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幾攀上烽火台,很快就被曾一箭那群人發現了,朝他這裏指指點點。
他原本就是要引開他們,也就不緊不慢在長城上往南而去。過了一會,轉身望去,山頂上已沒了人影,猜想那些人是下了山往這邊趕來。
淳於幾走的慢,曾一箭那夥人趕的急,一個多時辰後,曾一箭那群人已經追到了長城上,相距不過五百多步。
淳於幾有意要為難他們,專撿險峻頹廢處攀爬。
曾一箭那夥人身負兵器、行囊,尤其是曾一箭,背著一張大弓,又格外珍惜,生怕磕損,走的小心翼翼,一會兒就累得氣喘籲籲。他心中惱火,尋思怎麽出口惡氣,便站定了取弓搭箭,瞄準淳於幾,要嚇他一嚇。
淳於幾正坐在牆垛上瞧著他們攀爬,見狀倒也緊張起來,本能的站起準備躲閃,不料腳底踩到塊已經鬆動的牆磚,一個趔趄,身子不由自主的朝下墜去。
城牆雖然不高,但山坡陡峭,他掉下城牆後又翻滾著繼續往下滑,雙手亂舞指望抓住根樹枝。
忽然,他覺得自己身子懸空,還沒來得及多想,嘭的一聲結結實實摔在了地上。
他摔懵了,躺了好半天才慢慢翻身坐起,捏捏手腳,然後站起略微動了動身子,似乎無甚大礙,才安下心來,察看周圍環境。
這時發現自己是在半山腰的一個山洞前,所以剛才摔下時有騰空的感覺。這裏長滿了高大茂密的茅草,不到近前,是看不到山洞的。也是因為長著密實的茅草,他才沒有摔傷。
淳於幾以手加額,兀自慶幸。昨晚以來他一直精神緊張、疲於奔命,心想也正好到山洞裏歇息,於是探頭朝裏張望。
這山洞麵西,傍晚的斜暉正好照過來,可以看到洞口還是很幹燥的,他走了進去,洞裏黑黢黢的,似乎很深。
他想,不如就在這裏躲藏一晚,於是探頭朝山上觀察了一陣,沒有發現曾一箭那些人的蹤影,便找了許多枯樹枝堆在洞裏,又撿了一些幹茅草放在邊上,準備燃起篝火。
他在朔方從軍,早已學會戍邊吏卒鑽木取火之法。便坐在地上,從懷中掏出鑽木取火板,然後將細枝做的鑽棒插入取火板的凹穴,雙腳踩住取火板,雙手用力搓動鑽棒。
鑽棒急速迴旋,不一會,凹穴出便冒出煙來。他迅速將磨出的已經燃著的木屑粉撒在幹茅草上,輕輕一吹,茅草即刻竄出火焰。
篝火點燃,淳於幾心下輕鬆,環顧四周,赫然發現地上散落一些已然鏽蝕的盔甲、兵器和箭矢,大為吃驚,撿起仔細察看。
他在邊軍多年,熟悉軍械,覺著這些軍備器械並非本朝用物,心中疑惑,便往裏探望。
這山洞似乎深不見底,他越發好奇,於是紮了一個火把,往洞穴深處探去。
他走的很慢,一路搜尋,也沒有什麽物件,不知走了多久,終於到了洞窟最深處。
這裏比洞口寬敞了很多,隻見有一麵黑色大纛倚著洞壁,邊上還有一個三尺見方的石匣。他將火把插在石縫間,過去輕輕摸了下大纛。
那大纛已經酥爛,手觸碰處,頓時化作碎片飄下。他慌忙後退,不敢再動了,隻是細細端詳。
這大纛中間似乎綴著一個白色的大大“蒙”字,下端還有熊虎圖案。
“難道是蒙恬的遺物。”淳於幾一顆心砰砰亂跳,唿吸也急促起來。
他後退兩步,不料腳下又踩到了東西,低頭看去,是一堆皮繩已腐朽的散亂竹簡和木牘。他撿出一塊朽壞了一半的木牘,其上字跡斑駁潦草,他一字一字仔細分辨,讀出聲來:“恬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心中陡然一震,悲從中來。
