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佑宮秘笈載:天聰九年十一月,哈達公主莽古濟家奴冷僧機告發莽古濟、莽古爾泰謀逆,查出大金國皇帝之印、大金國汗調兵信牌等十六枚,大金國汗龍袍一件。莽古爾泰之子額必倫、莽古濟等被處死,莽古爾泰其餘六子均開除宗室,貶為庶人,財產全部充公。德格類被奪爵。薩哈廉抱病勸進,代善及眾貝勒立誓效忠,上應之。
迴到盛京後,便忙著給額哲和固倫公主完婚,公主下嫁,加之皇太極對這個女兒視若掌上明珠,婚禮辦得自然是十分隆重。而比這更隆重的是漢官們一浪高過一浪的勸進浪潮。皇太極每天都要接到好幾份漢官們聯名勸進的奏章,但他都是一笑置之,用漢官們的話說,留中了。
於是,他們陸陸續續來到範文程跟前討主意。範文程胸有成竹,安慰大家道:“諸位不要著急,用不多久,自會有個圓滿結果。”
然而,一個突發事件打斷了原本穩步進行的勸進。
莽古濟家奴冷僧機,根本不是什麽高深有道之輩,而是從葉赫俘虜來的奴才。在葉赫時,他當過幾天薩滿,給別人跳好過幾次病,不知怎麽搞的,就被傳得神乎其神起來。可自從皇太極頒布命令後,國中薩滿均已登記在冊,私自從事薩滿術者按妖人論處,一些地下薩滿被查出後都殺了頭,冷僧機如何還敢作法。莽古濟催他,他都以請不來大仙為由搪塞。
皇太極得到玉璽,國中勸進之風湧起,莽古濟越發來氣,便再三催促道:“本公主待你一向不薄,此事不能就這麽不了了之。”
冷僧機道:“奴才豈敢,公主恩情,天高地厚,奴才終生難報,但奴才請了幾次了,仙家都不肯來,即使來了,也不答應,不知是何原因。請公主放心,奴才再請就是了。”
莽古濟走後,冷僧機內心激烈地鬥爭開了:一方麵是自己的主子,一方麵是大金國汗,作起法來,神鼓神鈴一響,又是跳又是唱,必為外人所知,一旦被告發,就是殺頭揚灰之罪。莽古爾泰若活著,也許能遮護著些,如今,樹倒猢猻散,我隻要一作法就有可能被告發。可不作法的話,主子又不答應,總是以請不來神為借口,必會引起主子懷疑,下場也好不哪去。作法是死,不作法也是死,到底該怎麽辦?這天晚上,他在炕上烙起了燒餅。
福晉問道:“怎麽了,病了?”
冷僧機在心中已憋了好久,關鍵時刻,他實在憋不住了,便從頭到尾跟福晉講了一遍。
福晉聽罷嚇得渾身發抖:“這麽大個事你還瞞著我,這是滅門之罪呀,你死了不要緊,我和孩子們都要跟你遭殃。紙裏包不住火,大金國的汗王是真龍天子,你就是請來了幾個小仙,能鬥得過真龍天子嗎?你千萬不能作傻事。”
“可主子那邊交待不下去呀,硬挺著不幹,恐怕也得死。”
福晉道:“去汗王那告發她。”
“那我豈不成了背主的奴才,人家會怎麽看我?”
“可你魘魅的是大金國一國之主,背的是更大的主,一旦泄露,大金國人人都要罵你,你就成了遺臭萬年的千古罪人。”
冷僧機聽罷,琢磨道:“是呀,告發哈達公主背的是小主,魘魅大金國主背的是大主,背大主必死,背小主可生。”想到這,他主意已定,下了炕往外就走。”
福晉問道:“你上哪去?”
“去汗王宮。”
福晉放心了:“去吧,外麵冷,多穿上點。”
皇太極聽了冷僧機的一番敘述,渾身陣陣發冷:這個女人實在是太歹毒了。朕雖與你有些怨恨,但畢竟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你怎麽能下得了手?他仰頭一聲長歎:“父汗呐父汗,你最擔心的骨肉相殘,還是在大金國重演了,真是有其母便有其女。”他看著跪在地上的冷僧機道:“他們還幹了些什麽?”
“大淩河之戰後,莽古爾泰和德格類到莽古濟家,莽古爾泰對莽古濟說,我已構怨於汗王,你們幫我奪了汗位,我們共享富貴。莽古濟表示,我陽奉汗王,暗中助兄,共圖大事。莽古爾泰之子額必倫在一旁說,阿瑪禦前露刃,我若是在場,當時就幫助阿瑪殺了汗王。不像十叔那麽膽小。另外,他們可能還偷刻了大金國汗的印鑒,製作了大金國汗的龍袍。”
“好啊,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你們不仁,就休怪朕不義。”他下令道:“鼇拜,你立刻請大貝勒和濟爾哈朗進宮。”
代善已經睡下,聽說鼇拜此刻來府,急忙披衣相見。
鼇拜打千叩拜:“深夜打擾,請大貝勒恕罪。”
“發生了什麽事?半夜三更的。”
鼇拜將事情簡單說了一遍,代善聽得目瞪口呆:“這個哈達公主,真是瘋了,這還了得,走。”他從侍衛手中接過頂戴,坐上轎子,飛速向汗王宮奔去。到了汗王宮,見刑部貝勒濟爾哈朗已坐在那裏。
皇太極怒不可遏:“二哥,你聽聽,聽聽吧,莽古爾泰和莽古濟都幹了些什麽。冷僧機,你將莽古爾泰和莽古濟的所作所為,向大貝勒和濟爾哈朗貝勒再說一遍。”
二人聽罷,代善先表的態:“此大逆之罪也,罪不可赦。濟爾哈朗,你立即帶人查抄莽古爾泰和莽古濟家,要細細地搜,不得有半點遺露。”莽古濟在睡夢中被砸門聲驚醒,她睜開眼罵道:“這些個狗奴才,半夜三更的,鬧騰什麽?”她扭頭向窗外望去,隻見外麵火光通明,驚叫道:“不好,著火了。”披上衣服往外就跑。
刑部的衙役們衝了進來,她仍然不知是東窗事發:“混蛋,半夜擅闖本公主府邸,想造反嗎?”
