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下起蒙蒙細雨,顧三娘帶著兩個孩子在屋裏寫家書,不一時,彩雲進來,她道:“老爺院子裏來人了。”
顧三娘抬頭一望,看到門口站著那日送她過來的仆婦有旺家的,外頭下著雨,有旺家的後背淋濕了,顧三娘站起身來將她讓進屋裏,並說道:“原來是嫂子,老爺那裏有甚麽話要吩咐。”
有旺家的笑道:“老爺身邊的長隨送來話,說是老爺今日家來,請大奶奶帶著哥兒和姐兒去正房用飯。”
顧三娘一口答應下來,自從進府第一日與蔣丞相見過麵後,她就再不曾見過他了,過了這麽些時日,也不知沈拙那邊的消息究竟如何,今日見到他,正好能問一問。
有旺家的走後,顧三娘換了一身衣裳,便帶著兩個孩子往前院裏去,走到正院的夾道時,迎麵碰到吉昌公主,她自己撐著雨傘,身邊帶著一個穿蓑衣的小丫頭,看到顧三娘後,朝她微微頷首,便徑直走在前麵。
這吉昌公主待人冷淡,顧三娘也沒上趕著與她搭話,她和兩個孩子跟在後麵,小葉子和禦哥兒隻要在外麵,一向都是懂事守禮,是以兩個孩子也是安安靜靜的。
進了裏院,蔣丞相站在廊下看雨,他看到她們來了,微笑著衝著禦哥兒招招手,說道:“禦哥兒,過來。”
禦哥兒本來和顧三娘同撐一把雨傘,他抬頭看了顧三娘一眼,鬆開她的手,頂著雨撒腿朝蔣丞相跑過去,不想剛剛幾步,就腳滑摔倒了,顧三娘一驚,正要上前時,蔣丞相已搶先扶起禦哥兒。
他先細細看了一番,見禦哥兒沒有摔到,便看著他說道:“下迴仔細一些。”
禦哥兒乖巧的點著頭,那吉昌公主見蔣丞相還在雨中,便把手裏的雨傘拿給小丫頭,示意她去替蔣丞相撐傘。
顧三娘看到吉昌公主淋著雨,於是將把傘移到的她的頭頂,說道:“莫叫雨淋病了,先到廊下去罷。”
吉昌公主點著頭,兩人一起走到廊下避雨,屋裏又有仆婦拿出布巾給禦哥兒擦手,除了衣裳打濕一塊,別的倒都不礙事。
不一時,蔣錦言和孫氏也來了,他夫妻二人倒是有情趣,共同撐著一把傘,一邊走,一邊親親熱熱的說話,直到進來時看到蔣中明,小夫妻兩人這才停下來,站到他的麵前,恭敬的喊道:“爹,你家來了。”
蔣中明‘嗯’了一聲,他看著蔣錦言,說道:“你成日在家裏,記得領著禦哥兒讀書,切莫荒廢了時日。”
蔣錦言不敢有異議,他答道:“是!”
禦哥兒也是個小機靈,他朝著蔣錦言施了一禮,說道:“有勞三叔。”
蔣錦言望著他們這支裏麵唯一的孫輩,隻覺得心中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他和沈拙歲數相隔十多歲,見麵的次數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幾年前,沈拙脫離宗族,連姓名都改換了,那時他在學裏念書,同窗們嘴上不說,心裏卻在暗暗嘲笑他,原本蔣錦言也恨沈拙敗壞蔣家的名聲,後來他離開京城,再兼之事情過了許久,蔣錦言漸漸也便淡忘了。
現如今,蔣家要重新認迴沈拙,宗族裏反對者大有人在,不過他爹堅持如此,族裏也無可奈何,蔣錦言是個孝子,他想著既是他爹的主意,那必定是有道理的,他隻要遵命就是。
此時還不到蔣家用飯的時辰,屋裏有些悶人,三個婦人索性站在廊下看雨,隻因兒媳婦們都在,那蔣中明便進屋迴避,蔣錦言也乖乖的跟著他進去。
孫氏倚著柱子,她見小葉子和禦哥兒蹲在簷下數雨珠兒,羨慕的說道:“家裏聽到孩子們的說笑聲,大人們也會忍不住輕快幾分呢。”
這幾日孫氏時常來找顧三娘說話,顧三娘跟她漸漸熟識起來,她聽到孫氏一副故作老成的模樣兒,不禁笑道:“你才幾歲,也敢自稱大人?”
