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人個個都盼星星盼月亮盼著朱炳俊迴來,可是信一封一封的發出去,卻都像石沉大海了一樣,一個迴音都沒有。
這和以前朱炳俊出去打仗可不太一樣了,朱炳俊的長子也被他帶了出去,同樣的也沒有什麽音信。
朱家人不由有些慌了,可是家中兩個主事的男人都不在,剩下一家的婦孺也不知道去哪裏問誰,劉焜那邊也是沒有什麽消息,朱老夫人放心不下,覺得還得再去劉焜那邊打聽一番才行。
她指使朱惠譽往劉焜在宮外的宅子跑了一趟,見了一迴劉焜的侄子。可劉焜的侄子就是個混吃混喝的主兒,親叔叔不見了,也不著急,隻一邊派人尋著,自己仍是照吃照喝。
因為爺一問三不知,這一下,朱家人可找不到探問的門路了。
朱老夫人由不得琢磨起來:一樣是出去打仗的,那忠勤伯卻是偷著跑了迴來,雖說他忠勤伯是因著夫人要臨產了,所以才急著趕迴來。事情看起來是這麽迴事兒,隻不過,他迴來之後沒多久女兒便出了事情,難不成,他是故意為之?
朱老夫人心裏有些打鼓。那年輕的忠勤伯她也見過幾迴,是個心裏有數的人,他突然這番作為,怎麽看怎麽都像是有些說法的。
朱老夫人禁不住往壞的地方想了,難道徐家這是要同他撇清關係,所以才把她女兒休了迴來?
她越想越心驚,當即便把最看中的三孫子朱惠譽叫了過來,讓他下晌再去忠勤伯府探聽些事體迴來。
朱老夫人是這麽說的,可是朱惠譽卻覺得他還是不要去的好。其實他比朱老夫人更覺得朱氏突然被和離迴家這件事情,很有些蹊蹺。
父親明明寫迴信來說忠勤伯在對瓦剌人的戰役中,失蹤在了沙漠。領兵在沙漠失蹤了,那還哪有活路?可他怎麽突然就跑了迴來?
這事兒處處透著古怪,況且對姑母的事情上,忠勤伯像是已經出手了,那麽自己的事呢?即便沒出手,朱惠譽也不認為自己能從他嘴上問出些什麽來。
可不論如何,他先應下了朱老夫人,準備再去旁的人家裏探尋一番,再說。
可誰知,應國公府剛用過午膳,便聽說大軍還沒到,皇上已經著手論功行賞了!傳話說是韓瑞此次立了的大功,聖上的意思,是要給韓家複爵呢!
這一下,滿京城可都激動了起來,複爵這樣的事兒可不常見,韓瑞定是立了奇功,聖上才如此龍心大悅。
可朱老夫人卻覺得,自家這邊事情越發有些不好了。韓瑞立了奇功,又把瓦剌可汗抓了迴來,那他兒子和劉焜同瓦剌人私下交易的事情,到底如何了呢?會不會被人發現了?
朱老夫人這虛汗不停的往外冒,她倒也來不及再讓朱惠譽去忠勤伯府探聽事情,連忙就指使了他,往宮裏打探消息。
這廂朱惠譽得了令,還沒來得及出門,剛走到門口,便見外邊湧現出好一群兵,竟將應國公府的門前圍了個水泄不通,而當頭大步走過來的,正是那錦衣衛指揮使。
朱惠譽這一顆心猛地一滯,錦衣衛指揮使都來了,這……
這邊那些兵丁在指揮使身前,已是湧進了應國公府。朱惠譽渾身都繃緊了,可是越是這個時候,他更不能退縮。
他當下沉了口氣,走上前去,同這指揮使拱了拱手,剛想問一句什麽,那指揮使卻隻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微微側過臉來,朝後邊的人吩咐道:“把應國公府的人都叫出來吧,聖上的旨意還是要宣明白的。”
朱惠譽不及說話,指揮使身後的人應了,當下就帶著兵往裏麵跑去。
朱氏正在房裏,挑剔著今日給她送來的飯菜。
“嫂子是怎麽迴事兒?不知道我不愛那些麻舌頭的東西嗎?還讓人放這麽多花椒,可真是的!”
雖然這是朱氏的娘家,可是如今都是她嫂子應國公夫人周氏掌家了,朱氏多少年不迴娘家住了,這會兒迴來了,自然是諸多不適應。
她這裏正煩厭得緊,聽到外頭稀裏嘩啦的腳步聲,更是惱得頭疼:“大嫂就是這麽管家的?下頭的丫鬟都亂成什麽樣了,也不知道規矩規矩?莫不是以為大哥不在家,才這麽鬆懈?”
