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佑宮秘笈載:莽古爾泰於婚宴上,逼寧完我以酒,寧完我故作不勝酒力,誘莽古爾泰入彀。莽古爾泰大醉,再次嘔血。天聰六年四月,上率十萬大軍二征林丹汗,因達爾漢額駙屬下二蒙古人逃遁,剿滅林丹汗大計落空,上乃嚴懲達爾漢。範文程相救,免於死。
三天後,範文程作媒,薩哈廉出銀三百兩,範文程、鮑承先、高鴻中和羅繡錦等各出資一百至二百兩不等。有了銀子,寧完我真的用八台大轎將冰清姑娘娶迴了家。迎親場麵故意搞得十分張揚,整個沈陽城為之轟動。當迎親隊伍路過三貝勒府時,寧完我示意吹鼓手賣力氣使勁吹,並在其門前稍作停留。按女真習俗,這叫拜門,是對府中主人的一種尊重,主人應賞錢。但寧完我知趣,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吹了不一會,便繼續前行。莽古爾泰在府中氣得火冒三丈,將寧完我送來的請帖撕了個稀巴爛。
冰清姑娘技藝出眾,莽古爾泰是花了大價錢,從遼陽買到的。他暗中見過冰清,當即被冰清的美貌所打動。他原想事成後,就將冰清收為小福晉。為了防止寧完我對冰清染指,他精心策劃了搬倒寧完我的每一個步驟:先灌醉,後下蒙汗藥,讓寧完我連冰清姑娘的毛也休想摸到。然而令他無法忍受的是:他自認為天衣無縫的計劃,被寧完我輕輕一擊,便擊得粉碎,三千兩銀子打了水漂。幸虧沒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則的話,臉就丟大了。
快到中午了,寧完我打發人來請他喝喜酒,他沒說去也沒說不去,隻是應了一聲:“知道了。”
德格類此時正在寧完我處,他見汗王、代善以及眾貝勒都到了,就差莽古爾泰,便趕緊抽身來到三貝勒府。進了屋,看莽古爾泰正在生悶氣:“五哥,上次朝議,你因南麵獨坐一事和寧完我鬧翻,今天這個場麵你一定得去,不能叫人看著咱們太小家子氣了。”
莽古爾泰氣得一拍桌子:“爹個鳥,也太便宜了這個王八蛋。”
莽古爾泰趕到時,寧完我與冰清剛剛拜完堂,按規矩寧完我須扶著冰清去帳中坐斧(福),鮑承先卻喊道:“喂,喂,各位,靜一靜,靜一靜。”(1)
眾人撂下杯筷,瞅著鮑承先,鮑承先道:“都說寧完我娶了個天姿國色,可咱們誰也沒見到廬山真麵目,鮑某提議,咱們應先睹為快,請冰清為咱們敬酒如何?”
眾人跟著起哄:“對,鮑大人說得有理,就請新娘為咱們敬酒。”
寧完我心中笑罵道:“好你個鮑承先,這兩天‘一品香’的門檻都讓你踏破了,還說沒看到廬山真麵目,瞧我改日怎麽收拾你。”他生性灑脫,本來就沒那麽多臭講究,便欣然應道:“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寧某現在就與冰清為大家敬酒。”
此時的冰清就覺得一切都像夢一樣,自己稀裏糊塗地被賣到了沈陽,又稀裏糊塗地嫁給了大金國聲名赫赫的寧大學士,並且是明媒正娶,坐著八台大轎被抬進了寧大學士府,從此再也不用曲心與那些個臭男人周旋了,這正是所有青樓中姑娘們日夜盼望的苦盡甘來。然而,這巨大的幸福來得太突然,太意外,直到現在,她還在反複問著自己:眼前這一切是真的嗎?
寧完我輕輕將她頭上的紅蓋頭揭開,一個絕色女子出現在人們麵前,眾人幾乎同時一聲驚歎:“啊!”
不知是誰竟喊出聲來:“太漂亮了,像個仙女。”
皇太極也是一怔:“寧完我豔福不淺,一輩子能娶到這麽個漂亮女人,也算沒白活。”他覺得冰清像一個人:“像誰呢?噢,像嬌娘。”一恍七年過去了,繁忙的政務,連年的征戰,一天天的日理萬機,嬌娘的影子在他心中已漸漸淡忘,但眼前的冰清一下子勾起了他對往事的迴憶,而一想起嬌娘,便想到了莽古爾泰,他斜視了坐在下首的莽古爾泰一眼:“惡魔,朕絕繞不了你。”
寧完我與冰清已走了過來,夫妻二人雙雙給皇太極跪下:“汗王,奴才能有今天,全是汗王的恩德,奴才就是當牛作馬,也無法報答汗王的知遇之恩,奴才與冰清給您敬酒了。”
皇太極道:“快快請起,今天是你們大喜的日子,不是朝議,不可行此大禮,你們敬酒就是了。”
冰清見皇太極儀表威嚴,相貌堂堂,便生了幾分膽怯,端著酒壺的手直發抖,寧完我伸出手在旁把持,冰清道:“汗王,奴家作夢也沒想到能為汗王敬酒,能站在汗王身邊一睹天顏是奴家十輩子修來的。奴家祝汗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太極道:“大學士好一雙慧眼,識得如此佳麗,朕祝你們夫妻恩愛,早生貴子。”
這句話是寧完我最愛聽的,他再次跪下,重重磕了個響頭:“汗王金口玉牙,賜奴才貴子,奴才叩謝了。”
皇太極笑道:“朕的話就那麽靈驗?”