濟爾哈朗跨進了門檻:“是有人想造反,但不是我們,而是你。莽古濟,你魘魅汗王,有人已將你告發,弟兄們,把她給我綁了,帶走。”
莽古濟臉色當時變得慘白,但也就是一瞬間,便破口大罵道:“濟爾哈朗,你這條走狗,你親哥哥現在在高牆中圈禁,你不思報仇,反而給人家賣命,你還是個爺們兒嗎?”
濟爾哈朗罵道:“潑婦,一腦子反骨,人人都像你這麽想,大金國早就四分五裂了,押下去!”
他接著下令道:“府中所有人等,不論老幼,一律綁了,有反抗者,就地處決。搜!”
霎那間,一座尊貴的哈達公主府第,雞飛狗跳,哭聲一片,狼藉不堪。不大會,便將魘魅皇太極用的小人,皇太極的生辰八字、大金國汗金印、龍袍、大金國汗調兵信牌等都搜了出來。濟爾哈朗本來是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來的,看到這些罪證,震驚不已:“這太可怕了,沒想到表麵上歌舞升平的大金國還會有這樣的事情。”
第二天上朝,宮門前的侍衛道:“各位爺,今天朝議改在了刑部大堂,汗王在那等著大家呢。”
眾人並不知道昨夜發生的事,還以為不定又是哪位花花公子胡作非為,被汗王逮住了。
待眾人在刑部大堂分兩側站好時,就見濟爾哈朗在前,汗王和大貝勒在後,從側室中走了出來。濟爾哈朗在刑部貝勒虎皮椅坐好,皇太極和代善則一邊一個坐下。眾人往外看時,今天是要審誰呀?下麵沒人呐。就聽濟爾哈朗驚堂木一拍:“傳人證冷僧機上堂。”
冷僧機在衙役的押解下進入大堂跪倒:“奴才冷僧機叩見汗王、大貝勒、刑部貝勒和各位爺。”
濟爾哈朗又是一拍驚堂木:“冷僧機,這裏是刑部大堂,你要聽好了,凡人犯、人證所言之詞必須屬實,絕不允許有半句誑語,否則國法不容。”
“奴才明白。”
“將事情經過從實講來。”
“奴才今天告發主子,背上了背主奴才的惡名,從此很難作人了,但奴才實在是不得已。”
濟爾哈朗道:“你到底所告何事?”
“我家主子哈達公主行魘魅術,魘魅大金國汗王,並與莽古爾泰商議欲除掉汗王。”
冷僧機話音剛落,大堂上亂成了一片,人們議論紛紛。
這個說:“這個女人,我早就看她不是個東西。”
那個說:“這對兄妹,真是一個娘生的,都長著反骨。”
莽古濟既是嶽 的姑姑,又是丈母娘,嶽 自言自語道:“不會吧,怎麽會這樣?不可能,肯定是栽贓陷害。”他忘了是刑部大堂了,情急之中站起,“冷僧機,你受了誰的指使,竟敢陷害先汗愛女哈達公主?”
濟爾哈朗“啪”地又一拍驚堂木:“肅靜,肅靜!是非曲直本貝勒自有公斷,未經本貝勒允許,任何人都不得講話。”
眾人看大堂之上的濟爾哈朗,一臉嚴肅,威風凜凜,衙役們一個個也都形如兇神,又見汗王眉頭緊蹙,大貝勒正襟危坐,便都生了幾分畏懼,很快就靜了下來。
冷僧機是想借這個機會,申明自己的無奈,濟爾哈朗當然也知道他這點心思。為了不至於嚇著他,濟爾哈朗口氣一緩:“冷僧機,你不必驚慌,要慢慢講來,不得疏漏。”
“奴才以為,若是順從了我家主子,行妖法於汗王,便是背了更大的主,是大逆不道。如今大金國蒸蒸日上,威震天下,全是汗王治國有方,奴才寧死也不能作大逆不道之事。因此,奴才才冒死舉發我家主子與莽古爾泰的大逆之行。”於是冷僧機將莽古爾泰、德格類、莽古濟等如何密謀魘魅汗王,私刻汗王印鑒,私製龍袍,如何調兵等事一古腦地端了出來,比昨天晚上說得還詳細。
濟爾哈朗道:“帶莽古濟。”
莽古濟被押了上來,她手腳已被帶上了鐐銬,蓬頭垢麵,但仍然象以往一樣,滿臉的不在乎,不失其哈達公主的高傲。
濟爾哈朗一拍堂木:“莽古濟,你將如何魘魅汗王,如何與莽古爾泰謀反之事從實招來。”
莽古濟頭向邊一扭:“八弟看著我們兄妹不順眼,非要整死我們不可,他要說什麽就說什麽好了。”
“大膽罪婦,你陷害汗王,卻反誣一口,刑部大堂豈能容你顛倒黑白。左右,出示證據。”
衙役們將搜查出來的皇太極的生辰八字、魘魅皇太極用的紮有鋼針的小人、大金國汗印鑒、調兵信牌、龍袍等擺到了莽古濟麵前。
莽古濟見事情已完全敗露,突然像發瘋了一樣撲向冷僧機:“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奴才,敢出賣老娘,看老娘不撕爛了你。”
濟爾哈朗大喝一聲:“衙役們,摁住她。”
兩個衙役衝了上去,將其雙臂往後一背,一腳踹向她膝後,莽古濟當時便跪了下來。
濟爾哈朗道:“莽古濟,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是我幹的又怎麽樣?我五哥跟著父汗東闖西殺,渾身傷痕累累,立下戰功無數,皇太極憑什麽削了我五哥的大貝勒爵位?為什麽總是跟我們過不去?”