孫氏理直氣壯的說道:“我和相公成了親,自然就是大人!”
旁邊的吉昌公主看了她一眼,說道:“上迴是誰跟錦三爺拌嘴,跑到我這裏來哭訴的!”
孫氏臉上一紅,丟臉的事情被當眾拿出來說嘴,她瞪了吉昌公主一眼,跺腳說道:“我不跟你說了,你們都欺負我。”
說完,她迴身跑進屋裏,顧三娘看她跟禦哥兒一樣孩子氣,忍不住笑了起來,吉昌公主似乎也覺得孫氏十分有趣,她麵無表情的臉上同樣帶著一絲笑意,身旁的顧三娘還是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不免朝著她多看了幾眼,吉昌公主留意到她的目光,於是收起笑意,假裝看著外麵的雨幕。
不多時,有婆子來傳話,說是飯菜已經擺好,顧三娘和吉昌公主一前一後進到裏麵,此時,蔣中明和蔣錦言已出來了。
府裏人少,雖是男女分設兩席,中間卻隻用屏風分隔,蔣中明和錦蔣言並禦哥兒坐了一席,顧三娘她們這三個婦人跟小葉子坐在裏間,剛剛落坐,就有丫鬟端來熱水和毛巾,顧三娘先前在老家,是從來沒見過這些規矩的,便是在東院,就她們母子三人,也不用拘束,此時
吉昌公主和孫氏都在,顧三娘怕做錯了惹人笑話,便暗中瞧著別人怎麽做,她隻照著學,至於小葉子,她讀過書,又聰慧機敏,比顧三娘做得還像模像樣。
洗手漱口,足足鬧了大半晌,這才開始用飯,她們席上沒有蔣府的長輩,並不需媳婦們立規矩,故此開席後就各吃各的,那顧三娘心裏存著事,她略微用了一些,便豎起耳朵聽著屏風那邊的動靜,隻是大家族的規矩,吃飯時是不興說話的,因此那邊靜悄悄的,甚麽也聽不到。
不知過了幾時,顧三娘聽見隔壁傳來桌椅細微的聲響,接著就見蔣錦言問道:“爹,你吃好了?”
蔣中明低沉的聲音迴應一句,隨後他好似走出廳堂,顧三娘聽了半晌,便低頭用了幾箸菜,對吉昌公主和孫氏說道:“我吃好了,你們慢用。”
吉昌公主和孫氏一起放下筷子放著她,顧三娘轉頭對小葉子說道:“用完飯就和禦哥兒隨著柳五婆一起迴去。”
小葉子點著頭,她道:“知道了。”
交待完,顧三娘起身走出去,門口守著專門伺候的仆婦,她問道:“老爺迴屋了麽?”
那仆婦說道:“老爺在院子裏呢。”
雨停了,天光微暗,府裏各住早已點亮燈籠,顧三娘走下台階,她看到蔣中明負手仰望著夜空,便也抬頭望去,烏雲散去,露出幾顆星子,看起來像是晴了,隻是那月亮卻帶著毛邊兒,說不定甚麽時候,就又會降起大雨。
看著不遠處的身影,顧三娘定了定心神,她走了過去,在離他不遠不近的距離停下來,說道:“老爺。”
蔣中明像是沒聽到似的,仍舊看看夜空,顧三娘知道他聽到了,她想了一下,又道:“阿拙甚麽時候能迴家呢?”
