“你這不長眼的東西,吾想去哪裏,想不想帶著下人,豈是你等該問的問題!”劉皇後經秦剛的指點,立刻就找到了與這些人對話時掌握主動的要點,“還不趕緊把路讓開,不要影響了我去探望陛下。”
這楊戩內心暗暗叫苦,這可是與端王之前安排的不一樣,現場不知為何,卻就隻有皇後一人,任是如何潑髒水也是無用。他隻能孤注一擲,突然對著後麵的走廊那處一指喝道:“那裏是什麽人?”
說完,暗中埋伏的另外幾名內侍宦官立即出動,沿著走廊便追查了過去,楊戩這是寄希望於秦剛此時跟在後麵的某處,能夠被他們一下子給搜查出來,這樣也能勉強給皇後安排一下“勾結外臣、圖謀不軌”的罪名。
劉皇後知道對方在虛張聲勢,倒也不慌不忙地等著看對方的手忙腳亂。
很快,衝到走廊那裏的人都灰溜溜地迴來,卻是什麽也沒有看到。楊戩也就隻能故作鎮定,聲稱是奉了太後之命,嚴加護衛皇帝寢宮安全,剛才的行為,是擔心有人尾隨皇後。
劉皇後冷笑了一聲:“也不知道你們這幫東西怎麽當差的,天子的寢宮,都弄得這樣子不安全了嗎?”
楊戩無奈,隻能連連告罪,卻又說太醫有囑,皇帝未醒,此時不宜前去打擾。
劉皇後哪裏會聽他的這些話,卻是大怒道:自己看望皇帝,怎可說是打擾?楊戩前麵陣腳已亂,和她對扯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拿出太後的手諭為證,好不容易才將其勸說迴頭。
望著劉皇後極不滿意地迴去的身形,楊戩擦著額頭的汗,自語道:“不對啊,什麽都不對啊!”隨即他轉身進入另一處地方,先是悄悄地叫來了之前派出向劉皇後傳信的宮女,確認了之前帶她過來時,越王趙茂的確是在其身邊,可是為何不見了卻不知而知。再帶人去檢查了將秦剛帶過來的地方,發現那裏麵也是空有一人。
“越王突然不見了!秦剛也不見了!皇後又突然變得那麽有底氣了!這事絕對不對勁!”楊戩感到事情有點失控了,他讓手下人繼續守好這裏,轉身便趕往慈德宮向端王匯報。
“蠢貨!”趙佶聽聞匯報後第一次發怒了!
這是他從昨天下午開始行動之後的第一次受挫。原本算著時間,此時應該是手下人順利地將秦剛與皇後引入圈套之中了,按照最初的計劃,楊戩會在現場將他們一舉擒獲,順手結束掉他那個倒黴皇兄的性命,至此便可實現他“一石三鳥”的高明計劃:
皇帝駕崩,眾臣必須推舉新君人選;
因皇後是弑君行動的主謀,她及她的兒子越王將失去繼位資格;
因秦剛是弑君行動的共謀,他的性命也將握在自己掌中,除非李清照自薦枕席來換取……
近在眼前的皇位、唾手可得的天下、還有夢寐以求的才女美人,卻在眼前的這個糟糕的匯報中灰飛煙滅,趙佶怒不可斥,那隻原本善於揮筆潑墨的瘦弱胳膊在桌案上“蓬蓬蓬”連續砸了好幾下。
“王爺息怒!”一旁的胡衍立即站出來,“秦剛此人生性警覺,現在的情況看起來,一定是他在之前就已經有所警覺,倒也不能一定要怪到楊大閣身上。隻是,現在他與越王同時失了行蹤,也未必全是壞事,我們還是有了新機會!”
“什麽新機會?”
“他與越王同時失蹤,必然是帶了越王潛逃。那麽,我們就可直接宣布‘秦剛劫走越王’的消息,進而便可調動禁軍在皇城內外全麵搜捕!而在此過程中,但凡有人表示不滿,便可統統以同黨同謀而抓起來!”
