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河北今年的旱情跡象開始日漸明顯。
原先入冬所存儲下來的不多冰雪,在慢慢融化之後,已經被逐漸幹涸的土地盡數吸取幹淨,而失去了冰雪覆蓋的大片土地,開始出現了令人觸目驚心的龜裂現象。
隨著春天的來臨,幾乎每一天都是紅日當頭、豔陽高照的日子,隻是這樣的天氣,卻讓整個河北的官員與百姓而憂心忡忡。
此時,哪怕偶爾能出現幾片陰雲蔽日,都能引得地方官員帶領一眾鄉老忙不迭地前往廟宇燒香祈求,希望最終能夠化成拯救蒼生的雨點落下。
可惜,這些陰霾也不過隻是一些吊人口味的小插曲,稍稍一兩日之後,立刻又恢複了那種萬裏無雲、睛空碧洗之狀。
秦剛初來滄州時,就已經看過浮陽河兩岸堤壩上密密麻麻遍布的蝗蟲卵洞。
初春融化的雪水殺滅了其中的一些,但眼下沒有了雨水的浸潤,那些藏於更深處的蟲卵便得以開始順利孵化。
蝗蟲這樣的東西,你根本不要去問它能孵化出幾成。但凡不能將其團滅,依其驚人的繁殖能力,隻要能有少許孵化出來後,便一生三,三生九,一小撮的蝗蟲轉眼就能成為蝗災,前後也就不過隻需要十幾天的功夫而已。
“蝗災看樣子是躲不過去了,所以全州上下,必須要考慮一下如何應對蝗災的做法!”帶著金宇出來巡視災情的秦剛緊鎖雙眉道,“隻是,坐以待斃是蠢事,但是堅持著往年的做法不變則是更蠢的事情。”
“請修撰明示。”
“春耕直接放棄!”秦剛的第一句話就讓金宇目瞪口呆。
“放棄了春耕,百姓今年吃啥?”
“春耕繼續做就有吃的東西嗎?這種情況下,在春天種下的莊稼,根本就沒有希望長到夏後的收獲時分,就必然要被這成災的蝗蟲盡數吃掉,所以現在做的所有事情,不就是成了給蝗蟲們準備口糧嗎?”秦剛卻一語點明了關鍵。“沒有希望的事情,幹脆別做。而讓百姓免了春耕之事,並不是讓他們閑著那裏坐等吃救濟,而是要讓他們把省下春耕的成本與精力,用來自救與滅蝗。”
“修撰不是說過‘這蝗災非人力可滅’麽?”金宇突然想起之前的對話。
“此時我們組織百姓滅蝗,非為取得治理效果,而是為了展現決心,杜絕如往年那種等著官府救濟的心態。所以,今年的救濟錢糧可以發,但必須要與百姓撲滅蝗蟲的行動關聯過來。或者,幹脆就直接出錢向百姓收購蝗蟲。”秦剛的這個思路其實正是治災的正確思路,閑賦並等候救濟的這種心態才是災後的大忌。“再說了,這收購上來的蝗蟲並非一無是處,征集民間烹飪的方子,可以廣為宣傳蝗蟲的美味與滋補功效。”
此時秦剛又想起了之前給菱川書院發去求助的信件,不知他們那裏是否研究過什麽對付蝗災的好法子。
“蝗災鬧個一兩月,總是會過去的。所以我們的重點還要放在後麵的補救措施的準備上。去走訪一下本地的老農戶,算算時間,看到了那個時間之後適合補種些什麽?可有短時收獲的作物?而這些種子自然便是在此時就要開始準備了,總不至於到了那個時候再去找尋。還有普及推廣的方法、人手,都需要提前安排好。”
金宇聽得是心服口服,並一一記下。
