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黃土高原,急腳驛馬飛馳,肩頭緊緊綁著的有紅色絲帶紮起與鮮紅蠟印封記的文書,意味著這是政事堂下發的要緊公文。
行至京兆府後,立即分為兩騎,分別投遞到渭州及環州衙門,兩封公文裏麵都是相同的內容:中書門下,召涇原路經略安撫使章楶、環慶路權知環州秦剛即日入京。
章老經略此行的路上心情大好。
對於西夏的實力,他比誰都真正清楚。所以,他從來就沒有指望經此一戰,就能徹底平定西夏之患。能夠取得當前的成果,這已經是他此次出發之前與皇上闡述目標時所不敢想像到的高度結果了。
畢竟西夏國內,目前的絕大多數核心兵力尚存,其分布於各地的十二監軍司中,依舊還保持著四十萬以上的常備軍隊。關鍵一點是由於其民風彪悍,長期以來又是執行著全民皆兵的政策。萬一大宋要是把西夏人逼到絕境上的話,當真便會糾集出近一百萬的大軍,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這一次,卻是借助著其年輕國主李乾順急於親政並掌握實權,同時製約削弱國內一些並不忠於他的主戰派係力量。這才相對順利地達成了最後的宋夏和議。
雖然李乾順是希望通過和議,暫時消除來自外界的軍事壓力,以全力整頓國內政治環境,並給自己再次的崛起與發展贏得一段喘息時間。
而對於大宋來說,又何嚐不是借此機會,對西北六路的民生、農產以及人口方麵的發展贏得一定的喘息發展之機。
機會對於宋夏兩國來說,都是平等的,就看誰能夠在這一段和平時間內,發展得更快更好,以擴大與對手之間的差距了。
章楶年紀上了,經不過長途騎行,於是安排了相對可以舒服一點的馬車。中間偶爾的時候,他也會把秦剛拉了進來談談。
“徐之啊!”在車廂裏並無他人,章楶便隨意開口道:“此去京城,你在本次和議前後的功勞,老夫自然都會向官家一一稟明。隻是這次,你與我說句實話,可有進入中樞的發展之意啊?”
雖然在在西北,這秦剛無論是在政務實施、軍事作戰、甚至還有在毫不避諱的經商行為方麵,往往都十分地隨心所欲。章楶問他時,他便以自己無意於繼續高升,以免讓官家難以賞賜為由來開脫。
但是今天再迴頭看一看,當朝臣們先是已經默許了秦剛目前正七品的朝請郎,以及直寶文閣的加銜之後,再加上這次無法迴避的促成和議的大功勞,無論是從什麽標準的賞賜來看,這秦剛就要步入緋色官服的中高級官員之列的趨勢已經是鐵板釘釘。
所以這時的章楶才有此問。
難得坐一段時的馬車,秦剛也是因為與章楶熟了,此時正不顧形象地倚靠在車廂之壁上,懶懶地說道:“朝堂之兇險,遠勝於西賊北虜。如有可能,此次天子問我之誌,秦剛倒是想到北邊看看。”
“不可不可!”章楶忍不住提醒道,“一西一北,旁人畏之若虎,徐之你還自己湊上去。”
“我就是這麽一說嘛!”秦剛還是剛才的那副無所謂的神情,“其實朝中那幫人的尿性,章老子你也不是不清楚,有時你越是想要什麽?他們可能就越是會懷疑?你想去北邊幹什麽?莫不是還想再立大功?嗯,不行,不能讓你去北邊……”
秦剛的這番話倒是把章楶說得哈哈直樂,還真別說,如章惇、蔡卞這類人,許多時候,還真是這樣的反應,這倒讓眼下越來越與他們貌和神離的章楶不由地再次長歎幾聲。
秦剛這次入京,隨了林劍親自帶著的近衛隊幾名骨幹外,秦婉、胡衍及趙駟都沒有同行。
主要是環州這裏的生意與工坊都是從保安那裏搬過來不久的,正好麵對如今和議之後的榷場生意,必須要進行積極的擴產準備。
由於要照顧到章老經略的身體,此次的進京,雖然動身很快,但在路上卻保持了相對穩妥的速度,雖然一直在行走,但也是朝發夕宿,一板一眼地常速行進。
而他們出發前發出的郵件,也就得以能夠得以提前到達京城。
行到河南府官驛時,驛官一看他們這行人遞來的驛票,立刻恭恭敬敬地問道:“請問哪位是環州來的秦寶文?”
秦剛連忙應過那位驛官道:“正是本官。”
“李資政有囑,若能見到秦寶文,勿論早晚,即邀至府衙一敘,他已久候多時了。”
“哈哈,李邦直既是曉知你要路過,又豈不知你我同行呢?”章楶斜眼看了看秦剛,便毫不在意地說道:“反正老夫行了一路,身子頗為疲乏,他既不提我名,我也落得個清靜之實,你過去後就代我打個招唿吧!”
