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在吳王府又待了一天,卻是與吳王按第一種方案,簽訂了西鳳醇的西北專營契約,並且就在邊境榷場的交易時間、交易方式以及付款形式等問題,都作好了詳細的約定。
最後,吳王非常爽快地預付了五萬貫的定金,約定另外五萬貫的專營費在第一次交易成功之後付清。
第四天一早,秦剛便要急著趕迴。由於前一天都一直未見到耶律兄妹,臨行前,他便留了一封書信,在上麵寫了一首七絕:
“紙上得來終覺淺,便知萬事須躬行。
踏遍山河萬裏路,心有大道馬蹄輕。
這首詩的前兩句,原本是南宋的陸遊所寫的,他在菱川書院時就已經不小心用過,這次也就沒有負擔地拿來再用一下了,後兩句的意思便是意指“行萬裏路讀萬卷書,見證心中大道”之意,也算是對這萍水相逢的兄妹倆的寄語了。
吳王信守承諾,派了衛隊一直將秦剛等人安全送到了溥樂城外,再往南,就是目前已經重新成為大宋屬地的韋州了。
而到了韋州之後,居然就直接就見到了等在這裏驛站中的趙駟、胡衍與秦婉三人。
這是因為,趙駟從慶州迴來後,聽胡衍說秦剛居然隻帶了李二鐵三個人就去西夏見什麽王爺,一下子就炸了,他非常生氣地說,現在的形勢是非常地微妙且不可控製,越境去西夏這麽大的事情,萬一出個什麽意外,可是誰也擔待不起的。
然後,他便緊急調動了綠曲營裏最精銳的近衛隊與斥候隊,這個陣勢讓胡衍與秦婉也莫名地緊張了起來,於是便跟著他一起,趕到了韋州,準備隨時響應西夏那邊有可能出現的意外。
直到看見了平安無事的秦剛,早先差一點已經開始冒火星的趙駟這才長出了一口,好歹能夠安靜地坐下來喝一口茶了。
“駟哥!真的沒必要這麽緊張。”秦剛也隻能非常不好意思地安慰他,“這次去見西夏的吳王,我也仔細評估過風險,沒有你想像得那麽危險。”
“秦先生!”由於秦剛的頭銜變化太快,趙駟索性用迴了原先最習慣的稱唿,“自從跟了你之後,我們都知道,在大事方麵,隻要聽從你的決定,肯定不會出錯。可是,有的事情,就算是我們站位不高,看不清楚看不懂,但是你也得給我們講講吧!比如這次,你現在可是朝廷的提舉天下學政使,忙的應該是學政方麵的事情,可是這次為何為了這個商貿生意去見什麽吳王?你要知道,我們這麽多人的未來希望、榮辱得失,可是都在你的身上綁著呐!”
秦剛此時看了看趙駟,再看了看胡衍與秦婉,看到的是一樣的眼神,於是才開口問:“你們都是這麽想的?”
“嗯!”
“是的。”
“呃!”秦剛心下暗道,步子走得太快,沒有做好下麵的人思想同步的事情,的確是疏漏了,“其實,拖到今天才與你們來講,也是有我特別的考慮的。坐,坐,大家都坐下來聊。”
於是,另兩人都入坐後,聽著秦剛去講述他的思路。
“你們幾個都是我身邊最親近的人,也都是從高郵開始,與我一同風雨同舟地走到今天的人。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之前無論是在神居山、在京城、在處州、包括剛來這西北時,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外部先出了問題,然後我們再被迫作出了各種應對?”秦剛先沒有正麵迴答,而是拋給了他們一個問題。
“是啊!”趙駟被這個問題勾出了感慨,“有好幾次,某都覺得好像被逼到牆角無路可走了。幸好總有秦先生的神機妙算,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迴想一下,我們今天所有的事情的開始,其實隻是源於一筆落在我家頭頂的無妄欠債,衍哥應該非常清楚這件事。為了盡快地還掉這筆債,我必須要找到可以快速賺錢的生意;而接下來,為了保住這樣的生意,又需要能有更可靠的庇護,所以才開始有了秦家莊的事情、有了駟哥掌管的水寨、還有了毛知軍、蘇山長、李尚書這些關心幫助我們的人。而我們也就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他們的生活與世界裏;也就有了之後各種各樣的的意外、波折,進而不得不要做更多的事情、更多的部署。”
在秦剛看似隨意簡單的敘述中,胡衍、秦婉的神情也開始凝重了起來,似乎也由此聯想到了一路走來的種種不易的經過。
“你們要是想問我,在一開始時,究竟曾有過多大的理想與規劃?其實現在跟你們說實話,真的沒有!一直等到我,遇到了老師!”秦剛的眼睛裏瞬間充滿了溫情與光芒。
“在你們的眼裏,老師也許隻是一個詩人,一位才子。甚至他到目前做過的最大的官職,也隻是一個從八品的宣德郎。但是你們知道嗎?即使是在我剛去過的西夏境內,佛寺裏的住持都會知道老師的名字;即便是荊南苦地的鄙地郴州,卻因老師的一句‘月迷津渡、霧失樓台’而一被廣為傳唱。還有更加偉大的蘇大學士、黃學士、晁學士,他們的詩名與才華,在遼國、西夏、高麗、倭國、大理、安南,四處流傳。但是,唯獨卻在他們自己生活的大宋,卻居然是被連番迫害、頻繁打擊。”
“難道是因為老師他們隻懂迂腐的詩詞文章麽?駟哥你跟老師學過兵法,而流求自從等到了老師的治理後,便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他明明就是一個文能安邦、武可定國的不世人才啊!再看蘇大學士,他治理過的徐州、杭州、密州、定州,哪一地不是國泰民安、士民共讚?人們都說他們是舊黨,可當年司馬君實一味排擠新黨盡廢新法,卻唯有他們師徒二人敢站出來指出‘法無故新之分’,在為新法之存爭一席之地。到了章子厚一朝大權在握,又可曾考慮過這些呢?!”