“其實我們現在有一個最為定心的依靠,就是不用擔心滄州會真正地缺糧。”秦剛也是給金宇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流求島去年就已經糧食大豐收,今年開春後的莊稼長得也很不錯。所以,我們都無須向朝廷申請平倉糧,隻要流求運過來的糧食,完全就可以平抑市場上的糧價。而眼下的關鍵,就是要確保老百姓的手裏有錢。因為糧價再平穩,沒錢還是買不了,那就得挨餓。有錢才能買得起糧,才有希望熬過今年的災情。”
“讓百姓手裏有錢?修撰可是要給滄州百姓開拓些賺錢的營生。”金宇問道。
“何須我去開拓?這滄州本來就有三項不受蝗災影響的營生,一是柳編,我們州衙可以放令下去,今年的所有柳編店與作坊,都應該盡力擴產、多招工人,所產之物,官府可以負責包銷,以安定人心;二是海鹽,這河北之地一直是‘許民間販鹽、隻收商稅’,可以現在就組織民眾去擴大曬鹽煮鹽。同樣,多產出的鹽,也是官府包銷;三是織絹紡布,甚至到了蝗災過後,還來得及補種桑樹,多養蠶種。以上的這些事情,都得由官府庫房小心提前備好為妥。”
聽得秦剛一口氣說得這麽多,金宇這才心生敬意:“下官聽得修撰講的許多,都是此地尋常已知的東西,卻是常人卻往往對其容易忽視。如今在這應災之策之中,聽得卻是條條珠璣,句句真理。”
“官府諸事,便是有預則立,不預則廢!”秦剛總結道,“關鍵的一點,是因為我們現在建好了海貿的路線,所以便不會發愁這些產業擴大後的事情。一旦產品多了,也不會擔心它們的銷路問題。”
金宇對整個應災策略有了全麵的了解之後,便開始有條不紊地將各項措施與安排推行下去。雖然一開始,會有些下麵的官員、甚至是百姓對於放棄春耕的舉措非常不理解。但是其實這裏的道理卻很淺顯易懂,一經解釋,大家也就都明白過來了。
滄州這裏上下一陣子忙碌之後,終於等來了菱川書院的來信,而且是山長喬襄文親自迴的:
書院生靈學的課程已經開了兩年多,已經培養出了專家級的學員。前兩年,淮南及江浙地區都發生過蝗災,書院的學生直接參與過這些地區的滅蝗、治蝗與防蝗的實踐,到今年為止,的確也積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與治理方法,正想著要找一個今年新生蝗災的地方進行推廣實踐。
所以,這一次便是由專家學員帶隊,帶了其他助手以及一批滅蝗物資立即北上前來河北,協助治蝗。
看到喬襄文在信中如此地言之鑿鑿,秦剛立刻覺得定心了很多,從信中所寫的時間來看,專家與物資晚不了幾天就能到了。隻是,不知這菱川書院派來的生靈學專家學員會是何人?
最近幾日,據說滄州有的地方的河道塘泊之地,已經開始有部分剛剛孵化出來的蝗蟲出現,各地都遵循著秦剛的統一安排,盡可能地組織手頭沒有事情可做的民眾,尤其是那些婦孺兒童,由他們前往田間野外,進行蝗蟲的撲滅捕捉的工作。
就像秦剛所講的,不管這些事情有用沒用,參加的孩童就當是玩耍,而許多家中無事的婦女老人,參加這種事情也不需要什麽體力,一天下來,捉到的蝗蟲,交到當地的官衙那裏,也能換個幾十文錢的收入,便就去換成一些平價的米糧迴家,算是做了有用的事了。
這天,秦剛正在衙府內忙著處理幾份公文,突然外麵有人來報,卻是南城門的兩名守軍,到了堂下,卻左右互推著讓對方匯報。
一見秦剛眼神看來,其中一人才無奈地開口道:“啟稟秦修撰,南城門外來了一支車隊,自稱是從淮南的菱川書院過來的。”
“真的?”秦剛一聽大喜,趕緊問道,“可否請他們入城?現在已經到了何處?”
