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金宇的一聲驚叫,秦剛與胡衍立即起身過去一看,都一下子愣住了——這張字條上麵的字居然變了:
“木少爺啟,定金已收,七月十三小河墩動手,餘款廿日此處麵結。大眼雞”
再仔細一看,這張字條的確就是之前看過的那張,之所以內容發生了變化,是因為在幾個關鍵的地方,有些筆劃、甚至是個別字竟然憑空消失了。
原來的“徠”少了些筆劃後成了“木”字,原來的“五”少了筆劃後變成了“三”,而後麵的“小涇河角墩”分別少了“涇”與“角”兩個字。
按現在的內容來看,這張字條便和原先所理解的寫給張徠的不一樣了,更應該解釋成是寫給夏木這個“木少爺”的,而時間正與今天的七月十三很吻合,更重要的是字條上的“小河墩”可以指任何一個河岸口,包括今天的北窯莊野碼頭。
秦剛這時才突然明白,為何之前這張字條上的字看起來有點歪歪扭扭的,甚至連有的字的大小都沒能保持一致,當時還以為是湖匪字太爛。而現在經過了這些變化之後,現在字條上的字要比當時顯得整齊了不少。
“這是怎麽做到的?字條被人調包了嗎?”胡衍首先沒按捺住驚訝,叫了起來。
秦剛搖搖頭道:“就是原來的那張,隻是上麵有些關鍵的筆劃與字不見了,隻是不知道是怎麽不見的。”
金宇拿起字條在鼻前嗅了嗅,又看了看紙麵,恍然大悟地說:“我知道了!”
看到另兩人的表情,就問:“你們有沒有在這紙上聞到一點腥味?”
“之前確實是有聞到過。還以為是他們一直在船上生活,沾上了魚腥之類的東西。”
“那就是了。”金宇說道,“我過去曾審過一起詐騙案,奸商用了墨魚汁來書寫契約,剛寫在紙上時,與尋常墨汁一樣看不出區別。但隻要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墨魚汁的筆跡就會開始變淡直至最後消失,而原來的契約就變成了一張白紙。而這張字條,估計也是用了這樣的手法,用墨魚汁作了手腳。”
秦剛略一思索,便基本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道:“之前我們曾懷疑這張字條是一個圈套,大方向是沒問題的,他們就是希望我們隻把注意力放在兩天後的十五號,地方也隻會關注角墩那裏。而實際上他們和大眼雞約定的時間,就是要在今天動手,從而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然後,更重要的一點是,不管他們今天能否得手,會不會出現其他什麽意外,即使是我們有人拿出這張字條來,也是無法告到張徠的。假如再粗心一點,等到了公堂上才發現字體的內容有變,反倒會落個誣告之名。”
金宇立刻點點頭,說:“真是在公堂上才看到,不僅僅是誣告。而且嫌疑人就成了夏木,最後,包括胡兄弟,都會被牽連到這起通匪事情中。”
“好毒的圈套!”胡衍的話也變得結巴了起來,“那,那就是說,我,我讓夏木去打探消息,其實已經被他、他們知道,甚至還下了這個圈套讓我們鑽?”
另兩人看了看他,並沒有說什麽話,其意明了。
胡衍臉色陣陣發白,想必極其懊悔。
之前秦剛在批評他過於急功近利,又極容易被人設計上當。他還滿心的不服氣,可現在的事實卻證明了當初的擔心。
想到這裏,他一抹臉,噗嗵一聲就在秦剛麵前跪下來了。
秦剛嚇了一跳,趕緊要扶他起來,但胡衍卻堅持不起來,說道:“大哥,都怪我鬼迷心竅,想著什麽臥底打探情況,結果上了對方的圈套,差一點就害了大哥還有喬山長的性命。胡衍罪該萬死,請大哥責罰。”
金宇過來勸說:“我看此事也不能怪胡兄弟,雖然說你做的事情被人利用來進行迷惑,但是就這件事情的結果來看,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還是對方的算計太深啦!”