秦剛說到這裏時忍不住長歎了一聲,沉默了許久,才說出了後世西方作家狄更斯的對那句名言: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趙駟他們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出處,隻覺得這句話中的含義深刻,意味深長。
“這個時代的最好,是因為有了蘇大學士、秦學士他們所代表的風流,這個風流是士人的風骨、底韻的流傳!是璀璨的風采,是千古的流存!我們大宋本該憑借這樣的風流,去影響整個天下、去征服這個世界!繼以開創萬世的繁華與不朽的文明!”
“那大爺為什麽又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呢?”秦婉追問。
“蘇大學士被貶在嶺南惠州,秦學士被貶去了郴州!黃學士被貶黔州。呂微仲、劉莘老、蘇子由、梁況之【注:分別是呂大防、劉摯、蘇轍、梁燾】且不論他們的從政水平如何,但他們卻都是這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士人大家,卻都統統地貶過了岒南。還有司馬君實、呂晦叔、文寬夫這些已經死去的人,整不了他們的肉體,就不斷地剝奪他們死後的聲望與名譽,甚至連像《資治通鑒》這樣偉大的史書都想要去焚毀、查禁!黨派的對立,已經變成了衡量世間公正與對錯的標準,所謂的風流大宋將從此成為阿諛者的天下、投機者的天堂,華夏的文明將會退迴到野蠻、功利以及的黑暗的階段,這樣的時代,又豈不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呢?!”
秦剛緩緩而述的每一句話語,如同一記記重錘,有力地敲擊著各位的心房,令眾人的心思不由地變得非常地沉重。
“我在這次出發之前,也收到了建哥從明州寄來的信,流求那裏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他還與湛哥合作,開出了四海銀行的東京分行。所以我在這銀行裏給各位都開設了一個賬戶,衍哥與駟哥跟我較早,又很辛苦,各存了十萬貫在裏麵,婉兒稍少些,存了五萬貫……”
“大哥你是什麽意思?要趕我們走麽?”胡衍先是大急,直接叫了起來,趙駟與秦婉也是各有話想講,隻是暫時沒喊出口。
“你們先別急。這筆錢的意思隻是對於大家過去和我奮鬥過的一點認可,包括建哥、湛哥還有禠哥,我都給他們存了。其實我的意思是,在有這個賬戶後,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底氣,便能確保你們可以自由地決定:接下來的選擇。”
趙駟先聽懂了,他點點頭道:“趙某明白了秦先生的苦心!請秦先生明示接下來的安排。”
胡衍與秦婉也大致明白了,沒有繼續糾結於賬戶與錢的事,而是認真等待秦剛接下來的話。
秦剛此時站起了身,踱了幾步路開口道:“《菱川格致學刊》前兩期發表了一篇文章,是力學班的學生研究發現的:凡有力施出,必有力反饋。力與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同時出現,同時消失,相互均等。所以我們以棒重擊他物,虎口容易震麻震傷,船上以槳向後推水,船身就會向前。”
趙駟與胡衍都沒有吭聲,他們都熟知了秦剛的習慣,即使他們對菱川書院的這個研究成果還有疑問,那也並不重要,關鍵應該在於後麵的話。
“世間諸事其實也在同樣遵循這一規律,為何我們在解決完一個麻煩之後,往往會發現又多出諸多的新麻煩呢?那就是反作用帶來的結果。所以,今天的我們,雖然已經擁有了可以改變一些事情的實力,但卻不宜輕易動用這樣的力量,除非我們已經作好了應對反作用力的所有準備!比如現在!”秦剛微笑著看了看他們,“你們也做好準備了嗎?”
