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居水寨過來的三艘船不能駛到海上,都留下的話,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於是就給談建留下了一艘,專門用來運輸補給物資到大黃島以外,其餘兩艘就讓他們開迴了神居寨。等到開春之後登陸流求島成功的話,還得需要至少將這些神居兵的家眷都接過去的。
大黃島是一個無人島,它所處的位置恰巧是明州到寧海縣之間的荒僻角落。
由於海灣的相隔,寧海去往明州隻能從西麵的陸地繞行,而極少有人會到這裏來。此處原本會有的一些漁民,在冬季的休漁期,也基本上不會出現。而他們正常開始出海打漁的時間,至少要等到三月以後。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趙駟還是在大黃島兩側的航道上安排了巡邏的小船,船上的士兵都穿著他從處州帶來的效用軍服,老百姓但凡看見是官兵,隻有躲著走的份,根本就不會接近大黃島。
而即使是有警惕性高的百姓,去驚動到了寧海縣官府也不怕。到時候直接就拿著秦剛在江淮發運司裏的催綱司手令出來,說是正在考察勘探今後綱糧可能的海運路線,而這個理由也是很能說得過去的。
大黃島上的營寨建在了內部的樹林之中,兩百多人的士兵,也很快地就隱入了綠蔭之中。接下去的各種訓練,都是不希望有太多聲響的項目。
於是,稍稍喧鬧了幾天之後,大黃島很快就恢複到了之前寂靜無人的那種狀態。
船場給過來的消息,第一艘五千料的貨運海船大約會趕在春節之前交付。
秦剛自然是非常清楚並確信在東南方向流求島的大致位置,而且在這一時代的島上,除了少量的土人之外,不太可能會有明確的抵抗力量存在,真正能夠威脅到登陸後的神居兵,實際上隻會有天氣與疾病。
東部大海五至九月的台風天氣會逐漸增多,秦剛原先計劃的登陸時間是安排在九月之後,就是這個原因。而現在既然提前了,就必須要在五月之前,所以確了三四月間出發,把在大海上可能會遇到惡劣氣候的影響因素降到最小。
對於到了流求之後的登陸點,秦剛並沒有專業的航海圖或者精準地圖,對於流求的方位也隻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但是他記得曾經去台灣自由行時,就在台北城市西北方的淡水漁人碼頭吃過晚飯,當時就聽導遊介紹,這淡水河是台灣的第三長河流,就從他吃飯的這處景點向西流入台灣海峽。那也就是說,海船隻要能找到這處的河口,再逆流而上,就能進入到以後的台北市區域了。
當然這時的台北地區,都將會是漫漫的荒野,但卻是在北部地區比較適合進行開墾與城鎮建設的一處平原。
關於疾病的威脅,六成以上的情況會是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並非是一個確定的病症,它主要是指當客觀生活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情況下,人們由於對外的氣候適應以及對內的飲食內容都同步在變化時,再加上休息不夠充分的話,就會導致到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容易發生腸胃疾病等等。
在知道了原因之後,秦剛便會從內外各個角度進行一些積極的準備與預防:
首先當然是強化所有人的海船航行體驗,盡管高郵湖上有時風浪很大,幾乎所有的神居兵們最終都不會發生暈船的現象。但是如果要是換到了海上,湖麵的那些情況還是太小兒科了。一旦海船建成過來,所有的人都會密集地進行各種海上航行的強化訓練。
其次是積極預備登島後的食物儲備,除了對充足的大米與麵粉進行防水包裝之外。秦剛在婺州、越州地區找到了一種極佳的食物——梅幹菜,它是將芥菜、白菜等綠葉菜的菜葉進行晾幹堆黃,加鹽醃製,再曬幹之後裝壇。這種梅幹菜燒煮之後,香味撲鼻,具有解暑熱、潔髒腑、消積食、治咳嗽以及生津開胃等等諸多的好處。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極長的儲存時間,向是江浙一帶商旅外出時,隨身攜帶的首選食物。
而且在大黃島時,秦剛就已經安排夥食房開始提供這種梅幹菜燒製成的各種菜肴,結果士兵們都非常喜歡吃,這就非常好了。接下來就會大批地醃製,並隨著海船上運去後大量儲備在那裏,以確保士兵們在到了流求之後,還能吃到原來口味的食物。
再者便是茶葉與一些基本草藥的儲備,其中的茶葉幾乎可以成為治療絕大多數水土不服病症的靈丹妙藥。隨著登陸之後夏天的來臨,相關防治毒蟲毒蚊叮咬的藥物也是采購與儲備的重點。
在完成了對於登陸流求的所有思考之後,秦剛將這些天忙於訓練神居兵的趙駟叫了進來。
“娘的!顧大生這廝總算是服氣了。他二十個神居兵,對付不了我隨便帶過來的三個綠曲兵。”趙駟先大口喝了一碗秦剛給他準備好的茶水,口中罵了幾句老手下。“我才離開一年不到的時間,這神居兵就被他帶成這個熊樣!”