“汗王每到重大關頭都有異象發生,必是天公在相助,今日賜子,奴才有後矣。”
一番話說得皇太極十分滋潤,他端起酒杯:“朕就為你們早生貴子,飲了此杯。”
敬完汗王敬代善,接下來便是莽古爾泰。寧完我心中暗自發笑:“三貝勒,不知你此刻是何滋味,恨?酸?氣?羞?怒?大概不止是五味吧。”
自從因設六部和南麵獨尊一事與莽古爾泰發生爭執以來,寧完我便再未與莽古爾泰公開接觸過,雙方一直是在暗中較量,他麵帶微笑,態度十分謙恭:“三大貝勒在上,奴才給您敬酒了。”
莽古爾泰自恃酒量大,生出了一個十分歹毒的念頭,心中罵道:“爹個鳥,老子賠了銀子賠了人,今天非喝廢你不可。”
“寧大學士,本貝勒恭喜你了,來,咱們共同喝一碗。”他將小酒杯推向一邊,端起酒簍,咚、咚、咚便倒滿兩大碗。
莽古爾泰又失策了,寧完我平時在官場很少縱酒,卻是少有的海量,真要是喝起來,莽古爾泰兩個也不是對手。但他表麵上裝得十分害怕:“三貝勒,這,這,這是一大碗啊,奴才要是喝下去,當時就得趴下。”
莽古爾泰心想:“正好,本貝勒就是要讓你趴下。”他微微笑道“有道是喜酒不醉,我先飲為敬,祝你們夫妻恩愛百年。”他後手一高,一碗酒便見了底。
有幾個人齊聲叫好:“三貝勒真是海量。”
寧完我雙手故意發抖,皺著眉頭:“爺喝了,奴才哪敢不喝。”咚、咚、咚一碗酒也幹了下去。
莽古爾泰心想:老子今天要一解心頭之恨。他又抱起了酒簍:“好事成雙,大喜之日,哪有喝一碗的道理,來咱們再來一碗。”說著又將兩碗倒滿。
寧完我勸道:“三貝勒,酒不能過量,更不能太急,還是少飲慢飲為好。”
“本貝勒喝酒從來就這樣,你看著。”莽古爾泰端起大碗,懸在空中,離嘴有半尺多,開始往嘴裏倒,碗中酒如一股清泉,淌進莽古爾泰口中。
寧完我裝作十分敬佩的樣子:“自古英雄皆海量,三貝勒乃大英雄也,奴才敢不追隨。”他一揚脖,一碗酒也喝幹了。
兩大碗進去,莽古爾泰有些發暈,他看著寧完我。見寧完我已是東倒西歪,舌頭發硬:“三……三貝勒,奴才還沒給您敬酒呢。”他也倒滿了兩大碗,雙手顫顫微微地端到莽古爾泰跟前,“爺,這酒喝得痛快,奴才敬爺一碗。”
莽古爾泰真有些發怵了:“這碗要是再喝下去,可就夠嗆了。”但他看寧完我那裏倒外斜的模樣,他要是再喝一碗的話,不死也得扒層皮。
“來,喝。”他豁出去了。
德格類勸道:“五哥,你身子骨剛好,千萬不可多喝。”
代善也勸道:“五弟休要逞強,喝多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莽古爾泰開心大笑起來:“這點酒就能將本貝勒醉倒?笑話。”他端起碗又倒了進去。
寧完我也不含糊,緊跟著也喝了下去。幾天的接觸,冰清姑娘知道寧完我有些酒量,但這是三大碗啊,照這麽喝下去,非出大事不可,她攙著東倒西歪的寧完我,寧完我身子一軟,倒在了她懷裏。她哪裏支撐得住,隻好順勢將寧完我放到了地上。隻見寧完我嘴中直吐白沫,冰清嚇得魂飛魄散。她抓著寧完我的手:“夫君,夫君!你醒醒,你醒醒呀。”
寧完我用食指輕輕撓了一下她手心,冰清立刻明白了,寧完我在裝醉。她知道其中必有奧秘,因此照哭不誤。
莽古爾泰此時看人已是重影,他見寧完我被喝倒在地,不禁開心大笑起來:“爹個鳥,寧大學士,裝……熊了?起……來,咱們……再喝……喝一碗。”
皇太極臉色驟變:“胡鬧,這哪像大金國的重臣,簡直是山大王,快將寧完我扶下去。”
眾人還等著寧完我和冰清敬酒呢,新郎官卻被灌成了一堆泥,大家都看出來了,莽古爾泰存心想灌倒寧完我,於是,紛紛私下議論道:“三貝勒太過分了。”
一個大喜的日子被莽古爾泰攪得不歡而散。
莽古爾泰走出寧府大門,叫風一吹,酒勁便上來了,三大碗足有二斤半,而且是烈酒,他感到地在飛,天在轉,身子一歪,什麽也不知道了。
德格類護送著哥哥迴到府中,將大夫傳來。大夫一進屋,便聞到酒氣薰天,見三貝勒躺在床上,臉色煞白,氣息微弱,像個死人,他一拍大腿:“這是何苦,怎麽喝成這樣。”
德格類問道:“大夫,沒事吧。”
“這麽喝還沒事?比得一場傷寒都厲害,還不得扒層皮?現在什麽藥也不能用,用了也得吐,白搭, 吐完了再說吧。”
果然,不到一刻功夫,莽古爾泰吐開了。先吐的酒菜,接著吐的是水,吐了一陣水後,水中又帶紅。德格類一看又是血,頓生一種不祥之感。
大夫叫苦不迭:“這……這,如何是好。咳!”
莽古爾泰一直吐了一個多時辰,最後連膽汁都吐出來了,折騰到半夜,才漸漸睡著。
第二天早上,他漸漸蘇醒過來,但渾身癱軟,全身每個骨頭節都酸疼酸疼的。他想坐起來,不成,還是天懸地轉,根本坐不住,隻好依舊躺下。他此時最想知道的是寧完我怎麽樣了,便派人出去打探,派出去的人迴來報道:“爺,寧完我上朝去了。”
“胡說,他不死就算萬幸,還能上朝?再探。”
探信的人不敢再報,在外麵等著德格類。
中午時分,德格類來了:“五哥,你醒過來了?可嚇死我了。你幹嘛和他拚酒,人家沒事似的,你卻撂倒了。”
“寧完我真的上朝了?”
