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帶人出了大名府,在剛到南皮縣境時,遇風雪住店,卻不想遇上了盤查流匪的禁軍,因為沒有給買路錢,而被驅趕著,說要帶迴去進一步審查。
眾人走了不少的距離,果然如那老者所言,並不是前往縣城的方向,倒是越走越有點荒涼的樣子了,四周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前麵似乎有一個高出來沒多少的小土坡,但足以遮掩住後麵的情形,在他們被趕到這土坡後麵時,發現這裏卻是一處臨時的小型宿營地,隻是現場一片雜亂,帳篷都已被推倒,而有十幾個官兵正守著旁邊的一堆火取暖,看到他們這行人被趕了過來後,便開心地站起來,對著押送他們的那些官兵說道:“不錯嘛,找到的人數也差不多啊!”
而在他們身邊的那群官兵並沒有搭話,隻是繼續驅趕秦剛他們一群人往營地中間走去。
流民們還知道是怎麽一迴事,秦剛卻差不多已經猜到了這群官兵的目的了,他看了看顧大生和那名護衛,兩人也都是默契地點了點頭,意思都做好了準備。
後麵的官兵開始圍堵在了營地四周的主要出口,有的人已經拔出了腰間的短刀,有的人開始檢查起手頭的弓箭,甚至還嘻嘻哈哈地看著他們這些被圍在中間有點不知所措的流民。
秦剛的眼睛已經瞥見了在土坡後邊悄悄跟上來的自己護衛的身影,便抬手故作害怕地大聲問道:“軍爺,你們把我們趕到這裏,是要做什麽事啊?”
“哈哈哈!”那個軍官站在稍高的地方,衝著他們道:“爺讓你們臨死不做個糊塗鬼。這個營地裏的流匪昨天晚上從這裏逃掉了,軍爺沒法迴去交差,所以就想借用你們的人頭,給我們發發小財!”
“啊!軍爺饒命啊!我們都是百姓,不是流匪啊!”流民中有些人聽明白了,頓時嚇得大哭了起來,有人甚至都立即跪下來,衝著官兵連連磕頭,請求對方饒了自己的命!
“軍爺!你隻是說帶我們迴去核實身份的啊,現在什麽都沒做就要殺我們,你們這不是殺良冒功嗎?”秦剛高聲對其質問道。
“喲!讀書人嘛,還懂得‘殺良冒功’啊!”那個軍官很是得意,“知道為什麽爺要留下你嗎?因為土匪裏恰好有個讀書人的軍師,所以你死的也不冤!你的人頭,還能足夠讓大爺我多領幾貫賞錢!”
也許是嫌這些流民太膽小,覺得沒有勁,竟然還有幾個官兵往他們這裏丟過來幾柄刀槍,起哄慫恿讓他們撿起來,以便作出一些反抗的樣子,然後再由他們來動手。
秦剛哼了一聲,說道:“既然你們自己找找死,那也就沒辦法了。”
說完,顧大生還有那名護衛便走出來各自撿起一件武器,秦剛卻是伸手入腰,“哢嗒”一聲再加“唰”地一聲,便是抽出藏於腰間的軟劍,劍光一閃,顧大生便已經吹起了尖銳的哨聲。
頓時土坡之後響起了急速的馬蹄聲,兩匹快馬瞬間就已經殺到這幫官兵的背後,之前視秦剛他們為待宰羊而自己為虎狼的這群官兵,轉眼便驚慌失措,混亂不已。
土坡後趕來的便是之前交了平安錢而先離開客棧的其中兩名護衛,而且他們衝過來後,便首先盯準並擊斃了那幾個準備張弓搭箭的官兵,為了保險起見,都是直擊要害,見血封喉,毫不留情。
不過,官兵畢竟有三四十人之多,那名軍官在大驚之下,卻也能立即拔出腰刀大聲喊道:“列陣!列陣!”並開始極力地收攏身邊的士兵,以圍成一個防禦圈。
而這邊的秦剛等人,便已經組成了一個最簡單的鴛鴦小陣,開始急速突進了最前麵的官兵隊伍中。
說實在的,這群官兵毫無鬥誌、也幾乎沒有什麽太強的戰鬥力,這邊兵器才相交兩下,就有人開始棄械而逃。
而在山坡後麵,步行而來的另兩名護衛此時也已殺出,正好將已經開始要逃竄的官兵盡數截住。由於雙方人數相差還是有點大,為了盡快地控製局麵,秦剛這邊的人都沒有手下留情,使出的每一招都是奔著這些官兵的要害而去,一下子猶如切菜砍瓜一樣,迅速將所遇到了官兵一一放倒。
顧大生一看眼前的形勢頗為有利,覺得這種重於防禦的陣形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但吩咐了另一名護衛一句“護好秦先生”後,便騰身而起,連續幾個躍起,飛身殺到了那名軍官身前,“乒乓”兩三招便一發勁擊飛了他手中的短刀,再一個反手將手中的刀刃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沉聲道:“想活命的話,叫他們全部繳械投降!”
