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一個夜晚,注定是不同尋常的?
而趙昭婷最為在意的,自然就是生父趙仲儒要說些什麽了。於是,她的目光,就此轉向了自己的生父。
清了清嗓子之後,趙仲儒這樣說道:“諸位,趙某此次設宴,除了和諸位貴客杯酒言歡之外,就想著向各位介紹一下一位小兄弟——”說著,頭部稍稍向下,將目光轉向一側的徐海韜。
徐海韜早就等著這一刻了,此時一聽此語,隨即站立起來,抱拳向四方賓客作揖、致意。
眾賓客翹首以盼的,也就是這一刻了。此時此刻,眼見這徐海韜儒雅俊朗,舉止大方得體,當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待掌聲稍稍止息之後,趙仲儒朗聲說道:“這位小兄弟,姓徐,學名海韜,是小女昭婷的同鄉,以後,以後還需仰仗各位……”
說到這兒,他停了下來。
眾賓客下意識地想到,接下來,這位儒商大亨大概就要說出某些諸如“小女與之青梅竹馬”一類的話語來。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趙仲儒隻是嘴角蠕動著,卻沒有再說出片言隻語來。
再過了一會兒,趙仲儒也像是意識到了什麽,帶著一絲歉意,隻聽他這樣接著說道:“此番介紹到此為止,今夜趙某略具薄酌,與諸位不醉不休!”
眾賓客先是一愣,接著又是雙掌互拍,一時又是掌聲雷動。
原來,他們不免要這樣想:這一次,趙老板隻是讓我們認識一下他未來的乘龍快婿。而如果把話說得太多說得太滿,隻怕會有拔苗助長之嫌。因此,以趙老板的風格,點到為止、適可而止,倒是再好不過的了。
此後,趙仲儒也不時端著酒杯,到各個賓客那兒,走動一下,寒暄客套一番,推杯換盞一下。
不過,再次當眾說起徐海韜的情形,再也沒有出現過。
一個時辰之後,眾賓客陸續散去。
接下來,按照趙仲儒的安排,趙昭婷和徐海韜,要跟著這位“趙老板”,在側廳裏品茗聊天。
酒宴漸近尾聲之際,趙昭婷就暗自思忖著:生父所舉辦的的這一次酒宴,似乎給人以某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吧?是啊,他向眾賓客所介紹徐海韜的那些話語,是不是太簡單了呢?
是啊,倘若從那些賓客的角度來說,除了知曉有這麽一個新人之外,還剩下些什麽呢?當然,生父也是場麵上的人物了,深諳處世之道,可說可不說的話語,寧可留著。至少,也是給自己留下某些迴旋、轉圜的餘地。那一句“言多必失”,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當然,那些賓客也很圓滑,你趙老板不說,我們又何必妄自多言呢?我們這些人嘛,本來就是來喝酒助興的。
是啊,單就他們告辭之時的神情就可以看出,那臉上的微笑,分明就是在說:今夜裏,這酒宴也算盡興了。如果到時真有喜宴,那一杯喜酒,自然是少不了我們的。正所謂“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我們就等著趙家千金的那杯喜酒了。這趙老板,多請我們喝幾次酒,也沒有什麽不好……
“嗯,快到正題了吧?”坐在側廳裏,望著茶幾上三杯熱氣騰騰的茶水,趙昭婷不由得這樣想道。
然而,很快,她就發現,這個麵積不及大廳三分之一的喝茶的側廳,在那依稀可見的茶水氣裏,還彌漫著某種難以捉摸的沉悶的氛圍。
環視一番之後,她一時感慨橫生:這位“趙老板”,除了不時用蓋子刮一下茶杯口,就沒有別的聲響了。不難想象,他正在思忖著些什麽。或者說,他將要做出某種決定,此時此刻,尚需權衡一番。
而徐海韜呢,他的目光,主要就停留在茶杯與座位之間,似乎所看的時間久了,就能從中看出什麽門道來。
這兩個大男人,如果真要說他們有什麽相似之處,那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最大的相似之處,似乎就是,先來一番“訥於言”,至於是不是要“敏於行”,那就留待以後了。
隻是,在目前這種情況之下,沉默並不是萬能的。那些該說的話語,總還是要說出口的……
“海韜,”呷了一口茶水之後,趙昭婷這樣說道,“你,你有什麽話,就跟我爹說一下吧?”