“那還有假,朝議上他還就先汗聖訓成書一事說了一大堆呢。”
莽古爾泰本想將寧完我灌死,沒想到自己差點沒送命,他又氣又恨又惱:“寧完我,本貝勒……”沒等話說完,便覺嗓子發鹹,又是一大口鮮血噴了出來。
莽古爾泰第二次病倒了。
進入臘月,沈陽城就被濃濃的節日氛籠罩了,渡海而來的南方商人,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年貨,四平街上,上千種商品琳琅滿目,商家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采購年貨的人們摩肩接踵,人頭攢動,沸沸揚揚,好不熱鬧。
臘月二十九,是女真人祭祖的日子。努爾哈赤的陵寢已經竣工,皇太極率眾貝勒眾大臣赴先汗陵寢祭祀,莽古爾泰大病初愈,但祭祀先汗他不敢不去,再者他也想求得先汗在天之靈的護佑。
進入正紅門,拾一百零八級台階而上,但見兩側青鬆翠柏,挺拔俊秀,空中飄浮著縷縷香煙。隆恩殿雄偉壯麗,氣勢恢宏,恰似先汗當年居高臨下,俯視山河。皇太極放眼望去,渾河如一條素練,從東飄然而下,兩岸白雪皚皚,各旗大營相連,村村落落的上空,炊煙渺渺,沈陽城更是巍峨壯美,紫氣縈繞。他高興地對代善道:“二哥,此處真的是一塊風水寶地,不知邢道長現在何處,一晃已是六七年沒見到老神仙了。”
“上次棋盤山分手,老神仙就有羽化之意,想必已在三清界上了。”
“朕意我們各家都出些銀兩,捐贈於顯佑宮,也算是對老神仙的一份報答。”
代善道:“汗王所言極是,臣迴去就辦。”
今日之祭祀與先汗頭七之祭祀大不一樣,今天的祭祀由禮部貝勒薩哈廉及文館的大學士們籌辦,儀仗如雲,聲勢浩大。而且如今的大金國已在遼東地區深深紮下了根,旗漢之間水火之勢已大為緩解,蒙古各部均已臣服歸順,疆土日益擴大,國力日益強盛,滅明隻是個時間問題。更重要的是皇太極已如當年的父汗,實現了南麵獨尊,在眾貝勒間已樹立起至高無上的權威。因此在先汗靈前,他躊躕滿誌,頗為自得,大學士希福宣讀完祭文,他率眾貝勒跪拜上香:“父汗,兒臣與眾兄弟告慰您在天之靈,吾等兄弟沒有辜負您的厚望,定鼎中原已指日可待矣。”
莽古爾泰卻在心中默默禱告:“父汗,你管管老八吧,他快將兒臣逼到絕路上去了。”在先汗靈前,他迴憶起當年四大貝勒輪流執政時的威風,想起父汗對他的關愛,想到今天艱難的處境,不禁痛哭失聲,且越哭聲音越大。祭祀先汗,無論怎樣哭都無可非議,眾人則免不了一番相勸。祭祀完畢迴到城中已是日落西山。
進入正月後,眾貝勒開始相互宴請,皇太極先請,然後是代善、莽古爾泰、塔拜、阿巴泰、阿濟格、佟養性……,一直鬧騰到二月初二。
天命六年三月初十,皇太極於大政殿舉行朝議,商議征討林丹汗事宜。皇太極道:“林丹汗妄圖借助崇禎小兒的勢力,死灰複燃,近日來不斷對蒙古各部騷擾劫掠,朕已應允了蒙古各部要征討之,以解除蒙古各部之憂。朕亦一直視林丹汗為心頭之患,要真正實現對明的反包圍,就必須剿滅林丹汗。”
此事在正月各家宴席上已談了多遍,皇太極一說,大家立刻一致讚同。
皇太極下令道:“兵部貝勒嶽讬,你立即派人傳朕之命,著蒙古各部於四月初三抵昭烏達會齊。”
四月初一,皇太極親率大軍渡過遼河,經都爾鼻,於初三日準時到達了昭烏達。
蒙古各部第一個到達的是喀喇沁,然後是科爾沁部土謝圖汗奧巴額駙和他的兒子濟農。自從奧巴被皇太極懲處後,再也不敢違犯盟規,凡有所召,都是最先響應。其他各部的貝勒們調笑道:“奧巴額駙學乖了,聽話得像個孩子。”
奧巴怎麽想?既然已聽命於天聰汗,就堅決按天聰汗說的去辦,左右也是辦,辦就辦好,就像今天會盟一事,早來也是來,晚來也是來,為什麽不早來?早來一步,汗王一定會高興。
繼奧巴之後,紮魯特部、阿魯部、土默特部等先後也到了,最後一個到的是巴林部,而且巴林部貝勒色特爾稱病,打發兒子來的,率眾不到二百,馬僅五十匹。皇太極心中掠過一絲不快。
待蒙古各部到齊後,皇太極當然是照樣設盛宴款待,看看大家喝得差不多,皇太極道:“朕與林丹汗相距兩千餘裏,井水犯不著河水,朕之所以幾次發兵征討,全是應爾等之邀。朕知道,林丹汗乃草原上的一條惡狼,此害一日不除,爾等便無一日安寧,朕為爾等著想,爾等卻不能同心協力,朕大失所望。”
巴林部的幾位低下了頭。
皇太極接著說道:“此番會盟,喀喇沁部來得最早,率眾一千,馬八百。其次是科爾沁部,奧巴額駙率眾最多,三千餘騎,馬一千匹,駝五百峰。朕當予嘉獎。而巴林部,卻率眾二百,馬不到五十,遲到三天,按天聰元年所定盟規,當罰馬十匹。”
色特爾之子色不騰一個勁地點頭表示認罰。皇太極不依不饒:“爾父托言有病,他有什麽病?朕聽說他患的是縱酒之病,一個貝勒不以國事為念,日夜縱酒尋歡,此亡國之行也。”皇太極厲聲道,“朕命你現在立刻返迴,催爾父前來,就說朕在這裏等著他。”
色不騰當即站起:“臣遵命,現立刻動身。”說罷轉身走出帳中。
阿魯部貝勒道:“汗王說得好,征剿林丹汗是我們蒙古各部的事,如果誰都不想出兵出力,就隻有等著被豺狼吃掉了。”
皇太極道:“朕從來是聽其言,觀其行,你說得好聽,但所行卻不足為道。爾等雖準時抵達,但所帶兵馬甚少,僅四百騎,這便是你的出兵出力?”
眾蒙古貝勒哈哈大笑,阿魯部貝勒大慚,皇太極道:“朕反複告諭爾部,不要在林丹汗附近放牧,要向科爾沁部靠攏,爾等就是不聽,結果三個部落的人畜被劫掠殆盡。各部中唯有爾等與林丹汗之仇最深,爾等卻出兵甚少,朕視之不公,爾等速速派人迴去增兵,以平公意。”
阿魯特貝勒含羞帶愧應道:“臣謹遵汗王之命。”
紮魯特部幾位貝勒道:“大汗秉公執法,鐵麵無私,吾等心悅誠服。”
皇太極道:“林丹汗現在已成了驚弓之鳥,若聞聽吾大軍來征,必聞風而逃。如此,我十萬大軍千裏之行,便成了徒勞,所以,務必嚴守機密,有走露風聲者,亂箭穿身,爾等記住了嗎?”