她想到此處,對嫂子周氏越發不滿了。
昨日在母親房裏,她同母親哭訴徐立遷那日對她多麽涼薄絕情,她的這位好嫂子,竟然說她做得太過。
她做的怎麽過了?她是幾次曾派人刺殺過徐泮,可是哪一次就得手過了?那徐泮不是還活得好好的?
若她真像嫂子說的那般太過,也沒有今日被休迴家的事情了!
她心下越發埋怨周氏,心道大哥迴來,她定告她一狀。她想到朱丙俊,又想到他至今還沒什麽消息,心下又頗有些惴惴不安了。
她剛端起茶盅,要飲口濃茶壓下滿腹心思,隻見門簾唿啦一下被撩開了去,她身邊的丫鬟火急火燎地跑了進來。
“夫人,夫人,錦衣衛的人來府上了!讓主子們都去前院呢!”
朱氏一聽,就是一愣,錦衣衛的人上門,那哪還有什麽好事?!她猛地一起身,眼前一黑,晃了兩下才緩過勁兒來。
“快,快,扶我過去!”
朱氏也顧不得外頭數九寒天,冷風徹骨了,一顆心直往下墜。
怎麽迴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莫不是大哥真出了事?!
朱氏沒走多遠便碰見了,一道趕來的朱老夫人和周氏。
“娘怎麽了?錦衣侍衛怎麽上門來了?是不是哥哥?”“快閉嘴,別亂說話,錦衣衛要宣旨,聽了旨意再說!”
朱氏不敢亂說話了,隻是看見朱老夫人麵色又白又青,周氏更是嘴唇都抖了起來,想不亂想,心中也止不住往壞處想了。
朱家人沒多久就到了前院,打眼瞧見錦衣衛的兵一個個橫刀而立,朱家人個個都嚇得倒抽冷氣,渾身顫抖不敢言語。朱老夫人倒是壯著膽子,給自己的孫子朱惠譽使了個眼色,詢問他到底是何事,可朱惠譽卻隻是搖頭。
那位錦衣衛指揮使倒也不管朱家人如何在底下眉來眼去,隻問了一句人是否都到齊了,他手下的人挨個點了,瞧見一個不差,這位指揮使,便把聖旨拿了出來,一字一頓地宣讀起來。
這和以前朱炳俊出去打仗可不太一樣了,朱炳俊的長子也被他帶了出去,同樣的也沒有什麽音信。
朱家人不由有些慌了,可是家中兩個主事的男人都不在,剩下一家的婦孺也不知道去哪裏問誰,劉焜那邊也是沒有什麽消息,朱老夫人放心不下,覺得還得再去劉焜那邊打聽一番才行。
她指使朱惠譽往劉焜在宮外的宅子跑了一趟,見了一迴劉焜的侄子。可劉焜的侄子就是個混吃混喝的主兒,親叔叔不見了,也不著急,隻一邊派人尋著,自己仍是照吃照喝。
因為爺一問三不知,這一下,朱家人可找不到探問的門路了。
朱老夫人由不得琢磨起來:一樣是出去打仗的,那忠勤伯卻是偷著跑了迴來,雖說他忠勤伯是因著夫人要臨產了,所以才急著趕迴來。事情看起來是這麽迴事兒,隻不過,他迴來之後沒多久女兒便出了事情,難不成,他是故意為之?
朱老夫人心裏有些打鼓。那年輕的忠勤伯她也見過幾迴,是個心裏有數的人,他突然這番作為,怎麽看怎麽都像是有些說法的。
朱老夫人禁不住往壞的地方想了,難道徐家這是要同他撇清關係,所以才把她女兒休了迴來?
她越想越心驚,當即便把最看中的三孫子朱惠譽叫了過來,讓他下晌再去忠勤伯府探聽些事體迴來。
朱老夫人是這麽說的,可是朱惠譽卻覺得他還是不要去的好。其實他比朱老夫人更覺得朱氏突然被和離迴家這件事情,很有些蹊蹺。
父親明明寫迴信來說忠勤伯在對瓦剌人的戰役中,失蹤在了沙漠。領兵在沙漠失蹤了,那還哪有活路?可他怎麽突然就跑了迴來?
這事兒處處透著古怪,況且對姑母的事情上,忠勤伯像是已經出手了,那麽自己的事呢?即便沒出手,朱惠譽也不認為自己能從他嘴上問出些什麽來。
可不論如何,他先應下了朱老夫人,準備再去旁的人家裏探尋一番,再說。
可誰知,應國公府剛用過午膳,便聽說大軍還沒到,皇上已經著手論功行賞了!傳話說是韓瑞此次立了的大功,聖上的意思,是要給韓家複爵呢!