章楶此言,也是主動幫秦剛解決一個尷尬。說完,他便徑直去往驛館安排的住處休息去了。
來之前,秦剛已從邸報中知曉,就在這一年的正月,李清臣由於連續遭到章惇一派之人的攻擊與彈劾,最終被罷了中書侍郎,自正議大夫除資政殿大學士,知河南府。
今天如此之早就在河南府官驛休息,原本也是存了順路拜訪看望一下他的想法,卻想不到李清臣早已獲知了他的行蹤,提前在這裏就安排了。
“哎呀!這個章質夫啊!”李清臣對著秦剛笑著搖搖頭道,“他應該明白我這次約見你,隻是出於私誼而非官場之麵。如今,不見我這個被逐出朝堂的貶臣,對他而言是件好事啊。”
李清臣所說的,正是大宋朝堂對於外放京官的一種潛規則。
一般而言,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多為優待退居二線的執政大臣,遠的不說,稍近些的知河南府的重臣就有文彥博、韓絳、張噪等等,皆是從執政大臣們上退下來的。
章楶畢竟是章惇的堂兄,李清臣選擇對他的迴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資政坦然大度之心,世人難及。”秦剛由衷地說了一句。
“怎麽?過去在京城時還曾叫我‘世伯’,怎麽著如今你升官了,反倒與老夫生份了?”李清臣有點不滿意地吹起了胡子。
“是小侄的不對。”秦剛趕緊道歉,重新叫過,“還望世伯多以教誨!”
“教誨是說不上的。隻是你此次入京,事關重大。老夫承蒙你叫過一聲‘世伯’,至德又與你非常交好,有些話我還是要囑咐囑咐你的。”李清臣一臉鄭重地說道。
李清臣雖然離開了中樞朝堂,但是他多年的政治敏感性,卻對整個朝局的走向有著常人所不可替代的準確判斷:
宋夏紹聖和議的達成,是一項足可以比肩神宗時代西線軍事成就的大喜事,無論是天子趙煦、還是獨相章惇,都會將其視為自己文治武功裏的一項重要成就,而這項成就之中的秦剛,卻因為他的政治立場的不明確、或者說是對於新黨曖昧不清的態度,成為了所有人都想在這次迴朝的機會裏徹底除解決的重點。
隻是相對來說,章惇希望的是秦剛能向新黨低頭,而趙煦所需要的隻他能向自己表態。
李清臣此時也已經厭倦了朝堂上無休止的黨爭之亂,他此時便是提醒,如今的官家已經處理政務多年,凡事都開始有了自己的考慮與主張,秦剛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為他自己的將來多多謀劃一些。
“先前我曾惋惜過你的固執,不過現如今看來,賢侄如果是想要在這大宋的朝堂之中做一個前所未有的‘孤臣’,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李清臣笑眯眯地看著眼前已經逐漸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眼神中充滿了讚賞與肯定的眼光。
當晚,秦剛迴到官驛時,手下人說章楶早已安歇,吩咐說明天一早就啟程趕路。
第二天上路上,老經略也頗有默契地對前一晚之事隻字不提。
出了河南府沒多久,便是西汴水了,於是更換了可以讓人更加舒適安逸的船隻,沿水路前往京城。
數日之後,秦剛等人的船隻在西汴水入京的通津門處下了船,早已得到消息的秦湛、李禠以及陳師道等人早已提前在那裏等候多時了。
隻是看見了陳師道之後,卻很意外地沒有看到以往肯定會隨他一起過來的李清照姐弟倆。
一問才知,李格非已經於去年年底,在內城南講堂巷那裏租到了新的住處,雖然說每月的租金增加了一些,但是因為離得他目前就職的秘書省就隻有三個路口的距離,不僅僅是每天去上下班的時間節省出來了,包括可以可省下來過去時不時會有的雇傭車馬的錢,也算是挺好的一個選擇。
當然,此時無論是陳師道、還是秦剛,恐怕都沒人會想到在李格非心中悄悄改變的天平傾向。這也是李格非在搬家之後,漸漸地疏遠了與陳師道他們來往的主要原因。
同樣,這次秦剛迴京也不能直接迴家,而隻能是先去宣德門報道,然後再與章楶一起去住城南驛聽候召喚。
章楶與秦剛從宣德門那裏登記完出來之後,則望著此時禦街之上的人頭湧動,車馬往來,不由於感慨萬分,指著眼前之景說道:
“徐之,你說,朝中的諸位相公看了這些,會不會覺得眼下已經進入了盛世之景?”