“隻是,章相、蘇相必不相信,他們若是質問秦剛這樣做的動機呢?”趙佶問道。
“秦剛在丁憂之前的官職已經正五品,此次太後對他奪情封賞的翊善一職卻隻有從七品,而此人恃功自傲對此不滿便鋌而走險!”
“理由有些勉強,而且還‘莫須有’啊!”趙佶有點猶豫。
“有太後的支持,‘莫須有’便夠了!”胡衍卻是更進一步提醒,“其實值此關鍵時刻,王爺可勸說太後,就用這一個理由去試探朝堂群臣,看看誰還會支持秦剛?更可看出誰會真正地支持太後?這豈不又是一條‘一箭雙雕’的好計策麽?”
“有理!”還是滄海考慮周全!”趙佶大喜道,“大業若成,滄海你屬頭功!”
“王爺過獎,臣請殿下即刻下令,由楊大閣在宮內組織搜索;下官帶人出宮在京城布控。料想在這天羅地網之下,秦剛與越王便就是插翅也難飛走!再者說,全城通緝之下,就算秦剛僥幸能逃出皇宮,他到了外麵必然會動用他的暗哨人手,實際上,在下早已在那裏布好耳目,就等著他主動上門。”
胡衍說到這裏,又把聲音稍稍壓低了後說:“但凡能夠抓到他們倆,屬下必保越王活不過第二天,而殺害他的兇手之名,便就是秦剛。‘一石三鳥’之計,繼續在此生效!”
端王聽了之後愈加滿意。
楊戩與胡衍一同走出來後,不得不對拱手相謝:“咱家謝過胡爺剛才美言相助。”
“好說好說!都是兄弟,都是為了王爺的大業!”
看著楊戩匆匆去找皇城司的人安排宮內搜捕,胡衍卻是冷笑了兩聲,沒多作半分停留,便急急出宮而去。
以胡衍對秦剛的了解,既然他敢於進入皇宮,必然會有出宮的準備後手。所以他表麵上幫著楊戩說了幾句話,實質卻是拿他作了墊腳石,等著作為自己在宮外立功的比對呢!
“大娘娘不是讓我們再去看爹爹麽?為什麽又不去了?”被劉皇後牽來牽去的趙茂已經是一頭霧水了,而且他也是被折騰了一夜,精神並不是太好。
“大哥兒聽話,這不是遇見你老師了麽?娘和他說幾句話,你可以靠著娘先睡一睡。”劉皇後一邊安慰著,一邊將趙茂抱在懷裏。
“皇後殿下,你說是太後那裏的宮女傳信,不知那宮女你可認識?”
“這次傳詔的宮女倒確是眼生,這有問題嗎?”
“眼生的話,問題也就更大了。”秦剛也不想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道,“皇後說這是福寧殿的後殿,換句話說,剛才那條走廊,走到底應該便就是陛下休息之處吧?”
“正是!”
“倘若二位殿下剛才一直走過去,應該正好遇見同樣稀裏糊塗被帶去的微臣,更重要的一點是,那時所謂帶著你我而來的宮女太監卻又極其蹊蹺地都不在了。而如果說在這個時刻,萬一寢殿裏的陛下遇上一點說不清楚的不測之險,正在現場的我們三人,可就是自投羅網、百口難辯了啊!”
“不測之險?百口難辯?”劉皇後大吃一驚,“你是說會有人加害陛下,再嫁禍到我們的頭上嗎?不可能,吾是當朝皇後,怎麽會加害於陛下?會有什麽樣的荒謬理由呢?”
“理由很簡單:會說殿下是想讓大哥兒立即繼位為新帝!”
“胡說,就算是陛下百年之後,這皇位本就該大哥兒繼承,我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殿下莫要忘了,就在剛才的早晨,宰輔們剛議定是由向太後垂簾聽政!今天早朝,必然會有人提議讓端王監國。這整整一夜,端王可是時刻都跟在向太後身後的!”秦剛一步步地分析,“所以,若陛下一直臥病,太後便一直聽政。時間一長,再加上一旦端王監國成功,別說大哥兒能不能繼位,就說能否活到成年,也是很難說的事情!”
