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梁太後之事的變故,西夏大軍在金明寨已經停留了足足三天的時間,而到此時,軍中所帶的存糧已經不足五天了。
所以,大軍的撤退開拔進行得非常急促。
按照部署計劃,他們如果能夠快速趕到之前已經占領並控製的土門寨的話,還可以從那裏獲取一部分預留的儲備軍糧,以緩解大軍已經開始陸續出現的糧荒。
但是,恰恰就是這耽擱的三天,給了趙駟足夠的奔襲時間,他與劉永隆率領士氣正旺的蕃軍輕騎,從銀州虛晃一槍後,急速穿越山道,於一天前殺到了土門寨下。
而西夏軍隊在之前攻占了土門寨後,隻留下了兩千不到的守軍。而這兩千守軍,也因為處於自家五十萬大軍的後方,認為根本就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與危險。在趙駟率領輕騎快速殺到之時,甚至連寨門都沒有關閉,短短一炷香不到的功夫,盡數被圍殲。
在完全控製了土門寨後,趙駟便在寨子前後各處進行設置,開始了最為關鍵的伏擊準備。
迴到金明寨的秦剛,終於等到了趙駟發來的這一關鍵情報。
得到了這一情報之後,秦剛決定,他要親自前去兌現前兩天對李乾順的那句忠告,會在其大軍未能完全離開大宋土地時,給其最後的致命一擊,以彰顯大宋對於任何入侵者的堅決懲治決心。
在秦剛的緊急動員之下,張輿出動了所有的騎兵以及能夠騎馬的禁軍。
貝中撒辰雖然不願意讓自己的族兵繼續參與到與西夏人的自相殘殺之中,但他卻把所有的戰馬與盡可能的鐵甲提供給了秦剛。對於這點,秦剛表示非常理解並十分感謝。
有了充足的戰馬與備馬,秦剛與張輿帶著整裝後的千餘人,開始迅速地追趕上開拔後的西夏軍隊,遠遠地跟在後麵觀察著他們的動向。
在出發之前,秦剛向保安軍與延安府分別發去急報,告之了當前最新的戰場狀況,希望他們盡快派出盡可能的騎兵,一旦接下來的西夏軍隊發生真正的大潰敗,便可立即加入到對他們無情的追殺之中。
秦剛的急報被送到延安城的時候,呂惠卿還沒有能夠完全消化眼前發生的意外變化:
從三天前開始,西夏兵的攻城力度就在不斷減弱,一直到前一天傍晚,幾乎沒有了聲息。
又過了一夜之後,延安城終於能夠在被圍城之後,第一次成功派出了偵察敵情的斥候。
而斥候打探到的城外的實際情況是:西夏兵最後留下來負責佯攻的隊伍,也已經在前一天夜裏盡數撤光,隻留下了空空如也的營寨。
而此時到來的金明寨信使,不僅帶來了張輿與秦剛的親筆書信,更是將這段時間在金明寨周圍所發生的驚人戰局變化告訴了他。當然,出於對呂惠卿的不信任,關於秦剛與李乾順秘密議定並實際是處死小梁太後的一係列事件是不可能說出來的。
但遺憾的是,呂惠卿對於金明寨所報來的這份情報卻表示另有觀點:
首先,通過延安城對抗西夏數十萬大軍的圍攻壓力的感受,他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金明寨這樣的小寨子,會在兩次大軍路過之下,能夠完好無損地完全守住。這裏必然有蹊蹺!
其次,關於西夏兵的撤軍原因,秦剛所稱是因為他在西夏境內安排了一支奇兵進行突襲破壞所帶來了,呂惠卿更是一個字都不會相信:
“什麽時候,我大宋的騎兵敢跟到西夏國境線裏麵去奔襲了!簡單欺我不懂兵嗎?他秦徐之去了保安才多久,從哪裏能整出這麽一支強軍來?”
再者,小梁太後的自縊事件同樣令人感到疑竇叢生。如果說是西夏內部的權力爭奪,是帝後兩派的爭鬥結果倒也說得過去,可如果萬一不是呢?這裏的風險誰來把握?
說實在的,最重要的原因還在在於,一向自負無比的呂惠卿在當前的這個局麵中,深深感覺到自己根本就無法占據主動。
更尤其再來看看這份戰況匯報,就差直接向他呂經略直接下令了:命你即刻點足兵馬,隨本知軍去追殺西賊逃軍。
嘁!這個秦剛以為他是個什麽身份的官位了麽?竟然想要指揮起他這個曾經的宰執了!
“不行!本帥高度懷疑,這隻是西賊對於延安城久攻不下之後而玩的一個陰謀,他們又是宣布自己家裏被抄了後路了、又是要給小梁太後發喪、又是放著一個小小的軍寨不去打,這些條件全部綜合在一起,你們會是什麽結論?”
還別說,這些信息被呂惠卿歸納在一起後,還真是有著一股濃濃的陰謀論。
“很顯然,他們就是想把本帥的有生力量從城裏引誘出去,一旦我們的軍隊被騙到野外時,勢必會被他們所埋伏的大軍包圍、再消滅,然後,他們再調頭南下!此時,陝西危矣!”