秦剛曉得,老經略此話包含著對於朝中局勢隱隱的不滿之憂慮,他笑著開口道:“諸事豈可看表麵,能做到相公之位者,這點眼力勁都沒有嗎?章老子你可是多慮了啊!”
章楶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口中用著隻有自己才能聽得到的聲音喃喃自語道:“眼力勁是一迴事,心裏的想法卻又是另一迴事囉!”
難得迴一趟京城,兩人決定各帶兩名伴當步行從禦街邊走邊瞧瞧熱鬧,便讓送他們的馬車從不太擁擠的浚儀橋街繞到前麵去等他們。
隻是他們還沒有邁開幾步路,就聽得一個清脆的童音響起:
“十八叔!十八叔!”
秦剛抬眼一看,正是李迒這個小子,個頭雖然稍稍高出一些,卻還是之前的那副頑皮相,當下喜道:“迒哥兒,你又跑出來了,你……”
秦剛抬眼看了看他的身後,並沒有看見還有其他人。
李迒卻是跑上來拉了拉他的衣袖,又用手悄悄指了指威嚴的章楶等人小聲說:“我姐在附近,瞧著你們一起進的宣德門,但你這邊人太多,她不好意思過來,便讓我來叫你過去。”
原來如此,秦剛卻隻能向章楶打招唿,說不能陪他去逛禦街了。
章楶卻隻是用鼻孔出了出氣,也不含糊地直接帶著手下幾個人擺步走了。
這時,李迒才拉著秦剛向左手處急走了數十步,繞過了兩處攤販的遮掩,這才看到了在一家瓷器鋪前亭亭玉立著的李清照。
其實兩人此次分別,也不過一年出頭的時間,但一直停留在秦剛腦海裏的,卻是在青城鎮外的驛道旁,她眼淚汪汪地說著“你得保證要按時給我寫信”時的可憐模樣,記憶中更多的則是從前那股自信滿滿甚至都能有點潑辣不馴的勁頭。
但是此時,站在那裏的李清照,不僅是長高了不少,而且身姿更是變得綽約了許多。而同樣是記憶中的那張臉龐,此時笑盈盈地看著他,卻是充滿了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情愫。
秦剛的喉嚨不由地一陣幹澀,他在此時算是明白了什麽叫作“胸口突然被重錘猛敲了一記”,整個人都開始有一點點恍惚了。
這種感覺了持續了好幾秒鍾,直到李迒疑惑地搖了搖他的手臂問道:“十八叔,你怎麽了?你不會就這麽短的一段時間之後就不認識我姐了吧?”
“哦,哦,沒什麽。我隻是之前趕路有點急,剛才突然有一點點暈,現在好了。”秦剛趕緊掩飾道。
“十八叔,我悄悄告訴你啊,我姐今天出門前,可是打扮了好長時間呢!嘻嘻!”李迒故作神秘地悄悄對秦剛說道。而這句話則是讓秦剛口幹的感覺更加嚴重了。
此時李清照已經走到了他們麵前,盯著李迒,一下子又恢複了從前的那副霸道老姐的模樣:“迒哥兒,說什麽呢?當心我撕了你的嘴!”
“沒有啊!我和十八叔說南禦街那邊的事呢!”李迒慌忙掩飾道。
“你的跟班呢?”李清照此時也不叫他十八叔了,而一個更加親昵“你”字,卻是叫得秦剛心頭尤其地發慌,手腳有都點發顫了起來。
秦剛強作鎮定伸手作了個手勢,後麵的人群中迅速擠過來了一個先前根本看不出與其他行人有什麽區別的漢子,低頭站在秦剛身邊聽候吩咐。
“那個,迒哥兒,你是不是想去南禦街吃東西呢?就讓這位小哥帶你去吧?”李清照衝著李迒說道。
“可以麽?”李迒的重點顯然是想確認秦剛的跟班有沒有隨意花錢的權利。
秦剛對這跟班點了點頭道:“他想吃什麽,你就給他買吧。注意別吃得太多,喜歡的可以打包帶著。”
李迒聽了大樂,立即說:“走走,咱們先去錢家婆子的麻糕店!”
秦剛看著他們二人走遠,才轉頭對李清照說道:“咱們……走走?”