“車隊裏的人說,他們一路走得太辛苦,一定得要請秦修撰親自去迎接才肯進城……”那士兵邊說邊偷看著秦剛的臉色,見其驚訝之色一起,趕緊補充說道,“當時小的就訓斥了他們,我家修撰是何等的身份,他們又怎敢就……”
“那麽多廢話作甚,本官這就去迎接!”
秦剛沒有理會那兩個被說蒙了的士兵,一邊朝外行走著一邊心想:能夠出言要讓自己出城迎接的人會是誰?就算是袁夫子也不至於啊!難不成是喬山長親自過來了?
看到州衙門口就有兩匹馬,應該是城門口士兵騎過來的馬——雖然天津墟寨的馬市交易還未正式開始。但是,由於上迴李寧一運來了一千多匹駿馬,已經讓新滄軍的騎兵盡數都換上了這些好馬,而原先軍中淘汰下來的那批駑馬,倒也依次換到了滄州的州衙各個部門,甚至有一些還可以放到市場上進行交易,從而讓城裏的出行也變得便利了許多。
“本官先騎一匹過去!”秦剛對守門的衙役說了一句,便上馬疾馳而去。
身後,他的一名貼身親衛一時之間也來不及去馬廄牽自己的馬,也拉過另一匹馬,翻身上馬並說,“這匹先被我用了,讓他們走過去吧!”
兩匹馬很快便穿過了城中的中央大道,疾馳至南城門外。
出得城來,秦剛騎在馬上,開始環顧四周,還沒待他看清菱川書院的車隊在哪裏之時,就聽得一陣清脆銀鈴般的聲音,並伴隨著歡喜的笑聲而響起:
“我哥來了!我哥真的來了!哈哈哈,我贏了!我全贏你們了!”
秦剛聽得卻是心頭一喜,扭頭一看,一陣風似地跑來的,不是秦盼兮是誰?
原來,放出大話要他這個六品大員親自出城迎接的不是別人,正是他這個嫡親的妹妹。
秦剛翻身便下了馬,一把拉住跑過來的盼兮雙臂,大笑道:“怎麽是你過來的?”
“為什麽不會是我呢?”秦盼兮跑了過來,原本還想像小時候一樣,跳著攀到哥哥的身上,但是此時卻是因為哥哥身上板板正正的官袍,左右倒也是無從下手,隻能作罷。
不過,此時她即使隻是抓住了哥哥的袖口,依舊還是顯得開心無比。
此時,菱川書院其他的人也都跟了過來,領頭的竟然卻是趙梧。
秦剛一見到趙梧,卻是有點疑惑地問道:“喬山長說是這次派來的會有生靈學的專家學員,我怎麽記得小五子你原來研究的是機械學啊,什麽時候你換了研究學科了?”
趙梧卻是連忙地搖手道:“非也非也,我不是什麽生靈學的專家學員,我也沒有換學科。隻是因為這次盼姐過來,我想著這一路之上總是需要些人手幫忙。而且我也聽說流求與滄州這裏已經通了航線,反正都需要坐海船出海,我想不妨就先陪她一起過來,正好也見一見秦先生,請教一些問題,然後在這裏坐海船去流求那裏也算方便的嘛!”
秦剛這才哦了一下,又轉向他們這一行人中問道:“那此行的生靈學專家是哪位啊?”
“梧哥不是已經說過這次是陪我過來的嘛!”秦盼兮開始有了一點不高興,“哥你問他們幹什麽?他們不過都是我的助手而已!”
“你?”秦剛驚訝地開始重新打量起盼兮,“你就是喬山長派過來的專家?”
