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處州形勢的變化,有點讓人始料不及。
不甘於做個甩手掌櫃般的知州,一心向上爬的張康國為解決秦觀的影響,卻無意中得罪了計劃調防的廂軍,造成了處州的防守空虛。而他提前征收的秋賦,又引來了垂涎的山匪。
山匪悍然圍城,知州棄民逃命;秦觀臨危領軍、城下一戰成名。
而蝴蝶效應一旦開始形成,身處其中的任何人與事,都將開始有了不可預料的各種發展與變化。
其中,好的方麵自然無須多說,而不利的方麵也是突出其來,令人有點措手不及。
比如,眼下最尷尬的問題再次發生了:
秦剛的錢又不夠用了!
上一次錢不夠時是趙駟提出的,解決那次問題的,是從高郵攜帶了大筆現金銀票的談建。
而這一次,提出這個問題的,則直接變成了談建。
自從來到處州之後,他成了秦剛的實際大管家。
在他的精細管控下,綠曲醇酒坊在不斷增長的收入與釀造成本之間高速地滾動發展中。雖然之後綠曲兵待遇提得很高,同時在章家的瓷窯擴建、宗家的劍鋪分立等等方麵,都曾不斷地進行著投入。但是畢竟還有著他從高郵帶來了一大筆費用作為兜底,秦剛的總體經濟盤子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但是,誰也沒有料想到的是,現在需要一口氣收編二十一處山寨裏的所有兵眾。
尤其是在趙駟帶著雷雨人去各處進行了具體的接管分流之後就發現,能分流遣散的,也就是願意自謀出路的隻有極少數。而絕大部分的人,幾乎都選擇了報名綠曲兵的選拔以及去秦剛的各個作坊裏做工——這也十分正常,畢竟原先要是自己有出路的人,也不會選擇來當山匪啊!
且不說,需要安置這些新的就業人數時,僅在擴建礦場、瓷窯與劍鋪的規模,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雖然說,新增加的工人最終會給各家工坊帶來更充足的生產力,從而確保可以出產更多的產品。但是,要想實際這種實際營收與利潤的增長,還是需要一定的轉化時間,而立即招進來的這些人手的吃飯問題,卻是眼下實實在在立即增加出來的成本。
同時,更有壓力的就是經過篩選並迅速擴增的綠曲兵,因為這裏無法直接產生任何的收入,而高額的兵餉負擔再加上快速增加的人數,這給秦剛的財政支撐所帶來的壓力,就過於沉重了。
“要不?降低從山寨裏錄用兵員的數量吧。我們可以提高從山寨裏挑選兵員的標準?這一塊的數量降下來,淘汰後的人就讓他們更換作坊生產的出路吧?”趙駟嚐試提出一個相對簡單一點的解決思路。
“不行!”秦剛斷然否定,“這裏涉及到我們錄用兵員的完整體係。如果提高標準,那麽原先以低標準進來的怎麽辦?要辭退他們嗎?這些都是問題。再說了,安置好原有的寨兵,是我們收降栝蒼山山匪最核心的一步。否則,你把他們趕走,他們找不到活路,無非就是重新再推舉一個大哥,再次落草為匪,我們之前的努力又有何意義?再說了,這本身就是我們對各家原寨主們的承諾,現在做不到了,如何取信於人?”
“要麽,我還是趕緊再去一趟婺州吧,看看能否多預收一點貨款。然後我還可以再跑一下明州和溫州,如果能談成新的銷路,也是可以多收幾筆錢的。”談建還是習慣性地總是想著自己能夠努力做到的方麵。
“建哥說的事,的確是可以再去努力一下。而且,哥窯的瓷器已經由揚州發往京城了,這筆錢雖然迴得會慢一些,但接下來它們能給們帶來極其可觀的收入的,大家不用太擔心!”
秦剛看了看他們的情緒似乎都有點低落,便開導並安慰他們:“你們看啊,眼下的問題,主要是日常吃飯的人多了一些,各種持續的開銷大了一點。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幹活的人也多了啊,所以各方麵的收入終究是會起來的。無非隻是眼下的難關如何過去?”
秦剛隨意想了想便說,“處州城也有些有錢的大戶,平時的關係也不錯,我去找他們商量一下,拿我那宅子以及綠曲醇的銷路作抵押,向他們借一筆錢出來,等扛過這段時間不就好了!”
