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長廊裏,那一幕幕,終將遠去?
夏夜星輝,鑫輝豪宅。
這天夜裏,多少的輾轉反側之後,趙昭婷依然在冥思苦想著:以前,看到“人生如夢”這一類語句,我隻是覺得,這會不會隻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呢?這些天,我還會這樣想嗎?
十多天之前的那個城外的傍晚,麵對著那一夥兇神惡煞的圍追堵截,如果不是那位儒商仗義執言,後果不堪設想啊!
至今,我也說不清楚,那位儒商會有這麽大的麵子,勸退了那夥盜賊。
盜賊退走之後,我和娘親,在那位儒商的陪同之下,趕緊去查看父親的傷情:隻見父親蜷縮於地上,一動不動的!輕聲地唿喚了好幾聲,用手輕搖了好幾下,依然不見絲毫動靜。那一瞬間,我的心頭,就像壓上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
帶著一陣驚疑和不安,我和娘親,將他的身子,緩緩而費勁地翻轉過來……
臉色發紫,就像那打過秋霜的茄子。那一雙眼睛,就那樣圓瞪著!我心頭一驚,伸手去探一下那鼻息,卻沒能感受到一絲半縷的熱氣……
父親,我的父親,在離城門還有幾裏地的這片荒野,就這樣離去了!
抑製不住心頭的悲戚與憤懣,我掩麵哭泣起來。
那位儒商還是沉得住氣的,他幾次三番地勸說道:“趙夫人,趙姑娘,此刻,還不是痛哭的時候……”
再過好一陣子之後,我漸漸地想清楚了:如果此時隻顧著哀痛欲絕,豈不是便宜了那夥盜賊?當務之急,還是要弄清傷勢死因。
然而,一番察看之後,我們隻能夠確認,除了手腕上的一處刀傷,就再沒有別的傷痕了……
那位儒商沉吟良久,才這樣說道:“此處隻是一點皮外傷,再說也沒有流出多少鮮血,應當不是致命傷。而從臉色來看,倒像是中了劇毒……”
以後,再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我慢慢地認同了他的說法。
確實,隻是被刀鋒劃破了一點皮,如果不是失血太多,應當不足以致命。而當時,借著燈籠光,我也確認了,父親的身上、衣服上,以及地麵上,確實沒有多少血跡。
如此說來,就還剩下兩種可能性了:其一,那人的刀口上,塗有劇毒。隻是,按照那位頭領的說法,他們是要將我父親帶到他們“主人”那兒去的。這樣一來,他們更想著要活口,真有必要在刀口上塗抹劇毒嗎?那頭領很清楚,我父親絕非束手就縛之輩,因此,在出發之前,他們就應該意識到,一旦狹路相逢,一場惡戰勢不可免。這樣一來,既然想著要留下活口,自然就不會使出那種下三流的手段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隻能說,是我父親要自盡,要自行了斷了?
隻是,他本來就想著要到城裏去,要在城裏闖蕩一番的。而且,他還有妻子女兒,如此一個有家室的中年人,作為家裏的頂梁柱,他為何還要尋短見呢?
還有,那個頭領,應該屬於官府鷹犬一類的角色。隻是,我父親隻是一個走南闖北的生意人,什麽時候就成了官府的眼中釘了呢?
確實,此前父親從外麵迴來,每一次都是來去匆匆的。由此看來,我對於他,其實,也說不上有太多太深的了解。
我的父親,就這樣匆匆的走了,和他有關的一些事情,也就越發地撲朔迷離起來,難以索解了。
“爹,這一次出遠門,要去多久啊?”記得,在出行之前的那個夜晚,我曾經這樣問道。
“昭婷,可能會很久,很久哦。”父親這樣迴答道。
“對城裏的生活,我,女兒很神往哦。”我這樣說道。
“昭婷,你既然喜歡,到時候,我們就多住一些時日……”
“爹,到底要住多久呢?”
