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官兵,扮成蒙古騎兵,大搖大擺地出現在了大明與蒙古邊界地區。


    殊不知,明軍早已得到國安二處提供的情報,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真偽。


    “既然韃子喜歡自作聰明,末將懇請師長,讓末將帶領三個團,前去會一會這幫八旗兵,看看這幾年,他們有沒有長進!”汪盛眼中燃起熊熊戰火。


    當年江陰突圍戰,直到現在汪盛都記憶猶新,尤其是滿清的騎兵,差點成為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若非最後關頭,王國興與戚誌豐及時趕來增援,汪盛手下兩萬鄉勇,以及十萬平民百姓,都將成為那一萬滿清騎兵的刀下亡魂。


    打那以後,汪盛加入國防軍,便一直苦思步兵對付騎兵的辦法,加上國防軍本就以步兵居多,為了對抗騎兵,遠程單兵武器的研發從未停止過。


    然而在汪盛看來,武器裝備隻是一方麵,最重要的還是士兵的軍事素質,臨危不亂,令行禁止,行動迅速,才是對付騎兵的最佳辦法。


    騎兵相比於步兵,本就在體型方麵,擁有壓迫性優勢,心理素質是步兵麵對騎兵時最重要的一環。


    因此,汪盛手下士兵,最基本的一項訓練科目,便是傳遞炸藥包。


    一眾戰士圍坐一圈,將炸藥包的引線點燃,然後一個一個快速傳遞,直到引線即將燃燒殆盡,才能將其扔進防爆坑中。


    炸藥包百分之百是真的,但好在威力並不算太大,一般就算在手上爆炸也不至於死人,頂多傷殘罷了。


    但就算這樣,剛開始時,也會將一眾士兵嚇得半死,往往引線還剩一半,就有士兵忍不住將其扔進了防爆坑。


    後來,汪盛決定在軍中實施獎懲製度,以班為單位,進行勇氣大比拚,在傳遞炸藥包的過程中,堅持時間最久,並且沒有引發安全事故的前三名,獎勵一星期頓頓有肉吃。


    而最後的三個班級,不僅要接受沒肉吃的懲罰,還得連續一個星期,幫贏了的班級,洗一星期的床單跟衣服。


    當然,這種比拚的規模,基本都定在連一級,一個連十個班,至少要勝過三分之一的班級才行。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凡有一絲熱血的士兵,就不希望一直給人家洗衣服,甚至內褲跟臭襪子。


    於是競爭自然也就變得激烈起來。


    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全軍士兵的心理素質,普遍提升了不少,如今就算一枚拉著了引信的手榴彈仍在身邊,不少士兵也會從容地將其撿起,並扔出自己的戰壕。


    光心裏素質過硬還不行,知曉明軍火器厲害之後,敵人如今都學乖了,根本不會衝擊陣型牢固的明軍軍陣,而是會選擇找尋各種機會,利用速度優勢,實施突然襲擊,獵殺那些落單的士兵,或者進攻那些防守力量薄弱的區域。


    一旦明軍火炮照顧不到位,那麽麵對騎兵的高速衝鋒,士兵們往往隻有一輪還擊時間。


    這就要求明軍士兵,能做到一擊必殺,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敵人造成最大的殺傷力,從而打破敵軍騎兵那一往無前的氣勢。


    說難聽一點,汪盛要求手下的士兵,在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就算是戰死,也得拉上一個墊背的。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那麽汪盛手下的士兵,就必須掌握高超的槍法,做到一擊斃命。


    大明國防軍平日的射擊練習本就十分頻繁,子彈那都是可勁兒了造,沒在靶場上打過一兩百發子彈的士兵,那都沒資格稱之為老兵。


    每名新兵入營之後,後勤裝備部都為其準備了兩支步槍,一支用來平日裏練習打靶,直到將這支步槍的槍管打報廢,才能拿起另一支步槍上陣殺敵。


    明軍士兵的槍法,是靠子彈喂出來的,汪盛手下的部隊,平時不僅要打固定靶,還得專門練習移動靶,而且是那種高速移動靶。


    在靶場上,汪盛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戰馬拉動豎起靶子的馬車,高速向打靶士兵,進行斜線移動,從最遠的一百米,到距離士兵最近之處僅有十米。


    這期間,靶車一直保持高速移動,而士兵隻能有一次開槍的機會,無論在哪個距離,隻有命中才算合格,三十米之外算良好,五十米之外稱得上優秀,而能在一百米最遠距離便命中的,則稱之為神槍手。


    良好的心理素質,加上超高的首發命中率,便是邱遠山這支部隊,在肅州地區連戰連捷的基本保障。


    聽聞汪盛想要率領三個團出關撩撥清軍,邱遠山想也沒想,便直接拒絕,而且措辭及其嚴厲:“你想引發全麵戰爭?”


