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戚紅英的援軍抵達之前,史德威即使有再好的應對之法,也苦於兵力有限,無法付諸實施。
但現在不一樣了,援軍抵達雖達不到翻盤的效果,但有些戰術倒是可以實施,運氣好的話,未必不能堅持個三五天時間。
“所以你想讓教導師去守軍都峰。”戚紅英差不多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不能全去,最多上四個團(6200多人),萬一俄滿聯軍放棄那片區域,居庸關這邊未必頂得住。”史德威說道。
雖然有了援軍,但數量並不多,容不得史德威大肆揮霍。
“放心,我隻要三個團(4600多人)就夠了,而且保證至少牽製住兩萬敵軍!”戚紅英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或許第一師需要四個團,但教導師裝備精良,戰鬥力更加強悍,戚紅英有信心隻需要三個團,絕對能堅守軍都峰最少三天時間。
更何況,此次救援居庸關,教導師還從武器研究所那裏,順來了三件大殺器..........
居庸關前的戰鬥,並未因為教導師的抵達而暫時中止,甚至俄滿聯軍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發現明軍援軍已經抵達。
隨著時間推移,天色變暗,夜幕降臨,俄滿聯軍的進攻頻率非但沒有減緩,反而越發猛烈起來。
俄滿聯軍就是要用這種不間斷的進攻,疲憊城內守軍,倘若史德威沒有援軍,又或者趕來的隻有京城的五千守軍,還真堅持不了多久。
可惜,此次抵達的,是戚紅英的教導師,一支無論在裝備還是士兵軍事素質上,都比第一師隻強不弱的軍隊。
張曉鵬原本是北京武器研究所,最底層的一名武器試驗人員,當他與武器研究所簽訂了五年用工合同,以及終身保密協議後,便注定了後半生就算恢複了自由身,但在武器研究所的這段經曆,也不能公諸於眾。
雖然武器研究所沒有嚴格意義上,限製這些工作人員的人身自由,但出於保密協議的規定,這些工作人員除了在馬家莊內可以自由活動外,任何外出計劃,都必須提前向部門主管報備。
張曉鵬祖籍泰州人,幾年前的天災人禍,令其家破人亡,孤身一人的他,進入武器研究所已經兩年零三個月了,平時除了工作,就隻能宅在宿舍與同事喝酒聊天。
可以說今天還是張曉鵬第一次走出馬家莊,當然了,這也是他第一次加入戰場。
“張師傅,待會兒不管遇到什麽情況,千萬別慌張,跟在我們身後就行,我們會盡量保證你的安全!”一名少尉軍銜的軍官,對張曉鵬叮囑道。
戰場瞬息萬變,這名少尉也不敢百分百保證對方的安全,但從國防軍的編製不難看出,專門派出一個排進行保護,張曉鵬的待遇,至少也是團級軍官的待遇了。
第一次進入戰場,張曉鵬整個人都是蒙的,根本沒聽清楚少尉的話語。
“轟!”
一枚炮彈砸中前方不遠處的城門,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距離城門幾十米遠的地麵,都產生了些許顫抖。
“12磅(5.4千克)紅夷大炮,實心彈,最大射程2100米,殺傷範圍10*10(方圓10米),威力弱...........”張曉鵬不由自主地報出剛才炮彈落地後的數據。
作為武器實驗員,這是他兩年時間裏,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如今這個高度緊張的氛圍下,不由自主地說了出來,用以緩解心中的緊張情緒。
就在這時,居庸關的城門終於被打開,一陣陣激烈的喊殺聲,從前方隊伍中傳出,教導師主動朝關外俄滿聯軍發起了反攻。
於此同時,明軍集中全部火炮,朝著城外俄滿聯軍的一處火炮集中區域,展開了猛烈還擊。
喊殺聲,爆炸聲不絕於耳,張曉鵬的精神也是越來越緊張,嘴裏更是不由自主地,說著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武器數據,甚至連如何離開的居庸關,他自己都不知道。
張曉鵬所在的隊伍,是這次發動突襲的第二梯隊,這一梯隊目前沒有戰鬥任務,基本上每一名士兵,都攜帶著大量武器彈藥,跟隨第一梯隊負責開路的士兵前進。
由於明軍突然大規模反攻,而且還是主動出城作戰,直接打了俄滿聯軍一個措手不及。
雙方之前的戰鬥,原本就持續了一整天,俄滿聯軍雖是輪番攻擊,比城樓上的明軍要輕鬆不少,但一整日的麻木進攻,反應能力還是有所下降的。
尤其是明軍主動發起反攻之後,不少俄滿聯軍將領,以為明軍有大量援軍抵達,本能地開始收縮戰線,觀察明軍後續動作,根本不敢與對方硬碰硬。
戰機往往稍縱即逝,因為俄滿聯軍的猶豫,導致前線兵力空虛,很快便被教導師衝開了一條缺口,並順利拿下關外的軍都峰..........
