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淵之所以認定李建成為繼承人,甚至在其篡位失敗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原諒他,還不是為了親手打下的江山能夠穩固麽?
可現在怎麽搞?
要是石碑上的話真的應驗,世民該是用什麽方法做到的,李淵有些不敢想,不願想!
“來人!去傳秦王覲見!”
最終李淵還是決定和李世民攤牌,他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廢長立幼取禍之道,他決定了,要李世民去就潘,要其將軍權及所有職務交還。
石碑的話他信,可他卻不能接受,就如華佗說開顱可以醫治曹操的頭疾一樣,曹操或許也相信,但他卻不敢試!
李淵也一樣,大兒子可是有前科的,他不敢想,真將大位傳給次子,大兒子會做出什麽來?
同樣他也清楚二兒子的野心,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打消二兒子的野望,他要將所有能助長其野心的助力,通通給去除掉!
對於致力於爭奪皇位的太子和秦王來說,皇宮裏的事是沒有秘密的。
石碑事件剛發生,盡管李淵第一時間就阻止了消息的蔓延,可李建成李世民兩兄弟便已經通過不同渠道,得知了消息。
太子府。
李建成得知事情後,第一時間便聚齊文臣武將,一番商議,裴矩、魏征、李剛、鄭善果等文臣,認為這是一件好事,隻需以不變應萬變耐心等待就好。
而以馮力、李瑗、薛萬徹等為首的武將,卻認為應該主動出擊,最好直接將李世民除去,李瑗更是出言道:
“殿下,如今李世民狼子野心暴露無遺,不若誆其出來,我等一擁而上,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若是殿下還要顧念兄弟之情,不早早痛下殺手,先發製人,臣斷言,將來必定為其所害!”
李建成聞言,有些意動,李瑗可是他的心腹,所說也是中肯之言,他環顧四周,魏征、鄭善果等人竟也罕見的沒有反對。
不過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顯然對於親兄弟揮動屠刀,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他打算再等等:
“先看看我這個好二弟,怎麽應對這個事吧,若是父皇對他沒有什麽動作……”說到這,李建成眼睛一眯,接著沉聲道:
“那就依表兄之計而行!”
“殿下英明!”李瑗開心應道。
他除了是李建成的心腹大將外,另一重身份正是其表親,這也是有馮力這個李建成頭號大將在場,他也依然能說的上話地位原因。
而在宮門外的秦王府,此時也是濟濟一堂,正在商議這個事情。
文有房喬、杜如晦,武有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瑾、秦瓊等,這裏麵除了長孫無忌擁有二品縣公的爵位外,其他人都不過是八九品的小官,比起李建成來說,可謂寒酸至極。
“大王,這真不是你安排的?”房喬疑惑的問道。
“玄齡休要誤會,本王豈會如此不智?”李世民感覺自己很冤,他又不是腦子秀逗了,就是要這樣幹,也得等他真控製住局勢才行啊!
“如此說來,這事就麻煩了!”房玄齡也很苦惱,他可不相信什麽神跡什麽的,這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推動,就是不知道這人是誰。
他與杜如晦能出現在這,可是私自偷偷跑迴來的,可沒有太多時間掌握足夠情報。
“如今之事,大王該早做打算了,如果我所料不錯,此次陛下定要下定決心,從大王與太子之間選擇一個了,說實話,大王贏麵不大!”房玄齡道。
“本王豈有不知,這不就要全靠兩位先生謀劃了!”李世民無奈道。
“要麽殊死一搏,要麽就此認命!大王,是時候定下決心了!”杜如晦沉聲道。
“這……”
向親兄弟揮刀,這決定李建成難下,李世民也很難下,雖然心中早有準備,可事到臨頭,真正要實行的時候,他還是猶豫了。
這點從曆史記載中可以看出,李世民箭射李建成後竟然馬匹受驚,被帶著衝向樹林,最後被掛在樹枝上下不來,差點被李元吉殺死。
這能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身上,能發生的事?
