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在更名後的友誼城度過了建中靖國二年的新年。
這一次的對交趾用兵,雖然不能與之前的戰爭繳獲相比。但是,相對順利地控製了交趾境內兩座非常重要的河口港。
而且,又利用交趾人對於海洋價值的無知,順勢解除了交趾水師在海麵上的作戰能力,從而將其活動範圍嚴格地限製在了內河區域。
而關於這戰提出來的一百萬貫賠款中,有六十萬貫折算成了兩座港口前三年的租金,看似隻玩了一個數字遊戲,讓交趾並沒有實際付出什麽,甚至他們還能指望三年之後便可以收到同樣巨大金額的租金收入——原先這兩處水營對於他們而言,隻有開支而沒有收入啊。
但實際上,對於大宋的收益才是深入且長遠的。
談建的老丈人樓員外作為此戰後勤最大的功臣,立即得以帶著商隊率先進駐兩城。
而為了盡快湊足剩餘的四十萬貫賠款,李乾明在秦剛的指點下,一迴到昇龍府之後,便立即親自主持查處了數起貴族巨賈貪汙違法、偷逃稅賦的重案,並在皇帝的強力支持下,迅速地查抄沒收了幾座大礦山、大木場家族的資產,同時接收了他們所有的奴隸、工人。然後全力開動,將大批的鐵礦石、硬木材以及玉石原料開始從白藤江順流運去。
畢竟這些貨物眼下都可以用來充抵巨額賠款的,在運輸的過程中,李乾明也不忘利用船隻多餘出來的艙位,同時運去了交趾內地盛產的犀角、象牙、名香等商品。而正是這些無心捎來的東西,卻是令樓員外喜出望外:因為李侯爺為了打開銷路,開給他的價格足夠有極大的驚喜,而他及時爽快地全部收購也讓李侯爺欣喜萬分,這便就是海貿的巨大魅力。
而最開始充抵賠款的鐵礦石與硬木料,則直接作為流求水師參加此次作戰的戰利品分紅——它們折算為總賠款一百萬貫中的四成,讓流求接收,無可厚非,也隻有流求才是消化這些礦產原料的最佳之處。
很快,唐州的流求格致院傳來好消息:交趾的這批鐵礦石所冶煉出來的鋼鐵,品質又足足提升了兩個檔次,更小型、更威猛的行軍炮即將可以出產。
秦剛最後決定委任張中為友誼、長青兩城的代理總督,並將友誼港作為兩廣艦隊的基地港口,留守這裏。
這次,樓員外還帶來了他的兒子,也就是談建的大舅子,說是去年在明州考取了貢試,隻可惜最後省試未過,現在則是一邊跟著父親跑生意,一邊也準備下一次考試。
秦剛自然知道樓員外帶兒子過來的意思,便直接親口詢問了他一些海貿中的問題,發現這小子比起那些隻知道死讀書的書生強多了,再看看儀表堂堂的麵相以及一旁充滿了無數希冀的樓員外,便歎了口氣道:
“都說舉賢不避親,再說我和樓員外也算不上有什麽實質的親戚關係。說來眼下朝廷中,科舉考試雖然是最主要的做官之路,但如今就算是考中了後,也未必就能得到好的授官,而我見令郎頭腦靈活,又是熟悉海貿的好手。目前這海事院正是用人之際,在友誼城便有設立交趾市舶務的計劃,有個主事的職務,雖隻是從九品,但也是可主持一方事務的職務,不知令郎是否看得上?”
“啊?真的嗎?看得上!看得上!哎呀,快快謝謝秦龍製的提拔!”
交趾的戰事之中,徐淼與張中在此戰中個性相投,相交甚密。張中也親眼目睹了流求水師的優秀戰鬥能力,在他的請求下,徐淼非常慷慨地為他留下了二十人幫他進行兩廣水師的訓練。
正月底,秦剛率師迴返明州,才到廣州進行補給時,卻看見談建守在碼頭焦急地等待。
秦剛甚是詫異,連忙讓其上船,詢問緣由。
談建卻是言辭閃爍,先是遞給秦剛一份邸報,上麵刊載的是“因西北戰事平息,童貫調迴京城,晉升為入內內侍省都知一職”的消息。
秦剛看了看,點點頭說:“這廝迴京,你們知道要關注那就夠了,建哥你守在這裏等我,肯定不是隻為了送這份邸報,快說是為何事吧?”