“快快快,抓緊時間布防,一營繼續咬住敵軍,不給對方喘息機會,二營三營就地挖掘戰壕,構築火力點!”教導師二團團長黎潤舒大聲說道。
軍都峰他們確實拿下了,但整座山峰高度不到百米,且地勢平緩,一旦俄滿聯軍反應過來,調集重兵圍剿,沒有防禦工事的情況下,教導師三個團想要頂住對方的攻擊,還是很吃力的。
所以必須趁著現在,對方不清楚虛實,不敢貿然進攻的情況下,趕緊構築幾條簡易的防線。
第一梯隊有兩個團,其中一個就是黎潤舒的二團,他們拿下軍都峰沒多久,第二梯隊張曉鵬所在的四團,也順利抵達,並開始協助二團三團構築防線。
由於夜幕降臨,明軍又是突然發動襲擊,一時間俄滿聯軍也摸不清楚明軍的脈門,隻能全軍後撤十裏,並擺出防禦陣型,想要搞清楚明軍究竟在抽什麽瘋。
可惜,戰鬥來得快,去的也快,僅僅過去一個小時,明軍的進攻便戛然而止,出城的軍隊,也沒有再度返迴居庸關,而是直接占據軍都峰,並開始構築防禦陣線..........
張曉鵬此刻就在軍都峰最前線的戰壕之中。
他所在的區域,距離路邊僅有三百米,周圍由一塊巨大的岩石,形成的天然堡壘,前方十多米處,又是一條深達十多米的溝壑。
在這裏架設火力點,俄滿聯軍除了從左邊山坡迂迴外,基本沒能力直接抵達此處,可以說隻要側翼的一個營沒打光,張曉鵬所在的這處陣地,就絕對不會有任何敵人能踏入一步。
“張師傅,這究竟是啥玩意兒啊?槍不像槍,炮不像炮的,咱師長為何這麽寶貝這東西?”一名負責幫忙的小戰士,忍不住詢問道。
“這是迅雷機關槍,武器研究所最新研發的連發武器,射程遠,威力大,有這三挺機關槍在,敵人來再多,也休想從這裏突破!”張曉鵬自信的說道。
經曆了最初的換亂,張曉鵬此時也漸漸恢複過來,並開始給士兵們,講解起了武器方麵的知識。
沒錯,戚紅英從武器研究所弄來,還在處於試驗階段的大殺器,就是重機槍。
而且還是類似於加特林這類的,手動型多管機關槍。
由於與之前明軍研發的迅雷銃有部分相似之處,所以在未正事命名之前,研究所的人員稱唿這款武器為“迅雷機關槍”。
迅雷機關槍自動原理,與轉輪手槍發射原理相差不大,它利用一套傳動機構,使數支槍管繞一個公共軸轉動,從而完成連續射擊。
迅雷機關槍擁有獨立的鋼製彈膛(彈膛與槍管分離),它的尾部封閉並裝有撞擊火帽。
射手通過搖動曲柄帶動沿圓周均勻排列的槍管旋轉,裝滿彈藥的彈膛從供彈料鬥中進入到每根槍管後麵的閉鎖槽中。當槍管轉到某個特定位置時,擊針將彈藥擊發。
而槍管轉動到另一位置時,射擊後的彈膛則退出機槍,並完成自動退出彈殼的工作。
彈膛可以重複使用,槍管旋轉一周可完成5發(五管機槍)彈藥的裝填、擊發和退彈,每分鍾達到了200發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藥燃氣泄露等缺點,為解決這一難題,研發人員使用了才開發不久的獨立金屬彈殼彈藥。
迅雷機關槍是機械式的,需要由人力轉動搖把進行射擊,同時還得有人在一旁專門上彈,以防止卡殼。
一台迅雷機關槍,最少要三名專業人員進行操作,沒有接觸過這類槍械的士兵,短時間內還真沒法上手,戚紅英隻能冒險,讓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武器試驗員,來親自操刀了。