他猜想,應該是蒙恬被害後,忠心耿耿的部下將他的手稿和兵器藏匿此洞,為將來昭雪留下物證。
蒙恬率軍三十萬,其弟蒙毅在朝中官拜上卿,然而,兄弟倆用生命守護的大秦王朝,不過二世即傾。
他又掃視了一遍洞窟,視線落在了大纛邊上擺放的石匣,心忖,這必然是蒙恬極為珍惜的物件,所以才保存在石匣中。於是猶豫著要不要去取出來,若取了出來,似為不敬。轉念又一想,若不取出來,其中物件也就湮沒不存,或非蒙恬本意。
他站起徘徊許久,還是抑製不住好奇心,決定過去打開看看,若隻是陪葬的寶物,就放迴原處。
淳於幾舉著火把圍著石匣轉了一圈,仔細察看,然後雙臂用力,使勁去推沉重的石蓋板,幾番用力,石蓋板終於被推開一條縫隙。
他尋來根粗樹枝,插入縫隙用力撬動,石蓋板的縫隙越來越大,手也可以伸進去了。
這時也累得渾身脫力,他雙腿一軟癱坐在地,大口喘氣。歇了半晌,才緩過勁來,扶著石匣站起,探頭看去。
石匣裝的都是竹簡,一卷卷,整整齊齊。他伸手取出一卷,這書卷整潔如新,仿佛剛剛寫好放了進去,隱隱還有墨香。
他清點一下,一共有十二卷,便先捧了六卷迴到洞口,傍著篝火小心翼翼地打開放在最上麵的那卷,才攤開幾片,就看到四個墨跡深沉、筆鋒遒勁的篆字:“蒙氏劍術”,不由得愕然,旋而大喜。
淳於幾持有世上罕見的青釭劍,少年時在姑母的督促下操練武藝,對劍術尤為癡迷,隻是一直未尋到名家指點,水平也是差強人意。
“蒙恬乃一代戰神,蒙氏劍術必有精妙,我若練成了,豈不就是一代劍俠。”他雖然生性恬淡,此刻卻是極為興奮。
他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麵壁跪坐,低頭長拜,虔誠地祈願神明庇佑,然後盤坐,用心潛讀,不覺沉迷其中。
“蒙氏劍術”有劈、撩、刺諸法,不過秘笈載明,操練蒙氏劍術,需內合其氣,外合其形。所謂內合其氣,則為提煉真氣及至通督。
淳於幾自忖已讀懂提煉真氣的方法,便安然盤坐,先是迴想一遍運氣要訣,然後將雙手相疊放於臍下。
他雙目微閉,兩耳屏卻外界紛擾,心觀丹田,調勻唿吸,所謂“絕利一源,專一養氣”。不一會,他感覺自己漂浮起來了,若輕煙一般四處遊走,融入無盡的空間。
不知過了多久,他悠悠醒來,覺得有一股強勁的真氣在胸中激蕩,略一提氣,那股真氣竟四下亂竄,攪得自己站立不穩。
他趕緊調息凝神,靜心運氣。漸漸地,這股真氣聚於丹田,隨後沿督脈上行,意氣相隨,直抵玉枕關。
這時略一分神,忽然覺得舌尖顫麻,混身癢如螞蟻爬行,又時而溫熱時而涼爽,似乎真氣阻於關前,心想,這應該就是“積氣衝關”。
他也不敢造次,竭力調勻唿吸,導引氣流。如此再三,反而越發刺癢。實在忍耐不住了,他閉著眼睛雙手握拳,大吼一聲。驀地,隻覺得阻於關前的真氣噴湧而過,身子晃了晃,眼前一黑,如墜深淵。
良久,他恢複了些知覺,依稀記起之前仰不見日月,俯不見河海,而神遊於空冥之境。心中猜疑,莫非那就是陽神出竅,進入萬籟俱寂之境?便稍稍提了下丹田真氣,頓覺周身通泰。
“通關了?”他還不敢相信,站起略微舒展手腳,竟有一股真氣充盈全身,不由得目瞪口呆,心忖,隻是半宿,已然通關,豈非天賦異稟?
淳於幾緩緩走到洞口,雙手抱胸,昂首佇立。清涼的山風吹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渾然忘我。
更深夜靜,但見一天繁星。
wap.