“怎麽?你就對你自己的妹妹這麽沒有信心?”盼兮非常不滿意地昂頭問道。
“哈哈哈!我相信,我相信!”秦剛此時倒是由衷地笑道。也別說,原來隻是一直把她當作自己的小妹妹來看,總覺得她是未曾懂事的小丫頭。但是想一想,她也算是在菱川書院學習了近兩年,又有蘇頌這樣的大家指點,還有著書院中優秀的氛圍影響。更重要的是,在現在的這個時代,一旦有了格致學基礎原理的支撐,許多人隻要用心去鑽研,一定就會在相應的擅長領域裏呈現出驚人的突破。
至少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就對自己的妹妹有著充足的信心。
“防治蝗蟲雖然是我正式研究生靈學之後的第一個課題,但是我卻是整個書院裏研究蝗蟲最深的人。上次過年你迴家時,簡直是太忙了,那時本來想等你空一點時,再向你匯報我的研究成果。結果沒過幾天,你就被金牌令召迴京城了。”盼兮歎了一口氣道,“不過卻沒想到,你到滄州這裏,向書院發去的第一封求援信,就是關於治理蝗災的。你看,我們一起過來的這麽多人,還運送了好幾車的治蝗的重要工具!”
秦剛此時迴頭看去,果然,後麵還跟著五六輛的大板車,上麵都是裝著高高的貨物,現在正蓋著嚴實的篷布,看不清裏麵是什麽。
“那這裏裝的都是一些什麽?”
“這麽簡單就告訴你,還叫什麽重要的工具?”盼兮狡黠地一笑道,“先請我們吃飯,之後再告訴你!”
“那好!前麵的人帶路,隨本官陪同菱川書院來的專家一行,正式進城!”秦剛一聲吆喝,手下人與城門口已經趕來的那兩名士兵可不敢大意,立即非常鄭重地開始在前麵開道。
而在此時,十分滿足的秦盼兮,緊跟在秦剛的身邊,走在菱川書院一行人的最前麵,得意洋洋,更是心滿意足。
走了一段路後,還不忘迴頭對他們說:“之前我們可是打過賭的哦!我哥可是真的出來接我們的囉!你們輸的人一個都不許賴!”
“好好好!”
秦剛讓州衙裏的手下給遠道而來的眾人安排下了住處,又讓人幫著接收了從高郵千裏迢迢運送而來的幾車暫不知名的貨物之後,才有時間來聽得自家妹子的驕傲匯報。
原先入冬所存儲下來的不多冰雪,在慢慢融化之後,已經被逐漸幹涸的土地盡數吸取幹淨,而失去了冰雪覆蓋的大片土地,開始出現了令人觸目驚心的龜裂現象。
隨著春天的來臨,幾乎每一天都是紅日當頭、豔陽高照的日子,隻是這樣的天氣,卻讓整個河北的官員與百姓而憂心忡忡。
此時,哪怕偶爾能出現幾片陰雲蔽日,都能引得地方官員帶領一眾鄉老忙不迭地前往廟宇燒香祈求,希望最終能夠化成拯救蒼生的雨點落下。
可惜,這些陰霾也不過隻是一些吊人口味的小插曲,稍稍一兩日之後,立刻又恢複了那種萬裏無雲、睛空碧洗之狀。
秦剛初來滄州時,就已經看過浮陽河兩岸堤壩上密密麻麻遍布的蝗蟲卵洞。
初春融化的雪水殺滅了其中的一些,但眼下沒有了雨水的浸潤,那些藏於更深處的蟲卵便得以開始順利孵化。
蝗蟲這樣的東西,你根本不要去問它能孵化出幾成。但凡不能將其團滅,依其驚人的繁殖能力,隻要能有少許孵化出來後,便一生三,三生九,一小撮的蝗蟲轉眼就能成為蝗災,前後也就不過隻需要十幾天的功夫而已。
“蝗災看樣子是躲不過去了,所以全州上下,必須要考慮一下如何應對蝗災的做法!”帶著金宇出來巡視災情的秦剛緊鎖雙眉道,“隻是,坐以待斃是蠢事,但是堅持著往年的做法不變則是更蠢的事情。”
“請修撰明示。”
“春耕直接放棄!”秦剛的第一句話就讓金宇目瞪口呆。
“放棄了春耕,百姓今年吃啥?”