“嗯。”李清照此刻突然又恢複了秦剛之前剛看見時的那番溫柔,而且還帶有一些此時女孩兒常有的嬌羞模樣,一時間,令秦剛竟然有點懷疑,她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清娘。
從宣德門出來到州橋這一段的禦街極其寬闊,其中間為隻能由皇帝出巡時才能行走的禦道。在禦道兩邊建有左右的千步廊,廊下各設朱漆與黑漆柱子兩排,普通的百姓行人都隻能在朱漆柱子以外行動。
禦街的兩邊,既有著大宋朝的各個中央官署,又有著各色的商號、酒樓、書場及茶肆,竟然可以極其和諧地融為一體。
而且這條不長的道路,又是連接京裏麵最熱鬧的宣德門外大街與東、西禦街以及南禦街的中央幹道,所以哪怕隻是一個尋常的日子,街上也盡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秦剛正好也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關注在前後擠來擠去的人流,盡量以自己的身體進行各種預先的阻擋,以便能夠讓李清照在這人群之中走得盡量地輕鬆。
“我們那次,也是在這麽多的人裏走路吧。”李清照突然地就說了這麽一句話。
秦剛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所說的是那年新年東嶽廟會的那次,一時間他也隻能笨拙地點點頭。
“那你在打西賊時,在敵軍之中衝鋒,也能做到這般地遊刃有餘麽?”李清照的問話跳度很大,一下子又問到了西北之事。
“戰場上的事,兇險得很!”秦剛略作思考,老實地說道,“比如像現在這樣,兩邊伸出來的,並非隻是不小心撞來的肩膀或者是某隻車把頭,而是可能會要了你的命的刀口與槍尖,同時你還得防著時不時會飛來的冷箭,須要十二萬地打起精神。”
“是啊!鄜延路剛開始打仗的時候,我在家裏生了你好些天的氣,還發誓說,就算你的信之後來了,我也一個字不看,一個字也不給你迴。”李清照低著頭,細細地講著。
秦剛的眼前不由於浮現起當時她閑坐在屋中,咬牙切齒地埋怨著他的景象,趕緊說道:“的確怪我,我之前沒想到打仗之後,後方的郵驛也會中斷。”
“不怪你,是怪我太不懂事!”李清照搖搖頭道,“後來我收到了你寫過來的那麽多信,你果真是記得給我的承諾。不管是你在指揮千軍萬馬之時,還是你在即將孤身犯險之時,又或者是你在坐困敵軍陣中時,還有你大破西賊成就功績之時,都沒有忘記我這個小女子,都能第一時間與我分享你的決策、你的擔憂還有你的喜悅!我又覺得,我是一個最幸福的小女子。”
說來也怪,李清照的這番絮絮之語,雖然裏麵沒有一個愛字,卻又似乎在每一句話裏都透出她對秦剛滿滿的愛意與歡喜之情。
秦剛此時,也從今天初見她時被驚豔後的心情中平複了下來,同樣在共享著李清照所講述的那段時間裏的起伏變化的心路曆程。
應該說,李清照絕對不同於這一時代的所有女子,她雖然做不到像千年之後追求平等個性的現代女性那樣,直接對著自己所喜愛的男子大聲地宣告“我愛你”,但是她卻以毫不掩飾與盡情吐露心跡的方式,讓秦剛感受到了她火熱且真摯的情感。
秦剛亦告訴李清照,西北的風很烈,但是在風中讀她來信的文字後卻會變得很溫柔;西北的水有些硬澀,但是在迴味與她交往過程的一些細節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甘甜……
“我不聽啦!”李清照紅著臉,作勢捂起了耳朵,可是她的手明明與她的發鬢處還能放得下秦剛的一隻手。
秦剛微笑著看著她,下了好大的決心,才壓抑住自己想把手伸過去幫她捂一捂那叢烏黑亮麗的發鬢,嗯,李迒這小子說過的,今天早晨,小姑娘花了好長的時候打扮,難怪能夠如此地明豔動人。
對此他也有點啞然失笑:“是麽?對不起,我自己也覺得我今天說的話不太對,有點……有點,那個,肉麻!”
秦剛雖然明白,這個時候還不應會有“肉麻”這個詞的用法,但是,他總覺得,唯有這個詞語方可解釋得如此通徹。
“肉……麻……”李清照細細地咀嚼著聽到的這個新詞,忍不住“撲哧”一下子笑了,轉頭嗔道,“的確是自己最了解自己,你整個人,就如這個詞一般,太……肉麻!”
秦剛忍住自己的尷尬,把頭轉向了道路上的另一邊。說巧不巧,他居然看到了此時路對麵的一家棗糕店裏正大塊朵頤著的李迒,而這小子也正好把眼光投向路上,也看到了他們,正作勢向他們招手呢!
秦剛伸手在嘴邊作了一個禁言的手勢,又擺擺手示意他自己吃好了。
此時正吃得腮幫子鼓鼓的李迒又看到了秦剛身邊正沉陷於嬌羞狀態中的姐姐,心裏頓時大悟:
“我明白了!十八叔讓我一個人可以吃獨食,如果把他們叫過來後,我姐豈不是就要再分走一份了麽?對對對,十八叔對我真好!”
