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三娘聽了沈拙這話,她起先一怔,隨後低聲說道:“可是蔣丞相還沒迴來呢。”
沈拙臉色平靜,他淡淡的說道:“這個跟我們沒有幹係,自有別人為他操心。”
顧三娘知道這對父子有心結,到嘴的話又咽下肚子裏,在這事上,她一向都是聽沈拙的,那沈拙想了一下,對顧三娘說道:“臨走之前,我帶你去給我娘磕個頭罷。”
雖說顧三娘從不曾見過這個婆婆,但是既然身在蔣府,自然理應該去給她老人家燒一柱香,這般想著,顧三娘又叫來小葉子和禦哥兒同去,禦哥兒是她婆婆的親孫子,更該給老人家好好磕一個頭。
蔣家他們這一房的祠堂設在府內,沈拙多年沒有住在蔣府,但這裏是供著他母親的地方,因此自是熟門熟路,平日祠堂少有人走動,隻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仆人看守燭火,沈拙等人剛進來,他就認出沈拙來了,老仆人忙不跌的迎出來,這老仆人人老耳聾,蔣府的下人們規矩極嚴,是以這老人並不曾聽聞這段時日府外發生的事,他看到離家幾年的沈拙家來了,頓時老淚縱橫,嘴裏念叨著:“大爺迴來了。”
說著,他彎著身子就要給沈拙請安,沈拙一把扶起他,說道:“快不要如此多禮。”
這些高門大戶,家裏上了年紀的仆婦,比有些小輩兒的主子還要體麵,更何況他已不是蔣府的主子,更不該受人家的跪拜。
老仆人擦著眼淚,他說道:“大爺是來給祖宗們上香的罷,我帶大爺進去。”
祠堂重地,每年除了祭祀,或是遇到府裏婚喪嫁娶,添丁增口,平素並不輕易打開大門,今日因著沈拙要祭拜他母親,是以老仆人便引著他們進到祠堂裏麵。
剛進祠堂,一股淡淡的檀木香味撲麵而來,正堂中間一字排開,掛著許多畫像,畫像上的人,男的一律蟒袍玉帶,女的俱是鳳冠霞帔,象征著蔣府無上尊貴的地位,除了畫像,最引人注目的要數供桌上陳列的上百個牌位,這些皆是蔣家的先祖。
顧三娘低垂著眼皮,她默默跟在沈拙身後,兩個孩子進來之間已被顧三娘再三叮囑過,故此這會子也是安靜乖巧,深怕打攪了蔣府先祖們的亡靈。
沈拙洗淨手,他點了一柱香,插在供桌上的香爐裏,隨後又往地上一個大鼎裏燒了紙錢,便走到旁邊的牌位,這次他不光燒香,還跪下來恭恭敬敬的磕著頭,並對著那牌位輕聲說道:“娘,孩兒來看你了,這是孩兒新娶的媳婦兒,特地帶她來給你老人家看
看。”
那牌位上麵寫著‘先室蔣沈氏夢瓏之位’,正是沈拙的生母沈氏,顧三娘上前給她婆婆磕了頭,接下來便是兩個孩子,小葉子仍是張姓,她不必燒香,隻需磕頭便是,那禦哥兒卻不光要磕頭,還小心翼翼的拿著線香作了三個揖,又由沈拙代他插到香爐裏。
拜完母親,沈拙望著她的牌位出神,顧三娘心思細膩,她看到沈拙眼底流露著一絲傷感,於是準備帶著兩個孩子出去,好留他單獨跟他母親說會子話。
正當她帶著孩子要出去時,沈拙喊住她,他說:“三娘,你陪我待一會子罷。”
顧三娘迴頭看了他一眼,她把兩個孩子送出去,便迴到沈拙的身旁,那沈拙看著他娘的牌位,說道:“我剛生下來時,我娘就給我取了‘拙兒’這個乳名,她走的時候我還不大記事,如今迴想起來,她的模樣兒我都有些記不清了。”
顧三娘看著沈氏的牌位,她想了一下,說道:“我雖沒見過她老人家,不過隻看你,就能猜想婆婆必定是個貞靜聰明的婦人。”
沈拙目光柔軟,他看著顧三娘,微笑著說道:“那你可猜錯了,我娘時常跟人說,不指望我聰慧過人,隻要一輩子平安順遂,哪怕做個糊塗人也罷,可我小時候要是背不出來文章,挨打的板子,她是一下都不會少的。”
顧三娘忍不住笑了起來,大抵口是心非是天下婦人的通病,嘴裏喊著‘拙兒’,心裏還是盼著他能成龍成鳳。
