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醒過來是一天半以後的事情了。


    考完試之後他就迴到了自己的出租小屋裏麵倒頭就睡,一覺睡到一天半以後,起來一看,天都黑了,看了看時辰,發現現在是子夜。


    他一時間還沒有弄清楚現在是什麽日子,但是清醒之後,一種巨大的失落感便迎麵襲來了。


    考砸了。


    他知道自己考砸了。


    考場上身體的難受和頭腦的混沌讓他意識到自己一定沒有做好文章,考到後來全靠一股意念在支撐,他自己已經非常清楚自己這次考試的結局是怎麽樣的——如果沒有奇跡發生,就是落榜了。


    自己已經三十六歲了,科考十數年,去年好不容易考上了舉人,本想著今年一鼓作氣考上進士光宗耀祖,給科考之路畫上一個句號,結果卻敗在了這無法適應的極度嚴寒和不爭氣的身體之上。


    家裏已經沒有更多的積蓄讓自己考科舉了,所以這才不得不外出謀生,結果好不容易考上舉人,卻無法更進一步,這對於剛剛以為自己要走上人生巔峰的徐光啟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他開始懷疑自己能否在科舉之路上更進一步,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可以成為進士,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甚至某些時候,他就覺得停下來也好,反正作為一個舉人,已經有了一個做官的資格,有了官身,得以免稅,自然會有人把土地投獻到自己名下。


    因為家貧而不得不出來讀書考試尋找出路的自己,其實在考中舉人的時候就已經達成了目的。


    結果當時那種得中解元的快感將自己的冷靜全部衝垮了,居然覺得自己有能力向更高一個層次的進士衝擊一下,但是思來想去,考中順天府的解元對於自己而言未必不是一種幸運,是因為主考官賞識自己自己才得以考中解元。


    運氣用完了吧?


    盡管成績還有一個月才會公布,但是徐光啟已經基本上不抱希望了。


    真的,就那種文章,自己看了都覺得難受,怎麽還能有更進一步的底氣呢?


    現在該做的不是考慮考試的名次,而是該考慮離開京師迴到南方繼續自己的人生了,科考已經沒有希望,那不如就做個舉人老爺富足安穩的度過一生吧!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大半夜的,徐光啟裹著衣服起身,開始在自己的小屋裏麵收拾起了自己的行李。


    衣服,書本,些許銀兩,其實東西無非就是這麽些東西,作為一名趕考舉子,身上還能有什麽呢?


    這就是老家可以給自己置辦的為數不多的盤纏了,家道中落的徐家是支撐不了一個又一個三年的,等他迴家就要開始為這些年家裏為自己的付出進行迴報了。


    徐光啟收拾好了櫃子裏的東西,又把床底下的幾個盒子拿了出來,等到他看到一個細長的盒子的時候,忽然愣住了。


    這是……


    徐光啟默默的打開了這盒子,朝裏頭看了看。


    那杆燧發銃還好端端的躺在盒子裏,當初這杆燧發銃隨著蕭如薰的那封信一起被自己放在了盒子裏,藏在了床底下,因為擔心看了信之後會對自己的考試準備產生影響,徐光啟就沒有看,而是準備考完試之後再看,一來二去,竟然也淡忘了。


    徐光啟把燈點的更亮了一些,打開了這封信。


    他本以為一個武將就算讀過些書認識些字也寫不出什麽東西,最多是一些關懷的話,一些自己在朝中關係的描述等等,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蕭如薰沒有說這些,除了開頭的一些寒暄之外,就是陳述自己的誌向和理念。


    “我雖為武將,但也知道禮義廉恥,從小便明白讀書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治國,也是為了在危難之際得以救國。”


    “讀書是為了什麽,我是武將世家,無法做文官,讀書還有用嗎?我曾這樣詢問授業恩師,恩師思慮良久,對我說,讀書是為了天下蒼生。”


    “那是我尚且年幼,不明白讀書怎就是為了天下蒼生,我一武將讀書居然是為了天下蒼生,豈不可笑?”


    “待到寧夏之役結束之後,我才明白,我讀書所學到的那些東西,得到的知識,全都用在了對抗外敵之上,獲得勝利,斬將奪旗,平定叛亂,恢複民生,這大概就是授業恩師所想要告訴我的。”


    “我曾聽聞江南文教昌盛之地多有讀書人考取舉人功名之後便止步不前,從讀書人化為鄉野豪紳,借舉人之特權而大肆斂財,兼並土地,驕奢淫逸,顛倒黑白,我便疑惑,讀書難道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富裕並且魚肉鄉裏嗎?”


    “當讀書成為心思惡劣之人魚肉鄉裏之階梯,讀書還有什麽意義?孔聖人所言的一切還有什麽意義?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豪言壯語還有什麽意義?若不能做到經世致用,一切的學識都不過是擺設而已。”


    “如薰以為,如果讀書隻是為了讓自己更富裕而不是心懷天下救國救民,那麽讀書就沒有任何意義,隻是讓天下之間又多了一個會用自己的學識欺壓百姓欺騙朝廷的斯文敗類罷了。”


    “讀書人都鄙視武人粗鄙,可是他們讀了書以後所做的事情難道不比我這個武將所作的更加粗鄙嗎?以文亂法之舉難道就是文雅之舉嗎?”


    “救國救民並非是讀書人的特權,而是天下人都該去做的事情,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讀書人之天下,救國救民非一二讀書人所能完成,而需要天下人群策群力方能完成。”


    “天下讀書人不過三十萬,而黎民百姓卻有萬萬之數,三十萬讀書人安能扶持萬萬黎庶之國?需天下人無分士農工商,皆願出力,需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群策群力,則天下大有所望也,正是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如薰不才,雖然隻是一武將一匹夫,卻也願將天下興亡負於肩上,用讀書征戰所得來的一切為天下興盛盡一份綿薄之力。”


    “先生若願助我一臂之力,緬甸鎮大門永遠為先生敞開,先生若願在朝廷做官,如薰則願與先生為友人,望先生勿要忘卻讀書科考之根本,身在朝廷亦能憂國憂民,勿忘張江陵,固如薰之所願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