秦剛歎了一口氣,對胡衍說:“其實我並不想責罰你,但隻是真正想要讓你明白,在這世間行事,要行大義、走大道,不能把希望寄托於各種陰謀小計。”
金宇讚道:“秦宣義講得甚好。”
“就拿這件事來看,我們的對手,藏在陰暗之處,又是用了墨魚汁、又是設定連環局,最終為何仍然還是沒能成功呢?”秦剛希望能從根本上改變胡衍之前的想法,“我還聽說大眼雞殺人無數,勇猛無比,但是為何一聽到保甲的鑼聲卻落荒而逃呢?正所謂‘邪不壓正’,他們走歪道,我們走正路,道理就在這裏。”
胡衍聽著,連連點頭。
“要說圈套歹毒,其實未必。所有的圈套也好、騙局也罷,要想得逞,卻需利用人的貪心。”秦剛更進一步地指明道理所在,“你表弟夏木,如果一聽到他們有可能找湖匪行兇,前來告訴我即可,我們提前防備了後,也就如今天這結局一般。但是,正是因為你們貪心,想憑此一舉給對方定罪。而對方才能有機會反騙於你。”
“所以我們來看,賭場為何能騙錢?那是因為賭客都想贏錢!再看拐子為何能騙到小孩?那是因小孩容易被一些吃的零食與玩具所誘惑!而再看戰場上的各種埋伏為何能夠成功?那也是因為有將領帶著軍隊想貪功而冒進所致!”
這樣的一席分析之話,不僅讓胡衍聽得心服口服,也讓一旁的金宇聽得是連連點頭。
“這樣吧,給我做事,當得賞罰分明。此事,扣你兩個月的例錢,以示懲戒。而至於你表弟夏木,此事多少也算他有些功勞,叫他不要再與那幫人混了。我和談建說一下,他若願意,可以讓他到秦家莊跟著學點生意。”
胡衍聽完,並沒有對自己的處罰有任何異議,反因秦剛對夏木另行的安排而感激萬分,因為這樣,他也算是多少完成了舅母的請托。說句實話,他現在真的非常後悔,早知道如此,還不如直接到找秦剛,也不至於出現前麵的麻煩之事。
胡衍告罪後,便與談建一起離開了。
房間裏隻剩下金宇與秦剛兩人時,金宇不由地悠悠歎道:“我有時都在懷疑,秦宣義你是否真的隻有十七歲。”
“是不止了,馬上就十八了!”秦剛笑笑調侃道。
“哈哈,我說的可不是這個意思。別的先不去提,就宣義剛才這番對於施騙者與受騙人的分析,可謂是入木三分,若是沒有個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哪裏能總結得出。當然隻是可笑世間有太多糊塗之輩,身在局中不知根源而在。”金宇感慨完後,又說迴了此事,“這次湖匪之事,宣義覺得後續該當如何?”
“湖匪近城作案,應是多年未見的罕事。對於此類剿匪治匪事宜,想來軍衙貫有具體的章程與策略,學生不敢妄議。而至於此事的幕後主使之人,學生倒是覺得無須過多在意,想必接下來的話,他們自身都要難保。”
“哦?宣義此話怎講?”
“我們簡單推導一下吧。假如是參軍您想聯絡匪首對我下手……”
“豈敢豈敢!”聽得秦剛這麽一說,金宇立刻擺手苦笑道。
“哈哈,就是這麽一個比方嘛!假如參軍您聯絡的話,事先會認為這是一件非常難、非常有風險的事情嗎?”
金宇此時倒是認真思索了一下,道:“不會!”
“對嘛!”秦剛笑笑,“我就是一個小書生。況且對於此事,提前又做了諸多的設計安排,這主使之人一定會向湖匪強調,這件事將會是非常簡單、非常容易的,所以答應給的這酬金也必然不會太高。”
“如此分析,甚是有理。”
“而匪首大眼雞估計也是這麽認為的。他們可以出其不意,有刀有人,又是以多打少,怎麽著看也是一件風險低、難度小,甚至可以說是手到擒來的簡單活。但現在的實際結果卻是,陳武和我至少打傷了他們五個人。接下來官兵也要巡湖掃蕩,壓縮他們不短時間的生存空間。這些損失,大眼雞這樣的匪類會認為是自己無能嗎?”