迅雷機關槍雖然還處於試驗階段,但也達到了最後調試關口,為了檢驗其持續作戰能力,武器研究所準備了足足三萬多發子彈,這次隨同三挺重機槍,一同運往前線。
雖然還不清楚這種槍械的平均使用壽命,但經過前期的實驗,張曉鵬等人,已經對射速、射程這類數據,有了大致了解。
迅雷機關槍為五管機槍,槍身全重約78公斤,口徑14.7毫米,最大射速200發/分鍾,采用無煙火藥後,最大有效射程高達600米。
不說別的,單就每分鍾200發的射速,以及600米的有效射程,三台迅雷機關槍封鎖山腳下的路口,絕對綽綽有餘。
這也是戚紅英敢憑借4600人,獨自麵對十萬俄滿聯軍的底氣之一。
而另一個底氣,則是36門射程高達1200米的,80毫米迫擊炮。
迫擊炮早以在當初北伐戰爭時期便以問世,但其製造工藝與成本一直十分高昂(主要是炮彈製造成本),加上大明再度統一之後,麵對的堡壘戰壕反而少了許多,在野戰之中,射程並不突出的迫擊炮,用武之地大大降低。
倒是最新研製的75毫米輕型速射炮,在性價比與產量方麵,更受國防部的青睞。
因此,迫擊炮在製造了三百門,滿足空軍與特種部隊需求後,便暫時停產了。
畢竟迫擊炮這種攻城利器,對於主要依靠城市防守的明軍而言,弊大於利,誰也不希望迫擊炮的技術泄露出去,讓敵人拿來轟擊己方的城池。
甚至可以說得虧明軍在蒙古地區,沒有使用迫擊炮,如果讓俄滿聯軍通過戰鬥,繳獲了十門以上的迫擊炮,並投入了此次攻城戰之中,那麽如今的居庸關還在不在明軍手上,真的很難預料。
當然了,迫擊炮不僅適合攻城戰,同樣因為它那超高的射速,非常適合壓製敵軍步兵。
教導師作為全軍裝備最頂尖的部隊,迫擊炮同樣也裝備了該師,這次戚紅英更是將36門迫擊炮,全部交付給了防守軍都峰的三個團集中使用............
俄滿聯軍麵對明軍的突然襲擊,短時間內陣腳大亂,明軍若是趁機發動全麵反攻,俄滿聯軍甚至有可能遭遇大敗。
如果這時候張家口的援軍能趕到,或許史德威真敢放手一搏,可惜,明軍兵力太少,隻能“虛張聲勢”一番後,再度關閉城門,等待俄滿聯軍的下一步動作。
此次反擊過後,雙方不約而同地停火,俄滿聯軍需要搞清楚明軍的真實意圖,明軍則希望這樣的停火,時間越長越好。
經過大約一個小時的探查,俄滿聯軍終於搞清楚了明軍的意圖。
“如我所料不差,這應該就是明軍的援軍的,聽前方士兵匯報,人數大約在五千人左右,與之前猜測的京城守軍相差不大。”漢岱說道。
“請你搞清楚,前線的匯報是說,對方此次出城的軍隊就有將近五千,難道明軍是傻子,不留一絲預備隊嗎?還有剛才的戰鬥你們也看到了,短短一個小時,前方足足兩萬大軍,輕易就被對方給衝散了,你覺得這會是一支守備隊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嗎?”沙俄主將耶魯木夫大聲質疑道。
“這........既然是大明的國都,想必有不少武器儲備,這些人有了更加精良的裝備,戰鬥力有所提升也是很正常的。至於預備隊方麵,想必也是明軍的陰謀,故意虛張聲勢罷了。否則,對方兵力若是足夠,剛才就應該一鼓作氣,繼續進行進攻,而不會僅僅拿下軍都峰後,便停下了腳步。”漢岱辯解道。
雖然這個理由,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但卻沒有更好的解釋了。
難不成說自己情報有誤,明軍真有更多的軍隊在京城駐紮?