皇太極氣得“霍”地站起,怒斥道:“莽古爾泰弑母,你弑君害弟,兄妹二人何其毒也。莽古爾泰之罪,是眾貝勒共議所定,非朕之決斷,現在看,朕對你們是太寬容了。”皇太極言語中已露出殺機。
刑部正在審案,皇太極既是被害人,又是汗王,不宜輕易表態,否則會令人感覺以勢壓人。因此,濟爾哈朗急忙一拍驚堂木:“莽古濟既然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論罪當死,賜白綾一條,令其自縊,其家產全部充公,其家人一律開除宗室,貶為庶人。莽古爾泰雖死,但其罪亦不能不究,革去其貝勒稱號,其家人亦開除宗室,貶為庶人,額必倫參與謀逆,斬立決。德格類知情不舉,有同流合汙之嫌,現革去貝勒之職,待進一步查明案情後定罪。來呀,先摘了德格類的頂戴花翎,押下去。”
德格類渾身發軟,當即昏倒在地。濟爾哈朗命道:“拖下去。”
濟爾哈朗麵向皇太極:“汗王,現在眾貝勒都在,就算是刑部將審案結果交眾貝勒會議審定了。”
濟爾哈朗說完了半天,眾貝勒誰也沒表態,皇太極有些沉不住氣了,他聳了聳肩膀,大家看出來了,汗王要發怒。於是多爾袞先說道:“莽古爾泰、莽古濟所犯罪行十分嚴重,實屬十惡不赦,刑部定罪準確精當,我鑲白旗完全讚同。”
別看莽古濟刁蠻無比,但她的女兒,即嶽 的福晉與嶽 卻是非常恩愛,嶽 想:處死莽古濟,我若一句話不說,迴家後如何向福晉交待?憑我當初的擁戴之功,加上我和阿瑪兩旗的勢力,替嶽母講講情,也許能免其一死。
嶽 過於自信了,他以為隻要一張嘴,汗王便會給他麵子,沒想到皇太極當即翻了臉:“嶽 ,你安的什麽心?”他一指地下的小人,“現在,莽古濟將刀插到朕的胸口上了,你還替她講情?要是有人將刀插在你的胸口上,你將如何對待?朕從來講德政,對惡人卻絕不能留情,弑君謀逆者一個也不能放過。朕身為一國之君,每天都有可能對臣子所犯錯誤進行懲處,倘被朕處罰之人都來魘魅朕,還有什麽朝綱可言?”
代善見狀不妙,喝道:“嶽 ,你糊塗,國法大於家法,公理大於私情,莽古濟今所犯罪行,在中原便是滅門之罪,濟爾哈朗的懲處應當說是便宜了他們。汗王,我們正紅旗和鑲紅旗都讚同刑部所斷。”
嶽 氣得喊了起來:“阿瑪,你……,我們鑲紅旗不同意。”嶽 來了一股從未有過的強勁,抗言道:“汗王,先汗曾有遺言,無論我愛新覺羅族人所犯何罪,都不得以刀鋸加身。”
皇太極拍案怒斥:“嶽 ,你想用先汗壓朕?你還不如幹脆聯合眾貝勒將朕廢了的好。你可知褚英為何被先汗處死?就因為他行了妖術。朕曾下過明令,凡以妖術害人者殺無赦,何況莽古濟又加上了個謀逆。”
濟爾哈朗道:“先汗所言也是有所指的。”濟爾哈朗向左邊的皇太極一稽首:“汗王,請恕臣不敬之罪。設想,若莽古濟陰謀得逞,汗王遇難,我們對莽古濟也不能刀鋸加身?先汗所言絕不能包括謀逆罪,今後,對謀逆大罪,別說刀斧,就是千刀萬剮,淩遲處死都不為過,不如此,就不足以讓那些叛臣賊子膽寒,況且,我們對莽古濟並未加以刀鋸,而是白綾。”
多爾袞道:“濟爾哈朗所言有理,我看大金國律條中應加上一條,凡謀逆者,斬立決。知情不舉者視為同犯,亦斬立決,並抄家、革職,妻小沒身為奴。”
濟爾哈朗道:“好,本部堂立即修改刑律,然後交議政貝勒會議審定。”
阿濟格道:“不就這麽一條嗎?大家都在這,現在定下來就是了。”
眾貝勒齊聲道:“就這麽定下來。”
代善雖表麵應承,但心中卻想:這條一旦定下來,不知將來會有多少宗室子弟成刀下之鬼呀。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大金建國以來第二次大清洗,先後折騰了兩個多月,受誅連者近一千人,一直到了年根底下才算平靜下來。
皇太極對莽古爾泰、莽古濟這口憋了幾十年的惡氣,總算是徹底發泄了出來,對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更是格外器重。而對嶽 從此冷了下來,盡管嶽 有好幾次想討好,皇太極卻始終不冷不熱,沒買他的賬。冷僧機因舉發有功,改隸正黃旗,授三等男,並世襲。
三更了,薩哈廉依舊在燈下讀書,福晉非常心疼:“爺,咱們身子骨本來就不大結實,總這麽熬夜怎麽受得了,你要是累個好歹的,讓我們怎麽辦?”
薩哈廉撂下手中的《禮記》對福晉道:“如今玉璽已歸金,汗王改元稱帝之日已為期不遠,我管著禮部,稱帝大典是我份內職責,這樣的大典,對我朝來說,是開天辟地的大事,我必須要先走一步,要理出個脈絡來,不能讓漢官們笑話。”
福晉道:“你可以找文程先生商議嘛。”
“你說得有道理,可文程先生也忙啊。再說,找人家商議之前,咱們不能一點不懂啊。”
福晉不吱聲了。薩哈廉道:“你去睡吧,我再看一會。”
福晉道:“爺不睡奴家怎麽能睡得著,奴家就坐在這陪爺。”
薩哈廉暗中籌備大典一事,誰也不知道,他太要強了,用了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翻閱了《禮記》、《漢書》、《宋史》等,敲定了大典的每個步驟,落實了每一件物品,核定了每位重要人員的位置。一個半月下來,他有些吃不消了。進入十一月,天氣驟然降溫,因忙於製定大典方案,很晚了,薩哈廉還在禮部衙門中伏案疾書。侍衛們怕他著涼,便在室內加了一個大火盆,炭火通紅,室內溫暖如春。薩哈廉穿得多了些,熱得出了一身汗,處理完手頭公務,出了大門,便覺一陣寒風襲來,他一哆嗦:“不好。”急忙將衣裳緊了緊,但迴到家後還是病了。
這一病對薩哈廉來說是雪上加霜,在大漠中尋找額哲時,就受了風寒,迴到盛京後,一直沒好利索,因為公務繁忙,身體始終處於疲憊狀態,結果病得起不來了。
一連三天,薩哈廉都未上朝。頭兩天皇太極並未在意,以為不過是頭疼腦熱而已,可到了第三天,還不見薩哈廉的影子,皇太極放心不下了。
在眾子侄中,皇太極對薩哈廉感情最深,在內心中比對豪格還親,甚至萌生過將汗位傳給他的念頭。第三天一下朝,皇太極便親自去薩哈廉府探望。
三天不見,薩哈廉瘦多了,皇太極看著睡著的薩哈廉,嚇了一大跳。薩哈廉的福晉道:“爺吃過了藥,剛剛睡著。”皇太極摸了摸薩哈廉的前額,有些發燙。他皺著眉頭問禦醫道:“三四天了,怎麽還這麽熱?”