“呂經略高見!”
“所以,我們不得放一兵一卒出城!同時,傳我的命令,鄜延路境內,所有軍州縣的守軍,必須嚴格執行固守城池的戰術,未得我經略安撫司的軍令,不得追擊敵軍。已經出兵的將領,在接令之後一律撤退迴防!”
經略安撫司發出的這個指令,給正在整頓軍馬、計劃出城追擊的苗履、劉法等武將著實地澆下了一盆冷水。不過他們能怎麽樣呢?不聽上官軍令,即使是能立下軍功,迴來同樣是要被追責的。
當然,秦剛是不會理會這個指令的。
在他離開保安城就提前發出的求援信息下,章楶從涇原路派出了三千騎兵,環慶路的孫路也基於對章楶的信任派出了最好的兩千騎兵,在這兩支增援部隊到了保安軍之後,劉延慶在順寧寨拚盡全力搜刮拚湊出來了三百蕃騎,與保安軍留守的騎兵又湊成了一千。
當秦剛從金明寨的信息一到,這六千兵力便毫不猶豫地迅速出發,當晚就趕上了秦剛與張輿的先發隊伍。
十月初四,李乾順帶著的西夏大軍終於接近了他們渴望已久的中轉地——土門寨。
他們的撤軍道路並不是很順利。
一路上,雖然說他們所攜帶的軍糧在總體上還稍有剩餘,但是由於西夏軍隊的特殊構成,不同部隊所能擁有的糧草數量並不相同,在陷入此時窘境之後,更是難以相互協調。缺糧、斷糧的現象到處可見。
為了解決問題,他們不僅沿途拋棄了大量的輜重物品,一些不太健康的騾馬直接宰殺了充作食物。即使是如此,大多數的士兵們仍然是饑腸轆轆,每餐都隻能按最低限度得到一點點的補充,行軍中的步伐都開始變得搖搖欲墜,好像連路都走不直了。
軍官們隻能不斷地鼓勵他們加快腳步,並保證,一旦抵達土門寨,就能獲得充足的補給。這樣,他們就能得以填飽肚子,恢複體力,繼續前進並返迴國境、平安地迴到家裏。
此戰雖然說一無所獲,但是到了這一步,能夠保住性命迴家,卻是大家最在意的目的了!
此時,大約有一半左右的部隊穿過了前往土門寨前的一處狹窄山口。
他們上次從北向南通過這道山口的時候,因為曾擔心宋軍會有可能在這裏設下伏擊,因此不僅提前派出了斥候仔細地進行了反複的打探,而且還在大部隊經過時,專門安排了一支精銳的重騎兵在一旁時刻監視環境、保持警惕,一旦發現異常就會隨時出擊,一直到所有的部隊都小心翼翼地通過。
但是現在,由於北麵的土門寨已經掌握在自己留守部隊的手中,而這個山口便是在土門寨守隊的控製區域之內,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必擔心會在這裏能有被伏擊的危險,可以毫無顧忌地穿過山口,盡快地往土門寨趕去。
漸漸地,走在最前頭的部隊幾乎可以看見土門寨的寨門門樓之時,突然間,意外便發生了。
就在狹窄的山口上方,突然連續落下了二十幾個黑黝黝的物體,有人一開始以為會是一些成熟的山果,又或者是崩落的山石,但是當其中有一兩隻砸中了西夏士兵的頭盔,讓這些士兵們一下子被砸得有點暈頭轉向卻還沒來得及弄清狀況時,緊接著,在他們的身邊就發生了極其猛烈地爆炸聲,爆炸的正是這些黑疙瘩。
“轟!”“轟!轟!”
這些黑色物體爆炸後,不僅直接閃出了極其耀眼的火光,而它所崩散出來的碎片,迅速地一大片、一大片地擊中並擊倒了在它們周圍幾乎所有的西夏士兵。
巨大的爆炸聲還引起了更多戰馬的驚懼,它們長嘶著,在已經不太整齊的隊伍中開始發足狂奔,迅速踐踏並帶倒了更多的士兵。
緊接著,宋兵的喊殺聲就從四麵八方迅速地響起。
大批的宋兵騎兵突然從各個方向衝出,其中的一些手持長槍的騎兵,保持著高度的機動性,沿著西夏軍的外圍快速奔跑,不時地將長槍急速紮向最外圍的西夏士兵,正一個一個地將他們快速地紮中並擊倒;
而更有些披了裝甲之後的宋軍騎兵,則揮舞著砍刀,直接衝入到西夏軍隊的內部,在瘋狂的砍殺中,迅速擊倒了所有能夠被他們接觸到的西夏士兵。
然而,更加可怕的是,其中許多騎兵在衝到西夏軍隊最密集的地方後,直接是從馬上使勁擲出了一隻隻閃著火花的黑色疙瘩,遠遠地將它們扔進最密的人群之中。
一連串的爆炸聲再次響起。
“轟!……轟!轟!”
