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危機之時,沈姑娘還惦念記著他們沒有拜堂,不能讓蔣中明看到自己的臉,她連忙拉下自己的帷帽,又匆匆低下頭。
蔣中明眼神移開,他拉著沈姑娘的手,帶著她快速走過石橋,直等走到安全了,這才放開她的手,沈姑娘隻覺得被他握過的手一片火熱,叫人心裏忍不住小鹿難撞。
暴雨似乎在變小,眾人已是疲憊不堪,派去探路的下人迴話,說是離最近的村莊還有一段路程,不遠處就有一座廢棄的破廟,可在那裏歇腳。
蔣中明看到沈姑娘凍得瑟瑟發抖,便帶著隨行的家人前往廟裏歇息。
沒過多久,一行人來到破廟,有機靈的下人連忙升起一堆大火,所有人無一例外全都渾身打濕,幾人圍著火堆烤火取暖,蔣中明特意叫人辟了一塊靠裏的幹淨地方,留給沈姑娘和幾個婦人。
不一時,又有下人尋來幹糧,蔣中明送到沈姑娘那裏,對她說道:“走了這一路,你吃些東西墊墊東西罷。”
沈姑娘分明記得她們把東西丟下時,這時看到蔣中明拿來熱乎乎的饅頭,便問道:“這是從哪裏得來的?”
蔣中明笑道:“我打發人騎馬去遠處的村莊買迴來的。”
沈姑娘默然,他們這一行人,帶著好些個婦人,大大拖慢了行程,要是隻有他們這些男人,恐怕就不用在這破廟裏躲雨了。
蔣中明見她不說話,又看到她頭發和衣裳都已烘幹,便說道:“這場雨來得太突然了,等到雨停了,我派人去尋落下的東西,隻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得迴來。”
沈姑娘想起她的陪嫁等物,也是心疼不已,衣裳首飾花費了家裏不少銀子,最可惜的是她從家裏帶出來的書本,都是她自小熟讀的愛物。
“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雨下得那麽大,咱們能保住性命,已是不容易了。”
蔣中明聽到她嘴裏說‘咱們’,嘴角不禁輕輕揚起,剛才驚鴻一瞥,他還沒來得及看清她的容貌,但是那雙清亮的眼睛卻像是烙在他的心頭似的,竟是久久揮之不去。
蔣中明的眼神太過熾烈,他看不到沈姑娘,沈姑娘卻能透過薄紗看到他,她有些難為情,心裏又是羞又是急,便道:“你在看甚麽?”
蔣中明眼神下垂,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竟看她看得癡了。
隨行的婆子去打水了,兩個人默默坐在火堆旁邊,蔣中明拿著一根樹枝撥了撥火,蔣中明看到家人們都站在遠處,於是低聲問道:“你的閨名是個瑤字嗎?”
沈姑娘嘴裏‘嗯’了一聲,蔣中明手裏的樹枝並無意識的在地上劃著,沈瑤卻看清清楚楚,他在地上劃的筆劃,正是自己的閨名。
想到再過不久就要到京城了,沈瑤問道:“京城是甚麽樣子的呢?”
蔣家世代居住在京城,對那裏自是十分熟悉,他想了一下,說道:“和山陰縣不同,吃喝雜耍很熱鬧,每日都是人來人往。”
沈瑤一個閨閣女子,所見所聞都是從書本上來的,她聽他說起京城的情形,笑道:“要是有時機,我倒想見見京城到底是怎麽個熱鬧法兒。”
話說完了,她方才覺得自己說的不妥當,侯門高府的人家,夫人奶奶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說這些話,豈不是會讓蔣中明多心。
卻不想蔣中明毫不在意,他道:“我往常很少出門,倒是我的幾個小廝,知道不讓新奇好玩的地方,等到有空了,我帶你一同去頑。”
沈瑤暗自放了心,這還是他們第一迴說這麽多話,一時之間,兩人的距離好像拉近了不少,不久,又有長隨來迴話,說是雨停了。
天時還早,蔣中明猶豫了一下,他問沈瑤:“你若是累了,咱們在這裏歇一夜也可行。”
沈瑤不禁笑了出來,她說:“這荒山野嶺的,就是歇也歇不好,不如趕一趕,等到有人煙的地方,再好生安歇。”
蔣中明見此,便吩咐家人準備趕路。
隻說他們這些人,離了破廟,找到村莊投宿,這且不一一細訴。
如此又過了兩三日,蔣中明總算帶著沈瑤迴到京城,此時,離著蔣府定下的婚期還有數十日,蔣家包下京城最好的一間客棧,專門給沈瑤留做發嫁的地方。
到了京城,蔣中明自然不能陪在沈瑤身旁,他體諒沈瑤遠離家人,孤身一人待嫁,便打發了家裏穩妥的媳婦婆子在客棧伺候她,又深知她喜愛讀書,親自挑選了許多書本送去給她解悶。
臨著婚禮的前三日,沈瑤正在屋裏看書,婆子進來迴話:“姑娘,沈公子派人送東西了?”