“投降!都投降啦!我叫你們都放下武器投降啦!”那名軍官已經感覺到自己的脖子一陣疼痛,鋒利的刀刃已經割傷了他的皮膚,並在這個寒天裏感到分外地刺痛。他的頭腦一片空白,實在是無法理解,為何順手抓過來的這幾個人,卻成為了他從未見過的兇神惡煞。
這些宋兵原本就已經喪失了鬥誌,這時最多隻是機械地為了自己的活命而在勉強抵抗著,在聽到長官下了投降的指令後,忙不迭地全部扔下了手中的武器,盡數跪在地上投了降。
而站在廢棄營地中間的那群流民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看著先前這三十多名張牙舞爪、不可一世的官兵,轉眼就在這幾個人與兩個騎兵的馬麵前倒下了一大半,而剩下的不多的官兵又同樣很快地盡數跪在雪地上投了降。
流民中也有兩三個膽大的年輕人,既是明白自己剛才已經從閻王麵前走了一遭迴來,更是極端仇恨這幫心思狠毒的官兵,看到現在的情況,便直接跑過去撿起官兵丟下的武器,配合著秦剛的護衛,將這些投降的官兵看管了起來。
還是那位老者走出來,對著秦剛行了一禮道:“我等先行謝過小郎的救命之恩,隻是這些人,他們可都是官兵呐,還望小郎你們幾人能夠速速逃命去,我等眾人一定守口如瓶,決不會泄露半字。隻是眼前的這些人……不知該如何處理啊!”
秦剛因為這老者前麵兩次提醒自己逃命而心存感激之情,安慰他道:“老丈真乃一副古道熱腸,你放心好了,這些官兵,為非作歹、殘害百姓、殺良冒功、罪不可恕,死了的人都是死有餘辜,活著的人罪責難逃。在下也是認識得官府中人,接下來便就綁了他們去報官去。”
那老者卻繼續勸說秦剛道:“這位小郎三思啊,向來官官相護,你們殺了這麽多官兵,就算是能給他們定罪,可你們自己想要脫罪,談何容易啊!不妥不妥。”
秦剛聽著隻是笑笑,並不搭話,卻是指揮著手下人,先是從地上已經被擊斃的屍體、以及被俘的這幫官兵身上,搜出了不少先前他們從各處搜刮而來的財物。
在想了想之後,秦剛便從中拿出了一部分,贈予那老者及其同行之人,道:“感謝老丈諸多的提醒,我一直讀的聖賢書,也自信能夠讓這幫惡兵們受到應有的懲罰。這些錢物權作為你等壓驚的賠償,你們還是先行南下逃生去吧!”