    沒錯,在邱遠山看來,他手上這點兵力,據城而守倒是沒問題,可真要出城與五萬清軍野戰,就算全都是精兵強將,那也是在自討苦吃。


    而且清軍一旦展開還擊,肅州衛後麵隱藏的七八萬大軍,絕對不會坐視十三師吃虧,打起來那就是全麵開戰了。


    這會兒蒙古的事情還未徹底解決,朝廷三令五申不得越境作戰,這真要開打了,那些還未下定決心的蒙古貴族們,還不立馬反悔,坐看俄滿聯軍與大明軍隊廝殺?


    軍人確實不應該幹政,但軍人打仗的目的,卻又是為了政治服務,邱遠山也想打,可朝廷精心準備了一年之久,絕對不能因為一時衝動,打亂了朝廷的部署。


    “可是........韃子在此布置重兵,擺明了是要截殺巴圖爾琿台吉,我們如果坐視不管,沒有巴圖爾琿台吉的號召力,蒙古諸部也不會輕易答應大明的條件啊!”汪盛想要從側麵說服邱遠山。


    在他看來,對方既然要偽裝成蒙古騎兵,那麽明軍同樣也可以從這方麵做文章,給對方來個出其不意。


    如果能吃掉這支部隊最好,就算不行,將其驅逐出這片區域,為巴圖爾琿台吉掃清入明的障礙,也是好的。


    “情報上不是說了嘛?還有一兩天巴圖爾琿台吉的部隊才有可能抵達這裏,如果路上遇到追擊,三四天也有可能,我們有的是時間準備,要不要打,該怎麽打,還真不是我們能做主的。來人,去將這裏的情況,匯報給季東明軍長,十三師全體待命,隨時等候上麵的指示!”邱遠山說道。


    幾萬大軍接近大明邊境,這還真不是區區一個師長說打就能打的事情。


    然而,當前線將這份情報交由後方時,西北戰區總指揮張超也頭大了。


    按照邱遠山傳來的消息,相信隻要運作得當,絕對有可能一舉吃掉眼前這支五萬人左右的清軍。


    可關鍵國防部已經下了死命令,巴圖爾琿台吉入關之前,明軍隻能死守邊關,不得主動出擊,給予蒙古諸部一絲猶豫的機會。


    “要我說,咱們管那麽多幹嘛?反正遲早要打,趁機多消滅清軍一點有生力量有何不可?這些蒙古人都到這步田地,真要敢不妥協,咱們國防軍照樣能揍得他們服服帖帖!”季東明就看不慣這種猶猶豫豫的行事作風。


    “軍令如山,沒有國防部授權,擅自出擊,那就是違背軍令,按律當斬!”撈不著仗打,張超心裏早就窩了一肚子火。


    “其實,國防軍不能出動,不代表仆從軍不能動,之前那些逃入大明境內,被我們集合起來的蒙古騎兵,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西寧承宣布政使張同敞,忽然不聲不響地說道。


    承宣布政使司為明朝的地方行政機關,前身為元朝的行中書省,意涵取自“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以下於有司。”


    明朝時承宣布政使的轄區是國家一級行政區,簡稱“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稱“行省“。


    在正式的文件中,避免使用元朝的“行省“一詞,所以在地名下加“等處“。


    布政使司設左、右承宣布政使各一人,即一級行政區最高行政長官。


    而一省之刑名、軍事則分別由提刑按察使司,與都指揮使司管轄。


    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合稱為“三司“,皆為省級行政區最高機關,三司首長同秩同階從二品,相當於後世的省委常委。


    如今西北地區劍拔弩張,西寧承宣府布政使自然將辦公地點遷移至距離前線不遠處,一來便於就近安頓南逃的蒙古各部族,軍方隻管打仗,安撫災民,調撥物資這種事,還是得地方政府來做。


    二來嘛,同樣也是為了更好地替軍方服務,一旦戰爭爆發,布政使第一時間就能得到消息,組織百姓往前線運送軍用物資,招募預備役,這些都離不開布政使的協助。


    所以這段時期,基本大小軍事會議,承宣府布政使張同敞都會參與其中。


    張同敞,字別山,湖北江陵人,明末抗清名臣,民族英雄,名相張居正曾孫,以蔭補中書舍人。


    張同敞自幼聰俊,並且追求為人要忠義,擅長詩賦和書法,為官時期以“執殳荷戈,效死疆場”的祖訓為勉。


    當年朱由檢在南明主持抗清時,張同敞任職杭州知府,為南明抗清募集了大量錢糧物資,甚至麵對南京危局以及近在咫尺的福建“動亂”之際,張同敞選擇了杭州“不設防”,將全部守軍,派遣至南京前線,參與南京保衛戰。


    而且他治下的杭州,更是除蘇州之外,最先響應全國改革的城市之一,此人絕對屬於大公無私,為國為民之輩。


    李鴻飛組建內閣之時,曾考慮調其入京,主持全國各項改革事宜,但被婉拒,最終張同敞主動申請,帶著大量高產、耐旱的農作物,前往西北邊陲地區,為當地老百姓,謀求一條致富之路。


    短短兩年時間,曾經匪患嚴重的西北邊陲,如今已然大變樣,到處都是開荒耕種的農民,百姓的生活有了盼頭,誰還願意幹那掉腦袋的買賣?