眨了眨眼之後,徐海韜緩緩說道:“趙世伯,小侄有一事相求……”
趙仲儒微微一笑,語氣甚是寬容大度:“徐兄弟,倘若有事,但說無妨。”
凝神片刻之後,徐海韜斟酌著字句:“趙世伯,嗯,是這樣的。小侄跟昭婷自小就一起長大的。最近幾個月,小侄與令愛,不期相遇於這金陵城裏。小侄,小侄在想,當務之急,倒是先要找一個稍稍體麵的職業,先讓自己能夠留得下來。以後,徐圖發展……”
“徐兄弟,”趙仲儒接過對方的話語,“你有這種想法,趙某也深感欣慰。這謀職之事嘛,在這金陵城裏,趙某也算是有點人脈了吧?嗯,這件事情,我先記下來了。嗯,如果找到可以讓賢侄屈就之事,趙某會在第一時間,讓昭婷通知你……”
趙昭婷心頭一怔:生父的這番話,那意思,分明就是,他想著到別的地方,為“賢侄”徐海韜謀一個職位。而此前,我跟徐大哥所商議的,卻是要在他的商號裏效力!
此刻看來,雙方的著眼點,簡直就是風馬牛而不相及了……
“爹,你那麽大的產業,就不需要人嗎?”她衝口而出。
眉頭皺了一下之後,趙仲儒並不急著迴應女兒,而是將目光轉向徐海韜。
趙昭婷心念一閃:這“趙老板”的意思,應該就是,徐兄弟,謀職之事,說到底還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再不開口,就是目中無人了,我就算有心,也不能開口“求”你吧?要不然,這事情傳出去之後,就變成,趙某的鑫輝號不景氣了,就四處拉人入夥了……
這樣想著,她也把目光轉向徐海韜,用眼神暗示道:徐大哥,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機會了。我爹是商界大亨實業大佬,如此叱吒商場的人物,你不求一下他,不給他一點麵子,他肯定是不樂意的。
徐海韜初次到趙家作客,多少還有點拘謹。這一刻,眼見趙仲儒將目光射向自己,一時倒是有點不安起來了。片刻之後,他又發現,趙昭婷的目光,卻滿是期待、憧憬與鼓勵。那意思顯然就是,大膽地開口吧,事情的得失成敗,已然到了最為關鍵的一步!
深宅大院裏一個小小的側廳,原本的品茗之處,在這一刻,卻氤氳起幾分波譎雲詭來。趙昭婷的思緒,一時又翻卷如潮了:看來,酒宴上沒能辦成的事情,就隻能留待這茶室了?當然,如果讓我自由選擇的話,在眾賓客麵前,就應該先明確一下徐海韜未來的身份、地位。
隻是,這樣的話語,隻是我在盼望,我在翹首以待而已。從始至終,我的父親,倒像是在避諱著些什麽,一直都沒有再說那些方麵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上,那些貴賓,也像是約好了似的,閉口不談這樣的事情。
哦,如此的默契!有那麽幾個瞬間,在內心深處,我都要欽佩起這些頭麵人物來!或許,他們也在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話語,還是留給主人吧?主人都不說的話語,確實輪不到客人先開口。
由此也就不難想象,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趙大亨的態度!
生父叱吒商界多年,他的內心世界,確實不是可以輕易洞悉的。這其中的原因嘛,一則是我閱曆有限,再加上到這深宅大院的日子,還不算太久。而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恐怕就是,我的生父,也就是這位趙大亨,他不想輕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此前,姨娘說起那個故事的時候,也曾提到過,這位趙大亨的祖父,一直覺得,自己就是趙匡胤的後人!當時,我隻是一笑了之:都是好幾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何考證呢?或許,我的曾祖父這樣說,最主要的目的還在於,希望我父親能夠記住祖上的榮光,出人頭地,在科舉上有所作為。隻不過,老一輩人可以這樣想,後輩能夠做到,那又是一迴事了。
這要仔細分辨一番的話,作為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世人所稱道的,主要還是在武力功夫、權謀韜略上,至於文才,倒不怎麽明顯吧?當然,曾祖父的意思,主要還在於,文才武功,其實都是相通的。隻要能夠揚名立萬,也就無愧於先祖了。
對於我曾祖父的這番期待,我父親趙仲儒,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隻是,這塵世間,有些事情,確實不是由你一手所能決定的。父親最終也沒能在考場上有所作為。不過,作為一個商人,他如今能夠擁有這麽大的產業,也是相當不錯的了。
商業帝國的成功,自然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的艱辛磨難,也隻有當事人自己才能夠體會了。就我個人來說,最近這數十天,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就發現,父親一向都是步履匆匆,早出晚歸的。要說清閑自在的時刻,確實沒有多少啊!
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會想到,如果能夠讓徐海韜入場,在我父親手下當差,不說能夠有多大的作為,至少,也能夠分擔一二吧?