前麵說過,流求島上多是土著,如果要是正麵地進行陣列交戰,一點都不用擔心神居兵的戰鬥力的。但是真正需要預防的,就是這些熟悉地形的土人進行的各種偷襲與埋伏。
所以趙駟帶了三個精通這方麵的綠曲兵,到這裏來磨煉這些高郵湖裏出來的悍兵。就如他們最早與山哈人交手的結果那樣,神居兵們一開始時都被狠狠地教訓了一遍。
“吃一虧長一智,等磨煉過後,到了流求,他們就都成了猛虎了!”秦剛隨口評說了一句,便揚著一張紙對趙駟說道,“駟哥,現在和你一起商量一下我們的進軍計劃。”
趙駟一看總計劃出來了,非常興奮,趕緊過來坐了下來。
秦剛手裏拿的是一張地圖,雖然這張地圖實在太過粗略、並不十分精確,但是在趙駟的眼裏也是相當地震撼。
很簡單,這時的多數人,極少見過地圖。趙駟記得他在西軍時,隻有相當級別的軍官才有機會在領取任務時看到過。
而這張紙上,大致地畫出了一下兩浙與福建的海岸線,在左上方的地方,標注出了他們現在所在的大黃島,下方曲曲折折的海岸線邊還標出一個溫州港,那是後期為他們運送補給物品的主要出發地點。
然後中間便畫了幾筆波浪線,代表著大海,再斜向右下方是一個類似山頭的折線——秦剛隻大致畫了流求島的北半部,其餘的目前並不重要——,在折線的下方,則認真地書寫了“流求島”三個大字。
“我查閱了大量的古書,大致找到了三國時衛溫將軍去的路線。”秦剛胡謅道,反正也沒人可以對他反駁,“我們從大黃島出發後,先是一直沿著這邊的海岸線南下航行,先過了溫州,然後便是可以到福清縣,它那邊會有一個叫作‘海上裏’的大島,南下的商船多會在這座島上補充淡水與食物。我們便不必去了,隻要遠遠的看到它,就可以從這裏改向正東方向行駛。然後隻要保持著方向不偏,差不多一天左右的航程,就能看到流求島。”
“就是這個尖尖頭吧?”趙駟指著大致是今天基隆的方向問道。
“嗯!”秦剛點點頭,又指著地圖上從基隆位置向左再向下的海岸線處特意標出一個缺口道,“我們看見海岸後,這個地方是不太適合登陸的。”
“為什麽呀?”趙駟有點不解。
“那裏的海邊大多都是石岸,我們的海船很難靠近,又不清楚岸邊的水情,萬一把我們的船底撞破就麻煩了!”秦剛說得非常確切,就好像他已經去過那裏一樣,不過在趙駟聽著也不覺得有什麽,在他的心目中,秦先生就應該是這種“生而知之者”。
“所以,我們可以以這個海岸線為參照,沿著它開始向南航行,一直找到一個比較大的河灣口,這條河應該就會是淡水河。找到淡水河後,可以從它的河口駛進去,這裏便就是我們登陸流求的第一站,我們要在這裏建起一座屬於我們自己的城鎮以及港口。”
“我明白了,就像是明州港一樣,港口修在河水入海口的裏麵,這樣停進去的船隻,就可以避開海麵上的風浪。而且還便於我們順著河流往上遊去開拓土地。這樣極好,秦先生,你放心,隻要能找到你說的這個什麽什麽淡水河,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神居兵了。”趙駟總算是明白了要找到河流入海口的重要作用。
“流求島那裏的氣候很好,島上多水、多樹、多水果,我們可以在那裏開墾出大量極好的農田。宮十二已經著手在明州那裏開始召募流民了。差不多等我們站穩腳之後,他就會安排送來第一批的流民。所有到了島上的流民,我們負責向他們提供第一年的口糧以及種子,還有最基本的農具與生活物資,讓他們自己去開荒。”
“他們開出來的田地都怎麽算?”趙駟問了一句關鍵的問題。