有見識過的西夏軍官們不禁驚唿,這些黑色疙瘩不就是宋軍的震天雷麽!
雖然之前曾有過接觸或看到過,但是今天他們所見到的這些震天雷,無論是它們的爆炸成功率、還是它們的巨大殺傷力,都遠遠超過之前所見過的所有類似之物。
甚至他們都在懷疑,這還是從前所見過的那種所謂震天雷嗎?
在宋兵騎兵的不斷衝殺和間歇性的震天雷的轟炸之下,僅僅三四息的時間過去,這支疲憊的西夏軍隊便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誌。
無數的西夏士兵開始驚慌失措地狂叫著、並玩命逃跑著,他們甚至都沒有時間迴頭看一眼自己所屬的隊伍。
這支埋伏並突擊而來的宋軍,便就是趙駟與劉永隆帶出去遊蕩快一個月的精銳騎兵了。
他們從順寧寨出發後,借助於一人三騎的巨大機動力優勢,從西夏人所不曾設防的外圍之地,夜行日伏,繞過了橫山,悄悄地接近了事先已經偵察清楚的那幾處秘密糧倉,一舉突擊,再加上隨身攜帶的神火油助力,將這幾處糧倉幹淨利落地燒了個精光。
然後,這支兩千人的精銳騎兵,在當時已經被抽調一空的銀夏之地開始肆意地掃蕩,幾乎複製了當年西夏兵進入大宋境內的那種突襲的風格。由於每人都有兩匹備馬,再加上不斷從西夏境內收集的新戰馬,他們幾乎可以在任意一個時間裏,都可以騎著最佳狀態的戰馬。
所以,在夏州與銀行等地,常常是這裏剛報過警、那裏又遭了襲,諸多情報疊加在一起,便好像有了三四支如此規模的騎兵在那裏同時作戰一般,因此,這同樣也是後方將他們的人數虛高報出了好幾倍的一個原因。
他們從夏州一直騷擾到銀州,作出了一副好像會繼續從府州、麟州那裏繞道去攻擊麟延路的西夏大軍後方的姿態。
然後,他們迅速銷聲匿跡,快速從山間小道穿插而過,直奔土門寨而去。
當趙駟帶著先鋒隊以閃電般的速度衝進土門寨時,這所寨中的大門都沒有關閉,正在寨中休息著的西夏士兵幾乎都沒有一分半分的準備。
因為寨裏的守將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像到,在自己足足有五十萬大軍全力前壓著的大後方,他們居然還會遭遇到敵人的突襲?
趙駟的此次出征,帶上了保安軍生產出來的幾乎所有的新式震天雷。隻是,在前麵的多次襲擊戰中,由於西夏境內的留守部隊實在是太弱,一直都沒有用上。
而對於今天,因為需要憑借著他們僅僅隻有兩千人的兵力,要去對付至少會有三十萬之眾的龐大敵軍,盡管他們有可以預先埋伏的地形優勢、有可以以逸待勞的體能優勢、有可以高速襲擊的機動優勢,但是,這仍然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於是,在與劉永隆的商議下,他們把這次的伏擊任務拆成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山口上麵布置少量士兵,通過以震天雷直接轟擊中軍的方式,以盡可能地引發起整個敵軍軍陣中的最大混亂;
第二階段,出動一千長槍騎兵,分成十個小隊,沿著敵軍部隊的邊緣進行快速的輪番打擊。這樣,由於戰場上的視野有限,足以給敵軍造成十倍以上的被襲感受;
第三階段,以剩下的其餘騎兵,對中間被成功分割出來的部分敵軍,盡可能地進行成建製的圍殲消滅。
再接下來,他們就得期待著秦剛從南邊而來的增援了。
應該說,在伏擊一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對於西夏前軍的各種衝擊與打擊,是相當成功的。大量拆成小分隊的騎兵隊伍在西夏大軍之間不斷地穿插衝擊,形成了更大範圍、更多頻次的攻擊,營造出了到處都是宋兵伏兵的圍攻勢頭。
而在這其中充足的、且反複出現的手擲震天雷的轟炸,也幾乎完全擊破各支部隊的軍官企圖重新組織起反攻的信心。
李乾順的隊伍處於整支大軍的中部偏後的部位,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走過遭遇伏擊的山口,但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前軍所發生的大規模混亂。
而他現在的中軍侍衛大將妹勒都逋在發現了異常情況之後,正不斷地下令要求核心的三千侍衛軍盡數高度戒備,甚至親自上前帶領幾十名親兵,連續陣斬了七八名向迴亂逃的士兵,才算是將自己周圍的情況基本穩定了下來。