蒙古諸貝勒齊聲應道:“記住了。”
皇太極道:“兵貴神速,各部均要輕裝前進,四月初十越過興安嶺,十二日達公古裏河,鐵壁合圍,務求將林丹汗一網打盡。”
當天夜裏,皇太極召長子豪格,十四弟多爾袞到中軍大帳秘囑道:“朕現在要交給你們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即奪取玉璽。大軍包圍林丹汗後,你們叔侄二人可率軍直插林丹汗老巢,對林丹汗宮中之人要一個一個的過篩子,半個也不能放過。蒙古各部中還有對林丹汗抱幻想者,他們以為林丹汗手中握有玉璽,是天授皇權的象征,是天命所歸,遲早是要稱帝的。巴林部,阿魯特部此次會盟為何出這麽少的兵?他們是在留後手,是想兩不得罪。將來林丹汗問起時他們就會說,我們是迫於無奈不得不出兵應付一下。因此,此次圍剿,一定不能讓玉璽旁落,隻要我們掌握了玉璽,蒙古各部的幻想便會徹底破滅。玉璽歸,天命歸,得到玉璽者朕要重賞之。”
大軍迅速翻過大興安嶺,過了公古裏河,這時,一個令皇太極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空空蕩蕩,連林丹汗的一兵一卒也沒見到。眾貝勒十分失望,莽古爾泰自然是埋怨不已。皇太極意識到:肯定是有人走露了風聲。他召集會議,下令各部排查,一個士兵一個士兵的點卯登記,結果發現達爾漢額駙屬下的兩個蒙古兵及六匹良馬不見了,毛病就出在這,肯定是這兩個蒙古兵逃跑去報信去了。皇太極十分震怒,立即升帳。達爾漢自知罪行嚴重,未等皇太極傳喚,便主動跪在了帳外。
達爾漢額駙姓郭絡羅氏,早年隨父楊書投奔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將親妹妹長公主許配給楊書,達爾漢為長公主所生。後來因達爾漢戰功卓著,努爾哈赤又將女兒嫩哲格格嫁給了達爾漢。皇太極繼承汗位,任命達爾漢為八大臣之一,是大金國的重臣,人稱達爾漢額駙。
皇太極並未因為其戰功赫赫、主動跪拜而饒恕這位駙馬爺,他大喝道:“將達爾漢押上來。”
眾人很少見皇太極如此暴怒,都為達爾漢捏了一把汗。
“達爾汗,你可知罪?”
“臣知罪,臣罪該萬死。”
“你知罪?你如何抵罪,朕十萬大軍,千裏奔襲,日費靡萬,本想過了公古裏河與敵一戰,便可有所收獲,如今卻是空空如也。誰的部下都沒有走脫,唯獨你的兩個蒙古部屬。大軍輕裝前進後,輜重都落在了後麵,運送補給的隊伍至少需五天才能趕到,這五天之內我們吃什麽?朕已嚴令爾等保守秘密,泄露機密者亂箭穿身。現在十萬大軍因你的疏忽被陷入了絕境,軍法無情,你有何話說?”
達爾汗渾身戰栗,淚流滿麵:“臣無話可說,臣願伏法。臣走後,請汗王善待吾妻室兒女。”
皇太極道:“爾之妻,吾之妹;爾之子,吾之甥,用不著你牽掛。左右,押下去,亂箭射殺。”
護衛們齊聲應道:“ 。”押著達爾汗就往外走。
眾人大驚失色,阿巴泰急忙喊道:“汗王,箭下留人。”阿巴泰與達爾汗之妻嫩哲格格為一奶同胞,均為努爾哈赤側妃伊爾根覺羅氏所生,達爾漢是他的親妹夫。現在見皇太極真的要處死達爾漢,焉能不救:“汗王,請念及額駙早年追隨先汗,屢立戰功,饒其一死。”
皇太極聲音冰冷:“七哥,吾兄弟與達爾漢額駙感情甚篤,處死達爾漢朕亦萬分不忍,但軍法如山,容不得私情。朕今天不能答應你,你若不起,朕亦不受。”說罷,他轉過身去,給阿巴泰一個後背,以示不受其拜。
阿巴泰見皇太極態度如此堅決,知道再求也是無用,轉而對代善、莽古爾泰求道:“二位兄長就這麽看著達爾漢額駙被處死,不肯出麵相救?”
代善給阿巴泰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他求蒙古諸貝勒講情。阿巴泰心有靈犀,立刻領會了代善的意圖:他向蒙古諸貝勒求情道:“各位貝勒,請救達爾漢一命,我這裏替達爾漢給大家叩拜了。”他跪在地上便給蒙古各貝勒叩了三個響頭。
十幾位蒙古貝勒麵麵相覷,他們因軍紀渙散曾多次受到皇太極的責罰,都已領教了皇太極執法的威嚴,誰也不敢先出麵講情。昂坤杜 比他們有心計:“達爾漢是額駙,今天犯了法,犯的又是如此之重,汗王若不嚴懲,將來如何約束蒙古各部?汗王擔心的是蒙古各貝勒挑理,若是我等講情,也許汗王能網開一麵。”他帶頭懇求道,“大汗,達爾漢額駙追隨先汗滅葉赫,征寧遠,又追隨大汗入關征明,圍大淩河,多次以少勝多,功足可以抵過,今因小錯而誅之,實在是可惜,三軍易得,一將難求,請大汗三思。”
蒙古眾貝勒心中也有個小九九,若赦免了達爾漢,日後他們就是偶有小錯,也不至於受重罰了。於是便跟著昂坤杜 一起求情:“請大汗三思,饒了達爾漢這一迴。”
皇太極一聲冷笑:“朕三思什麽?朕隻知道令行禁止,違背軍令者殺無赦,管他是什麽功臣宿將,皇親國戚。你們心裏那些個鬼點子,朕還看不出來?今天赦了達爾漢,以後將如何約束爾等,爾等休言,退在一邊。”
阿巴泰見汗王仍不肯放人,轉而懇求範文程:“文程先生,請救達爾漢一命。”他左手一撩下擺,右腿打千跪下。阿巴泰這一跪,是破天荒的一跪,在此之前,還從未有過旗人給漢官下跪的先例,帳內所有旗人幾乎是同時發出了一聲驚叫,莽古爾泰更是怒不可遏,他大喝一聲道:“阿巴泰,你胡來!”
範文程嚇得雙膝跪倒:“七貝勒,這是怎麽說,你這一跪,豈不亂了朝綱?快快請起,否則,文程隻有一死了。”
阿巴泰豁出去了,已顧不得什麽規矩不規矩的:“先生若是不答應,我就不起來。”
範文程無奈,隻好應道:“好,我答應你。”
阿巴泰這才站起:“多謝文程先生。”
範文程一直在旁觀察,他料想:汗王不見得非處死達爾漢不可,但若想赦免達爾漢,必須有充足的理由。他出列奏道:“汗王,達爾漢今日所犯之罪,罪不當誅。”
叫範文程猜著了,皇太極真的不想殺達爾漢,真要殺了,如何向嫩哲格格交待?範文程一出麵,他心中升起一線希望,也許文程先生能給朕一個台階,但仍然是聲色俱厲:“泄露軍機,致使吾十萬大軍徒勞,罪該萬死,為何還不當誅?”
