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日本推理小說傑作精選3 作者:艾勒裏·昆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本文開頭,我說過「拿日本的推理小說與歐美的作品做一比較和評價一點也不躊躇」,但比較是批評的手法,日本與歐美文學作品的比較,過去屢次有人做過。
舉一例說,在「現代日本文選」(卻爾斯.e.塔特出版社,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序文中,艾布安.莫裏斯說:
「現代的日本文學究竟受到多少歐美文學的影響?一般說來,受歐美的影響,並不像歐美讀者所想像的那麽直接。自從日本開始吸收西洋文學傳統以來,大約經過七十年後的今天,歐洲以及美國的文學已經不是新鮮的東西,當初被介紹到日本時的異國情調和驚人的吸引力也已經褪色了。
而且,更值得留意的一件事,就是今天的日本作家已經具備了自己優越的文學形態這個事實。他們能以紮根於新的傳統感覺來迴顧,並且從歐美與過去六十年來本國的作家們雙方而受到影響。」
假使艾布安.莫裏斯對於現在的日本及歐美的推理小說有所質問,我的迴答還是如此。尤其對於今天的日本推理作家的作品更是如此。
由愛倫坡和柯南道爾,以及接著而來的美國與歐洲偉大的推理作家們帶來的初期影響甚大──充滿活潑的創造力──在某方麵這種影響是繼續存在的,但歐美推理小說的影響逐漸減弱、消失。另方麵,現代的日本推理作家們,卻穩固而順利地建立獨自的傳統,並且使它發展。
從另一角度來看,借用masao miyoshi(一九七四年由加洲大學出版部出版,題名「aplices of silence」的小說)就有關日本小說所說的話:「從海外引進而開始的藝術,終於在日本生根了」,應該是最適合不過了。
一九七八年七月 於紐約州拉杏蒙特途中
途中 穀崎潤一郎
the inevitable death junichiro tanizaki
穀崎潤一郎(junichiro tanizaki,1886─1965)
他是以唯美派、官能派的小說而風靡一世的小說作家。是日本文壇的泰鬥人物,於一九四九年榮獲日本作家最高的國家性榮譽,文化勳章。他的代表作「春琴抄」「細雪」「鍵」等,現在仍然是日本文學的代表性小說。
「途中」的背景是二十世紀初的東京。如眾所知,今日的東京從半世紀前以來,已經有了驚人的變化。
歐美讀者若拿美國或英國的偵探與本篇出現的典型的日本偵探作比較,必很有趣。考究的穿著、幹淨利落的態度、口齒爽利的聲音,以及理論的應酬。
少許的可能性,所有的機會都加以利用,就會變成必然嗎?
──艾勒裏.昆恩
─ ─ ─
途中
東京t.m株式會社社員法學士湯河勝太郎於十二月底的某日黃昏五點左右,在金杉橋電車路往新橋的方向慢慢散步著。
「喂,喂,對不起,你是湯河先生吧?」
當他走到橋中央時,有人在背後這樣說。湯河迴頭看背後,於是看到一位陌生的,但儀表堂堂的紳士,禮貌地脫下小禮帽,一麵點頭招唿一麵走到麵前來。
「是,我是湯河……」
湯河以他那天生的老實人般的不知所措的樣子眨了眨他那小眼睛,同時以對待公司董事時的戰戰兢兢的態度迴答。因為這位紳士具有與公司董事相似的人品。他一眼看見時,那「在路上叫住人說話的無禮傢夥」的念頭已經消失,不知不覺間暴露出薪水生活者的本性。紳士穿著海獺皮領的西班牙狗毛般密厚的黑色呢絨外套(猜想外套內大概是晝禮服)和條紋褲,拿著象牙柄的拐杖,是個膚色白皙,四十歲左右的胖男人。
「在這種地方叫住你,失禮得很。我是這樣的人,得到你的朋友渡邊法學士的介紹,剛才到公司去拜訪你。」
紳士說著,拿出兩張名片。湯河接過來,湊在街燈下麵看。其中一張確實是他的朋友渡邊的名片,上麵有渡邊的親筆字寫著:「介紹友人安藤一郎氏,他是我的同鄉,多年來與我交往親密,據說欲調查貴公司某社員身世,盼你會晤他,助他一臂之力」。另外一張名片是印著:「私家偵探安藤一郎事務所 日本橋區蠣殼町三丁目四番地 電話浪花五○一○」。
「那麽,你就是安藤先生?」
湯河站在那裏,重新打量紳士。「私家偵探」──這在日本是少見的職業,雖然知道東京已經有了五、六家,但真正看到私家偵探,現在是第一次。不過,日本的私家偵探倒比西洋偵探體麵得多,他在內心想。湯河喜歡看電影,所以時常從電影中看到西洋的偵探。
「是的,我是安藤。關於名片上麵所寫的那件事,因為聽說你是在公司的人事課方麵服務,所以剛才我到公司去拜訪你。不知你認為怎樣?雖然在你繁忙中,十分抱歉,但還是希望你撥出一點時間給我。」