趙駟迴答得最快:“某和幾個老兄弟這次迴到西北,一個是手刃了吳釗這個狗賊,第二個是痛痛快快地打出了有生以來難得的幾場大勝仗!此生已無憾矣!接下來的這輩子,就隨時準備著跟秦先生幹大事了!”
“大哥隻要不丟下我!我跟大哥一條道走到底!”胡衍說得非常地堅決。
“大爺留奴婢在身邊,便是奴婢最好的時代!”
“好!我們想要為這大宋留下這千古不遇的風流,首先就要保住所有的風流人物。之前林劍去跑的秘密任務,就是去郴州把老師接去了流求,而留在郴州的隻是一個替身!”
前麵大家聽秦剛說道秦觀去了流求,還在納悶。這時才知道是林劍竟是去郴州秘密地把秦觀掉包接去了流求島。
“接下來我聽說:章惇已經簽發了新的詔令,要將蘇大學士從惠州再貶往海南島的儋州,要將黃學士從黔州再貶至戎州,將晁學士從亳州貶到處州,還有其餘蘇門中人盡再貶謫。對此,我作了兩手準備,他們要是願意如老師一樣去流求,我便照例安置替身應對朝廷檢查;若是安心於原處,我也會通過地方學政之手,將我們的生意安排過去,給他們提供當地最好的生活保障。他章相公不是就喜歡把政敵安排到這種信息不通的荒蠻之地麽?那反倒是我最容易操作的地方,風流之人無虞,文明之花便會不謝!”
“其次,其實我們現在的這個文明雖然燦爛,但是卻最為虛弱。駟哥應該清楚,西軍雖然已是如今天下最強之禁軍,但與我們的綠曲兵相比,仍然還有不小的差距。眼下西賊暫時低頭,北虜尚未生事,駟哥,你得在這西北再辛苦幾年,把我綠曲兵的種子再多撒出一些,讓這黃土大地之上,再多崛起幾支強軍。”
“秦先生你放心,兩次大勝之後,我等校尉在西軍中的威信極高!這件事,包在某在身上。”
“不過也不會讓你做無米之炊。婉兒之前理過賬目,眼下保安與環州這裏的作坊前期所有投入都已完成,此後的產出便開始正向贏利,我這次去了一趟西平府,跟吳王嵬名利德簽了五年的契約,光這西鳳醇的生意,便是一筆流水般的財富集聚。有了錢,一是用來提升軍備,二是革新武器,菱川書院搞研究的人我留幾個放衍哥這裏,爭取三年幫駟哥所管控的西軍精銳全部完成換裝!”
胡衍拱手答道:“小弟一定不辱使命!”
“再者,流求雖在東南一隅,但其物產豐富,又扼守海航要道,是可解我等後顧之憂的化外樂土。這兩年裏,凡可靠的、有才幹的,還有童子營裏成長起來的,隻要有願意離開這裏的人,都可以送到流求,那裏的建設與發展需要有大量的人才!”
趙駟雖然去過流求,但當時留給他的印象隻有無邊的待墾荒地,對於如今欣欣向榮的秦城和漢城的發展卻是沒有任何的了解,而胡衍則更不知道流求是個什麽情況了,所以對於秦剛所說的這一點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都隻是點頭記下了而已。
秦剛此時將眼光投向了遙遠的東北方向,因為按照目前來自京城的情報網的信息顯示,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目前還是遼國的順民,來自那裏僅有的一些信息裏甚至都沒有完顏阿骨打這個名字的出現。
然而,隨著紹聖四年的結束,趙煦將會迎來他的最後一個年號,而已經被封為端王的趙佶,正在不斷地提醒著秦剛,距離華夏民族最慘痛的記憶之一:靖康之恥的到來,隻不過還有三十年不到的時間。
“我們最可怕的敵人,還沒有最終出現!”秦剛堅定地說道,“所以,我才會說,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還有一定的時間去紮實完成我們所有的準備。無論是在順寧寨已經快成型的劉家軍,還是眼下我們正在參與訓練中的種家軍,包括熙河路的王家軍,還有河東路的折家軍,隻要大家的原則標準不衝突,都可以是與我們合作的好夥伴!”
“最可怕的敵人?”趙駟順著秦剛的目光看過去,問道,“你說的是契丹人麽?”