禦醫道:“爺的燒退多了,昨天還燒得嚇人呢。”
皇太極問道:“薩哈廉到底得的是什麽病?”
禦醫使了個眼色,悄悄退下,皇太極會意,過了一會,便跟了出去。
在外室,禦醫道:“汗王,爺得的是癆病,這種病,即使華佗在世,恐怕也無能為力。就看貝勒爺的造化了。”
“這麽說是沒治了。”
“這種病埋汰,纏人,痰多,有的一病就是兩三年,甚至十幾年,很少有根治的,時好時壞,一旦見紅,便是大兇。”
“薩哈廉是大金國的棟梁,朕一天也離不開他,你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治好,從今天開始,你就專門負責給薩哈廉貝勒看病,就在府上盯著,治好了,朕有重賞。”
皇太極返迴內室,薩哈廉似乎有感應,他睜開眼,見汗王親自來探視,不禁十分激動,掙紮著要爬起來給皇太極叩頭。皇太極將他摁住:“躺著,別動,咱爺倆就這麽嘮嘮嗑。”皇太極此刻內心十分悲傷,“朕就這麽一個十分優秀的侄兒,卻偏偏得上了這麽個病,咳。”他一傷心,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了出來。
薩哈廉道:“汗王,侄兒這個病怕是難好了,今後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為汗王叔叔效力了。”
皇太極抓著他的手:“休要胡說,人這一輩子還有不得病的嗎?得了病就死的話,還不都死光了,年紀輕輕的,挺過來就沒事了。”
“汗王,還記得何可綱對我們的評價嗎?”
“記得,他說我們隻知縱搶,胸無大誌。”
薩哈廉道:“他這個評價對臣震動極大,這是他堅決不降的最重要原因。如今玉璽已歸金,改元稱帝,已勢在必行,所以,臣已將改元稱帝大典的所有細節都確定了下來。 臣以為,隻有改元稱帝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隻有改元稱帝才能讓人們認識到我大金定鼎中原的雄圖大略,請汗王不要再推托了,以免傷了眾人之心。”
皇太極看著薩哈廉床頭一本厚厚的文稿,心裏一熱,眼淚又流了下來:大金國的臣子們都像薩哈廉就好了。他對薩哈廉推心道:“其實朕何嚐不想稱帝,但你看看朕的這些個兄弟、子侄,有魘魅朕,恨不能一下子致朕於死地的;有為富不仁,欺淩百姓的;有貪圖享樂,沉湎酒色的。他們將朕的話當耳旁風,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朕還哪有心思稱帝?朕能將先汗遺留下的大業發展到今天,就算問心無愧了,朕累了,有時真想退下來。”
薩哈廉搖了搖頭:“汗王,古往今來,朝廷上從來都是忠奸並存,哪個朝代沒有幾個敗類呢,此不足為怪,識別出來,送他們該去的地方就是了,犯不上跟他們鬥氣。至於宗室子弟驕奢淫逸,可懲,可教,可化,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什麽事情也不能妨礙我們一統天下,定鼎中原的偉業。”
皇太極道:“你說得有理,可朕卻絕不當令不能行禁不能止的傀儡皇帝。”
“汗王言重了,大金國如今誰不崇拜汗王?個別幾個人不能代表全麵,至於眾貝勒的事,由臣來辦,請汗王放心,臣一定能將此事處理妥當。”
“你呀,還是養病要緊,小心累著。”
晚飯過後,濟爾哈朗、多爾袞、阿巴泰等一齊來到薩哈廉府看望。薩哈廉見大金國要人都來了,心想:正好趁這個機會將勸進之事定下來,他笑著讓道:“大家都坐吧,謝謝你們前來看我,我呀,這身子骨真是不爭氣。”
阿巴泰先問道:“怎麽樣,好些了?”
“好多了,燒已經退了。”
濟爾哈朗道:“累了你就歇歇,不能不要命地幹,稱帝也好,滅明也好,都是為了咱們大家過得更好,要是為這些個事累垮了,就違背了咱們的本意了,你一定要想開些。”
濟爾哈朗的話非常有道理,薩哈廉聽著似有所悟。
多爾袞道:“薩哈廉,你是我們大金國的人才,身上擔子重著呢,你要是累倒了,大金國的損失就大了,你要為國珍重。”
薩哈廉道:“多謝大家的掛念,不要緊,這不已經好多了嗎?有件事,我一直放心不下,現在趁大家都在,就說給大家。”
“什麽事,你說吧。”眾人異口同聲。
“汗王今天下朝後來了,我又向他談起了改元一事。大金國發展至今,是否改元稱帝,已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大金國的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不稱帝何以號令四方?不稱帝何以廣攬人才?不稱帝何以定鼎中原?為了大金國,汗王他必須改元稱帝!”
眾人七嘴八舌道:“我們也是這麽想的,可汗王他就是不答應,文程先生說話不也是白說了嗎?”
薩哈廉臉上泛著潮紅,輕輕地咳著:“你們不知道汗王的心思啊。巴布海、瓦克達,尤其是莽古爾泰、莽古濟、德格類的事情發生後,汗王心中非常難過,他覺得咱們這些人中,有的兩麵三刀,說一套作一套,並非真心擁戴。”
多爾袞急了:“汗王不應該拿我們和莽古爾泰他們比,我不知別人,我對汗王之忠天地可鑒。”
濟爾哈朗等人亦齊聲道:“我們對汗王同樣無比忠誠。”
薩哈廉瞅了瞅多鐸,又瞅了瞅嶽 :“十五叔,你家中不是有人裹腳,還蓄妓了嘛。大哥,為莽古濟一事你還頂撞了汗王。”
多鐸臉一紅:“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汗王說過以後我們都改了嘛。”
嶽 低著個頭一聲沒吭。
薩哈廉道:“我看,要讓汗王答應稱帝,我們必須這麽做。”薩哈廉又是一陣咳嗽。
阿濟格不顧薩哈廉如何,追問道:“到底該怎麽做,你說嘛。”
薩哈廉喘著粗氣苦笑道:“汗王現在對我們是放心不下,怕我們不能盡臣子之道,我看這樣,咱們大家每人擬下一個誓言,明天朝議上對汗王發誓,以表忠心,看汗王他還有什麽理由不答應?”
