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楶在京城的府第也是皇帝所賜,但按後世的說法,這種欽賜宅第都隻有居住權,卻沒有所有權。意思就是,皇帝隻是賜給你居住,而不是把這宅子就給了你。這也不是皇帝小氣,而是京城裏的房子原本就是稀缺資源,好的、連片的宅子更是不多。這朝局時常變來變去,換個宰相就得送出一套房子,皇帝也沒這麽多資源啊。
所以,一旦宰相離職或者年老致仕,這些府宅還得是還給朝廷,然後再賜給新一任的宰執。
而章楶現在住的宅子,秦剛並不陌生,正是之前賜給李清臣的那一套。
門外的巷子裏,自然還是少不了排隊求見章樞相的車馬人員,在看到是相府自己的馬車迴來,這些人慌忙站起避讓。看過車窗外的一張張臉,雖然這些府宅裏的主人各不相同,可在院牆之外,巷子之中的這些人們,都總是上演著一幕幕極其相似的故事。
章楶正在家中等著秦剛,雖然看到隨他一起過來的李清照時略略有點意外,但立即就提起了舊事笑道:“三年前,就在禦街之上,把徐之從我手裏搶過去的,就是你這個女娃兒吧!今天,我不過是還你一次,再把徐之搶到我府上來,哈哈哈!”
“朝中皆言,若論邊功,章老爺子便是‘為西方最’,小女子平素總是聽聞大名,今天正巧能有這個機會,便就跟著徐之過來了,章相公不會不歡迎我吧?”
“哈哈,歡迎,當然歡迎。早就聽說過李家小娘子伶牙俐齒,老頭子我也一直很為徐之有所擔心。所以,今兒倒要好好地幫他把把關!再多出出主意!”章楶卻是一點兒也不客氣地揶揄起李清照,“小娘子到時候可千萬別哭鼻子哦!”
“哼!徐之的主意太大!就怕章相公幫著出到最後卻是出不起!”李清照卻是一點兒也不見生地,輕輕拎起裙角在屋裏子四下走著並看起來,“你們先聊,莫管我!”
秦剛也是看得出,章楶對於李清照並無反感,反而卻是有著一見如故式地寵溺式喜愛,也才沒有加入到他們剛才的鬥嘴之中,此時才一拱手道:“秦剛還未來得及恭賀章樞相迴朝高就,榮登宰執!”
“莫說這些虛頭八腦的話語!老夫已經連上了好幾道的劄子請求致仕,估計也沒幾天便就可以如願了,趁著還能在朝中的這個位置上多坐兩天,就想聽聽徐之你對接下來朝局的看法,也看看老夫是否還能發揮點什麽作用!”章楶也不客氣,讓秦剛坐下來之後,直接點明了這次請他過來的用意。
“官家今年的改元,章樞相如何看待?”秦剛的開口也更是幹脆。
章楶先是用眼光瞥了一眼正在屋內四處查探閣架上擺設物品的李清照一眼,卻見秦剛微笑著迴應意指無妨,便知其對小丫頭的絕對信任,於是也不再遮掩,直言道:“前有太宗以‘太平興國’而明大興文治武功之策的類似年號,今便就有聖上欲以‘建中靖國’來平息黨爭伐異之風,老夫甚以為然,也是認為建中之政,宜更進一步方好!”
“哦?老樞相以為,怎樣的更進一步才好?”
“徐之剛從宮中出來,卻以此問題相詢,莫非是從官家那裏得到了什麽重要的口風麽?”章楶聽得秦剛前麵這兩個問題逼問得有點緊,似乎背後意有所指,便順口說了這麽一句話,想來緩和一下氣氛,卻沒有想到,秦剛聽了他的這句話之後,卻並沒有半點想要反駁之意,依舊笑吟吟地看著他。
“啊?”這下輪到章楶大吃一驚了,“官家果真與你就此事問策了!”
即使在這朝堂之上,再也沒有比他章楶更對秦剛有信心與認可了,但此時的他,卻仍然不太敢相信皇帝會與秦剛談及這樣一個幾乎是拜相前奏的國策問對的話題。
“過剛易折、欲速不達。少遊還是給你起了個好字,徐之,要徐之啊!”章楶看似在迴答問題,卻是一語雙關地在提醒秦剛當下麵臨的風險。
“謝章樞相關愛。秦剛一是並無問權中樞的野心,二是東南海事院這一兩年卻也少不了我的一番折騰。而且想必官家對此事也會是看得更清楚吧!”