“契丹人不過是一頭獠牙已經鬆動了的暮年老虎,空有一副嚇人的嘴臉。”秦剛搖搖頭道,“在它們的背後,會崛起一群最可怕的惡狼。不要問我為什麽會知道,我隻需要你們牢記,我們所有的努力與準備,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與這群惡狼開始作戰,將這群惡狼重新趕迴那片白山黑水的森林之間。”
對於如此隱諱深奧的話語,趙駟與胡衍也就隻能充滿狐疑地勉強應下。
他們四人才把重要的大事議完,所住的客棧突然有人進來匯報,有人要來拜訪秦學政使,讓進來一看,居然正是李綱。
原來,金宇與李綱在將環州的事務給種師道交接完成之後,便自動地成為了他提舉天下學政司的吏員,開始緊鑼密鼓地推進著各地圖書館的籌備之事,為此,金宇去了東南方的慶州、邠州一線,而李綱則向北去了剛收複迴來的鹽州與韋州,他認為這種剛迴歸之地的教育歸化工作更加重要。
此時,李綱正是從鹽州結束後趕來韋州,卻因為看到了趙駟帶來的親衛營士兵,一問才知道秦剛正在這裏,於是趕緊過來拜見。
秦剛順便就問起了各地的圖書館之事,李綱非常高興地說,此事要比想像中順利得多,更尤其是秦婉在幫著落實秦剛要以個人名義捐贈給每家一百本書時,經書局掌櫃的建議,在每本書的扉頁上都加蓋了捐贈的方印。原本是想刻上秦剛的名字,但是之後想想不妥,還是改成了胡衍開設的各個商號工坊的名號更有意義。
誰料這樣的舉動一下子吸引了許多地方大戶的關注,他們一想,買些書籍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如果在這些書上,蓋上了自家的名章印鑒之後,便可以讓自家在各地的官立圖書館裏彰名後世,更不要說,就在這圖書館裏刻苦攻讀著自家捐贈書籍的哪一位士子,說不準哪一天就成了狀元、相公!那豈不是還可攀上個大緣份?
所以,即使是在他剛去過的新歸之州鹽州那裏,也是非常快速高效地落實好了圖書館的選址、改造以及最初的一批書籍的認捐對象。
“伯紀你做得非常好,尤其是這幾個新歸之州,學政更是頭等大事,能讓此地的讀書人有更好的讀書環境,有更多的學習與考試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感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可以通過這條路登上他們理想中的未來,那麽這些地方就能夠產生出更多的向心力,也就更加穩固地重新成為我大宋的固有之土。”
從韋州迴到環州後,秦剛倒也安安靜靜了住了下來。
其間黃友拿了正在編撰中的《三字經》過來讓秦剛指正了兩迴,也基本摸準了正確的方向與意思,也就是:要通俗、要簡單,要能用最直白的三個字的語句,把各種大道理、各種知識點講清楚。
說句實話,曆史上原來的《三字經》,秦剛除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兩句之外,卻也背不出其它的了。不過這也好,正好也就給了他徹底放飛的機會,完全按照自己對於這個時代裏蒙童所需要的知識與見識而來構思編寫。
編寫蒙童教材原本有一個極難之處,就是所謂的“臨床實驗對象”,一般的情況下,這可真不太容易尋找,而黃友手上卻有一個最好的資源,就是童子營。
在秦剛的提醒下,黃友與成峰等三位學政們,往往是編好了一段,就去找來一些不同階段的童子兵,給他們誦讀,讓他們背憶,再來了解是否能聽得懂?是否能夠記得住?關於這種檢驗創作的方法,秦剛則是拿了白居易作詩後必先問一老嫗是否能理解的故事來勉勵他們,堂堂唐詩大家創作都能如此,更何況這是一部寫給蒙童使用的教材呢?
當然,他這個提舉天下學政使不能做成了一個提舉陝西學政使,基本上,等到環慶路與涇原路各地的圖書館基本都建設完成,蒙學教材《三字經》能夠校訂成冊,他在陝西這裏的試點工作也就算是有了階段性的成果,無論如何,也得要迴京向皇帝進行一次複命了。
根據之前已經商量好的規劃,趙駟繼續留任,全力以赴地推進著重構新式西軍的宏大目標。
胡衍將要根據著榷場貿易的開展情況,穩步並持續地拓展著在這裏的產業發展,西鳳醇因為有了與嵬名利德的合約,變得無須再有擔心,而這裏充足的生產力,讓他將多餘的精酒又投入到了新開設的香水作坊裏,正在步入紙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之中的黨項貴族,同樣鍾情於這種可以極大改善他們環境裏的牛羊膻腥味的奢侈產品。
童子營的根都在西北,自然負責管理他們的黃友還是要留在這裏,而從逐漸長大的孩子中選拔適合推薦去流求島的任務也放在了他的身上。
而金宇與李綱,他是需要帶迴京城另有安排的。之後,便是在器作院的宗阿四與菱川書院的幾個學生,需要這次與他一同迴京之後前往流求。
就在他們出發前往京城的第三天,環州來了一對兄妹倆。
在耶律南仙的最終決定與催促下,他們終於向嵬名利德要到了秦剛在環州的地址,不想到了之後才發覺竟是遲了兩日,撲了個空。
而且,在環州他們才知道了讓他們無比吃驚的消息:
秦剛並不隻是他們之前以為的隻是一個從商的大宋進士,而是曾經創下了土門大捷奇跡之戰的大宋前保安知軍,之後主持訂下宋夏和議的前環州知州,現在的集賢殿修撰、提舉天下學政使。