“所有開荒出來的田地都歸他們自己所有。不過,在流求,我們還需要保持有軍隊來保證大家的安全,未來還需要建立管理與發展的機構,所以我們需要向他們征收田裏產出的四成作為流求島的稅收。不過,在流求島,這四成的稅便就是所有的了,除此之外,沒有人丁稅、沒有其他雜稅、也不會有任何徭役,就是這麽簡單!”秦剛非常清晰地表達。
四成的耕田賦稅,看起來似乎比大宋朝征收得還多,但實際上,許多失田農民租著地主的田,光地租就要繳五成以上。而就算是有著自己的田地的農民,在繳完了田賦稅之後,還會有各種無法擺脫的人丁稅、雜捐稅、火耗稅等等在前麵等著他們。更可怕的還有極其繁重的徭役,新法推行後的免役錢、這個那個的錢,農民根本就算不清,自己需要總共繳上多少的稅。反倒是像秦剛這樣,直接一口價,非常簡單明了地就收這一筆稅。
“流求島上沒有徭役?那麽萬一我們需要修路、挖渠、築城等等這些需要大量人手的事情該怎麽辦?”趙駟想得比較多。
“我們會向來幹活的人另外付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不對於這些幹活的事情反感,隻要這些事情很多,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從中賺取到更多的錢。”秦剛很幹脆地說,“我們既然收了農民的四成收成的錢,那這些錢就應該是用來做這些事情的。”
“也行吧!”趙駟也是苦出身,他雖然沒有細算過賬,但是既然他提出的問題,秦剛都是有過考慮了,那就說明不再會有問題。
而且,他從最樸素的思維出發,也是覺得這種簡單直接的一筆稅的方式非常不錯,至少眼下就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失去自己土地而一無所有的流民。
“之前我還說過登陸成功後,會給神居兵以一筆獎賞。”秦剛又補充道,“在這裏,我也全部考慮好了,凡是去流求的普通士兵,授田一百畝、軍官授田五百畝。不過,這個數量下的田地,需要他們讓自己的家人去開墾出來。與其它田地不同的是,凡是在這個數目以內的田地則統一免稅。但是隻限於每人每家的固定數目,之後不論是別人家想掛靠過來的,他們花錢去新買來的,或者是自己家人再多開墾出來的,則與其他人一樣,都是一律要繳四成稅。”
這條政策吸取了大宋朝廷對有功名的讀書人家裏的田地統一免稅的弊病。那種製度下來,對於每人手裏的田地數目沒有限製,那就會出現各種掛靠田地的現象。而最終,朝廷能夠收到賦稅的田地越來越少,而最終免去的主要賦獎品卻開始集中在了那些可以免稅的特權階層手上。
每一個社會都免不了會出現部分特權階層,像未來的流求島,初次登島之後的軍隊就會是一部分特權階層,他們會相對於其它人擁有一定量的免稅賞田。但是,這些免稅的賞田已經明確了限額,所以就不必擔心會因為別人的掛靠而出現數量失控的現象。事實上,一旦免稅的賞田出售之後,免稅資格也就結束,這樣的田地原則上就不會擴增,隻會慢慢地減少。
當然,曆朝曆代,土地的問題是最複雜的,秦剛目前對這方麵管理的問題,考慮得還比較簡單粗糙,先大致有所約束就行。主要還是因為淡水河流域的可耕種田地並不算太多,這裏隻是他選擇進入流求島的第一個根據地而已。
其實整個流求島最適合大麵積開墾的地方,是在南部濁水溪流經的後世台南、嘉義那裏的土地,隻是那裏還需要大量的人丁、財力以及相適配的兵力支撐,眼下他覺得暫時還考慮不到。不過,隻要能在淡水河這邊站穩了腳之後,從島上向南推過去,則就是非常簡單且容易的事情了。
趙駟想了一下,又提出了他的新問題:“到了流求島,又是開荒、又是建城,總是需要有一個人進行統一管理的,派誰去比較好呢?”
“缺人啊!”秦剛先是長歎了一口氣,然後便說道:“你覺得宮十二如何?”