章楶聽了他的這話,才覺得自己剛才的擔心有點多餘了。再說了,皇帝之所以能夠與秦剛談論這樣的國政大事,大約也是先行排除了讓他位列宰執的可能,否則的話,光是自古帝王一脈的猜忌之心,也不至於會有類似的結果啊。
“以老夫之見,陛下若真心欲行建中之策,就不能還是如眼下這般,仍由新黨一派處於獨斷專言之境,朝堂終究需要容納更多的不同聲音。”章楶雖然自己也是新黨的成員,但他卻是少有的能夠看到新黨執政弊端、且還敢於對此提出批判觀點的人,“但是,也不能立即演化成舊黨一派的東山再起。黨爭之害,在於任何矯正之舉,都容易陷入到另一場黨爭之害中。由此而來,冤冤相報何時了?”
“章樞相說的好見解,隻是如何施行為好呢?”
“既為建中,那便要多給中間之臣一些空間。而所謂中間之臣,並非是指在朝堂之中那些不肯主動表態、愛做牆頭草的投機分子。而是指那些能夠容得下異己之見之臣,是指那些決不會用仇恨與迫害對待同僚之臣!”
“吾可不納汝之言,然必扞汝言之權!”秦剛聽得心有感觸,順口便將一句後世的名言用文言文說了出來。
章楶一愣,隨即卻是大笑道:“徐之總結得甚好,‘吾可不納汝之言,然必扞汝言之權!’可以成為中間之臣之言行標準。中間之臣,可新黨、可舊黨,也可任何非投靠及劃分黨派之人。有此中堅形成,建中之策方才不會落入一紙空談。”
“若是從朝局改製入入手,恢複重設左右仆射的話,章樞相以為,何人可為之?”秦剛眼光灼灼地把這一頗有些爆炸性的話題拋出,章楶聽得唿吸一下子都開始急促了,一旁的李清照也被這個話題吸引住跟著坐了下來。
他們都明白,這樣的話題,秦剛決不可能是興口胡說,更由於在此之前,他又在宮中待了那麽超乎尋常長的時間,在這句話的背後,它所帶有的天子傾向的意味便濃重了幾分。
“朝局雖亟須改製,但仍需注意平穩過渡!”章楶略略沉吟一二,便開口說道,“左相宜從當今宰執中選定,右相倒是可以從中間之臣中擢拔。”
章楶的意見雖然有些隱晦,但是觀點也是非常地明確:
所謂的當今宰執中選定,那也基本是鎖定了章惇。因為左相畢竟是執政之首,要是從眼下的宰執時找出能名望、能力以及代表性都強過於章惇的,除非是徹底倒閣,那便就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然後,他所說“右相要從中間之臣中選擇”的意見,卻是和秦剛之前與趙煦之間的商量意見不謀而合。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秦剛也不再藏著掖著,便直接開口道:“蘇學士可否?”
“子由?嗯,子由的能力資曆雖足矣,但若由其與子厚【注:指章惇,其表字子厚】分任左右相,恐會因元佑年間的糾葛往事而頻生衝突!”其實章楶在剛才提出“中間之臣”時,首先就想到了過去舊黨中的蜀黨及其成員。
相對於洛黨和朔黨,蜀黨的成員更加溫和且務實,而他們名義上的領袖雖然是蘇軾,但在朝堂中扛大旗的卻是一直是蘇轍蘇子由。
在元佑初年司馬光當政時,蘇轍曾作為舊黨的右司諫,親手將一幫新黨中堅彈劾出京,自然也包括對於章惇的外貶。所以,當秦剛一提及“蘇學士”時,章楶便極其自然地想到了蘇轍,也就是他口中的蘇子由,並由於蘇轍與章惇之間極難調和的嚴重矛盾,而立即作了否定。
“噗哧!”李清照卻笑了起來,毫無顧忌地插嘴笑道:“章老子卻是自己糊塗了自己。前腳說過中間之臣不以黨派劃分、僅看為人。若說可被稱為中間之臣的蘇學士,哪裏會是蘇子由,分明應該是坡翁蘇子瞻嘛!”