想起往事,沈拙的眼神變得溫柔起來,他說:“那時我和妹妹妙言每日下了學,就會到娘的屋子裏來做功課,她老人家別看是個閨閣婦人,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比男人們讀得還要通透,要想投機取巧,第一個逃不過她的眼睛,妙言貪玩調皮,三不五時就會被娘責罰,往往到了這個時候,她就要來跟我求救,我母親偶爾知道了,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想起妹妹妙言,沈拙的眼底瞬間變得晦暗深沉,顧三娘心頭一緊,她伸出手緊緊握住沈拙的手掌,想要給他一些慰籍。
沈拙雙眼閉了一下,等到再睜開時,又恢複一片清明,他看著牌位說道:“這次走了,下一迴再來拜祭,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顧三娘扭頭盯著沈拙微頷的下巴,她猶豫片刻,說道:“阿拙,我知道你不想和蔣家再有任何牽連,可是蔣丞相為了救你,聽說得罪了許多人,無論如何,等他渡過難關再走罷,咱們不能做那起忘恩負義的小人。”
顧
三娘心思單純,她想著一碼事歸一碼事,當日他們一家受了東方檢七百兩銀子的接救,尚且還在東方家出事時挺身而出,今日蔣中明還在皇宮生死不明,他們就這麽一走了之,實在有違做人的道義。
沈拙看著顧三娘,他認真說道:“你不必替他放愁,他在官場爬摸打滾多年,又豈會輕易倒下。”
顧三娘張了張嘴,她正要說話,外麵傳來一陣吵嚷聲,緊接著祠堂的門被用力推開,闖進來的是怒氣衝衝的蔣錦言,他眼裏冒著火光,指著沈拙怒道:“你不是已經自請出宗麽,又到我蔣家的祠堂來做甚麽,還不快滾出去!”
顧三娘微微有些詫異,她進府十幾日,雖說跟蔣錦言見的次數不多,但是他一直謙和有禮,從不曾見他對誰大聲說過話。
蔣錦言又衝著看守祠堂的老仆人責怪道:“六伯難道不知這人早就改名換姓了?你放一個外人進祠堂,驚動了列祖列宗,誰能擔待得起?”
那老仆人唬得連忙跪在地上,後麵跟著一起來的孫氏看到相公發怒,低著頭不敢做聲。
沈拙看著氣急敗壞的蔣錦言,不急不徐的說道:“錦三爺不要動怒,我拜完了母親,這便就走。”
“你……”蔣錦言不善跟人爭吵,他看到沈拙這般氣定神閑,又想起父親為了救他性命,至今還跪在皇帝的宮門外麵,越發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你道蔣錦言為何這般怒惱?原來,今日他去大理寺接沈拙迴家,他本想著都是至親骨肉,沈拙家來了,正好他們一家人能同舟共濟,誰曾想沈拙剛到,便說要帶著家人孩子離開,蔣錦言隻當他念生怕死,自是心寒齒冷。誰知剛剛聽說他到祠堂來拜祭母親,蔣錦言年少氣勝,於是就追過來羞辱沈拙。
這樣的場麵,不光顧三娘不便插話,就連孫氏和後來的吉昌公主也默不作聲的站在後麵。
橫豎沈拙已拜完了母親,此時人家來趕人,他也不欲多留,便招唿著顧三娘和兩個孩子出府,不想,他們一家人還沒走出祠堂的大門,就見一個仆婦慌慌張張的尋過來,她急道:“老爺迴來了,他剛進家門就吐了一地血,幾位爺和奶奶們快去看看罷。”
眾人大吃一驚,蔣錦言問道:“為何會這樣,趕緊打發人去請太醫呀。”
那仆婦迴道:“老爺攔著不讓!”
說罷,她又偷瞄了一眼沈拙,小聲說道:“老爺說……說是讓大爺去見他。”
屋裏眾人的目光都
落在沈拙的身上,那蔣錦言見沈拙不為所動,氣得跺腳說道:“老爺還有我這個兒子在呢,我去見他!”
說著,拂袖而去。
一眨眼,原本擠滿了人的祠堂隻剩下沈拙夫妻和兩個茫然的孩子,還有跪在門外的老仆人。
顧三娘看著沈拙漠然的臉,她不是沈拙,並不明白這對父子孰對孰錯,然而到了這個份兒上,對錯似乎已沒有那麽重要,她勸道:“阿拙,你去看看蔣丞相罷。”
沈拙雙目半斂,他看著眼前這一列列無聲無息的牌位,又想起母親那模糊的音容,還有紅顏命薄的妹妹,等到有一日他不在了,誰還記得她們?