一時間,耶律兄妹兩人心如潮湧,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吳王非常爽快地預付了五萬貫的定金,約定另外五萬貫的專營費在第一次交易成功之後付清。
第四天一早,秦剛便要急著趕迴。由於前一天都一直未見到耶律兄妹,臨行前,他便留了一封書信,在上麵寫了一首七絕:
“紙上得來終覺淺,便知萬事須躬行。
踏遍山河萬裏路,心有大道馬蹄輕。
這首詩的前兩句,原本是南宋的陸遊所寫的,他在菱川書院時就已經不小心用過,這次也就沒有負擔地拿來再用一下了,後兩句的意思便是意指“行萬裏路讀萬卷書,見證心中大道”之意,也算是對這萍水相逢的兄妹倆的寄語了。
吳王信守承諾,派了衛隊一直將秦剛等人安全送到了溥樂城外,再往南,就是目前已經重新成為大宋屬地的韋州了。
而到了韋州之後,居然就直接就見到了等在這裏驛站中的趙駟、胡衍與秦婉三人。
這是因為,趙駟從慶州迴來後,聽胡衍說秦剛居然隻帶了李二鐵三個人就去西夏見什麽王爺,一下子就炸了,他非常生氣地說,現在的形勢是非常地微妙且不可控製,越境去西夏這麽大的事情,萬一出個什麽意外,可是誰也擔待不起的。
然後,他便緊急調動了綠曲營裏最精銳的近衛隊與斥候隊,這個陣勢讓胡衍與秦婉也莫名地緊張了起來,於是便跟著他一起,趕到了韋州,準備隨時響應西夏那邊有可能出現的意外。
直到看見了平安無事的秦剛,早先差一點已經開始冒火星的趙駟這才長出了一口,好歹能夠安靜地坐下來喝一口茶了。
“駟哥!真的沒必要這麽緊張。”秦剛也隻能非常不好意思地安慰他,“這次去見西夏的吳王,我也仔細評估過風險,沒有你想像得那麽危險。”
“秦先生!”由於秦剛的頭銜變化太快,趙駟索性用迴了原先最習慣的稱唿,“自從跟了你之後,我們都知道,在大事方麵,隻要聽從你的決定,肯定不會出錯。可是,有的事情,就算是我們站位不高,看不清楚看不懂,但是你也得給我們講講吧!比如這次,你現在可是朝廷的提舉天下學政使,忙的應該是學政方麵的事情,可是這次為何為了這個商貿生意去見什麽吳王?你要知道,我們這麽多人的未來希望、榮辱得失,可是都在你的身上綁著呐!”
秦剛此時看了看趙駟,再看了看胡衍與秦婉,看到的是一樣的眼神,於是才開口問:“你們都是這麽想的?”
“嗯!”
“是的。”
“呃!”秦剛心下暗道,步子走得太快,沒有做好下麵的人思想同步的事情,的確是疏漏了,“其實,拖到今天才與你們來講,也是有我特別的考慮的。坐,坐,大家都坐下來聊。”
於是,另兩人都入坐後,聽著秦剛去講述他的思路。
“你們幾個都是我身邊最親近的人,也都是從高郵開始,與我一同風雨同舟地走到今天的人。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之前無論是在神居山、在京城、在處州、包括剛來這西北時,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外部先出了問題,然後我們再被迫作出了各種應對?”秦剛先沒有正麵迴答,而是拋給了他們一個問題。
“是啊!”趙駟被這個問題勾出了感慨,“有好幾次,某都覺得好像被逼到牆角無路可走了。幸好總有秦先生的神機妙算,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迴想一下,我們今天所有的事情的開始,其實隻是源於一筆落在我家頭頂的無妄欠債,衍哥應該非常清楚這件事。為了盡快地還掉這筆債,我必須要找到可以快速賺錢的生意;而接下來,為了保住這樣的生意,又需要能有更可靠的庇護,所以才開始有了秦家莊的事情、有了駟哥掌管的水寨、還有了毛知軍、蘇山長、李尚書這些關心幫助我們的人。而我們也就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他們的生活與世界裏;也就有了之後各種各樣的的意外、波折,進而不得不要做更多的事情、更多的部署。”
在秦剛看似隨意簡單的敘述中,胡衍、秦婉的神情也開始凝重了起來,似乎也由此聯想到了一路走來的種種不易的經過。
“你們要是想問我,在一開始時,究竟曾有過多大的理想與規劃?其實現在跟你們說實話,真的沒有!一直等到我,遇到了老師!”秦剛的眼睛裏瞬間充滿了溫情與光芒。
“在你們的眼裏,老師也許隻是一個詩人,一位才子。甚至他到目前做過的最大的官職,也隻是一個從八品的宣德郎。但是你們知道嗎?即使是在我剛去過的西夏境內,佛寺裏的住持都會知道老師的名字;即便是荊南苦地的鄙地郴州,卻因老師的一句‘月迷津渡、霧失樓台’而一被廣為傳唱。還有更加偉大的蘇大學士、黃學士、晁學士,他們的詩名與才華,在遼國、西夏、高麗、倭國、大理、安南,四處流傳。但是,唯獨卻在他們自己生活的大宋,卻居然是被連番迫害、頻繁打擊。”
“難道是因為老師他們隻懂迂腐的詩詞文章麽?駟哥你跟老師學過兵法,而流求自從等到了老師的治理後,便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他明明就是一個文能安邦、武可定國的不世人才啊!再看蘇大學士,他治理過的徐州、杭州、密州、定州,哪一地不是國泰民安、士民共讚?人們都說他們是舊黨,可當年司馬君實一味排擠新黨盡廢新法,卻唯有他們師徒二人敢站出來指出‘法無故新之分’,在為新法之存爭一席之地。到了章子厚一朝大權在握,又可曾考慮過這些呢?!”