“嗯,想住多久,我們就爭取住多久……”父親這樣迴應道。
其實,在準備行囊之時,我就體會到,這一次,更像是要搬家了。我之所以這樣問他,也隻是想確認一下而已。
出門之前,是我親手鎖上了自家的大門。
隻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僅僅是幾個時辰之後,父親就倒在了郊野之外,既入不了城,也迴不了家。這其中的苦澀、酸楚、悲戚、哀傷,就像一杯苦酒,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裏,隻能夠默默地去喝下了。
哦,把馬匹牽向河邊之後,那個車夫,就再也沒有露麵!
那麽,他,他去哪兒了?
他,會不會就是那群盜賊的同夥呢?
如果真是一夥的,那倒也不難解釋了:將我們賺到此處之後,他的任務,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還迴來幹什麽呢?那一夥盜賊人多勢眾,勝算那麽大的,自然也就不需要他作為幫手。至於交戰時的情形,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那個頭領,自然會告訴他的。
對於我來說,在當時那種情勢之下,我隻想著如何衝過去,去助父親一臂之力,哪來的閑暇時間,去留意一下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車夫呢?
由於沒有人注意他,因此,這個車夫要溜,自然是不費吹灰之力。
那一點車錢,他自然是不會放在眼裏的。迴去之後,他們的主人,自然會“論功行賞”,那些賞銀,自然會遠多於那點車費。
以後,如果還能夠再次見到這車夫,是要跟他對質一番的了。唉,在那個時候,這樣的一條線索,我怎麽就想不起來了呢?
如果還有“如果”,那麽,那位儒商能夠早一步到來,或許就不會這樣了吧?從我父親的角度來說,在當時那種情勢之下,他以一敵四,在突襲未能收到成效之後,就完全處於下風了。因此,他就有可能這樣想,與其被敵手擒獲,受盡屈辱,倒不如自行了斷,這也算是一了百了的了。
當然,我這樣想,也不是要責怪這位儒商,沒能夠及時趕到。而是說,塵世間的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所能夠想象的。塵世間的生死禍福、得失榮辱,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因此,我還需要再想象一下:我父親受傷之後,對於這位儒商的到來,是不是也能夠感知到呢?也就是說,這位儒商到來之後,我父親的頭腦,是不是依然很清醒呢?對於這一點,也是需要弄清楚的。
是啊,如果已經能夠確定,另有外人到來,也就意味著,事情或許就會出現某種轉機。在這種情況之下,我父親真有必要自尋了斷嗎?
說來說去,作為當事人,我的父親,他的某些舉動,確實難以索解。
從常理上說,那一夥盜賊,既然是奉了上司的命令,前來追尋“要犯”。那麽,各種可能的情況,肯定是會想過的了。就比如說,如果對方不配合,不願意繳械,那麽,武力解決,也就是很正常的了。既然是武力解決,出現流血事件,隻怕也是在所難免的吧?對於這一夥人來說,活口才是最為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在自己的兵刃上塗抹劇毒,真有這個必要嗎?是啊,上司要的是活口,而不是殺人滅口啊!
這樣尋思下來,似乎也隻能這樣說了,我父親,不願受辱,才想著自行了斷的?然而,從情感上,我有很難接受這種想法。
那麽,對於我父親來說,會不會另有某些難言之隱呢?
如果真是要犯,被緝拿之後,各種惡樣的審訊、毒刑拷打,身心備受摧殘,與其受盡折磨,倒不如自己來個了斷。這種想法,多半是會有的吧?隻是,作為一個老實本分的生意人,無論如何,我都不可能把父親和一個要犯,連在一起的。
總而言之,對於這樣一件事情,我就是絞盡腦汁,也是難以理出一個較為清楚的頭緒來。
在跟那個頭領對話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身份,我父親似乎沒有肯定些什麽,也沒有否認些什麽。給我的感覺就是,他跟那位頭領,以前似乎也曾相識,甚至還打過交道。麵對著對方的軟硬兼施,我父親不為所動,不惜拚死一戰。
還有,這夥盜賊,為什麽能夠如此了解我們的行蹤呢?