多爾袞道:“隻要汗王答應,別說是立一個誓言,就是立它十個八個的又有何妨。”
薩哈廉道:“既然如此,就這麽辦。”
第二天朝議,代善首先站起:“汗王,如今玉璽已歸金,蒙古各部均已歸順,大金國威鎮四方,明國苟延殘喘,氣息奄奄,民心喪盡
迴到盛京後,便忙著給額哲和固倫公主完婚,公主下嫁,加之皇太極對這個女兒視若掌上明珠,婚禮辦得自然是十分隆重。而比這更隆重的是漢官們一浪高過一浪的勸進浪潮。皇太極每天都要接到好幾份漢官們聯名勸進的奏章,但他都是一笑置之,用漢官們的話說,留中了。
於是,他們陸陸續續來到範文程跟前討主意。範文程胸有成竹,安慰大家道:“諸位不要著急,用不多久,自會有個圓滿結果。”
然而,一個突發事件打斷了原本穩步進行的勸進。
莽古濟家奴冷僧機,根本不是什麽高深有道之輩,而是從葉赫俘虜來的奴才。在葉赫時,他當過幾天薩滿,給別人跳好過幾次病,不知怎麽搞的,就被傳得神乎其神起來。可自從皇太極頒布命令後,國中薩滿均已登記在冊,私自從事薩滿術者按妖人論處,一些地下薩滿被查出後都殺了頭,冷僧機如何還敢作法。莽古濟催他,他都以請不來大仙為由搪塞。
皇太極得到玉璽,國中勸進之風湧起,莽古濟越發來氣,便再三催促道:“本公主待你一向不薄,此事不能就這麽不了了之。”
冷僧機道:“奴才豈敢,公主恩情,天高地厚,奴才終生難報,但奴才請了幾次了,仙家都不肯來,即使來了,也不答應,不知是何原因。請公主放心,奴才再請就是了。”
莽古濟走後,冷僧機內心激烈地鬥爭開了:一方麵是自己的主子,一方麵是大金國汗,作起法來,神鼓神鈴一響,又是跳又是唱,必為外人所知,一旦被告發,就是殺頭揚灰之罪。莽古爾泰若活著,也許能遮護著些,如今,樹倒猢猻散,我隻要一作法就有可能被告發。可不作法的話,主子又不答應,總是以請不來神為借口,必會引起主子懷疑,下場也好不哪去。作法是死,不作法也是死,到底該怎麽辦?這天晚上,他在炕上烙起了燒餅。
福晉問道:“怎麽了,病了?”
冷僧機在心中已憋了好久,關鍵時刻,他實在憋不住了,便從頭到尾跟福晉講了一遍。
福晉聽罷嚇得渾身發抖:“這麽大個事你還瞞著我,這是滅門之罪呀,你死了不要緊,我和孩子們都要跟你遭殃。紙裏包不住火,大金國的汗王是真龍天子,你就是請來了幾個小仙,能鬥得過真龍天子嗎?你千萬不能作傻事。”
“可主子那邊交待不下去呀,硬挺著不幹,恐怕也得死。”
福晉道:“去汗王那告發她。”
“那我豈不成了背主的奴才,人家會怎麽看我?”
“可你魘魅的是大金國一國之主,背的是更大的主,一旦泄露,大金國人人都要罵你,你就成了遺臭萬年的千古罪人。”
冷僧機聽罷,琢磨道:“是呀,告發哈達公主背的是小主,魘魅大金國主背的是大主,背大主必死,背小主可生。”想到這,他主意已定,下了炕往外就走。”
福晉問道:“你上哪去?”
“去汗王宮。”
福晉放心了:“去吧,外麵冷,多穿上點。”
皇太極聽了冷僧機的一番敘述,渾身陣陣發冷:這個女人實在是太歹毒了。朕雖與你有些怨恨,但畢竟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你怎麽能下得了手?他仰頭一聲長歎:“父汗呐父汗,你最擔心的骨肉相殘,還是在大金國重演了,真是有其母便有其女。”他看著跪在地上的冷僧機道:“他們還幹了些什麽?”
“大淩河之戰後,莽古爾泰和德格類到莽古濟家,莽古爾泰對莽古濟說,我已構怨於汗王,你們幫我奪了汗位,我們共享富貴。莽古濟表示,我陽奉汗王,暗中助兄,共圖大事。莽古爾泰之子額必倫在一旁說,阿瑪禦前露刃,我若是在場,當時就幫助阿瑪殺了汗王。不像十叔那麽膽小。另外,他們可能還偷刻了大金國汗的印鑒,製作了大金國汗的龍袍。”
“好啊,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你們不仁,就休怪朕不義。”他下令道:“鼇拜,你立刻請大貝勒和濟爾哈朗進宮。”
代善已經睡下,聽說鼇拜此刻來府,急忙披衣相見。
鼇拜打千叩拜:“深夜打擾,請大貝勒恕罪。”
“發生了什麽事?半夜三更的。”
鼇拜將事情簡單說了一遍,代善聽得目瞪口呆:“這個哈達公主,真是瘋了,這還了得,走。”他從侍衛手中接過頂戴,坐上轎子,飛速向汗王宮奔去。到了汗王宮,見刑部貝勒濟爾哈朗已坐在那裏。
皇太極怒不可遏:“二哥,你聽聽,聽聽吧,莽古爾泰和莽古濟都幹了些什麽。冷僧機,你將莽古爾泰和莽古濟的所作所為,向大貝勒和濟爾哈朗貝勒再說一遍。”
二人聽罷,代善先表的態:“此大逆之罪也,罪不可赦。濟爾哈朗,你立即帶人查抄莽古爾泰和莽古濟家,要細細地搜,不得有半點遺露。”莽古濟在睡夢中被砸門聲驚醒,她睜開眼罵道:“這些個狗奴才,半夜三更的,鬧騰什麽?”她扭頭向窗外望去,隻見外麵火光通明,驚叫道:“不好,著火了。”披上衣服往外就跑。
刑部的衙役們衝了進來,她仍然不知是東窗事發:“混蛋,半夜擅闖本公主府邸,想造反嗎?”
濟爾哈朗跨進了門檻:“是有人想造反,但不是我們,而是你。莽古濟,你魘魅汗王,有人已將你告發,弟兄們,把她給我綁了,帶走。”
莽古濟臉色當時變得慘白,但也就是一瞬間,便破口大罵道:“濟爾哈朗,你這條走狗,你親哥哥現在在高牆中圈禁,你不思報仇,反而給人家賣命,你還是個爺們兒嗎?”
