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敵在前,切不可掉以輕心。


    對於如何“出招”應敵,趙昭婷是頗費了一番苦心的:如果自己和青兒分別都能夠戰勝孫複與陸嘉,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勝利的一方自然可以處置失利的一方,這樣一來,就可以勒令他們退出這座山,到別的地方涼快去。


    若能夠戰平,也可以接受,畢竟,還有一線希望。至於雙雙落敗,那就隻能夠被動挨打,任人宰割了……


    “青兒,纏住陸嘉……”說著,趙昭婷左手短劍一指,虛晃一招之後,右手短劍直刺孫複咽喉要害。


    孫複一時沒能夠想到,如此一個嬌滴滴的大姑娘,出招如此迅捷狠辣!眼看對方右劍寒光閃爍,當下也不敢怠慢,長劍向上一挑,“當”的一聲,總算避開了對方的殺招。


    “趙姑娘,如此乘人不備,不太厚道吧?”長劍易守為攻之際,孫複訕笑道。


    “呸”了對方一口之後,趙昭婷右劍擋住對手的攻勢,左劍蓄勢待發:“孫公子,我和青兒陪著劉大將軍在此閑遊,給你下過請帖了嗎?”


    孫複聽出對方話語裏的揶揄之意,長劍迴收,護住心口要害:“趙姑娘,這一戰,遲早是要來的!至於下沒下過請帖,又有何幹呢?”


    說著,劍尖微顫,就像那閃閃金光,一時讓人眼花繚亂。


    趙昭婷深知,雙方既然已經動了兵刃,那就隻有靠武功說話了。當下雙劍一上一下,相互照應,護住中路要害。


    孫複眼見對手臨危不懼,心中也是暗自稱奇。


    人家是以靜製動,你長劍舞來舞去的,也隻是徒然耗費氣力而已!


    再過片刻,孫複當機立斷,一招雷霆萬鈞,刺向對手心口。原來,無奈之下,他想起了恃強淩弱,正麵進攻!


    趙昭婷左劍一點,卸去對方的大半力道。緊接著,一閃身,轉守為攻,右劍向上一揮,眼看就要將對手的左臂卸了下來。


    孫複眼見對手劍招嫻熟、繁密,當下不再心存僥幸,打起十二分精神,舞動長劍,奮力拚殺起來。


    那邊的青兒,由於已經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短劍借給趙昭婷,已然沒有就手的兵器,隻能揮動扁擔,與手持長劍的陸嘉,大戰起來。


    也就是一盞茶功夫,場上敵對的雙方,鬥了個旗鼓相當,難解難分。


    對於孫複來說,長劍對短劍,一開始還是稍占上風的。然而,那所謂的“一寸長,一寸強”,也隻是相對而言的。從表麵上看,手持短劍的趙昭婷,確實難以衝破對手長劍所劃出的劍圈。然而,“一寸短一寸險”,孫複想要恃強製勝,在對方兩柄短劍繁複嚴密的劍招之下,考慮到如果逼得太近的話,自己身上說不定就會被刺出幾個透明窟窿來。因此,雙方隻能是各擅勝場,一時難分高下。


    而另一邊的陸嘉,盡管利劍在手,隻是,他的劍術,要稍遜於孫複,要想在青兒的扁擔之下,討得好處,也絕非易事。


    青兒的扁擔,使的是伏魔杖法的招數,唿唿風聲之中,陸嘉也不敢貿然攻入杖圈之內。這樣一來,這一邊的較量,也隻是呈現出膠著之勢。


    眼見自己一方一時難以取勝,孫複對那兩個家丁喊道:“你們兩個,還不去照看一下相爺?叫你們來,就是白吃飯的嗎?”


    對於此次如何行動,孫複和陸嘉,還是頗費了一點心思的。


    他們所圖謀之事,事關東吳興複,自然就不會在意與趙昭婷、青兒之戰孰勝孰負。此時,眼看一時難以取勝,自然就想著利用拖住對手之機,讓兩個家丁出手,就此製住劉大將軍。


    劉大將軍,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


    這一切,都是事先商議好的。


    孫陸二人既然一心隻想興複東吳,對於遇到劉大將軍之時,該如何行動,自然會想出幾個方案來。這點腦筋,他們也還是會有的。


    那兩個家丁,若論武藝,或許會稍遜於主子孫陸二人,不過,在那深宅大院裏,舞刀弄劍,平日裏也沒少下功夫,畢竟,那烏衣巷,也不是白吃飯的地方。


    這一刻,經孫複這樣一提醒,那兩個家丁當即單刀護住中路要害,一步一步地迫近劉大將軍。


    劉大將軍縱橫沙場數十年,若換作昔時,自然不會把這兩個小嘍囉放在眼裏。隻是,歲月不饒人,如今年近花甲之際,身手早已退化,不複當年之勇!再加上這幾個月哮喘舊疾時常發作,此消彼長之下,對孫複手下的這兩個家丁,已然難言勝算。


