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痛失田七
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 作者:作者漂流者95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璞的雙手被綁在身後,他上前去想要用自己的身體支住田七將要倒下去的身體,可是他來到近前,卻無法扶住他。
田七看著眼前的主人眼神已經逐漸地迷離了。他喃喃地說:“對不起,對不起,我沒有保護好你!我不能陪你…”
沒等說完慢慢地倒下去。就像一隻倒空了糧食的口袋一樣倒下去。臉上居然詭異地露出了一絲的微笑。
郭璞心疼得都要蹦出來了。他撕心裂肺地哭喊著田七的名字。
“田七,你睜開眼看看。田七你別閉上眼睛!”
他突然轉過身來說:“我求求你們快找來大夫。我給你們錢。隻要你們救活他!”
可是王敦的那些侍衛就像看熱鬧一般地看著他。沒有人在乎他說的是什麽。也沒有人幫助他來救人。
田七倒在血泊中身體在不斷地抽搐,一直到流幹了身上的血。眼睛自始至終都在睜著。
是啊,與他們求救簡直就是笑話。郭璞第一次感覺還有自己沒有預料到的事情。第一次感覺自己是這樣的無助這樣的無能。
他保護不了自己更保護不了自己的家人。他無奈地幹嚎著可是沒有人能夠來幫他一把。就連讓田七閉上眼睛這樣簡單的事都做不了…。
卻說這邊郭璞被打進水牢,那邊戰事正酣。
王敦他有把握打贏這場戰爭,那是他篤定了那些他安排在各處的手下都會群起來唿應他。
他卻不知。京城裏正在辦一場喪事。那些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武將都收到了王導的邀請函。他們的桌上都放著一張訃告:
“今王敦因寢疾久治不愈,於昨日隕斃,特告知爾等此噩耗。之前敦諸多不忠之行已隨逝者埋入地下。爾等若感念敦恩,應誠懇效忠朝廷方為人臣之道。否則與朝廷背道而馳必將陷入萬劫不複。
王導語。”
這份既是訃告也是警告。讓那些追隨王敦的人知道王敦已經死了,別再與他的同黨一起反叛了。
凡是收到訃告的人,定然是聽命王敦的人。那些人一看這訃告是王導發來的,都深信不疑。這事誰能開玩笑?況且還是當朝宰相!
他們也想安穩的度日。他們本不想反叛。現在好了不用反叛了。
這些人接到訃告之後,都備一份大禮,稱邊關這邊匪盜時常出沒本人離不開邊關。命令子女或者手下人親自押送京城王導的府裏以表哀悼。
那就是參加王敦的葬禮。
遠在天邊的那些大將看見請柬上王敦的死訊,誰能不信?誰還會繼續反叛?那可是誅殺九族的大事。
他們將王敦派來的使者誅殺。說他們是錢鳳的陰謀詭計。王敦早已經死了。是錢鳳打著王敦的旗號來行騙。
皇上自知所能用的人不多,他的這個離間計成功地削弱了王敦的力量。那些人不參加反叛,原地待命就是好事。
卻說王含領了“討伐奸臣溫嶠”的大元帥的帥印,率領叛軍順江而下。途中他接到王導給他送來的信。
那日他們駐紮在江寧。剛要用晚膳。門口站崗的進來報:“報,大元帥,這裏有個人要見你!”
王含有些不耐煩地說:“是何人來求見?”
守衛說:“大元帥。他說是你的家人。”
王含一愣心想家裏會不會有什麽事。衝外麵說:“嗯?家人?讓他進來吧!”
“是,大元帥。”就聽門口的人說:“對不起把武器留下我替你保管。進去吧!”
營帳的門簾一挑進來一個男人。隻見這人穿著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中等身材手腳利落。頭上紮著一塊黑色布巾。臉上布滿灰塵。進屋就給王含跪倒在地:“小的拜見四老爺。”
王含在他們那一輩排行老四,所以叫四老爺。
王含一邊吃飯一邊抬頭去看。一時想不起來的人是誰。他疑惑地看著地上的人說:“你是?”