“好你個秦徐之,手段夠狠,膽量也夠大!連我五十萬大軍也敢伏擊阻殺!”坐鎮中軍的李乾順麵色冷峻,絲毫沒有他這個年紀會出現的驚慌,而隻是簡單地詢問手下幾個將領能否應付眼前的狀況。
幾名將領雖然頗覺狼狽,但也都下了保證,說前軍雖先亂,但現在看來攻擊力並非很大,已經可以慢慢調度並反攻了。
就在此時,突然間背後卻傳來了大量的嘈雜之聲,嵬名阿埋慌忙帶人衝過去彈壓,結果才得知,就在大軍背後又出現有數量不明的宋軍,正在進行攻勢淩厲的衝擊掩殺,由於事發突然,再加上之前的驚擾,後軍已經壓不住地開始亂起來了。
嵬名阿埋大驚之下,趕緊與妹勒都逋進行了迅速商議,決定以防萬一,由妹勒都逋領最為精銳的三千侍衛軍和兩萬擒生軍,護送李乾順從北麵一條山道快速撤離,直切橫山前往夏州。而他則帶領中軍的其餘主力,迴擊後麵追擊的宋軍,以防前後合力,導致大軍出現全麵潰敗的情況。
李乾順畢竟現在才隻有十三歲,他十分清楚自己對於軍事作戰方麵的經驗缺乏,隻能將確保他安全的事情,依賴於眼前的兩位將軍。
為確保李乾順的隊伍安全脫離這裏,嵬名阿埋甚至不惜集中了手頭所有的重甲步兵在分道的岔路口建立起防禦陣地,不斷收容甚至斬殺那些已經失去隊伍建製,隻會在戰場上到處沒頭沒腦亂躥的西夏散兵。
而最令他所感覺悲哀的是,一直到現在,對他的陣地形成的衝擊的,竟沒有看到一名宋兵,卻滿眼都是高唿著“宋兵伏擊”而恐懼萬分的大批西夏潰兵。
此時在後方,由於遠遠聽到了標誌著趙駟已經開始發動伏擊的震天雷的響聲,秦剛立即下達了對敵軍發動突襲的指令。
在第一輪的攻擊下,對方的後軍尚能組織得起有效的陣地防禦,並且還能派出一兩支騎兵,試圖與掩後殺來的宋軍騎兵進行一番馬上對抗。
秦剛自然是知道自己手頭騎兵隊伍的真實戰力,他隻能主要依賴於涇原、環慶兩路過來的正規騎兵進行兩側的迎擊,而對於中路可以看見的西夏重甲步兵結成的硬陣,他則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
此時衝上去的十幾匹馬,馬上的戰士,居然一不持槍,二不握刀,每人都背著隻有貝中撒辰的軍隊曾經見識過的那種“神火槍”。
就在西夏兵對於他們手上奇怪東西迷惑不解的時候,已經奔至麵前並適當放慢了馬步的宋兵,對著他們紛紛舉起了長長的銅管,而在銅管頭部正在閃動著的小小火頭顯得多少有點可愛與稀奇。
說時遲,那時快,隨著馬上的宋兵左手壓下了操縱唧筒的壓杆,本來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那根銅管,迅速變成了可以噴吐烈焰的惡龍之口,每一支的火龍都能衝出丈許距離,火龍所到之處,烈焰吞沒了一切,尤其是這些西夏士兵,即使他們在最外麵披著的鐵甲,但依舊無法蓋住下麵的皮毛內服與內在的皮甲,神火油所帶出的火焰,差不多是以一種粘哪哪燃的勢頭,帶起了一條又一條無法撲滅的著火帶。
而那些身披重甲的步兵則痛苦地發現,此時既跑不快,又脫不掉,凡是著了火的這些士兵們往往隻能艱難地跑出十幾步之後,便晃晃悠悠地倒在了無邊的大火之中。
於是,剛才還看起了牢不可破的硬陣防線,在“神火槍”的麵前一觸即潰,而這十幾名的手持“神火槍”的騎兵就仿佛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鋒利火箭,帶著一條條吞噬一切的火龍,迅速地從西夏大軍正後方劈開了一條通道,一直往裏衝了兩三箭之地,又帶著銳不可擋的氣勢,返身再從敵軍陣中衝殺迴來。
於是,西夏軍隊的後軍開始大亂了起來。
負責後路防禦的嵬名阿埋千算萬算,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原本寄予厚望的重甲防禦戰線根本就沒有發揮出多少作用,便被這種從未見過的火攻之法完全擊穿。
宋兵更加恐怖的騎兵兵力正在源源不斷地從後麵一波一波地壓上,沿著西夏大軍的兩側快速掠過,一邊移動,一邊對軍隊外側的士兵進行擊殺,以突出的移動性,將自己的攻擊麵無限地向前麵延展擴大,進一步增強了敵軍的恐懼感。
當後軍更多的潰軍不斷向前湧動,一直與接近於土門寨的前軍同樣驚恐地向後潰散的士兵相匯合的時候,西夏全軍便徹底崩潰了。
當然,慢慢跟上來的秦剛等人,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西夏軍隊最具戰鬥力的中軍主力不見了!