“春耕繼續做就有吃的東西嗎?這種情況下,在春天種下的莊稼,根本就沒有希望長到夏後的收獲時分,就必然要被這成災的蝗蟲盡數吃掉,所以現在做的所有事情,不就是成了給蝗蟲們準備口糧嗎?”秦剛卻一語點明了關鍵。“沒有希望的事情,幹脆別做。而讓百姓免了春耕之事,並不是讓他們閑著那裏坐等吃救濟,而是要讓他們把省下春耕的成本與精力,用來自救與滅蝗。”
“修撰不是說過‘這蝗災非人力可滅’麽?”金宇突然想起之前的對話。
“此時我們組織百姓滅蝗,非為取得治理效果,而是為了展現決心,杜絕如往年那種等著官府救濟的心態。所以,今年的救濟錢糧可以發,但必須要與百姓撲滅蝗蟲的行動關聯過來。或者,幹脆就直接出錢向百姓收購蝗蟲。”秦剛的這個思路其實正是治災的正確思路,閑賦並等候救濟的這種心態才是災後的大忌。“再說了,這收購上來的蝗蟲並非一無是處,征集民間烹飪的方子,可以廣為宣傳蝗蟲的美味與滋補功效。”
此時秦剛又想起了之前給菱川書院發去求助的信件,不知他們那裏是否研究過什麽對付蝗災的好法子。
“蝗災鬧個一兩月,總是會過去的。所以我們的重點還要放在後麵的補救措施的準備上。去走訪一下本地的老農戶,算算時間,看到了那個時間之後適合補種些什麽?可有短時收獲的作物?而這些種子自然便是在此時就要開始準備了,總不至於到了那個時候再去找尋。還有普及推廣的方法、人手,都需要提前安排好。”
金宇聽得是心服口服,並一一記下。
“其實我們現在有一個最為定心的依靠,就是不用擔心滄州會真正地缺糧。”秦剛也是給金宇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流求島去年就已經糧食大豐收,今年開春後的莊稼長得也很不錯。所以,我們都無須向朝廷申請平倉糧,隻要流求運過來的糧食,完全就可以平抑市場上的糧價。而眼下的關鍵,就是要確保老百姓的手裏有錢。因為糧價再平穩,沒錢還是買不了,那就得挨餓。有錢才能買得起糧,才有希望熬過今年的災情。”
“讓百姓手裏有錢?修撰可是要給滄州百姓開拓些賺錢的營生。”金宇問道。
“何須我去開拓?這滄州本來就有三項不受蝗災影響的營生,一是柳編,我們州衙可以放令下去,今年的所有柳編店與作坊,都應該盡力擴產、多招工人,所產之物,官府可以負責包銷,以安定人心;二是海鹽,這河北之地一直是‘許民間販鹽、隻收商稅’,可以現在就組織民眾去擴大曬鹽煮鹽。同樣,多產出的鹽,也是官府包銷;三是織絹紡布,甚至到了蝗災過後,還來得及補種桑樹,多養蠶種。以上的這些事情,都得由官府庫房小心提前備好為妥。”
聽得秦剛一口氣說得這麽多,金宇這才心生敬意:“下官聽得修撰講的許多,都是此地尋常已知的東西,卻是常人卻往往對其容易忽視。如今在這應災之策之中,聽得卻是條條珠璣,句句真理。”
“官府諸事,便是有預則立,不預則廢!”秦剛總結道,“關鍵的一點,是因為我們現在建好了海貿的路線,所以便不會發愁這些產業擴大後的事情。一旦產品多了,也不會擔心它們的銷路問題。”
金宇對整個應災策略有了全麵的了解之後,便開始有條不紊地將各項措施與安排推行下去。雖然一開始,會有些下麵的官員、甚至是百姓對於放棄春耕的舉措非常不理解。但是其實這裏的道理卻很淺顯易懂,一經解釋,大家也就都明白過來了。
滄州這裏上下一陣子忙碌之後,終於等來了菱川書院的來信,而且是山長喬襄文親自迴的:
書院生靈學的課程已經開了兩年多,已經培養出了專家級的學員。前兩年,淮南及江浙地區都發生過蝗災,書院的學生直接參與過這些地區的滅蝗、治蝗與防蝗的實踐,到今年為止,的確也積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與治理方法,正想著要找一個今年新生蝗災的地方進行推廣實踐。
所以,這一次便是由專家學員帶隊,帶了其他助手以及一批滅蝗物資立即北上前來河北,協助治蝗。
看到喬襄文在信中如此地言之鑿鑿,秦剛立刻覺得定心了很多,從信中所寫的時間來看,專家與物資晚不了幾天就能到了。隻是,不知這菱川書院派來的生靈學專家學員會是何人?