沈瑤一笑:“他又送甚麽東西來了?”
這幾日,除了書籍,京中各色吃食玩物,蔣中明送來了許多,就連蔣家服侍的下人也說,還是第一迴看到家裏的少爺這般討好一個女子。
說話之時,就見幾個婆子抬著籠箱進屋,打頭的是一個精明幹練的媳婦子,她對沈瑤屈膝行了一禮,說道:“大爺吩咐奴才們將這些東西送來,說是姑娘從家裏帶來的,還請姑娘清點。”
沈瑤一驚,她打開箱籠,裏頭裝的是家裏給她裁剪的衣裳,還有那幾件首飾,都是一樣兒不差。
隻是當日雨下得太大,書本都打濕了,好些書一看就是重新曬幹修補過的,那媳婦子又對沈瑤說道:“大爺說了,有幾本書毀得太狠了,實在沒法子修補,那幾本書家裏都有,姑娘過門後若是要看,盡管到大爺那裏去取便是。”
沈瑤看到這些失而複得的東西,心情萬分激動,她沒想到蔣中明如此有心,當真都替她找迴來了。
沈瑤摸著自己的書,心頭熱乎乎的,那媳婦子說道:“奴才這便要迴去複命,姑娘可曾要給大爺帶甚麽話?”
“不必了。”道謝的話,等她三日後見到他,親自跟他說。
三日後,便到了蔣中明與沈瑤大婚的日子,蔣家是京裏的世家,他又是青年公子裏的人中翹楚,婚禮的這一日,自是引來許多人觀看。
蔣中明眼神移開,他拉著沈姑娘的手,帶著她快速走過石橋,直等走到安全了,這才放開她的手,沈姑娘隻覺得被他握過的手一片火熱,叫人心裏忍不住小鹿難撞。
暴雨似乎在變小,眾人已是疲憊不堪,派去探路的下人迴話,說是離最近的村莊還有一段路程,不遠處就有一座廢棄的破廟,可在那裏歇腳。
蔣中明看到沈姑娘凍得瑟瑟發抖,便帶著隨行的家人前往廟裏歇息。
沒過多久,一行人來到破廟,有機靈的下人連忙升起一堆大火,所有人無一例外全都渾身打濕,幾人圍著火堆烤火取暖,蔣中明特意叫人辟了一塊靠裏的幹淨地方,留給沈姑娘和幾個婦人。
不一時,又有下人尋來幹糧,蔣中明送到沈姑娘那裏,對她說道:“走了這一路,你吃些東西墊墊東西罷。”
沈姑娘分明記得她們把東西丟下時,這時看到蔣中明拿來熱乎乎的饅頭,便問道:“這是從哪裏得來的?”
蔣中明笑道:“我打發人騎馬去遠處的村莊買迴來的。”
沈姑娘默然,他們這一行人,帶著好些個婦人,大大拖慢了行程,要是隻有他們這些男人,恐怕就不用在這破廟裏躲雨了。
蔣中明見她不說話,又看到她頭發和衣裳都已烘幹,便說道:“這場雨來得太突然了,等到雨停了,我派人去尋落下的東西,隻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得迴來。”
沈姑娘想起她的陪嫁等物,也是心疼不已,衣裳首飾花費了家裏不少銀子,最可惜的是她從家裏帶出來的書本,都是她自小熟讀的愛物。
“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雨下得那麽大,咱們能保住性命,已是不容易了。”
蔣中明聽到她嘴裏說‘咱們’,嘴角不禁輕輕揚起,剛才驚鴻一瞥,他還沒來得及看清她的容貌,但是那雙清亮的眼睛卻像是烙在他的心頭似的,竟是久久揮之不去。
蔣中明的眼神太過熾烈,他看不到沈姑娘,沈姑娘卻能透過薄紗看到他,她有些難為情,心裏又是羞又是急,便道:“你在看甚麽?”