來人說:“四老爺,我是王悅身邊的小波呀。大少爺走了,我一直跟著在們家老爺身邊。”
錢鳳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王導身邊的小廝。也是王瑾的堂弟王波。
王含說:“起來吧!”
王波一邊起身一邊從懷裏掏出來一封信來。雙手捧著站在原地。
王含一看身邊的侍衛那侍衛連忙過去接過來那封信放在王含手裏。
王含一揮手說:“都下去吧。”屋裏的人聽見了都迅速地往外走。王含說:“小波你家大少爺走了也有些日子了。你家老爺可是能挺住?”
王波點點頭說:“嗯,能挺住。”接下來眼睛就紅了,沒再說話。隻是靜靜地等著王含看信。
王含始終沒有打開信。他說:“去吃了飯就迴去吧。這裏兵荒馬亂的沒有時間招待你。”
王波點頭答應著:“是,四老爺。”說完就走了出去。這王波也有頭腦,聽他這樣說就是不用迴信了。既然不用迴信還在這裏做什麽。他出了王含的營帳就往外走,連夜離開了軍營往京城趕,迴去複命。
這邊王含根本就沒有把那封信當一迴事。待就寢後才打開信來看。隻見信上寫著:
“司徒導遺含:
近承大將軍困篤綿綿,或雲已有不諱,悲怛(da)之情,不能自勝。尋知錢鳳大嚴,欲肆奸逆,朝士忿憤,莫不扼腕…”
這封信挺長的。有好幾頁紙,這裏直接翻譯過來就是說:“王含。大將軍病入膏肓命不久矣。現在犯上作亂的首領是錢鳳。你別跟著在後麵跑了。
王敦以前有軍功皇上不追究他的家人了可是你不行。
你都這麽大的歲數了,不顧自己還不顧你的兩個兒子嗎?本來門戶挺高的好少年可惜被你連累了。
這次參加平叛的有劉遐,陶瞻,蘇俊。這些官員的參與平叛,(錢鳳)他是不會贏的。所以你現在的做法與大將軍當年一樣。
如今大將軍盡失人心,沒有人再去擁護他了。兄弟你一旦成為逆臣,在黃泉何顏麵見列祖列宗?
但願你快去設計活捉錢鳳一人,使天下獲得安寧。這對於家和國都是幸事。
現在要獲得幸福易如反掌。現在我率領六軍,石頭萬五千人,宮內後苑二萬人,還有其他參加征討的人一共有六七萬人。
以天子之威文武畢力。大軍一奮必將全部摧毀叛軍。
望兄弟三思速速做出決定。”
王含讀了兩遍這封信。可是還是沒有采納王導的建議。這書信裏麵將成敗利害都一一列舉說與他聽。
這是王導的肺腑之言。既是為國考慮也是為了王氏家族考慮。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佛說,當任何人勸說都無效的時候,那就是這個人所必須經曆的劫了。
王含將書信用手拿著在火爐中點燃。眼中充滿了鄙夷。心裏說道:“你王導做了宰相又如何?幾個兒子還不如在別人的手下做工。我可是要做皇上的爹的人。你王導是嫉妒不了的。”
這樣想著將燒成灰的信一揚,灰白色的紙灰飄蕩在半空中。他從那飄飄蕩蕩的灰霧中仿佛看見了那把龍椅,他的兒子正坐在上麵揮手說:
“眾卿平身。”
他沉浸在自己設想的夢幻中不能自拔。卻不知道這一點燃把自己的後路給徹底的燒斷了。
第二天一早王敦的送信人迴來複命。如實地說著:“四老爺收下信了。什麽也沒有說就讓我迴來了。”
王導說:“知道了。下去吧。”
王導明白了自己的苦心白費了。可憐王含的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成年。這以後就會背負他們父親的罪責,再無朝堂上重用的可能了。
卻說皇帝親自率領大軍出征。兵分幾路。皇上派庾亮與蘇俊做先鋒…。
田七看著眼前的主人眼神已經逐漸地迷離了。他喃喃地說:“對不起,對不起,我沒有保護好你!我不能陪你…”
沒等說完慢慢地倒下去。就像一隻倒空了糧食的口袋一樣倒下去。臉上居然詭異地露出了一絲的微笑。
郭璞心疼得都要蹦出來了。他撕心裂肺地哭喊著田七的名字。
“田七,你睜開眼看看。田七你別閉上眼睛!”