濟爾哈朗罵道:“潑婦,一腦子反骨,人人都像你這麽想,大金國早就四分五裂了,押下去!”
他接著下令道:“府中所有人等,不論老幼,一律綁了,有反抗者,就地處決。搜!”
霎那間,一座尊貴的哈達公主府第,雞飛狗跳,哭聲一片,狼藉不堪。不大會,便將魘魅皇太極用的小人,皇太極的生辰八字、大金國汗金印、龍袍、大金國汗調兵信牌等都搜了出來。濟爾哈朗本來是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來的,看到這些罪證,震驚不已:“這太可怕了,沒想到表麵上歌舞升平的大金國還會有這樣的事情。”
第二天上朝,宮門前的侍衛道:“各位爺,今天朝議改在了刑部大堂,汗王在那等著大家呢。”
眾人並不知道昨夜發生的事,還以為不定又是哪位花花公子胡作非為,被汗王逮住了。
待眾人在刑部大堂分兩側站好時,就見濟爾哈朗在前,汗王和大貝勒在後,從側室中走了出來。濟爾哈朗在刑部貝勒虎皮椅坐好,皇太極和代善則一邊一個坐下。眾人往外看時,今天是要審誰呀?下麵沒人呐。就聽濟爾哈朗驚堂木一拍:“傳人證冷僧機上堂。”
冷僧機在衙役的押解下進入大堂跪倒:“奴才冷僧機叩見汗王、大貝勒、刑部貝勒和各位爺。”
濟爾哈朗又是一拍驚堂木:“冷僧機,這裏是刑部大堂,你要聽好了,凡人犯、人證所言之詞必須屬實,絕不允許有半句誑語,否則國法不容。”
“奴才明白。”
“將事情經過從實講來。”
“奴才今天告發主子,背上了背主奴才的惡名,從此很難作人了,但奴才實在是不得已。”
濟爾哈朗道:“你到底所告何事?”
“我家主子哈達公主行魘魅術,魘魅大金國汗王,並與莽古爾泰商議欲除掉汗王。”
冷僧機話音剛落,大堂上亂成了一片,人們議論紛紛。
這個說:“這個女人,我早就看她不是個東西。”
那個說:“這對兄妹,真是一個娘生的,都長著反骨。”
莽古濟既是嶽 的姑姑,又是丈母娘,嶽 自言自語道:“不會吧,怎麽會這樣?不可能,肯定是栽贓陷害。”他忘了是刑部大堂了,情急之中站起,“冷僧機,你受了誰的指使,竟敢陷害先汗愛女哈達公主?”
濟爾哈朗“啪”地又一拍驚堂木:“肅靜,肅靜!是非曲直本貝勒自有公斷,未經本貝勒允許,任何人都不得講話。”
眾人看大堂之上的濟爾哈朗,一臉嚴肅,威風凜凜,衙役們一個個也都形如兇神,又見汗王眉頭緊蹙,大貝勒正襟危坐,便都生了幾分畏懼,很快就靜了下來。
冷僧機是想借這個機會,申明自己的無奈,濟爾哈朗當然也知道他這點心思。為了不至於嚇著他,濟爾哈朗口氣一緩:“冷僧機,你不必驚慌,要慢慢講來,不得疏漏。”
“奴才以為,若是順從了我家主子,行妖法於汗王,便是背了更大的主,是大逆不道。如今大金國蒸蒸日上,威震天下,全是汗王治國有方,奴才寧死也不能作大逆不道之事。因此,奴才才冒死舉發我家主子與莽古爾泰的大逆之行。”於是冷僧機將莽古爾泰、德格類、莽古濟等如何密謀魘魅汗王,私刻汗王印鑒,私製龍袍,如何調兵等事一古腦地端了出來,比昨天晚上說得還詳細。
濟爾哈朗道:“帶莽古濟。”
莽古濟被押了上來,她手腳已被帶上了鐐銬,蓬頭垢麵,但仍然象以往一樣,滿臉的不在乎,不失其哈達公主的高傲。
濟爾哈朗一拍堂木:“莽古濟,你將如何魘魅汗王,如何與莽古爾泰謀反之事從實招來。”
莽古濟頭向邊一扭:“八弟看著我們兄妹不順眼,非要整死我們不可,他要說什麽就說什麽好了。”
“大膽罪婦,你陷害汗王,卻反誣一口,刑部大堂豈能容你顛倒黑白。左右,出示證據。”
衙役們將搜查出來的皇太極的生辰八字、魘魅皇太極用的紮有鋼針的小人、大金國汗印鑒、調兵信牌、龍袍等擺到了莽古濟麵前。
莽古濟見事情已完全敗露,突然像發瘋了一樣撲向冷僧機:“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奴才,敢出賣老娘,看老娘不撕爛了你。”
濟爾哈朗大喝一聲:“衙役們,摁住她。”
兩個衙役衝了上去,將其雙臂往後一背,一腳踹向她膝後,莽古濟當時便跪了下來。
濟爾哈朗道:“莽古濟,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是我幹的又怎麽樣?我五哥跟著父汗東闖西殺,渾身傷痕累累,立下戰功無數,皇太極憑什麽削了我五哥的大貝勒爵位?為什麽總是跟我們過不去?”
皇太極氣得“霍”地站起,怒斥道:“莽古爾泰弑母,你弑君害弟,兄妹二人何其毒也。莽古爾泰之罪,是眾貝勒共議所定,非朕之決斷,現在看,朕對你們是太寬容了。”皇太極言語中已露出殺機。
刑部正在審案,皇太極既是被害人,又是汗王,不宜輕易表態,否則會令人感覺以勢壓人。因此,濟爾哈朗急忙一拍驚堂木:“莽古濟既然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論罪當死,賜白綾一條,令其自縊,其家產全部充公,其家人一律開除宗室,貶為庶人。莽古爾泰雖死,但其罪亦不能不究,革去其貝勒稱號,其家人亦開除宗室,貶為庶人,額必倫參與謀逆,斬立決。德格類知情不舉,有同流合汙之嫌,現革去貝勒之職,待進一步查明案情後定罪。來呀,先摘了德格類的頂戴花翎,押下去。”
德格類渾身發軟,當即昏倒在地。濟爾哈朗命道:“拖下去。”
濟爾哈朗麵向皇太極:“汗王,現在眾貝勒都在,就算是刑部將審案結果交眾貝勒會議審定了。”
濟爾哈朗說完了半天,眾貝勒誰也沒表態,皇太極有些沉不住氣了,他聳了聳肩膀,大家看出來了,汗王要發怒。於是多爾袞先說道:“莽古爾泰、莽古濟所犯罪行十分嚴重,實屬十惡不赦,刑部定罪準確精當,我鑲白旗完全讚同。”
別看莽古濟刁蠻無比,但她的女兒,即嶽 的福晉與嶽 卻是非常恩愛,嶽 想:處死莽古濟,我若一句話不說,迴家後如何向福晉交待?憑我當初的擁戴之功,加上我和阿瑪兩旗的勢力,替嶽母講講情,也許能免其一死。
嶽 過於自信了,他以為隻要一張嘴,汗王便會給他麵子,沒想到皇太極當即翻了臉:“嶽 ,你安的什麽心?”他一指地下的小人,“現在,莽古濟將刀插到朕的胸口上了,你還替她講情?要是有人將刀插在你的胸口上,你將如何對待?朕從來講德政,對惡人卻絕不能留情,弑君謀逆者一個也不能放過。朕身為一國之君,每天都有可能對臣子所犯錯誤進行懲處,倘被朕處罰之人都來魘魅朕,還有什麽朝綱可言?”