對於秦剛而言,他大致盤算過自己目前在處州這裏的總體產業收入,並十分清楚在大的方向上並不存在什麽問題。
而眼前所出現的這個困難,無非也就是之後經常會說的現金流問題,而麵對現金流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貸款拆借。
隻是古時的借貸雖然也很普遍,但是大家的使用習慣與公眾認識存在較大的差異。有錢人隻會看中放貸,而極少會向別人借貸。而那時做生意的人,大多非常忌諱於借貸,一旦有了借貸的行為,多半會被人看成是他的生意經營出現了大問題,甚至是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才會采取的下下之策。
所以,當秦剛很隨意地說出這樣的一個解決思路之時,周圍的幾個人皆很動容。
尤其是站在一旁的宮十二。
自英雄大會成功辦完之後,秦剛便讓他一直跟隨趙駟,以幫著處理後續的各種事情,所以像今天所討論的事情也沒有迴避他。
“主公,宮十二有罪!”他突然上前一步,麵對秦剛跪下,“望主公與兩位大哥能夠寬恕!”
宮十二的這個舉動不僅令在意的人覺得十分意外,說出來的話,更是讓大家摸不著頭腦。還是秦剛立即上前一步,先是拖起了跪下的他,再認真問道:“宮兄弟你這是怎麽了?怎麽好了幾天,又突然來了這麽一出。趕緊先起來再說話!”
“宮十二雖然之前表示要投靠主公做事,但是卻妄自猜忌您的寬廣胸懷,所以一直沒有坦白盡言這栝蒼山二十四寨背後所埋藏的秘密!”說著,宮十二就解下了自己的腰帶,並將其高舉過自己的頭頂。
“秘密?什麽秘密?”由於宮十二的舉動過於古怪,秦剛也顧不上糾正他又稱自己為“主公”的言語。
倒是趙駟伸手一把接過了這根布腰帶,先是左右仔細看了看,然後便掏出隨身的匕首,用刀尖挑開了兩側的線頭,竟然很快就拆出了一個夾層,從裏麵掏出來一塊折疊整齊的舊帛——果然是有東西的。
“此為栝蒼山礦產金銀圖!”宮十二接下來說出的話,立刻嚇了大家一跳。“宮某乃江南尋礦世家宮氏傳人,從某之曾祖開始,曾在這栝蒼山中探尋各處的金銀礦藏近百年,已經積蓄了幾代人之力,逐漸繪成了此金銀秘藏圖。但是,未等及我們家族積蓄到足夠的開采之力,這些礦點隨著大山之中的山匪橫行,漸漸地多與這二十四寨的占有山之地而重合。在下也在探查並完善這份地圖的時候,不得不投身山匪之列。”
聽得宮十二如此講述了自己的身份以及地圖的由來等情況,趙駟不便自己去打開這張帛圖,而是直接交給了秦剛。
不過秦剛倒沒著急去看此圖,而是微笑著問宮十二:“這麽說來,宮兄弟之前獻策讓我收降這二十四寨,還是有著對於這些礦藏的打算與考慮在內?”
“我宮氏乃尋礦世家,曆來都有祖訓在身,‘無德之人得寶藏,蒼天可誅、世人可滅’。我宮家的各代家主都隻是將尋礦探脈作為自家的能力手段。如遇明主,才會獻圖托身。如若不遇,隻會詳繪其圖,承傳後代。宮某之祖、之父皆是如此。”
“宮某自知曉主公之大名後,便有心投奔。尤其兩次交手之後,皆是敗得心服口服。而至於提出收降二十四寨之策,預先控製這些藏寶之地隻是其一,而更想通過此事的妄測主公之德行是其二。是以為宮某之罪也!”
“哈哈!算你小子有些心計!那麽你看我家秦先生值得你追隨否?”趙駟忍不住大聲喝道。
“主公先前之智慧手段聞所未聞,而待人處事之仁義手段更是前所未見。這栝蒼山中各處匪眾,官府視其為瘡疽之患而欲除之,百姓視其為禍害之源而欲避之,匪首視其為螻蟻之從而欲驅之。但唯有主公,不惜散盡家財而真心待之安之。宮某目光短淺、才學簡陋,但卻有一顆赤誠之心,從此不敢再有異心亂想,願從此為主公鞍前驅逐!”宮十二慷慨言完,再次畢恭畢敬地以大禮伏拜。
的確,他是被秦剛前麵不惜抵押現有的家產而堅持安置各寨寨眾的想法給徹底感動壞了。
“宮兄弟請起!”秦剛此時鄭重地再次拉起宮十二,再道:“還是先前那句話,不必稱我為‘主公’,和他們一樣叫我秦先生就是了。宮兄弟既然身負家傳之絕學,且先不提這些寶藏礦產的因素,就算是之前所獻的這穩定處州之功勞,便當為我身邊的一大助力,大家還是要以兄弟之禮互見為好!”
