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隨著耶律寧等人一起走進了天津寨中最大的辦事廳堂。
當然,此時裏麵的其他人都被清理了出去,擺出的是接待遼國官員的各種擺設,耶律寧自然是坐在了上首,耶律南仙此時是他的隨扈侍從的打扮,就站立於他的身後。
耶律寧揮揮手,說道:“其他人都下去吧,我與高麗的王世子先說些話。”
於是,一眾官吏、包括他的其他侍從都退了下去。
但是站在秦剛身旁的李清照卻沒有走開的意思,這使得秦剛安排給她的幾個護衛也遲疑著不敢離開。
耶律寧皺了皺眉頭,卻迫於高麗長公主的身份,便說道:“長公主懂些漢話吧?”
“略懂一二。”李清照此時也是機靈著說了一句高麗腔的漢話。
“請長公主落座。”耶律寧指了指在其右手的上座,並說:“本官與王世子是好朋友,這些侍衛可以在堂外聽候吧?”
秦剛點點頭,便示意這些護衛可以出去了。
看到大堂裏隻剩下了他們四人,耶律寧便歎了一口氣道:“秦兄真是使得好手段。那日在西平府,便是一身宋商打扮,與那吳王談著西鳳醇的生意買賣,背後卻是那時的大宋提舉天下學政使!可是騙得我倆好苦啊!”
“彼此彼此,兩位公子當時不也是同樣也對在下有所保留嘛!”秦剛笑嘻嘻地迴道。
他的本意隻是拿對方隱瞞耶律南仙是女子身份地來為自己強行辯解一下。但是對麵兩人被他這麽一說,卻是以為秦剛知道他們去西夏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幫南仙去相一相未來的夫婿之事,倒是自己感到了有點小尷尬,氣度也弱了幾分。
不過耶律寧在進這裏之前,就思考過妹妹的事情,這皇帝下了旨後,事情就已經不可更改,原本他同意帶著妹妹來南京,也不過是幫著妹妹了一了心願。他素知宋人尚早婚,所以也在想著找機會問一問秦剛是否婚配的事情,如果已經婚配,也正好可以讓妹妹為此死心。
“那秦兄此次假托高麗人的身份來此,又是何故呢?”耶律寧進一步問道。
“唉!”秦剛先是長歎一聲,“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生死相許。”
此詞句一經出口,堂間另三人俱是心神一驚,隻覺得一陣說不出口的情感油然而生。
秦剛一看情緒渲染得差不多了,便上前對著耶律寧叉手一拜:“小弟今有一難,還請耶律兄不吝出手相援!”
宋人的叉手禮僅次於跪拜禮之鄭重,耶律寧驚得動容說道:“秦兄何苦行此大禮,但有何求,不妨說來,在下但能幫上忙,決不含糊。”
秦剛此時才踱步走至李清照身旁,緩緩開口道:“我因出使高麗,與長公主一見傾心、情投意合,已經私許了終生!”
此話一出,剛才那句詩句便算不得什麽了!隻是另外三人的表情與反應卻是各不相同:
耶律寧的反應雖然誇張,直接從座位上驚得站起來問了一句“什麽?”但是接下來再看看這兩人之後,便似恍然大悟般地坐了迴去。
李清照卻是不防秦剛如此一說,並非意外他的情意,而是意外於表達此點的環境,一下子雙頰飛紅、心頭小鹿亂撞,但其沉默不語、一副女孩兒家嬌羞之狀,恰是極應了此時之情緒。
隻是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站在耶律寧身後的耶律南仙,她在一聽之下如遭雷擊,臉色慘白,雙唇緊閉,同樣也是一聲不吭。
“隻是你們也知道,我秦剛出身低微,現在雖為大宋之官,但何以襯得上清娘之絕世才華、顯赫身份,隻恐此生,有負……”秦剛方才說得動情,竟不小心滑嘴說出了“清娘”的名字,不過想想好在大家都不知道這高麗長公主的真正名字,按其稱為清娘來猜,就算叫做王清也是差不多的吧,於是接下去繼續說道,“……長公主之情意,所以,縱使我倆國家有異、身份迥意,但我秦剛情願為她舍棄一切,隻求能夠與她長相廝守!”
