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婉等人一路西行的同時,朝廷還沉浸於收複青唐的巨大喜悅之中。
在後續的戰報中,王厚率軍穩駐青唐城,後續的糧草補給,正在陝西商人的大力支持下,源源不斷地從熙河路轉來。
原本是為了不讓吐蕃人過早察覺出他們運送物資的去向,商人便將漫長的運輸線路分割成一段段,並在熙州、河州通向邈川、宗哥、青唐一線的路上修建了大量的中轉倉庫。
但是一直到了戰後,卻無意中發現了這種在後世被稱為“兵站運輸”方式的巨大優勢:
古時的運輸工具簡陋,運輸距離越長,其中的損耗就越大,而像這樣改成了分段運輸後,中間的裝卸搬運成本其實隻是相當於原本在運輸過程中的休息過程。而且一趟漫長的運輸分拆成了相對較短的多次運輸,其間無論是運輸工具還是運輸人手的協調都可以變得靈活了許多。
更何況,對於出發後再到半路上所出現的一些戰時需求變化,中間的兵站倉庫完全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即時調整。
王厚在領軍向西推進的過程中,就已經明確發現了這些沿途倉庫的巨大意義。於是,他進一步決定,在每一座的倉庫旁邊繼續修建了一些簡易工事及崗哨,然後在每一處少則留下五六名、多則安置十幾名士兵進行駐守防衛,以完善保障接下來的後勤補給。
因為跟隨過父親王韶在平定熙河地區所積累出來的豐富治理經驗,王厚在攻占了青唐城之後,極其注重約束管理兵將的軍紀。
除了投降的瞎征、隴拶以及那三個公主,是都必須要送到京城麵見天子以外,對於其他的吐蕃部落首領,他都進行了好生的安撫,並告訴他們:對於他們的主動受降行為,大宋朝廷一定會有著相應的善待與封賞的。
當然,由於趙駟的受傷,駐守邈川城的劉仲武也相對非常地本份,從而使得大宋這一次的出兵青唐的大軍內部相當地團結一致,並沒有任何異事滋生。
王厚深諳蕃事,知道對於這樣一塊已經脫離中央政權數百年的螞地,僅僅隻是眼下的軍事征服與占領是遠遠不夠的。
而他的父親王韶在最早的《平戎策》中就明確提出過“招撫、征討、屯田、興商、辦學”這五大方略原則,並在攻取經營熙州、河州等地中,得到過充分的驗證。
所以,除了對於青唐城裏投降的吐蕃部落首領及貴族進行善待以外。對於其它地方的其它人,王厚則毫不客氣。他把手下那些經過涇原講武堂培訓,如今已非常擅長麻雀戰的將領們四下都放了出去,一則將自己誠意接受任何願意方動投降依附的政策與意願盡快散播出去,二則也可以讓手下這幫殺才一般的將領得到充分發泄的渠道。他們因為青唐城直接投降了之後,而無處立功的火氣與心情,就可以發泄在四周那些仍然存在敵對之心的小股勢力身上,通過四處的出擊與圍剿,順便也快速地清除掉了青唐城周邊的安全隱患。
對於征服之地所謂恩威並重,便就是需要這樣地操作。
如此一來,四周之吐蕃各勢力,對於如今青唐城的宋兵,簡直是聞宋喪膽,如果不迅速地舉起雙手投降,便會被不時出現的小股宋軍小分隊以極其嫻熟與兇猛的手段而搶劫一空。
而在此措施之下,駐軍的補給情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們可以通過這種外出作戰而不時地滿載而歸,最終青唐城裏的宋軍軍紀,也出奇地嚴謹了起來,以至於呈現一股秋毫無犯的王師氣息,令那些投降後的吐蕃首領與貴族心下甚安。
關於屯田之策,王厚更是十分上心。