隻能說明,是李世民慌了,因為射殺兄長,內心受到極大衝擊,而導致驚慌失措!
“大王!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大王要是下不了決心,臣請告辭,請大王讓我去逃難去吧,我可不想在這裏等死!”尉遲恭道。
“大王,尉遲老黑是對的,現在正是危急時刻,你若還要優柔寡斷,我等斷要死無葬身之地!”長孫無忌也勸道。
也正在這時,把守門口的安元壽進來稟報:
“大王,宮中來人,陛下請大王速速進宮敘話!”
廳內原本吵鬧的氣氛為之一靜,李世民環顧四周一圈才道:
“去迴使者,我正正衣就來!”
“諾!”
安元壽退出去後,杜如晦才趕緊道:
“大王此去是禍非福,當小心應對,萬事以一個拖字訣為上!”
“正是!若是事情緊急,大王不妨以太子淫亂後宮為由,爭得時間!”房玄齡也交代道。
他這話可不是無的放矢,比起李世民來,李建成可是會做人多了,李淵後宮嬪妃乃至丫鬟,他都是一年四季禮物不斷,甚至太監雜役也都有份。
所謂太子仁厚,就是這麽來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這些收了他東西的誰不念他的好,後宮妃嬪們更是在李淵耳邊吹枕頭風,極力誇獎太子而貶低秦王。
積年累月下來,李淵能不對李建成滿意麽?
反觀李世民對此就不屑一顧了,他迷戀的是大功勞,大功績,凡事追求與家國有利,說實在的,要不是他有一手打仗的絕活,跟李建成那是真沒法比沒法爭!
李淵是在紫宸殿辦公的小間裏,見得李世民,李世民到時,屋內就李淵一人,屋外是貼身太監黃聰守著,侍衛們也離得遠遠的。
就這個架勢,李世民就知道,今天的事簡單不了。
“兒臣拜見父皇,不知父皇喚兒臣前來,所為何事?”
可現在怎麽搞?
要是石碑上的話真的應驗,世民該是用什麽方法做到的,李淵有些不敢想,不願想!
“來人!去傳秦王覲見!”
最終李淵還是決定和李世民攤牌,他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廢長立幼取禍之道,他決定了,要李世民去就潘,要其將軍權及所有職務交還。
石碑的話他信,可他卻不能接受,就如華佗說開顱可以醫治曹操的頭疾一樣,曹操或許也相信,但他卻不敢試!
李淵也一樣,大兒子可是有前科的,他不敢想,真將大位傳給次子,大兒子會做出什麽來?
同樣他也清楚二兒子的野心,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打消二兒子的野望,他要將所有能助長其野心的助力,通通給去除掉!
對於致力於爭奪皇位的太子和秦王來說,皇宮裏的事是沒有秘密的。
石碑事件剛發生,盡管李淵第一時間就阻止了消息的蔓延,可李建成李世民兩兄弟便已經通過不同渠道,得知了消息。
太子府。
李建成得知事情後,第一時間便聚齊文臣武將,一番商議,裴矩、魏征、李剛、鄭善果等文臣,認為這是一件好事,隻需以不變應萬變耐心等待就好。
而以馮力、李瑗、薛萬徹等為首的武將,卻認為應該主動出擊,最好直接將李世民除去,李瑗更是出言道:
“殿下,如今李世民狼子野心暴露無遺,不若誆其出來,我等一擁而上,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若是殿下還要顧念兄弟之情,不早早痛下殺手,先發製人,臣斷言,將來必定為其所害!”
李建成聞言,有些意動,李瑗可是他的心腹,所說也是中肯之言,他環顧四周,魏征、鄭善果等人竟也罕見的沒有反對。
不過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顯然對於親兄弟揮動屠刀,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他打算再等等:
“先看看我這個好二弟,怎麽應對這個事吧,若是父皇對他沒有什麽動作……”說到這,李建成眼睛一眯,接著沉聲道:
“那就依表兄之計而行!”