父親去雇馬車的時候,是不是有點疏忽了呢?
那個車夫,對於這樣的一段路,無疑是極為熟悉的。試想一下,在離城門幾裏遠的地方,他為什麽要把車子停下來呢?
是啊,這樣的一駕馬車,一旦入城,這一夥盜賊,再要行動起來,隻怕就沒那麽容易得手了吧?
這一夥盜賊的主人,即便是權傾一時,恐怕也沒能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吧?那位儒商,不是跟那個頭領據理力爭了嗎?也就是說,就算是在金陵城一帶,各種各樣的掣肘因素,也還是存在的。因此,能夠暗地裏解決,那所謂的“主人”,也不想著鬧個滿城風雨。
隻可惜,對於這黑白兩道,到目前為止,我所能夠知曉的,依然是微乎其微的。這樣的一件事情,真要弄清它的真相,就隻能留待以後了。
以前的那位孫公子,曾經說起過,他時常到烏衣巷一帶地方去。現如今想起來,他到那兒去,應該也是有著某種目的的。隻是,這樣的一件事情,我依然說不上有多清楚。
在很多的時候,受製於自身的閱曆,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有著某種關聯的。然而,我卻沒能把它們串起來。散落一地的珠子,就隻能是一粒粒孤立著的珠子了。
父親撒手塵寰,悲痛之餘,我所能夠想起的事情,畢竟還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這些天,我獨處的時間較多,思路就受到了限製。是啊,那些過去了的事情,盡管已經無可挽迴。然而,作為活著的人,我卻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至少,所謂“父仇不共戴天”,如果不能弄清真相,給父親一個說法,我又有何麵目自立於這天地之間呢?
以後的事情,依然是極為艱難的,然而,無論如何,我都要爭一口氣,弄個水落石出……
哦,還有一件事情,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那就是,自從那儒商出現之後,娘親的神情,就變得難以琢磨起來。
“淑雅,你,你節哀吧……”記得,那位儒商,這樣對我娘親說道。
他古道熱腸,勸慰一下當事人,確實也在情理之中。隻是,“淑雅”是我娘親的官名,如果隻是素昧平生,他如何能夠知曉?
“趙先生,昭婷,昭婷這孩子……”那一刻,我娘親這樣說道。
那儒商趙先生,那臉上,一直帶著某種父輩所特有的慈祥。
隻見他眨了眨眼,接著又皺了一下眉頭,似乎在思忖著什麽。再過了好一陣子,隻聽他這樣說道:“淑雅,這件事情,我是會放在心上的。嗯,先,先料理一下誌興兄弟的身後事吧……”
對於“誌興兄弟”的身後事,我和娘親,孤兒寡母的,還能夠怎樣呢?
確實,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之下,除了聽他的,我們確實也沒有太多太好的辦法了。
於是,這位趙先生,就開始一手操辦起來了。
報官,那就沒必要了:整個金陵城,甚至於整個江寧省,都是那位巡撫的天下,而那位巡撫,正是那夥盜賊的“主人”。
報官,類似於“與虎謀皮”。
在當時,那幾天,我隻是覺得,這位趙先生古道熱腸,仁慈仗義,使出大把大把的銀兩,經過幾天的操辦之後,讓我的父親,也就是他口中的“誌興兄弟”,入土為安了。
對此,直到現在,我依然是感激涕零的。畢竟,按照我和娘親的那點人力和財力,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夠讓父親如此入土為安的。
城郊幾裏之外的一處荒坡,就這樣成了父親最後的“棲身之地”。
隻是,撒手人寰之後,荒野之上所出現的這一幕幕,九泉之下的父親,真的就知曉嗎?如果他泉下有知,又會想些什麽、說些什麽呢?
這位跟我同一個姓氏的儒商,對於他,我又有多少了解呢?