一方麵,他已經迅速安排人手,對原有居住人戶的田土,盡數進行保護,以安定民心。而隻有那些堅持對抗以及最後無奈之下才投降的吐蕃貴族,才會將他們的田地,盡數沒收進入官府手中以示懲戒。等到這些統計數目出來之後,他便可以以此為據,再向朝廷請派從內地遷居無地流民來此耕種,既可迅速恢複地方經濟,又可快速改變本地居民結構。
而當務之急,要想迅速恢複並提升青唐地區的經濟,隻有興商一策,最為迫切。
正因為如此,原本並不太想與隨軍監軍宦官有太多深交的他,卻不得不叫上童貫,讓其邀請為此戰立下重大功勞的隨軍商人代表一同慶功並議事。
與這些商人中領頭的胡衍,王厚在章楶主持宋夏和議時,代表熙河路去渭州共同議事時,曾經見過幾麵,知道他是秦剛的把兄弟,而現在顯然已是陝西商人的行首了。
“哎呀呀!胡掌櫃已經來了,各位掌櫃的好啊!”王厚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招待大家的大堂之中,自此戰一起,他便一身戎裝,刀不離身,儼然便是一個征戰沙場的將軍。
其後跟來的便是監軍童貫了。
“見過王撫使!見過童監軍!”眾位商人趕緊起身相迎。
“大家快坐,快坐。”王厚一邊招唿眾人入座,一邊也自己坐下,不無真誠地說道,“此番進軍青唐,山高路險,原本像這樣的陣仗,不知要耗費多少民夫運力,方能保證。但是,卻因童監軍提議,又得諸位掌櫃的大力協助,我軍一舉收複青唐,此等軍功戰績,實屬要給在座的各位記上頭功啊!”
“王撫使言重了。我等皆是大宋子民,為國效勞,皆是本份。”胡衍代表大家站起來謙虛了一句,卻是開門見山地觸及實質,“隻是大家在商言商,之所以各位都能舍出家本,出錢出力,追隨大軍來到此地,無非也是看中了這條青唐商道,以及今後通向西域的通商機會。王撫使今天立下此等戰功,此後少不了也將會是駐守此地的一方要員,不知會有何方略,可以與我有聞?”
確實,王厚有在邊境從文治政的經曆,此次雖然因為是要攻略青唐,才一心轉為武職,並帶兵伐略,但是按照大宋對於剛剛攻取下來的邊關地區的治理習慣,多會是由原先攻占下來的武將先行管理幾年再說。
所以各位商人對於王厚自己對於青唐地區接下來的治理方略非常地關心與在意。
“按理說,朝廷對於此地的詔令安排還未下達,本官不宜妄言。”王厚先是看了看周圍的眾人,轉而慨然而言,“然而,本官亦是看到在座的各位,不僅僅是出錢出力,甚至還是甘冒生命危險,隨大軍深入此地,著實令人感動。所以,本官亦對諸位直言,河湟之地,膏腴萬頃,控臨西夏,製望西域。先父生前便有‘招撫、征討、屯田、興商、辦學’這五計方略,無論是本官恭行,而是對後任寄望,都當依此而行。尤其是其中之興商一策,眼下來看,還須仰仗各位掌櫃的共謀大局。”
應該說,王厚的這一番表白,給了在座的所有商人吃了一顆最大的定心丸。所以,眾人便將眼光轉向了今天座上的另一個主角:童貫。當日,大家可都是被這個大貂璫給忽悠過來的。
童貫當然也不甘示弱,他向眾人拱了拱手道:“某受聖天子指派,隨軍監軍,蒙諸位出力,將帥用心,兵士用命,一舉為我皇宋拓邊複土,此為國之幸事。童某日前已經向天子稟明各位商賈在此戰中所付出的巨大代價與重要價值,並且對於從今天開始的青唐之地如何更好地治理發展方麵,完全認同並讚同王撫使的觀點。”
有了這兩人如此鐵板釘釘的表態,大家對於今後這裏的發展擔憂之心,終於能夠漸漸放下,酒桌上的氣氛也就漸漸地熱烈了起來。