談建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穩住情緒說道:“剛哥你聽了可別著急,高郵幾日前送來消息,宣義公老爺病重,婉姐當天便就啟程迴郵了,差我趕緊在這裏守著,以及時傳信!”
秦剛初聽一愣,但他很快反應過來:之前經劉皇後提議,給他父親秦福又加封了一級官職至宣義郎,這談建口中的宣義公老爺便就是指他,可這秦福近幾年一向身體健朗,怎麽就突然地病重了呢?
談建見秦剛臉色劇變,又趕緊安慰道:“來信就隻是說病重二字,具體情況也許沒有那麽嚴重,而且婉姐也已經先過去了,你現在到的時間也不晚,我們現在去也來得及!”
秦剛卻知此時他家在高郵的地位,更不用說前幾個月裏,宮中天使又是去宣旨封了賞,這秦宣義老爺一旦生病,淮南東路附近的名醫都會被立即請去會診,而此時送信所言的“病重”二字,絕非隨意所寫。
“建哥你此來前來,定然是有快船準備吧?”
“就在港口,隨時可出發。”談建又補充道,“我們可直駛秀州,那裏我已安排內河車船及水手候命。”
秦剛感慨地拍了拍談建的肩膀,立即安排讓趙駟按原計劃率水師迴明州,他則不作停留,隻帶了虎哥等幾名親衛便換上了談建安排的快船,直奔秀州。
談建在秀州安排的小型車船是此時內河行駛速度最快的船隻,由人力踩動船身兩邊的輪槳旋轉劃水,隻要水道暢通,在水麵上行駛如同飛奔一般,在水網密布又缺少橋梁的南方,要比單純騎馬的速度快多了。
談建花了重金,安排了四班槳手輪流踩槳,日夜不息,急奔揚州,再入運河,趕到了高郵縣城時,正值深夜。
但一行人都未曾停留,立即上岸,直奔北窯莊而去。
秦剛雖然沒有帶多少人,但是全副盔甲的親衛跟著他一路疾行,卻也是驚動了東城的值更役卒。當然,看著這一群人的前進方向,卻是非常機靈地趕緊去縣衙那頭去報信了。
秦剛迴到了久離未迴的北窯莊,也顧不上感慨如今已經整修一新、占據有小半街麵的秦宅院牆,卻是急急直奔大門而去。
而家中也是預知他會趕迴來,大門便就是一直常開著,從秦家莊過來幫忙的莊丁也輪班守在門口日夜守候,遠遠瞧見了秦剛一行人,便立即忙不迭去跑進去:
“龍製大爺迴來了!”
率先跑出來的是秦婉,她快步上前,卻是忍不住雙眼一紅,淚水早就流滿了臉頰,小聲哭泣著說道:“大哥你可迴來了,老爺他這兩日又昏迷了好幾次,全靠大夫開的參藥吊著一口氣,說是怎麽著都要見你一麵。我迴來之前,盼姐可是日夜不休,身體也快垮了,今天也才剛歇下不久。”
秦剛一聽,卻沒想到自己父親的病會如此之重,他看了看了院中的情況,便揮手示意虎哥帶著餘人去偏院安排,他則拉著秦婉安慰道:“我也迴來了,其他人暫不去驚動,咱們先進屋細說。”
於是他、談建與秦婉三人進了正廳的廂堂。很快,秦規便帶著一位醫生也趕了過來。
自秦福病倒之後,盼兮跟在身邊忙著伺候,而家中的諸事,都是靠了秦規帶了莊上數人過來幫忙料理。
大家簡單客氣了幾句,卻是由秦規與醫生講了秦福的病情之事。
原來,秦福自秦剛進京趕考之後,偶爾便就有頭疼的毛病,也曾叫縣裏的醫生看過,卻都沒看出什麽毛病,隻是開了些寧神安腦的藥吃幾付,也因為不常發作,便就沒放在心上。
隻是去年去京城見過了未過門的兒媳一家,又將秦婉認了義女,納了女婿,秦福迴到高郵之後,甚是高興,各方結交宴請的場合也去得多了些,便就是幾杯酒吃出了問題。
年前宮裏又派了天使過來,給秦福加封了從八品宣義郎,給過世的張氏從七等宜人的外命婦封號再升為了六等恭人。