按理說,宋人用情含蓄,極少會有如此直白的表達習慣。但是此時堂中四人,秦剛乃是現代人穿越而來,耶律兄妹卻是來自草原上的契丹人,對於如此熱烈之語,唯有感同身受。
當然,唯一真正的宋人李清照,卻又是此時女子中極少有的敢愛敢恨之人,聽得秦剛方才之語,卻是從其原本是要應付對麵二人的這個故事裏麵,分明地聽出了他趁機想要對自己表露出的真實情愫。
此時的她,雙目大膽地對視上秦剛熱烈的眼神,並隨著他伸出的右手,將自己的左手交了過去,任由秦剛緊緊地攥住了自己,心中暗道:“哪怕我便真的就是這所謂的高麗長公主,哪怕或者又或是哪裏的能夠貴為皇妃帝女,但凡有你徐之這些言語,我也定會拋下一切,毫不猶豫地隨你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了。”
“秦兄好一番真情,真乃大丈夫所為!”耶律寧卻是擊掌讚歎道。“那麽秦兄不惜冒有朝廷彈劾之風險,越境來此天津寨,便是為了長公主了?”
“耶律兄明鑒。”秦剛握著李清照的柔荑,含笑視之道:“長公主借由與遼國以米易馬的生意,可以來此距離宋境最近之地,而我也可繞道海上,喬裝高麗世子,方可來見清娘。再者,天津寨此處的生意好壞,直接關係到長公主在國內的行止是否會受限製。我們已經約好,隻要能夠積攢起足夠的錢,我便會拋下官職不做,帶著清娘去那無人知曉的地方隱居為生!”
李清照此時早已將自己代入進了高麗國長公主的角色之中,臉上如飲醇酒,雙目卻是緊緊盯著秦剛,卻用著隻有他倆才能聽到的聲音低聲喃語:“今日你可是當著他人之麵親口說下的這些話,他日可不許負我!”
耶律寧在同時當然也已經注意到了站在自己身旁的妹妹的異態,不過,他卻認為今天這樣的結果卻是效果更好:秦剛既然心有所屬,正好也可斷了妹妹不切實際的念想,長痛不如短痛,與其之後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不如在此之際就能及早抽身。
此時,他倒是想起了自己來天津寨的主要目的,兩相一對應,他便把這事情給想通了,於是便不作遮掩地說道:“不瞞秦兄,這天津寨的易馬生意,已經引起我大遼朝廷的關注。此番在下前來,便是奉了南院大王之命,調查在這天津寨的相關交易之事。承蒙秦兄能夠視我等兄弟為知已,能將此中如此隱秘之事坦然告之,我自然不會有負信任。所以,關於這裏的調查結果,我自當還得慎重考慮,不能暴露了你與長公主之間的大事。”
秦剛聞之心中暗喜,立刻再補上幾句:“耶律兄大義,此事若有泄露,我秦剛哪怕是丟官去職、名聲掃地,皆不是重要之事,隻是怕累及到長公主之清譽及其在國內的自身安全。實在是不敢大意啊!”
“我自然是明白這裏的道理。”耶律寧認同地點點頭後,又轉頭提醒自己的妹妹道,“先弟,你可也得要記住了,可不能害了秦兄與長公主。”
這時耶律南仙已經調整好了情緒,卻是突然開口對李清照問道:“自古宗室女子,雖然生於帝王之家,卻多命不由已。假若高麗王有命,讓你嫁於他國皇帝為後為妃,你便如何?”
李清照卻是不知耶律南仙正是以己之處境對其相詢,隻知她問的不過是話語之表麵意思,此時猶然還沉浸在投入的角色之中,甜甜地迴道:“先兄問所欲,清娘不用天下邦。願乘千裏船,越洋隨秦郎!”
