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延儒的質疑,林敬隻是搖了搖頭,道:“怎麽可能白忙活呢?”


    “天下人人都知道,給朝廷交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頂多也就是少交一些,不可能完全不交。”


    “特別是我大明的地方官員,他們想要給上麵交差,就必須要收到應繳的錢糧,因此他們為了收到錢糧,會帶頭讓豪紳們先出錢,百姓們後出錢,等到豪紳出了,百姓們才會跟著出。”


    “錢糧到手以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林敬臉上帶著一絲奇怪的笑容,放在後世的那個鵝城,在如今的大明卻是遍地都是,他們肆意地侵吞著百姓的血肉,不將任何事物放在眼裏。


    說到這裏,林敬望向了崇禎皇帝,道:“啟稟父皇,今日我大明局勢比起昔日周忱巡撫江南還要惡劣百倍,若無周忱之決心,隻怕這逋賦再無良法可止。”


    一說起周忱,眾人的臉色便是一變,特別是崇禎也在內心裏苦笑連連,這個人在大明朝可不算什麽正人君子,反而一直都被冠之為王振的爪牙。


    不過周延儒等人的神色微微有些異動,他們可是都清楚一點,周忱此人別的先不說,巡視江南清查逋稅的手段可不是一般犀利。


    昔日宣德五年時,周忱被任命為江南巡撫,前往江南的首要的工作就是總督稅糧,其次撫恤人民,允許其以便宜行事的原則靈活處事,他通過調查發現,蘇州府逋稅高達七百九十萬石,鬆江、常州二府也有負欠的情況,這使他極為驚詫。


    周忱詢問父老後,才得知逋賦的主要原因是‘豪戶不肯加耗’,而其餘小民被賦稅壓榨過苛,導致人口逃亡非常嚴重,這在魚米之鄉的蘇州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事情。


    後來周忱上呈著名的《與行在戶部諸公書》,在裏麵分析流失人口的出路和逋欠賦稅的


    主要因素,要求行在戶部正視和積極處理,他以太倉舉例:


    “以太倉一城之戶口考之,洪武年間見丁授田十六畝,二十四年黃冊原該六十七裏八千九百八十六戶,今宣德七年造冊,止有一十裏一千五百六十九戶,核實又止有見戶七百三十八戶,其餘又皆逃絕虛報之數。”


    也就是說,從洪武二十四年的八千九百八十六戶,到了宣德七年之後,就隻剩下了一千五百六十九戶,他在反複核實之後才發現真正的戶口隻剩下了七百三十八戶,其餘的都成了虛數。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也代表著大明太倉一縣的賦稅,在這短短四十年的時間裏,幾乎銳減了足足九成以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忱先是大力清查田地,重新清造田地圩冊,嚴格執行履畝、踏勘、開報,要求頃畝實數,或多餘虧欠,各明白陳報,要求做到九個要求,即‘區從領圖,圖以領圩,圩以字拆,號從數編,賦從則定。其冊曰流水,圖曰魚麟,以序姓氏,從正封洫’,使得田有定數,賦有常額。


    在清查完土地之後,周忱重新招納流民,推行了“綜核田糧”、“分催稅糧”等措施,以招複流民和確保稅糧的征收。此法效果十分顯著,很快就恢複了蘇州一府的正常秩序。


    而後周忱又創“平米法“、“濟農倉“,平均農民賦役,賑濟貧苦百姓。後來他受命巡視淮安、揚州鹽務,使得鹽課饒足,有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隻是後來周忱改革措施大大損傷了地方豪強的利益,因此後來周忱隻能選擇被迫致仕。


    眼下林敬聲稱要重新複用周忱的改革之法,自然也讓朝廷眾臣為之擔憂。


    周延儒皺眉道:“眼下逋賦一事確實關係我大明命脈,可是從去年以來,江蘇浙江就接連出現洪澇災害,甚至還出現了雪災,百姓夢已經出現了家家懸釜的境地,尚需酌減南方賦稅,此時追索逋賦,未免有些太過於強硬。”


    崇禎也輕輕點了點頭,他今年之所以沒有下發催收逋賦的聖旨,就是擔心朝廷征收太急,使得地方進一步出現民變,不過他對這件事是很重視的,還專門給陳演下過旨意,要求他解決逋賦的問題。


    “皇兒既然提及逋賦之事,想必應該有一些建議?”


    確實,從林敬提出廢除遼餉開始,先後談了大明朝目前的幾個重大問題,也都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從目前來看似乎都是可行之策,因此這也使得崇禎對林敬的建議重視了許多。


    “兒臣自然明白,解決逋賦問題並不是急於一時,而是要從長遠來看這個問題。”


    林敬聲音略微有些沉重,道:“眼下江南災禍連連,過去幾年積欠的逋賦可以適當減免,至於從今年開始,所有的逋賦都需要及時上繳。”


    說完後,林敬繼續道:“兒臣以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大明眼下局勢艱險,百姓更應該體諒才是,因此人人都需要交納逋賦,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來拒絕,不過兒臣以為,為了體現朝廷的恩恤之心,凡是名下田地隻有十畝以下者,可以酌情減免。”


    “那這麽一來,那些豪紳們會不會將自己的田地分散出去?”


    很快,便有大臣提出了這麽一個問題,的確像這種情況在之前也屢屢發生。


    林敬臉上帶著笑容,道:“若真是如此,那麽也不用擔心,無論是何人,隻要名下田產超過十畝都需要交納賦逋賦,如果未曾交納者,其名下田地直接籍沒到十畝為止。”


    聽到這一招,眾人眼前頓時一亮,不過還有一些人不由得在心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辦法可實在是太狠了!


    的確,十畝這個數字並不算高,少於這個數字的人也的確沒幾兩油水,沒什麽好刮的,而那些豪紳們如果打算將自己名義上的田地分散出去,也很難分散到每個人十畝田的地步,要真是那樣他也很難再拿迴來,而隻要分散的範圍不夠廣,那麽像那些擁田萬畝以上的大地主們,不管怎麽樣都是要交納逋賦,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土地。


    崇禎聽到這裏時,似乎也感覺到此策不錯,他臉上頓時流露些許笑容,道:“若真是如此,我大明的逋賦想來還真是有望了!”


    wap.


    /92/92005/20281165.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到明朝當舉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黎明之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黎明之卿並收藏穿越到明朝當舉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