這一下,滿京城可都激動了起來,複爵這樣的事兒可不常見,韓瑞定是立了奇功,聖上才如此龍心大悅。
可朱老夫人卻覺得,自家這邊事情越發有些不好了。韓瑞立了奇功,又把瓦剌可汗抓了迴來,那他兒子和劉焜同瓦剌人私下交易的事情,到底如何了呢?會不會被人發現了?
朱老夫人這虛汗不停的往外冒,她倒也來不及再讓朱惠譽去忠勤伯府探聽事情,連忙就指使了他,往宮裏打探消息。
這廂朱惠譽得了令,還沒來得及出門,剛走到門口,便見外邊湧現出好一群兵,竟將應國公府的門前圍了個水泄不通,而當頭大步走過來的,正是那錦衣衛指揮使。
朱惠譽這一顆心猛地一滯,錦衣衛指揮使都來了,這……
這邊那些兵丁在指揮使身前,已是湧進了應國公府。朱惠譽渾身都繃緊了,可是越是這個時候,他更不能退縮。
他當下沉了口氣,走上前去,同這指揮使拱了拱手,剛想問一句什麽,那指揮使卻隻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微微側過臉來,朝後邊的人吩咐道:“把應國公府的人都叫出來吧,聖上的旨意還是要宣明白的。”
朱惠譽不及說話,指揮使身後的人應了,當下就帶著兵往裏麵跑去。
朱氏正在房裏,挑剔著今日給她送來的飯菜。
“嫂子是怎麽迴事兒?不知道我不愛那些麻舌頭的東西嗎?還讓人放這麽多花椒,可真是的!”
雖然這是朱氏的娘家,可是如今都是她嫂子應國公夫人周氏掌家了,朱氏多少年不迴娘家住了,這會兒迴來了,自然是諸多不適應。
她這裏正煩厭得緊,聽到外頭稀裏嘩啦的腳步聲,更是惱得頭疼:“大嫂就是這麽管家的?下頭的丫鬟都亂成什麽樣了,也不知道規矩規矩?莫不是以為大哥不在家,才這麽鬆懈?”
她想到此處,對嫂子周氏越發不滿了。
昨日在母親房裏,她同母親哭訴徐立遷那日對她多麽涼薄絕情,她的這位好嫂子,竟然說她做得太過。
她做的怎麽過了?她是幾次曾派人刺殺過徐泮,可是哪一次就得手過了?那徐泮不是還活得好好的?
若她真像嫂子說的那般太過,也沒有今日被休迴家的事情了!
她心下越發埋怨周氏,心道大哥迴來,她定告她一狀。她想到朱丙俊,又想到他至今還沒什麽消息,心下又頗有些惴惴不安了。
她剛端起茶盅,要飲口濃茶壓下滿腹心思,隻見門簾唿啦一下被撩開了去,她身邊的丫鬟火急火燎地跑了進來。
“夫人,夫人,錦衣衛的人來府上了!讓主子們都去前院呢!”
朱氏一聽,就是一愣,錦衣衛的人上門,那哪還有什麽好事?!她猛地一起身,眼前一黑,晃了兩下才緩過勁兒來。
“快,快,扶我過去!”
朱氏也顧不得外頭數九寒天,冷風徹骨了,一顆心直往下墜。
怎麽迴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莫不是大哥真出了事?!
朱氏沒走多遠便碰見了,一道趕來的朱老夫人和周氏。
“娘怎麽了?錦衣侍衛怎麽上門來了?是不是哥哥?”“快閉嘴,別亂說話,錦衣衛要宣旨,聽了旨意再說!”
朱氏不敢亂說話了,隻是看見朱老夫人麵色又白又青,周氏更是嘴唇都抖了起來,想不亂想,心中也止不住往壞處想了。
朱家人沒多久就到了前院,打眼瞧見錦衣衛的兵一個個橫刀而立,朱家人個個都嚇得倒抽冷氣,渾身顫抖不敢言語。朱老夫人倒是壯著膽子,給自己的孫子朱惠譽使了個眼色,詢問他到底是何事,可朱惠譽卻隻是搖頭。
那位錦衣衛指揮使倒也不管朱家人如何在底下眉來眼去,隻問了一句人是否都到齊了,他手下的人挨個點了,瞧見一個不差,這位指揮使,便把聖旨拿了出來,一字一頓地宣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