這句迴答,顯然是借鑒了木蘭辭裏的一句。
“不用天下邦,越洋隨秦郎!”耶律南仙隻在自己的心中默念著這兩句話,此時看向李清照與秦剛兩人的眼光中,少了些許的忌妒與怨恨,卻多了幾分羨慕與祝願。
耶律寧卻是敏銳地感覺到了自己妹妹的情緒變化,此時也就興奮地說道:“來來來,公務之事先放一邊,總是能夠找得到應對之策的。隻是,今日你我四人能在此地相會,實屬不易,不如叫人擺上酒席,你我對飲百杯、一醉方休。”
於是,耶律寧立即叫來屬吏,讓他們趕緊準備起來。
耶律寧原本生活的上京,就不如南京富足,更何況天津寨裏,此時卻有著大批的就算是遼國南京、宋國東京都不曾見到的珍稀之商品,其中尤其是以大名府運來的一品天醇為甚,由於李禠融入了北方原本就優秀的釀酒工藝,使得蒸餾提純前的原酒就上升了不少的檔次,現在的一品天醇,其口味更是比西北的西鳳醇濃厚綿香好幾分。
而此時更是盛夏時分,流求北運而來的豐富水果也被屬吏們競相搬上。
四人對飲數杯,耶律寧不由地感慨而言:“秦兄大才,上次在西平府所作的數對,在下迴到上京之後,也曾拿上聯請教過數位遼國大儒,竟是無一人之結果能出其右,縱有不服者,待其看到秦兄的下聯後,無不歎服。”
“哦?”李清照此時插上話來,“徐之竟在西夏作了幾個對子,我倒也是不知,說來聽聽呢?”
耶律寧借著酒興,便將秦剛那日所作的四個佛理對子一條條地講來。
李清照聽了,也能聽出其中的禪理與對仗格律之美。不過,以其聰慧之心,卻是狠狠地瞥了秦剛兩眼,所示之意便是:難怪你能夠將那耶律姑娘迷得三魂不覺二魂,原來竟是有這樣的顯擺故事。
秦剛立刻明白了李清照所在意的地點,當下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裝傻並頻頻勸酒。
耶律南仙此時突然開口道:“方才我聽秦兄吟誦了一句詞句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不知作的是何詞牌,可有後句?”
秦剛聽了後,原本還想著,這首宋人所作的摸魚兒之詞如此有名,隻是他們這些遼國俗人見識較少,沒有聽過而已。但是轉眼再看李清照的反應,也是沒有聽過此詞,他轉而仔細一思考,這才發覺,他竟是被後世的《射雕英雄傳》誤導了,隻因金庸寫此小說時,缺少了細致的考據,便把這首原本應該是金末元初的詞人元好問的詞作,放在了宋時背景的小說中,卻是讓他產生的誤會。也就是說,此時這首詞的作者尚未誕生,自然也未麵世。他卻是無意中,又做了一次文抄公。
又想到了方才李清照刀他的眼神,秦剛哪裏還敢再次賣弄,於是便訕訕迴道:“隻是偶然路過一間廟宇時,在牆上看到的殘句,所以也不知道其依據的詞牌詩名,隻是覺得這兩句寫得極為優美,於是記住了,剛才有感而發,便就一下子誦了出來。”
“真是好詞句啊!”耶律寧也是撫掌而讚,“以秦兄的才華,若說是你所作,我也相信。”
“方才我聽秦兄說,長公主有著絕世才華……”耶律南仙此時眼睛卻是盯著李清照,“不知是虛言還是實話。”
“實話實說。”秦剛正求有機會轉移話題,急道,“秦剛偶有急才,卻總是難登大雅之堂。而清娘卻有女中李杜之名,為秦剛追之不及。”
“撲哧!”李清照卻是笑了場,看到秦剛被自己的眼神所震懾,此時為了求生,竟連“女中李杜”這樣極盡諂媚之詞都搬了出來,她卻覺得頗為欣慰。
想了想,李清照覺得還是得照顧一下秦剛的顏麵,同時,她也對耶律南仙的明麵進攻國略有警覺,覺得還是有必要需要扞衛一下自己的主權的!