代善見狀不妙,喝道:“嶽 ,你糊塗,國法大於家法,公理大於私情,莽古濟今所犯罪行,在中原便是滅門之罪,濟爾哈朗的懲處應當說是便宜了他們。汗王,我們正紅旗和鑲紅旗都讚同刑部所斷。”
嶽 氣得喊了起來:“阿瑪,你……,我們鑲紅旗不同意。”嶽 來了一股從未有過的強勁,抗言道:“汗王,先汗曾有遺言,無論我愛新覺羅族人所犯何罪,都不得以刀鋸加身。”
皇太極拍案怒斥:“嶽 ,你想用先汗壓朕?你還不如幹脆聯合眾貝勒將朕廢了的好。你可知褚英為何被先汗處死?就因為他行了妖術。朕曾下過明令,凡以妖術害人者殺無赦,何況莽古濟又加上了個謀逆。”
濟爾哈朗道:“先汗所言也是有所指的。”濟爾哈朗向左邊的皇太極一稽首:“汗王,請恕臣不敬之罪。設想,若莽古濟陰謀得逞,汗王遇難,我們對莽古濟也不能刀鋸加身?先汗所言絕不能包括謀逆罪,今後,對謀逆大罪,別說刀斧,就是千刀萬剮,淩遲處死都不為過,不如此,就不足以讓那些叛臣賊子膽寒,況且,我們對莽古濟並未加以刀鋸,而是白綾。”
多爾袞道:“濟爾哈朗所言有理,我看大金國律條中應加上一條,凡謀逆者,斬立決。知情不舉者視為同犯,亦斬立決,並抄家、革職,妻小沒身為奴。”
濟爾哈朗道:“好,本部堂立即修改刑律,然後交議政貝勒會議審定。”
阿濟格道:“不就這麽一條嗎?大家都在這,現在定下來就是了。”
眾貝勒齊聲道:“就這麽定下來。”
代善雖表麵應承,但心中卻想:這條一旦定下來,不知將來會有多少宗室子弟成刀下之鬼呀。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大金建國以來第二次大清洗,先後折騰了兩個多月,受誅連者近一千人,一直到了年根底下才算平靜下來。
皇太極對莽古爾泰、莽古濟這口憋了幾十年的惡氣,總算是徹底發泄了出來,對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更是格外器重。而對嶽 從此冷了下來,盡管嶽 有好幾次想討好,皇太極卻始終不冷不熱,沒買他的賬。冷僧機因舉發有功,改隸正黃旗,授三等男,並世襲。
三更了,薩哈廉依舊在燈下讀書,福晉非常心疼:“爺,咱們身子骨本來就不大結實,總這麽熬夜怎麽受得了,你要是累個好歹的,讓我們怎麽辦?”
薩哈廉撂下手中的《禮記》對福晉道:“如今玉璽已歸金,汗王改元稱帝之日已為期不遠,我管著禮部,稱帝大典是我份內職責,這樣的大典,對我朝來說,是開天辟地的大事,我必須要先走一步,要理出個脈絡來,不能讓漢官們笑話。”
福晉道:“你可以找文程先生商議嘛。”
“你說得有道理,可文程先生也忙啊。再說,找人家商議之前,咱們不能一點不懂啊。”
福晉不吱聲了。薩哈廉道:“你去睡吧,我再看一會。”
福晉道:“爺不睡奴家怎麽能睡得著,奴家就坐在這陪爺。”
薩哈廉暗中籌備大典一事,誰也不知道,他太要強了,用了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翻閱了《禮記》、《漢書》、《宋史》等,敲定了大典的每個步驟,落實了每一件物品,核定了每位重要人員的位置。一個半月下來,他有些吃不消了。進入十一月,天氣驟然降溫,因忙於製定大典方案,很晚了,薩哈廉還在禮部衙門中伏案疾書。侍衛們怕他著涼,便在室內加了一個大火盆,炭火通紅,室內溫暖如春。薩哈廉穿得多了些,熱得出了一身汗,處理完手頭公務,出了大門,便覺一陣寒風襲來,他一哆嗦:“不好。”急忙將衣裳緊了緊,但迴到家後還是病了。
這一病對薩哈廉來說是雪上加霜,在大漠中尋找額哲時,就受了風寒,迴到盛京後,一直沒好利索,因為公務繁忙,身體始終處於疲憊狀態,結果病得起不來了。
一連三天,薩哈廉都未上朝。頭兩天皇太極並未在意,以為不過是頭疼腦熱而已,可到了第三天,還不見薩哈廉的影子,皇太極放心不下了。
在眾子侄中,皇太極對薩哈廉感情最深,在內心中比對豪格還親,甚至萌生過將汗位傳給他的念頭。第三天一下朝,皇太極便親自去薩哈廉府探望。
三天不見,薩哈廉瘦多了,皇太極看著睡著的薩哈廉,嚇了一大跳。薩哈廉的福晉道:“爺吃過了藥,剛剛睡著。”皇太極摸了摸薩哈廉的前額,有些發燙。他皺著眉頭問禦醫道:“三四天了,怎麽還這麽熱?”
禦醫道:“爺的燒退多了,昨天還燒得嚇人呢。”
皇太極問道:“薩哈廉到底得的是什麽病?”