宮十二口中雖稱“願遵秦先生之囑”,但是隨後從他對於秦剛的所有言行舉動依舊是恭敬無比。
此時幾人重新坐下,再正式地在桌上展開了這張《栝蒼山礦產金銀圖》。
經他的詳細介紹,大家才知。這栝蒼山脈一帶,一直就有著許多銅礦與銀礦的分布。古人一般稱銅為金,而且純正的銅料如果不用來鑄錢,其價值甚至有時還會高於錢幣,所以也是相當地值錢。
在宮十二的曾祖父時,發現的礦點不多,多以個人的記憶為主。他的祖父開始上了私塾,讀了一些書,便開始進行圖紙的繪製,一直到其父親,開始逐步進行完善。宮十二少年時候更是讀過四書,考過解試,隻是一直未中。而最後從父親手中繼承了這份圖紙,也承接下了宮氏尋訪追隨之主的重任。
在這張帛圖上,比較新的字跡便是宮十二近些年來親身探尋之後所作的標注。
在這裏麵,最突出的便是鐵壁山後麵的一處銀礦與天師岩附近的兩處銅礦。
“鐵壁山後的銀礦條件極佳,且易於開采,我在鐵壁山曾親自勘探過。秦先生僅需安排少量信得過的人,即可獲得十分優質的白銀,用於解決眼下的用錢之困。”
“而在天師岩的銅礦,實際已經被當時山寨裏的人已經發現了。隻是他們不懂開采之法,隻知道將位於地表部分色澤過於明顯的那些銅礦石砸下挖出,其實就在這山的背後,藏有兩條極深的礦脈。如果交由在下帶人前去安排並指導,隻需百餘人左右的人手,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保證可以定量出產品質極佳的純銅。”
聽到宮十二的這些介紹,談建尤其是麵露喜色,連道:“人手、工具都不成問題,都由我來解決。這可是解決了大麻煩了啊!”
“官府一直嚴禁民間私自開采礦藏,所以我們如果要作此事,還是需要提前多作一些安排才好。”趙駟畢竟想得比較全麵。
“趙將軍說得極是,在下也是看到秦先生與李通判有過先例,由綠曲兵充任處州的勇敢效用。所以也就沿著這條路子提議,就以栝蒼山各地山匪剛剛收複,為了防止這些山寨成為今後的山匪恢複之地,可以依例在各縣也建起勇敢效用隊,由做了效用的綠曲兵在這裏作為駐地駐守。對外稱可以保衛周邊縣鄉的治安安全,實質上,就可以更加妥當地慢慢為今後開采礦藏而預作準備。”
秦剛點點頭,這個提議相當地不錯,也挺好實行。而既然前麵提到了在鐵壁山那邊的銀礦開采成本最低,實質收益也會最大,那便先行往鐵壁山那裏派人。
等到之後經濟難題解決,資金充裕了之後,便可重新統籌考慮,進行更合理的礦藏開采。
“我有一個擔心。”聽了許久的談建此時開口問,“銀礦中的白銀煉出,由於量少價高,倒是可以在做生意交易的時候,通過銀錠銀塊直接用掉。隻是這銅礦采出來的純銅,不論是直接的銅料還是大量的銅器,一旦在市場上大量出手,會不會引起官府的猜疑與追查?”
宮十二本欲直接開口,看了看眾人,又有所擔心。
“宮兄弟不必擔心,此間都是自家兄弟。直言無妨!”秦剛看出他的疑慮,便說。
“得罪了各位。”宮十二先告罪後,道,“銅料在市場上的直接交易的確過於張揚,屬下認為,不妨將煉出的銅料直接鑄錢好了!”
“鑄錢?私自鑄錢乃是大罪!”談建嚇了一跳。
“私酒、私劍、私兵、私礦,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哪條不是大罪?”趙駟反倒此時開口笑道,“現在看來,倒也不怕再加一個私錢,哈哈,算不上大罪的事情,也沒什麽幹頭啊!”
