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離孟節,韓煒便迴到大寨之中,令軍士掘井取水。掘下二十餘丈,滴水不見;再掘十餘處,皆是如此。


    “大王,眼下無水,軍心不寧,如之奈何?”趙雲剛剛尋營而迴,報之韓煒。


    酷暑難耐,軍心驚慌。作為相師出身的譙周上奏道:“大王,天威難測,臣以為可祭天求水。”


    韓煒皺著眉頭,抬掌擊額,無奈點頭。作為一個無神論者,他也是病急亂投醫,決定焚香告天。


    是夜,韓煒焚了黃裱,上書:“臣煒不才,仰承蒼天之福,此來平蠻。今途中乏水,軍馬枯渴。倘上天不絕於臣,即賜甘泉!若氣運已終,臣煒等願死於此處!”


    禱祝已罷,韓煒與眾文武迴營中等待,眾人徹夜難眠,直至清晨,韓煒命典韋出帳,少時,但聽他欣喜高喊:“水……水來也!”


    韓煒聞言,大喜過望,飛奔視之,皆得滿井甘泉。一時間,三軍盡開顏,歡唿雀躍。


    涼軍既得甘泉,遂出兵由小徑直入禿龍洞前下寨。


    蠻兵斥候探知,來報孟獲:“報……報……那涼軍不染瘴疫之氣,又無枯渴之患,諸泉皆不應。”


    朵思大王聞知不信,嗬斥道:“莫要胡言,速速退下!”自與孟獲言道:“王兄,我等可去一探究竟。”


    即刻,孟獲、思朵、孟優三人來高山望之。隻見涼兵安然無事,大桶小擔,搬運井泉,飲馬造飯。


    朵思見之,瞠目結舌,毛發聳然,迴顧孟獲說道:“此乃神兵也!”


    孟獲捶胸頓足,怒道:“唉,事已至此,大勢已去!我兄弟二人要與涼軍決一死戰就殞於軍前,安肯束手受縛?再受折辱?”


    朵思聽罷,連忙勸道:“若王兄兵敗,愚弟豈不是亦休矣?當殺牛宰馬,大賞洞丁,不避水火,直衝涼寨,方可得勝。”


    於是盡出禿龍洞存項,大賞蠻兵。


    正欲起程,忽有蠻兵來報,洞後有迤西銀冶洞二十一洞主楊鋒引三萬兵來助戰。


    孟獲大喜過望道:“鄰兵助我,我必勝矣!”即與朵思大王出洞迎接。


    楊鋒引兵入洞,說道:“末將有精兵三萬,皆披鐵甲,能飛山越嶺,足以敵涼兵百萬;我有五子,皆武藝足備。願助大王。”


    楊鋒令五子入拜,皆彪軀虎體,威風抖擻。


    孟獲大喜,遂設席相待楊鋒父子。


    酒至半酣,楊鋒說道:“軍中少樂,吾隨軍有蠻姑,善舞刀牌,以助一笑。”


    孟獲頻頻點頭,忻然從之。


    須臾,數十蠻家姑娘,身姿婀娜,皆披發跣足,從帳外舞跳而入,群蠻拍手以歌和之。


    蠻方風俗如此,男女皆能征戰,又能歌舞。


    楊鋒令二子把盞。二子舉杯詣孟獲、孟優前。二人接杯,方欲飲酒,楊鋒大喝一聲:“動手,拿下!”


    二子早將孟獲、孟優擒住,拽下座來。朵思大王卻待要走,已被楊鋒擒了。


    數十蠻姑皆不輸男兒,持刀盾橫截於帳上,孟獲部蠻兵竟無人敢近前。


    孟獲依舊是獻出滾刀肉的原型,說道:“‘免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楊鋒哪裏吃他這一套,冷哼道:“哼,爾豈會知道?吾兄弟子侄皆感涼王殿下活命之恩,無可以報。今汝反叛,何不擒獻?以報涼王厚恩!”


    於是各洞蠻兵,皆走迴本鄉。


    楊鋒與五子帶兵將孟獲、孟優、朵思等解赴韓煒大寨。


    韓煒聞訊即刻令入,楊鋒等拜於帳下曰:“某等子侄皆感涼王恩德,故擒孟獲、孟優等呈獻。”


    韓煒大喜,即重賞之,令驅孟獲而入。咧嘴一笑,問道:“汝今番心服乎?”


    孟獲此次倒也硬氣,不再找借口:“非汝之能,乃吾洞中之人,自相殘害,以致如此。要殺便殺,隻是不服!”


    韓煒也習慣了,又說:“你設計賺孤入無水之地,更以啞泉、滅泉、黑泉、柔泉如此之毒,孤卻三軍無恙,豈非天意乎?你為何還如此執迷不悟?”


    孟獲嘛,還是老一套:“本王祖居銀坑山中,有三江之險,重關之固。且放我迴去,你若能再擒,吾當子子孫孫,傾心服侍。”


    韓煒歎了一口氣,開口道:“也罷,孤再放你迴去,重整兵馬,與孤共決勝負;如那時擒住,你再不服,當誅九族!”


    依舊是典韋去鬆綁,典韋是一臉嫌棄:“呸,酒囊飯袋,趕緊滾!”


    孟獲得放,再拜韓煒而走。


    韓煒又將孟優並朵思大王皆釋其縛,賜酒食壓驚。二人悚懼,不敢正視。韓煒依舊令鞍馬送迴。


    卻說韓煒釋放了孟獲等人後,對楊鋒父子都加封官爵,重賞洞兵,楊鋒等拜謝離去,孟獲等連夜逃迴銀坑山。


    那銀坑洞外有三江:分別是瀘水、甘南水和西城水,三路江水匯合後被稱為三江。


    洞北麵有三百多裏是廣闊平原,物產富饒。


    洞西麵二百多裏富有鹽井,洞西南麵二百多裏,直抵瀘水、甘南水。


    正南三百裏是梁都洞,洞中有山,山上盛產銀礦,所以叫做銀坑山。


    孟獲一心要於韓煒分庭抗禮,便在山上建造宮殿樓台,作為宮廷,自稱:三江南王。亦是仿照漢人建立太廟,名叫“家鬼”。


    一年四季殺牛宰馬祭享,叫做“卜鬼”。


    每年經常把西川人和外鄉人殺掉來祭祀。如果有人患病,不允許用藥,隻是祈禱巫師,名叫“藥鬼”。


    三江城裏沒有刑法,隻要是犯罪,便立即斬首。


    有女子成年後,就在溪中沐浴,男女混合,任其自配,父母也不禁止,叫做“學藝”。


    風調雨順時就種稻穀,如果遇到災荒年月,就殺蛇為食,煮象為飯。


    分封各方國自治,以南王最高,自下方國之中,最大的首領叫“國主”,往下有“洞主”,下一級的叫做“酋長”,再往下便是“頭目”,最低的便是“勇士”。


    既然已成一國,自然也要有經濟貿易,孟獲定為每月初一、十五這兩天,都到三江城中以物換物,作為買賣。


    這便是蠻族的風俗習慣,可謂是蠻荒之地,不服王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烽煙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冥九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冥九曲並收藏三國之烽煙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