“啊?蘇子瞻?對啊,蘇子瞻!”真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章楶此時卻才是啞然失笑。
由於蘇軾天生的淡泊與豪邁風格,常常讓人會把他排除在各種政局勢力角逐的聯想之外,隻會當他是一個熱情奔放的詩人文豪。但是,平心而論,之所以蜀黨的領袖,卻終究會由蘇軾來擔綱,這便就是與他在政治上的耀眼才華與強悍無比的治政能力,所分不開的。
在此前,無論是他知徐州、知杭州、還是知定州,甚至已經是在貶謫到岒南的惠州時,都在各個地方留下了受人景仰的絕佳政績,而他在屢進屢出的朝堂之中,無論是禮部、吏部還是翰林院,其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才華,以及在朝政大事要事上毫不保留的戰鬥力,又絕非其弟蘇轍所能比擬的。
所以,李清照插嘴的意思就是想表示:如果按照你們所講的這個話題以及前後的邏輯點來看的話,要說能夠擔任朝中右相的“蘇學士”,自然隻能是“蘇軾蘇子儋學士”啊!
章楶此時又重新打量了一下李清照,卻是不以為忤地問道:“徐之可是之前向你透露過什麽麽?”
“他能向我透露什麽呀!更何況,我也不高興聽他講這些!”李清照笑吟吟地說道,“我們正在討論我新作的一首詞呢,結果就被你的手下人叫到了這裏來。我也是剛聽你們提到這朝中的左右相之事啊!”
章楶聞聽這個小女娃並沒有更多提前的獲知,而隻是同他一樣剛聽了這些政治背景與朝局發展的形勢,就是純粹依靠著個人的政治敏感性而能猜出如此準確的答案,別說是個女孩子,就算是換成他目前的幾個子侄,估計都是難有此認知。
當然,再重新確認了秦剛所提的人是蘇軾之後,章楶略略思考了幾下,卻是連連點頭道:“子瞻倒是不僅曾與子厚有舊,而且與朝中大多數人都能交好。其性格直率、風格飄逸,思慮全麵,又極盡責,說來倒也確實是個右相的極佳人選。”
“秦剛多謝章樞相之高瞻遠矚。”秦剛則起身向章楶行禮相謝。
章楶卻是像意料之中的一樣,坐在那裏坦然受了他一禮,然後便轉過身笑著問李清照道:“老話說得好:‘禮下於人,必有所圖’。你這小女娃兒如此地聰慧,可否能夠幫幫老夫分析分析,看看這秦徐之今天和我討論如此重要的消息,其用意何在呢?”
“首先我不叫小女娃兒,我有名字。但是咱們不算太熟,我自號為易安居士,所以章老子你接下來可以叫我易安。”李清照先是氣鼓鼓地迴道,“然後,徐之是我未過門的夫婿,我憑什麽要幫著你來分析出他的想法啊!”
“哈哈哈!好個易安居士,反問得很好,讓老夫想想啊!”章楶手撫白須,卻是開口說道,“興許你猜得準,老夫也就答應了徐之的請求呢?”
“好,這可是章老子你自己開口說的啊!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李清照拍拍手笑道,“徐之他是具體怎麽想的,我倒不敢說一定能猜不準。但是我可以按照我的思路來想啊。蘇子儋是他的師公,他想推薦師公入朝為右相,但是關鍵點一定會在左路相章子厚那邊是否能接受。這建中之策,不能再像從前那裏你死我活地爭鬥,需要協商、需要理解。老樞相您為人睿智、又和章相公是堂兄弟,徐之如果去章相公那裏不太好開口說的話,要是能夠獲得您的認可,經您之口說出來,還顯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啦!”
李清照的一番話,說得是井井有條,就連在一旁聽著的秦剛,也禁不住連連點頭。由她來捅破自己與章楶之間的這層窗戶紙,那自然是比自己直接說破要強上許多。
所以,接下來就看章楶如何接招了。
“哈哈哈哈!妙極妙極!”章楶樂得大笑道,“京城有人傳言那兩首‘浯溪中興頌詩’乃是令尊李文叔為你代筆。可是他們哪裏知曉你的才華與見識。老夫若是有如易安你這樣的睿智女娃,恐怕連我自己的詩詞奏章都要反過來找你代筆嘍!”