“駟哥說的正是!”宮十二繼續道,“其實鑄造私錢也要看我們造的什麽樣的私錢?官錢的鑄造一直有著嚴格的規定,鑄錢的時候,往銅裏加的鉛錫比例必須是一成四,這一成四便是官定的‘錢息’,非常地穩定。而所謂普通的民間私錢鑄造者,他們往往就是在市麵上收了官錢之後,將其熔化,然後再往裏麵去多摻一些鉛錫,重新鑄錢。因為要考慮到自己的鑄造成本,所以,這種私錢往往摻入的鉛錫會很多。然後就會導致它的銅量低、色澤差,用起來還極易破碎。這種私錢,民眾不愛,官府痛恨,當然會進行重點打擊。”
“那是當然的了,難道還有人會把私錢裏的鉛錫含量做低的嗎?”談建想想問道。
“還真是有。出現這種銅含量反而高的私錢的原因,就是有人通過非正常的渠道搞到了銅器與銅料,比如說是偷來的銅器,不敢直接交易。就會找人把它們直接熔化之後鑄成私錢,這種私錢甚至都不會把裏麵摻雜鉛錫,因為它們的銅含量充足,官府一旦收到,反而可以自己重新按標準再去摻雜鉛錫,獲得自己的收益。因此,一旦市麵上出現了這種私錢的話,官府往往就會采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任由其交易流行。”
宮十二說的便是大宋時期的鑄錢現實。
假如如果銅價低於銅錢,民間就會大量出現收購銅器熔化後鑄造私錢的現象,那麽唯有讓同等量銅料鑄成的銅錢,標價要低於其價值,才可能會避免民間私錢的產生,因為私人這樣做的話就會賠本了啊。
而朝廷也不必擔心自己賠本,這是因為銅礦大多都掌握在官府的手上,官府鑄錢的成本並非是使用銅料的成本,而是銅礦石煉成的銅的成本。同時,官府的充足稅收,也是可以提出來給鑄幣以足夠的官方補貼。
所以,正如宮十二所說,站在地方官府的角度,一旦出現了那種銅量充足的私錢,盡管在它的背後,基本就是偷盜的銅料、或者是偷采的銅礦。而官府則會因為這種私錢繼有利於自己迴收後再鑄時的盈利,同時也不被百姓所排斥。最起碼它們的流通,也算是能夠減輕官府鑄錢的巨大人力成本,是根本不需要去禁止的。
“在下以為,離處州較近的有睦州神泉監【注:北宋二十六錢監之一,在今浙江淳安】及建州豐國監【注:同上,在今福建建甌】。所以可花些重金,尋訪在這兩處曾做過事的工匠,提升仿製水平,這樣……”
“宮兄弟前麵說過,如果私鑄的銅錢隻要裏麵的銅料含量充足,官府實際是樂見其成的,是吧?”秦剛突然出言打斷問道。
“正是。”
“那我們為何一定要仿製得那麽像呢?”見其他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秦剛則補充說道,“我們不需要往裏麵摻雜鉛錫,直接鑄出十足銅的銅錢。而且這樣的銅錢一旦送到錢監那裏熔了,加上一成四的鉛錫重鑄的新錢,那這裏實際上就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官府直接賺到了一成四的錢息。”
“那官府既然能夠賺錢,他們會反對我們的這種銅錢出現嗎?”
“自然不會,甚至他們還希望這種錢能夠多多益善。”
“那就好了。所以我們鑄的私錢,隻要大致與官錢相似就行,根本不需要過於相像,甚至還要有那種可以一眼就認出來的特征,這樣,就能非常方便地被官府輕鬆區別出來,直接送去錢監加工重鑄為官錢,而私錢的對外影響也不至於產生,這不就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秦先生高見!”還是宮十二最先理解了這裏麵的道理,驚訝地認同。
“可是我倒是不明白,我們為什麽不直接把銅料賣出去,而是要多花一番手腳鑄成銅錢呢?”趙駟聽了半天,提出了他的疑問。
“駟哥,銅礦都是官府管控著的。我們開采提煉出來的銅料,這麽大量地賣出去,很快就會引起官府的注意,而查找這種銅料的來源就會變得非常地容易。但是,我們把它花一點點的成本,鑄成了銅錢,就無須專門去市場出售,而是當成尋常的錢進入正常的交易中,老百姓也不會反對這種優質的銅錢,就會反複地在市麵上流通,而且還會變得非常分散,這樣,等到官府將它們收集到一起的時候,已經不再可能查問到它們的來源了。這個過程,實際上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詞匯,可以稱作‘洗錢’!”
“洗錢?”幾個人都重複了一下這個詞,繼而都笑道,“果然形象。”
“的確,隻要發現查找來源實在是太困難,各個地方的官府也就樂得個裝聾作啞,趕緊收集起來賺取裏麵的錢息就是了。而我們則會變得非常的安全。”談建倒是想得非常地明白。
“不過,即使是簡單地鑄造,這鑄錢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的。”秦剛倒也思考著這個問題,又看了看北向的天空,自語道:“雖然說不一定非要從官方錢監裏去尋人,但是喬僖老也該接到我的書信了,不知能夠派幾個人過來呢?”
在聽聞秦剛這邊用錢有點緊張了後,秦觀倒是過來問過了幾次,甚至最後直接送了幾百貫錢過來,他說:自從來處州之後,吃穿用度都是由秦剛在宅裏統一打理了,他自己的官俸甚至都沒有使用的地方,眼下既然手頭資金緊張了起來,何妨不拿去先用著呢?