於是便開口道:“我慕徐之,有其對我真心之七分,卻也有其別樣才華之三分。前次我們冬日短會分別,他贈我有一首《一剪梅》,令我甚是喜歡,今日二位也正為我倆作個見證,此詞便不作私藏,正好誦予二位同賞。”
“淩滿台階雪滿枝。欲行遲著,欲行遲疑。歡言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李清照將秦剛當日送她的這首《一剪梅》背誦出來,直聽了耶律兄妹都癡了,尤其是那耶律南仙,卻在心中默念著這尾句:“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我若能有他寫給我這一句,我這一輩子也算是值了。隻是可惜,此詞卻是送於眼前這位長公主的。”
耶律寧卻是大聲讚歎“好詞!好真情!”
李清照此時卻是對著秦剛眉目傳情,口中說道:“今日我和徐之兩人之事,能得到兩位的相助,清娘無它可謝,便於此時此景,也想現作一首《一剪梅》,以迴應徐之的大作。”
“好呀好呀!”耶律寧於是趕緊叫人進來送上筆墨。
稍候書案置好,李清照移步案前,凝眉豎筆,略作思索,便很快寫完了一首詞。
不待那兩人上前,秦剛早已過去先睹為快,進而激動不已地念誦而出: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迴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此詞一出,耶律兄妹二人聽得像是屏住了唿吸一般。
半晌,還是耶律南仙開了口道:“我原以為秦兄稱長公主絕世才華乃是愛屋乃烏、因情而褒,如今一聽,方知絕無虛言。”
耶律寧也迴過了一口氣後,才悠悠說道:“方才秦兄那首詞的尾句,‘一首情詞,一首情詩’仿佛舉重若輕,將這人間千萬種的深情,都寄進了詩詞之中,曾讓在下感覺這字詞之間的精妙無比。但是此時再聽長公主這首詞的尾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恰是跳出了字詞所有的精妙與修飾,把原先秦兄封閉進詩詞之中的所有情感,又盡數全部挑撥著跳了出來。真是一字讓人哭、一字叫人笑,一句讓人跳進塵世萬般漩渦裏,一句叫人忘情天下千種風情外。”
耶律寧說到這裏,又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繼續說道:“二位才情相悅、情比金堅,實乃天作之合,耶律寧隻恨力有不逮,但有任何可幫得上二位之事的地方,必將全力而為!”
耶律南仙更是默然。
李清照低頭不語,心下卻是悄然得意。
當然,此時裏麵的其他人都被清理了出去,擺出的是接待遼國官員的各種擺設,耶律寧自然是坐在了上首,耶律南仙此時是他的隨扈侍從的打扮,就站立於他的身後。
耶律寧揮揮手,說道:“其他人都下去吧,我與高麗的王世子先說些話。”
於是,一眾官吏、包括他的其他侍從都退了下去。
但是站在秦剛身旁的李清照卻沒有走開的意思,這使得秦剛安排給她的幾個護衛也遲疑著不敢離開。
耶律寧皺了皺眉頭,卻迫於高麗長公主的身份,便說道:“長公主懂些漢話吧?”
“略懂一二。”李清照此時也是機靈著說了一句高麗腔的漢話。
“請長公主落座。”耶律寧指了指在其右手的上座,並說:“本官與王世子是好朋友,這些侍衛可以在堂外聽候吧?”
秦剛點點頭,便示意這些護衛可以出去了。
看到大堂裏隻剩下了他們四人,耶律寧便歎了一口氣道:“秦兄真是使得好手段。那日在西平府,便是一身宋商打扮,與那吳王談著西鳳醇的生意買賣,背後卻是那時的大宋提舉天下學政使!可是騙得我倆好苦啊!”
“彼此彼此,兩位公子當時不也是同樣也對在下有所保留嘛!”秦剛笑嘻嘻地迴道。
他的本意隻是拿對方隱瞞耶律南仙是女子身份地來為自己強行辯解一下。但是對麵兩人被他這麽一說,卻是以為秦剛知道他們去西夏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幫南仙去相一相未來的夫婿之事,倒是自己感到了有點小尷尬,氣度也弱了幾分。
不過耶律寧在進這裏之前,就思考過妹妹的事情,這皇帝下了旨後,事情就已經不可更改,原本他同意帶著妹妹來南京,也不過是幫著妹妹了一了心願。他素知宋人尚早婚,所以也在想著找機會問一問秦剛是否婚配的事情,如果已經婚配,也正好可以讓妹妹為此死心。
“那秦兄此次假托高麗人的身份來此,又是何故呢?”耶律寧進一步問道。
“唉!”秦剛先是長歎一聲,“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生死相許。”
此詞句一經出口,堂間另三人俱是心神一驚,隻覺得一陣說不出口的情感油然而生。
秦剛一看情緒渲染得差不多了,便上前對著耶律寧叉手一拜:“小弟今有一難,還請耶律兄不吝出手相援!”