從表麵上看,這隻是我的私心。然而,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再怎麽說,論為人,論忠心,徐海韜都不會比外人差吧?對於徐大哥,我還是比較了解的。
這樣的一層意思,我父親會一無所知嗎?
隻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我的這種想法,父親還是有所保留的?也就是說,他還是有點遲疑不決的?
是啊,在酒宴上,向貴賓介紹起徐海韜,他的那些話語,就顯得頗為克製。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徐海韜徐“小兄弟”,初來乍到,還得仰仗各位。而那些貴賓呢,似乎也都心領神會了,就不想著出頭,不想把話說得太滿。這些場麵上的人物,就是這樣高深莫測的。
當然,這一切,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起來也不算太複雜,我父親所需要的,其實就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應該由徐海韜親自說出來,他再作定奪。
這一切,我和徐大哥,也不是就沒想過。隻是,這次酒宴之前,我們所商議的,還是過於簡單,過於理想化了。
仔細想來,曆經大風大浪的趙大亨,在識人用人上,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那種見風就是雨的做派,自然不會是他的行事風格了。於是,在酒宴上,那些話語,他寧可隻說出一小半,將其餘的部分,留給客人去猜。也不願先把話說得太滿,以免到時候下不了台階。
而另外一個方麵,多半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輕易答應對方,對方或許就會覺得,來得這麽容易的,以後就不會珍惜了。如此的留一手,看似無情,實則是深謀遠慮的一種表現。
是啊,他先是顧左右而言他,把話說得雲裏霧裏的。那意思似乎就是,徐兄弟,你若真想找個差事,我趙某人就幫你留意一下。他這樣說,看似不著邊際,然而,換一個角度看,這何嚐不是在暗示徐海韜呢?他的意思就是,徐兄弟,在謀事求職上,你再不開口,以後,我隻能先把你弄到別的地方去。先讓你吃一下苦頭,到時候,你叫苦不迭了,自然就會想起鑫輝號的好處來。就這樣,繞了一個大彎,到頭來,你還是要迴頭,再來求我的!這,這也就是所謂的“欲擒故縱”了吧?當然,“欲擒故縱”是軍事兵法上的,隻不過,商場如戰場,從道理上看,二者也還是相通的。
到了這一刻,前麵的蓄勢、鋪墊,也差不多了吧?接下來,雙方的底牌,也就要亮出來了……
而趙昭婷最為在意的,自然就是生父趙仲儒要說些什麽了。於是,她的目光,就此轉向了自己的生父。
清了清嗓子之後,趙仲儒這樣說道:“諸位,趙某此次設宴,除了和諸位貴客杯酒言歡之外,就想著向各位介紹一下一位小兄弟——”說著,頭部稍稍向下,將目光轉向一側的徐海韜。
徐海韜早就等著這一刻了,此時一聽此語,隨即站立起來,抱拳向四方賓客作揖、致意。
眾賓客翹首以盼的,也就是這一刻了。此時此刻,眼見這徐海韜儒雅俊朗,舉止大方得體,當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待掌聲稍稍止息之後,趙仲儒朗聲說道:“這位小兄弟,姓徐,學名海韜,是小女昭婷的同鄉,以後,以後還需仰仗各位……”
說到這兒,他停了下來。
眾賓客下意識地想到,接下來,這位儒商大亨大概就要說出某些諸如“小女與之青梅竹馬”一類的話語來。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趙仲儒隻是嘴角蠕動著,卻沒有再說出片言隻語來。
再過了一會兒,趙仲儒也像是意識到了什麽,帶著一絲歉意,隻聽他這樣接著說道:“此番介紹到此為止,今夜趙某略具薄酌,與諸位不醉不休!”
眾賓客先是一愣,接著又是雙掌互拍,一時又是掌聲雷動。
原來,他們不免要這樣想:這一次,趙老板隻是讓我們認識一下他未來的乘龍快婿。而如果把話說得太多說得太滿,隻怕會有拔苗助長之嫌。因此,以趙老板的風格,點到為止、適可而止,倒是再好不過的了。
此後,趙仲儒也不時端著酒杯,到各個賓客那兒,走動一下,寒暄客套一番,推杯換盞一下。
不過,再次當眾說起徐海韜的情形,再也沒有出現過。
一個時辰之後,眾賓客陸續散去。
接下來,按照趙仲儒的安排,趙昭婷和徐海韜,要跟著這位“趙老板”,在側廳裏品茗聊天。
酒宴漸近尾聲之際,趙昭婷就暗自思忖著:生父所舉辦的的這一次酒宴,似乎給人以某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吧?是啊,他向眾賓客所介紹徐海韜的那些話語,是不是太簡單了呢?