李迒於是非常聽話地縮頭迴去,關心盤中餘下的另外幾塊糕點了。
行至京兆府後,立即分為兩騎,分別投遞到渭州及環州衙門,兩封公文裏麵都是相同的內容:中書門下,召涇原路經略安撫使章楶、環慶路權知環州秦剛即日入京。
章老經略此行的路上心情大好。
對於西夏的實力,他比誰都真正清楚。所以,他從來就沒有指望經此一戰,就能徹底平定西夏之患。能夠取得當前的成果,這已經是他此次出發之前與皇上闡述目標時所不敢想像到的高度結果了。
畢竟西夏國內,目前的絕大多數核心兵力尚存,其分布於各地的十二監軍司中,依舊還保持著四十萬以上的常備軍隊。關鍵一點是由於其民風彪悍,長期以來又是執行著全民皆兵的政策。萬一大宋要是把西夏人逼到絕境上的話,當真便會糾集出近一百萬的大軍,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這一次,卻是借助著其年輕國主李乾順急於親政並掌握實權,同時製約削弱國內一些並不忠於他的主戰派係力量。這才相對順利地達成了最後的宋夏和議。
雖然李乾順是希望通過和議,暫時消除來自外界的軍事壓力,以全力整頓國內政治環境,並給自己再次的崛起與發展贏得一段喘息時間。
而對於大宋來說,又何嚐不是借此機會,對西北六路的民生、農產以及人口方麵的發展贏得一定的喘息發展之機。
機會對於宋夏兩國來說,都是平等的,就看誰能夠在這一段和平時間內,發展得更快更好,以擴大與對手之間的差距了。
章楶年紀上了,經不過長途騎行,於是安排了相對可以舒服一點的馬車。中間偶爾的時候,他也會把秦剛拉了進來談談。
“徐之啊!”在車廂裏並無他人,章楶便隨意開口道:“此去京城,你在本次和議前後的功勞,老夫自然都會向官家一一稟明。隻是這次,你與我說句實話,可有進入中樞的發展之意啊?”
雖然在在西北,這秦剛無論是在政務實施、軍事作戰、甚至還有在毫不避諱的經商行為方麵,往往都十分地隨心所欲。章楶問他時,他便以自己無意於繼續高升,以免讓官家難以賞賜為由來開脫。
但是今天再迴頭看一看,當朝臣們先是已經默許了秦剛目前正七品的朝請郎,以及直寶文閣的加銜之後,再加上這次無法迴避的促成和議的大功勞,無論是從什麽標準的賞賜來看,這秦剛就要步入緋色官服的中高級官員之列的趨勢已經是鐵板釘釘。
所以這時的章楶才有此問。
難得坐一段時的馬車,秦剛也是因為與章楶熟了,此時正不顧形象地倚靠在車廂之壁上,懶懶地說道:“朝堂之兇險,遠勝於西賊北虜。如有可能,此次天子問我之誌,秦剛倒是想到北邊看看。”
“不可不可!”章楶忍不住提醒道,“一西一北,旁人畏之若虎,徐之你還自己湊上去。”
“我就是這麽一說嘛!”秦剛還是剛才的那副無所謂的神情,“其實朝中那幫人的尿性,章老子你也不是不清楚,有時你越是想要什麽?他們可能就越是會懷疑?你想去北邊幹什麽?莫不是還想再立大功?嗯,不行,不能讓你去北邊……”
秦剛的這番話倒是把章楶說得哈哈直樂,還真別說,如章惇、蔡卞這類人,許多時候,還真是這樣的反應,這倒讓眼下越來越與他們貌和神離的章楶不由地再次長歎幾聲。
秦剛這次入京,隨了林劍親自帶著的近衛隊幾名骨幹外,秦婉、胡衍及趙駟都沒有同行。
主要是環州這裏的生意與工坊都是從保安那裏搬過來不久的,正好麵對如今和議之後的榷場生意,必須要進行積極的擴產準備。
由於要照顧到章老經略的身體,此次的進京,雖然動身很快,但在路上卻保持了相對穩妥的速度,雖然一直在行走,但也是朝發夕宿,一板一眼地常速行進。
而他們出發前發出的郵件,也就得以能夠得以提前到達京城。
行到河南府官驛時,驛官一看他們這行人遞來的驛票,立刻恭恭敬敬地問道:“請問哪位是環州來的秦寶文?”
秦剛連忙應過那位驛官道:“正是本官。”
“李資政有囑,若能見到秦寶文,勿論早晚,即邀至府衙一敘,他已久候多時了。”
“哈哈,李邦直既是曉知你要路過,又豈不知你我同行呢?”章楶斜眼看了看秦剛,便毫不在意地說道:“反正老夫行了一路,身子頗為疲乏,他既不提我名,我也落得個清靜之實,你過去後就代我打個招唿吧!”