宋人的叉手禮僅次於跪拜禮之鄭重,耶律寧驚得動容說道:“秦兄何苦行此大禮,但有何求,不妨說來,在下但能幫上忙,決不含糊。”
秦剛此時才踱步走至李清照身旁,緩緩開口道:“我因出使高麗,與長公主一見傾心、情投意合,已經私許了終生!”
此話一出,剛才那句詩句便算不得什麽了!隻是另外三人的表情與反應卻是各不相同:
耶律寧的反應雖然誇張,直接從座位上驚得站起來問了一句“什麽?”但是接下來再看看這兩人之後,便似恍然大悟般地坐了迴去。
李清照卻是不防秦剛如此一說,並非意外他的情意,而是意外於表達此點的環境,一下子雙頰飛紅、心頭小鹿亂撞,但其沉默不語、一副女孩兒家嬌羞之狀,恰是極應了此時之情緒。
隻是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站在耶律寧身後的耶律南仙,她在一聽之下如遭雷擊,臉色慘白,雙唇緊閉,同樣也是一聲不吭。
“隻是你們也知道,我秦剛出身低微,現在雖為大宋之官,但何以襯得上清娘之絕世才華、顯赫身份,隻恐此生,有負……”秦剛方才說得動情,竟不小心滑嘴說出了“清娘”的名字,不過想想好在大家都不知道這高麗長公主的真正名字,按其稱為清娘來猜,就算叫做王清也是差不多的吧,於是接下去繼續說道,“……長公主之情意,所以,縱使我倆國家有異、身份迥意,但我秦剛情願為她舍棄一切,隻求能夠與她長相廝守!”
按理說,宋人用情含蓄,極少會有如此直白的表達習慣。但是此時堂中四人,秦剛乃是現代人穿越而來,耶律兄妹卻是來自草原上的契丹人,對於如此熱烈之語,唯有感同身受。
當然,唯一真正的宋人李清照,卻又是此時女子中極少有的敢愛敢恨之人,聽得秦剛方才之語,卻是從其原本是要應付對麵二人的這個故事裏麵,分明地聽出了他趁機想要對自己表露出的真實情愫。
此時的她,雙目大膽地對視上秦剛熱烈的眼神,並隨著他伸出的右手,將自己的左手交了過去,任由秦剛緊緊地攥住了自己,心中暗道:“哪怕我便真的就是這所謂的高麗長公主,哪怕或者又或是哪裏的能夠貴為皇妃帝女,但凡有你徐之這些言語,我也定會拋下一切,毫不猶豫地隨你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了。”
“秦兄好一番真情,真乃大丈夫所為!”耶律寧卻是擊掌讚歎道。“那麽秦兄不惜冒有朝廷彈劾之風險,越境來此天津寨,便是為了長公主了?”
“耶律兄明鑒。”秦剛握著李清照的柔荑,含笑視之道:“長公主借由與遼國以米易馬的生意,可以來此距離宋境最近之地,而我也可繞道海上,喬裝高麗世子,方可來見清娘。再者,天津寨此處的生意好壞,直接關係到長公主在國內的行止是否會受限製。我們已經約好,隻要能夠積攢起足夠的錢,我便會拋下官職不做,帶著清娘去那無人知曉的地方隱居為生!”
李清照此時早已將自己代入進了高麗國長公主的角色之中,臉上如飲醇酒,雙目卻是緊緊盯著秦剛,卻用著隻有他倆才能聽到的聲音低聲喃語:“今日你可是當著他人之麵親口說下的這些話,他日可不許負我!”