蔣中明這才低下頭,他看了顧三娘一眼,淡淡的說道:“左不過是這幾日罷了。”
“甚麽?”顧三娘一怔,她隻當自己聽錯了,便立在原地望著蔣中明發呆,巴望著他能再說一遍。
蔣中明麵容沉靜,他說道:“這兩日就會結案了。”
顧三娘腦子裏暈暈乎乎的,她傻傻的想著,難怪都要當官,人家說一句話,比她做多少徒勞無功的事都管用。
她隻管想著當官的好處,卻不知蔣中明為了給沈拙平反,幾乎將大半個朝堂攪了一遍,原來,大理寺遲遲不得結案,蔣中明指派內閣總理此案,安家一派紛紛上書彈劾,說是科舉弊案的首犯乃是他的親子,他理應
避嫌,蔣中明卻不為所動,這樣的折子來一本,他就燒一本,彈劾的折子根本送不到靖文皇帝的禦案之上。
這也多虧近日靖文皇帝懶理朝政的緣故,幾個月前,纏綿病榻的靖文皇帝迷上求道長生,宮裏養著一班道士,每日煉製丹藥,將皇宮弄得烏煙瘴氣,就在不久,他和幾個道士閉關修煉,已有半個月沒有上朝。
安如海招來的證人,其中混雜著幾個私買考題的舉子,這些收了安家的好處,此次已是存心想要抹黑沈拙,蔣丞相連夜審訊,質疑他們證詞前後不一,說話互相矛盾,懷疑裏頭夾著不安好心的歹人,果斷將安家送來的證人全部投入大牢,待到案情真相大白再做定論。
安如海氣得暴跳如雷,卻也無計可施,一來靖文皇帝閉關,安妃無法麵聖,想要告狀也找不到人。二來內閣當中,蔣中明是首輔,他是次輔,就算安如海聯名上書,蔣中明亦並不放在眼裏。三來,指證的舉子若要推翻先前的證詞,重新指證沈拙,就算拿出所謂的證據,也會大打折扣。
蔣丞相重審此案,將涉案的嫌犯揪出來,一番嚴刑拷打,逼問他們犯案的經過,須知這些人裏麵,有的是被冤屈的,也有真正的案犯,先前大理寺卿審案時,那些從犯判即便招了,也隻說是在為沈拙辦事。
此次動用重刑,難保裏麵有些受不住的,便有人招了,不想這件弊案背後竟牽扯到國子監,蔣丞相的案子還審完,又傳來消息,國子監祭酒在家中自盡身亡。
國子監祭酒自盡的消息一經傳出,案件越發撲朔迷離,有人說他是畏罪自殺,更有人說他是遭蔣丞相逼迫而死,總之各種風言風雨,使得朝常上的百官自危。
蔣丞相審案時雷厲風行,短短幾日案情大逆轉,安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自是不甘心,列了幾十條蔣丞相的罪狀,直等靖文皇帝出關,就要告到他的麵前去。
隨著案件越審越明,牽涉也越發大了起來,蔣丞相快刀斬亂麻,其中種種隱情,並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隻是對顧三娘而言,卻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沈拙要迴來了!
顧三娘抬頭一望,看到門口站著那日送她過來的仆婦有旺家的,外頭下著雨,有旺家的後背淋濕了,顧三娘站起身來將她讓進屋裏,並說道:“原來是嫂子,老爺那裏有甚麽話要吩咐。”
有旺家的笑道:“老爺身邊的長隨送來話,說是老爺今日家來,請大奶奶帶著哥兒和姐兒去正房用飯。”
顧三娘一口答應下來,自從進府第一日與蔣丞相見過麵後,她就再不曾見過他了,過了這麽些時日,也不知沈拙那邊的消息究竟如何,今日見到他,正好能問一問。
有旺家的走後,顧三娘換了一身衣裳,便帶著兩個孩子往前院裏去,走到正院的夾道時,迎麵碰到吉昌公主,她自己撐著雨傘,身邊帶著一個穿蓑衣的小丫頭,看到顧三娘後,朝她微微頷首,便徑直走在前麵。
這吉昌公主待人冷淡,顧三娘也沒上趕著與她搭話,她和兩個孩子跟在後麵,小葉子和禦哥兒隻要在外麵,一向都是懂事守禮,是以兩個孩子也是安安靜靜的。
進了裏院,蔣丞相站在廊下看雨,他看到她們來了,微笑著衝著禦哥兒招招手,說道:“禦哥兒,過來。”
禦哥兒本來和顧三娘同撐一把雨傘,他抬頭看了顧三娘一眼,鬆開她的手,頂著雨撒腿朝蔣丞相跑過去,不想剛剛幾步,就腳滑摔倒了,顧三娘一驚,正要上前時,蔣丞相已搶先扶起禦哥兒。
他先細細看了一番,見禦哥兒沒有摔到,便看著他說道:“下迴仔細一些。”
禦哥兒乖巧的點著頭,那吉昌公主見蔣丞相還在雨中,便把手裏的雨傘拿給小丫頭,示意她去替蔣丞相撐傘。
顧三娘看到吉昌公主淋著雨,於是將把傘移到的她的頭頂,說道:“莫叫雨淋病了,先到廊下去罷。”
吉昌公主點著頭,兩人一起走到廊下避雨,屋裏又有仆婦拿出布巾給禦哥兒擦手,除了衣裳打濕一塊,別的倒都不礙事。
不一時,蔣錦言和孫氏也來了,他夫妻二人倒是有情趣,共同撐著一把傘,一邊走,一邊親親熱熱的說話,直到進來時看到蔣中明,小夫妻兩人這才停下來,站到他的麵前,恭敬的喊道:“爹,你家來了。”
蔣中明‘嗯’了一聲,他看著蔣錦言,說道:“你成日在家裏,記得領著禦哥兒讀書,切莫荒廢了時日。”
蔣錦言不敢有異議,他答道:“是!”