/134/134218/31494437.html
他原本就是要引開他們,也就不緊不慢在長城上往南而去。過了一會,轉身望去,山頂上已沒了人影,猜想那些人是下了山往這邊趕來。
淳於幾走的慢,曾一箭那夥人趕的急,一個多時辰後,曾一箭那群人已經追到了長城上,相距不過五百多步。
淳於幾有意要為難他們,專撿險峻頹廢處攀爬。
曾一箭那夥人身負兵器、行囊,尤其是曾一箭,背著一張大弓,又格外珍惜,生怕磕損,走的小心翼翼,一會兒就累得氣喘籲籲。他心中惱火,尋思怎麽出口惡氣,便站定了取弓搭箭,瞄準淳於幾,要嚇他一嚇。
淳於幾正坐在牆垛上瞧著他們攀爬,見狀倒也緊張起來,本能的站起準備躲閃,不料腳底踩到塊已經鬆動的牆磚,一個趔趄,身子不由自主的朝下墜去。
城牆雖然不高,但山坡陡峭,他掉下城牆後又翻滾著繼續往下滑,雙手亂舞指望抓住根樹枝。
忽然,他覺得自己身子懸空,還沒來得及多想,嘭的一聲結結實實摔在了地上。
他摔懵了,躺了好半天才慢慢翻身坐起,捏捏手腳,然後站起略微動了動身子,似乎無甚大礙,才安下心來,察看周圍環境。
這時發現自己是在半山腰的一個山洞前,所以剛才摔下時有騰空的感覺。這裏長滿了高大茂密的茅草,不到近前,是看不到山洞的。也是因為長著密實的茅草,他才沒有摔傷。
淳於幾以手加額,兀自慶幸。昨晚以來他一直精神緊張、疲於奔命,心想也正好到山洞裏歇息,於是探頭朝裏張望。
這山洞麵西,傍晚的斜暉正好照過來,可以看到洞口還是很幹燥的,他走了進去,洞裏黑黢黢的,似乎很深。
他想,不如就在這裏躲藏一晚,於是探頭朝山上觀察了一陣,沒有發現曾一箭那些人的蹤影,便找了許多枯樹枝堆在洞裏,又撿了一些幹茅草放在邊上,準備燃起篝火。
他在朔方從軍,早已學會戍邊吏卒鑽木取火之法。便坐在地上,從懷中掏出鑽木取火板,然後將細枝做的鑽棒插入取火板的凹穴,雙腳踩住取火板,雙手用力搓動鑽棒。
鑽棒急速迴旋,不一會,凹穴出便冒出煙來。他迅速將磨出的已經燃著的木屑粉撒在幹茅草上,輕輕一吹,茅草即刻竄出火焰。
篝火點燃,淳於幾心下輕鬆,環顧四周,赫然發現地上散落一些已然鏽蝕的盔甲、兵器和箭矢,大為吃驚,撿起仔細察看。
他在邊軍多年,熟悉軍械,覺著這些軍備器械並非本朝用物,心中疑惑,便往裏探望。
這山洞似乎深不見底,他越發好奇,於是紮了一個火把,往洞穴深處探去。
他走的很慢,一路搜尋,也沒有什麽物件,不知走了多久,終於到了洞窟最深處。
這裏比洞口寬敞了很多,隻見有一麵黑色大纛倚著洞壁,邊上還有一個三尺見方的石匣。他將火把插在石縫間,過去輕輕摸了下大纛。
那大纛已經酥爛,手觸碰處,頓時化作碎片飄下。他慌忙後退,不敢再動了,隻是細細端詳。
這大纛中間似乎綴著一個白色的大大“蒙”字,下端還有熊虎圖案。
“難道是蒙恬的遺物。”淳於幾一顆心砰砰亂跳,唿吸也急促起來。
他後退兩步,不料腳下又踩到了東西,低頭看去,是一堆皮繩已腐朽的散亂竹簡和木牘。他撿出一塊朽壞了一半的木牘,其上字跡斑駁潦草,他一字一字仔細分辨,讀出聲來:“恬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心中陡然一震,悲從中來。
他猜想,應該是蒙恬被害後,忠心耿耿的部下將他的手稿和兵器藏匿此洞,為將來昭雪留下物證。
蒙恬率軍三十萬,其弟蒙毅在朝中官拜上卿,然而,兄弟倆用生命守護的大秦王朝,不過二世即傾。