就在抵抗得最激烈的一處岔路口,當親眼目睹著護送著李乾順的核心衛隊的最後一匹馬完全撤離離開了土門寨這裏區域之後,嵬名阿埋所率領的殿後部隊也選擇了緩緩的退出。
而其餘被留在土門寨這裏的混亂大軍,成了被他們的統帥徹底拋棄的棄子。
所以,大軍的撤退開拔進行得非常急促。
按照部署計劃,他們如果能夠快速趕到之前已經占領並控製的土門寨的話,還可以從那裏獲取一部分預留的儲備軍糧,以緩解大軍已經開始陸續出現的糧荒。
但是,恰恰就是這耽擱的三天,給了趙駟足夠的奔襲時間,他與劉永隆率領士氣正旺的蕃軍輕騎,從銀州虛晃一槍後,急速穿越山道,於一天前殺到了土門寨下。
而西夏軍隊在之前攻占了土門寨後,隻留下了兩千不到的守軍。而這兩千守軍,也因為處於自家五十萬大軍的後方,認為根本就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與危險。在趙駟率領輕騎快速殺到之時,甚至連寨門都沒有關閉,短短一炷香不到的功夫,盡數被圍殲。
在完全控製了土門寨後,趙駟便在寨子前後各處進行設置,開始了最為關鍵的伏擊準備。
迴到金明寨的秦剛,終於等到了趙駟發來的這一關鍵情報。
得到了這一情報之後,秦剛決定,他要親自前去兌現前兩天對李乾順的那句忠告,會在其大軍未能完全離開大宋土地時,給其最後的致命一擊,以彰顯大宋對於任何入侵者的堅決懲治決心。
在秦剛的緊急動員之下,張輿出動了所有的騎兵以及能夠騎馬的禁軍。
貝中撒辰雖然不願意讓自己的族兵繼續參與到與西夏人的自相殘殺之中,但他卻把所有的戰馬與盡可能的鐵甲提供給了秦剛。對於這點,秦剛表示非常理解並十分感謝。
有了充足的戰馬與備馬,秦剛與張輿帶著整裝後的千餘人,開始迅速地追趕上開拔後的西夏軍隊,遠遠地跟在後麵觀察著他們的動向。
在出發之前,秦剛向保安軍與延安府分別發去急報,告之了當前最新的戰場狀況,希望他們盡快派出盡可能的騎兵,一旦接下來的西夏軍隊發生真正的大潰敗,便可立即加入到對他們無情的追殺之中。
秦剛的急報被送到延安城的時候,呂惠卿還沒有能夠完全消化眼前發生的意外變化:
從三天前開始,西夏兵的攻城力度就在不斷減弱,一直到前一天傍晚,幾乎沒有了聲息。
又過了一夜之後,延安城終於能夠在被圍城之後,第一次成功派出了偵察敵情的斥候。
而斥候打探到的城外的實際情況是:西夏兵最後留下來負責佯攻的隊伍,也已經在前一天夜裏盡數撤光,隻留下了空空如也的營寨。
而此時到來的金明寨信使,不僅帶來了張輿與秦剛的親筆書信,更是將這段時間在金明寨周圍所發生的驚人戰局變化告訴了他。當然,出於對呂惠卿的不信任,關於秦剛與李乾順秘密議定並實際是處死小梁太後的一係列事件是不可能說出來的。
但遺憾的是,呂惠卿對於金明寨所報來的這份情報卻表示另有觀點:
首先,通過延安城對抗西夏數十萬大軍的圍攻壓力的感受,他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金明寨這樣的小寨子,會在兩次大軍路過之下,能夠完好無損地完全守住。這裏必然有蹊蹺!
其次,關於西夏兵的撤軍原因,秦剛所稱是因為他在西夏境內安排了一支奇兵進行突襲破壞所帶來了,呂惠卿更是一個字都不會相信:
“什麽時候,我大宋的騎兵敢跟到西夏國境線裏麵去奔襲了!簡單欺我不懂兵嗎?他秦徐之去了保安才多久,從哪裏能整出這麽一支強軍來?”
再者,小梁太後的自縊事件同樣令人感到疑竇叢生。如果說是西夏內部的權力爭奪,是帝後兩派的爭鬥結果倒也說得過去,可如果萬一不是呢?這裏的風險誰來把握?
說實在的,最重要的原因還在在於,一向自負無比的呂惠卿在當前的這個局麵中,深深感覺到自己根本就無法占據主動。
更尤其再來看看這份戰況匯報,就差直接向他呂經略直接下令了:命你即刻點足兵馬,隨本知軍去追殺西賊逃軍。
嘁!這個秦剛以為他是個什麽身份的官位了麽?竟然想要指揮起他這個曾經的宰執了!
“不行!本帥高度懷疑,這隻是西賊對於延安城久攻不下之後而玩的一個陰謀,他們又是宣布自己家裏被抄了後路了、又是要給小梁太後發喪、又是放著一個小小的軍寨不去打,這些條件全部綜合在一起,你們會是什麽結論?”
還別說,這些信息被呂惠卿歸納在一起後,還真是有著一股濃濃的陰謀論。
“很顯然,他們就是想把本帥的有生力量從城裏引誘出去,一旦我們的軍隊被騙到野外時,勢必會被他們所埋伏的大軍包圍、再消滅,然後,他們再調頭南下!此時,陝西危矣!”