“汗王,所謂泄露軍機一事,尚待查實,如今我們隻知其部下兩個蒙古人逃匿。這兩個蒙古人是否真的去了林丹汗處報信,尚不可知。林丹汗之逃遁,也許另有原因。我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而來,
三天後,範文程作媒,薩哈廉出銀三百兩,範文程、鮑承先、高鴻中和羅繡錦等各出資一百至二百兩不等。有了銀子,寧完我真的用八台大轎將冰清姑娘娶迴了家。迎親場麵故意搞得十分張揚,整個沈陽城為之轟動。當迎親隊伍路過三貝勒府時,寧完我示意吹鼓手賣力氣使勁吹,並在其門前稍作停留。按女真習俗,這叫拜門,是對府中主人的一種尊重,主人應賞錢。但寧完我知趣,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吹了不一會,便繼續前行。莽古爾泰在府中氣得火冒三丈,將寧完我送來的請帖撕了個稀巴爛。
冰清姑娘技藝出眾,莽古爾泰是花了大價錢,從遼陽買到的。他暗中見過冰清,當即被冰清的美貌所打動。他原想事成後,就將冰清收為小福晉。為了防止寧完我對冰清染指,他精心策劃了搬倒寧完我的每一個步驟:先灌醉,後下蒙汗藥,讓寧完我連冰清姑娘的毛也休想摸到。然而令他無法忍受的是:他自認為天衣無縫的計劃,被寧完我輕輕一擊,便擊得粉碎,三千兩銀子打了水漂。幸虧沒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則的話,臉就丟大了。
快到中午了,寧完我打發人來請他喝喜酒,他沒說去也沒說不去,隻是應了一聲:“知道了。”
德格類此時正在寧完我處,他見汗王、代善以及眾貝勒都到了,就差莽古爾泰,便趕緊抽身來到三貝勒府。進了屋,看莽古爾泰正在生悶氣:“五哥,上次朝議,你因南麵獨坐一事和寧完我鬧翻,今天這個場麵你一定得去,不能叫人看著咱們太小家子氣了。”
莽古爾泰氣得一拍桌子:“爹個鳥,也太便宜了這個王八蛋。”
莽古爾泰趕到時,寧完我與冰清剛剛拜完堂,按規矩寧完我須扶著冰清去帳中坐斧(福),鮑承先卻喊道:“喂,喂,各位,靜一靜,靜一靜。”(1)
眾人撂下杯筷,瞅著鮑承先,鮑承先道:“都說寧完我娶了個天姿國色,可咱們誰也沒見到廬山真麵目,鮑某提議,咱們應先睹為快,請冰清為咱們敬酒如何?”
眾人跟著起哄:“對,鮑大人說得有理,就請新娘為咱們敬酒。”
寧完我心中笑罵道:“好你個鮑承先,這兩天‘一品香’的門檻都讓你踏破了,還說沒看到廬山真麵目,瞧我改日怎麽收拾你。”他生性灑脫,本來就沒那麽多臭講究,便欣然應道:“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寧某現在就與冰清為大家敬酒。”
此時的冰清就覺得一切都像夢一樣,自己稀裏糊塗地被賣到了沈陽,又稀裏糊塗地嫁給了大金國聲名赫赫的寧大學士,並且是明媒正娶,坐著八台大轎被抬進了寧大學士府,從此再也不用曲心與那些個臭男人周旋了,這正是所有青樓中姑娘們日夜盼望的苦盡甘來。然而,這巨大的幸福來得太突然,太意外,直到現在,她還在反複問著自己:眼前這一切是真的嗎?
寧完我輕輕將她頭上的紅蓋頭揭開,一個絕色女子出現在人們麵前,眾人幾乎同時一聲驚歎:“啊!”
不知是誰竟喊出聲來:“太漂亮了,像個仙女。”
皇太極也是一怔:“寧完我豔福不淺,一輩子能娶到這麽個漂亮女人,也算沒白活。”他覺得冰清像一個人:“像誰呢?噢,像嬌娘。”一恍七年過去了,繁忙的政務,連年的征戰,一天天的日理萬機,嬌娘的影子在他心中已漸漸淡忘,但眼前的冰清一下子勾起了他對往事的迴憶,而一想起嬌娘,便想到了莽古爾泰,他斜視了坐在下首的莽古爾泰一眼:“惡魔,朕絕繞不了你。”
寧完我與冰清已走了過來,夫妻二人雙雙給皇太極跪下:“汗王,奴才能有今天,全是汗王的恩德,奴才就是當牛作馬,也無法報答汗王的知遇之恩,奴才與冰清給您敬酒了。”
皇太極道:“快快請起,今天是你們大喜的日子,不是朝議,不可行此大禮,你們敬酒就是了。”
冰清見皇太極儀表威嚴,相貌堂堂,便生了幾分膽怯,端著酒壺的手直發抖,寧完我伸出手在旁把持,冰清道:“汗王,奴家作夢也沒想到能為汗王敬酒,能站在汗王身邊一睹天顏是奴家十輩子修來的。奴家祝汗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太極道:“大學士好一雙慧眼,識得如此佳麗,朕祝你們夫妻恩愛,早生貴子。”
這句話是寧完我最愛聽的,他再次跪下,重重磕了個響頭:“汗王金口玉牙,賜奴才貴子,奴才叩謝了。”
皇太極笑道:“朕的話就那麽靈驗?”