“此人懂兵、懂礦,這幾個月以來,他在明州接手談建在海貿生意上的事情,管得都很不錯。而且這次大黃島的應急後勤算是做得相當不錯的,各方麵能力都足夠,唯一的問題就是跟咱們沒多久,不知道是否可靠?”趙駟分析道。
“我和你的看法差不多,不過流求隻是一個未開發之地,我是傾向於讓他去試一試!再說了,島上主要還有神居兵,軍隊這塊不是還有著顧大生坐鎮著嘛!”秦剛想了想,還是下定了決心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讓宮十二在流求登陸時期管理負責還有一個理由。隻要淡水河那邊的港口建起來後,明州的海貿會社就會遷移過去,這一塊本來也是需要他去管著的,所以再兼管一下淡水河一帶的開荒征稅之事也是順手的。至於再往後,是不是把流求島的其它地方都交給他,就看他接下來的表現了!”
趙駟的眼睛裏也開始閃爍出別樣的光芒,他從神居水寨那時下定了決心跟著秦剛,就知道這位年輕的秦先生決不是一個泛泛之輩,從京城到處州,在別人看似從天到地的巨大落差變化間,卻似乎絲毫影響不到他的所有表現。
進軍海外島嶼、部署新的城市開發,接下來可能是越來越強大的軍隊建設,越來越龐大的百姓管理,這樣的節奏,幾乎就是建邦立國的架勢,可在剛才的聊天中,卻顯得是那般地隨意與平和。
趙駟也頗為默契地絕口不提這背後的東西,隻與他就事論事地商量著在登陸流求島之後,極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
這樣的深談一直到了半夜。
第二天一早,秦剛帶了身邊人出發趕迴處州,畢竟從京城迴來,他還沒有迴去見過老師。
而大黃島這裏的一切,則由趙駟繼續進行訓練。
在大多數人都能夠應付三個綠曲兵的花式突襲了之後,趙駟又將所有人分成了兩隊,相互進行偷襲與反偷襲的應對,甚至還有那種半夜進行偷襲軍營的訓練,總算讓這支部隊變得有點水潑不進的感覺了。
而明州船場的第一艘五千料海船也如期來到了大黃島。
這艘船在簡易的碼頭處靠岸時,幾乎所有的神居兵都湧了出來,並都看呆了。
之前他們過來乘坐的,已經是足以在高郵湖裏橫行霸道的大船,可是,要是與眼前的這艘海船相比,就像成人麵前的孩童一樣。
這樣的一艘海船,不僅可以完全裝得下這裏所有的神居兵,而且同時還會有足夠多的空餘船艙裝上各種裝備、物資以及相當量的貨物。
同時,這麽大的海船,往往還會裝載著好幾艘的小艇,在接近岸邊,以及順河水入海口而上時,就需要用絞盤單獨放下它們,然後派出少量的人駕駛著小艇去打探水情、或者查看其它的一些情報。
“從今天起,我們的人將會分成三批。”趙駟對著眾人說道,“三天一個輪迴,第一天出海進行海上訓練任務,第二天迴來休息恢複,第三天在島上進行陸地集訓任務。三批人如此輪換,聽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神居兵們除了繼續感慨這艘船的龐大之外,都沒有把這個新安排太當一迴事。
不過,第一天的傍晚,當第一批出海進行海上訓練任務的士兵們迴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有一大半以上的人,下了船後,臉色發白、走路歪歪斜斜,甚至有的人一上岸就癱在地上,半天起不來。
岸上等候的人就覺得很奇怪,紛紛上前來問怎麽了。
下來的人也說不出什麽,最多就是兩個字“暈船”。結果遭到了岸上還沒出去過的人無情的恥笑:都在高郵湖上混出來的,居然還會暈船?