天使走後沒多久,正好高郵換了新的知縣,這新知縣一上任,為了巴結秦剛,專程設宴邀請秦福。老頭子又不會拂了知縣的麵子,便去參加,也就是在這場宴席中,喝了幾口酒後,突然昏迷倒地。
跟著秦規的這位大夫是揚州那裏的名醫,也是知縣專門托人請來。高郵這裏的醫生看了秦福的情況都說是頭風,而他卻精準地確認是“瘤病”之症。
“拜見秦龍製,宣義老爺的病症,與《靈樞·九針》上所載十分相近,‘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者也。’確因發現的時間太晚,瘤之為義,留滯不去,時時壓迫經脈,便易昏迷也。眼下諸多消毒散結之劑,收效甚微,還盼龍製體察。”
秦剛聽了,卻是一陣默然。
他是從現代穿越而來,自然知道這腦瘤之症的兇頑。要是發現得早,這中醫也能配合針灸降壓、藥劑消瘤等手段,有所作為。但是,眼下自己父親的病症已經發展到了腦瘤增大,直接壓迫頭部血管導致昏迷時發的階段。即使是在醫學昌明的現代,也隻有通過開顱切除手術一招,而且還有一定的手術失敗率。
可是,他的父親明明隻有五十不到的年紀啊!
隻是,許多病症,對於不同年齡的人,卻都是一視同仁的。秦剛卻是對醫生多加感謝,更勸其大膽用藥,並以“盡人事、聽天命”相勉。
宅外卻又是一陣動靜,原來是剛才瞧見他們的值更役卒立即匯報到了縣衙,知縣驚聞秦剛迴家,立即連夜趕來,並在宅門外求見。
秦剛前麵知道了這知縣擔心被他怪罪,此時心中雖然有些鬱悶心煩,卻也隻能耐下心來,讓其進來。
這知縣姓黃名繪,進來拜見了秦剛便連聲請罪。秦剛便和顏悅色地安慰道:“本官已聽醫生診斷,家父乃是舊疾累積而發,黃知縣何罪之有啊。倒是家父生病以來,黃知縣前後多番請醫送藥,多有關照,卻是本官今天要向你多多感謝的。”
“那是下官該做的事,該做的事。”黃知縣見沒被怪罪,立刻感動地無以複加,“今日一睹秦龍製之風采,果然是朝之重臣,百官楷模;再聽龍製教誨,如沐春風,如食甘飴。下官有幸能在龍製家鄉為官,實屬三生有幸,願能多有機會,聆聽教誨。”
秦剛卻是因一路趕來,疲意頓生,擺了擺手道:“黃知縣還是當以縣裏民生政事為要,本官今日剛到家中,卻是有些疲憊了。”
黃知縣總算是放下了心,趕緊起身告退。
這時,已經再去瞧看秦福情況的秦婉卻是急急地走來:“大哥,老爺醒了,他聽見了外屋的聲音,便問是不是你迴來了,卻是要叫你進去。”
“好,好,我來了!”秦剛一聽父親醒來,聲音便是有點打顫。
秦福住的房間,還是原先的那間,隻是裏麵的家具物品盡數更換了新的。正月剛過,寒氣未退,厚重的布簾之內,卻是燃著好幾隻的炭爐。
秦剛輕手輕腳地走進來時,也小心了嗅了嗅,卻也看到了炭爐那裏安裝著的煙囪,看來,此時的人們也是懂得冬天取暖的炭爐須加通風手段的道理。
的確是生活條件的富足,更是盼兮與秦婉的細心照料,秦福的這間屋子裏,除了稍稍濃重的草藥味之外,並無其它的異味與寒氣。
秦福已經在秦婉先前的攙扶下,半個身子倚坐在了床頭,一看見秦剛走進來,一雙原本渾濁無力的眼睛中,頓時閃出一絲光彩。
“嗲嗲在上,不孝兒秦剛迴來遲了!”秦剛快步趕到床前,納頭便是拜倒。
“不遲,不遲,能看到你就不遲了啊!”秦福的聲音很虛弱,但是卻是掩不住的高興,“年前就聽京城來的天使說你又領軍去南洋打仗去了,說是要有一萬多裏路的遠方,怎麽就這麽快趕迴來了呢?我還在想這次要等不到你了呢!”