夏夜星輝,鑫輝豪宅。
這天夜裏,多少的輾轉反側之後,趙昭婷依然在冥思苦想著:以前,看到“人生如夢”這一類語句,我隻是覺得,這會不會隻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呢?這些天,我還會這樣想嗎?
十多天之前的那個城外的傍晚,麵對著那一夥兇神惡煞的圍追堵截,如果不是那位儒商仗義執言,後果不堪設想啊!
至今,我也說不清楚,那位儒商會有這麽大的麵子,勸退了那夥盜賊。
盜賊退走之後,我和娘親,在那位儒商的陪同之下,趕緊去查看父親的傷情:隻見父親蜷縮於地上,一動不動的!輕聲地唿喚了好幾聲,用手輕搖了好幾下,依然不見絲毫動靜。那一瞬間,我的心頭,就像壓上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
帶著一陣驚疑和不安,我和娘親,將他的身子,緩緩而費勁地翻轉過來……
臉色發紫,就像那打過秋霜的茄子。那一雙眼睛,就那樣圓瞪著!我心頭一驚,伸手去探一下那鼻息,卻沒能感受到一絲半縷的熱氣……
父親,我的父親,在離城門還有幾裏地的這片荒野,就這樣離去了!
抑製不住心頭的悲戚與憤懣,我掩麵哭泣起來。
那位儒商還是沉得住氣的,他幾次三番地勸說道:“趙夫人,趙姑娘,此刻,還不是痛哭的時候……”
再過好一陣子之後,我漸漸地想清楚了:如果此時隻顧著哀痛欲絕,豈不是便宜了那夥盜賊?當務之急,還是要弄清傷勢死因。
然而,一番察看之後,我們隻能夠確認,除了手腕上的一處刀傷,就再沒有別的傷痕了……
那位儒商沉吟良久,才這樣說道:“此處隻是一點皮外傷,再說也沒有流出多少鮮血,應當不是致命傷。而從臉色來看,倒像是中了劇毒……”
以後,再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我慢慢地認同了他的說法。
確實,隻是被刀鋒劃破了一點皮,如果不是失血太多,應當不足以致命。而當時,借著燈籠光,我也確認了,父親的身上、衣服上,以及地麵上,確實沒有多少血跡。
如此說來,就還剩下兩種可能性了:其一,那人的刀口上,塗有劇毒。隻是,按照那位頭領的說法,他們是要將我父親帶到他們“主人”那兒去的。這樣一來,他們更想著要活口,真有必要在刀口上塗抹劇毒嗎?那頭領很清楚,我父親絕非束手就縛之輩,因此,在出發之前,他們就應該意識到,一旦狹路相逢,一場惡戰勢不可免。這樣一來,既然想著要留下活口,自然就不會使出那種下三流的手段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隻能說,是我父親要自盡,要自行了斷了?
隻是,他本來就想著要到城裏去,要在城裏闖蕩一番的。而且,他還有妻子女兒,如此一個有家室的中年人,作為家裏的頂梁柱,他為何還要尋短見呢?
還有,那個頭領,應該屬於官府鷹犬一類的角色。隻是,我父親隻是一個走南闖北的生意人,什麽時候就成了官府的眼中釘了呢?
確實,此前父親從外麵迴來,每一次都是來去匆匆的。由此看來,我對於他,其實,也說不上有太多太深的了解。
我的父親,就這樣匆匆的走了,和他有關的一些事情,也就越發地撲朔迷離起來,難以索解了。
“爹,這一次出遠門,要去多久啊?”記得,在出行之前的那個夜晚,我曾經這樣問道。
“昭婷,可能會很久,很久哦。”父親這樣迴答道。
“對城裏的生活,我,女兒很神往哦。”我這樣說道。
“昭婷,你既然喜歡,到時候,我們就多住一些時日……”
“爹,到底要住多久呢?”