章楶此言,也是主動幫秦剛解決一個尷尬。說完,他便徑直去往驛館安排的住處休息去了。
來之前,秦剛已從邸報中知曉,就在這一年的正月,李清臣由於連續遭到章惇一派之人的攻擊與彈劾,最終被罷了中書侍郎,自正議大夫除資政殿大學士,知河南府。
今天如此之早就在河南府官驛休息,原本也是存了順路拜訪看望一下他的想法,卻想不到李清臣早已獲知了他的行蹤,提前在這裏就安排了。
“哎呀!這個章質夫啊!”李清臣對著秦剛笑著搖搖頭道,“他應該明白我這次約見你,隻是出於私誼而非官場之麵。如今,不見我這個被逐出朝堂的貶臣,對他而言是件好事啊。”
李清臣所說的,正是大宋朝堂對於外放京官的一種潛規則。
一般而言,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多為優待退居二線的執政大臣,遠的不說,稍近些的知河南府的重臣就有文彥博、韓絳、張噪等等,皆是從執政大臣們上退下來的。
章楶畢竟是章惇的堂兄,李清臣選擇對他的迴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資政坦然大度之心,世人難及。”秦剛由衷地說了一句。
“怎麽?過去在京城時還曾叫我‘世伯’,怎麽著如今你升官了,反倒與老夫生份了?”李清臣有點不滿意地吹起了胡子。
“是小侄的不對。”秦剛趕緊道歉,重新叫過,“還望世伯多以教誨!”
“教誨是說不上的。隻是你此次入京,事關重大。老夫承蒙你叫過一聲‘世伯’,至德又與你非常交好,有些話我還是要囑咐囑咐你的。”李清臣一臉鄭重地說道。
李清臣雖然離開了中樞朝堂,但是他多年的政治敏感性,卻對整個朝局的走向有著常人所不可替代的準確判斷:
宋夏紹聖和議的達成,是一項足可以比肩神宗時代西線軍事成就的大喜事,無論是天子趙煦、還是獨相章惇,都會將其視為自己文治武功裏的一項重要成就,而這項成就之中的秦剛,卻因為他的政治立場的不明確、或者說是對於新黨曖昧不清的態度,成為了所有人都想在這次迴朝的機會裏徹底除解決的重點。
隻是相對來說,章惇希望的是秦剛能向新黨低頭,而趙煦所需要的隻他能向自己表態。
李清臣此時也已經厭倦了朝堂上無休止的黨爭之亂,他此時便是提醒,如今的官家已經處理政務多年,凡事都開始有了自己的考慮與主張,秦剛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為他自己的將來多多謀劃一些。
“先前我曾惋惜過你的固執,不過現如今看來,賢侄如果是想要在這大宋的朝堂之中做一個前所未有的‘孤臣’,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李清臣笑眯眯地看著眼前已經逐漸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眼神中充滿了讚賞與肯定的眼光。
當晚,秦剛迴到官驛時,手下人說章楶早已安歇,吩咐說明天一早就啟程趕路。
第二天上路上,老經略也頗有默契地對前一晚之事隻字不提。
出了河南府沒多久,便是西汴水了,於是更換了可以讓人更加舒適安逸的船隻,沿水路前往京城。
數日之後,秦剛等人的船隻在西汴水入京的通津門處下了船,早已得到消息的秦湛、李禠以及陳師道等人早已提前在那裏等候多時了。
隻是看見了陳師道之後,卻很意外地沒有看到以往肯定會隨他一起過來的李清照姐弟倆。
一問才知,李格非已經於去年年底,在內城南講堂巷那裏租到了新的住處,雖然說每月的租金增加了一些,但是因為離得他目前就職的秘書省就隻有三個路口的距離,不僅僅是每天去上下班的時間節省出來了,包括可以可省下來過去時不時會有的雇傭車馬的錢,也算是挺好的一個選擇。
當然,此時無論是陳師道、還是秦剛,恐怕都沒人會想到在李格非心中悄悄改變的天平傾向。這也是李格非在搬家之後,漸漸地疏遠了與陳師道他們來往的主要原因。
同樣,這次秦剛迴京也不能直接迴家,而隻能是先去宣德門報道,然後再與章楶一起去住城南驛聽候召喚。
章楶與秦剛從宣德門那裏登記完出來之後,則望著此時禦街之上的人頭湧動,車馬往來,不由於感慨萬分,指著眼前之景說道:
“徐之,你說,朝中的諸位相公看了這些,會不會覺得眼下已經進入了盛世之景?”