的確,由在座這些商人所負責的此戰軍資補給運輸一事,耗費了他們大量的錢財與資源,僅靠出戰前熙河路支付的一點點成本是遠遠不夠的。而他們所看中的,便是在接下來會有來自於朝廷在戰勝之後的賞賜,以及未來可以掌握通往西域而去的商道通商等方麵的巨大權益。
隻要王厚及童貫都能夠兌現他們的諾言,就不必擔心今後源源不斷的巨額收入補償。
席間,王厚也很關切地詢問了各家商號的主營商品,中意與計劃要在本地推行的生意種類,並對於有可能會新設立的市易司方麵的問題,也詳細地諮詢了在座眾人的意見。
此次見麵之後,眾人對於牽線並完成這次合作的胡衍也是相當地信服,大家的奉承與讚賞,讓胡衍聽著很是受用,終是覺得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很快,朝廷關於此戰之後的治政詔令下達:
以原青唐城設為鄯州、以邈川城設為湟州,以澆河城設廓州【注:今青海貴德縣】。大宋疆域由此則向西再拓了數千餘裏。
賞功詔令同時到達:
王厚官升三階至四方館使,知鄯州,兼隴右沿邊同都廵檢使。
王厚的升職大有講究,官階先不論,先看其差遣。湟州更近河州,良田眾多,熟蕃更多,如果能在此做知州,則更易出治政之政績,不過,表達的便是朝廷的保守戰略意圖。
而這次朝廷卻是派王厚知鄯州,將此重臣猛將安置在更西的邊境之州,那便知曉,接下來的西北大略一定是繼續進攻而不是防守。
當然,對於王厚擔任了更具挑戰的知鄯州之後,再給他兼任了一個隴右沿邊同都廵檢使的差遣,用來替代戰前委任的洮西安撫使一職,實際上就反映出:至少在趙煦與章惇的心目中,青唐之地並非是熙河路的向西延伸,而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隴右路”的開始。
眼下朝廷的拓疆之心,已經真正開始複蘇並抬頭。
趙駟依舊是吃了資曆過淺的虧。雖然他在此戰之中的功勞甚大,但是也隻能官升三階至崇儀副使,然後再授了一個隴右沿邊兵馬鈐轄的差遣職務。又因其負傷休養,又賞賜了他非常豐厚的銀錢茶藥。
反倒是趙駟此次的副手劉仲武,在隨其穩住了邈川城的形勢之後,又在王厚此後要求發動的麻雀戰中,陸續帶兵收複了通川堡、南宗堡、峽口堡等地,進一步擴大並充實了新設立的湟州之地,此次得以官遷皇城使,並接任了趙駟空下的熙河路兵馬都監一職。
童貫更是由於此次謀局出力、戰前勾劃、行軍監軍得當,其宦官的本職遷為正六品的內侍省副都知,同時還給他加封了從五品的景福殿使一職,以示尊寵。
而此次征討青唐,相當關鍵的取勝因素應該就是胡衍帶領的一眾陝西商人的物資保障運輸之功,在王厚與童貫的請功名錄中,胡衍及其他四名最主要的商人,都獲得了承務郎的官身,並得到了相當豐富的財物賞賜。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幾位商人在隴右沿邊地區的商貿壟斷地位,更是完全地得到了朝廷與地方官府的雙重認定。
其實別的不說,光是在這一段時間以來的戰利品以及對於頑抗的吐蕃貴族家財的沒收物資的清算處理中,幾個主要商人的獲利就足以充抵了此前戰前運輸過程中的虧空。以至於,時間沒過多長,便有人悄悄地來找胡衍:
“胡掌櫃,這童監軍那裏能不能走動走動?問問看王檢使那邊,最近有沒有再向西進軍的打算?”
“這鄯州再往西去,就是迴鶻人的地盤了。說起這迴鶻人的地方,不管王檢使打不打過去,我覺得像你們幾個年輕的,尤其是胡掌櫃,還是可以去走一走的,生意什麽的先不說,大宋的男子去一趟的話,不虧啊!”
“劉掌櫃的,聽你這話,裏麵有講究啊?能不能再講清楚點嘛!”