劉皇後卻是被秦剛的這一番話說得冷汗直冒,她不由地說話開始打結:“我來福寧殿可是太後差人叫來的,到時候可以與她對質啊!”
“叫臣來的人也是說太後派來的,可是這兩人現在在哪裏呢?甚至更狠一點,這兩人要是都不存在了怎麽辦?”
劉皇後哪裏見識過這樣的局勢,她的整個頭腦都是亂的,她不禁自語道:“是太後和端王安排的麽?她們為何要這樣?”
“陛下若正常駕崩,眾臣勢必擁護越王殿下繼位登基。章相甚至還會力主皇後殿下權同聽政。向太後至少要被分了權,端王更是失去了登上大寶的所有機會!”秦剛立即給她分析,“但要是陛下如今出了意外,而且你又與我同時出現在這個地方,那不就做實了你我動手謀害陛下的罪名了麽?如此一來,越王自然沒有了繼位資格,向太後自然會力推端王登基上位!”
“不可能,隻有他們想謀害陛下,妾身與陛下情深意重,是絕對不可能這麽做的,也不會有人相信這種事情的!”劉皇後手足無措,自稱都改了,心裏著實慌得不行。
“這不是有沒有人相信的問題!而是在向太後聽政的情況下,便會以朝廷的名義如此宣布,大家不得不相信它!”秦剛更進一步地戳破劉皇後的幻想,“難道殿下沒發現這一夜以來,宮裏許多地方的人手都換了嗎?”
劉皇後一時愣住:“可是,可是他們說的是陛下病重,宮內加強防衛啊!”
“加強防衛,會連陛下身邊的梁都都知都撤換了嗎?”秦剛更是指出關鍵的地方。
“妾身隻是一個女流之輩,哪裏還會注意這樣。天啊!他們,他們這是想要置我們母子倆於死地啊!”劉皇後基本相信了秦剛的分析,全身的力氣,都用來緊緊抱著在她懷裏困得已經完全睡著的趙茂。
秦剛看了看四周,無奈地說道:“在下也不知這裏能夠躲避多久。但是,殿下與臣都已被騙入了這福寧殿中,隻要一露麵、或者是被他們查找到,加上無人作證我們進來的理由,那就做實了行刺或加害陛下的罪名,理由與動機,前麵臣已說了,關於罪證麽,估計對方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自投羅網呢!”
“秦翊善,哦不,秦龍製!”劉皇後很快便迴過神來,此時秦剛便是她唯一的依靠了,她改迴了對他從前的稱唿,“吾知你有大本事,所以陛下才讓你做大哥兒的老師,又說是你是將來輔佐他成為明君的重臣,你一定能有辦法救我們的吧?對吧?隻有你才能救我們啊!”
“臣,臣此時也是身陷絕境,自身難保啊!”秦剛說的是實話。而且,外界關於劉皇後恃寵而驕、淺薄無知的傳聞很多,所以之前對她也是一直敬而遠之,從未刻意結交過。這次陰差陽錯地因為共同的敵人,一同被困在了這裏,秦剛也吃不準對方到底是擔心未成年的兒子、還是丟不下自己到手的權力與富貴,“不過,臣倒是提議,我們必須要分開行動,以徹底打破想要陷害我們人的設計,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分開行動?秦龍製是說……可!你帶大哥兒離開吧!他們連陛下都敢下手,大哥兒一個孩子,留在宮裏,必然是保不住性命。你帶他出宮,哪怕是找個沒人的地方躲著做個普通人過一輩子也好!”劉皇後的反應與決斷卻令秦剛很是意外。
“殿下真的確定?”