但現在不一樣了,援軍抵達雖達不到翻盤的效果,但有些戰術倒是可以實施,運氣好的話,未必不能堅持個三五天時間。
“所以你想讓教導師去守軍都峰。”戚紅英差不多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不能全去,最多上四個團(6200多人),萬一俄滿聯軍放棄那片區域,居庸關這邊未必頂得住。”史德威說道。
雖然有了援軍,但數量並不多,容不得史德威大肆揮霍。
“放心,我隻要三個團(4600多人)就夠了,而且保證至少牽製住兩萬敵軍!”戚紅英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或許第一師需要四個團,但教導師裝備精良,戰鬥力更加強悍,戚紅英有信心隻需要三個團,絕對能堅守軍都峰最少三天時間。
更何況,此次救援居庸關,教導師還從武器研究所那裏,順來了三件大殺器..........
居庸關前的戰鬥,並未因為教導師的抵達而暫時中止,甚至俄滿聯軍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發現明軍援軍已經抵達。
隨著時間推移,天色變暗,夜幕降臨,俄滿聯軍的進攻頻率非但沒有減緩,反而越發猛烈起來。
俄滿聯軍就是要用這種不間斷的進攻,疲憊城內守軍,倘若史德威沒有援軍,又或者趕來的隻有京城的五千守軍,還真堅持不了多久。
可惜,此次抵達的,是戚紅英的教導師,一支無論在裝備還是士兵軍事素質上,都比第一師隻強不弱的軍隊。
張曉鵬原本是北京武器研究所,最底層的一名武器試驗人員,當他與武器研究所簽訂了五年用工合同,以及終身保密協議後,便注定了後半生就算恢複了自由身,但在武器研究所的這段經曆,也不能公諸於眾。
雖然武器研究所沒有嚴格意義上,限製這些工作人員的人身自由,但出於保密協議的規定,這些工作人員除了在馬家莊內可以自由活動外,任何外出計劃,都必須提前向部門主管報備。
張曉鵬祖籍泰州人,幾年前的天災人禍,令其家破人亡,孤身一人的他,進入武器研究所已經兩年零三個月了,平時除了工作,就隻能宅在宿舍與同事喝酒聊天。
可以說今天還是張曉鵬第一次走出馬家莊,當然了,這也是他第一次加入戰場。
“張師傅,待會兒不管遇到什麽情況,千萬別慌張,跟在我們身後就行,我們會盡量保證你的安全!”一名少尉軍銜的軍官,對張曉鵬叮囑道。
戰場瞬息萬變,這名少尉也不敢百分百保證對方的安全,但從國防軍的編製不難看出,專門派出一個排進行保護,張曉鵬的待遇,至少也是團級軍官的待遇了。
第一次進入戰場,張曉鵬整個人都是蒙的,根本沒聽清楚少尉的話語。
“轟!”
一枚炮彈砸中前方不遠處的城門,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距離城門幾十米遠的地麵,都產生了些許顫抖。
“12磅(5.4千克)紅夷大炮,實心彈,最大射程2100米,殺傷範圍10*10(方圓10米),威力弱...........”張曉鵬不由自主地報出剛才炮彈落地後的數據。
作為武器實驗員,這是他兩年時間裏,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如今這個高度緊張的氛圍下,不由自主地說了出來,用以緩解心中的緊張情緒。
就在這時,居庸關的城門終於被打開,一陣陣激烈的喊殺聲,從前方隊伍中傳出,教導師主動朝關外俄滿聯軍發起了反攻。
於此同時,明軍集中全部火炮,朝著城外俄滿聯軍的一處火炮集中區域,展開了猛烈還擊。
喊殺聲,爆炸聲不絕於耳,張曉鵬的精神也是越來越緊張,嘴裏更是不由自主地,說著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武器數據,甚至連如何離開的居庸關,他自己都不知道。
張曉鵬所在的隊伍,是這次發動突襲的第二梯隊,這一梯隊目前沒有戰鬥任務,基本上每一名士兵,都攜帶著大量武器彈藥,跟隨第一梯隊負責開路的士兵前進。
由於明軍突然大規模反攻,而且還是主動出城作戰,直接打了俄滿聯軍一個措手不及。
雙方之前的戰鬥,原本就持續了一整天,俄滿聯軍雖是輪番攻擊,比城樓上的明軍要輕鬆不少,但一整日的麻木進攻,反應能力還是有所下降的。
尤其是明軍主動發起反攻之後,不少俄滿聯軍將領,以為明軍有大量援軍抵達,本能地開始收縮戰線,觀察明軍後續動作,根本不敢與對方硬碰硬。
戰機往往稍縱即逝,因為俄滿聯軍的猶豫,導致前線兵力空虛,很快便被教導師衝開了一條缺口,並順利拿下關外的軍都峰..........
