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曆代官員的餉銀並不高,明太祖時期頒布的餉銀製度,還並不是發放銀錢,而是直接發放糧食,也就是一種類似於糧票的東西。


    一名從六品的官員,每月俸祿為八石糧食,當時一石大米為九十斤,也就是說,一名從六品官員,每月的俸祿為大米七百二十斤。


    在明朝中期,米價最便宜的那段時間,一石大米,僅需三百文,不少朝中官員,拿著糧票兌換銀錢,結果隻有區區幾兩紋銀,甚至連喝頓酒都不上,可謂是淒慘無比。


    然而這還不算最慘的,因為就算糧價降低,官員們領取的卻是糧票,一個月幾百斤大米,雖然過不了奢侈生活,至少全家老少吃飽飯還是沒問題的。


    隨著糧價上漲,加上明朝政府,在正統元年(1436)以後,又出台了新政策:“弛用銀之禁,朝野率皆用銀。”


    從此白銀作為正式合法的貨幣來流通,市場上的物價,也由銅錢改為白銀來結算,而官員的俸祿,自然也變成了白銀。


    按照當時一兩白銀購買一石大米的物價標準,從六品的官員俸祿,就變成了每月八兩白銀。


    雖然算起來,官員非但沒虧,而且比最低時,一個月二兩白銀翻了好幾番,但是如今連年旱災,不少地方糧價飛漲,北方地區的糧價,甚至漲到了二兩銀子一石的天價。


    以前每月能領到八石糧食的從六品官員,如今一個月的俸祿,僅僅隻能購買六石多一點,而且朝廷還經常拖欠俸祿,很多品級較低的官員,甚至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


    這糧價問題與俸祿問題,原本不是普通老百姓所關心的,可李鴻飛口氣如此之大,一下子將官員的俸祿翻了二點五倍,很快便成為了老百姓熱議的話題。


    甚至不少正在排隊的匠人,此時心裏也沒底了,工錢翻倍是好事,可天上又沒掉餡餅,怎麽可能好事一下子就砸到這些匠人身上?


    “大家稍安勿躁,本官說話算話,這官員俸祿,是朝廷定下的統一標準,這確實沒辦法更改,但畢大人乃是商業部的官員,他的俸祿一部分由朝廷發放,也就是從六品官員應得的八兩紋銀,另一部分,由蘇州重工的董事長周福仁先生發放,因為周福仁投資了官辦企業,他的企業需要招募大量匠人技師,朝廷與周先生屬於合作關係,雖然給周先生提供匠人技師,但工錢還是需要周先生自己掏腰包的。”李鴻飛大聲解釋道。


    “而且不單隻有周先生的企業,但凡我們蘇州的官辦企業,裏麵出色的匠人技師,都能通過各自的技能考核,再獲得官職的同時,享有朝廷與東家,兩份餉銀待遇,這也就是本官當初告示上說的,雙倍工資承諾。”


    李鴻飛可不敢挑戰大明官員的餉銀製度,隻能打打擦邊球,而且他跟朱由檢的解釋也很簡單,就是讓朝廷,用餉銀與官職,吸引住那些匠人,一旦控製了這些匠人,讓他們全都站在朝廷這邊,那朝廷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商人拖後腿了。


    籠絡匠人,等於是將商人綁上了大明的戰車,這一筆買賣,朱由檢怎麽算都不虧。


    至於商人這邊,李鴻飛更是一副大善人嘴臉,朝廷既然得了四成股份,自然得履行朝廷的義務,幫你們出一半的工資,讓你們能賺更多錢,你們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所以兩邊都搞定之後,總算是形成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麵,就算商人之中那些有遠見的家夥,也不敢多說什麽,畢竟朝廷都占了四成產業,還給他們封了官,籠絡匠人,讓其死心塌地幹活,難道不應該?


    而那些沒能加入商業部的朝廷官員,也隻能羨慕妒忌恨了,想拿雙份工資,那你去考個匠人執照啊!


    之前不受待見的匠人職業,如今在蘇州,卻成了香餑餑職業。


    圍觀的老百姓,聽完李鴻飛的解釋,更是躁動起來。


    朝廷的餉銀能否兌現,這個很難說,但周福仁是誰,那可是蘇州首富,他難道還會因為區區幾十兩銀子而賴賬?


    “大人,我乃城東鐵匠鋪的趙二牛,俺專注打鐵三十年,技術方麵,在這蘇州敢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您看俺能加入那商啥部嗎?”一個魁梧的肌肉大漢,忽然對李鴻飛說道。


    好家夥,一來就是一個專注三十年的猛人,看對方年紀,也就四十來歲,十歲就開始打鐵,能掄地動大錘麽。


    不過周圍的老百姓並沒有議論什麽,顯然此人在蘇州城,還是有些名氣的。


    “俺是城北李鐵彈,祖上三代都是木匠,這蘇州城差不多有一半家具,都是俺家打造的,大人俺也想當官賺大錢。”一個長相清秀的少年說道。


    “切!你老子跟你爺爺的木器活兒確實不錯,你個小後生還欠點火候,迴去在多練練吧!”


    “就是,上次給我家老爺製的那張八仙桌,還得墊本書在下麵才能保證平衡,若不是你爺爺親自賠罪,我家老爺非得讓你賠錢不可。”有人跟著起哄。


    “大人俺是...........”


    “..........”


    本地的一些匠人,聽聞李鴻飛的解釋,已經按耐不住,一時間紛紛開始自我推銷起來。


    “別急,別急,本次招人,數量會很多,大家按秩序排隊,一個一個來。”李鴻飛笑著說道。


    他如今可是大官,自然得有大官的架子,能讓他親自出手的,隻能是大魚,這些普通的小魚小蝦,還是交給下麵的官員處理吧。


    “大人,周董事長那邊銀錢還沒到位,而且選址還需要不少時間,這提前就將所有匠人招齊,怕是要增加一筆費用啊!”有官員擔心道。


    這人是周福仁推薦的,以前在北方經商,與周福仁有商業上的來往,後來李自成禍亂北方,此人不得已放棄家業來到蘇州,投靠在周福仁門下,做了一名賬房先生。


    如今李鴻飛增開商業部,需要大量有經商經驗的人進行打理,周福仁為了送李鴻飛一個人情,同時也是為了幫自己這朋友一把,這才推薦對方加入了商業部。


    李鴻飛看了對方一眼,笑著說道:“不愧是商人,這點人工成本都開始算計了,不過這人才可是最寶貴的財富,本官寧願花錢養著,也不想他們就這樣白白流失,這樣吧,你去跟其他幾家官辦企業商量,看看他們需不需要匠人,告訴他們,興許這裏麵,有比他們手下更好的匠人也不一定,讓他們有興趣的,自己親自過來挑選。”


    “另外,那些沒有加入官辦企業的,也允許他們過來招募匠人,但是你記住了,最好的匠人,必須留給官辦企業。”


    李鴻飛的想法很簡單,現在用不到,不代表以後用不到,先將人招過來,到時候來個競爭上崗,也給那些以為拿了鐵飯碗的匠人們一點緊迫感。


    然而他也沒想到,他這一無心之舉,竟然打造出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綜合性人才交易市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6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窮癌晚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窮癌晚期並收藏大國崛起16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