被恥笑的人有的斜眼看了看他們,有的幹脆就緊閉著雙唇,不作任何的辯解。
第二天傍晚,新一批下船的士兵同樣地歪歪斜斜,而前一天出海的士兵已經恢複得差不多了,一個個地都站在另一邊,帶著嘲笑的表情看著,同時也以同情的眼光瞄著還未出海正在看稀奇的第三批人。
趙駟作為總教官,他全程參加了第一天的訓練,在下船時似乎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不適。第二天他堅持著又參加了一天,最終也是實在也撐不住了,隻能在第三天時,安排了作為他的後備人選的顧大生隨船監督。
這樣的兩輪訓練下來之後,神居兵的狀況雖然都不太理想,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吹牛的人幾乎見不到了,都開始對大海有了深深的敬畏之心。
而第二輪結束後的情況,則明顯好了很多。
接下來,便是紹聖三年的新年即將到來,趙駟則宣布新年裏訓練暫停五天,之後恢複開始第三輪海訓。在這五天裏,大家便在這座海島上過一個特別的新年。
在宮十二的安排下,運往大黃島的新年補給物資十分地充足。
於是就給談建留下了一艘,專門用來運輸補給物資到大黃島以外,其餘兩艘就讓他們開迴了神居寨。等到開春之後登陸流求島成功的話,還得需要至少將這些神居兵的家眷都接過去的。
大黃島是一個無人島,它所處的位置恰巧是明州到寧海縣之間的荒僻角落。
由於海灣的相隔,寧海去往明州隻能從西麵的陸地繞行,而極少有人會到這裏來。此處原本會有的一些漁民,在冬季的休漁期,也基本上不會出現。而他們正常開始出海打漁的時間,至少要等到三月以後。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趙駟還是在大黃島兩側的航道上安排了巡邏的小船,船上的士兵都穿著他從處州帶來的效用軍服,老百姓但凡看見是官兵,隻有躲著走的份,根本就不會接近大黃島。
而即使是有警惕性高的百姓,去驚動到了寧海縣官府也不怕。到時候直接就拿著秦剛在江淮發運司裏的催綱司手令出來,說是正在考察勘探今後綱糧可能的海運路線,而這個理由也是很能說得過去的。
大黃島上的營寨建在了內部的樹林之中,兩百多人的士兵,也很快地就隱入了綠蔭之中。接下去的各種訓練,都是不希望有太多聲響的項目。
於是,稍稍喧鬧了幾天之後,大黃島很快就恢複到了之前寂靜無人的那種狀態。
船場給過來的消息,第一艘五千料的貨運海船大約會趕在春節之前交付。
秦剛自然是非常清楚並確信在東南方向流求島的大致位置,而且在這一時代的島上,除了少量的土人之外,不太可能會有明確的抵抗力量存在,真正能夠威脅到登陸後的神居兵,實際上隻會有天氣與疾病。
東部大海五至九月的台風天氣會逐漸增多,秦剛原先計劃的登陸時間是安排在九月之後,就是這個原因。而現在既然提前了,就必須要在五月之前,所以確了三四月間出發,把在大海上可能會遇到惡劣氣候的影響因素降到最小。
對於到了流求之後的登陸點,秦剛並沒有專業的航海圖或者精準地圖,對於流求的方位也隻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但是他記得曾經去台灣自由行時,就在台北城市西北方的淡水漁人碼頭吃過晚飯,當時就聽導遊介紹,這淡水河是台灣的第三長河流,就從他吃飯的這處景點向西流入台灣海峽。那也就是說,海船隻要能找到這處的河口,再逆流而上,就能進入到以後的台北市區域了。
當然這時的台北地區,都將會是漫漫的荒野,但卻是在北部地區比較適合進行開墾與城鎮建設的一處平原。
關於疾病的威脅,六成以上的情況會是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並非是一個確定的病症,它主要是指當客觀生活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情況下,人們由於對外的氣候適應以及對內的飲食內容都同步在變化時,再加上休息不夠充分的話,就會導致到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容易發生腸胃疾病等等。
在知道了原因之後,秦剛便會從內外各個角度進行一些積極的準備與預防:
首先當然是強化所有人的海船航行體驗,盡管高郵湖上有時風浪很大,幾乎所有的神居兵們最終都不會發生暈船的現象。但是如果要是換到了海上,湖麵的那些情況還是太小兒科了。一旦海船建成過來,所有的人都會密集地進行各種海上航行的強化訓練。
其次是積極預備登島後的食物儲備,除了對充足的大米與麵粉進行防水包裝之外。秦剛在婺州、越州地區找到了一種極佳的食物——梅幹菜,它是將芥菜、白菜等綠葉菜的菜葉進行晾幹堆黃,加鹽醃製,再曬幹之後裝壇。這種梅幹菜燒煮之後,香味撲鼻,具有解暑熱、潔髒腑、消積食、治咳嗽以及生津開胃等等諸多的好處。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極長的儲存時間,向是江浙一帶商旅外出時,隨身攜帶的首選食物。
而且在大黃島時,秦剛就已經安排夥食房開始提供這種梅幹菜燒製成的各種菜肴,結果士兵們都非常喜歡吃,這就非常好了。接下來就會大批地醃製,並隨著海船上運去後大量儲備在那裏,以確保士兵們在到了流求之後,還能吃到原來口味的食物。
再者便是茶葉與一些基本草藥的儲備,其中的茶葉幾乎可以成為治療絕大多數水土不服病症的靈丹妙藥。隨著登陸之後夏天的來臨,相關防治毒蟲毒蚊叮咬的藥物也是采購與儲備的重點。
在完成了對於登陸流求的所有思考之後,秦剛將這些天忙於訓練神居兵的趙駟叫了進來。
“娘的!顧大生這廝總算是服氣了。他二十個神居兵,對付不了我隨便帶過來的三個綠曲兵。”趙駟先大口喝了一碗秦剛給他準備好的茶水,口中罵了幾句老手下。“我才離開一年不到的時間,這神居兵就被他帶成這個熊樣!”