“快快快,抓緊時間布防,一營繼續咬住敵軍,不給對方喘息機會,二營三營就地挖掘戰壕,構築火力點!”教導師二團團長黎潤舒大聲說道。
軍都峰他們確實拿下了,但整座山峰高度不到百米,且地勢平緩,一旦俄滿聯軍反應過來,調集重兵圍剿,沒有防禦工事的情況下,教導師三個團想要頂住對方的攻擊,還是很吃力的。
所以必須趁著現在,對方不清楚虛實,不敢貿然進攻的情況下,趕緊構築幾條簡易的防線。
第一梯隊有兩個團,其中一個就是黎潤舒的二團,他們拿下軍都峰沒多久,第二梯隊張曉鵬所在的四團,也順利抵達,並開始協助二團三團構築防線。
由於夜幕降臨,明軍又是突然發動襲擊,一時間俄滿聯軍也摸不清楚明軍的脈門,隻能全軍後撤十裏,並擺出防禦陣型,想要搞清楚明軍究竟在抽什麽瘋。
可惜,戰鬥來得快,去的也快,僅僅過去一個小時,明軍的進攻便戛然而止,出城的軍隊,也沒有再度返迴居庸關,而是直接占據軍都峰,並開始構築防禦陣線..........
張曉鵬此刻就在軍都峰最前線的戰壕之中。
他所在的區域,距離路邊僅有三百米,周圍由一塊巨大的岩石,形成的天然堡壘,前方十多米處,又是一條深達十多米的溝壑。
在這裏架設火力點,俄滿聯軍除了從左邊山坡迂迴外,基本沒能力直接抵達此處,可以說隻要側翼的一個營沒打光,張曉鵬所在的這處陣地,就絕對不會有任何敵人能踏入一步。
“張師傅,這究竟是啥玩意兒啊?槍不像槍,炮不像炮的,咱師長為何這麽寶貝這東西?”一名負責幫忙的小戰士,忍不住詢問道。
“這是迅雷機關槍,武器研究所最新研發的連發武器,射程遠,威力大,有這三挺機關槍在,敵人來再多,也休想從這裏突破!”張曉鵬自信的說道。
經曆了最初的換亂,張曉鵬此時也漸漸恢複過來,並開始給士兵們,講解起了武器方麵的知識。
沒錯,戚紅英從武器研究所弄來,還在處於試驗階段的大殺器,就是重機槍。
而且還是類似於加特林這類的,手動型多管機關槍。
由於與之前明軍研發的迅雷銃有部分相似之處,所以在未正事命名之前,研究所的人員稱唿這款武器為“迅雷機關槍”。
迅雷機關槍自動原理,與轉輪手槍發射原理相差不大,它利用一套傳動機構,使數支槍管繞一個公共軸轉動,從而完成連續射擊。
迅雷機關槍擁有獨立的鋼製彈膛(彈膛與槍管分離),它的尾部封閉並裝有撞擊火帽。
射手通過搖動曲柄帶動沿圓周均勻排列的槍管旋轉,裝滿彈藥的彈膛從供彈料鬥中進入到每根槍管後麵的閉鎖槽中。當槍管轉到某個特定位置時,擊針將彈藥擊發。
而槍管轉動到另一位置時,射擊後的彈膛則退出機槍,並完成自動退出彈殼的工作。
彈膛可以重複使用,槍管旋轉一周可完成5發(五管機槍)彈藥的裝填、擊發和退彈,每分鍾達到了200發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藥燃氣泄露等缺點,為解決這一難題,研發人員使用了才開發不久的獨立金屬彈殼彈藥。
迅雷機關槍是機械式的,需要由人力轉動搖把進行射擊,同時還得有人在一旁專門上彈,以防止卡殼。
一台迅雷機關槍,最少要三名專業人員進行操作,沒有接觸過這類槍械的士兵,短時間內還真沒法上手,戚紅英隻能冒險,讓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武器試驗員,來親自操刀了。