秦剛曉得,老經略此話包含著對於朝中局勢隱隱的不滿之憂慮,他笑著開口道:“諸事豈可看表麵,能做到相公之位者,這點眼力勁都沒有嗎?章老子你可是多慮了啊!”
章楶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口中用著隻有自己才能聽得到的聲音喃喃自語道:“眼力勁是一迴事,心裏的想法卻又是另一迴事囉!”
難得迴一趟京城,兩人決定各帶兩名伴當步行從禦街邊走邊瞧瞧熱鬧,便讓送他們的馬車從不太擁擠的浚儀橋街繞到前麵去等他們。
隻是他們還沒有邁開幾步路,就聽得一個清脆的童音響起:
“十八叔!十八叔!”
秦剛抬眼一看,正是李迒這個小子,個頭雖然稍稍高出一些,卻還是之前的那副頑皮相,當下喜道:“迒哥兒,你又跑出來了,你……”
秦剛抬眼看了看他的身後,並沒有看見還有其他人。
李迒卻是跑上來拉了拉他的衣袖,又用手悄悄指了指威嚴的章楶等人小聲說:“我姐在附近,瞧著你們一起進的宣德門,但你這邊人太多,她不好意思過來,便讓我來叫你過去。”
原來如此,秦剛卻隻能向章楶打招唿,說不能陪他去逛禦街了。
章楶卻隻是用鼻孔出了出氣,也不含糊地直接帶著手下幾個人擺步走了。
這時,李迒才拉著秦剛向左手處急走了數十步,繞過了兩處攤販的遮掩,這才看到了在一家瓷器鋪前亭亭玉立著的李清照。
其實兩人此次分別,也不過一年出頭的時間,但一直停留在秦剛腦海裏的,卻是在青城鎮外的驛道旁,她眼淚汪汪地說著“你得保證要按時給我寫信”時的可憐模樣,記憶中更多的則是從前那股自信滿滿甚至都能有點潑辣不馴的勁頭。
但是此時,站在那裏的李清照,不僅是長高了不少,而且身姿更是變得綽約了許多。而同樣是記憶中的那張臉龐,此時笑盈盈地看著他,卻是充滿了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情愫。
秦剛的喉嚨不由地一陣幹澀,他在此時算是明白了什麽叫作“胸口突然被重錘猛敲了一記”,整個人都開始有一點點恍惚了。
這種感覺了持續了好幾秒鍾,直到李迒疑惑地搖了搖他的手臂問道:“十八叔,你怎麽了?你不會就這麽短的一段時間之後就不認識我姐了吧?”
“哦,哦,沒什麽。我隻是之前趕路有點急,剛才突然有一點點暈,現在好了。”秦剛趕緊掩飾道。
“十八叔,我悄悄告訴你啊,我姐今天出門前,可是打扮了好長時間呢!嘻嘻!”李迒故作神秘地悄悄對秦剛說道。而這句話則是讓秦剛口幹的感覺更加嚴重了。
此時李清照已經走到了他們麵前,盯著李迒,一下子又恢複了從前的那副霸道老姐的模樣:“迒哥兒,說什麽呢?當心我撕了你的嘴!”
“沒有啊!我和十八叔說南禦街那邊的事呢!”李迒慌忙掩飾道。
“你的跟班呢?”李清照此時也不叫他十八叔了,而一個更加親昵“你”字,卻是叫得秦剛心頭尤其地發慌,手腳有都點發顫了起來。
秦剛強作鎮定伸手作了個手勢,後麵的人群中迅速擠過來了一個先前根本看不出與其他行人有什麽區別的漢子,低頭站在秦剛身邊聽候吩咐。
“那個,迒哥兒,你是不是想去南禦街吃東西呢?就讓這位小哥帶你去吧?”李清照衝著李迒說道。
“可以麽?”李迒的重點顯然是想確認秦剛的跟班有沒有隨意花錢的權利。
秦剛對這跟班點了點頭道:“他想吃什麽,你就給他買吧。注意別吃得太多,喜歡的可以打包帶著。”
李迒聽了大樂,立即說:“走走,咱們先去錢家婆子的麻糕店!”
秦剛看著他們二人走遠,才轉頭對李清照說道:“咱們……走走?”