前麵說過,流求島上多是土著,如果要是正麵地進行陣列交戰,一點都不用擔心神居兵的戰鬥力的。但是真正需要預防的,就是這些熟悉地形的土人進行的各種偷襲與埋伏。
所以趙駟帶了三個精通這方麵的綠曲兵,到這裏來磨煉這些高郵湖裏出來的悍兵。就如他們最早與山哈人交手的結果那樣,神居兵們一開始時都被狠狠地教訓了一遍。
“吃一虧長一智,等磨煉過後,到了流求,他們就都成了猛虎了!”秦剛隨口評說了一句,便揚著一張紙對趙駟說道,“駟哥,現在和你一起商量一下我們的進軍計劃。”
趙駟一看總計劃出來了,非常興奮,趕緊過來坐了下來。
秦剛手裏拿的是一張地圖,雖然這張地圖實在太過粗略、並不十分精確,但是在趙駟的眼裏也是相當地震撼。
很簡單,這時的多數人,極少見過地圖。趙駟記得他在西軍時,隻有相當級別的軍官才有機會在領取任務時看到過。
而這張紙上,大致地畫出了一下兩浙與福建的海岸線,在左上方的地方,標注出了他們現在所在的大黃島,下方曲曲折折的海岸線邊還標出一個溫州港,那是後期為他們運送補給物品的主要出發地點。
然後中間便畫了幾筆波浪線,代表著大海,再斜向右下方是一個類似山頭的折線——秦剛隻大致畫了流求島的北半部,其餘的目前並不重要——,在折線的下方,則認真地書寫了“流求島”三個大字。
“我查閱了大量的古書,大致找到了三國時衛溫將軍去的路線。”秦剛胡謅道,反正也沒人可以對他反駁,“我們從大黃島出發後,先是一直沿著這邊的海岸線南下航行,先過了溫州,然後便是可以到福清縣,它那邊會有一個叫作‘海上裏’的大島,南下的商船多會在這座島上補充淡水與食物。我們便不必去了,隻要遠遠的看到它,就可以從這裏改向正東方向行駛。然後隻要保持著方向不偏,差不多一天左右的航程,就能看到流求島。”
“就是這個尖尖頭吧?”趙駟指著大致是今天基隆的方向問道。
“嗯!”秦剛點點頭,又指著地圖上從基隆位置向左再向下的海岸線處特意標出一個缺口道,“我們看見海岸後,這個地方是不太適合登陸的。”
“為什麽呀?”趙駟有點不解。
“那裏的海邊大多都是石岸,我們的海船很難靠近,又不清楚岸邊的水情,萬一把我們的船底撞破就麻煩了!”秦剛說得非常確切,就好像他已經去過那裏一樣,不過在趙駟聽著也不覺得有什麽,在他的心目中,秦先生就應該是這種“生而知之者”。
“所以,我們可以以這個海岸線為參照,沿著它開始向南航行,一直找到一個比較大的河灣口,這條河應該就會是淡水河。找到淡水河後,可以從它的河口駛進去,這裏便就是我們登陸流求的第一站,我們要在這裏建起一座屬於我們自己的城鎮以及港口。”
“我明白了,就像是明州港一樣,港口修在河水入海口的裏麵,這樣停進去的船隻,就可以避開海麵上的風浪。而且還便於我們順著河流往上遊去開拓土地。這樣極好,秦先生,你放心,隻要能找到你說的這個什麽什麽淡水河,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神居兵了。”趙駟總算是明白了要找到河流入海口的重要作用。
“流求島那裏的氣候很好,島上多水、多樹、多水果,我們可以在那裏開墾出大量極好的農田。宮十二已經著手在明州那裏開始召募流民了。差不多等我們站穩腳之後,他就會安排送來第一批的流民。所有到了島上的流民,我們負責向他們提供第一年的口糧以及種子,還有最基本的農具與生活物資,讓他們自己去開荒。”
“他們開出來的田地都怎麽算?”趙駟問了一句關鍵的問題。