“殿下英明!”李瑗開心應道。
他除了是李建成的心腹大將外,另一重身份正是其表親,這也是有馮力這個李建成頭號大將在場,他也依然能說的上話地位原因。
而在宮門外的秦王府,此時也是濟濟一堂,正在商議這個事情。
文有房喬、杜如晦,武有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瑾、秦瓊等,這裏麵除了長孫無忌擁有二品縣公的爵位外,其他人都不過是八九品的小官,比起李建成來說,可謂寒酸至極。
“大王,這真不是你安排的?”房喬疑惑的問道。
“玄齡休要誤會,本王豈會如此不智?”李世民感覺自己很冤,他又不是腦子秀逗了,就是要這樣幹,也得等他真控製住局勢才行啊!
“如此說來,這事就麻煩了!”房玄齡也很苦惱,他可不相信什麽神跡什麽的,這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推動,就是不知道這人是誰。
他與杜如晦能出現在這,可是私自偷偷跑迴來的,可沒有太多時間掌握足夠情報。
“如今之事,大王該早做打算了,如果我所料不錯,此次陛下定要下定決心,從大王與太子之間選擇一個了,說實話,大王贏麵不大!”房玄齡道。
“本王豈有不知,這不就要全靠兩位先生謀劃了!”李世民無奈道。
“要麽殊死一搏,要麽就此認命!大王,是時候定下決心了!”杜如晦沉聲道。
“這……”
向親兄弟揮刀,這決定李建成難下,李世民也很難下,雖然心中早有準備,可事到臨頭,真正要實行的時候,他還是猶豫了。
這點從曆史記載中可以看出,李世民箭射李建成後竟然馬匹受驚,被帶著衝向樹林,最後被掛在樹枝上下不來,差點被李元吉殺死。
這能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身上,能發生的事?
隻能說明,是李世民慌了,因為射殺兄長,內心受到極大衝擊,而導致驚慌失措!
“大王!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大王要是下不了決心,臣請告辭,請大王讓我去逃難去吧,我可不想在這裏等死!”尉遲恭道。
“大王,尉遲老黑是對的,現在正是危急時刻,你若還要優柔寡斷,我等斷要死無葬身之地!”長孫無忌也勸道。
也正在這時,把守門口的安元壽進來稟報:
“大王,宮中來人,陛下請大王速速進宮敘話!”
廳內原本吵鬧的氣氛為之一靜,李世民環顧四周一圈才道:
“去迴使者,我正正衣就來!”
“諾!”
安元壽退出去後,杜如晦才趕緊道:
“大王此去是禍非福,當小心應對,萬事以一個拖字訣為上!”
“正是!若是事情緊急,大王不妨以太子淫亂後宮為由,爭得時間!”房玄齡也交代道。
他這話可不是無的放矢,比起李世民來,李建成可是會做人多了,李淵後宮嬪妃乃至丫鬟,他都是一年四季禮物不斷,甚至太監雜役也都有份。
所謂太子仁厚,就是這麽來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這些收了他東西的誰不念他的好,後宮妃嬪們更是在李淵耳邊吹枕頭風,極力誇獎太子而貶低秦王。
積年累月下來,李淵能不對李建成滿意麽?
反觀李世民對此就不屑一顧了,他迷戀的是大功勞,大功績,凡事追求與家國有利,說實在的,要不是他有一手打仗的絕活,跟李建成那是真沒法比沒法爭!
李淵是在紫宸殿辦公的小間裏,見得李世民,李世民到時,屋內就李淵一人,屋外是貼身太監黃聰守著,侍衛們也離得遠遠的。
就這個架勢,李世民就知道,今天的事簡單不了。
“兒臣拜見父皇,不知父皇喚兒臣前來,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