秦剛說到這裏時忍不住長歎了一聲,沉默了許久,才說出了後世西方作家狄更斯的對那句名言: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趙駟他們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出處,隻覺得這句話中的含義深刻,意味深長。
“這個時代的最好,是因為有了蘇大學士、秦學士他們所代表的風流,這個風流是士人的風骨、底韻的流傳!是璀璨的風采,是千古的流存!我們大宋本該憑借這樣的風流,去影響整個天下、去征服這個世界!繼以開創萬世的繁華與不朽的文明!”
“那大爺為什麽又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呢?”秦婉追問。
“蘇大學士被貶在嶺南惠州,秦學士被貶去了郴州!黃學士被貶黔州。呂微仲、劉莘老、蘇子由、梁況之【注:分別是呂大防、劉摯、蘇轍、梁燾】且不論他們的從政水平如何,但他們卻都是這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士人大家,卻都統統地貶過了岒南。還有司馬君實、呂晦叔、文寬夫這些已經死去的人,整不了他們的肉體,就不斷地剝奪他們死後的聲望與名譽,甚至連像《資治通鑒》這樣偉大的史書都想要去焚毀、查禁!黨派的對立,已經變成了衡量世間公正與對錯的標準,所謂的風流大宋將從此成為阿諛者的天下、投機者的天堂,華夏的文明將會退迴到野蠻、功利以及的黑暗的階段,這樣的時代,又豈不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呢?!”
秦剛緩緩而述的每一句話語,如同一記記重錘,有力地敲擊著各位的心房,令眾人的心思不由地變得非常地沉重。
“我在這次出發之前,也收到了建哥從明州寄來的信,流求那裏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他還與湛哥合作,開出了四海銀行的東京分行。所以我在這銀行裏給各位都開設了一個賬戶,衍哥與駟哥跟我較早,又很辛苦,各存了十萬貫在裏麵,婉兒稍少些,存了五萬貫……”
“大哥你是什麽意思?要趕我們走麽?”胡衍先是大急,直接叫了起來,趙駟與秦婉也是各有話想講,隻是暫時沒喊出口。
“你們先別急。這筆錢的意思隻是對於大家過去和我奮鬥過的一點認可,包括建哥、湛哥還有禠哥,我都給他們存了。其實我的意思是,在有這個賬戶後,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底氣,便能確保你們可以自由地決定:接下來的選擇。”
趙駟先聽懂了,他點點頭道:“趙某明白了秦先生的苦心!請秦先生明示接下來的安排。”
胡衍與秦婉也大致明白了,沒有繼續糾結於賬戶與錢的事,而是認真等待秦剛接下來的話。
秦剛此時站起了身,踱了幾步路開口道:“《菱川格致學刊》前兩期發表了一篇文章,是力學班的學生研究發現的:凡有力施出,必有力反饋。力與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同時出現,同時消失,相互均等。所以我們以棒重擊他物,虎口容易震麻震傷,船上以槳向後推水,船身就會向前。”
趙駟與胡衍都沒有吭聲,他們都熟知了秦剛的習慣,即使他們對菱川書院的這個研究成果還有疑問,那也並不重要,關鍵應該在於後麵的話。
“世間諸事其實也在同樣遵循這一規律,為何我們在解決完一個麻煩之後,往往會發現又多出諸多的新麻煩呢?那就是反作用帶來的結果。所以,今天的我們,雖然已經擁有了可以改變一些事情的實力,但卻不宜輕易動用這樣的力量,除非我們已經作好了應對反作用力的所有準備!比如現在!”秦剛微笑著看了看他們,“你們也做好準備了嗎?”
趙駟迴答得最快:“某和幾個老兄弟這次迴到西北,一個是手刃了吳釗這個狗賊,第二個是痛痛快快地打出了有生以來難得的幾場大勝仗!此生已無憾矣!接下來的這輩子,就隨時準備著跟秦先生幹大事了!”