“建哥接了信,專門坐了船去廣州等大哥,然後都是一路的飛船接應,建哥和大哥這邊是連著行了七八日的路,就沒停過。”秦婉在一邊將她剛聽到的情況都說了出來。
“唉!你也是朝廷的大官了,要為朝廷愛惜自己的身子,我這裏還撐得住,早幾天晚幾天沒什麽重要的。”秦福此時的狀態似乎挺好。
很快,由於家裏出了這麽大的動靜,盼兮也起來了。
聽說哥哥迴來了,她急急地起床穿衣,也趕緊來到秦福房中,同時看到父親的精神也好了不少,便半是開心半是傷心地坐在了床邊,一邊拉著父親的手,一邊拉著哥哥的手,便是不肯放開了。
秦福看著眼前的兒子、女兒,還有另外一個義女,神情中多了幾分的滿足,卻也不忘讓秦婉在一旁坐下來,口中卻是絮絮叨叨地說道:“當初我讓剛哥去讀書的時候,有多少人還勸過我,說這鋪子總得有人幫著看,剛哥會識字算數就行了,小鋪子養不出讀書郎的。現在這些人是不敢在我麵前出現了,我一口唾沫星子都能啐死他們。”
秦盼兮笑著說:“那還是嗲嗲有眼光,一直講大哥以後會有出息的,現在還真就是咱們家裏、不對,是咱們整個縣裏最有出息的人了!”
“盼姐也不錯的,我讓剛哥騰出時間去讀書,卻是叫你年紀小小地便就跟著我做事,你卻也不吵不鬧,真是讓我省心啊!”不知為何,秦剛看到,父親此時看向盼兮的眼神裏,多了一種他卻幾乎未曾感受過的那種溫情,或許,這是父親對女兒的一種獨特感情吧。
房間裏很暖和,秦福的聲音平緩而溫和,他開始迴憶著此前兒女們的各種成長的故事。這裏麵,有秦剛依稀還能夠有印象的,更多的是他已經記不起來的前主各種舊事。
隻是秦剛一直保持著微笑聽著,卻總是發現父親時不時地會多瞥他幾眼,他再定睛看過去,似乎又好像是自己看錯了。
“按理說,這全高郵的人,都比不上我秦福有福,兒子做到了五品大官,我還又去了京城,看到將來的兒媳、未來的親家。唉呀!也不知道剛哥你是使了什麽手段,那可是不得了喲,可是宰相的外孫女啊!”秦福說到這裏,卻是搖著頭。
秦盼兮卻是笑了:“別人就擔心兒子找的媳婦不好,你卻是擔心這媳婦找得太好!”
“你懂什麽?”秦福卻是把眼睛一瞪,“我一撒手就走了,這個家便就是你大哥當家,管家的大嫂……”
“嗲嗲你真是多操心的,清娘是一等一的好嫂子。再說了,有我哥在這裏,怎麽會對我不好呢!”秦盼兮笑眯眯地說著。
秦福卻沒有理會她的話,自顧自地說著:“婉姐是嫁了個好人,是剛哥你花了心思幫她選的好夫婿。所以,這盼姐這邊你是更不能省心,可不能委屈了她,也不能敷衍了他,這可是老頭子我最後交待你的事情。”
秦剛聽著,原本還想笑著說“自己怎麽可能不重視”的話,卻突然感覺到父親此時的話語非常地客氣,還帶著一種明顯的距離感,就像是對著一個遠房的親戚、又像是對著一個外人的朋友說著各種拜托的話一般。
他心裏莫名地一跳,再深深地凝望著父親的雙眼,這一次,秦福卻沒有避開眼神,同樣深深地凝望著他,讓他的心不由地快速跳起來,隻能艾艾地迴道:“盼姐的事,是兒子的頭等大事,決計草率不了的。”
秦福深深地看了他幾眼,終於是非常滿意他的迴答,然後,反倒催著幾人趕緊去休息吧。
這一次的對交趾用兵,雖然不能與之前的戰爭繳獲相比。但是,相對順利地控製了交趾境內兩座非常重要的河口港。
而且,又利用交趾人對於海洋價值的無知,順勢解除了交趾水師在海麵上的作戰能力,從而將其活動範圍嚴格地限製在了內河區域。