老者等人見勸不動秦剛,也就隻能拿了錢物之後拜謝而去。
秦剛便指揮手下人,將死了的人就地作了簡單的掩埋,再看了一下剩下來投降的這七八個人,為免除路上的麻煩,便剝去了他們外麵的軍服,露出的便是裏麵五花八門的普通禦寒衣襖,再將他們綁成了一排,開始往北而行。
尤其是那個軍官,起初見了秦剛幾人的兇狠身手,以為他們幾個人會是自己追擊的流匪同夥,因而嚇得要死。
後來先是聽了秦剛與那老者的話,現在又看了自己被帶向北行,心知是被帶去見官府,臉上便開始變得輕鬆了起來。一邊走一邊還對秦剛說:
“你們可是惹下大禍了,知道我是誰麽?本都頭姓於,是駐南皮縣的廣德軍滄州營禁軍都頭!我跟你說實話,南皮縣的張知縣是我把兄弟。你別以為用這件事拉我去見官會有用,我也不怕你知道,我做的這些事情,張知縣都知道,他跟上麵的知州、通判統統都有關係,不管你帶我們到哪裏,都不會聽你們所說的一麵之辭的。所以我是奉勸你們啊,最好現在就把我放了,再向我好好賠個罪,否則到時候,你們一個個地都會死得很難看!”
秦剛實在無法理解此人的智商,便停下腳步,微笑著說道:“你看我都已經殺了你手下那麽多人,你覺得我在不在乎多殺你一個?”
這個於都頭立刻嚇得再也不敢開口了。
南皮縣是滄州治下的屬縣,而此處其實是在南皮縣與滄州之間的一處荒郊,所以他們繼續向北走了一段時間後,就已經離滄州城不遠了。
滄州,大宋最東北部的一個州。
原本的它,根本就不應該是一個邊境州地,隻是因為幽雲十六州的割讓,從而導致自己站在了宋遼對峙的最前一線。大宋一朝,常常會有重罪之犯要被“發配滄州”的說法,讓人頗覺得滄州之地,必然會是一種“極惡苦寒”之地。
事實上的滄州東臨渤海,西倚黃河,土地肥沃、物產卻很豐富,假如沒有對遼防禦因素的存在,並非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而且,宋遼之間承平已久,除了小範圍偶爾發生的遼軍局部南下打草穀之外,說是宋遼邊境,但卻是已經有過好幾代人都不曾見過大規模的戰爭了。
實際上在這裏,最大的威脅卻不是來自於契丹人,一是前麵說過的,不時泛濫的黃河洪水;二便是如於都頭這般的大宋官兵。
按照自己這邊的行程時間估計,由於沒有特別的耽擱,金宇他們一行人,至少提前兩天就應該到達了滄州。
當遠遠地看見了滄州城牆的時候,看到了自己手頭畢竟還多綁了這七八個人,為了避免在進城時會出現不必要的麻煩,秦剛便讓眾人就在城外的路邊先行停下來休息。然後派了一人拿了自己的手令,立即進城去州衙通報,讓金宇派人出來接應再說。
此處便是進入滄州城南門的主幹道,南來北往的人也漸漸地形成了一處有點規模的小市集。
秦剛先是看了看被綁縛著的幾人都還都算是老實,便吩咐手下的護衛兵看緊了他們,自己與顧大生兩人一起走到前麵的集市那裏看看民風民情。
突然,便聽到了更南麵的大道上傳來一陣吆喝開道的聲音,放眼望去,像是某支官府裏的車隊行來,路上的眾人都慌忙避到兩邊讓開。
很快,前麵便有幾個騎馬的衙役在開道,後麵跟著的便是一輛甚是寬大的馬車,裏麵坐著的應該便是某個官員,再往後還有五六個禁軍騎兵全副武裝地跟著,這樣的一行隊伍很是威風、也很是紮眼。
原來這隊人的經過也就是一閃而過的事情,卻想不到被縛在路邊的那個於都頭在看見了這一行人之後,似乎眼睛一亮,便什麽也不顧地衝著那邊便開始大聲叫喊:“王班頭,救我……”
本來在一旁守著他的護衛就十分警惕,無奈這於都頭在這一路上都算是比較聽話,誰也不曾想他竟然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大叫了起來,就算是護衛眼疾手快,反手一個嘴巴就抽得他下巴脫了臼,再也喊不出後半句話,但是前麵的那一聲,已經引起了那行人的注意。
尤其是被叫的那個王班頭,聽了聲音便迅速地勒住馬,再一轉頭,看到路邊休息著的這一群人裏麵,還有好幾個被綁著的人,尤其是出聲喊他的人,再一辨認,居然卻是他所認識的。
於是他的臉色立刻大變,撥轉馬頭,奔至路邊,對著這裏的眾人喝問道:
“爾等何人?竟然膽敢綁架禁軍的於都頭?你們是想造反的流匪嗎?”