“大哥隻要不丟下我!我跟大哥一條道走到底!”胡衍說得非常地堅決。
“大爺留奴婢在身邊,便是奴婢最好的時代!”
“好!我們想要為這大宋留下這千古不遇的風流,首先就要保住所有的風流人物。之前林劍去跑的秘密任務,就是去郴州把老師接去了流求,而留在郴州的隻是一個替身!”
前麵大家聽秦剛說道秦觀去了流求,還在納悶。這時才知道是林劍竟是去郴州秘密地把秦觀掉包接去了流求島。
“接下來我聽說:章惇已經簽發了新的詔令,要將蘇大學士從惠州再貶往海南島的儋州,要將黃學士從黔州再貶至戎州,將晁學士從亳州貶到處州,還有其餘蘇門中人盡再貶謫。對此,我作了兩手準備,他們要是願意如老師一樣去流求,我便照例安置替身應對朝廷檢查;若是安心於原處,我也會通過地方學政之手,將我們的生意安排過去,給他們提供當地最好的生活保障。他章相公不是就喜歡把政敵安排到這種信息不通的荒蠻之地麽?那反倒是我最容易操作的地方,風流之人無虞,文明之花便會不謝!”
“其次,其實我們現在的這個文明雖然燦爛,但是卻最為虛弱。駟哥應該清楚,西軍雖然已是如今天下最強之禁軍,但與我們的綠曲兵相比,仍然還有不小的差距。眼下西賊暫時低頭,北虜尚未生事,駟哥,你得在這西北再辛苦幾年,把我綠曲兵的種子再多撒出一些,讓這黃土大地之上,再多崛起幾支強軍。”
“秦先生你放心,兩次大勝之後,我等校尉在西軍中的威信極高!這件事,包在某在身上。”
“不過也不會讓你做無米之炊。婉兒之前理過賬目,眼下保安與環州這裏的作坊前期所有投入都已完成,此後的產出便開始正向贏利,我這次去了一趟西平府,跟吳王嵬名利德簽了五年的契約,光這西鳳醇的生意,便是一筆流水般的財富集聚。有了錢,一是用來提升軍備,二是革新武器,菱川書院搞研究的人我留幾個放衍哥這裏,爭取三年幫駟哥所管控的西軍精銳全部完成換裝!”
胡衍拱手答道:“小弟一定不辱使命!”
“再者,流求雖在東南一隅,但其物產豐富,又扼守海航要道,是可解我等後顧之憂的化外樂土。這兩年裏,凡可靠的、有才幹的,還有童子營裏成長起來的,隻要有願意離開這裏的人,都可以送到流求,那裏的建設與發展需要有大量的人才!”
趙駟雖然去過流求,但當時留給他的印象隻有無邊的待墾荒地,對於如今欣欣向榮的秦城和漢城的發展卻是沒有任何的了解,而胡衍則更不知道流求是個什麽情況了,所以對於秦剛所說的這一點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都隻是點頭記下了而已。
秦剛此時將眼光投向了遙遠的東北方向,因為按照目前來自京城的情報網的信息顯示,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目前還是遼國的順民,來自那裏僅有的一些信息裏甚至都沒有完顏阿骨打這個名字的出現。
然而,隨著紹聖四年的結束,趙煦將會迎來他的最後一個年號,而已經被封為端王的趙佶,正在不斷地提醒著秦剛,距離華夏民族最慘痛的記憶之一:靖康之恥的到來,隻不過還有三十年不到的時間。
“我們最可怕的敵人,還沒有最終出現!”秦剛堅定地說道,“所以,我才會說,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還有一定的時間去紮實完成我們所有的準備。無論是在順寧寨已經快成型的劉家軍,還是眼下我們正在參與訓練中的種家軍,包括熙河路的王家軍,還有河東路的折家軍,隻要大家的原則標準不衝突,都可以是與我們合作的好夥伴!”
“最可怕的敵人?”趙駟順著秦剛的目光看過去,問道,“你說的是契丹人麽?”