而關於這戰提出來的一百萬貫賠款中,有六十萬貫折算成了兩座港口前三年的租金,看似隻玩了一個數字遊戲,讓交趾並沒有實際付出什麽,甚至他們還能指望三年之後便可以收到同樣巨大金額的租金收入——原先這兩處水營對於他們而言,隻有開支而沒有收入啊。
但實際上,對於大宋的收益才是深入且長遠的。
談建的老丈人樓員外作為此戰後勤最大的功臣,立即得以帶著商隊率先進駐兩城。
而為了盡快湊足剩餘的四十萬貫賠款,李乾明在秦剛的指點下,一迴到昇龍府之後,便立即親自主持查處了數起貴族巨賈貪汙違法、偷逃稅賦的重案,並在皇帝的強力支持下,迅速地查抄沒收了幾座大礦山、大木場家族的資產,同時接收了他們所有的奴隸、工人。然後全力開動,將大批的鐵礦石、硬木材以及玉石原料開始從白藤江順流運去。
畢竟這些貨物眼下都可以用來充抵巨額賠款的,在運輸的過程中,李乾明也不忘利用船隻多餘出來的艙位,同時運去了交趾內地盛產的犀角、象牙、名香等商品。而正是這些無心捎來的東西,卻是令樓員外喜出望外:因為李侯爺為了打開銷路,開給他的價格足夠有極大的驚喜,而他及時爽快地全部收購也讓李侯爺欣喜萬分,這便就是海貿的巨大魅力。
而最開始充抵賠款的鐵礦石與硬木料,則直接作為流求水師參加此次作戰的戰利品分紅——它們折算為總賠款一百萬貫中的四成,讓流求接收,無可厚非,也隻有流求才是消化這些礦產原料的最佳之處。
很快,唐州的流求格致院傳來好消息:交趾的這批鐵礦石所冶煉出來的鋼鐵,品質又足足提升了兩個檔次,更小型、更威猛的行軍炮即將可以出產。
秦剛最後決定委任張中為友誼、長青兩城的代理總督,並將友誼港作為兩廣艦隊的基地港口,留守這裏。
這次,樓員外還帶來了他的兒子,也就是談建的大舅子,說是去年在明州考取了貢試,隻可惜最後省試未過,現在則是一邊跟著父親跑生意,一邊也準備下一次考試。
秦剛自然知道樓員外帶兒子過來的意思,便直接親口詢問了他一些海貿中的問題,發現這小子比起那些隻知道死讀書的書生強多了,再看看儀表堂堂的麵相以及一旁充滿了無數希冀的樓員外,便歎了口氣道:
“都說舉賢不避親,再說我和樓員外也算不上有什麽實質的親戚關係。說來眼下朝廷中,科舉考試雖然是最主要的做官之路,但如今就算是考中了後,也未必就能得到好的授官,而我見令郎頭腦靈活,又是熟悉海貿的好手。目前這海事院正是用人之際,在友誼城便有設立交趾市舶務的計劃,有個主事的職務,雖隻是從九品,但也是可主持一方事務的職務,不知令郎是否看得上?”
“啊?真的嗎?看得上!看得上!哎呀,快快謝謝秦龍製的提拔!”
交趾的戰事之中,徐淼與張中在此戰中個性相投,相交甚密。張中也親眼目睹了流求水師的優秀戰鬥能力,在他的請求下,徐淼非常慷慨地為他留下了二十人幫他進行兩廣水師的訓練。
正月底,秦剛率師迴返明州,才到廣州進行補給時,卻看見談建守在碼頭焦急地等待。
秦剛甚是詫異,連忙讓其上船,詢問緣由。
談建卻是言辭閃爍,先是遞給秦剛一份邸報,上麵刊載的是“因西北戰事平息,童貫調迴京城,晉升為入內內侍省都知一職”的消息。
秦剛看了看,點點頭說:“這廝迴京,你們知道要關注那就夠了,建哥你守在這裏等我,肯定不是隻為了送這份邸報,快說是為何事吧?”
