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郭璞在老宅自己原來住的屋子裏住了下來。他看著已經汙跡斑駁的床鋪。早已經沒有了原來的蹤跡。


    這些年每一年他都派人將老宅修繕的費用送來。可是沒有一絲的修繕痕跡。


    這些錢他都花到哪裏去了?


    這一晚郭璞幾乎沒有睡覺。這裏承載著他太多的記憶了。他來到這個界麵就出現在這裏。最終迴去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從這裏迴去,他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郭璞就起來了。他吩咐田七去街裏買些食材和食物迴來。吩咐跟來的廚子在家裏準備午飯。


    郭寶的娘子穿著一身粗布衣裙,和幾個孩子站在一旁看熱鬧。沒有一絲幫忙的意思。


    郭寶這時候趕著馬車到門口,車上裝著一些下葬的用具。進來招唿郭璞等人要出發。


    郭璞說:“大嫂,你和一些過來幫忙的鄰居,配合大師傅一起準備一百個人的夥食。”


    郭寶的娘子吃驚地說:“哎呀家主啊,就這三四十人哪裏吃得了那麽多的食物?不會浪費了嗎?”


    郭璞說:“這個你不用管,你隻配合他們做就好。和鄰居借一些飯桌和餐具吧。其他的事你就聽廚子的安排就好。”


    郭寶的娘子疑惑不解地看著郭璞買迴來的那些食材。搖搖頭心疼地說:“嗨!真是不可理喻。這不是浪費嗎?哪裏吃得完那些食物?嗨,有錢人就是不知道日子過。這樣東西都夠我們吃一個月的了。”


    郭璞這邊吩咐完就和郭寶等人直接去祖墳那邊勘察。


    這裏地處長江,運河地帶的三角地帶。水資源非常豐富。每隔十幾裏的距離就有一片水域。


    郭家的祖墳所處的地方就在一片水域的旁邊。郭璞他們到達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了。


    這裏的四周都要被水域給淹沒。這個時期就要到端午時節。四周的水看樣子還要往上漲。


    “族長,這裏看這樣水再漲可就淹沒這邊的祖墳了。”


    郭寶扛著挖土的工具走過來站在郭璞的身邊說。


    “要不要將老族長的墳也挪走?”


    郭璞看著已經挖開的墳。那是父親的骸骨。這裏是當年郭璞初出茅廬時第一次選的陰宅。而且是給父親選的墳地。


    郭璞現在水域邊放眼遠眺。這裏三麵觀水一麵是陸地。如今挖出來的墳墓裏麵的濕度卻不是那麽濕。


    “擴大墓室,在選址下葬。”郭璞頭都沒有迴對郭寶說。


    跟來的人都是用不解的眼光看著郭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裏不適合做墳地。眼看著水就要淹上來了。


    更何況這裏不光是這一個墳墓,郭家祖祖輩輩的墳墓都在這裏埋著。


    “家主,您別怕麻煩,我們這麽多的人一會就可以全起出來。這裏真的不能做墳場了。萬一水漫上來將這裏淹沒就來不及了。”


    連將軍也說:“是啊郭大人,我們這麽多人幹活,您別擔心。你就指揮吧你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一路上與郭璞處的很融洽。這個連將軍將郭璞他們護送到老家,本應該今天就返迴去了。可是卻舍不得走了。非得要幫助郭璞做完下葬的程序不可。


    郭璞也不好剝了人家的含義,這不是就都跟著來了。


    這些人聽見郭璞說就在這裏下葬,也都很不理解。他們都互相議論起來。


    其中一個禁衛軍說:“郭大人是不是嫌費事呀?他是不是累糊塗了?行走這些天擱誰都得煩躁不安。可是那也不能這樣草率下決斷呢。這裏眼看著就要被水淹沒,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葬在建鄴那邊呢”


    另一個點點頭很讚同他的說法。“還是那個郭寶說的有道理。將這些都挖出來也不費事,這麽多的人也就是一個時辰的功夫。”


    跟過來的鄰居們也都勸郭璞。這個說“不可以葬在這裏。”


    那個說:“對呀我們家的祖墳前階段就遷走了。這裏隻剩下你們郭家的祖墳了。”


    郭寶聽見大夥都這樣說,感覺自己的主意還是很有人支持的。就越發得意起來。


    家主,你看這裏離水也就百步左右,真是不能葬在這裏。”


    郭璞收迴目光堅定地說:“大夥聽我的,今天就葬在這裏,這裏很快就會成為陸地的。什麽也別說了幹活吧!”


    郭寶第一個心裏不服,他對郭璞的這個決定很不滿意。如果借這個機會將祖墳都遷走,這裏葬著的他的爹娘的墳也能借光遷往高處。


    嗨!沒辦法誰讓人家有錢了?隻能聽人家的。


    郭璞一下令,這樣幫忙的都開始伸手開工。郭寶將馬車上的工具卸下來,這些當兵的都是身強力壯的男人,這麽一點活不在話下。


    很快就將墓穴打好。在司儀的支配下很快就下棺。


    十幾個男人將棺材放入墓穴中。這邊郭家的親屬開始喪服。


    參加葬禮的親戚每個人都穿著喪服跪在墳墓前,女人放聲大哭,男人的木著一張臉表示哀悼之情。


    該有的程序都做到位後才開始填土。不一會高高的墳墓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處理完這樣後郭璞說:“感謝到場的所有人來幫忙。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誰也別走了。都迴郭府去吧。府裏這邊準備了午飯。我郭璞好久沒迴老家了,這次要和鄉親們順便敘敘鄉情。”


    到場的一些人除了老親少友以外都是一些街坊鄰居。他們不過是過來看看熱鬧。都想看看在京城做了官郭家的少爺錦衣還鄉的。


    剛才還在心裏鄙夷郭璞不肯將祖墳挪到高處的做法。現在聽說看熱鬧還有飯吃,都熱騰起來了。這些人相擁著一起來到了郭家。


    郭寶的娘子看著出去的時候三十幾個人,迴來的時候卻烏泱烏泱的這麽多的人。準備的午飯能夠這些人吃嗎?她很擔心。


    郭家的娘子很好奇,讓孩子查一查一共來了多少人。


    她叫過來她家十四歲的兒子說:“小寶,你去查一下看看多少人?好準備碗碟。”


    小寶得令樂嗬嗬地跑到院子裏開始查人。一五一十的認真的查。這些人也都很配合。


    從打出生小寶也沒有一下子見過這麽多的人。他很興奮的在院子裏來迴穿梭一樣的做他的事。


    小孩子很認真地查完匯報說:“阿娘,算咱們家的人正好一百個人。”


    郭寶的娘子聽見兒子的匯報非常吃驚地說:“真是奇了。家主怎麽就知道一定會來一百個人呢?”


    這一場白事的餐飯在郭家的院子裏吃的。那些街坊鄰居吃著從來不曾吃過的豐盛的菜肴,都不住地誇讚郭家的少爺。


    “如今郭家的老爺比之前的老爺更有前途啊。”


    “可不是老夫人的葬禮辦的這樣排場,在這裏可是頭一份呀!”一個鄰居豎起大拇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者漂流者95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者漂流者954並收藏穿到晉朝我成了卜筮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