“確定!”劉皇後此時的臉上,表露出來的是那種“為母則剛”的神情態度,“茂兒剛出生就遇大病,那時便是龍製從海外尋來仙藥救活。如今尚還垂髫,又遭此大劫,所幸還能再遇龍製伸手援助。今天之事,妾身也想明白了,他們的目標是那個皇位,所以大哥兒必然是他們要下手的目標。懇請龍製念在陛下關愛的恩情、念在天下蒼生的正道,一定要救大哥兒離開皇宮。為此,哪怕需要妾身舍了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
言罷,生性驕傲無比的劉皇後竟然不惜為此向秦剛屈身行禮。
秦剛大驚,連忙伸手攔阻,劉皇後卻也順勢便將懷裏已經熟睡的趙茂遞到了他的手上,並懇切無比地說道:“大哥兒就交給你了!”
“殿下勿過於憂慮!”秦剛接過趙茂之後便安慰劉皇後,“隻要臣能將越王帶離京城,那幫竊國賊子就必然有所顧忌!”。
秦剛先是仔細講了自己準備從中脫困的想法,又向劉皇後詢問確認了一些關鍵的事情,終於讓她為此舒展開了久蹙的眉頭。
“如此甚好!”劉皇後此時再三地看著已在秦剛手中的趙茂,心裏便有千般不舍、萬般無奈,卻也沒有辦法,她伸手入袖,卻是拿出了一枚玉製印璽,塞入趙茂的懷中道,“此乃皇後之璽,他們要對本宮動手,此璽便無大用,放在大哥兒身上,以後便算是個憑證。大哥兒既是陛下骨血,又是天家龍脈,隻要能夠長大成人,將來有機會迴宮,沒人否認得了他的身份!大哥兒極聰明,又是知道你是他的老師,必會聽你之言!隻是,望他長大成人之後,莫要忘了,他親娘的冤屈……”
說到最後,劉皇後也不禁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秦剛此時卻是真心實意地跪下立誓道:“皇後有此重托,秦剛莫敢不從。在此立誓,當窮極全力、粉身碎骨,力保越王安全,為陛下與殿下護此唯一血脈!若有違背,天雷同擊、諸神共懲!”
劉皇後聽了後,卻是神情大振,便於此時對秦剛行了全禮拜道:“行此禮者非皇後,而是大哥兒之親娘,在此拜謝秦龍製義薄雲天之舉!”
秦剛對皇後迴禮之後,說道:“事不宜遲,臣以為,端王帶入宮中的人手不多,此時應該盡數都在寢殿那邊設伏。所以,臣這就帶越王出宮,請殿下再賜可取信於隨從內侍的信物。”
劉皇後立即拔下發簪上的一枝嵌珠金釵道:“此釵我極少離身,後門外候著女官見之必然聽從龍製吩咐!”
秦剛接過金釵之後再不猶豫,先是細聽門外走廊無聲之際,便懷抱趙茂,急急趕向後門之處。
出得門來,看到正有兩付輦輿在那裏,一旁候著的,正是慈元宮的宮女,尤其看見秦剛所抱著的趙茂,立即就有女官上來相問。
秦剛以皇後所賜金釵示之,並道:“越王殿下突感不適,皇後命吾速帶其出宮問疾!”
女官是認得秦剛的,並也知道當年越王差點夭折,就是靠這位年輕的大臣尋來的仙藥救活,所以根本就沒有懷疑,趕緊將趙茂接上輦輿,與抬輿的兩人隨同秦剛一同而行。
在來到標誌後宮禁中的皇儀門時,秦剛走在輦輿旁,卻是一手拿出並舉起之前皇帝賜給他的金色腰牌,喝道:“奉陛下口諭,送越王出宮問疾!十萬火急,不得阻攔!”
守門軍官卻是認得這塊標有“如朕親臨”的特製金牌,不敢大意,立即放行。
而抬輦輿的宮女與女官見到秦剛手中有此金牌,更是不敢有疑,更加緊張地從橫街上快速趕向西華門。
到了西華門處,秦剛手裏的特製金牌再一次發揮了作用,這裏守衛的天武軍軍官雖然堅持要求親手驗視金牌,但在仔細看了後更是肅然起敬。
在出門前,秦剛像是突然想起來一樣,急急對那女官道:“差點忘了,皇後在我出發前特意交待過,一定要報至太後宮中知曉才好。你現在就去,千萬不要誤了事情!”