談建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穩住情緒說道:“剛哥你聽了可別著急,高郵幾日前送來消息,宣義公老爺病重,婉姐當天便就啟程迴郵了,差我趕緊在這裏守著,以及時傳信!”
秦剛初聽一愣,但他很快反應過來:之前經劉皇後提議,給他父親秦福又加封了一級官職至宣義郎,這談建口中的宣義公老爺便就是指他,可這秦福近幾年一向身體健朗,怎麽就突然地病重了呢?
談建見秦剛臉色劇變,又趕緊安慰道:“來信就隻是說病重二字,具體情況也許沒有那麽嚴重,而且婉姐也已經先過去了,你現在到的時間也不晚,我們現在去也來得及!”
秦剛卻知此時他家在高郵的地位,更不用說前幾個月裏,宮中天使又是去宣旨封了賞,這秦宣義老爺一旦生病,淮南東路附近的名醫都會被立即請去會診,而此時送信所言的“病重”二字,絕非隨意所寫。
“建哥你此來前來,定然是有快船準備吧?”
“就在港口,隨時可出發。”談建又補充道,“我們可直駛秀州,那裏我已安排內河車船及水手候命。”
秦剛感慨地拍了拍談建的肩膀,立即安排讓趙駟按原計劃率水師迴明州,他則不作停留,隻帶了虎哥等幾名親衛便換上了談建安排的快船,直奔秀州。
談建在秀州安排的小型車船是此時內河行駛速度最快的船隻,由人力踩動船身兩邊的輪槳旋轉劃水,隻要水道暢通,在水麵上行駛如同飛奔一般,在水網密布又缺少橋梁的南方,要比單純騎馬的速度快多了。
談建花了重金,安排了四班槳手輪流踩槳,日夜不息,急奔揚州,再入運河,趕到了高郵縣城時,正值深夜。
但一行人都未曾停留,立即上岸,直奔北窯莊而去。
秦剛雖然沒有帶多少人,但是全副盔甲的親衛跟著他一路疾行,卻也是驚動了東城的值更役卒。當然,看著這一群人的前進方向,卻是非常機靈地趕緊去縣衙那頭去報信了。
秦剛迴到了久離未迴的北窯莊,也顧不上感慨如今已經整修一新、占據有小半街麵的秦宅院牆,卻是急急直奔大門而去。
而家中也是預知他會趕迴來,大門便就是一直常開著,從秦家莊過來幫忙的莊丁也輪班守在門口日夜守候,遠遠瞧見了秦剛一行人,便立即忙不迭去跑進去:
“龍製大爺迴來了!”
率先跑出來的是秦婉,她快步上前,卻是忍不住雙眼一紅,淚水早就流滿了臉頰,小聲哭泣著說道:“大哥你可迴來了,老爺他這兩日又昏迷了好幾次,全靠大夫開的參藥吊著一口氣,說是怎麽著都要見你一麵。我迴來之前,盼姐可是日夜不休,身體也快垮了,今天也才剛歇下不久。”
秦剛一聽,卻沒想到自己父親的病會如此之重,他看了看了院中的情況,便揮手示意虎哥帶著餘人去偏院安排,他則拉著秦婉安慰道:“我也迴來了,其他人暫不去驚動,咱們先進屋細說。”
於是他、談建與秦婉三人進了正廳的廂堂。很快,秦規便帶著一位醫生也趕了過來。
自秦福病倒之後,盼兮跟在身邊忙著伺候,而家中的諸事,都是靠了秦規帶了莊上數人過來幫忙料理。
大家簡單客氣了幾句,卻是由秦規與醫生講了秦福的病情之事。
原來,秦福自秦剛進京趕考之後,偶爾便就有頭疼的毛病,也曾叫縣裏的醫生看過,卻都沒看出什麽毛病,隻是開了些寧神安腦的藥吃幾付,也因為不常發作,便就沒放在心上。
隻是去年去京城見過了未過門的兒媳一家,又將秦婉認了義女,納了女婿,秦福迴到高郵之後,甚是高興,各方結交宴請的場合也去得多了些,便就是幾杯酒吃出了問題。
年前宮裏又派了天使過來,給秦福加封了從八品宣義郎,給過世的張氏從七等宜人的外命婦封號再升為了六等恭人。