章楶這是變著法子誇李清照的聰慧機智。
而一旁的秦剛也由此確認了自己傳遞過去的所有信息已經被其全部接受。那章惇那裏的態度,就全看章楶這邊的溝通了!
所以,一旦宰相離職或者年老致仕,這些府宅還得是還給朝廷,然後再賜給新一任的宰執。
而章楶現在住的宅子,秦剛並不陌生,正是之前賜給李清臣的那一套。
門外的巷子裏,自然還是少不了排隊求見章樞相的車馬人員,在看到是相府自己的馬車迴來,這些人慌忙站起避讓。看過車窗外的一張張臉,雖然這些府宅裏的主人各不相同,可在院牆之外,巷子之中的這些人們,都總是上演著一幕幕極其相似的故事。
章楶正在家中等著秦剛,雖然看到隨他一起過來的李清照時略略有點意外,但立即就提起了舊事笑道:“三年前,就在禦街之上,把徐之從我手裏搶過去的,就是你這個女娃兒吧!今天,我不過是還你一次,再把徐之搶到我府上來,哈哈哈!”
“朝中皆言,若論邊功,章老爺子便是‘為西方最’,小女子平素總是聽聞大名,今天正巧能有這個機會,便就跟著徐之過來了,章相公不會不歡迎我吧?”
“哈哈,歡迎,當然歡迎。早就聽說過李家小娘子伶牙俐齒,老頭子我也一直很為徐之有所擔心。所以,今兒倒要好好地幫他把把關!再多出出主意!”章楶卻是一點兒也不客氣地揶揄起李清照,“小娘子到時候可千萬別哭鼻子哦!”
“哼!徐之的主意太大!就怕章相公幫著出到最後卻是出不起!”李清照卻是一點兒也不見生地,輕輕拎起裙角在屋裏子四下走著並看起來,“你們先聊,莫管我!”
秦剛也是看得出,章楶對於李清照並無反感,反而卻是有著一見如故式地寵溺式喜愛,也才沒有加入到他們剛才的鬥嘴之中,此時才一拱手道:“秦剛還未來得及恭賀章樞相迴朝高就,榮登宰執!”
“莫說這些虛頭八腦的話語!老夫已經連上了好幾道的劄子請求致仕,估計也沒幾天便就可以如願了,趁著還能在朝中的這個位置上多坐兩天,就想聽聽徐之你對接下來朝局的看法,也看看老夫是否還能發揮點什麽作用!”章楶也不客氣,讓秦剛坐下來之後,直接點明了這次請他過來的用意。
“官家今年的改元,章樞相如何看待?”秦剛的開口也更是幹脆。
章楶先是用眼光瞥了一眼正在屋內四處查探閣架上擺設物品的李清照一眼,卻見秦剛微笑著迴應意指無妨,便知其對小丫頭的絕對信任,於是也不再遮掩,直言道:“前有太宗以‘太平興國’而明大興文治武功之策的類似年號,今便就有聖上欲以‘建中靖國’來平息黨爭伐異之風,老夫甚以為然,也是認為建中之政,宜更進一步方好!”
“哦?老樞相以為,怎樣的更進一步才好?”
“徐之剛從宮中出來,卻以此問題相詢,莫非是從官家那裏得到了什麽重要的口風麽?”章楶聽得秦剛前麵這兩個問題逼問得有點緊,似乎背後意有所指,便順口說了這麽一句話,想來緩和一下氣氛,卻沒有想到,秦剛聽了他的這句話之後,卻並沒有半點想要反駁之意,依舊笑吟吟地看著他。
“啊?”這下輪到章楶大吃一驚了,“官家果真與你就此事問策了!”
即使在這朝堂之上,再也沒有比他章楶更對秦剛有信心與認可了,但此時的他,卻仍然不太敢相信皇帝會與秦剛談及這樣一個幾乎是拜相前奏的國策問對的話題。
“過剛易折、欲速不達。少遊還是給你起了個好字,徐之,要徐之啊!”章楶看似在迴答問題,卻是一語雙關地在提醒秦剛當下麵臨的風險。
“謝章樞相關愛。秦剛一是並無問權中樞的野心,二是東南海事院這一兩年卻也少不了我的一番折騰。而且想必官家對此事也會是看得更清楚吧!”