“還是你的耳朵尖,能聽得出,嘿嘿!我跟你們說啊,這迴鶻人的女子,一直就有找宋人度種的風俗。”被稱為劉掌櫃的這人大約快四十多歲了,但說起這事卻是興頭十足,“她們那裏的美貌女子,不要錢,甚至反過來貼補你錢,想著法子要找一個宋人睡覺。而隻要是與宋人睡過的女子,尤其是能夠懷有身孕的,立刻會在他們那裏身價百倍,當地人會搶著去爭娶她們。”
“對對對,這事我聽說過。其實河州、熙州這裏的蕃女過去也有過,隻不過這裏的宋人多了,現在也就演變成,蕃部女人都想嫁給宋人男子,因為生出來孩子就可以成為宋人。而蕃部的首領男人也想著娶宋女為妻,隻要讓宋女生的孩子繼承自己的家業,就可以向官府申請將自已的家庭改為漢姓,從而能夠轉成漢民……”另一個趙掌櫃對此的延展解說,顯然偏離了大家原本想了解的方向,紛紛對他嗤之以鼻,並打斷他的話,轉而問原先的劉掌櫃。
“劉掌櫃,你說得這麽清楚,那你自己被度過種沒有?”
“哎,那是當然的啊!我年輕的時候身體好,估計自己至少能在那裏留下過三四個種……”
“三四個?還是三十個?說清楚嘛!”
“哈哈哈!”
男人們對於這樣的話題,總是有著天然的興奮。哪怕那個地方,有著雪山與戈壁的遠隔,又或者會有盜賊或是打劫蕃騎的存在,但依舊不能減弱大家內心的那種向往與期盼。
胡衍聽了後笑笑,說起了他聽辛第迦與他講起的倭人度種故事:“那麽辛苦地翻過雪山與高原實在是不值。我大哥現在就在知滄州,在滄州之東便是渤海,渤海之外有一倭國,這倭國女子向來溫婉可人。他們的倭王給她們下旨,並由官府出麵,專門組織了度種船。每條船 上都會有二、三十名的倭國麗人。度種船駛至大宋境內的海邊,因為沒有關引,船上的人不能上岸。但是宋人男子卻可以乘小舟過去,但凡你相貌出眾,能被對方看中,便會邀請你上船,船上的麗人便會親自薦寢,一夜風流之後再送你離船。所以,這事情,人家也是要看你的條件的!”
“哈哈。我看我們中間幾人,胡掌櫃條件最好,李掌櫃也可以……”
“嘿嘿,我卻是聽說倭人女子是相當不錯的……”
在後續的戰報中,王厚率軍穩駐青唐城,後續的糧草補給,正在陝西商人的大力支持下,源源不斷地從熙河路轉來。
原本是為了不讓吐蕃人過早察覺出他們運送物資的去向,商人便將漫長的運輸線路分割成一段段,並在熙州、河州通向邈川、宗哥、青唐一線的路上修建了大量的中轉倉庫。
但是一直到了戰後,卻無意中發現了這種在後世被稱為“兵站運輸”方式的巨大優勢:
古時的運輸工具簡陋,運輸距離越長,其中的損耗就越大,而像這樣改成了分段運輸後,中間的裝卸搬運成本其實隻是相當於原本在運輸過程中的休息過程。而且一趟漫長的運輸分拆成了相對較短的多次運輸,其間無論是運輸工具還是運輸人手的協調都可以變得靈活了許多。
更何況,對於出發後再到半路上所出現的一些戰時需求變化,中間的兵站倉庫完全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即時調整。
王厚在領軍向西推進的過程中,就已經明確發現了這些沿途倉庫的巨大意義。於是,他進一步決定,在每一座的倉庫旁邊繼續修建了一些簡易工事及崗哨,然後在每一處少則留下五六名、多則安置十幾名士兵進行駐守防衛,以完善保障接下來的後勤補給。
因為跟隨過父親王韶在平定熙河地區所積累出來的豐富治理經驗,王厚在攻占了青唐城之後,極其注重約束管理兵將的軍紀。
除了投降的瞎征、隴拶以及那三個公主,是都必須要送到京城麵見天子以外,對於其他的吐蕃部落首領,他都進行了好生的安撫,並告訴他們:對於他們的主動受降行為,大宋朝廷一定會有著相應的善待與封賞的。