禦哥兒也是個小機靈,他朝著蔣錦言施了一禮,說道:“有勞三叔。”
蔣錦言望著他們這支裏麵唯一的孫輩,隻覺得心中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他和沈拙歲數相隔十多歲,見麵的次數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幾年前,沈拙脫離宗族,連姓名都改換了,那時他在學裏念書,同窗們嘴上不說,心裏卻在暗暗嘲笑他,原本蔣錦言也恨沈拙敗壞蔣家的名聲,後來他離開京城,再兼之事情過了許久,蔣錦言漸漸也便淡忘了。
現如今,蔣家要重新認迴沈拙,宗族裏反對者大有人在,不過他爹堅持如此,族裏也無可奈何,蔣錦言是個孝子,他想著既是他爹的主意,那必定是有道理的,他隻要遵命就是。
此時還不到蔣家用飯的時辰,屋裏有些悶人,三個婦人索性站在廊下看雨,隻因兒媳婦們都在,那蔣中明便進屋迴避,蔣錦言也乖乖的跟著他進去。
孫氏倚著柱子,她見小葉子和禦哥兒蹲在簷下數雨珠兒,羨慕的說道:“家裏聽到孩子們的說笑聲,大人們也會忍不住輕快幾分呢。”
這幾日孫氏時常來找顧三娘說話,顧三娘跟她漸漸熟識起來,她聽到孫氏一副故作老成的模樣兒,不禁笑道:“你才幾歲,也敢自稱大人?”
孫氏理直氣壯的說道:“我和相公成了親,自然就是大人!”
旁邊的吉昌公主看了她一眼,說道:“上迴是誰跟錦三爺拌嘴,跑到我這裏來哭訴的!”
孫氏臉上一紅,丟臉的事情被當眾拿出來說嘴,她瞪了吉昌公主一眼,跺腳說道:“我不跟你說了,你們都欺負我。”
說完,她迴身跑進屋裏,顧三娘看她跟禦哥兒一樣孩子氣,忍不住笑了起來,吉昌公主似乎也覺得孫氏十分有趣,她麵無表情的臉上同樣帶著一絲笑意,身旁的顧三娘還是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不免朝著她多看了幾眼,吉昌公主留意到她的目光,於是收起笑意,假裝看著外麵的雨幕。
不多時,有婆子來傳話,說是飯菜已經擺好,顧三娘和吉昌公主一前一後進到裏麵,此時,蔣中明和蔣錦言已出來了。
府裏人少,雖是男女分設兩席,中間卻隻用屏風分隔,蔣中明和錦蔣言並禦哥兒坐了一席,顧三娘她們這三個婦人跟小葉子坐在裏間,剛剛落坐,就有丫鬟端來熱水和毛巾,顧三娘先前在老家,是從來沒見過這些規矩的,便是在東院,就她們母子三人,也不用拘束,此時
吉昌公主和孫氏都在,顧三娘怕做錯了惹人笑話,便暗中瞧著別人怎麽做,她隻照著學,至於小葉子,她讀過書,又聰慧機敏,比顧三娘做得還像模像樣。
洗手漱口,足足鬧了大半晌,這才開始用飯,她們席上沒有蔣府的長輩,並不需媳婦們立規矩,故此開席後就各吃各的,那顧三娘心裏存著事,她略微用了一些,便豎起耳朵聽著屏風那邊的動靜,隻是大家族的規矩,吃飯時是不興說話的,因此那邊靜悄悄的,甚麽也聽不到。
不知過了幾時,顧三娘聽見隔壁傳來桌椅細微的聲響,接著就見蔣錦言問道:“爹,你吃好了?”