耶律寧在同時當然也已經注意到了站在自己身旁的妹妹的異態,不過,他卻認為今天這樣的結果卻是效果更好:秦剛既然心有所屬,正好也可斷了妹妹不切實際的念想,長痛不如短痛,與其之後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不如在此之際就能及早抽身。
此時,他倒是想起了自己來天津寨的主要目的,兩相一對應,他便把這事情給想通了,於是便不作遮掩地說道:“不瞞秦兄,這天津寨的易馬生意,已經引起我大遼朝廷的關注。此番在下前來,便是奉了南院大王之命,調查在這天津寨的相關交易之事。承蒙秦兄能夠視我等兄弟為知已,能將此中如此隱秘之事坦然告之,我自然不會有負信任。所以,關於這裏的調查結果,我自當還得慎重考慮,不能暴露了你與長公主之間的大事。”
秦剛聞之心中暗喜,立刻再補上幾句:“耶律兄大義,此事若有泄露,我秦剛哪怕是丟官去職、名聲掃地,皆不是重要之事,隻是怕累及到長公主之清譽及其在國內的自身安全。實在是不敢大意啊!”
“我自然是明白這裏的道理。”耶律寧認同地點點頭後,又轉頭提醒自己的妹妹道,“先弟,你可也得要記住了,可不能害了秦兄與長公主。”
這時耶律南仙已經調整好了情緒,卻是突然開口對李清照問道:“自古宗室女子,雖然生於帝王之家,卻多命不由已。假若高麗王有命,讓你嫁於他國皇帝為後為妃,你便如何?”
李清照卻是不知耶律南仙正是以己之處境對其相詢,隻知她問的不過是話語之表麵意思,此時猶然還沉浸在投入的角色之中,甜甜地迴道:“先兄問所欲,清娘不用天下邦。願乘千裏船,越洋隨秦郎!”
這句迴答,顯然是借鑒了木蘭辭裏的一句。
“不用天下邦,越洋隨秦郎!”耶律南仙隻在自己的心中默念著這兩句話,此時看向李清照與秦剛兩人的眼光中,少了些許的忌妒與怨恨,卻多了幾分羨慕與祝願。
耶律寧卻是敏銳地感覺到了自己妹妹的情緒變化,此時也就興奮地說道:“來來來,公務之事先放一邊,總是能夠找得到應對之策的。隻是,今日你我四人能在此地相會,實屬不易,不如叫人擺上酒席,你我對飲百杯、一醉方休。”
於是,耶律寧立即叫來屬吏,讓他們趕緊準備起來。
耶律寧原本生活的上京,就不如南京富足,更何況天津寨裏,此時卻有著大批的就算是遼國南京、宋國東京都不曾見到的珍稀之商品,其中尤其是以大名府運來的一品天醇為甚,由於李禠融入了北方原本就優秀的釀酒工藝,使得蒸餾提純前的原酒就上升了不少的檔次,現在的一品天醇,其口味更是比西北的西鳳醇濃厚綿香好幾分。
而此時更是盛夏時分,流求北運而來的豐富水果也被屬吏們競相搬上。
四人對飲數杯,耶律寧不由地感慨而言:“秦兄大才,上次在西平府所作的數對,在下迴到上京之後,也曾拿上聯請教過數位遼國大儒,竟是無一人之結果能出其右,縱有不服者,待其看到秦兄的下聯後,無不歎服。”
“哦?”李清照此時插上話來,“徐之竟在西夏作了幾個對子,我倒也是不知,說來聽聽呢?”
耶律寧借著酒興,便將秦剛那日所作的四個佛理對子一條條地講來。
李清照聽了,也能聽出其中的禪理與對仗格律之美。不過,以其聰慧之心,卻是狠狠地瞥了秦剛兩眼,所示之意便是:難怪你能夠將那耶律姑娘迷得三魂不覺二魂,原來竟是有這樣的顯擺故事。
秦剛立刻明白了李清照所在意的地點,當下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裝傻並頻頻勸酒。
耶律南仙此時突然開口道:“方才我聽秦兄吟誦了一句詞句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不知作的是何詞牌,可有後句?”