“呂經略高見!”
“所以,我們不得放一兵一卒出城!同時,傳我的命令,鄜延路境內,所有軍州縣的守軍,必須嚴格執行固守城池的戰術,未得我經略安撫司的軍令,不得追擊敵軍。已經出兵的將領,在接令之後一律撤退迴防!”
經略安撫司發出的這個指令,給正在整頓軍馬、計劃出城追擊的苗履、劉法等武將著實地澆下了一盆冷水。不過他們能怎麽樣呢?不聽上官軍令,即使是能立下軍功,迴來同樣是要被追責的。
當然,秦剛是不會理會這個指令的。
在他離開保安城就提前發出的求援信息下,章楶從涇原路派出了三千騎兵,環慶路的孫路也基於對章楶的信任派出了最好的兩千騎兵,在這兩支增援部隊到了保安軍之後,劉延慶在順寧寨拚盡全力搜刮拚湊出來了三百蕃騎,與保安軍留守的騎兵又湊成了一千。
當秦剛從金明寨的信息一到,這六千兵力便毫不猶豫地迅速出發,當晚就趕上了秦剛與張輿的先發隊伍。
十月初四,李乾順帶著的西夏大軍終於接近了他們渴望已久的中轉地——土門寨。
他們的撤軍道路並不是很順利。
一路上,雖然說他們所攜帶的軍糧在總體上還稍有剩餘,但是由於西夏軍隊的特殊構成,不同部隊所能擁有的糧草數量並不相同,在陷入此時窘境之後,更是難以相互協調。缺糧、斷糧的現象到處可見。
為了解決問題,他們不僅沿途拋棄了大量的輜重物品,一些不太健康的騾馬直接宰殺了充作食物。即使是如此,大多數的士兵們仍然是饑腸轆轆,每餐都隻能按最低限度得到一點點的補充,行軍中的步伐都開始變得搖搖欲墜,好像連路都走不直了。
軍官們隻能不斷地鼓勵他們加快腳步,並保證,一旦抵達土門寨,就能獲得充足的補給。這樣,他們就能得以填飽肚子,恢複體力,繼續前進並返迴國境、平安地迴到家裏。
此戰雖然說一無所獲,但是到了這一步,能夠保住性命迴家,卻是大家最在意的目的了!
此時,大約有一半左右的部隊穿過了前往土門寨前的一處狹窄山口。
他們上次從北向南通過這道山口的時候,因為曾擔心宋軍會有可能在這裏設下伏擊,因此不僅提前派出了斥候仔細地進行了反複的打探,而且還在大部隊經過時,專門安排了一支精銳的重騎兵在一旁時刻監視環境、保持警惕,一旦發現異常就會隨時出擊,一直到所有的部隊都小心翼翼地通過。
但是現在,由於北麵的土門寨已經掌握在自己留守部隊的手中,而這個山口便是在土門寨守隊的控製區域之內,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必擔心會在這裏能有被伏擊的危險,可以毫無顧忌地穿過山口,盡快地往土門寨趕去。
漸漸地,走在最前頭的部隊幾乎可以看見土門寨的寨門門樓之時,突然間,意外便發生了。
就在狹窄的山口上方,突然連續落下了二十幾個黑黝黝的物體,有人一開始以為會是一些成熟的山果,又或者是崩落的山石,但是當其中有一兩隻砸中了西夏士兵的頭盔,讓這些士兵們一下子被砸得有點暈頭轉向卻還沒來得及弄清狀況時,緊接著,在他們的身邊就發生了極其猛烈地爆炸聲,爆炸的正是這些黑疙瘩。
“轟!”“轟!轟!”
這些黑色物體爆炸後,不僅直接閃出了極其耀眼的火光,而它所崩散出來的碎片,迅速地一大片、一大片地擊中並擊倒了在它們周圍幾乎所有的西夏士兵。
巨大的爆炸聲還引起了更多戰馬的驚懼,它們長嘶著,在已經不太整齊的隊伍中開始發足狂奔,迅速踐踏並帶倒了更多的士兵。
緊接著,宋兵的喊殺聲就從四麵八方迅速地響起。
大批的宋兵騎兵突然從各個方向衝出,其中的一些手持長槍的騎兵,保持著高度的機動性,沿著西夏軍的外圍快速奔跑,不時地將長槍急速紮向最外圍的西夏士兵,正一個一個地將他們快速地紮中並擊倒;
而更有些披了裝甲之後的宋軍騎兵,則揮舞著砍刀,直接衝入到西夏軍隊的內部,在瘋狂的砍殺中,迅速擊倒了所有能夠被他們接觸到的西夏士兵。
然而,更加可怕的是,其中許多騎兵在衝到西夏軍隊最密集的地方後,直接是從馬上使勁擲出了一隻隻閃著火花的黑色疙瘩,遠遠地將它們扔進最密的人群之中。
一連串的爆炸聲再次響起。
“轟!……轟!轟!”
有見識過的西夏軍官們不禁驚唿,這些黑色疙瘩不就是宋軍的震天雷麽!