屋裏很靜悄悄的,顧三娘和蔣家的祖宗們在等著沈拙的抉擇,過了許久,沈拙睜開眼睛,他又看了一眼母親的牌位,對顧三娘說道:“走罷。”
顧三娘怔怔的望了他一眼,走?他們走到哪裏去呢?沈拙已經走出祠堂大門,他見顧三娘還呆在原地,朝著她招了招手,催促著說道:“再不走,我可不等你了。”
沈拙臉色平靜,他淡淡的說道:“這個跟我們沒有幹係,自有別人為他操心。”
顧三娘知道這對父子有心結,到嘴的話又咽下肚子裏,在這事上,她一向都是聽沈拙的,那沈拙想了一下,對顧三娘說道:“臨走之前,我帶你去給我娘磕個頭罷。”
雖說顧三娘從不曾見過這個婆婆,但是既然身在蔣府,自然理應該去給她老人家燒一柱香,這般想著,顧三娘又叫來小葉子和禦哥兒同去,禦哥兒是她婆婆的親孫子,更該給老人家好好磕一個頭。
蔣家他們這一房的祠堂設在府內,沈拙多年沒有住在蔣府,但這裏是供著他母親的地方,因此自是熟門熟路,平日祠堂少有人走動,隻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仆人看守燭火,沈拙等人剛進來,他就認出沈拙來了,老仆人忙不跌的迎出來,這老仆人人老耳聾,蔣府的下人們規矩極嚴,是以這老人並不曾聽聞這段時日府外發生的事,他看到離家幾年的沈拙家來了,頓時老淚縱橫,嘴裏念叨著:“大爺迴來了。”
說著,他彎著身子就要給沈拙請安,沈拙一把扶起他,說道:“快不要如此多禮。”
這些高門大戶,家裏上了年紀的仆婦,比有些小輩兒的主子還要體麵,更何況他已不是蔣府的主子,更不該受人家的跪拜。
老仆人擦著眼淚,他說道:“大爺是來給祖宗們上香的罷,我帶大爺進去。”
祠堂重地,每年除了祭祀,或是遇到府裏婚喪嫁娶,添丁增口,平素並不輕易打開大門,今日因著沈拙要祭拜他母親,是以老仆人便引著他們進到祠堂裏麵。
剛進祠堂,一股淡淡的檀木香味撲麵而來,正堂中間一字排開,掛著許多畫像,畫像上的人,男的一律蟒袍玉帶,女的俱是鳳冠霞帔,象征著蔣府無上尊貴的地位,除了畫像,最引人注目的要數供桌上陳列的上百個牌位,這些皆是蔣家的先祖。
顧三娘低垂著眼皮,她默默跟在沈拙身後,兩個孩子進來之間已被顧三娘再三叮囑過,故此這會子也是安靜乖巧,深怕打攪了蔣府先祖們的亡靈。
沈拙洗淨手,他點了一柱香,插在供桌上的香爐裏,隨後又往地上一個大鼎裏燒了紙錢,便走到旁邊的牌位,這次他不光燒香,還跪下來恭恭敬敬的磕著頭,並對著那牌位輕聲說道:“娘,孩兒來看你了,這是孩兒新娶的媳婦兒,特地帶她來給你老人家看
看。”
那牌位上麵寫著‘先室蔣沈氏夢瓏之位’,正是沈拙的生母沈氏,顧三娘上前給她婆婆磕了頭,接下來便是兩個孩子,小葉子仍是張姓,她不必燒香,隻需磕頭便是,那禦哥兒卻不光要磕頭,還小心翼翼的拿著線香作了三個揖,又由沈拙代他插到香爐裏。
拜完母親,沈拙望著她的牌位出神,顧三娘心思細膩,她看到沈拙眼底流露著一絲傷感,於是準備帶著兩個孩子出去,好留他單獨跟他母親說會子話。
正當她帶著孩子要出去時,沈拙喊住她,他說:“三娘,你陪我待一會子罷。”
顧三娘迴頭看了他一眼,她把兩個孩子送出去,便迴到沈拙的身旁,那沈拙看著他娘的牌位,說道:“我剛生下來時,我娘就給我取了‘拙兒’這個乳名,她走的時候我還不大記事,如今迴想起來,她的模樣兒我都有些記不清了。”
顧三娘看著沈氏的牌位,她想了一下,說道:“我雖沒見過她老人家,不過隻看你,就能猜想婆婆必定是個貞靜聰明的婦人。”
沈拙目光柔軟,他看著顧三娘,微笑著說道:“那你可猜錯了,我娘時常跟人說,不指望我聰慧過人,隻要一輩子平安順遂,哪怕做個糊塗人也罷,可我小時候要是背不出來文章,挨打的板子,她是一下都不會少的。”
顧三娘忍不住笑了起來,大抵口是心非是天下婦人的通病,嘴裏喊著‘拙兒’,心裏還是盼著他能成龍成鳳。