他又掃視了一遍洞窟,視線落在了大纛邊上擺放的石匣,心忖,這必然是蒙恬極為珍惜的物件,所以才保存在石匣中。於是猶豫著要不要去取出來,若取了出來,似為不敬。轉念又一想,若不取出來,其中物件也就湮沒不存,或非蒙恬本意。
他站起徘徊許久,還是抑製不住好奇心,決定過去打開看看,若隻是陪葬的寶物,就放迴原處。
淳於幾舉著火把圍著石匣轉了一圈,仔細察看,然後雙臂用力,使勁去推沉重的石蓋板,幾番用力,石蓋板終於被推開一條縫隙。
他尋來根粗樹枝,插入縫隙用力撬動,石蓋板的縫隙越來越大,手也可以伸進去了。
這時也累得渾身脫力,他雙腿一軟癱坐在地,大口喘氣。歇了半晌,才緩過勁來,扶著石匣站起,探頭看去。
石匣裝的都是竹簡,一卷卷,整整齊齊。他伸手取出一卷,這書卷整潔如新,仿佛剛剛寫好放了進去,隱隱還有墨香。
他清點一下,一共有十二卷,便先捧了六卷迴到洞口,傍著篝火小心翼翼地打開放在最上麵的那卷,才攤開幾片,就看到四個墨跡深沉、筆鋒遒勁的篆字:“蒙氏劍術”,不由得愕然,旋而大喜。
淳於幾持有世上罕見的青釭劍,少年時在姑母的督促下操練武藝,對劍術尤為癡迷,隻是一直未尋到名家指點,水平也是差強人意。
“蒙恬乃一代戰神,蒙氏劍術必有精妙,我若練成了,豈不就是一代劍俠。”他雖然生性恬淡,此刻卻是極為興奮。
他努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麵壁跪坐,低頭長拜,虔誠地祈願神明庇佑,然後盤坐,用心潛讀,不覺沉迷其中。
“蒙氏劍術”有劈、撩、刺諸法,不過秘笈載明,操練蒙氏劍術,需內合其氣,外合其形。所謂內合其氣,則為提煉真氣及至通督。
淳於幾自忖已讀懂提煉真氣的方法,便安然盤坐,先是迴想一遍運氣要訣,然後將雙手相疊放於臍下。
他雙目微閉,兩耳屏卻外界紛擾,心觀丹田,調勻唿吸,所謂“絕利一源,專一養氣”。不一會,他感覺自己漂浮起來了,若輕煙一般四處遊走,融入無盡的空間。
不知過了多久,他悠悠醒來,覺得有一股強勁的真氣在胸中激蕩,略一提氣,那股真氣竟四下亂竄,攪得自己站立不穩。
他趕緊調息凝神,靜心運氣。漸漸地,這股真氣聚於丹田,隨後沿督脈上行,意氣相隨,直抵玉枕關。
這時略一分神,忽然覺得舌尖顫麻,混身癢如螞蟻爬行,又時而溫熱時而涼爽,似乎真氣阻於關前,心想,這應該就是“積氣衝關”。
他也不敢造次,竭力調勻唿吸,導引氣流。如此再三,反而越發刺癢。實在忍耐不住了,他閉著眼睛雙手握拳,大吼一聲。驀地,隻覺得阻於關前的真氣噴湧而過,身子晃了晃,眼前一黑,如墜深淵。
良久,他恢複了些知覺,依稀記起之前仰不見日月,俯不見河海,而神遊於空冥之境。心中猜疑,莫非那就是陽神出竅,進入萬籟俱寂之境?便稍稍提了下丹田真氣,頓覺周身通泰。
“通關了?”他還不敢相信,站起略微舒展手腳,竟有一股真氣充盈全身,不由得目瞪口呆,心忖,隻是半宿,已然通關,豈非天賦異稟?
淳於幾緩緩走到洞口,雙手抱胸,昂首佇立。清涼的山風吹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渾然忘我。
更深夜靜,但見一天繁星。
wap.
/134/134218/3149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