天使走後沒多久,正好高郵換了新的知縣,這新知縣一上任,為了巴結秦剛,專程設宴邀請秦福。老頭子又不會拂了知縣的麵子,便去參加,也就是在這場宴席中,喝了幾口酒後,突然昏迷倒地。
跟著秦規的這位大夫是揚州那裏的名醫,也是知縣專門托人請來。高郵這裏的醫生看了秦福的情況都說是頭風,而他卻精準地確認是“瘤病”之症。
“拜見秦龍製,宣義老爺的病症,與《靈樞·九針》上所載十分相近,‘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者也。’確因發現的時間太晚,瘤之為義,留滯不去,時時壓迫經脈,便易昏迷也。眼下諸多消毒散結之劑,收效甚微,還盼龍製體察。”
秦剛聽了,卻是一陣默然。
他是從現代穿越而來,自然知道這腦瘤之症的兇頑。要是發現得早,這中醫也能配合針灸降壓、藥劑消瘤等手段,有所作為。但是,眼下自己父親的病症已經發展到了腦瘤增大,直接壓迫頭部血管導致昏迷時發的階段。即使是在醫學昌明的現代,也隻有通過開顱切除手術一招,而且還有一定的手術失敗率。
可是,他的父親明明隻有五十不到的年紀啊!
隻是,許多病症,對於不同年齡的人,卻都是一視同仁的。秦剛卻是對醫生多加感謝,更勸其大膽用藥,並以“盡人事、聽天命”相勉。
宅外卻又是一陣動靜,原來是剛才瞧見他們的值更役卒立即匯報到了縣衙,知縣驚聞秦剛迴家,立即連夜趕來,並在宅門外求見。
秦剛前麵知道了這知縣擔心被他怪罪,此時心中雖然有些鬱悶心煩,卻也隻能耐下心來,讓其進來。
這知縣姓黃名繪,進來拜見了秦剛便連聲請罪。秦剛便和顏悅色地安慰道:“本官已聽醫生診斷,家父乃是舊疾累積而發,黃知縣何罪之有啊。倒是家父生病以來,黃知縣前後多番請醫送藥,多有關照,卻是本官今天要向你多多感謝的。”
“那是下官該做的事,該做的事。”黃知縣見沒被怪罪,立刻感動地無以複加,“今日一睹秦龍製之風采,果然是朝之重臣,百官楷模;再聽龍製教誨,如沐春風,如食甘飴。下官有幸能在龍製家鄉為官,實屬三生有幸,願能多有機會,聆聽教誨。”
秦剛卻是因一路趕來,疲意頓生,擺了擺手道:“黃知縣還是當以縣裏民生政事為要,本官今日剛到家中,卻是有些疲憊了。”
黃知縣總算是放下了心,趕緊起身告退。
這時,已經再去瞧看秦福情況的秦婉卻是急急地走來:“大哥,老爺醒了,他聽見了外屋的聲音,便問是不是你迴來了,卻是要叫你進去。”
“好,好,我來了!”秦剛一聽父親醒來,聲音便是有點打顫。
秦福住的房間,還是原先的那間,隻是裏麵的家具物品盡數更換了新的。正月剛過,寒氣未退,厚重的布簾之內,卻是燃著好幾隻的炭爐。
秦剛輕手輕腳地走進來時,也小心了嗅了嗅,卻也看到了炭爐那裏安裝著的煙囪,看來,此時的人們也是懂得冬天取暖的炭爐須加通風手段的道理。
的確是生活條件的富足,更是盼兮與秦婉的細心照料,秦福的這間屋子裏,除了稍稍濃重的草藥味之外,並無其它的異味與寒氣。
秦福已經在秦婉先前的攙扶下,半個身子倚坐在了床頭,一看見秦剛走進來,一雙原本渾濁無力的眼睛中,頓時閃出一絲光彩。
“嗲嗲在上,不孝兒秦剛迴來遲了!”秦剛快步趕到床前,納頭便是拜倒。
“不遲,不遲,能看到你就不遲了啊!”秦福的聲音很虛弱,但是卻是掩不住的高興,“年前就聽京城來的天使說你又領軍去南洋打仗去了,說是要有一萬多裏路的遠方,怎麽就這麽快趕迴來了呢?我還在想這次要等不到你了呢!”