“所有開荒出來的田地都歸他們自己所有。不過,在流求,我們還需要保持有軍隊來保證大家的安全,未來還需要建立管理與發展的機構,所以我們需要向他們征收田裏產出的四成作為流求島的稅收。不過,在流求島,這四成的稅便就是所有的了,除此之外,沒有人丁稅、沒有其他雜稅、也不會有任何徭役,就是這麽簡單!”秦剛非常清晰地表達。
四成的耕田賦稅,看起來似乎比大宋朝征收得還多,但實際上,許多失田農民租著地主的田,光地租就要繳五成以上。而就算是有著自己的田地的農民,在繳完了田賦稅之後,還會有各種無法擺脫的人丁稅、雜捐稅、火耗稅等等在前麵等著他們。更可怕的還有極其繁重的徭役,新法推行後的免役錢、這個那個的錢,農民根本就算不清,自己需要總共繳上多少的稅。反倒是像秦剛這樣,直接一口價,非常簡單明了地就收這一筆稅。
“流求島上沒有徭役?那麽萬一我們需要修路、挖渠、築城等等這些需要大量人手的事情該怎麽辦?”趙駟想得比較多。
“我們會向來幹活的人另外付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不對於這些幹活的事情反感,隻要這些事情很多,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從中賺取到更多的錢。”秦剛很幹脆地說,“我們既然收了農民的四成收成的錢,那這些錢就應該是用來做這些事情的。”
“也行吧!”趙駟也是苦出身,他雖然沒有細算過賬,但是既然他提出的問題,秦剛都是有過考慮了,那就說明不再會有問題。
而且,他從最樸素的思維出發,也是覺得這種簡單直接的一筆稅的方式非常不錯,至少眼下就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失去自己土地而一無所有的流民。
“之前我還說過登陸成功後,會給神居兵以一筆獎賞。”秦剛又補充道,“在這裏,我也全部考慮好了,凡是去流求的普通士兵,授田一百畝、軍官授田五百畝。不過,這個數量下的田地,需要他們讓自己的家人去開墾出來。與其它田地不同的是,凡是在這個數目以內的田地則統一免稅。但是隻限於每人每家的固定數目,之後不論是別人家想掛靠過來的,他們花錢去新買來的,或者是自己家人再多開墾出來的,則與其他人一樣,都是一律要繳四成稅。”
這條政策吸取了大宋朝廷對有功名的讀書人家裏的田地統一免稅的弊病。那種製度下來,對於每人手裏的田地數目沒有限製,那就會出現各種掛靠田地的現象。而最終,朝廷能夠收到賦稅的田地越來越少,而最終免去的主要賦獎品卻開始集中在了那些可以免稅的特權階層手上。
每一個社會都免不了會出現部分特權階層,像未來的流求島,初次登島之後的軍隊就會是一部分特權階層,他們會相對於其它人擁有一定量的免稅賞田。但是,這些免稅的賞田已經明確了限額,所以就不必擔心會因為別人的掛靠而出現數量失控的現象。事實上,一旦免稅的賞田出售之後,免稅資格也就結束,這樣的田地原則上就不會擴增,隻會慢慢地減少。
當然,曆朝曆代,土地的問題是最複雜的,秦剛目前對這方麵管理的問題,考慮得還比較簡單粗糙,先大致有所約束就行。主要還是因為淡水河流域的可耕種田地並不算太多,這裏隻是他選擇進入流求島的第一個根據地而已。
其實整個流求島最適合大麵積開墾的地方,是在南部濁水溪流經的後世台南、嘉義那裏的土地,隻是那裏還需要大量的人丁、財力以及相適配的兵力支撐,眼下他覺得暫時還考慮不到。不過,隻要能在淡水河這邊站穩了腳之後,從島上向南推過去,則就是非常簡單且容易的事情了。
趙駟想了一下,又提出了他的新問題:“到了流求島,又是開荒、又是建城,總是需要有一個人進行統一管理的,派誰去比較好呢?”
“缺人啊!”秦剛先是長歎了一口氣,然後便說道:“你覺得宮十二如何?”