秦剛隻能愧然地先行收下。
到了後來,包括戚老太太、朝華以及秦婉、黃小個等人,都將自己的私下積蓄取了出來,甚至還專門避開了秦剛,直接拿給了談建。
不甘於做個甩手掌櫃般的知州,一心向上爬的張康國為解決秦觀的影響,卻無意中得罪了計劃調防的廂軍,造成了處州的防守空虛。而他提前征收的秋賦,又引來了垂涎的山匪。
山匪悍然圍城,知州棄民逃命;秦觀臨危領軍、城下一戰成名。
而蝴蝶效應一旦開始形成,身處其中的任何人與事,都將開始有了不可預料的各種發展與變化。
其中,好的方麵自然無須多說,而不利的方麵也是突出其來,令人有點措手不及。
比如,眼下最尷尬的問題再次發生了:
秦剛的錢又不夠用了!
上一次錢不夠時是趙駟提出的,解決那次問題的,是從高郵攜帶了大筆現金銀票的談建。
而這一次,提出這個問題的,則直接變成了談建。
自從來到處州之後,他成了秦剛的實際大管家。
在他的精細管控下,綠曲醇酒坊在不斷增長的收入與釀造成本之間高速地滾動發展中。雖然之後綠曲兵待遇提得很高,同時在章家的瓷窯擴建、宗家的劍鋪分立等等方麵,都曾不斷地進行著投入。但是畢竟還有著他從高郵帶來了一大筆費用作為兜底,秦剛的總體經濟盤子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但是,誰也沒有料想到的是,現在需要一口氣收編二十一處山寨裏的所有兵眾。
尤其是在趙駟帶著雷雨人去各處進行了具體的接管分流之後就發現,能分流遣散的,也就是願意自謀出路的隻有極少數。而絕大部分的人,幾乎都選擇了報名綠曲兵的選拔以及去秦剛的各個作坊裏做工——這也十分正常,畢竟原先要是自己有出路的人,也不會選擇來當山匪啊!
且不說,需要安置這些新的就業人數時,僅在擴建礦場、瓷窯與劍鋪的規模,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雖然說,新增加的工人最終會給各家工坊帶來更充足的生產力,從而確保可以出產更多的產品。但是,要想實際這種實際營收與利潤的增長,還是需要一定的轉化時間,而立即招進來的這些人手的吃飯問題,卻是眼下實實在在立即增加出來的成本。
同時,更有壓力的就是經過篩選並迅速擴增的綠曲兵,因為這裏無法直接產生任何的收入,而高額的兵餉負擔再加上快速增加的人數,這給秦剛的財政支撐所帶來的壓力,就過於沉重了。
“要不?降低從山寨裏錄用兵員的數量吧。我們可以提高從山寨裏挑選兵員的標準?這一塊的數量降下來,淘汰後的人就讓他們更換作坊生產的出路吧?”趙駟嚐試提出一個相對簡單一點的解決思路。
“不行!”秦剛斷然否定,“這裏涉及到我們錄用兵員的完整體係。如果提高標準,那麽原先以低標準進來的怎麽辦?要辭退他們嗎?這些都是問題。再說了,安置好原有的寨兵,是我們收降栝蒼山山匪最核心的一步。否則,你把他們趕走,他們找不到活路,無非就是重新再推舉一個大哥,再次落草為匪,我們之前的努力又有何意義?再說了,這本身就是我們對各家原寨主們的承諾,現在做不到了,如何取信於人?”
“要麽,我還是趕緊再去一趟婺州吧,看看能否多預收一點貨款。然後我還可以再跑一下明州和溫州,如果能談成新的銷路,也是可以多收幾筆錢的。”談建還是習慣性地總是想著自己能夠努力做到的方麵。
“建哥說的事,的確是可以再去努力一下。而且,哥窯的瓷器已經由揚州發往京城了,這筆錢雖然迴得會慢一些,但接下來它們能給們帶來極其可觀的收入的,大家不用太擔心!”
秦剛看了看他們的情緒似乎都有點低落,便開導並安慰他們:“你們看啊,眼下的問題,主要是日常吃飯的人多了一些,各種持續的開銷大了一點。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幹活的人也多了啊,所以各方麵的收入終究是會起來的。無非隻是眼下的難關如何過去?”
秦剛隨意想了想便說,“處州城也有些有錢的大戶,平時的關係也不錯,我去找他們商量一下,拿我那宅子以及綠曲醇的銷路作抵押,向他們借一筆錢出來,等扛過這段時間不就好了!”