“汗王每到重大關頭都有異象發生,必是天公在相助,今日賜子,奴才有後矣。”
一番話說得皇太極十分滋潤,他端起酒杯:“朕就為你們早生貴子,飲了此杯。”
敬完汗王敬代善,接下來便是莽古爾泰。寧完我心中暗自發笑:“三貝勒,不知你此刻是何滋味,恨?酸?氣?羞?怒?大概不止是五味吧。”
自從因設六部和南麵獨尊一事與莽古爾泰發生爭執以來,寧完我便再未與莽古爾泰公開接觸過,雙方一直是在暗中較量,他麵帶微笑,態度十分謙恭:“三大貝勒在上,奴才給您敬酒了。”
莽古爾泰自恃酒量大,生出了一個十分歹毒的念頭,心中罵道:“爹個鳥,老子賠了銀子賠了人,今天非喝廢你不可。”
“寧大學士,本貝勒恭喜你了,來,咱們共同喝一碗。”他將小酒杯推向一邊,端起酒簍,咚、咚、咚便倒滿兩大碗。
莽古爾泰又失策了,寧完我平時在官場很少縱酒,卻是少有的海量,真要是喝起來,莽古爾泰兩個也不是對手。但他表麵上裝得十分害怕:“三貝勒,這,這,這是一大碗啊,奴才要是喝下去,當時就得趴下。”
莽古爾泰心想:“正好,本貝勒就是要讓你趴下。”他微微笑道“有道是喜酒不醉,我先飲為敬,祝你們夫妻恩愛百年。”他後手一高,一碗酒便見了底。
有幾個人齊聲叫好:“三貝勒真是海量。”
寧完我雙手故意發抖,皺著眉頭:“爺喝了,奴才哪敢不喝。”咚、咚、咚一碗酒也幹了下去。
莽古爾泰心想:老子今天要一解心頭之恨。他又抱起了酒簍:“好事成雙,大喜之日,哪有喝一碗的道理,來咱們再來一碗。”說著又將兩碗倒滿。
寧完我勸道:“三貝勒,酒不能過量,更不能太急,還是少飲慢飲為好。”
“本貝勒喝酒從來就這樣,你看著。”莽古爾泰端起大碗,懸在空中,離嘴有半尺多,開始往嘴裏倒,碗中酒如一股清泉,淌進莽古爾泰口中。
寧完我裝作十分敬佩的樣子:“自古英雄皆海量,三貝勒乃大英雄也,奴才敢不追隨。”他一揚脖,一碗酒也喝幹了。
兩大碗進去,莽古爾泰有些發暈,他看著寧完我。見寧完我已是東倒西歪,舌頭發硬:“三……三貝勒,奴才還沒給您敬酒呢。”他也倒滿了兩大碗,雙手顫顫微微地端到莽古爾泰跟前,“爺,這酒喝得痛快,奴才敬爺一碗。”
莽古爾泰真有些發怵了:“這碗要是再喝下去,可就夠嗆了。”但他看寧完我那裏倒外斜的模樣,他要是再喝一碗的話,不死也得扒層皮。
“來,喝。”他豁出去了。
德格類勸道:“五哥,你身子骨剛好,千萬不可多喝。”
代善也勸道:“五弟休要逞強,喝多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莽古爾泰開心大笑起來:“這點酒就能將本貝勒醉倒?笑話。”他端起碗又倒了進去。
寧完我也不含糊,緊跟著也喝了下去。幾天的接觸,冰清姑娘知道寧完我有些酒量,但這是三大碗啊,照這麽喝下去,非出大事不可,她攙著東倒西歪的寧完我,寧完我身子一軟,倒在了她懷裏。她哪裏支撐得住,隻好順勢將寧完我放到了地上。隻見寧完我嘴中直吐白沫,冰清嚇得魂飛魄散。她抓著寧完我的手:“夫君,夫君!你醒醒,你醒醒呀。”
寧完我用食指輕輕撓了一下她手心,冰清立刻明白了,寧完我在裝醉。她知道其中必有奧秘,因此照哭不誤。
莽古爾泰此時看人已是重影,他見寧完我被喝倒在地,不禁開心大笑起來:“爹個鳥,寧大學士,裝……熊了?起……來,咱們……再喝……喝一碗。”
皇太極臉色驟變:“胡鬧,這哪像大金國的重臣,簡直是山大王,快將寧完我扶下去。”
眾人還等著寧完我和冰清敬酒呢,新郎官卻被灌成了一堆泥,大家都看出來了,莽古爾泰存心想灌倒寧完我,於是,紛紛私下議論道:“三貝勒太過分了。”
一個大喜的日子被莽古爾泰攪得不歡而散。
莽古爾泰走出寧府大門,叫風一吹,酒勁便上來了,三大碗足有二斤半,而且是烈酒,他感到地在飛,天在轉,身子一歪,什麽也不知道了。
德格類護送著哥哥迴到府中,將大夫傳來。大夫一進屋,便聞到酒氣薰天,見三貝勒躺在床上,臉色煞白,氣息微弱,像個死人,他一拍大腿:“這是何苦,怎麽喝成這樣。”
德格類問道:“大夫,沒事吧。”
“這麽喝還沒事?比得一場傷寒都厲害,還不得扒層皮?現在什麽藥也不能用,用了也得吐,白搭, 吐完了再說吧。”
果然,不到一刻功夫,莽古爾泰吐開了。先吐的酒菜,接著吐的是水,吐了一陣水後,水中又帶紅。德格類一看又是血,頓生一種不祥之感。
大夫叫苦不迭:“這……這,如何是好。咳!”
莽古爾泰一直吐了一個多時辰,最後連膽汁都吐出來了,折騰到半夜,才漸漸睡著。
第二天早上,他漸漸蘇醒過來,但渾身癱軟,全身每個骨頭節都酸疼酸疼的。他想坐起來,不成,還是天懸地轉,根本坐不住,隻好依舊躺下。他此時最想知道的是寧完我怎麽樣了,便派人出去打探,派出去的人迴來報道:“爺,寧完我上朝去了。”
“胡說,他不死就算萬幸,還能上朝?再探。”
探信的人不敢再報,在外麵等著德格類。
中午時分,德格類來了:“五哥,你醒過來了?可嚇死我了。你幹嘛和他拚酒,人家沒事似的,你卻撂倒了。”
“寧完我真的上朝了?”