迅雷機關槍雖然還處於試驗階段,但也達到了最後調試關口,為了檢驗其持續作戰能力,武器研究所準備了足足三萬多發子彈,這次隨同三挺重機槍,一同運往前線。
雖然還不清楚這種槍械的平均使用壽命,但經過前期的實驗,張曉鵬等人,已經對射速、射程這類數據,有了大致了解。
迅雷機關槍為五管機槍,槍身全重約78公斤,口徑14.7毫米,最大射速200發/分鍾,采用無煙火藥後,最大有效射程高達600米。
不說別的,單就每分鍾200發的射速,以及600米的有效射程,三台迅雷機關槍封鎖山腳下的路口,絕對綽綽有餘。
這也是戚紅英敢憑借4600人,獨自麵對十萬俄滿聯軍的底氣之一。
而另一個底氣,則是36門射程高達1200米的,80毫米迫擊炮。
迫擊炮早以在當初北伐戰爭時期便以問世,但其製造工藝與成本一直十分高昂(主要是炮彈製造成本),加上大明再度統一之後,麵對的堡壘戰壕反而少了許多,在野戰之中,射程並不突出的迫擊炮,用武之地大大降低。
倒是最新研製的75毫米輕型速射炮,在性價比與產量方麵,更受國防部的青睞。
因此,迫擊炮在製造了三百門,滿足空軍與特種部隊需求後,便暫時停產了。
畢竟迫擊炮這種攻城利器,對於主要依靠城市防守的明軍而言,弊大於利,誰也不希望迫擊炮的技術泄露出去,讓敵人拿來轟擊己方的城池。
甚至可以說得虧明軍在蒙古地區,沒有使用迫擊炮,如果讓俄滿聯軍通過戰鬥,繳獲了十門以上的迫擊炮,並投入了此次攻城戰之中,那麽如今的居庸關還在不在明軍手上,真的很難預料。
當然了,迫擊炮不僅適合攻城戰,同樣因為它那超高的射速,非常適合壓製敵軍步兵。
教導師作為全軍裝備最頂尖的部隊,迫擊炮同樣也裝備了該師,這次戚紅英更是將36門迫擊炮,全部交付給了防守軍都峰的三個團集中使用............
俄滿聯軍麵對明軍的突然襲擊,短時間內陣腳大亂,明軍若是趁機發動全麵反攻,俄滿聯軍甚至有可能遭遇大敗。
如果這時候張家口的援軍能趕到,或許史德威真敢放手一搏,可惜,明軍兵力太少,隻能“虛張聲勢”一番後,再度關閉城門,等待俄滿聯軍的下一步動作。
此次反擊過後,雙方不約而同地停火,俄滿聯軍需要搞清楚明軍的真實意圖,明軍則希望這樣的停火,時間越長越好。
經過大約一個小時的探查,俄滿聯軍終於搞清楚了明軍的意圖。
“如我所料不差,這應該就是明軍的援軍的,聽前方士兵匯報,人數大約在五千人左右,與之前猜測的京城守軍相差不大。”漢岱說道。
“請你搞清楚,前線的匯報是說,對方此次出城的軍隊就有將近五千,難道明軍是傻子,不留一絲預備隊嗎?還有剛才的戰鬥你們也看到了,短短一個小時,前方足足兩萬大軍,輕易就被對方給衝散了,你覺得這會是一支守備隊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嗎?”沙俄主將耶魯木夫大聲質疑道。
“這........既然是大明的國都,想必有不少武器儲備,這些人有了更加精良的裝備,戰鬥力有所提升也是很正常的。至於預備隊方麵,想必也是明軍的陰謀,故意虛張聲勢罷了。否則,對方兵力若是足夠,剛才就應該一鼓作氣,繼續進行進攻,而不會僅僅拿下軍都峰後,便停下了腳步。”漢岱辯解道。
雖然這個理由,連他自己也不相信,但卻沒有更好的解釋了。
難不成說自己情報有誤,明軍真有更多的軍隊在京城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