雖然之前曾有過接觸或看到過,但是今天他們所見到的這些震天雷,無論是它們的爆炸成功率、還是它們的巨大殺傷力,都遠遠超過之前所見過的所有類似之物。
甚至他們都在懷疑,這還是從前所見過的那種所謂震天雷嗎?
在宋兵騎兵的不斷衝殺和間歇性的震天雷的轟炸之下,僅僅三四息的時間過去,這支疲憊的西夏軍隊便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誌。
無數的西夏士兵開始驚慌失措地狂叫著、並玩命逃跑著,他們甚至都沒有時間迴頭看一眼自己所屬的隊伍。
這支埋伏並突擊而來的宋軍,便就是趙駟與劉永隆帶出去遊蕩快一個月的精銳騎兵了。
他們從順寧寨出發後,借助於一人三騎的巨大機動力優勢,從西夏人所不曾設防的外圍之地,夜行日伏,繞過了橫山,悄悄地接近了事先已經偵察清楚的那幾處秘密糧倉,一舉突擊,再加上隨身攜帶的神火油助力,將這幾處糧倉幹淨利落地燒了個精光。
然後,這支兩千人的精銳騎兵,在當時已經被抽調一空的銀夏之地開始肆意地掃蕩,幾乎複製了當年西夏兵進入大宋境內的那種突襲的風格。由於每人都有兩匹備馬,再加上不斷從西夏境內收集的新戰馬,他們幾乎可以在任意一個時間裏,都可以騎著最佳狀態的戰馬。
所以,在夏州與銀行等地,常常是這裏剛報過警、那裏又遭了襲,諸多情報疊加在一起,便好像有了三四支如此規模的騎兵在那裏同時作戰一般,因此,這同樣也是後方將他們的人數虛高報出了好幾倍的一個原因。
他們從夏州一直騷擾到銀州,作出了一副好像會繼續從府州、麟州那裏繞道去攻擊麟延路的西夏大軍後方的姿態。
然後,他們迅速銷聲匿跡,快速從山間小道穿插而過,直奔土門寨而去。
當趙駟帶著先鋒隊以閃電般的速度衝進土門寨時,這所寨中的大門都沒有關閉,正在寨中休息著的西夏士兵幾乎都沒有一分半分的準備。
因為寨裏的守將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像到,在自己足足有五十萬大軍全力前壓著的大後方,他們居然還會遭遇到敵人的突襲?
趙駟的此次出征,帶上了保安軍生產出來的幾乎所有的新式震天雷。隻是,在前麵的多次襲擊戰中,由於西夏境內的留守部隊實在是太弱,一直都沒有用上。
而對於今天,因為需要憑借著他們僅僅隻有兩千人的兵力,要去對付至少會有三十萬之眾的龐大敵軍,盡管他們有可以預先埋伏的地形優勢、有可以以逸待勞的體能優勢、有可以高速襲擊的機動優勢,但是,這仍然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於是,在與劉永隆的商議下,他們把這次的伏擊任務拆成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山口上麵布置少量士兵,通過以震天雷直接轟擊中軍的方式,以盡可能地引發起整個敵軍軍陣中的最大混亂;
第二階段,出動一千長槍騎兵,分成十個小隊,沿著敵軍部隊的邊緣進行快速的輪番打擊。這樣,由於戰場上的視野有限,足以給敵軍造成十倍以上的被襲感受;
第三階段,以剩下的其餘騎兵,對中間被成功分割出來的部分敵軍,盡可能地進行成建製的圍殲消滅。
再接下來,他們就得期待著秦剛從南邊而來的增援了。
應該說,在伏擊一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對於西夏前軍的各種衝擊與打擊,是相當成功的。大量拆成小分隊的騎兵隊伍在西夏大軍之間不斷地穿插衝擊,形成了更大範圍、更多頻次的攻擊,營造出了到處都是宋兵伏兵的圍攻勢頭。
而在這其中充足的、且反複出現的手擲震天雷的轟炸,也幾乎完全擊破各支部隊的軍官企圖重新組織起反攻的信心。
李乾順的隊伍處於整支大軍的中部偏後的部位,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走過遭遇伏擊的山口,但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前軍所發生的大規模混亂。
而他現在的中軍侍衛大將妹勒都逋在發現了異常情況之後,正不斷地下令要求核心的三千侍衛軍盡數高度戒備,甚至親自上前帶領幾十名親兵,連續陣斬了七八名向迴亂逃的士兵,才算是將自己周圍的情況基本穩定了下來。
“好你個秦徐之,手段夠狠,膽量也夠大!連我五十萬大軍也敢伏擊阻殺!”坐鎮中軍的李乾順麵色冷峻,絲毫沒有他這個年紀會出現的驚慌,而隻是簡單地詢問手下幾個將領能否應付眼前的狀況。