“那還有假,朝議上他還就先汗聖訓成書一事說了一大堆呢。”
莽古爾泰本想將寧完我灌死,沒想到自己差點沒送命,他又氣又恨又惱:“寧完我,本貝勒……”沒等話說完,便覺嗓子發鹹,又是一大口鮮血噴了出來。
莽古爾泰第二次病倒了。
進入臘月,沈陽城就被濃濃的節日氛籠罩了,渡海而來的南方商人,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年貨,四平街上,上千種商品琳琅滿目,商家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采購年貨的人們摩肩接踵,人頭攢動,沸沸揚揚,好不熱鬧。
臘月二十九,是女真人祭祖的日子。努爾哈赤的陵寢已經竣工,皇太極率眾貝勒眾大臣赴先汗陵寢祭祀,莽古爾泰大病初愈,但祭祀先汗他不敢不去,再者他也想求得先汗在天之靈的護佑。
進入正紅門,拾一百零八級台階而上,但見兩側青鬆翠柏,挺拔俊秀,空中飄浮著縷縷香煙。隆恩殿雄偉壯麗,氣勢恢宏,恰似先汗當年居高臨下,俯視山河。皇太極放眼望去,渾河如一條素練,從東飄然而下,兩岸白雪皚皚,各旗大營相連,村村落落的上空,炊煙渺渺,沈陽城更是巍峨壯美,紫氣縈繞。他高興地對代善道:“二哥,此處真的是一塊風水寶地,不知邢道長現在何處,一晃已是六七年沒見到老神仙了。”
“上次棋盤山分手,老神仙就有羽化之意,想必已在三清界上了。”
“朕意我們各家都出些銀兩,捐贈於顯佑宮,也算是對老神仙的一份報答。”
代善道:“汗王所言極是,臣迴去就辦。”
今日之祭祀與先汗頭七之祭祀大不一樣,今天的祭祀由禮部貝勒薩哈廉及文館的大學士們籌辦,儀仗如雲,聲勢浩大。而且如今的大金國已在遼東地區深深紮下了根,旗漢之間水火之勢已大為緩解,蒙古各部均已臣服歸順,疆土日益擴大,國力日益強盛,滅明隻是個時間問題。更重要的是皇太極已如當年的父汗,實現了南麵獨尊,在眾貝勒間已樹立起至高無上的權威。因此在先汗靈前,他躊躕滿誌,頗為自得,大學士希福宣讀完祭文,他率眾貝勒跪拜上香:“父汗,兒臣與眾兄弟告慰您在天之靈,吾等兄弟沒有辜負您的厚望,定鼎中原已指日可待矣。”
莽古爾泰卻在心中默默禱告:“父汗,你管管老八吧,他快將兒臣逼到絕路上去了。”在先汗靈前,他迴憶起當年四大貝勒輪流執政時的威風,想起父汗對他的關愛,想到今天艱難的處境,不禁痛哭失聲,且越哭聲音越大。祭祀先汗,無論怎樣哭都無可非議,眾人則免不了一番相勸。祭祀完畢迴到城中已是日落西山。
進入正月後,眾貝勒開始相互宴請,皇太極先請,然後是代善、莽古爾泰、塔拜、阿巴泰、阿濟格、佟養性……,一直鬧騰到二月初二。
天命六年三月初十,皇太極於大政殿舉行朝議,商議征討林丹汗事宜。皇太極道:“林丹汗妄圖借助崇禎小兒的勢力,死灰複燃,近日來不斷對蒙古各部騷擾劫掠,朕已應允了蒙古各部要征討之,以解除蒙古各部之憂。朕亦一直視林丹汗為心頭之患,要真正實現對明的反包圍,就必須剿滅林丹汗。”
此事在正月各家宴席上已談了多遍,皇太極一說,大家立刻一致讚同。
皇太極下令道:“兵部貝勒嶽讬,你立即派人傳朕之命,著蒙古各部於四月初三抵昭烏達會齊。”
四月初一,皇太極親率大軍渡過遼河,經都爾鼻,於初三日準時到達了昭烏達。
蒙古各部第一個到達的是喀喇沁,然後是科爾沁部土謝圖汗奧巴額駙和他的兒子濟農。自從奧巴被皇太極懲處後,再也不敢違犯盟規,凡有所召,都是最先響應。其他各部的貝勒們調笑道:“奧巴額駙學乖了,聽話得像個孩子。”
奧巴怎麽想?既然已聽命於天聰汗,就堅決按天聰汗說的去辦,左右也是辦,辦就辦好,就像今天會盟一事,早來也是來,晚來也是來,為什麽不早來?早來一步,汗王一定會高興。
繼奧巴之後,紮魯特部、阿魯部、土默特部等先後也到了,最後一個到的是巴林部,而且巴林部貝勒色特爾稱病,打發兒子來的,率眾不到二百,馬僅五十匹。皇太極心中掠過一絲不快。
待蒙古各部到齊後,皇太極當然是照樣設盛宴款待,看看大家喝得差不多,皇太極道:“朕與林丹汗相距兩千餘裏,井水犯不著河水,朕之所以幾次發兵征討,全是應爾等之邀。朕知道,林丹汗乃草原上的一條惡狼,此害一日不除,爾等便無一日安寧,朕為爾等著想,爾等卻不能同心協力,朕大失所望。”
巴林部的幾位低下了頭。
皇太極接著說道:“此番會盟,喀喇沁部來得最早,率眾一千,馬八百。其次是科爾沁部,奧巴額駙率眾最多,三千餘騎,馬一千匹,駝五百峰。朕當予嘉獎。而巴林部,卻率眾二百,馬不到五十,遲到三天,按天聰元年所定盟規,當罰馬十匹。”
色特爾之子色不騰一個勁地點頭表示認罰。皇太極不依不饒:“爾父托言有病,他有什麽病?朕聽說他患的是縱酒之病,一個貝勒不以國事為念,日夜縱酒尋歡,此亡國之行也。”皇太極厲聲道,“朕命你現在立刻返迴,催爾父前來,就說朕在這裏等著他。”
色不騰當即站起:“臣遵命,現立刻動身。”說罷轉身走出帳中。
阿魯部貝勒道:“汗王說得好,征剿林丹汗是我們蒙古各部的事,如果誰都不想出兵出力,就隻有等著被豺狼吃掉了。”
皇太極道:“朕從來是聽其言,觀其行,你說得好聽,但所行卻不足為道。爾等雖準時抵達,但所帶兵馬甚少,僅四百騎,這便是你的出兵出力?”
眾蒙古貝勒哈哈大笑,阿魯部貝勒大慚,皇太極道:“朕反複告諭爾部,不要在林丹汗附近放牧,要向科爾沁部靠攏,爾等就是不聽,結果三個部落的人畜被劫掠殆盡。各部中唯有爾等與林丹汗之仇最深,爾等卻出兵甚少,朕視之不公,爾等速速派人迴去增兵,以平公意。”
阿魯特貝勒含羞帶愧應道:“臣謹遵汗王之命。”
紮魯特部幾位貝勒道:“大汗秉公執法,鐵麵無私,吾等心悅誠服。”
皇太極道:“林丹汗現在已成了驚弓之鳥,若聞聽吾大軍來征,必聞風而逃。如此,我十萬大軍千裏之行,便成了徒勞,所以,務必嚴守機密,有走露風聲者,亂箭穿身,爾等記住了嗎?”