    “早知道是這樣,當初出門之時,就該多帶幾名護衛……”暗自懊惱之中,劉大將軍寶劍出鞘,靜待來犯之敵。


    那兩個家丁隻覺得眼前寒光一閃,下意識地哆嗦了一下,緊接著,就反應過來了:相爺權高位重,手中的寶劍,自不是尋常之物。劍刃鋒利些,也是很正常的。


    咬了咬牙之後,這兩個家丁一左一右,緩緩地挪著步子,漸漸地迫近劉大將軍。


    平心而論,他們的腦子,也是蠻可以的了:就算我們一時沒能夠拿下你,不過,我們可以利用年輕力壯的優勢,慢慢地襲擾你,消耗你的精神和體力。待你精疲力竭、心浮氣躁之時,再以眾欺寡,發起雷霆一擊!到了那種時候,還怕拿不下一個年近六旬的老頭兒?


    這樣的一幕,趙昭婷和青兒,自然全看在眼裏了。


    而且,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她們也都能夠想得很清楚了。


    “孫複,想不到,你如此卑劣下作……”這樣想著,她雙劍上下翻飛、左衝右刺,試圖衝過孫複這一關,前去救駕。


    那孫複又豈是省油之輩?這突襲劉大將軍之計,本來就出自他的謀劃,到了這一刻,又豈能讓趙昭婷輕易脫身?


    “畫地為牢”“倦鳥思歸”“見龍在田”……孫複見招拆招,所使出的這幾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全是守勢!


    趙昭婷手上的兩把短劍,長於防禦,若是要用於進攻,卻是難以奏效。


    情急之下,心浮氣躁,再拆了幾招之後,趙昭婷的左劍,本來主要是用於防守的,此刻隻顧進襲,難免露出破綻。隻見孫複反手一揮,長劍一招“風卷殘雲”,反挑對手喉頭。


    趙昭婷左劍已在外圈,猝不及防,眼看對手的劍尖,離自己的咽喉要害隻有兩三寸了,無奈之下,隻好使出一招“鷂子翻飛”,向後一躍,在千鈞一發之際,總算有驚無險,逃過一劫。


    對手武藝本來就稍強於己,當對方隻專注於防守之時,要想衝破這一關,真是太渺茫了!


    然而,如果過不了孫複這一關,又如何能夠保證劉大將軍的安全呢?


    脫險之後,心急如焚的趙昭婷,先是雙劍合一,守住中路門戶,以防孫複乘虛而入,一邊苦苦思索著應對之策……


    那一瞬間,趙昭婷心思飛閃如電:過了這麽久,對於目前的局勢,雙方都是爛熟於心的了。這一邊,我對戰孫複,青兒迎戰陸嘉,大體上都算是平手。若是在平時,能夠打成這種局麵,也算是蠻可以的了。畢竟,這幾年,我和青兒放在刀劍拳腳上的功夫,並不算太多。而烏衣巷的裏這一夥人,大多是名門、名將之後,閑得發慌之際,自然就會想著,苦練一下功夫,以利於以後的運用。


    然而,這一次,可不是普通的比武較量啊!


    對於我方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不能輸給烏衣巷這一夥人的!