最近幾日,據說滄州有的地方的河道塘泊之地,已經開始有部分剛剛孵化出來的蝗蟲出現,各地都遵循著秦剛的統一安排,盡可能地組織手頭沒有事情可做的民眾,尤其是那些婦孺兒童,由他們前往田間野外,進行蝗蟲的撲滅捕捉的工作。
就像秦剛所講的,不管這些事情有用沒用,參加的孩童就當是玩耍,而許多家中無事的婦女老人,參加這種事情也不需要什麽體力,一天下來,捉到的蝗蟲,交到當地的官衙那裏,也能換個幾十文錢的收入,便就去換成一些平價的米糧迴家,算是做了有用的事了。
這天,秦剛正在衙府內忙著處理幾份公文,突然外麵有人來報,卻是南城門的兩名守軍,到了堂下,卻左右互推著讓對方匯報。
一見秦剛眼神看來,其中一人才無奈地開口道:“啟稟秦修撰,南城門外來了一支車隊,自稱是從淮南的菱川書院過來的。”
“真的?”秦剛一聽大喜,趕緊問道,“可否請他們入城?現在已經到了何處?”
“車隊裏的人說,他們一路走得太辛苦,一定得要請秦修撰親自去迎接才肯進城……”那士兵邊說邊偷看著秦剛的臉色,見其驚訝之色一起,趕緊補充說道,“當時小的就訓斥了他們,我家修撰是何等的身份,他們又怎敢就……”
“那麽多廢話作甚,本官這就去迎接!”
秦剛沒有理會那兩個被說蒙了的士兵,一邊朝外行走著一邊心想:能夠出言要讓自己出城迎接的人會是誰?就算是袁夫子也不至於啊!難不成是喬山長親自過來了?
看到州衙門口就有兩匹馬,應該是城門口士兵騎過來的馬——雖然天津墟寨的馬市交易還未正式開始。但是,由於上迴李寧一運來了一千多匹駿馬,已經讓新滄軍的騎兵盡數都換上了這些好馬,而原先軍中淘汰下來的那批駑馬,倒也依次換到了滄州的州衙各個部門,甚至有一些還可以放到市場上進行交易,從而讓城裏的出行也變得便利了許多。
“本官先騎一匹過去!”秦剛對守門的衙役說了一句,便上馬疾馳而去。
身後,他的一名貼身親衛一時之間也來不及去馬廄牽自己的馬,也拉過另一匹馬,翻身上馬並說,“這匹先被我用了,讓他們走過去吧!”
兩匹馬很快便穿過了城中的中央大道,疾馳至南城門外。
出得城來,秦剛騎在馬上,開始環顧四周,還沒待他看清菱川書院的車隊在哪裏之時,就聽得一陣清脆銀鈴般的聲音,並伴隨著歡喜的笑聲而響起:
“我哥來了!我哥真的來了!哈哈哈,我贏了!我全贏你們了!”
秦剛聽得卻是心頭一喜,扭頭一看,一陣風似地跑來的,不是秦盼兮是誰?
原來,放出大話要他這個六品大員親自出城迎接的不是別人,正是他這個嫡親的妹妹。
秦剛翻身便下了馬,一把拉住跑過來的盼兮雙臂,大笑道:“怎麽是你過來的?”