“那自然不會。湖匪必然會認為是委托主家的問題。比如說認為委托主家隱瞞了下手對象的實力,又比如說會認為出現了泄露計劃的問題。”金宇立刻理清了思路。
“所以,”秦剛微微一笑道,“這個幕後主家雖然很不簡單,提前作了很多安排,使得現在的我們,暫時拿不出發現他們並給他們定罪的證據。但這隻是針對我們。對於湖匪而言,他們卻根本不需要什麽證據,受傷了那麽多人,必然要找主使之人的麻煩。所以啊,現在哪怕是我們什麽都不用做,接下來也要夠這些人喝一壺的了!”
“哈哈哈!宣義說的甚是!那我就迴去向知軍複命了。”
“金參軍慢走。”
張府,後院。
張家父子二人進入沉默狀態已經有了好一會兒了。
下午北窯莊野碼頭那裏的動靜自然也驚動到了正在外麵辦事的張盛財,在聽聞了事關秦剛之後,他就心感不妙,趕緊迴家,一麵讓管家張利生去關注打探情況,一麵就把張徠叫到後院內堂問話。
關門一問,張徠倒也沒有否認,隻說此事安排得已經是非常地仔細。如果事成,就可以一舉解決麻煩。而即使不成,也不至於會引火上身。
張盛財聽後,頓時暴跳如雷,連聲痛責逆子無知,要知道通匪乃是禍及家族的大罪重罪。無論在宋朝,是非常忌諱起兵造反的,無論是再重要的事情,一旦與匪徒沾上,輕則抄家,重則滅門。
張徠似乎早就料到父親如此激烈的反應,並沒有第一時間反駁與解釋,而是不動聲色地任由父親發泄,直至其精疲力盡地坐下並大口地喘氣之後,才開了口:
“大人還望少動肝火,莫要傷了身體,那更是孩兒的罪過。”張徠開口沒稱嗲嗲,而是用了更為正式的大人來稱唿父親,多了幾分鄭重,自然也少了往日的親昵,“大人可知我張家在今天已無退路了麽?先看這破落秦家,先是聯手秦家莊,後是攀附了新知軍。現在又是兩次奉迎聖旨,封到了八品官職。要是從正麵相鬥,我們如何還有什麽勝算?”
張盛財抬了抬手,想說點什麽,又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再看我們這裏,買鴨蛋的一事,得罪了崔家;修城牆的一事,又和其他大戶結下了怨;而災民營一事之後,就連二叔也不太願意再和我們家繼續來往了。大人您說,今天的張家,能不能用‘眾叛親離’一詞來形容?”
“那,那,那也不能冒上通匪的風險啊!”張盛財無力地說道。
“沒有通匪。”張徠非常清晰地表示,“我們張家從來沒有過任何通匪的行為!湖匪上城綁架也好,殺人也罷,我與秦剛雖有宿怨,但卻與此事無半點關係。”
“那劉用父子倆的事情……”
“他倆做出來的事情,讓他倆去擔心。大人請放心,孩兒這頭沒有留下任何有參與其中的痕跡,也不可能會有任何事情可以牽連到我們張家。”
“唉!”張盛財在這一點還是比較相信張徠的說法,不過他在放下心的同時,還是覺得此事過於冒失。
此時,門外有人輕輕地敲門。
喊了“進來”之後,進來的是管家張利生,他向兩人行過禮後,直接稟報:“報與老爺與少爺知曉,剛才家裏派去野碼頭那裏的保丁全都安全地迴來了,說是並沒有和湖匪出現交手,這些人隻是在河邊的一間屋子外麵放了一把火就逃走了,而這火也沒有燒起來。被困在屋子裏的是秦家的宣義大爺,也獲救迴家去了。”
“什麽?這……”
“……”
“沒什麽事了,下去吧!”
聽了這樣的消息之後,內堂中的父子二人便陷入了更深的沉靜之中。
而張徠的內心更是抓狂無比。
盡管張徠之前信心滿滿地說過“即使不成,也不至於引火上身”,但是他的根本目的並不是“不引火上身”就可以的啊!他是希望通過這次精心策劃、又付出了極大代價的行動,能夠真正地致秦剛於死地。
但是,眼前的結果,卻是完完全全的徹底失敗,在他的眼前,似乎已經浮現出秦剛那張輕蔑嘲弄的笑容,讓他內心的熊熊之火,無法滅掉。
而且,所謂的仇怨結下,即使是如他所預料的那樣,沒有辦法從證據一頭來牽扯到自己,但是對方真的就不清楚此事他是幕後主使嗎?