當然,由於趙駟的受傷,駐守邈川城的劉仲武也相對非常地本份,從而使得大宋這一次的出兵青唐的大軍內部相當地團結一致,並沒有任何異事滋生。
王厚深諳蕃事,知道對於這樣一塊已經脫離中央政權數百年的螞地,僅僅隻是眼下的軍事征服與占領是遠遠不夠的。
而他的父親王韶在最早的《平戎策》中就明確提出過“招撫、征討、屯田、興商、辦學”這五大方略原則,並在攻取經營熙州、河州等地中,得到過充分的驗證。
所以,除了對於青唐城裏投降的吐蕃部落首領及貴族進行善待以外。對於其它地方的其它人,王厚則毫不客氣。他把手下那些經過涇原講武堂培訓,如今已非常擅長麻雀戰的將領們四下都放了出去,一則將自己誠意接受任何願意方動投降依附的政策與意願盡快散播出去,二則也可以讓手下這幫殺才一般的將領得到充分發泄的渠道。他們因為青唐城直接投降了之後,而無處立功的火氣與心情,就可以發泄在四周那些仍然存在敵對之心的小股勢力身上,通過四處的出擊與圍剿,順便也快速地清除掉了青唐城周邊的安全隱患。
對於征服之地所謂恩威並重,便就是需要這樣地操作。
如此一來,四周之吐蕃各勢力,對於如今青唐城的宋兵,簡直是聞宋喪膽,如果不迅速地舉起雙手投降,便會被不時出現的小股宋軍小分隊以極其嫻熟與兇猛的手段而搶劫一空。
而在此措施之下,駐軍的補給情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們可以通過這種外出作戰而不時地滿載而歸,最終青唐城裏的宋軍軍紀,也出奇地嚴謹了起來,以至於呈現一股秋毫無犯的王師氣息,令那些投降後的吐蕃首領與貴族心下甚安。
關於屯田之策,王厚更是十分上心。
一方麵,他已經迅速安排人手,對原有居住人戶的田土,盡數進行保護,以安定民心。而隻有那些堅持對抗以及最後無奈之下才投降的吐蕃貴族,才會將他們的田地,盡數沒收進入官府手中以示懲戒。等到這些統計數目出來之後,他便可以以此為據,再向朝廷請派從內地遷居無地流民來此耕種,既可迅速恢複地方經濟,又可快速改變本地居民結構。
而當務之急,要想迅速恢複並提升青唐地區的經濟,隻有興商一策,最為迫切。
正因為如此,原本並不太想與隨軍監軍宦官有太多深交的他,卻不得不叫上童貫,讓其邀請為此戰立下重大功勞的隨軍商人代表一同慶功並議事。
與這些商人中領頭的胡衍,王厚在章楶主持宋夏和議時,代表熙河路去渭州共同議事時,曾經見過幾麵,知道他是秦剛的把兄弟,而現在顯然已是陝西商人的行首了。
“哎呀呀!胡掌櫃已經來了,各位掌櫃的好啊!”王厚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招待大家的大堂之中,自此戰一起,他便一身戎裝,刀不離身,儼然便是一個征戰沙場的將軍。
其後跟來的便是監軍童貫了。
“見過王撫使!見過童監軍!”眾位商人趕緊起身相迎。
“大家快坐,快坐。”王厚一邊招唿眾人入座,一邊也自己坐下,不無真誠地說道,“此番進軍青唐,山高路險,原本像這樣的陣仗,不知要耗費多少民夫運力,方能保證。但是,卻因童監軍提議,又得諸位掌櫃的大力協助,我軍一舉收複青唐,此等軍功戰績,實屬要給在座的各位記上頭功啊!”
“王撫使言重了。我等皆是大宋子民,為國效勞,皆是本份。”胡衍代表大家站起來謙虛了一句,卻是開門見山地觸及實質,“隻是大家在商言商,之所以各位都能舍出家本,出錢出力,追隨大軍來到此地,無非也是看中了這條青唐商道,以及今後通向西域的通商機會。王撫使今天立下此等戰功,此後少不了也將會是駐守此地的一方要員,不知會有何方略,可以與我有聞?”