對於秦剛而言,他大致盤算過自己目前在處州這裏的總體產業收入,並十分清楚在大的方向上並不存在什麽問題。
而眼前所出現的這個困難,無非也就是之後經常會說的現金流問題,而麵對現金流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貸款拆借。
隻是古時的借貸雖然也很普遍,但是大家的使用習慣與公眾認識存在較大的差異。有錢人隻會看中放貸,而極少會向別人借貸。而那時做生意的人,大多非常忌諱於借貸,一旦有了借貸的行為,多半會被人看成是他的生意經營出現了大問題,甚至是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才會采取的下下之策。
所以,當秦剛很隨意地說出這樣的一個解決思路之時,周圍的幾個人皆很動容。
尤其是站在一旁的宮十二。
自英雄大會成功辦完之後,秦剛便讓他一直跟隨趙駟,以幫著處理後續的各種事情,所以像今天所討論的事情也沒有迴避他。
“主公,宮十二有罪!”他突然上前一步,麵對秦剛跪下,“望主公與兩位大哥能夠寬恕!”
宮十二的這個舉動不僅令在意的人覺得十分意外,說出來的話,更是讓大家摸不著頭腦。還是秦剛立即上前一步,先是拖起了跪下的他,再認真問道:“宮兄弟你這是怎麽了?怎麽好了幾天,又突然來了這麽一出。趕緊先起來再說話!”
“宮十二雖然之前表示要投靠主公做事,但是卻妄自猜忌您的寬廣胸懷,所以一直沒有坦白盡言這栝蒼山二十四寨背後所埋藏的秘密!”說著,宮十二就解下了自己的腰帶,並將其高舉過自己的頭頂。
“秘密?什麽秘密?”由於宮十二的舉動過於古怪,秦剛也顧不上糾正他又稱自己為“主公”的言語。
倒是趙駟伸手一把接過了這根布腰帶,先是左右仔細看了看,然後便掏出隨身的匕首,用刀尖挑開了兩側的線頭,竟然很快就拆出了一個夾層,從裏麵掏出來一塊折疊整齊的舊帛——果然是有東西的。
“此為栝蒼山礦產金銀圖!”宮十二接下來說出的話,立刻嚇了大家一跳。“宮某乃江南尋礦世家宮氏傳人,從某之曾祖開始,曾在這栝蒼山中探尋各處的金銀礦藏近百年,已經積蓄了幾代人之力,逐漸繪成了此金銀秘藏圖。但是,未等及我們家族積蓄到足夠的開采之力,這些礦點隨著大山之中的山匪橫行,漸漸地多與這二十四寨的占有山之地而重合。在下也在探查並完善這份地圖的時候,不得不投身山匪之列。”
聽得宮十二如此講述了自己的身份以及地圖的由來等情況,趙駟不便自己去打開這張帛圖,而是直接交給了秦剛。
不過秦剛倒沒著急去看此圖,而是微笑著問宮十二:“這麽說來,宮兄弟之前獻策讓我收降這二十四寨,還是有著對於這些礦藏的打算與考慮在內?”
“我宮氏乃尋礦世家,曆來都有祖訓在身,‘無德之人得寶藏,蒼天可誅、世人可滅’。我宮家的各代家主都隻是將尋礦探脈作為自家的能力手段。如遇明主,才會獻圖托身。如若不遇,隻會詳繪其圖,承傳後代。宮某之祖、之父皆是如此。”
“宮某自知曉主公之大名後,便有心投奔。尤其兩次交手之後,皆是敗得心服口服。而至於提出收降二十四寨之策,預先控製這些藏寶之地隻是其一,而更想通過此事的妄測主公之德行是其二。是以為宮某之罪也!”
“哈哈!算你小子有些心計!那麽你看我家秦先生值得你追隨否?”趙駟忍不住大聲喝道。
“主公先前之智慧手段聞所未聞,而待人處事之仁義手段更是前所未見。這栝蒼山中各處匪眾,官府視其為瘡疽之患而欲除之,百姓視其為禍害之源而欲避之,匪首視其為螻蟻之從而欲驅之。但唯有主公,不惜散盡家財而真心待之安之。宮某目光短淺、才學簡陋,但卻有一顆赤誠之心,從此不敢再有異心亂想,願從此為主公鞍前驅逐!”宮十二慷慨言完,再次畢恭畢敬地以大禮伏拜。
的確,他是被秦剛前麵不惜抵押現有的家產而堅持安置各寨寨眾的想法給徹底感動壞了。
“宮兄弟請起!”秦剛此時鄭重地再次拉起宮十二,再道:“還是先前那句話,不必稱我為‘主公’,和他們一樣叫我秦先生就是了。宮兄弟既然身負家傳之絕學,且先不提這些寶藏礦產的因素,就算是之前所獻的這穩定處州之功勞,便當為我身邊的一大助力,大家還是要以兄弟之禮互見為好!”