“木少爺啟,定金已收,七月十三小河墩動手,餘款廿日此處麵結。大眼雞”
再仔細一看,這張字條的確就是之前看過的那張,之所以內容發生了變化,是因為在幾個關鍵的地方,有些筆劃、甚至是個別字竟然憑空消失了。
原來的“徠”少了些筆劃後成了“木”字,原來的“五”少了筆劃後變成了“三”,而後麵的“小涇河角墩”分別少了“涇”與“角”兩個字。
按現在的內容來看,這張字條便和原先所理解的寫給張徠的不一樣了,更應該解釋成是寫給夏木這個“木少爺”的,而時間正與今天的七月十三很吻合,更重要的是字條上的“小河墩”可以指任何一個河岸口,包括今天的北窯莊野碼頭。
秦剛這時才突然明白,為何之前這張字條上的字看起來有點歪歪扭扭的,甚至連有的字的大小都沒能保持一致,當時還以為是湖匪字太爛。而現在經過了這些變化之後,現在字條上的字要比當時顯得整齊了不少。
“這是怎麽做到的?字條被人調包了嗎?”胡衍首先沒按捺住驚訝,叫了起來。
秦剛搖搖頭道:“就是原來的那張,隻是上麵有些關鍵的筆劃與字不見了,隻是不知道是怎麽不見的。”
金宇拿起字條在鼻前嗅了嗅,又看了看紙麵,恍然大悟地說:“我知道了!”
看到另兩人的表情,就問:“你們有沒有在這紙上聞到一點腥味?”
“之前確實是有聞到過。還以為是他們一直在船上生活,沾上了魚腥之類的東西。”
“那就是了。”金宇說道,“我過去曾審過一起詐騙案,奸商用了墨魚汁來書寫契約,剛寫在紙上時,與尋常墨汁一樣看不出區別。但隻要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墨魚汁的筆跡就會開始變淡直至最後消失,而原來的契約就變成了一張白紙。而這張字條,估計也是用了這樣的手法,用墨魚汁作了手腳。”
秦剛略一思索,便基本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道:“之前我們曾懷疑這張字條是一個圈套,大方向是沒問題的,他們就是希望我們隻把注意力放在兩天後的十五號,地方也隻會關注角墩那裏。而實際上他們和大眼雞約定的時間,就是要在今天動手,從而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然後,更重要的一點是,不管他們今天能否得手,會不會出現其他什麽意外,即使是我們有人拿出這張字條來,也是無法告到張徠的。假如再粗心一點,等到了公堂上才發現字體的內容有變,反倒會落個誣告之名。”
金宇立刻點點頭,說:“真是在公堂上才看到,不僅僅是誣告。而且嫌疑人就成了夏木,最後,包括胡兄弟,都會被牽連到這起通匪事情中。”
“好毒的圈套!”胡衍的話也變得結巴了起來,“那,那就是說,我,我讓夏木去打探消息,其實已經被他、他們知道,甚至還下了這個圈套讓我們鑽?”
另兩人看了看他,並沒有說什麽話,其意明了。
胡衍臉色陣陣發白,想必極其懊悔。
之前秦剛在批評他過於急功近利,又極容易被人設計上當。他還滿心的不服氣,可現在的事實卻證明了當初的擔心。
想到這裏,他一抹臉,噗嗵一聲就在秦剛麵前跪下來了。
秦剛嚇了一跳,趕緊要扶他起來,但胡衍卻堅持不起來,說道:“大哥,都怪我鬼迷心竅,想著什麽臥底打探情況,結果上了對方的圈套,差一點就害了大哥還有喬山長的性命。胡衍罪該萬死,請大哥責罰。”
金宇過來勸說:“我看此事也不能怪胡兄弟,雖然說你做的事情被人利用來進行迷惑,但是就這件事情的結果來看,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還是對方的算計太深啦!”