眾人走了不少的距離,果然如那老者所言,並不是前往縣城的方向,倒是越走越有點荒涼的樣子了,四周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前麵似乎有一個高出來沒多少的小土坡,但足以遮掩住後麵的情形,在他們被趕到這土坡後麵時,發現這裏卻是一處臨時的小型宿營地,隻是現場一片雜亂,帳篷都已被推倒,而有十幾個官兵正守著旁邊的一堆火取暖,看到他們這行人被趕了過來後,便開心地站起來,對著押送他們的那些官兵說道:“不錯嘛,找到的人數也差不多啊!”
而在他們身邊的那群官兵並沒有搭話,隻是繼續驅趕秦剛他們一群人往營地中間走去。
流民們還知道是怎麽一迴事,秦剛卻差不多已經猜到了這群官兵的目的了,他看了看顧大生和那名護衛,兩人也都是默契地點了點頭,意思都做好了準備。
後麵的官兵開始圍堵在了營地四周的主要出口,有的人已經拔出了腰間的短刀,有的人開始檢查起手頭的弓箭,甚至還嘻嘻哈哈地看著他們這些被圍在中間有點不知所措的流民。
秦剛的眼睛已經瞥見了在土坡後邊悄悄跟上來的自己護衛的身影,便抬手故作害怕地大聲問道:“軍爺,你們把我們趕到這裏,是要做什麽事啊?”
“哈哈哈!”那個軍官站在稍高的地方,衝著他們道:“爺讓你們臨死不做個糊塗鬼。這個營地裏的流匪昨天晚上從這裏逃掉了,軍爺沒法迴去交差,所以就想借用你們的人頭,給我們發發小財!”
“啊!軍爺饒命啊!我們都是百姓,不是流匪啊!”流民中有些人聽明白了,頓時嚇得大哭了起來,有人甚至都立即跪下來,衝著官兵連連磕頭,請求對方饒了自己的命!
“軍爺!你隻是說帶我們迴去核實身份的啊,現在什麽都沒做就要殺我們,你們這不是殺良冒功嗎?”秦剛高聲對其質問道。
“喲!讀書人嘛,還懂得‘殺良冒功’啊!”那個軍官很是得意,“知道為什麽爺要留下你嗎?因為土匪裏恰好有個讀書人的軍師,所以你死的也不冤!你的人頭,還能足夠讓大爺我多領幾貫賞錢!”
也許是嫌這些流民太膽小,覺得沒有勁,竟然還有幾個官兵往他們這裏丟過來幾柄刀槍,起哄慫恿讓他們撿起來,以便作出一些反抗的樣子,然後再由他們來動手。
秦剛哼了一聲,說道:“既然你們自己找找死,那也就沒辦法了。”
說完,顧大生還有那名護衛便走出來各自撿起一件武器,秦剛卻是伸手入腰,“哢嗒”一聲再加“唰”地一聲,便是抽出藏於腰間的軟劍,劍光一閃,顧大生便已經吹起了尖銳的哨聲。
頓時土坡之後響起了急速的馬蹄聲,兩匹快馬瞬間就已經殺到這幫官兵的背後,之前視秦剛他們為待宰羊而自己為虎狼的這群官兵,轉眼便驚慌失措,混亂不已。
土坡後趕來的便是之前交了平安錢而先離開客棧的其中兩名護衛,而且他們衝過來後,便首先盯準並擊斃了那幾個準備張弓搭箭的官兵,為了保險起見,都是直擊要害,見血封喉,毫不留情。
不過,官兵畢竟有三四十人之多,那名軍官在大驚之下,卻也能立即拔出腰刀大聲喊道:“列陣!列陣!”並開始極力地收攏身邊的士兵,以圍成一個防禦圈。
而這邊的秦剛等人,便已經組成了一個最簡單的鴛鴦小陣,開始急速突進了最前麵的官兵隊伍中。
說實在的,這群官兵毫無鬥誌、也幾乎沒有什麽太強的戰鬥力,這邊兵器才相交兩下,就有人開始棄械而逃。
而在山坡後麵,步行而來的另兩名護衛此時也已殺出,正好將已經開始要逃竄的官兵盡數截住。由於雙方人數相差還是有點大,為了盡快地控製局麵,秦剛這邊的人都沒有手下留情,使出的每一招都是奔著這些官兵的要害而去,一下子猶如切菜砍瓜一樣,迅速將所遇到了官兵一一放倒。
顧大生一看眼前的形勢頗為有利,覺得這種重於防禦的陣形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但吩咐了另一名護衛一句“護好秦先生”後,便騰身而起,連續幾個躍起,飛身殺到了那名軍官身前,“乒乓”兩三招便一發勁擊飛了他手中的短刀,再一個反手將手中的刀刃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沉聲道:“想活命的話,叫他們全部繳械投降!”