蔣中明眼神下垂,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竟看她看得癡了。
隨行的婆子去打水了,兩個人默默坐在火堆旁邊,蔣中明拿著一根樹枝撥了撥火,蔣中明看到家人們都站在遠處,於是低聲問道:“你的閨名是個瑤字嗎?”
沈姑娘嘴裏‘嗯’了一聲,蔣中明手裏的樹枝並無意識的在地上劃著,沈瑤卻看清清楚楚,他在地上劃的筆劃,正是自己的閨名。
想到再過不久就要到京城了,沈瑤問道:“京城是甚麽樣子的呢?”
蔣家世代居住在京城,對那裏自是十分熟悉,他想了一下,說道:“和山陰縣不同,吃喝雜耍很熱鬧,每日都是人來人往。”
沈瑤一個閨閣女子,所見所聞都是從書本上來的,她聽他說起京城的情形,笑道:“要是有時機,我倒想見見京城到底是怎麽個熱鬧法兒。”
話說完了,她方才覺得自己說的不妥當,侯門高府的人家,夫人奶奶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說這些話,豈不是會讓蔣中明多心。
卻不想蔣中明毫不在意,他道:“我往常很少出門,倒是我的幾個小廝,知道不讓新奇好玩的地方,等到有空了,我帶你一同去頑。”
沈瑤暗自放了心,這還是他們第一迴說這麽多話,一時之間,兩人的距離好像拉近了不少,不久,又有長隨來迴話,說是雨停了。
天時還早,蔣中明猶豫了一下,他問沈瑤:“你若是累了,咱們在這裏歇一夜也可行。”
沈瑤不禁笑了出來,她說:“這荒山野嶺的,就是歇也歇不好,不如趕一趕,等到有人煙的地方,再好生安歇。”
蔣中明見此,便吩咐家人準備趕路。
隻說他們這些人,離了破廟,找到村莊投宿,這且不一一細訴。
如此又過了兩三日,蔣中明總算帶著沈瑤迴到京城,此時,離著蔣府定下的婚期還有數十日,蔣家包下京城最好的一間客棧,專門給沈瑤留做發嫁的地方。
到了京城,蔣中明自然不能陪在沈瑤身旁,他體諒沈瑤遠離家人,孤身一人待嫁,便打發了家裏穩妥的媳婦婆子在客棧伺候她,又深知她喜愛讀書,親自挑選了許多書本送去給她解悶。
臨著婚禮的前三日,沈瑤正在屋裏看書,婆子進來迴話:“姑娘,沈公子派人送東西了?”
沈瑤一笑:“他又送甚麽東西來了?”
這幾日,除了書籍,京中各色吃食玩物,蔣中明送來了許多,就連蔣家服侍的下人也說,還是第一迴看到家裏的少爺這般討好一個女子。
說話之時,就見幾個婆子抬著籠箱進屋,打頭的是一個精明幹練的媳婦子,她對沈瑤屈膝行了一禮,說道:“大爺吩咐奴才們將這些東西送來,說是姑娘從家裏帶來的,還請姑娘清點。”
沈瑤一驚,她打開箱籠,裏頭裝的是家裏給她裁剪的衣裳,還有那幾件首飾,都是一樣兒不差。
隻是當日雨下得太大,書本都打濕了,好些書一看就是重新曬幹修補過的,那媳婦子又對沈瑤說道:“大爺說了,有幾本書毀得太狠了,實在沒法子修補,那幾本書家裏都有,姑娘過門後若是要看,盡管到大爺那裏去取便是。”
沈瑤看到這些失而複得的東西,心情萬分激動,她沒想到蔣中明如此有心,當真都替她找迴來了。
沈瑤摸著自己的書,心頭熱乎乎的,那媳婦子說道:“奴才這便要迴去複命,姑娘可曾要給大爺帶甚麽話?”
“不必了。”道謝的話,等她三日後見到他,親自跟他說。
三日後,便到了蔣中明與沈瑤大婚的日子,蔣家是京裏的世家,他又是青年公子裏的人中翹楚,婚禮的這一日,自是引來許多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