他突然轉過身來說:“我求求你們快找來大夫。我給你們錢。隻要你們救活他!”
可是王敦的那些侍衛就像看熱鬧一般地看著他。沒有人在乎他說的是什麽。也沒有人幫助他來救人。
田七倒在血泊中身體在不斷地抽搐,一直到流幹了身上的血。眼睛自始至終都在睜著。
是啊,與他們求救簡直就是笑話。郭璞第一次感覺還有自己沒有預料到的事情。第一次感覺自己是這樣的無助這樣的無能。
他保護不了自己更保護不了自己的家人。他無奈地幹嚎著可是沒有人能夠來幫他一把。就連讓田七閉上眼睛這樣簡單的事都做不了…。
卻說這邊郭璞被打進水牢,那邊戰事正酣。
王敦他有把握打贏這場戰爭,那是他篤定了那些他安排在各處的手下都會群起來唿應他。
他卻不知。京城裏正在辦一場喪事。那些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武將都收到了王導的邀請函。他們的桌上都放著一張訃告:
“今王敦因寢疾久治不愈,於昨日隕斃,特告知爾等此噩耗。之前敦諸多不忠之行已隨逝者埋入地下。爾等若感念敦恩,應誠懇效忠朝廷方為人臣之道。否則與朝廷背道而馳必將陷入萬劫不複。
王導語。”
這份既是訃告也是警告。讓那些追隨王敦的人知道王敦已經死了,別再與他的同黨一起反叛了。
凡是收到訃告的人,定然是聽命王敦的人。那些人一看這訃告是王導發來的,都深信不疑。這事誰能開玩笑?況且還是當朝宰相!
他們也想安穩的度日。他們本不想反叛。現在好了不用反叛了。
這些人接到訃告之後,都備一份大禮,稱邊關這邊匪盜時常出沒本人離不開邊關。命令子女或者手下人親自押送京城王導的府裏以表哀悼。
那就是參加王敦的葬禮。
遠在天邊的那些大將看見請柬上王敦的死訊,誰能不信?誰還會繼續反叛?那可是誅殺九族的大事。
他們將王敦派來的使者誅殺。說他們是錢鳳的陰謀詭計。王敦早已經死了。是錢鳳打著王敦的旗號來行騙。
皇上自知所能用的人不多,他的這個離間計成功地削弱了王敦的力量。那些人不參加反叛,原地待命就是好事。
卻說王含領了“討伐奸臣溫嶠”的大元帥的帥印,率領叛軍順江而下。途中他接到王導給他送來的信。
那日他們駐紮在江寧。剛要用晚膳。門口站崗的進來報:“報,大元帥,這裏有個人要見你!”
王含有些不耐煩地說:“是何人來求見?”
守衛說:“大元帥。他說是你的家人。”
王含一愣心想家裏會不會有什麽事。衝外麵說:“嗯?家人?讓他進來吧!”
“是,大元帥。”就聽門口的人說:“對不起把武器留下我替你保管。進去吧!”
營帳的門簾一挑進來一個男人。隻見這人穿著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中等身材手腳利落。頭上紮著一塊黑色布巾。臉上布滿灰塵。進屋就給王含跪倒在地:“小的拜見四老爺。”
王含在他們那一輩排行老四,所以叫四老爺。
王含一邊吃飯一邊抬頭去看。一時想不起來的人是誰。他疑惑地看著地上的人說:“你是?”