“契丹人不過是一頭獠牙已經鬆動了的暮年老虎,空有一副嚇人的嘴臉。”秦剛搖搖頭道,“在它們的背後,會崛起一群最可怕的惡狼。不要問我為什麽會知道,我隻需要你們牢記,我們所有的努力與準備,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與這群惡狼開始作戰,將這群惡狼重新趕迴那片白山黑水的森林之間。”
對於如此隱諱深奧的話語,趙駟與胡衍也就隻能充滿狐疑地勉強應下。
他們四人才把重要的大事議完,所住的客棧突然有人進來匯報,有人要來拜訪秦學政使,讓進來一看,居然正是李綱。
原來,金宇與李綱在將環州的事務給種師道交接完成之後,便自動地成為了他提舉天下學政司的吏員,開始緊鑼密鼓地推進著各地圖書館的籌備之事,為此,金宇去了東南方的慶州、邠州一線,而李綱則向北去了剛收複迴來的鹽州與韋州,他認為這種剛迴歸之地的教育歸化工作更加重要。
此時,李綱正是從鹽州結束後趕來韋州,卻因為看到了趙駟帶來的親衛營士兵,一問才知道秦剛正在這裏,於是趕緊過來拜見。
秦剛順便就問起了各地的圖書館之事,李綱非常高興地說,此事要比想像中順利得多,更尤其是秦婉在幫著落實秦剛要以個人名義捐贈給每家一百本書時,經書局掌櫃的建議,在每本書的扉頁上都加蓋了捐贈的方印。原本是想刻上秦剛的名字,但是之後想想不妥,還是改成了胡衍開設的各個商號工坊的名號更有意義。
誰料這樣的舉動一下子吸引了許多地方大戶的關注,他們一想,買些書籍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如果在這些書上,蓋上了自家的名章印鑒之後,便可以讓自家在各地的官立圖書館裏彰名後世,更不要說,就在這圖書館裏刻苦攻讀著自家捐贈書籍的哪一位士子,說不準哪一天就成了狀元、相公!那豈不是還可攀上個大緣份?
所以,即使是在他剛去過的新歸之州鹽州那裏,也是非常快速高效地落實好了圖書館的選址、改造以及最初的一批書籍的認捐對象。
“伯紀你做得非常好,尤其是這幾個新歸之州,學政更是頭等大事,能讓此地的讀書人有更好的讀書環境,有更多的學習與考試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感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可以通過這條路登上他們理想中的未來,那麽這些地方就能夠產生出更多的向心力,也就更加穩固地重新成為我大宋的固有之土。”
從韋州迴到環州後,秦剛倒也安安靜靜了住了下來。
其間黃友拿了正在編撰中的《三字經》過來讓秦剛指正了兩迴,也基本摸準了正確的方向與意思,也就是:要通俗、要簡單,要能用最直白的三個字的語句,把各種大道理、各種知識點講清楚。
說句實話,曆史上原來的《三字經》,秦剛除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兩句之外,卻也背不出其它的了。不過這也好,正好也就給了他徹底放飛的機會,完全按照自己對於這個時代裏蒙童所需要的知識與見識而來構思編寫。
編寫蒙童教材原本有一個極難之處,就是所謂的“臨床實驗對象”,一般的情況下,這可真不太容易尋找,而黃友手上卻有一個最好的資源,就是童子營。
在秦剛的提醒下,黃友與成峰等三位學政們,往往是編好了一段,就去找來一些不同階段的童子兵,給他們誦讀,讓他們背憶,再來了解是否能聽得懂?是否能夠記得住?關於這種檢驗創作的方法,秦剛則是拿了白居易作詩後必先問一老嫗是否能理解的故事來勉勵他們,堂堂唐詩大家創作都能如此,更何況這是一部寫給蒙童使用的教材呢?
當然,他這個提舉天下學政使不能做成了一個提舉陝西學政使,基本上,等到環慶路與涇原路各地的圖書館基本都建設完成,蒙學教材《三字經》能夠校訂成冊,他在陝西這裏的試點工作也就算是有了階段性的成果,無論如何,也得要迴京向皇帝進行一次複命了。
根據之前已經商量好的規劃,趙駟繼續留任,全力以赴地推進著重構新式西軍的宏大目標。
胡衍將要根據著榷場貿易的開展情況,穩步並持續地拓展著在這裏的產業發展,西鳳醇因為有了與嵬名利德的合約,變得無須再有擔心,而這裏充足的生產力,讓他將多餘的精酒又投入到了新開設的香水作坊裏,正在步入紙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之中的黨項貴族,同樣鍾情於這種可以極大改善他們環境裏的牛羊膻腥味的奢侈產品。
童子營的根都在西北,自然負責管理他們的黃友還是要留在這裏,而從逐漸長大的孩子中選拔適合推薦去流求島的任務也放在了他的身上。
而金宇與李綱,他是需要帶迴京城另有安排的。之後,便是在器作院的宗阿四與菱川書院的幾個學生,需要這次與他一同迴京之後前往流求。
就在他們出發前往京城的第三天,環州來了一對兄妹倆。
在耶律南仙的最終決定與催促下,他們終於向嵬名利德要到了秦剛在環州的地址,不想到了之後才發覺竟是遲了兩日,撲了個空。
而且,在環州他們才知道了讓他們無比吃驚的消息:
秦剛並不隻是他們之前以為的隻是一個從商的大宋進士,而是曾經創下了土門大捷奇跡之戰的大宋前保安知軍,之後主持訂下宋夏和議的前環州知州,現在的集賢殿修撰、提舉天下學政使。
一時間,耶律兄妹兩人心如潮湧,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