“建哥接了信,專門坐了船去廣州等大哥,然後都是一路的飛船接應,建哥和大哥這邊是連著行了七八日的路,就沒停過。”秦婉在一邊將她剛聽到的情況都說了出來。
“唉!你也是朝廷的大官了,要為朝廷愛惜自己的身子,我這裏還撐得住,早幾天晚幾天沒什麽重要的。”秦福此時的狀態似乎挺好。
很快,由於家裏出了這麽大的動靜,盼兮也起來了。
聽說哥哥迴來了,她急急地起床穿衣,也趕緊來到秦福房中,同時看到父親的精神也好了不少,便半是開心半是傷心地坐在了床邊,一邊拉著父親的手,一邊拉著哥哥的手,便是不肯放開了。
秦福看著眼前的兒子、女兒,還有另外一個義女,神情中多了幾分的滿足,卻也不忘讓秦婉在一旁坐下來,口中卻是絮絮叨叨地說道:“當初我讓剛哥去讀書的時候,有多少人還勸過我,說這鋪子總得有人幫著看,剛哥會識字算數就行了,小鋪子養不出讀書郎的。現在這些人是不敢在我麵前出現了,我一口唾沫星子都能啐死他們。”
秦盼兮笑著說:“那還是嗲嗲有眼光,一直講大哥以後會有出息的,現在還真就是咱們家裏、不對,是咱們整個縣裏最有出息的人了!”
“盼姐也不錯的,我讓剛哥騰出時間去讀書,卻是叫你年紀小小地便就跟著我做事,你卻也不吵不鬧,真是讓我省心啊!”不知為何,秦剛看到,父親此時看向盼兮的眼神裏,多了一種他卻幾乎未曾感受過的那種溫情,或許,這是父親對女兒的一種獨特感情吧。
房間裏很暖和,秦福的聲音平緩而溫和,他開始迴憶著此前兒女們的各種成長的故事。這裏麵,有秦剛依稀還能夠有印象的,更多的是他已經記不起來的前主各種舊事。
隻是秦剛一直保持著微笑聽著,卻總是發現父親時不時地會多瞥他幾眼,他再定睛看過去,似乎又好像是自己看錯了。
“按理說,這全高郵的人,都比不上我秦福有福,兒子做到了五品大官,我還又去了京城,看到將來的兒媳、未來的親家。唉呀!也不知道剛哥你是使了什麽手段,那可是不得了喲,可是宰相的外孫女啊!”秦福說到這裏,卻是搖著頭。
秦盼兮卻是笑了:“別人就擔心兒子找的媳婦不好,你卻是擔心這媳婦找得太好!”
“你懂什麽?”秦福卻是把眼睛一瞪,“我一撒手就走了,這個家便就是你大哥當家,管家的大嫂……”
“嗲嗲你真是多操心的,清娘是一等一的好嫂子。再說了,有我哥在這裏,怎麽會對我不好呢!”秦盼兮笑眯眯地說著。
秦福卻沒有理會她的話,自顧自地說著:“婉姐是嫁了個好人,是剛哥你花了心思幫她選的好夫婿。所以,這盼姐這邊你是更不能省心,可不能委屈了她,也不能敷衍了他,這可是老頭子我最後交待你的事情。”
秦剛聽著,原本還想笑著說“自己怎麽可能不重視”的話,卻突然感覺到父親此時的話語非常地客氣,還帶著一種明顯的距離感,就像是對著一個遠房的親戚、又像是對著一個外人的朋友說著各種拜托的話一般。
他心裏莫名地一跳,再深深地凝望著父親的雙眼,這一次,秦福卻沒有避開眼神,同樣深深地凝望著他,讓他的心不由地快速跳起來,隻能艾艾地迴道:“盼姐的事,是兒子的頭等大事,決計草率不了的。”
秦福深深地看了他幾眼,終於是非常滿意他的迴答,然後,反倒催著幾人趕緊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