是啊,倘若從那些賓客的角度來說,除了知曉有這麽一個新人之外,還剩下些什麽呢?當然,生父也是場麵上的人物了,深諳處世之道,可說可不說的話語,寧可留著。至少,也是給自己留下某些迴旋、轉圜的餘地。那一句“言多必失”,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當然,那些賓客也很圓滑,你趙老板不說,我們又何必妄自多言呢?我們這些人嘛,本來就是來喝酒助興的。
是啊,單就他們告辭之時的神情就可以看出,那臉上的微笑,分明就是在說:今夜裏,這酒宴也算盡興了。如果到時真有喜宴,那一杯喜酒,自然是少不了我們的。正所謂“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我們就等著趙家千金的那杯喜酒了。這趙老板,多請我們喝幾次酒,也沒有什麽不好……
“嗯,快到正題了吧?”坐在側廳裏,望著茶幾上三杯熱氣騰騰的茶水,趙昭婷不由得這樣想道。
然而,很快,她就發現,這個麵積不及大廳三分之一的喝茶的側廳,在那依稀可見的茶水氣裏,還彌漫著某種難以捉摸的沉悶的氛圍。
環視一番之後,她一時感慨橫生:這位“趙老板”,除了不時用蓋子刮一下茶杯口,就沒有別的聲響了。不難想象,他正在思忖著些什麽。或者說,他將要做出某種決定,此時此刻,尚需權衡一番。
而徐海韜呢,他的目光,主要就停留在茶杯與座位之間,似乎所看的時間久了,就能從中看出什麽門道來。
這兩個大男人,如果真要說他們有什麽相似之處,那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最大的相似之處,似乎就是,先來一番“訥於言”,至於是不是要“敏於行”,那就留待以後了。
隻是,在目前這種情況之下,沉默並不是萬能的。那些該說的話語,總還是要說出口的……
“海韜,”呷了一口茶水之後,趙昭婷這樣說道,“你,你有什麽話,就跟我爹說一下吧?”
眨了眨眼之後,徐海韜緩緩說道:“趙世伯,小侄有一事相求……”
趙仲儒微微一笑,語氣甚是寬容大度:“徐兄弟,倘若有事,但說無妨。”
凝神片刻之後,徐海韜斟酌著字句:“趙世伯,嗯,是這樣的。小侄跟昭婷自小就一起長大的。最近幾個月,小侄與令愛,不期相遇於這金陵城裏。小侄,小侄在想,當務之急,倒是先要找一個稍稍體麵的職業,先讓自己能夠留得下來。以後,徐圖發展……”
“徐兄弟,”趙仲儒接過對方的話語,“你有這種想法,趙某也深感欣慰。這謀職之事嘛,在這金陵城裏,趙某也算是有點人脈了吧?嗯,這件事情,我先記下來了。嗯,如果找到可以讓賢侄屈就之事,趙某會在第一時間,讓昭婷通知你……”
趙昭婷心頭一怔:生父的這番話,那意思,分明就是,他想著到別的地方,為“賢侄”徐海韜謀一個職位。而此前,我跟徐大哥所商議的,卻是要在他的商號裏效力!
此刻看來,雙方的著眼點,簡直就是風馬牛而不相及了……
“爹,你那麽大的產業,就不需要人嗎?”她衝口而出。
眉頭皺了一下之後,趙仲儒並不急著迴應女兒,而是將目光轉向徐海韜。
趙昭婷心念一閃:這“趙老板”的意思,應該就是,徐兄弟,謀職之事,說到底還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再不開口,就是目中無人了,我就算有心,也不能開口“求”你吧?要不然,這事情傳出去之後,就變成,趙某的鑫輝號不景氣了,就四處拉人入夥了……
這樣想著,她也把目光轉向徐海韜,用眼神暗示道:徐大哥,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機會了。我爹是商界大亨實業大佬,如此叱吒商場的人物,你不求一下他,不給他一點麵子,他肯定是不樂意的。
徐海韜初次到趙家作客,多少還有點拘謹。這一刻,眼見趙仲儒將目光射向自己,一時倒是有點不安起來了。片刻之後,他又發現,趙昭婷的目光,卻滿是期待、憧憬與鼓勵。那意思顯然就是,大膽地開口吧,事情的得失成敗,已然到了最為關鍵的一步!