    如果我輸了,青兒能夠頂得住孫複和陸嘉的聯手進攻嗎?既然不可能,我方可就是大敗輸空了。同樣的道理,如果青兒不敵陸嘉,那麽,我也敵不過孫陸二人的聯手進襲!如此說來,我和青兒都是不能敗下陣來的了。對於我和青兒來說,別無退路。


    而從目前的情勢來看看,孫複、陸嘉二人,對於如何取勝,甚至都是不太在意的了。在他們看來,隻要能夠絆住我和青兒,那兩個家丁,順利拿下劉大將軍,還是頗有希望的。


    如此一來,我和青兒的壓力,猶如泰山壓頂。


    怎麽辦呢?孫複這家夥,別看他長劍上的功夫,平平無奇,然而,我要想速勝,也是極為艱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這家夥,那長劍上的功夫,還真有點像那長江天險,一時難以攻破。


    至於青兒,我用餘光發現,如果立足於防守,一盞茶的功夫之內,陸嘉取勝的機會,其實也不大。然而,我們所急需的,卻是以守為攻,拿下這兩個當麵之敵,然後前往救援劉大將軍!


    事情的難辦之處,也就在這兒了!


    青兒所使的扁擔,並不是就手的兵器。要憑此戰勝陸嘉,談何容易?


    而我呢,看似雙劍在手,可保無虞,然而,就憑這兩柄短劍,又如何能夠戰勝孫複呢?


    看來,唯一的希望倒是,劉大將軍奮起神勇,擊敗那兩個家丁了!隻是,那兩個家丁,也不是省油的燈啊!他們所想的,更多的是步步逼近,以逸待勞,挾持劉大將軍。


    如此說來,孫複這一方的詭計,還真是讓人不寒而栗了。


    他們的目標,說起來就隻有一個,就是劫持劉大將軍?


    是啊,隻要掌控住劉大將軍,滿朝文武,多半也就束手無策了。至於大殿上的今上,也懶得去想那麽多了。反正,如果沒有劉大將軍撐腰,今上什麽都不是。既然劉大將軍已經受製於人,那麽,就隻能聽憑孫複一夥人發號施令、為所欲為了。


    孫複這家夥,他的如意算盤,還打得蠻不錯的啊?


    哦,從這個角度看,劉大將軍盡管危急,不過,性命之憂,應該暫時還沒有?畢竟,對於孫複來說,活口更重要!他本人的話語沒什麽作用,目前,稱得上“一言九鼎”的,隻有劉大將軍了。


    既然是這樣,我一定要沉住氣,盡力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對戰孫複,目前之所以沒能夠速勝,最主要的問題,自然就在於,這個空間過於有限,沒有多少施展之處。遙想先祖趙雲趙子龍將軍,長槍再加上利劍,自然更利於衝鋒陷陣。而目前我所依仗的,隻是兩柄短劍,要想正麵衝破孫複這家夥的堵截,確實有點困難。


    唉,說來說去,這也怪不得別人。平時,我和青兒練習武功,主要都是側重在防身!這樣一來,短劍、匕首之類的短兵器,也就稍稍熟悉一點。至於大刀長槍,則是敬而遠之。這樣一來,平時都不練的,現在再去後悔,又有何益呢?


    烏衣巷裏的這一夥人,一直都在處心積慮,謀定而後動。而我方呢,則是抱著僥幸心理,疏於防範。事情的可悲之處,就在這兒了。


    那位陶世兄,一向都是儒生打扮,也不知武藝怎樣?不過,蕭世兄應該還可以吧?他自稱是將門之後,如果他能夠助我方一臂之力,度過眼前的這個難關,應該不成問題吧?


    唉,我也隻是見到蕭陶二人沒有隨隊而來,就想著他們倆能夠倒戈,轉向我方了。其實呢,他們本來就是烏衣巷那深宅大院裏的貴賓,他們轉向朝廷的可能性,又有幾分呢?


    趙昭婷啊趙昭婷,這一下,可就變成病急亂投醫了。


    當然,如果真有一根稻草,能不能救命是一迴事,反正,一廂情願地臆想一下,也未嚐不可。


    甚至,如果寧王子就在眼前,我想,他跟這孫公子,未必就是一條心的。就算能夠劫持住劉大將軍,一旦有機會,隻怕他也要除掉孫複和陸嘉,自己獨專權柄。對於寧王子來說,大晉的天下,無論如何,都是不能花落別家的。他是司馬寧,司馬炎胞弟司馬攸的嫡傳後裔,不管怎樣,他都不想著肥水流入外人田的。這樣的一夥人,平時都是心懷鬼胎,真要到了緊要關頭,也未必就能夠齊心協力。


    當然,那些過於複雜的事情,此刻想來,意義都不大了。當務之急,依然是如何製住這孫複孫公子!這家夥,當初我方心慈手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明秋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3925670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39256703並收藏月明秋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