幾名將領雖然頗覺狼狽,但也都下了保證,說前軍雖先亂,但現在看來攻擊力並非很大,已經可以慢慢調度並反攻了。
就在此時,突然間背後卻傳來了大量的嘈雜之聲,嵬名阿埋慌忙帶人衝過去彈壓,結果才得知,就在大軍背後又出現有數量不明的宋軍,正在進行攻勢淩厲的衝擊掩殺,由於事發突然,再加上之前的驚擾,後軍已經壓不住地開始亂起來了。
嵬名阿埋大驚之下,趕緊與妹勒都逋進行了迅速商議,決定以防萬一,由妹勒都逋領最為精銳的三千侍衛軍和兩萬擒生軍,護送李乾順從北麵一條山道快速撤離,直切橫山前往夏州。而他則帶領中軍的其餘主力,迴擊後麵追擊的宋軍,以防前後合力,導致大軍出現全麵潰敗的情況。
李乾順畢竟現在才隻有十三歲,他十分清楚自己對於軍事作戰方麵的經驗缺乏,隻能將確保他安全的事情,依賴於眼前的兩位將軍。
為確保李乾順的隊伍安全脫離這裏,嵬名阿埋甚至不惜集中了手頭所有的重甲步兵在分道的岔路口建立起防禦陣地,不斷收容甚至斬殺那些已經失去隊伍建製,隻會在戰場上到處沒頭沒腦亂躥的西夏散兵。
而最令他所感覺悲哀的是,一直到現在,對他的陣地形成的衝擊的,竟沒有看到一名宋兵,卻滿眼都是高唿著“宋兵伏擊”而恐懼萬分的大批西夏潰兵。
此時在後方,由於遠遠聽到了標誌著趙駟已經開始發動伏擊的震天雷的響聲,秦剛立即下達了對敵軍發動突襲的指令。
在第一輪的攻擊下,對方的後軍尚能組織得起有效的陣地防禦,並且還能派出一兩支騎兵,試圖與掩後殺來的宋軍騎兵進行一番馬上對抗。
秦剛自然是知道自己手頭騎兵隊伍的真實戰力,他隻能主要依賴於涇原、環慶兩路過來的正規騎兵進行兩側的迎擊,而對於中路可以看見的西夏重甲步兵結成的硬陣,他則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
此時衝上去的十幾匹馬,馬上的戰士,居然一不持槍,二不握刀,每人都背著隻有貝中撒辰的軍隊曾經見識過的那種“神火槍”。
就在西夏兵對於他們手上奇怪東西迷惑不解的時候,已經奔至麵前並適當放慢了馬步的宋兵,對著他們紛紛舉起了長長的銅管,而在銅管頭部正在閃動著的小小火頭顯得多少有點可愛與稀奇。
說時遲,那時快,隨著馬上的宋兵左手壓下了操縱唧筒的壓杆,本來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那根銅管,迅速變成了可以噴吐烈焰的惡龍之口,每一支的火龍都能衝出丈許距離,火龍所到之處,烈焰吞沒了一切,尤其是這些西夏士兵,即使他們在最外麵披著的鐵甲,但依舊無法蓋住下麵的皮毛內服與內在的皮甲,神火油所帶出的火焰,差不多是以一種粘哪哪燃的勢頭,帶起了一條又一條無法撲滅的著火帶。
而那些身披重甲的步兵則痛苦地發現,此時既跑不快,又脫不掉,凡是著了火的這些士兵們往往隻能艱難地跑出十幾步之後,便晃晃悠悠地倒在了無邊的大火之中。
於是,剛才還看起了牢不可破的硬陣防線,在“神火槍”的麵前一觸即潰,而這十幾名的手持“神火槍”的騎兵就仿佛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鋒利火箭,帶著一條條吞噬一切的火龍,迅速地從西夏大軍正後方劈開了一條通道,一直往裏衝了兩三箭之地,又帶著銳不可擋的氣勢,返身再從敵軍陣中衝殺迴來。
於是,西夏軍隊的後軍開始大亂了起來。
負責後路防禦的嵬名阿埋千算萬算,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原本寄予厚望的重甲防禦戰線根本就沒有發揮出多少作用,便被這種從未見過的火攻之法完全擊穿。
宋兵更加恐怖的騎兵兵力正在源源不斷地從後麵一波一波地壓上,沿著西夏大軍的兩側快速掠過,一邊移動,一邊對軍隊外側的士兵進行擊殺,以突出的移動性,將自己的攻擊麵無限地向前麵延展擴大,進一步增強了敵軍的恐懼感。
當後軍更多的潰軍不斷向前湧動,一直與接近於土門寨的前軍同樣驚恐地向後潰散的士兵相匯合的時候,西夏全軍便徹底崩潰了。
當然,慢慢跟上來的秦剛等人,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西夏軍隊最具戰鬥力的中軍主力不見了!
就在抵抗得最激烈的一處岔路口,當親眼目睹著護送著李乾順的核心衛隊的最後一匹馬完全撤離離開了土門寨這裏區域之後,嵬名阿埋所率領的殿後部隊也選擇了緩緩的退出。
而其餘被留在土門寨這裏的混亂大軍,成了被他們的統帥徹底拋棄的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