深宅大院裏一個小小的側廳,原本的品茗之處,在這一刻,卻氤氳起幾分波譎雲詭來。趙昭婷的思緒,一時又翻卷如潮了:看來,酒宴上沒能辦成的事情,就隻能留待這茶室了?當然,如果讓我自由選擇的話,在眾賓客麵前,就應該先明確一下徐海韜未來的身份、地位。
隻是,這樣的話語,隻是我在盼望,我在翹首以待而已。從始至終,我的父親,倒像是在避諱著些什麽,一直都沒有再說那些方麵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上,那些貴賓,也像是約好了似的,閉口不談這樣的事情。
哦,如此的默契!有那麽幾個瞬間,在內心深處,我都要欽佩起這些頭麵人物來!或許,他們也在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話語,還是留給主人吧?主人都不說的話語,確實輪不到客人先開口。
由此也就不難想象,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趙大亨的態度!
生父叱吒商界多年,他的內心世界,確實不是可以輕易洞悉的。這其中的原因嘛,一則是我閱曆有限,再加上到這深宅大院的日子,還不算太久。而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恐怕就是,我的生父,也就是這位趙大亨,他不想輕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此前,姨娘說起那個故事的時候,也曾提到過,這位趙大亨的祖父,一直覺得,自己就是趙匡胤的後人!當時,我隻是一笑了之:都是好幾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何考證呢?或許,我的曾祖父這樣說,最主要的目的還在於,希望我父親能夠記住祖上的榮光,出人頭地,在科舉上有所作為。隻不過,老一輩人可以這樣想,後輩能夠做到,那又是一迴事了。
這要仔細分辨一番的話,作為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世人所稱道的,主要還是在武力功夫、權謀韜略上,至於文才,倒不怎麽明顯吧?當然,曾祖父的意思,主要還在於,文才武功,其實都是相通的。隻要能夠揚名立萬,也就無愧於先祖了。
對於我曾祖父的這番期待,我父親趙仲儒,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隻是,這塵世間,有些事情,確實不是由你一手所能決定的。父親最終也沒能在考場上有所作為。不過,作為一個商人,他如今能夠擁有這麽大的產業,也是相當不錯的了。
商業帝國的成功,自然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的艱辛磨難,也隻有當事人自己才能夠體會了。就我個人來說,最近這數十天,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就發現,父親一向都是步履匆匆,早出晚歸的。要說清閑自在的時刻,確實沒有多少啊!
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會想到,如果能夠讓徐海韜入場,在我父親手下當差,不說能夠有多大的作為,至少,也能夠分擔一二吧?
從表麵上看,這隻是我的私心。然而,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再怎麽說,論為人,論忠心,徐海韜都不會比外人差吧?對於徐大哥,我還是比較了解的。
這樣的一層意思,我父親會一無所知嗎?
隻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我的這種想法,父親還是有所保留的?也就是說,他還是有點遲疑不決的?
是啊,在酒宴上,向貴賓介紹起徐海韜,他的那些話語,就顯得頗為克製。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徐海韜徐“小兄弟”,初來乍到,還得仰仗各位。而那些貴賓呢,似乎也都心領神會了,就不想著出頭,不想把話說得太滿。這些場麵上的人物,就是這樣高深莫測的。
當然,這一切,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起來也不算太複雜,我父親所需要的,其實就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應該由徐海韜親自說出來,他再作定奪。
這一切,我和徐大哥,也不是就沒想過。隻是,這次酒宴之前,我們所商議的,還是過於簡單,過於理想化了。
仔細想來,曆經大風大浪的趙大亨,在識人用人上,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那種見風就是雨的做派,自然不會是他的行事風格了。於是,在酒宴上,那些話語,他寧可隻說出一小半,將其餘的部分,留給客人去猜。也不願先把話說得太滿,以免到時候下不了台階。
而另外一個方麵,多半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輕易答應對方,對方或許就會覺得,來得這麽容易的,以後就不會珍惜了。如此的留一手,看似無情,實則是深謀遠慮的一種表現。
是啊,他先是顧左右而言他,把話說得雲裏霧裏的。那意思似乎就是,徐兄弟,你若真想找個差事,我趙某人就幫你留意一下。他這樣說,看似不著邊際,然而,換一個角度看,這何嚐不是在暗示徐海韜呢?他的意思就是,徐兄弟,在謀事求職上,你再不開口,以後,我隻能先把你弄到別的地方去。先讓你吃一下苦頭,到時候,你叫苦不迭了,自然就會想起鑫輝號的好處來。就這樣,繞了一個大彎,到頭來,你還是要迴頭,再來求我的!這,這也就是所謂的“欲擒故縱”了吧?當然,“欲擒故縱”是軍事兵法上的,隻不過,商場如戰場,從道理上看,二者也還是相通的。
到了這一刻,前麵的蓄勢、鋪墊,也差不多了吧?接下來,雙方的底牌,也就要亮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