“投降!都投降啦!我叫你們都放下武器投降啦!”那名軍官已經感覺到自己的脖子一陣疼痛,鋒利的刀刃已經割傷了他的皮膚,並在這個寒天裏感到分外地刺痛。他的頭腦一片空白,實在是無法理解,為何順手抓過來的這幾個人,卻成為了他從未見過的兇神惡煞。
這些宋兵原本就已經喪失了鬥誌,這時最多隻是機械地為了自己的活命而在勉強抵抗著,在聽到長官下了投降的指令後,忙不迭地全部扔下了手中的武器,盡數跪在地上投了降。
而站在廢棄營地中間的那群流民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看著先前這三十多名張牙舞爪、不可一世的官兵,轉眼就在這幾個人與兩個騎兵的馬麵前倒下了一大半,而剩下的不多的官兵又同樣很快地盡數跪在雪地上投了降。
流民中也有兩三個膽大的年輕人,既是明白自己剛才已經從閻王麵前走了一遭迴來,更是極端仇恨這幫心思狠毒的官兵,看到現在的情況,便直接跑過去撿起官兵丟下的武器,配合著秦剛的護衛,將這些投降的官兵看管了起來。
還是那位老者走出來,對著秦剛行了一禮道:“我等先行謝過小郎的救命之恩,隻是這些人,他們可都是官兵呐,還望小郎你們幾人能夠速速逃命去,我等眾人一定守口如瓶,決不會泄露半字。隻是眼前的這些人……不知該如何處理啊!”
秦剛因為這老者前麵兩次提醒自己逃命而心存感激之情,安慰他道:“老丈真乃一副古道熱腸,你放心好了,這些官兵,為非作歹、殘害百姓、殺良冒功、罪不可恕,死了的人都是死有餘辜,活著的人罪責難逃。在下也是認識得官府中人,接下來便就綁了他們去報官去。”
那老者卻繼續勸說秦剛道:“這位小郎三思啊,向來官官相護,你們殺了這麽多官兵,就算是能給他們定罪,可你們自己想要脫罪,談何容易啊!不妥不妥。”
秦剛聽著隻是笑笑,並不搭話,卻是指揮著手下人,先是從地上已經被擊斃的屍體、以及被俘的這幫官兵身上,搜出了不少先前他們從各處搜刮而來的財物。
在想了想之後,秦剛便從中拿出了一部分,贈予那老者及其同行之人,道:“感謝老丈諸多的提醒,我一直讀的聖賢書,也自信能夠讓這幫惡兵們受到應有的懲罰。這些錢物權作為你等壓驚的賠償,你們還是先行南下逃生去吧!”
老者等人見勸不動秦剛,也就隻能拿了錢物之後拜謝而去。
秦剛便指揮手下人,將死了的人就地作了簡單的掩埋,再看了一下剩下來投降的這七八個人,為免除路上的麻煩,便剝去了他們外麵的軍服,露出的便是裏麵五花八門的普通禦寒衣襖,再將他們綁成了一排,開始往北而行。
尤其是那個軍官,起初見了秦剛幾人的兇狠身手,以為他們幾個人會是自己追擊的流匪同夥,因而嚇得要死。
後來先是聽了秦剛與那老者的話,現在又看了自己被帶向北行,心知是被帶去見官府,臉上便開始變得輕鬆了起來。一邊走一邊還對秦剛說:
“你們可是惹下大禍了,知道我是誰麽?本都頭姓於,是駐南皮縣的廣德軍滄州營禁軍都頭!我跟你說實話,南皮縣的張知縣是我把兄弟。你別以為用這件事拉我去見官會有用,我也不怕你知道,我做的這些事情,張知縣都知道,他跟上麵的知州、通判統統都有關係,不管你帶我們到哪裏,都不會聽你們所說的一麵之辭的。所以我是奉勸你們啊,最好現在就把我放了,再向我好好賠個罪,否則到時候,你們一個個地都會死得很難看!”