    就連這片地區的人口,都比兩年前增長了近三成,如果不是因為蒙古地區爆發戰爭,張同敞甚至已經計劃重開絲綢之路了。


    連張超也沒想到,這樣一個一心投身經濟發展,為百姓安身立命的儒臣,關鍵時刻,竟然也有一股狠勁,輕易便解決了軍方如今最大的難題。


    “沒錯!國防軍不適合主動開戰,可沒說那些蒙古人也不能出戰啊!滿清用蒙古騎兵做幌子,那咱們就給他派一支真正的蒙古騎兵!”張超很快便明白過來。


    朝廷不同意現在開戰,主要是擔心蒙古諸部趁機反水,畢竟蒙古諸部有不少貴族,直到現在還幻想著保持蒙古地區的獨立性。


    甚至在有些人看來,巴圖爾琿台吉一天沒戰敗,蒙古諸部就一直有機會獨自“複國”。


    所以在巴圖爾琿台吉敗退入關之前,無論大明說什麽,這些蒙古人也都隻是敷衍了事。


    不過敷衍歸敷衍,但蒙古諸部在大明境內還是十分配合的,大明如果要北上與俄滿聯軍開戰,騎兵自然也是必須的軍種,但大明目前能稱得上步騎兵的軍隊,也才剛滿一個軍。


    要想短時間內組建一支能上戰場的騎兵部隊,還真得依靠蒙古人不可。


    於是蒙古仆從軍部隊,便由此誕生了。


    大明庇護這些蒙古普通老百姓,其中的青壯怎麽也得幫助大明抵禦俄滿聯軍的入侵吧!


    而且在這些蒙古人看來,組建騎兵部隊,也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率軍殺迴蒙古大草原,於是明軍隻是稍微一提,就在短時間內,組建起了一支三萬人的蒙古騎兵部隊。


    如今大明還不能正式出關作戰,但剛好這支蒙古騎兵無所顧忌,加上是為了接應巴圖爾琿台吉的部隊,相信蒙古諸部都不會反對此次作戰的。


    “讓蒙古人先跟滿清消耗,這主意確實不錯,可搞了半天,我們自己卻撈不著仗打,這讓我迴去怎麽跟邱遠山他們交代啊!”季東明終於說出了實話。


    幾個月前,寧夏衛的第八師與沙俄人幹了一仗,大漲了大明軍威,並且受到朝廷大肆嘉獎,這令整個西北地區的國防軍都羨慕不已。


    如今自己防區好不容易也來了一群不開眼的家夥,結果卻隻能眼巴巴地,看著滿滿的軍功從嘴邊溜走,說不眼饞是不可能的。


    “得了吧!要不了多久,整個西北地區的野戰軍,都將進入蒙古作戰,到時候還怕沒有軍功可撈?勞資先把話撂在這裏,到時候你們第五軍如果慫了,可別怪我調你們去守後勤!”張超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您的意思..........第五軍到時候有可能作為先鋒部隊入蒙作戰?”季東明聽出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想當先鋒?那就先把眼前的任務做好了!蒙古仆從軍總共隻有不到三萬,而且其中一萬還在寧夏衛訓練,肯定趕不上這場戰鬥。兩萬蒙古騎兵對戰五萬滿清韃子,哪怕是偷襲,勝算估計也不高。所以我們需要派出偵察兵潛入前方沙漠,找到穿越大漠過來的巴圖爾琿台吉主力,裏應外合之下,才有可能打出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張超說道。


    論偽裝滲透的能力,常年駐守在這片沙漠地區的第十三師敢說第二,還真沒人敢說第一。


    沙漠行軍,沙漠生存,一直是第十三師的常規訓練項目,前方的這片沙海,幾乎成了邱遠山師的後花園了。


    “保證完成任務!”季東明欣喜道。


    原本以為沒他們什麽事了,結果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滲透任務,這下迴去,總算能給邱遠山那小子一個交代了。


    “對了!你們的部隊,如果在大漠中發現巴圖爾琿台吉的軍隊,有可能的話,找到一個叫韓寶豐的漢人,把這封信交給對方,他看過之後,會明白該怎麽做的。”國安二處的一名官員,這時忽然拿出一封密信,交給季東明。


    看這樣子,外勤處的這幫家夥,又在憋著什麽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6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窮癌晚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窮癌晚期並收藏大國崛起16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