女官稍一猶豫,卻是不敢違背這一指令,隻得轉身再向慈德宮趕去。
秦剛帶著抬輦輿的兩名宮女出了西華門,雖然是鬆了一大口氣,卻是不敢停留,向著南北向的啟聖院街方向而去。
仍是等在福寧殿後殿內室中的劉皇後,按秦剛所講,稍待了一刻之後,十分淡定地按照原路而行,前往趙煦的寢宮休息之處,鎮定自若地“自投羅網”!
隨著走過走廊的拐角,正式進入了前往趙煦寢宮的後門之時,有過提醒的劉皇後分明可以感受到角落裏正在注視著的一雙雙目光興奮卻又疑惑的目光:
興奮的應該是,終於等到了皇後來鑽圈套了!
疑惑的也應該是,怎麽就隻有皇後一人?
趙茂在不她手上倒也算了,那個特意被引來的秦剛怎麽卻沒有看到?
沒有看到秦剛出現,他們埋伏在這裏的人又該如何行動?或者說該不該行動?
終於,就在劉皇後準備踏進天子寢宮後門之時,指揮這次埋伏行動的楊戩隻能帶著兩人從一旁出現了:“何人?擅闖天子寢宮後殿?!”
“吾來探望陛下,不行麽!”劉皇後如今拿起架勢來,卻有幾分不怒自威的樣子。
“小臣見過皇後殿下!”楊戩無奈之中,隻能過來給皇後行禮,嘴裏卻還想做一番努力,“不知皇後殿下為何出現在這後殿之中,又為何卻是一人獨自而行?”
“你這不長眼的東西,吾想去哪裏,想不想帶著下人,豈是你等該問的問題!”劉皇後經秦剛的指點,立刻就找到了與這些人對話時掌握主動的要點,“還不趕緊把路讓開,不要影響了我去探望陛下。”
這楊戩內心暗暗叫苦,這可是與端王之前安排的不一樣,現場不知為何,卻就隻有皇後一人,任是如何潑髒水也是無用。他隻能孤注一擲,突然對著後麵的走廊那處一指喝道:“那裏是什麽人?”
說完,暗中埋伏的另外幾名內侍宦官立即出動,沿著走廊便追查了過去,楊戩這是寄希望於秦剛此時跟在後麵的某處,能夠被他們一下子給搜查出來,這樣也能勉強給皇後安排一下“勾結外臣、圖謀不軌”的罪名。
劉皇後知道對方在虛張聲勢,倒也不慌不忙地等著看對方的手忙腳亂。
很快,衝到走廊那裏的人都灰溜溜地迴來,卻是什麽也沒有看到。楊戩也就隻能故作鎮定,聲稱是奉了太後之命,嚴加護衛皇帝寢宮安全,剛才的行為,是擔心有人尾隨皇後。
劉皇後冷笑了一聲:“也不知道你們這幫東西怎麽當差的,天子的寢宮,都弄得這樣子不安全了嗎?”
楊戩無奈,隻能連連告罪,卻又說太醫有囑,皇帝未醒,此時不宜前去打擾。
劉皇後哪裏會聽他的這些話,卻是大怒道:自己看望皇帝,怎可說是打擾?楊戩前麵陣腳已亂,和她對扯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拿出太後的手諭為證,好不容易才將其勸說迴頭。
望著劉皇後極不滿意地迴去的身形,楊戩擦著額頭的汗,自語道:“不對啊,什麽都不對啊!”隨即他轉身進入另一處地方,先是悄悄地叫來了之前派出向劉皇後傳信的宮女,確認了之前帶她過來時,越王趙茂的確是在其身邊,可是為何不見了卻不知而知。再帶人去檢查了將秦剛帶過來的地方,發現那裏麵也是空有一人。
“越王突然不見了!秦剛也不見了!皇後又突然變得那麽有底氣了!這事絕對不對勁!”楊戩感到事情有點失控了,他讓手下人繼續守好這裏,轉身便趕往慈德宮向端王匯報。
“蠢貨!”趙佶聽聞匯報後第一次發怒了!