秦剛聽了後,原本還想著,這首宋人所作的摸魚兒之詞如此有名,隻是他們這些遼國俗人見識較少,沒有聽過而已。但是轉眼再看李清照的反應,也是沒有聽過此詞,他轉而仔細一思考,這才發覺,他竟是被後世的《射雕英雄傳》誤導了,隻因金庸寫此小說時,缺少了細致的考據,便把這首原本應該是金末元初的詞人元好問的詞作,放在了宋時背景的小說中,卻是讓他產生的誤會。也就是說,此時這首詞的作者尚未誕生,自然也未麵世。他卻是無意中,又做了一次文抄公。
又想到了方才李清照刀他的眼神,秦剛哪裏還敢再次賣弄,於是便訕訕迴道:“隻是偶然路過一間廟宇時,在牆上看到的殘句,所以也不知道其依據的詞牌詩名,隻是覺得這兩句寫得極為優美,於是記住了,剛才有感而發,便就一下子誦了出來。”
“真是好詞句啊!”耶律寧也是撫掌而讚,“以秦兄的才華,若說是你所作,我也相信。”
“方才我聽秦兄說,長公主有著絕世才華……”耶律南仙此時眼睛卻是盯著李清照,“不知是虛言還是實話。”
“實話實說。”秦剛正求有機會轉移話題,急道,“秦剛偶有急才,卻總是難登大雅之堂。而清娘卻有女中李杜之名,為秦剛追之不及。”
“撲哧!”李清照卻是笑了場,看到秦剛被自己的眼神所震懾,此時為了求生,竟連“女中李杜”這樣極盡諂媚之詞都搬了出來,她卻覺得頗為欣慰。
想了想,李清照覺得還是得照顧一下秦剛的顏麵,同時,她也對耶律南仙的明麵進攻國略有警覺,覺得還是有必要需要扞衛一下自己的主權的!
於是便開口道:“我慕徐之,有其對我真心之七分,卻也有其別樣才華之三分。前次我們冬日短會分別,他贈我有一首《一剪梅》,令我甚是喜歡,今日二位也正為我倆作個見證,此詞便不作私藏,正好誦予二位同賞。”
“淩滿台階雪滿枝。欲行遲著,欲行遲疑。歡言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李清照將秦剛當日送她的這首《一剪梅》背誦出來,直聽了耶律兄妹都癡了,尤其是那耶律南仙,卻在心中默念著這尾句:“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我若能有他寫給我這一句,我這一輩子也算是值了。隻是可惜,此詞卻是送於眼前這位長公主的。”
耶律寧卻是大聲讚歎“好詞!好真情!”
李清照此時卻是對著秦剛眉目傳情,口中說道:“今日我和徐之兩人之事,能得到兩位的相助,清娘無它可謝,便於此時此景,也想現作一首《一剪梅》,以迴應徐之的大作。”
“好呀好呀!”耶律寧於是趕緊叫人進來送上筆墨。
稍候書案置好,李清照移步案前,凝眉豎筆,略作思索,便很快寫完了一首詞。
不待那兩人上前,秦剛早已過去先睹為快,進而激動不已地念誦而出: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迴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此詞一出,耶律兄妹二人聽得像是屏住了唿吸一般。
半晌,還是耶律南仙開了口道:“我原以為秦兄稱長公主絕世才華乃是愛屋乃烏、因情而褒,如今一聽,方知絕無虛言。”
耶律寧也迴過了一口氣後,才悠悠說道:“方才秦兄那首詞的尾句,‘一首情詞,一首情詩’仿佛舉重若輕,將這人間千萬種的深情,都寄進了詩詞之中,曾讓在下感覺這字詞之間的精妙無比。但是此時再聽長公主這首詞的尾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恰是跳出了字詞所有的精妙與修飾,把原先秦兄封閉進詩詞之中的所有情感,又盡數全部挑撥著跳了出來。真是一字讓人哭、一字叫人笑,一句讓人跳進塵世萬般漩渦裏,一句叫人忘情天下千種風情外。”
耶律寧說到這裏,又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繼續說道:“二位才情相悅、情比金堅,實乃天作之合,耶律寧隻恨力有不逮,但有任何可幫得上二位之事的地方,必將全力而為!”
耶律南仙更是默然。
李清照低頭不語,心下卻是悄然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