“嗯。”李清照此刻突然又恢複了秦剛之前剛看見時的那番溫柔,而且還帶有一些此時女孩兒常有的嬌羞模樣,一時間,令秦剛竟然有點懷疑,她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清娘。
從宣德門出來到州橋這一段的禦街極其寬闊,其中間為隻能由皇帝出巡時才能行走的禦道。在禦道兩邊建有左右的千步廊,廊下各設朱漆與黑漆柱子兩排,普通的百姓行人都隻能在朱漆柱子以外行動。
禦街的兩邊,既有著大宋朝的各個中央官署,又有著各色的商號、酒樓、書場及茶肆,竟然可以極其和諧地融為一體。
而且這條不長的道路,又是連接京裏麵最熱鬧的宣德門外大街與東、西禦街以及南禦街的中央幹道,所以哪怕隻是一個尋常的日子,街上也盡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秦剛正好也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關注在前後擠來擠去的人流,盡量以自己的身體進行各種預先的阻擋,以便能夠讓李清照在這人群之中走得盡量地輕鬆。
“我們那次,也是在這麽多的人裏走路吧。”李清照突然地就說了這麽一句話。
秦剛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所說的是那年新年東嶽廟會的那次,一時間他也隻能笨拙地點點頭。
“那你在打西賊時,在敵軍之中衝鋒,也能做到這般地遊刃有餘麽?”李清照的問話跳度很大,一下子又問到了西北之事。
“戰場上的事,兇險得很!”秦剛略作思考,老實地說道,“比如像現在這樣,兩邊伸出來的,並非隻是不小心撞來的肩膀或者是某隻車把頭,而是可能會要了你的命的刀口與槍尖,同時你還得防著時不時會飛來的冷箭,須要十二萬地打起精神。”
“是啊!鄜延路剛開始打仗的時候,我在家裏生了你好些天的氣,還發誓說,就算你的信之後來了,我也一個字不看,一個字也不給你迴。”李清照低著頭,細細地講著。
秦剛的眼前不由於浮現起當時她閑坐在屋中,咬牙切齒地埋怨著他的景象,趕緊說道:“的確怪我,我之前沒想到打仗之後,後方的郵驛也會中斷。”
“不怪你,是怪我太不懂事!”李清照搖搖頭道,“後來我收到了你寫過來的那麽多信,你果真是記得給我的承諾。不管是你在指揮千軍萬馬之時,還是你在即將孤身犯險之時,又或者是你在坐困敵軍陣中時,還有你大破西賊成就功績之時,都沒有忘記我這個小女子,都能第一時間與我分享你的決策、你的擔憂還有你的喜悅!我又覺得,我是一個最幸福的小女子。”
說來也怪,李清照的這番絮絮之語,雖然裏麵沒有一個愛字,卻又似乎在每一句話裏都透出她對秦剛滿滿的愛意與歡喜之情。
秦剛此時,也從今天初見她時被驚豔後的心情中平複了下來,同樣在共享著李清照所講述的那段時間裏的起伏變化的心路曆程。
應該說,李清照絕對不同於這一時代的所有女子,她雖然做不到像千年之後追求平等個性的現代女性那樣,直接對著自己所喜愛的男子大聲地宣告“我愛你”,但是她卻以毫不掩飾與盡情吐露心跡的方式,讓秦剛感受到了她火熱且真摯的情感。
秦剛亦告訴李清照,西北的風很烈,但是在風中讀她來信的文字後卻會變得很溫柔;西北的水有些硬澀,但是在迴味與她交往過程的一些細節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甘甜……
“我不聽啦!”李清照紅著臉,作勢捂起了耳朵,可是她的手明明與她的發鬢處還能放得下秦剛的一隻手。
秦剛微笑著看著她,下了好大的決心,才壓抑住自己想把手伸過去幫她捂一捂那叢烏黑亮麗的發鬢,嗯,李迒這小子說過的,今天早晨,小姑娘花了好長的時候打扮,難怪能夠如此地明豔動人。
對此他也有點啞然失笑:“是麽?對不起,我自己也覺得我今天說的話不太對,有點……有點,那個,肉麻!”
秦剛雖然明白,這個時候還不應會有“肉麻”這個詞的用法,但是,他總覺得,唯有這個詞語方可解釋得如此通徹。
“肉……麻……”李清照細細地咀嚼著聽到的這個新詞,忍不住“撲哧”一下子笑了,轉頭嗔道,“的確是自己最了解自己,你整個人,就如這個詞一般,太……肉麻!”
秦剛忍住自己的尷尬,把頭轉向了道路上的另一邊。說巧不巧,他居然看到了此時路對麵的一家棗糕店裏正大塊朵頤著的李迒,而這小子也正好把眼光投向路上,也看到了他們,正作勢向他們招手呢!
秦剛伸手在嘴邊作了一個禁言的手勢,又擺擺手示意他自己吃好了。
此時正吃得腮幫子鼓鼓的李迒又看到了秦剛身邊正沉陷於嬌羞狀態中的姐姐,心裏頓時大悟:
“我明白了!十八叔讓我一個人可以吃獨食,如果把他們叫過來後,我姐豈不是就要再分走一份了麽?對對對,十八叔對我真好!”
李迒於是非常聽話地縮頭迴去,關心盤中餘下的另外幾塊糕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