蔣中明低沉的聲音迴應一句,隨後他好似走出廳堂,顧三娘聽了半晌,便低頭用了幾箸菜,對吉昌公主和孫氏說道:“我吃好了,你們慢用。”
吉昌公主和孫氏一起放下筷子放著她,顧三娘轉頭對小葉子說道:“用完飯就和禦哥兒隨著柳五婆一起迴去。”
小葉子點著頭,她道:“知道了。”
交待完,顧三娘起身走出去,門口守著專門伺候的仆婦,她問道:“老爺迴屋了麽?”
那仆婦說道:“老爺在院子裏呢。”
雨停了,天光微暗,府裏各住早已點亮燈籠,顧三娘走下台階,她看到蔣中明負手仰望著夜空,便也抬頭望去,烏雲散去,露出幾顆星子,看起來像是晴了,隻是那月亮卻帶著毛邊兒,說不定甚麽時候,就又會降起大雨。
看著不遠處的身影,顧三娘定了定心神,她走了過去,在離他不遠不近的距離停下來,說道:“老爺。”
蔣中明像是沒聽到似的,仍舊看看夜空,顧三娘知道他聽到了,她想了一下,又道:“阿拙甚麽時候能迴家呢?”
蔣中明這才低下頭,他看了顧三娘一眼,淡淡的說道:“左不過是這幾日罷了。”
“甚麽?”顧三娘一怔,她隻當自己聽錯了,便立在原地望著蔣中明發呆,巴望著他能再說一遍。
蔣中明麵容沉靜,他說道:“這兩日就會結案了。”
顧三娘腦子裏暈暈乎乎的,她傻傻的想著,難怪都要當官,人家說一句話,比她做多少徒勞無功的事都管用。
她隻管想著當官的好處,卻不知蔣中明為了給沈拙平反,幾乎將大半個朝堂攪了一遍,原來,大理寺遲遲不得結案,蔣中明指派內閣總理此案,安家一派紛紛上書彈劾,說是科舉弊案的首犯乃是他的親子,他理應
避嫌,蔣中明卻不為所動,這樣的折子來一本,他就燒一本,彈劾的折子根本送不到靖文皇帝的禦案之上。
這也多虧近日靖文皇帝懶理朝政的緣故,幾個月前,纏綿病榻的靖文皇帝迷上求道長生,宮裏養著一班道士,每日煉製丹藥,將皇宮弄得烏煙瘴氣,就在不久,他和幾個道士閉關修煉,已有半個月沒有上朝。
安如海招來的證人,其中混雜著幾個私買考題的舉子,這些收了安家的好處,此次已是存心想要抹黑沈拙,蔣丞相連夜審訊,質疑他們證詞前後不一,說話互相矛盾,懷疑裏頭夾著不安好心的歹人,果斷將安家送來的證人全部投入大牢,待到案情真相大白再做定論。
安如海氣得暴跳如雷,卻也無計可施,一來靖文皇帝閉關,安妃無法麵聖,想要告狀也找不到人。二來內閣當中,蔣中明是首輔,他是次輔,就算安如海聯名上書,蔣中明亦並不放在眼裏。三來,指證的舉子若要推翻先前的證詞,重新指證沈拙,就算拿出所謂的證據,也會大打折扣。
蔣丞相重審此案,將涉案的嫌犯揪出來,一番嚴刑拷打,逼問他們犯案的經過,須知這些人裏麵,有的是被冤屈的,也有真正的案犯,先前大理寺卿審案時,那些從犯判即便招了,也隻說是在為沈拙辦事。
此次動用重刑,難保裏麵有些受不住的,便有人招了,不想這件弊案背後竟牽扯到國子監,蔣丞相的案子還審完,又傳來消息,國子監祭酒在家中自盡身亡。
國子監祭酒自盡的消息一經傳出,案件越發撲朔迷離,有人說他是畏罪自殺,更有人說他是遭蔣丞相逼迫而死,總之各種風言風雨,使得朝常上的百官自危。
蔣丞相審案時雷厲風行,短短幾日案情大逆轉,安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自是不甘心,列了幾十條蔣丞相的罪狀,直等靖文皇帝出關,就要告到他的麵前去。
隨著案件越審越明,牽涉也越發大了起來,蔣丞相快刀斬亂麻,其中種種隱情,並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隻是對顧三娘而言,卻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沈拙要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