章楶聽了他的這話,才覺得自己剛才的擔心有點多餘了。再說了,皇帝之所以能夠與秦剛談論這樣的國政大事,大約也是先行排除了讓他位列宰執的可能,否則的話,光是自古帝王一脈的猜忌之心,也不至於會有類似的結果啊。
“以老夫之見,陛下若真心欲行建中之策,就不能還是如眼下這般,仍由新黨一派處於獨斷專言之境,朝堂終究需要容納更多的不同聲音。”章楶雖然自己也是新黨的成員,但他卻是少有的能夠看到新黨執政弊端、且還敢於對此提出批判觀點的人,“但是,也不能立即演化成舊黨一派的東山再起。黨爭之害,在於任何矯正之舉,都容易陷入到另一場黨爭之害中。由此而來,冤冤相報何時了?”
“章樞相說的好見解,隻是如何施行為好呢?”
“既為建中,那便要多給中間之臣一些空間。而所謂中間之臣,並非是指在朝堂之中那些不肯主動表態、愛做牆頭草的投機分子。而是指那些能夠容得下異己之見之臣,是指那些決不會用仇恨與迫害對待同僚之臣!”
“吾可不納汝之言,然必扞汝言之權!”秦剛聽得心有感觸,順口便將一句後世的名言用文言文說了出來。
章楶一愣,隨即卻是大笑道:“徐之總結得甚好,‘吾可不納汝之言,然必扞汝言之權!’可以成為中間之臣之言行標準。中間之臣,可新黨、可舊黨,也可任何非投靠及劃分黨派之人。有此中堅形成,建中之策方才不會落入一紙空談。”
“若是從朝局改製入入手,恢複重設左右仆射的話,章樞相以為,何人可為之?”秦剛眼光灼灼地把這一頗有些爆炸性的話題拋出,章楶聽得唿吸一下子都開始急促了,一旁的李清照也被這個話題吸引住跟著坐了下來。
他們都明白,這樣的話題,秦剛決不可能是興口胡說,更由於在此之前,他又在宮中待了那麽超乎尋常長的時間,在這句話的背後,它所帶有的天子傾向的意味便濃重了幾分。
“朝局雖亟須改製,但仍需注意平穩過渡!”章楶略略沉吟一二,便開口說道,“左相宜從當今宰執中選定,右相倒是可以從中間之臣中擢拔。”
章楶的意見雖然有些隱晦,但是觀點也是非常地明確:
所謂的當今宰執中選定,那也基本是鎖定了章惇。因為左相畢竟是執政之首,要是從眼下的宰執時找出能名望、能力以及代表性都強過於章惇的,除非是徹底倒閣,那便就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然後,他所說“右相要從中間之臣中選擇”的意見,卻是和秦剛之前與趙煦之間的商量意見不謀而合。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秦剛也不再藏著掖著,便直接開口道:“蘇學士可否?”
“子由?嗯,子由的能力資曆雖足矣,但若由其與子厚【注:指章惇,其表字子厚】分任左右相,恐會因元佑年間的糾葛往事而頻生衝突!”其實章楶在剛才提出“中間之臣”時,首先就想到了過去舊黨中的蜀黨及其成員。
相對於洛黨和朔黨,蜀黨的成員更加溫和且務實,而他們名義上的領袖雖然是蘇軾,但在朝堂中扛大旗的卻是一直是蘇轍蘇子由。
在元佑初年司馬光當政時,蘇轍曾作為舊黨的右司諫,親手將一幫新黨中堅彈劾出京,自然也包括對於章惇的外貶。所以,當秦剛一提及“蘇學士”時,章楶便極其自然地想到了蘇轍,也就是他口中的蘇子由,並由於蘇轍與章惇之間極難調和的嚴重矛盾,而立即作了否定。
“噗哧!”李清照卻笑了起來,毫無顧忌地插嘴笑道:“章老子卻是自己糊塗了自己。前腳說過中間之臣不以黨派劃分、僅看為人。若說可被稱為中間之臣的蘇學士,哪裏會是蘇子由,分明應該是坡翁蘇子瞻嘛!”