“為什麽不會是我呢?”秦盼兮跑了過來,原本還想像小時候一樣,跳著攀到哥哥的身上,但是此時卻是因為哥哥身上板板正正的官袍,左右倒也是無從下手,隻能作罷。
不過,此時她即使隻是抓住了哥哥的袖口,依舊還是顯得開心無比。
此時,菱川書院其他的人也都跟了過來,領頭的竟然卻是趙梧。
秦剛一見到趙梧,卻是有點疑惑地問道:“喬山長說是這次派來的會有生靈學的專家學員,我怎麽記得小五子你原來研究的是機械學啊,什麽時候你換了研究學科了?”
趙梧卻是連忙地搖手道:“非也非也,我不是什麽生靈學的專家學員,我也沒有換學科。隻是因為這次盼姐過來,我想著這一路之上總是需要些人手幫忙。而且我也聽說流求與滄州這裏已經通了航線,反正都需要坐海船出海,我想不妨就先陪她一起過來,正好也見一見秦先生,請教一些問題,然後在這裏坐海船去流求那裏也算方便的嘛!”
秦剛這才哦了一下,又轉向他們這一行人中問道:“那此行的生靈學專家是哪位啊?”
“梧哥不是已經說過這次是陪我過來的嘛!”秦盼兮開始有了一點不高興,“哥你問他們幹什麽?他們不過都是我的助手而已!”
“你?”秦剛驚訝地開始重新打量起盼兮,“你就是喬山長派過來的專家?”
“怎麽?你就對你自己的妹妹這麽沒有信心?”盼兮非常不滿意地昂頭問道。
“哈哈哈!我相信,我相信!”秦剛此時倒是由衷地笑道。也別說,原來隻是一直把她當作自己的小妹妹來看,總覺得她是未曾懂事的小丫頭。但是想一想,她也算是在菱川書院學習了近兩年,又有蘇頌這樣的大家指點,還有著書院中優秀的氛圍影響。更重要的是,在現在的這個時代,一旦有了格致學基礎原理的支撐,許多人隻要用心去鑽研,一定就會在相應的擅長領域裏呈現出驚人的突破。
至少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就對自己的妹妹有著充足的信心。
“防治蝗蟲雖然是我正式研究生靈學之後的第一個課題,但是我卻是整個書院裏研究蝗蟲最深的人。上次過年你迴家時,簡直是太忙了,那時本來想等你空一點時,再向你匯報我的研究成果。結果沒過幾天,你就被金牌令召迴京城了。”盼兮歎了一口氣道,“不過卻沒想到,你到滄州這裏,向書院發去的第一封求援信,就是關於治理蝗災的。你看,我們一起過來的這麽多人,還運送了好幾車的治蝗的重要工具!”
秦剛此時迴頭看去,果然,後麵還跟著五六輛的大板車,上麵都是裝著高高的貨物,現在正蓋著嚴實的篷布,看不清裏麵是什麽。
“那這裏裝的都是一些什麽?”
“這麽簡單就告訴你,還叫什麽重要的工具?”盼兮狡黠地一笑道,“先請我們吃飯,之後再告訴你!”
“那好!前麵的人帶路,隨本官陪同菱川書院來的專家一行,正式進城!”秦剛一聲吆喝,手下人與城門口已經趕來的那兩名士兵可不敢大意,立即非常鄭重地開始在前麵開道。
而在此時,十分滿足的秦盼兮,緊跟在秦剛的身邊,走在菱川書院一行人的最前麵,得意洋洋,更是心滿意足。
走了一段路後,還不忘迴頭對他們說:“之前我們可是打過賭的哦!我哥可是真的出來接我們的囉!你們輸的人一個都不許賴!”
“好好好!”
秦剛讓州衙裏的手下給遠道而來的眾人安排下了住處,又讓人幫著接收了從高郵千裏迢迢運送而來的幾車暫不知名的貨物之後,才有時間來聽得自家妹子的驕傲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