宮十二口中雖稱“願遵秦先生之囑”,但是隨後從他對於秦剛的所有言行舉動依舊是恭敬無比。
此時幾人重新坐下,再正式地在桌上展開了這張《栝蒼山礦產金銀圖》。
經他的詳細介紹,大家才知。這栝蒼山脈一帶,一直就有著許多銅礦與銀礦的分布。古人一般稱銅為金,而且純正的銅料如果不用來鑄錢,其價值甚至有時還會高於錢幣,所以也是相當地值錢。
在宮十二的曾祖父時,發現的礦點不多,多以個人的記憶為主。他的祖父開始上了私塾,讀了一些書,便開始進行圖紙的繪製,一直到其父親,開始逐步進行完善。宮十二少年時候更是讀過四書,考過解試,隻是一直未中。而最後從父親手中繼承了這份圖紙,也承接下了宮氏尋訪追隨之主的重任。
在這張帛圖上,比較新的字跡便是宮十二近些年來親身探尋之後所作的標注。
在這裏麵,最突出的便是鐵壁山後麵的一處銀礦與天師岩附近的兩處銅礦。
“鐵壁山後的銀礦條件極佳,且易於開采,我在鐵壁山曾親自勘探過。秦先生僅需安排少量信得過的人,即可獲得十分優質的白銀,用於解決眼下的用錢之困。”
“而在天師岩的銅礦,實際已經被當時山寨裏的人已經發現了。隻是他們不懂開采之法,隻知道將位於地表部分色澤過於明顯的那些銅礦石砸下挖出,其實就在這山的背後,藏有兩條極深的礦脈。如果交由在下帶人前去安排並指導,隻需百餘人左右的人手,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保證可以定量出產品質極佳的純銅。”
聽到宮十二的這些介紹,談建尤其是麵露喜色,連道:“人手、工具都不成問題,都由我來解決。這可是解決了大麻煩了啊!”
“官府一直嚴禁民間私自開采礦藏,所以我們如果要作此事,還是需要提前多作一些安排才好。”趙駟畢竟想得比較全麵。
“趙將軍說得極是,在下也是看到秦先生與李通判有過先例,由綠曲兵充任處州的勇敢效用。所以也就沿著這條路子提議,就以栝蒼山各地山匪剛剛收複,為了防止這些山寨成為今後的山匪恢複之地,可以依例在各縣也建起勇敢效用隊,由做了效用的綠曲兵在這裏作為駐地駐守。對外稱可以保衛周邊縣鄉的治安安全,實質上,就可以更加妥當地慢慢為今後開采礦藏而預作準備。”
秦剛點點頭,這個提議相當地不錯,也挺好實行。而既然前麵提到了在鐵壁山那邊的銀礦開采成本最低,實質收益也會最大,那便先行往鐵壁山那裏派人。
等到之後經濟難題解決,資金充裕了之後,便可重新統籌考慮,進行更合理的礦藏開采。
“我有一個擔心。”聽了許久的談建此時開口問,“銀礦中的白銀煉出,由於量少價高,倒是可以在做生意交易的時候,通過銀錠銀塊直接用掉。隻是這銅礦采出來的純銅,不論是直接的銅料還是大量的銅器,一旦在市場上大量出手,會不會引起官府的猜疑與追查?”
宮十二本欲直接開口,看了看眾人,又有所擔心。
“宮兄弟不必擔心,此間都是自家兄弟。直言無妨!”秦剛看出他的疑慮,便說。
“得罪了各位。”宮十二先告罪後,道,“銅料在市場上的直接交易的確過於張揚,屬下認為,不妨將煉出的銅料直接鑄錢好了!”
“鑄錢?私自鑄錢乃是大罪!”談建嚇了一跳。
“私酒、私劍、私兵、私礦,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哪條不是大罪?”趙駟反倒此時開口笑道,“現在看來,倒也不怕再加一個私錢,哈哈,算不上大罪的事情,也沒什麽幹頭啊!”