這是他從昨天下午開始行動之後的第一次受挫。原本算著時間,此時應該是手下人順利地將秦剛與皇後引入圈套之中了,按照最初的計劃,楊戩會在現場將他們一舉擒獲,順手結束掉他那個倒黴皇兄的性命,至此便可實現他“一石三鳥”的高明計劃:
皇帝駕崩,眾臣必須推舉新君人選;
因皇後是弑君行動的主謀,她及她的兒子越王將失去繼位資格;
因秦剛是弑君行動的共謀,他的性命也將握在自己掌中,除非李清照自薦枕席來換取……
近在眼前的皇位、唾手可得的天下、還有夢寐以求的才女美人,卻在眼前的這個糟糕的匯報中灰飛煙滅,趙佶怒不可斥,那隻原本善於揮筆潑墨的瘦弱胳膊在桌案上“蓬蓬蓬”連續砸了好幾下。
“王爺息怒!”一旁的胡衍立即站出來,“秦剛此人生性警覺,現在的情況看起來,一定是他在之前就已經有所警覺,倒也不能一定要怪到楊大閣身上。隻是,現在他與越王同時失了行蹤,也未必全是壞事,我們還是有了新機會!”
“什麽新機會?”
“他與越王同時失蹤,必然是帶了越王潛逃。那麽,我們就可直接宣布‘秦剛劫走越王’的消息,進而便可調動禁軍在皇城內外全麵搜捕!而在此過程中,但凡有人表示不滿,便可統統以同黨同謀而抓起來!”
“隻是,章相、蘇相必不相信,他們若是質問秦剛這樣做的動機呢?”趙佶問道。
“秦剛在丁憂之前的官職已經正五品,此次太後對他奪情封賞的翊善一職卻隻有從七品,而此人恃功自傲對此不滿便鋌而走險!”
“理由有些勉強,而且還‘莫須有’啊!”趙佶有點猶豫。
“有太後的支持,‘莫須有’便夠了!”胡衍卻是更進一步提醒,“其實值此關鍵時刻,王爺可勸說太後,就用這一個理由去試探朝堂群臣,看看誰還會支持秦剛?更可看出誰會真正地支持太後?這豈不又是一條‘一箭雙雕’的好計策麽?”
“有理!”還是滄海考慮周全!”趙佶大喜道,“大業若成,滄海你屬頭功!”
“王爺過獎,臣請殿下即刻下令,由楊大閣在宮內組織搜索;下官帶人出宮在京城布控。料想在這天羅地網之下,秦剛與越王便就是插翅也難飛走!再者說,全城通緝之下,就算秦剛僥幸能逃出皇宮,他到了外麵必然會動用他的暗哨人手,實際上,在下早已在那裏布好耳目,就等著他主動上門。”
胡衍說到這裏,又把聲音稍稍壓低了後說:“但凡能夠抓到他們倆,屬下必保越王活不過第二天,而殺害他的兇手之名,便就是秦剛。‘一石三鳥’之計,繼續在此生效!”
端王聽了之後愈加滿意。
楊戩與胡衍一同走出來後,不得不對拱手相謝:“咱家謝過胡爺剛才美言相助。”
“好說好說!都是兄弟,都是為了王爺的大業!”
看著楊戩匆匆去找皇城司的人安排宮內搜捕,胡衍卻是冷笑了兩聲,沒多作半分停留,便急急出宮而去。
以胡衍對秦剛的了解,既然他敢於進入皇宮,必然會有出宮的準備後手。所以他表麵上幫著楊戩說了幾句話,實質卻是拿他作了墊腳石,等著作為自己在宮外立功的比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