“此人懂兵、懂礦,這幾個月以來,他在明州接手談建在海貿生意上的事情,管得都很不錯。而且這次大黃島的應急後勤算是做得相當不錯的,各方麵能力都足夠,唯一的問題就是跟咱們沒多久,不知道是否可靠?”趙駟分析道。
“我和你的看法差不多,不過流求隻是一個未開發之地,我是傾向於讓他去試一試!再說了,島上主要還有神居兵,軍隊這塊不是還有著顧大生坐鎮著嘛!”秦剛想了想,還是下定了決心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讓宮十二在流求登陸時期管理負責還有一個理由。隻要淡水河那邊的港口建起來後,明州的海貿會社就會遷移過去,這一塊本來也是需要他去管著的,所以再兼管一下淡水河一帶的開荒征稅之事也是順手的。至於再往後,是不是把流求島的其它地方都交給他,就看他接下來的表現了!”
趙駟的眼睛裏也開始閃爍出別樣的光芒,他從神居水寨那時下定了決心跟著秦剛,就知道這位年輕的秦先生決不是一個泛泛之輩,從京城到處州,在別人看似從天到地的巨大落差變化間,卻似乎絲毫影響不到他的所有表現。
進軍海外島嶼、部署新的城市開發,接下來可能是越來越強大的軍隊建設,越來越龐大的百姓管理,這樣的節奏,幾乎就是建邦立國的架勢,可在剛才的聊天中,卻顯得是那般地隨意與平和。
趙駟也頗為默契地絕口不提這背後的東西,隻與他就事論事地商量著在登陸流求島之後,極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
這樣的深談一直到了半夜。
第二天一早,秦剛帶了身邊人出發趕迴處州,畢竟從京城迴來,他還沒有迴去見過老師。
而大黃島這裏的一切,則由趙駟繼續進行訓練。
在大多數人都能夠應付三個綠曲兵的花式突襲了之後,趙駟又將所有人分成了兩隊,相互進行偷襲與反偷襲的應對,甚至還有那種半夜進行偷襲軍營的訓練,總算讓這支部隊變得有點水潑不進的感覺了。
而明州船場的第一艘五千料海船也如期來到了大黃島。
這艘船在簡易的碼頭處靠岸時,幾乎所有的神居兵都湧了出來,並都看呆了。
之前他們過來乘坐的,已經是足以在高郵湖裏橫行霸道的大船,可是,要是與眼前的這艘海船相比,就像成人麵前的孩童一樣。
這樣的一艘海船,不僅可以完全裝得下這裏所有的神居兵,而且同時還會有足夠多的空餘船艙裝上各種裝備、物資以及相當量的貨物。
同時,這麽大的海船,往往還會裝載著好幾艘的小艇,在接近岸邊,以及順河水入海口而上時,就需要用絞盤單獨放下它們,然後派出少量的人駕駛著小艇去打探水情、或者查看其它的一些情報。
“從今天起,我們的人將會分成三批。”趙駟對著眾人說道,“三天一個輪迴,第一天出海進行海上訓練任務,第二天迴來休息恢複,第三天在島上進行陸地集訓任務。三批人如此輪換,聽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神居兵們除了繼續感慨這艘船的龐大之外,都沒有把這個新安排太當一迴事。
不過,第一天的傍晚,當第一批出海進行海上訓練任務的士兵們迴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有一大半以上的人,下了船後,臉色發白、走路歪歪斜斜,甚至有的人一上岸就癱在地上,半天起不來。
岸上等候的人就覺得很奇怪,紛紛上前來問怎麽了。
下來的人也說不出什麽,最多就是兩個字“暈船”。結果遭到了岸上還沒出去過的人無情的恥笑:都在高郵湖上混出來的,居然還會暈船?
被恥笑的人有的斜眼看了看他們,有的幹脆就緊閉著雙唇,不作任何的辯解。
第二天傍晚,新一批下船的士兵同樣地歪歪斜斜,而前一天出海的士兵已經恢複得差不多了,一個個地都站在另一邊,帶著嘲笑的表情看著,同時也以同情的眼光瞄著還未出海正在看稀奇的第三批人。
趙駟作為總教官,他全程參加了第一天的訓練,在下船時似乎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不適。第二天他堅持著又參加了一天,最終也是實在也撐不住了,隻能在第三天時,安排了作為他的後備人選的顧大生隨船監督。
這樣的兩輪訓練下來之後,神居兵的狀況雖然都不太理想,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吹牛的人幾乎見不到了,都開始對大海有了深深的敬畏之心。
而第二輪結束後的情況,則明顯好了很多。
接下來,便是紹聖三年的新年即將到來,趙駟則宣布新年裏訓練暫停五天,之後恢複開始第三輪海訓。在這五天裏,大家便在這座海島上過一個特別的新年。
在宮十二的安排下,運往大黃島的新年補給物資十分地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