“啊?蘇子瞻?對啊,蘇子瞻!”真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章楶此時卻才是啞然失笑。
由於蘇軾天生的淡泊與豪邁風格,常常讓人會把他排除在各種政局勢力角逐的聯想之外,隻會當他是一個熱情奔放的詩人文豪。但是,平心而論,之所以蜀黨的領袖,卻終究會由蘇軾來擔綱,這便就是與他在政治上的耀眼才華與強悍無比的治政能力,所分不開的。
在此前,無論是他知徐州、知杭州、還是知定州,甚至已經是在貶謫到岒南的惠州時,都在各個地方留下了受人景仰的絕佳政績,而他在屢進屢出的朝堂之中,無論是禮部、吏部還是翰林院,其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才華,以及在朝政大事要事上毫不保留的戰鬥力,又絕非其弟蘇轍所能比擬的。
所以,李清照插嘴的意思就是想表示:如果按照你們所講的這個話題以及前後的邏輯點來看的話,要說能夠擔任朝中右相的“蘇學士”,自然隻能是“蘇軾蘇子儋學士”啊!
章楶此時又重新打量了一下李清照,卻是不以為忤地問道:“徐之可是之前向你透露過什麽麽?”
“他能向我透露什麽呀!更何況,我也不高興聽他講這些!”李清照笑吟吟地說道,“我們正在討論我新作的一首詞呢,結果就被你的手下人叫到了這裏來。我也是剛聽你們提到這朝中的左右相之事啊!”
章楶聞聽這個小女娃並沒有更多提前的獲知,而隻是同他一樣剛聽了這些政治背景與朝局發展的形勢,就是純粹依靠著個人的政治敏感性而能猜出如此準確的答案,別說是個女孩子,就算是換成他目前的幾個子侄,估計都是難有此認知。
當然,再重新確認了秦剛所提的人是蘇軾之後,章楶略略思考了幾下,卻是連連點頭道:“子瞻倒是不僅曾與子厚有舊,而且與朝中大多數人都能交好。其性格直率、風格飄逸,思慮全麵,又極盡責,說來倒也確實是個右相的極佳人選。”
“秦剛多謝章樞相之高瞻遠矚。”秦剛則起身向章楶行禮相謝。
章楶卻是像意料之中的一樣,坐在那裏坦然受了他一禮,然後便轉過身笑著問李清照道:“老話說得好:‘禮下於人,必有所圖’。你這小女娃兒如此地聰慧,可否能夠幫幫老夫分析分析,看看這秦徐之今天和我討論如此重要的消息,其用意何在呢?”
“首先我不叫小女娃兒,我有名字。但是咱們不算太熟,我自號為易安居士,所以章老子你接下來可以叫我易安。”李清照先是氣鼓鼓地迴道,“然後,徐之是我未過門的夫婿,我憑什麽要幫著你來分析出他的想法啊!”
“哈哈哈!好個易安居士,反問得很好,讓老夫想想啊!”章楶手撫白須,卻是開口說道,“興許你猜得準,老夫也就答應了徐之的請求呢?”
“好,這可是章老子你自己開口說的啊!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李清照拍拍手笑道,“徐之他是具體怎麽想的,我倒不敢說一定能猜不準。但是我可以按照我的思路來想啊。蘇子儋是他的師公,他想推薦師公入朝為右相,但是關鍵點一定會在左路相章子厚那邊是否能接受。這建中之策,不能再像從前那裏你死我活地爭鬥,需要協商、需要理解。老樞相您為人睿智、又和章相公是堂兄弟,徐之如果去章相公那裏不太好開口說的話,要是能夠獲得您的認可,經您之口說出來,還顯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啦!”
李清照的一番話,說得是井井有條,就連在一旁聽著的秦剛,也禁不住連連點頭。由她來捅破自己與章楶之間的這層窗戶紙,那自然是比自己直接說破要強上許多。
所以,接下來就看章楶如何接招了。
“哈哈哈哈!妙極妙極!”章楶樂得大笑道,“京城有人傳言那兩首‘浯溪中興頌詩’乃是令尊李文叔為你代筆。可是他們哪裏知曉你的才華與見識。老夫若是有如易安你這樣的睿智女娃,恐怕連我自己的詩詞奏章都要反過來找你代筆嘍!”
章楶這是變著法子誇李清照的聰慧機智。
而一旁的秦剛也由此確認了自己傳遞過去的所有信息已經被其全部接受。那章惇那裏的態度,就全看章楶這邊的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