“嗯,想住多久,我們就爭取住多久……”父親這樣迴應道。
其實,在準備行囊之時,我就體會到,這一次,更像是要搬家了。我之所以這樣問他,也隻是想確認一下而已。
出門之前,是我親手鎖上了自家的大門。
隻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僅僅是幾個時辰之後,父親就倒在了郊野之外,既入不了城,也迴不了家。這其中的苦澀、酸楚、悲戚、哀傷,就像一杯苦酒,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裏,隻能夠默默地去喝下了。
哦,把馬匹牽向河邊之後,那個車夫,就再也沒有露麵!
那麽,他,他去哪兒了?
他,會不會就是那群盜賊的同夥呢?
如果真是一夥的,那倒也不難解釋了:將我們賺到此處之後,他的任務,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還迴來幹什麽呢?那一夥盜賊人多勢眾,勝算那麽大的,自然也就不需要他作為幫手。至於交戰時的情形,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那個頭領,自然會告訴他的。
對於我來說,在當時那種情勢之下,我隻想著如何衝過去,去助父親一臂之力,哪來的閑暇時間,去留意一下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車夫呢?
由於沒有人注意他,因此,這個車夫要溜,自然是不費吹灰之力。
那一點車錢,他自然是不會放在眼裏的。迴去之後,他們的主人,自然會“論功行賞”,那些賞銀,自然會遠多於那點車費。
以後,如果還能夠再次見到這車夫,是要跟他對質一番的了。唉,在那個時候,這樣的一條線索,我怎麽就想不起來了呢?
如果還有“如果”,那麽,那位儒商能夠早一步到來,或許就不會這樣了吧?從我父親的角度來說,在當時那種情勢之下,他以一敵四,在突襲未能收到成效之後,就完全處於下風了。因此,他就有可能這樣想,與其被敵手擒獲,受盡屈辱,倒不如自行了斷,這也算是一了百了的了。
當然,我這樣想,也不是要責怪這位儒商,沒能夠及時趕到。而是說,塵世間的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所能夠想象的。塵世間的生死禍福、得失榮辱,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因此,我還需要再想象一下:我父親受傷之後,對於這位儒商的到來,是不是也能夠感知到呢?也就是說,這位儒商到來之後,我父親的頭腦,是不是依然很清醒呢?對於這一點,也是需要弄清楚的。
是啊,如果已經能夠確定,另有外人到來,也就意味著,事情或許就會出現某種轉機。在這種情況之下,我父親真有必要自尋了斷嗎?
說來說去,作為當事人,我的父親,他的某些舉動,確實難以索解。
從常理上說,那一夥盜賊,既然是奉了上司的命令,前來追尋“要犯”。那麽,各種可能的情況,肯定是會想過的了。就比如說,如果對方不配合,不願意繳械,那麽,武力解決,也就是很正常的了。既然是武力解決,出現流血事件,隻怕也是在所難免的吧?對於這一夥人來說,活口才是最為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在自己的兵刃上塗抹劇毒,真有這個必要嗎?是啊,上司要的是活口,而不是殺人滅口啊!
這樣尋思下來,似乎也隻能這樣說了,我父親,不願受辱,才想著自行了斷的?然而,從情感上,我有很難接受這種想法。
那麽,對於我父親來說,會不會另有某些難言之隱呢?
如果真是要犯,被緝拿之後,各種惡樣的審訊、毒刑拷打,身心備受摧殘,與其受盡折磨,倒不如自己來個了斷。這種想法,多半是會有的吧?隻是,作為一個老實本分的生意人,無論如何,我都不可能把父親和一個要犯,連在一起的。
總而言之,對於這樣一件事情,我就是絞盡腦汁,也是難以理出一個較為清楚的頭緒來。
在跟那個頭領對話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身份,我父親似乎沒有肯定些什麽,也沒有否認些什麽。給我的感覺就是,他跟那位頭領,以前似乎也曾相識,甚至還打過交道。麵對著對方的軟硬兼施,我父親不為所動,不惜拚死一戰。
還有,這夥盜賊,為什麽能夠如此了解我們的行蹤呢?