“駟哥說的正是!”宮十二繼續道,“其實鑄造私錢也要看我們造的什麽樣的私錢?官錢的鑄造一直有著嚴格的規定,鑄錢的時候,往銅裏加的鉛錫比例必須是一成四,這一成四便是官定的‘錢息’,非常地穩定。而所謂普通的民間私錢鑄造者,他們往往就是在市麵上收了官錢之後,將其熔化,然後再往裏麵去多摻一些鉛錫,重新鑄錢。因為要考慮到自己的鑄造成本,所以,這種私錢往往摻入的鉛錫會很多。然後就會導致它的銅量低、色澤差,用起來還極易破碎。這種私錢,民眾不愛,官府痛恨,當然會進行重點打擊。”
“那是當然的了,難道還有人會把私錢裏的鉛錫含量做低的嗎?”談建想想問道。
“還真是有。出現這種銅含量反而高的私錢的原因,就是有人通過非正常的渠道搞到了銅器與銅料,比如說是偷來的銅器,不敢直接交易。就會找人把它們直接熔化之後鑄成私錢,這種私錢甚至都不會把裏麵摻雜鉛錫,因為它們的銅含量充足,官府一旦收到,反而可以自己重新按標準再去摻雜鉛錫,獲得自己的收益。因此,一旦市麵上出現了這種私錢的話,官府往往就會采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任由其交易流行。”
宮十二說的便是大宋時期的鑄錢現實。
假如如果銅價低於銅錢,民間就會大量出現收購銅器熔化後鑄造私錢的現象,那麽唯有讓同等量銅料鑄成的銅錢,標價要低於其價值,才可能會避免民間私錢的產生,因為私人這樣做的話就會賠本了啊。
而朝廷也不必擔心自己賠本,這是因為銅礦大多都掌握在官府的手上,官府鑄錢的成本並非是使用銅料的成本,而是銅礦石煉成的銅的成本。同時,官府的充足稅收,也是可以提出來給鑄幣以足夠的官方補貼。
所以,正如宮十二所說,站在地方官府的角度,一旦出現了那種銅量充足的私錢,盡管在它的背後,基本就是偷盜的銅料、或者是偷采的銅礦。而官府則會因為這種私錢繼有利於自己迴收後再鑄時的盈利,同時也不被百姓所排斥。最起碼它們的流通,也算是能夠減輕官府鑄錢的巨大人力成本,是根本不需要去禁止的。
“在下以為,離處州較近的有睦州神泉監【注:北宋二十六錢監之一,在今浙江淳安】及建州豐國監【注:同上,在今福建建甌】。所以可花些重金,尋訪在這兩處曾做過事的工匠,提升仿製水平,這樣……”
“宮兄弟前麵說過,如果私鑄的銅錢隻要裏麵的銅料含量充足,官府實際是樂見其成的,是吧?”秦剛突然出言打斷問道。
“正是。”
“那我們為何一定要仿製得那麽像呢?”見其他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秦剛則補充說道,“我們不需要往裏麵摻雜鉛錫,直接鑄出十足銅的銅錢。而且這樣的銅錢一旦送到錢監那裏熔了,加上一成四的鉛錫重鑄的新錢,那這裏實際上就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官府直接賺到了一成四的錢息。”
“那官府既然能夠賺錢,他們會反對我們的這種銅錢出現嗎?”
“自然不會,甚至他們還希望這種錢能夠多多益善。”
“那就好了。所以我們鑄的私錢,隻要大致與官錢相似就行,根本不需要過於相像,甚至還要有那種可以一眼就認出來的特征,這樣,就能非常方便地被官府輕鬆區別出來,直接送去錢監加工重鑄為官錢,而私錢的對外影響也不至於產生,這不就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秦先生高見!”還是宮十二最先理解了這裏麵的道理,驚訝地認同。
“可是我倒是不明白,我們為什麽不直接把銅料賣出去,而是要多花一番手腳鑄成銅錢呢?”趙駟聽了半天,提出了他的疑問。
“駟哥,銅礦都是官府管控著的。我們開采提煉出來的銅料,這麽大量地賣出去,很快就會引起官府的注意,而查找這種銅料的來源就會變得非常地容易。但是,我們把它花一點點的成本,鑄成了銅錢,就無須專門去市場出售,而是當成尋常的錢進入正常的交易中,老百姓也不會反對這種優質的銅錢,就會反複地在市麵上流通,而且還會變得非常分散,這樣,等到官府將它們收集到一起的時候,已經不再可能查問到它們的來源了。這個過程,實際上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詞匯,可以稱作‘洗錢’!”
“洗錢?”幾個人都重複了一下這個詞,繼而都笑道,“果然形象。”
“的確,隻要發現查找來源實在是太困難,各個地方的官府也就樂得個裝聾作啞,趕緊收集起來賺取裏麵的錢息就是了。而我們則會變得非常的安全。”談建倒是想得非常地明白。
“不過,即使是簡單地鑄造,這鑄錢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的。”秦剛倒也思考著這個問題,又看了看北向的天空,自語道:“雖然說不一定非要從官方錢監裏去尋人,但是喬僖老也該接到我的書信了,不知能夠派幾個人過來呢?”
在聽聞秦剛這邊用錢有點緊張了後,秦觀倒是過來問過了幾次,甚至最後直接送了幾百貫錢過來,他說:自從來處州之後,吃穿用度都是由秦剛在宅裏統一打理了,他自己的官俸甚至都沒有使用的地方,眼下既然手頭資金緊張了起來,何妨不拿去先用著呢?
秦剛隻能愧然地先行收下。
到了後來,包括戚老太太、朝華以及秦婉、黃小個等人,都將自己的私下積蓄取了出來,甚至還專門避開了秦剛,直接拿給了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