來人說:“四老爺,我是王悅身邊的小波呀。大少爺走了,我一直跟著在們家老爺身邊。”
錢鳳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王導身邊的小廝。也是王瑾的堂弟王波。
王含說:“起來吧!”
王波一邊起身一邊從懷裏掏出來一封信來。雙手捧著站在原地。
王含一看身邊的侍衛那侍衛連忙過去接過來那封信放在王含手裏。
王含一揮手說:“都下去吧。”屋裏的人聽見了都迅速地往外走。王含說:“小波你家大少爺走了也有些日子了。你家老爺可是能挺住?”
王波點點頭說:“嗯,能挺住。”接下來眼睛就紅了,沒再說話。隻是靜靜地等著王含看信。
王含始終沒有打開信。他說:“去吃了飯就迴去吧。這裏兵荒馬亂的沒有時間招待你。”
王波點頭答應著:“是,四老爺。”說完就走了出去。這王波也有頭腦,聽他這樣說就是不用迴信了。既然不用迴信還在這裏做什麽。他出了王含的營帳就往外走,連夜離開了軍營往京城趕,迴去複命。
這邊王含根本就沒有把那封信當一迴事。待就寢後才打開信來看。隻見信上寫著:
“司徒導遺含:
近承大將軍困篤綿綿,或雲已有不諱,悲怛(da)之情,不能自勝。尋知錢鳳大嚴,欲肆奸逆,朝士忿憤,莫不扼腕…”
這封信挺長的。有好幾頁紙,這裏直接翻譯過來就是說:“王含。大將軍病入膏肓命不久矣。現在犯上作亂的首領是錢鳳。你別跟著在後麵跑了。
王敦以前有軍功皇上不追究他的家人了可是你不行。
你都這麽大的歲數了,不顧自己還不顧你的兩個兒子嗎?本來門戶挺高的好少年可惜被你連累了。
這次參加平叛的有劉遐,陶瞻,蘇俊。這些官員的參與平叛,(錢鳳)他是不會贏的。所以你現在的做法與大將軍當年一樣。
如今大將軍盡失人心,沒有人再去擁護他了。兄弟你一旦成為逆臣,在黃泉何顏麵見列祖列宗?
但願你快去設計活捉錢鳳一人,使天下獲得安寧。這對於家和國都是幸事。
現在要獲得幸福易如反掌。現在我率領六軍,石頭萬五千人,宮內後苑二萬人,還有其他參加征討的人一共有六七萬人。
以天子之威文武畢力。大軍一奮必將全部摧毀叛軍。
望兄弟三思速速做出決定。”
王含讀了兩遍這封信。可是還是沒有采納王導的建議。這書信裏麵將成敗利害都一一列舉說與他聽。
這是王導的肺腑之言。既是為國考慮也是為了王氏家族考慮。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佛說,當任何人勸說都無效的時候,那就是這個人所必須經曆的劫了。
王含將書信用手拿著在火爐中點燃。眼中充滿了鄙夷。心裏說道:“你王導做了宰相又如何?幾個兒子還不如在別人的手下做工。我可是要做皇上的爹的人。你王導是嫉妒不了的。”
這樣想著將燒成灰的信一揚,灰白色的紙灰飄蕩在半空中。他從那飄飄蕩蕩的灰霧中仿佛看見了那把龍椅,他的兒子正坐在上麵揮手說:
“眾卿平身。”
他沉浸在自己設想的夢幻中不能自拔。卻不知道這一點燃把自己的後路給徹底的燒斷了。
第二天一早王敦的送信人迴來複命。如實地說著:“四老爺收下信了。什麽也沒有說就讓我迴來了。”
王導說:“知道了。下去吧。”
王導明白了自己的苦心白費了。可憐王含的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成年。這以後就會背負他們父親的罪責,再無朝堂上重用的可能了。
卻說皇帝親自率領大軍出征。兵分幾路。皇上派庾亮與蘇俊做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