秦剛實在無法理解此人的智商,便停下腳步,微笑著說道:“你看我都已經殺了你手下那麽多人,你覺得我在不在乎多殺你一個?”
這個於都頭立刻嚇得再也不敢開口了。
南皮縣是滄州治下的屬縣,而此處其實是在南皮縣與滄州之間的一處荒郊,所以他們繼續向北走了一段時間後,就已經離滄州城不遠了。
滄州,大宋最東北部的一個州。
原本的它,根本就不應該是一個邊境州地,隻是因為幽雲十六州的割讓,從而導致自己站在了宋遼對峙的最前一線。大宋一朝,常常會有重罪之犯要被“發配滄州”的說法,讓人頗覺得滄州之地,必然會是一種“極惡苦寒”之地。
事實上的滄州東臨渤海,西倚黃河,土地肥沃、物產卻很豐富,假如沒有對遼防禦因素的存在,並非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而且,宋遼之間承平已久,除了小範圍偶爾發生的遼軍局部南下打草穀之外,說是宋遼邊境,但卻是已經有過好幾代人都不曾見過大規模的戰爭了。
實際上在這裏,最大的威脅卻不是來自於契丹人,一是前麵說過的,不時泛濫的黃河洪水;二便是如於都頭這般的大宋官兵。
按照自己這邊的行程時間估計,由於沒有特別的耽擱,金宇他們一行人,至少提前兩天就應該到達了滄州。
當遠遠地看見了滄州城牆的時候,看到了自己手頭畢竟還多綁了這七八個人,為了避免在進城時會出現不必要的麻煩,秦剛便讓眾人就在城外的路邊先行停下來休息。然後派了一人拿了自己的手令,立即進城去州衙通報,讓金宇派人出來接應再說。
此處便是進入滄州城南門的主幹道,南來北往的人也漸漸地形成了一處有點規模的小市集。
秦剛先是看了看被綁縛著的幾人都還都算是老實,便吩咐手下的護衛兵看緊了他們,自己與顧大生兩人一起走到前麵的集市那裏看看民風民情。
突然,便聽到了更南麵的大道上傳來一陣吆喝開道的聲音,放眼望去,像是某支官府裏的車隊行來,路上的眾人都慌忙避到兩邊讓開。
很快,前麵便有幾個騎馬的衙役在開道,後麵跟著的便是一輛甚是寬大的馬車,裏麵坐著的應該便是某個官員,再往後還有五六個禁軍騎兵全副武裝地跟著,這樣的一行隊伍很是威風、也很是紮眼。
原來這隊人的經過也就是一閃而過的事情,卻想不到被縛在路邊的那個於都頭在看見了這一行人之後,似乎眼睛一亮,便什麽也不顧地衝著那邊便開始大聲叫喊:“王班頭,救我……”
本來在一旁守著他的護衛就十分警惕,無奈這於都頭在這一路上都算是比較聽話,誰也不曾想他竟然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大叫了起來,就算是護衛眼疾手快,反手一個嘴巴就抽得他下巴脫了臼,再也喊不出後半句話,但是前麵的那一聲,已經引起了那行人的注意。
尤其是被叫的那個王班頭,聽了聲音便迅速地勒住馬,再一轉頭,看到路邊休息著的這一群人裏麵,還有好幾個被綁著的人,尤其是出聲喊他的人,再一辨認,居然卻是他所認識的。
於是他的臉色立刻大變,撥轉馬頭,奔至路邊,對著這裏的眾人喝問道:
“爾等何人?竟然膽敢綁架禁軍的於都頭?你們是想造反的流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