確實,王厚有在邊境從文治政的經曆,此次雖然因為是要攻略青唐,才一心轉為武職,並帶兵伐略,但是按照大宋對於剛剛攻取下來的邊關地區的治理習慣,多會是由原先攻占下來的武將先行管理幾年再說。
所以各位商人對於王厚自己對於青唐地區接下來的治理方略非常地關心與在意。
“按理說,朝廷對於此地的詔令安排還未下達,本官不宜妄言。”王厚先是看了看周圍的眾人,轉而慨然而言,“然而,本官亦是看到在座的各位,不僅僅是出錢出力,甚至還是甘冒生命危險,隨大軍深入此地,著實令人感動。所以,本官亦對諸位直言,河湟之地,膏腴萬頃,控臨西夏,製望西域。先父生前便有‘招撫、征討、屯田、興商、辦學’這五計方略,無論是本官恭行,而是對後任寄望,都當依此而行。尤其是其中之興商一策,眼下來看,還須仰仗各位掌櫃的共謀大局。”
應該說,王厚的這一番表白,給了在座的所有商人吃了一顆最大的定心丸。所以,眾人便將眼光轉向了今天座上的另一個主角:童貫。當日,大家可都是被這個大貂璫給忽悠過來的。
童貫當然也不甘示弱,他向眾人拱了拱手道:“某受聖天子指派,隨軍監軍,蒙諸位出力,將帥用心,兵士用命,一舉為我皇宋拓邊複土,此為國之幸事。童某日前已經向天子稟明各位商賈在此戰中所付出的巨大代價與重要價值,並且對於從今天開始的青唐之地如何更好地治理發展方麵,完全認同並讚同王撫使的觀點。”
有了這兩人如此鐵板釘釘的表態,大家對於今後這裏的發展擔憂之心,終於能夠漸漸放下,酒桌上的氣氛也就漸漸地熱烈了起來。
的確,由在座這些商人所負責的此戰軍資補給運輸一事,耗費了他們大量的錢財與資源,僅靠出戰前熙河路支付的一點點成本是遠遠不夠的。而他們所看中的,便是在接下來會有來自於朝廷在戰勝之後的賞賜,以及未來可以掌握通往西域而去的商道通商等方麵的巨大權益。
隻要王厚及童貫都能夠兌現他們的諾言,就不必擔心今後源源不斷的巨額收入補償。
席間,王厚也很關切地詢問了各家商號的主營商品,中意與計劃要在本地推行的生意種類,並對於有可能會新設立的市易司方麵的問題,也詳細地諮詢了在座眾人的意見。
此次見麵之後,眾人對於牽線並完成這次合作的胡衍也是相當地信服,大家的奉承與讚賞,讓胡衍聽著很是受用,終是覺得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很快,朝廷關於此戰之後的治政詔令下達:
以原青唐城設為鄯州、以邈川城設為湟州,以澆河城設廓州【注:今青海貴德縣】。大宋疆域由此則向西再拓了數千餘裏。
賞功詔令同時到達:
王厚官升三階至四方館使,知鄯州,兼隴右沿邊同都廵檢使。
王厚的升職大有講究,官階先不論,先看其差遣。湟州更近河州,良田眾多,熟蕃更多,如果能在此做知州,則更易出治政之政績,不過,表達的便是朝廷的保守戰略意圖。
而這次朝廷卻是派王厚知鄯州,將此重臣猛將安置在更西的邊境之州,那便知曉,接下來的西北大略一定是繼續進攻而不是防守。
當然,對於王厚擔任了更具挑戰的知鄯州之後,再給他兼任了一個隴右沿邊同都廵檢使的差遣,用來替代戰前委任的洮西安撫使一職,實際上就反映出:至少在趙煦與章惇的心目中,青唐之地並非是熙河路的向西延伸,而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隴右路”的開始。
眼下朝廷的拓疆之心,已經真正開始複蘇並抬頭。
趙駟依舊是吃了資曆過淺的虧。雖然他在此戰之中的功勞甚大,但是也隻能官升三階至崇儀副使,然後再授了一個隴右沿邊兵馬鈐轄的差遣職務。又因其負傷休養,又賞賜了他非常豐厚的銀錢茶藥。
反倒是趙駟此次的副手劉仲武,在隨其穩住了邈川城的形勢之後,又在王厚此後要求發動的麻雀戰中,陸續帶兵收複了通川堡、南宗堡、峽口堡等地,進一步擴大並充實了新設立的湟州之地,此次得以官遷皇城使,並接任了趙駟空下的熙河路兵馬都監一職。
童貫更是由於此次謀局出力、戰前勾劃、行軍監軍得當,其宦官的本職遷為正六品的內侍省副都知,同時還給他加封了從五品的景福殿使一職,以示尊寵。
而此次征討青唐,相當關鍵的取勝因素應該就是胡衍帶領的一眾陝西商人的物資保障運輸之功,在王厚與童貫的請功名錄中,胡衍及其他四名最主要的商人,都獲得了承務郎的官身,並得到了相當豐富的財物賞賜。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幾位商人在隴右沿邊地區的商貿壟斷地位,更是完全地得到了朝廷與地方官府的雙重認定。
其實別的不說,光是在這一段時間以來的戰利品以及對於頑抗的吐蕃貴族家財的沒收物資的清算處理中,幾個主要商人的獲利就足以充抵了此前戰前運輸過程中的虧空。以至於,時間沒過多長,便有人悄悄地來找胡衍:
“胡掌櫃,這童監軍那裏能不能走動走動?問問看王檢使那邊,最近有沒有再向西進軍的打算?”