禦醫使了個眼色,悄悄退下,皇太極會意,過了一會,便跟了出去。
在外室,禦醫道:“汗王,爺得的是癆病,這種病,即使華佗在世,恐怕也無能為力。就看貝勒爺的造化了。”
“這麽說是沒治了。”
“這種病埋汰,纏人,痰多,有的一病就是兩三年,甚至十幾年,很少有根治的,時好時壞,一旦見紅,便是大兇。”
“薩哈廉是大金國的棟梁,朕一天也離不開他,你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治好,從今天開始,你就專門負責給薩哈廉貝勒看病,就在府上盯著,治好了,朕有重賞。”
皇太極返迴內室,薩哈廉似乎有感應,他睜開眼,見汗王親自來探視,不禁十分激動,掙紮著要爬起來給皇太極叩頭。皇太極將他摁住:“躺著,別動,咱爺倆就這麽嘮嘮嗑。”皇太極此刻內心十分悲傷,“朕就這麽一個十分優秀的侄兒,卻偏偏得上了這麽個病,咳。”他一傷心,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了出來。
薩哈廉道:“汗王,侄兒這個病怕是難好了,今後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為汗王叔叔效力了。”
皇太極抓著他的手:“休要胡說,人這一輩子還有不得病的嗎?得了病就死的話,還不都死光了,年紀輕輕的,挺過來就沒事了。”
“汗王,還記得何可綱對我們的評價嗎?”
“記得,他說我們隻知縱搶,胸無大誌。”
薩哈廉道:“他這個評價對臣震動極大,這是他堅決不降的最重要原因。如今玉璽已歸金,改元稱帝,已勢在必行,所以,臣已將改元稱帝大典的所有細節都確定了下來。 臣以為,隻有改元稱帝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隻有改元稱帝才能讓人們認識到我大金定鼎中原的雄圖大略,請汗王不要再推托了,以免傷了眾人之心。”
皇太極看著薩哈廉床頭一本厚厚的文稿,心裏一熱,眼淚又流了下來:大金國的臣子們都像薩哈廉就好了。他對薩哈廉推心道:“其實朕何嚐不想稱帝,但你看看朕的這些個兄弟、子侄,有魘魅朕,恨不能一下子致朕於死地的;有為富不仁,欺淩百姓的;有貪圖享樂,沉湎酒色的。他們將朕的話當耳旁風,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朕還哪有心思稱帝?朕能將先汗遺留下的大業發展到今天,就算問心無愧了,朕累了,有時真想退下來。”
薩哈廉搖了搖頭:“汗王,古往今來,朝廷上從來都是忠奸並存,哪個朝代沒有幾個敗類呢,此不足為怪,識別出來,送他們該去的地方就是了,犯不上跟他們鬥氣。至於宗室子弟驕奢淫逸,可懲,可教,可化,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什麽事情也不能妨礙我們一統天下,定鼎中原的偉業。”
皇太極道:“你說得有理,可朕卻絕不當令不能行禁不能止的傀儡皇帝。”
“汗王言重了,大金國如今誰不崇拜汗王?個別幾個人不能代表全麵,至於眾貝勒的事,由臣來辦,請汗王放心,臣一定能將此事處理妥當。”
“你呀,還是養病要緊,小心累著。”
晚飯過後,濟爾哈朗、多爾袞、阿巴泰等一齊來到薩哈廉府看望。薩哈廉見大金國要人都來了,心想:正好趁這個機會將勸進之事定下來,他笑著讓道:“大家都坐吧,謝謝你們前來看我,我呀,這身子骨真是不爭氣。”
阿巴泰先問道:“怎麽樣,好些了?”
“好多了,燒已經退了。”
濟爾哈朗道:“累了你就歇歇,不能不要命地幹,稱帝也好,滅明也好,都是為了咱們大家過得更好,要是為這些個事累垮了,就違背了咱們的本意了,你一定要想開些。”
濟爾哈朗的話非常有道理,薩哈廉聽著似有所悟。
多爾袞道:“薩哈廉,你是我們大金國的人才,身上擔子重著呢,你要是累倒了,大金國的損失就大了,你要為國珍重。”
薩哈廉道:“多謝大家的掛念,不要緊,這不已經好多了嗎?有件事,我一直放心不下,現在趁大家都在,就說給大家。”
“什麽事,你說吧。”眾人異口同聲。
“汗王今天下朝後來了,我又向他談起了改元一事。大金國發展至今,是否改元稱帝,已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大金國的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不稱帝何以號令四方?不稱帝何以廣攬人才?不稱帝何以定鼎中原?為了大金國,汗王他必須改元稱帝!”
眾人七嘴八舌道:“我們也是這麽想的,可汗王他就是不答應,文程先生說話不也是白說了嗎?”
薩哈廉臉上泛著潮紅,輕輕地咳著:“你們不知道汗王的心思啊。巴布海、瓦克達,尤其是莽古爾泰、莽古濟、德格類的事情發生後,汗王心中非常難過,他覺得咱們這些人中,有的兩麵三刀,說一套作一套,並非真心擁戴。”
多爾袞急了:“汗王不應該拿我們和莽古爾泰他們比,我不知別人,我對汗王之忠天地可鑒。”
濟爾哈朗等人亦齊聲道:“我們對汗王同樣無比忠誠。”
薩哈廉瞅了瞅多鐸,又瞅了瞅嶽 :“十五叔,你家中不是有人裹腳,還蓄妓了嘛。大哥,為莽古濟一事你還頂撞了汗王。”
多鐸臉一紅:“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汗王說過以後我們都改了嘛。”
嶽 低著個頭一聲沒吭。
薩哈廉道:“我看,要讓汗王答應稱帝,我們必須這麽做。”薩哈廉又是一陣咳嗽。
阿濟格不顧薩哈廉如何,追問道:“到底該怎麽做,你說嘛。”
薩哈廉喘著粗氣苦笑道:“汗王現在對我們是放心不下,怕我們不能盡臣子之道,我看這樣,咱們大家每人擬下一個誓言,明天朝議上對汗王發誓,以表忠心,看汗王他還有什麽理由不答應?”
多爾袞道:“隻要汗王答應,別說是立一個誓言,就是立它十個八個的又有何妨。”
薩哈廉道:“既然如此,就這麽辦。”
第二天朝議,代善首先站起:“汗王,如今玉璽已歸金,蒙古各部均已歸順,大金國威鎮四方,明國苟延殘喘,氣息奄奄,民心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