蒙古諸貝勒齊聲應道:“記住了。”
皇太極道:“兵貴神速,各部均要輕裝前進,四月初十越過興安嶺,十二日達公古裏河,鐵壁合圍,務求將林丹汗一網打盡。”
當天夜裏,皇太極召長子豪格,十四弟多爾袞到中軍大帳秘囑道:“朕現在要交給你們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即奪取玉璽。大軍包圍林丹汗後,你們叔侄二人可率軍直插林丹汗老巢,對林丹汗宮中之人要一個一個的過篩子,半個也不能放過。蒙古各部中還有對林丹汗抱幻想者,他們以為林丹汗手中握有玉璽,是天授皇權的象征,是天命所歸,遲早是要稱帝的。巴林部,阿魯特部此次會盟為何出這麽少的兵?他們是在留後手,是想兩不得罪。將來林丹汗問起時他們就會說,我們是迫於無奈不得不出兵應付一下。因此,此次圍剿,一定不能讓玉璽旁落,隻要我們掌握了玉璽,蒙古各部的幻想便會徹底破滅。玉璽歸,天命歸,得到玉璽者朕要重賞之。”
大軍迅速翻過大興安嶺,過了公古裏河,這時,一個令皇太極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空空蕩蕩,連林丹汗的一兵一卒也沒見到。眾貝勒十分失望,莽古爾泰自然是埋怨不已。皇太極意識到:肯定是有人走露了風聲。他召集會議,下令各部排查,一個士兵一個士兵的點卯登記,結果發現達爾漢額駙屬下的兩個蒙古兵及六匹良馬不見了,毛病就出在這,肯定是這兩個蒙古兵逃跑去報信去了。皇太極十分震怒,立即升帳。達爾漢自知罪行嚴重,未等皇太極傳喚,便主動跪在了帳外。
達爾漢額駙姓郭絡羅氏,早年隨父楊書投奔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將親妹妹長公主許配給楊書,達爾漢為長公主所生。後來因達爾漢戰功卓著,努爾哈赤又將女兒嫩哲格格嫁給了達爾漢。皇太極繼承汗位,任命達爾漢為八大臣之一,是大金國的重臣,人稱達爾漢額駙。
皇太極並未因為其戰功赫赫、主動跪拜而饒恕這位駙馬爺,他大喝道:“將達爾漢押上來。”
眾人很少見皇太極如此暴怒,都為達爾漢捏了一把汗。
“達爾汗,你可知罪?”
“臣知罪,臣罪該萬死。”
“你知罪?你如何抵罪,朕十萬大軍,千裏奔襲,日費靡萬,本想過了公古裏河與敵一戰,便可有所收獲,如今卻是空空如也。誰的部下都沒有走脫,唯獨你的兩個蒙古部屬。大軍輕裝前進後,輜重都落在了後麵,運送補給的隊伍至少需五天才能趕到,這五天之內我們吃什麽?朕已嚴令爾等保守秘密,泄露機密者亂箭穿身。現在十萬大軍因你的疏忽被陷入了絕境,軍法無情,你有何話說?”
達爾汗渾身戰栗,淚流滿麵:“臣無話可說,臣願伏法。臣走後,請汗王善待吾妻室兒女。”
皇太極道:“爾之妻,吾之妹;爾之子,吾之甥,用不著你牽掛。左右,押下去,亂箭射殺。”
護衛們齊聲應道:“ 。”押著達爾汗就往外走。
眾人大驚失色,阿巴泰急忙喊道:“汗王,箭下留人。”阿巴泰與達爾汗之妻嫩哲格格為一奶同胞,均為努爾哈赤側妃伊爾根覺羅氏所生,達爾漢是他的親妹夫。現在見皇太極真的要處死達爾漢,焉能不救:“汗王,請念及額駙早年追隨先汗,屢立戰功,饒其一死。”
皇太極聲音冰冷:“七哥,吾兄弟與達爾漢額駙感情甚篤,處死達爾漢朕亦萬分不忍,但軍法如山,容不得私情。朕今天不能答應你,你若不起,朕亦不受。”說罷,他轉過身去,給阿巴泰一個後背,以示不受其拜。
阿巴泰見皇太極態度如此堅決,知道再求也是無用,轉而對代善、莽古爾泰求道:“二位兄長就這麽看著達爾漢額駙被處死,不肯出麵相救?”
代善給阿巴泰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他求蒙古諸貝勒講情。阿巴泰心有靈犀,立刻領會了代善的意圖:他向蒙古諸貝勒求情道:“各位貝勒,請救達爾漢一命,我這裏替達爾漢給大家叩拜了。”他跪在地上便給蒙古各貝勒叩了三個響頭。
十幾位蒙古貝勒麵麵相覷,他們因軍紀渙散曾多次受到皇太極的責罰,都已領教了皇太極執法的威嚴,誰也不敢先出麵講情。昂坤杜 比他們有心計:“達爾漢是額駙,今天犯了法,犯的又是如此之重,汗王若不嚴懲,將來如何約束蒙古各部?汗王擔心的是蒙古各貝勒挑理,若是我等講情,也許汗王能網開一麵。”他帶頭懇求道,“大汗,達爾漢額駙追隨先汗滅葉赫,征寧遠,又追隨大汗入關征明,圍大淩河,多次以少勝多,功足可以抵過,今因小錯而誅之,實在是可惜,三軍易得,一將難求,請大汗三思。”
蒙古眾貝勒心中也有個小九九,若赦免了達爾漢,日後他們就是偶有小錯,也不至於受重罰了。於是便跟著昂坤杜 一起求情:“請大汗三思,饒了達爾漢這一迴。”
皇太極一聲冷笑:“朕三思什麽?朕隻知道令行禁止,違背軍令者殺無赦,管他是什麽功臣宿將,皇親國戚。你們心裏那些個鬼點子,朕還看不出來?今天赦了達爾漢,以後將如何約束爾等,爾等休言,退在一邊。”
阿巴泰見汗王仍不肯放人,轉而懇求範文程:“文程先生,請救達爾漢一命。”他左手一撩下擺,右腿打千跪下。阿巴泰這一跪,是破天荒的一跪,在此之前,還從未有過旗人給漢官下跪的先例,帳內所有旗人幾乎是同時發出了一聲驚叫,莽古爾泰更是怒不可遏,他大喝一聲道:“阿巴泰,你胡來!”
範文程嚇得雙膝跪倒:“七貝勒,這是怎麽說,你這一跪,豈不亂了朝綱?快快請起,否則,文程隻有一死了。”
阿巴泰豁出去了,已顧不得什麽規矩不規矩的:“先生若是不答應,我就不起來。”
範文程無奈,隻好應道:“好,我答應你。”
阿巴泰這才站起:“多謝文程先生。”
範文程一直在旁觀察,他料想:汗王不見得非處死達爾漢不可,但若想赦免達爾漢,必須有充足的理由。他出列奏道:“汗王,達爾漢今日所犯之罪,罪不當誅。”
叫範文程猜著了,皇太極真的不想殺達爾漢,真要殺了,如何向嫩哲格格交待?範文程一出麵,他心中升起一線希望,也許文程先生能給朕一個台階,但仍然是聲色俱厲:“泄露軍機,致使吾十萬大軍徒勞,罪該萬死,為何還不當誅?”
“汗王,所謂泄露軍機一事,尚待查實,如今我們隻知其部下兩個蒙古人逃匿。這兩個蒙古人是否真的去了林丹汗處報信,尚不可知。林丹汗之逃遁,也許另有原因。我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