想起往事,沈拙的眼神變得溫柔起來,他說:“那時我和妹妹妙言每日下了學,就會到娘的屋子裏來做功課,她老人家別看是個閨閣婦人,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比男人們讀得還要通透,要想投機取巧,第一個逃不過她的眼睛,妙言貪玩調皮,三不五時就會被娘責罰,往往到了這個時候,她就要來跟我求救,我母親偶爾知道了,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想起妹妹妙言,沈拙的眼底瞬間變得晦暗深沉,顧三娘心頭一緊,她伸出手緊緊握住沈拙的手掌,想要給他一些慰籍。
沈拙雙眼閉了一下,等到再睜開時,又恢複一片清明,他看著牌位說道:“這次走了,下一迴再來拜祭,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顧三娘扭頭盯著沈拙微頷的下巴,她猶豫片刻,說道:“阿拙,我知道你不想和蔣家再有任何牽連,可是蔣丞相為了救你,聽說得罪了許多人,無論如何,等他渡過難關再走罷,咱們不能做那起忘恩負義的小人。”
顧
三娘心思單純,她想著一碼事歸一碼事,當日他們一家受了東方檢七百兩銀子的接救,尚且還在東方家出事時挺身而出,今日蔣中明還在皇宮生死不明,他們就這麽一走了之,實在有違做人的道義。
沈拙看著顧三娘,他認真說道:“你不必替他放愁,他在官場爬摸打滾多年,又豈會輕易倒下。”
顧三娘張了張嘴,她正要說話,外麵傳來一陣吵嚷聲,緊接著祠堂的門被用力推開,闖進來的是怒氣衝衝的蔣錦言,他眼裏冒著火光,指著沈拙怒道:“你不是已經自請出宗麽,又到我蔣家的祠堂來做甚麽,還不快滾出去!”
顧三娘微微有些詫異,她進府十幾日,雖說跟蔣錦言見的次數不多,但是他一直謙和有禮,從不曾見他對誰大聲說過話。
蔣錦言又衝著看守祠堂的老仆人責怪道:“六伯難道不知這人早就改名換姓了?你放一個外人進祠堂,驚動了列祖列宗,誰能擔待得起?”
那老仆人唬得連忙跪在地上,後麵跟著一起來的孫氏看到相公發怒,低著頭不敢做聲。
沈拙看著氣急敗壞的蔣錦言,不急不徐的說道:“錦三爺不要動怒,我拜完了母親,這便就走。”
“你……”蔣錦言不善跟人爭吵,他看到沈拙這般氣定神閑,又想起父親為了救他性命,至今還跪在皇帝的宮門外麵,越發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你道蔣錦言為何這般怒惱?原來,今日他去大理寺接沈拙迴家,他本想著都是至親骨肉,沈拙家來了,正好他們一家人能同舟共濟,誰曾想沈拙剛到,便說要帶著家人孩子離開,蔣錦言隻當他念生怕死,自是心寒齒冷。誰知剛剛聽說他到祠堂來拜祭母親,蔣錦言年少氣勝,於是就追過來羞辱沈拙。
這樣的場麵,不光顧三娘不便插話,就連孫氏和後來的吉昌公主也默不作聲的站在後麵。
橫豎沈拙已拜完了母親,此時人家來趕人,他也不欲多留,便招唿著顧三娘和兩個孩子出府,不想,他們一家人還沒走出祠堂的大門,就見一個仆婦慌慌張張的尋過來,她急道:“老爺迴來了,他剛進家門就吐了一地血,幾位爺和奶奶們快去看看罷。”
眾人大吃一驚,蔣錦言問道:“為何會這樣,趕緊打發人去請太醫呀。”
那仆婦迴道:“老爺攔著不讓!”
說罷,她又偷瞄了一眼沈拙,小聲說道:“老爺說……說是讓大爺去見他。”
屋裏眾人的目光都
落在沈拙的身上,那蔣錦言見沈拙不為所動,氣得跺腳說道:“老爺還有我這個兒子在呢,我去見他!”
說著,拂袖而去。
一眨眼,原本擠滿了人的祠堂隻剩下沈拙夫妻和兩個茫然的孩子,還有跪在門外的老仆人。
顧三娘看著沈拙漠然的臉,她不是沈拙,並不明白這對父子孰對孰錯,然而到了這個份兒上,對錯似乎已沒有那麽重要,她勸道:“阿拙,你去看看蔣丞相罷。”
沈拙雙目半斂,他看著眼前這一列列無聲無息的牌位,又想起母親那模糊的音容,還有紅顏命薄的妹妹,等到有一日他不在了,誰還記得她們?
屋裏很靜悄悄的,顧三娘和蔣家的祖宗們在等著沈拙的抉擇,過了許久,沈拙睜開眼睛,他又看了一眼母親的牌位,對顧三娘說道:“走罷。”
顧三娘怔怔的望了他一眼,走?他們走到哪裏去呢?沈拙已經走出祠堂大門,他見顧三娘還呆在原地,朝著她招了招手,催促著說道:“再不走,我可不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