秦剛歎了一口氣,對胡衍說:“其實我並不想責罰你,但隻是真正想要讓你明白,在這世間行事,要行大義、走大道,不能把希望寄托於各種陰謀小計。”
金宇讚道:“秦宣義講得甚好。”
“就拿這件事來看,我們的對手,藏在陰暗之處,又是用了墨魚汁、又是設定連環局,最終為何仍然還是沒能成功呢?”秦剛希望能從根本上改變胡衍之前的想法,“我還聽說大眼雞殺人無數,勇猛無比,但是為何一聽到保甲的鑼聲卻落荒而逃呢?正所謂‘邪不壓正’,他們走歪道,我們走正路,道理就在這裏。”
胡衍聽著,連連點頭。
“要說圈套歹毒,其實未必。所有的圈套也好、騙局也罷,要想得逞,卻需利用人的貪心。”秦剛更進一步地指明道理所在,“你表弟夏木,如果一聽到他們有可能找湖匪行兇,前來告訴我即可,我們提前防備了後,也就如今天這結局一般。但是,正是因為你們貪心,想憑此一舉給對方定罪。而對方才能有機會反騙於你。”
“所以我們來看,賭場為何能騙錢?那是因為賭客都想贏錢!再看拐子為何能騙到小孩?那是因小孩容易被一些吃的零食與玩具所誘惑!而再看戰場上的各種埋伏為何能夠成功?那也是因為有將領帶著軍隊想貪功而冒進所致!”
這樣的一席分析之話,不僅讓胡衍聽得心服口服,也讓一旁的金宇聽得是連連點頭。
“這樣吧,給我做事,當得賞罰分明。此事,扣你兩個月的例錢,以示懲戒。而至於你表弟夏木,此事多少也算他有些功勞,叫他不要再與那幫人混了。我和談建說一下,他若願意,可以讓他到秦家莊跟著學點生意。”
胡衍聽完,並沒有對自己的處罰有任何異議,反因秦剛對夏木另行的安排而感激萬分,因為這樣,他也算是多少完成了舅母的請托。說句實話,他現在真的非常後悔,早知道如此,還不如直接到找秦剛,也不至於出現前麵的麻煩之事。
胡衍告罪後,便與談建一起離開了。
房間裏隻剩下金宇與秦剛兩人時,金宇不由地悠悠歎道:“我有時都在懷疑,秦宣義你是否真的隻有十七歲。”
“是不止了,馬上就十八了!”秦剛笑笑調侃道。
“哈哈,我說的可不是這個意思。別的先不去提,就宣義剛才這番對於施騙者與受騙人的分析,可謂是入木三分,若是沒有個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哪裏能總結得出。當然隻是可笑世間有太多糊塗之輩,身在局中不知根源而在。”金宇感慨完後,又說迴了此事,“這次湖匪之事,宣義覺得後續該當如何?”
“湖匪近城作案,應是多年未見的罕事。對於此類剿匪治匪事宜,想來軍衙貫有具體的章程與策略,學生不敢妄議。而至於此事的幕後主使之人,學生倒是覺得無須過多在意,想必接下來的話,他們自身都要難保。”
“哦?宣義此話怎講?”
“我們簡單推導一下吧。假如是參軍您想聯絡匪首對我下手……”
“豈敢豈敢!”聽得秦剛這麽一說,金宇立刻擺手苦笑道。
“哈哈,就是這麽一個比方嘛!假如參軍您聯絡的話,事先會認為這是一件非常難、非常有風險的事情嗎?”
金宇此時倒是認真思索了一下,道:“不會!”
“對嘛!”秦剛笑笑,“我就是一個小書生。況且對於此事,提前又做了諸多的設計安排,這主使之人一定會向湖匪強調,這件事將會是非常簡單、非常容易的,所以答應給的這酬金也必然不會太高。”
“如此分析,甚是有理。”
“而匪首大眼雞估計也是這麽認為的。他們可以出其不意,有刀有人,又是以多打少,怎麽著看也是一件風險低、難度小,甚至可以說是手到擒來的簡單活。但現在的實際結果卻是,陳武和我至少打傷了他們五個人。接下來官兵也要巡湖掃蕩,壓縮他們不短時間的生存空間。這些損失,大眼雞這樣的匪類會認為是自己無能嗎?”