“這鄯州再往西去,就是迴鶻人的地盤了。說起這迴鶻人的地方,不管王檢使打不打過去,我覺得像你們幾個年輕的,尤其是胡掌櫃,還是可以去走一走的,生意什麽的先不說,大宋的男子去一趟的話,不虧啊!”
“劉掌櫃的,聽你這話,裏麵有講究啊?能不能再講清楚點嘛!”
“還是你的耳朵尖,能聽得出,嘿嘿!我跟你們說啊,這迴鶻人的女子,一直就有找宋人度種的風俗。”被稱為劉掌櫃的這人大約快四十多歲了,但說起這事卻是興頭十足,“她們那裏的美貌女子,不要錢,甚至反過來貼補你錢,想著法子要找一個宋人睡覺。而隻要是與宋人睡過的女子,尤其是能夠懷有身孕的,立刻會在他們那裏身價百倍,當地人會搶著去爭娶她們。”
“對對對,這事我聽說過。其實河州、熙州這裏的蕃女過去也有過,隻不過這裏的宋人多了,現在也就演變成,蕃部女人都想嫁給宋人男子,因為生出來孩子就可以成為宋人。而蕃部的首領男人也想著娶宋女為妻,隻要讓宋女生的孩子繼承自己的家業,就可以向官府申請將自已的家庭改為漢姓,從而能夠轉成漢民……”另一個趙掌櫃對此的延展解說,顯然偏離了大家原本想了解的方向,紛紛對他嗤之以鼻,並打斷他的話,轉而問原先的劉掌櫃。
“劉掌櫃,你說得這麽清楚,那你自己被度過種沒有?”
“哎,那是當然的啊!我年輕的時候身體好,估計自己至少能在那裏留下過三四個種……”
“三四個?還是三十個?說清楚嘛!”
“哈哈哈!”
男人們對於這樣的話題,總是有著天然的興奮。哪怕那個地方,有著雪山與戈壁的遠隔,又或者會有盜賊或是打劫蕃騎的存在,但依舊不能減弱大家內心的那種向往與期盼。
胡衍聽了後笑笑,說起了他聽辛第迦與他講起的倭人度種故事:“那麽辛苦地翻過雪山與高原實在是不值。我大哥現在就在知滄州,在滄州之東便是渤海,渤海之外有一倭國,這倭國女子向來溫婉可人。他們的倭王給她們下旨,並由官府出麵,專門組織了度種船。每條船 上都會有二、三十名的倭國麗人。度種船駛至大宋境內的海邊,因為沒有關引,船上的人不能上岸。但是宋人男子卻可以乘小舟過去,但凡你相貌出眾,能被對方看中,便會邀請你上船,船上的麗人便會親自薦寢,一夜風流之後再送你離船。所以,這事情,人家也是要看你的條件的!”
“哈哈。我看我們中間幾人,胡掌櫃條件最好,李掌櫃也可以……”
“嘿嘿,我卻是聽說倭人女子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