父親去雇馬車的時候,是不是有點疏忽了呢?
那個車夫,對於這樣的一段路,無疑是極為熟悉的。試想一下,在離城門幾裏遠的地方,他為什麽要把車子停下來呢?
是啊,這樣的一駕馬車,一旦入城,這一夥盜賊,再要行動起來,隻怕就沒那麽容易得手了吧?
這一夥盜賊的主人,即便是權傾一時,恐怕也沒能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吧?那位儒商,不是跟那個頭領據理力爭了嗎?也就是說,就算是在金陵城一帶,各種各樣的掣肘因素,也還是存在的。因此,能夠暗地裏解決,那所謂的“主人”,也不想著鬧個滿城風雨。
隻可惜,對於這黑白兩道,到目前為止,我所能夠知曉的,依然是微乎其微的。這樣的一件事情,真要弄清它的真相,就隻能留待以後了。
以前的那位孫公子,曾經說起過,他時常到烏衣巷一帶地方去。現如今想起來,他到那兒去,應該也是有著某種目的的。隻是,這樣的一件事情,我依然說不上有多清楚。
在很多的時候,受製於自身的閱曆,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有著某種關聯的。然而,我卻沒能把它們串起來。散落一地的珠子,就隻能是一粒粒孤立著的珠子了。
父親撒手塵寰,悲痛之餘,我所能夠想起的事情,畢竟還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這些天,我獨處的時間較多,思路就受到了限製。是啊,那些過去了的事情,盡管已經無可挽迴。然而,作為活著的人,我卻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至少,所謂“父仇不共戴天”,如果不能弄清真相,給父親一個說法,我又有何麵目自立於這天地之間呢?
以後的事情,依然是極為艱難的,然而,無論如何,我都要爭一口氣,弄個水落石出……
哦,還有一件事情,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那就是,自從那儒商出現之後,娘親的神情,就變得難以琢磨起來。
“淑雅,你,你節哀吧……”記得,那位儒商,這樣對我娘親說道。
他古道熱腸,勸慰一下當事人,確實也在情理之中。隻是,“淑雅”是我娘親的官名,如果隻是素昧平生,他如何能夠知曉?
“趙先生,昭婷,昭婷這孩子……”那一刻,我娘親這樣說道。
那儒商趙先生,那臉上,一直帶著某種父輩所特有的慈祥。
隻見他眨了眨眼,接著又皺了一下眉頭,似乎在思忖著什麽。再過了好一陣子,隻聽他這樣說道:“淑雅,這件事情,我是會放在心上的。嗯,先,先料理一下誌興兄弟的身後事吧……”
對於“誌興兄弟”的身後事,我和娘親,孤兒寡母的,還能夠怎樣呢?
確實,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之下,除了聽他的,我們確實也沒有太多太好的辦法了。
於是,這位趙先生,就開始一手操辦起來了。
報官,那就沒必要了:整個金陵城,甚至於整個江寧省,都是那位巡撫的天下,而那位巡撫,正是那夥盜賊的“主人”。
報官,類似於“與虎謀皮”。
在當時,那幾天,我隻是覺得,這位趙先生古道熱腸,仁慈仗義,使出大把大把的銀兩,經過幾天的操辦之後,讓我的父親,也就是他口中的“誌興兄弟”,入土為安了。
對此,直到現在,我依然是感激涕零的。畢竟,按照我和娘親的那點人力和財力,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夠讓父親如此入土為安的。
城郊幾裏之外的一處荒坡,就這樣成了父親最後的“棲身之地”。
隻是,撒手人寰之後,荒野之上所出現的這一幕幕,九泉之下的父親,真的就知曉嗎?如果他泉下有知,又會想些什麽、說些什麽呢?
這位跟我同一個姓氏的儒商,對於他,我又有多少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