“那自然不會。湖匪必然會認為是委托主家的問題。比如說認為委托主家隱瞞了下手對象的實力,又比如說會認為出現了泄露計劃的問題。”金宇立刻理清了思路。
“所以,”秦剛微微一笑道,“這個幕後主家雖然很不簡單,提前作了很多安排,使得現在的我們,暫時拿不出發現他們並給他們定罪的證據。但這隻是針對我們。對於湖匪而言,他們卻根本不需要什麽證據,受傷了那麽多人,必然要找主使之人的麻煩。所以啊,現在哪怕是我們什麽都不用做,接下來也要夠這些人喝一壺的了!”
“哈哈哈!宣義說的甚是!那我就迴去向知軍複命了。”
“金參軍慢走。”
張府,後院。
張家父子二人進入沉默狀態已經有了好一會兒了。
下午北窯莊野碼頭那裏的動靜自然也驚動到了正在外麵辦事的張盛財,在聽聞了事關秦剛之後,他就心感不妙,趕緊迴家,一麵讓管家張利生去關注打探情況,一麵就把張徠叫到後院內堂問話。
關門一問,張徠倒也沒有否認,隻說此事安排得已經是非常地仔細。如果事成,就可以一舉解決麻煩。而即使不成,也不至於會引火上身。
張盛財聽後,頓時暴跳如雷,連聲痛責逆子無知,要知道通匪乃是禍及家族的大罪重罪。無論在宋朝,是非常忌諱起兵造反的,無論是再重要的事情,一旦與匪徒沾上,輕則抄家,重則滅門。
張徠似乎早就料到父親如此激烈的反應,並沒有第一時間反駁與解釋,而是不動聲色地任由父親發泄,直至其精疲力盡地坐下並大口地喘氣之後,才開了口:
“大人還望少動肝火,莫要傷了身體,那更是孩兒的罪過。”張徠開口沒稱嗲嗲,而是用了更為正式的大人來稱唿父親,多了幾分鄭重,自然也少了往日的親昵,“大人可知我張家在今天已無退路了麽?先看這破落秦家,先是聯手秦家莊,後是攀附了新知軍。現在又是兩次奉迎聖旨,封到了八品官職。要是從正麵相鬥,我們如何還有什麽勝算?”
張盛財抬了抬手,想說點什麽,又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再看我們這裏,買鴨蛋的一事,得罪了崔家;修城牆的一事,又和其他大戶結下了怨;而災民營一事之後,就連二叔也不太願意再和我們家繼續來往了。大人您說,今天的張家,能不能用‘眾叛親離’一詞來形容?”
“那,那,那也不能冒上通匪的風險啊!”張盛財無力地說道。
“沒有通匪。”張徠非常清晰地表示,“我們張家從來沒有過任何通匪的行為!湖匪上城綁架也好,殺人也罷,我與秦剛雖有宿怨,但卻與此事無半點關係。”
“那劉用父子倆的事情……”
“他倆做出來的事情,讓他倆去擔心。大人請放心,孩兒這頭沒有留下任何有參與其中的痕跡,也不可能會有任何事情可以牽連到我們張家。”
“唉!”張盛財在這一點還是比較相信張徠的說法,不過他在放下心的同時,還是覺得此事過於冒失。
此時,門外有人輕輕地敲門。
喊了“進來”之後,進來的是管家張利生,他向兩人行過禮後,直接稟報:“報與老爺與少爺知曉,剛才家裏派去野碼頭那裏的保丁全都安全地迴來了,說是並沒有和湖匪出現交手,這些人隻是在河邊的一間屋子外麵放了一把火就逃走了,而這火也沒有燒起來。被困在屋子裏的是秦家的宣義大爺,也獲救迴家去了。”
“什麽?這……”
“……”
“沒什麽事了,下去吧!”
聽了這樣的消息之後,內堂中的父子二人便陷入了更深的沉靜之中。
而張徠的內心更是抓狂無比。
盡管張徠之前信心滿滿地說過“即使不成,也不至於引火上身”,但是他的根本目的並不是“不引火上身”就可以的啊!他是希望通過這次精心策劃、又付出了極大代價的行動,能夠真正地致秦剛於死地。
但是,眼前的結果,卻是完完全全的徹底失敗,在他的眼前,似乎已經浮現出秦剛那張輕蔑嘲弄的笑容,讓他內心的熊熊之火,無法滅掉。
而且,所謂的仇怨結下,即使是如他所預料的那樣,沒有辦法從證據一頭來牽扯到自己,但是對方真的就不清楚此事他是幕後主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