紳士以符合其職業的富於說服力的聲音,伶俐的說。
「我有空,隨時都可以……」
湯河知道對方是偵探後就改變了語氣,沒有先前那樣必恭必敬了。
「隻要我知道的,不管你問什麽,我都可以答覆你。不過,這件事很緊急嗎?若不是很緊急,留待明天怎樣?雖然今天也可以,但在路上說話總是不太好……」
「是的。不過,明天起公司休假,而這件事並不重要到非得到府上去請教不可,所以對不起,請在這附近一麵散步一麵談好嗎?何況你一向不是喜歡散步嗎?哈哈哈。」
</br>
舉一例說,在「現代日本文選」(卻爾斯.e.塔特出版社,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序文中,艾布安.莫裏斯說:
「現代的日本文學究竟受到多少歐美文學的影響?一般說來,受歐美的影響,並不像歐美讀者所想像的那麽直接。自從日本開始吸收西洋文學傳統以來,大約經過七十年後的今天,歐洲以及美國的文學已經不是新鮮的東西,當初被介紹到日本時的異國情調和驚人的吸引力也已經褪色了。
而且,更值得留意的一件事,就是今天的日本作家已經具備了自己優越的文學形態這個事實。他們能以紮根於新的傳統感覺來迴顧,並且從歐美與過去六十年來本國的作家們雙方而受到影響。」
假使艾布安.莫裏斯對於現在的日本及歐美的推理小說有所質問,我的迴答還是如此。尤其對於今天的日本推理作家的作品更是如此。
由愛倫坡和柯南道爾,以及接著而來的美國與歐洲偉大的推理作家們帶來的初期影響甚大──充滿活潑的創造力──在某方麵這種影響是繼續存在的,但歐美推理小說的影響逐漸減弱、消失。另方麵,現代的日本推理作家們,卻穩固而順利地建立獨自的傳統,並且使它發展。
從另一角度來看,借用masao miyoshi(一九七四年由加洲大學出版部出版,題名「aplices of silence」的小說)就有關日本小說所說的話:「從海外引進而開始的藝術,終於在日本生根了」,應該是最適合不過了。
一九七八年七月 於紐約州拉杏蒙特途中
途中 穀崎潤一郎
the inevitable death junichiro tanizaki
穀崎潤一郎(junichiro tanizaki,1886─1965)
他是以唯美派、官能派的小說而風靡一世的小說作家。是日本文壇的泰鬥人物,於一九四九年榮獲日本作家最高的國家性榮譽,文化勳章。他的代表作「春琴抄」「細雪」「鍵」等,現在仍然是日本文學的代表性小說。
「途中」的背景是二十世紀初的東京。如眾所知,今日的東京從半世紀前以來,已經有了驚人的變化。
歐美讀者若拿美國或英國的偵探與本篇出現的典型的日本偵探作比較,必很有趣。考究的穿著、幹淨利落的態度、口齒爽利的聲音,以及理論的應酬。
少許的可能性,所有的機會都加以利用,就會變成必然嗎?
──艾勒裏.昆恩
─ ─ ─
途中
東京t.m株式會社社員法學士湯河勝太郎於十二月底的某日黃昏五點左右,在金杉橋電車路往新橋的方向慢慢散步著。
「喂,喂,對不起,你是湯河先生吧?」
當他走到橋中央時,有人在背後這樣說。湯河迴頭看背後,於是看到一位陌生的,但儀表堂堂的紳士,禮貌地脫下小禮帽,一麵點頭招唿一麵走到麵前來。
「是,我是湯河……」
湯河以他那天生的老實人般的不知所措的樣子眨了眨他那小眼睛,同時以對待公司董事時的戰戰兢兢的態度迴答。因為這位紳士具有與公司董事相似的人品。他一眼看見時,那「在路上叫住人說話的無禮傢夥」的念頭已經消失,不知不覺間暴露出薪水生活者的本性。紳士穿著海獺皮領的西班牙狗毛般密厚的黑色呢絨外套(猜想外套內大概是晝禮服)和條紋褲,拿著象牙柄的拐杖,是個膚色白皙,四十歲左右的胖男人。
「在這種地方叫住你,失禮得很。我是這樣的人,得到你的朋友渡邊法學士的介紹,剛才到公司去拜訪你。」
紳士說著,拿出兩張名片。湯河接過來,湊在街燈下麵看。其中一張確實是他的朋友渡邊的名片,上麵有渡邊的親筆字寫著:「介紹友人安藤一郎氏,他是我的同鄉,多年來與我交往親密,據說欲調查貴公司某社員身世,盼你會晤他,助他一臂之力」。另外一張名片是印著:「私家偵探安藤一郎事務所 日本橋區蠣殼町三丁目四番地 電話浪花五○一○」。
「那麽,你就是安藤先生?」
湯河站在那裏,重新打量紳士。「私家偵探」──這在日本是少見的職業,雖然知道東京已經有了五、六家,但真正看到私家偵探,現在是第一次。不過,日本的私家偵探倒比西洋偵探體麵得多,他在內心想。湯河喜歡看電影,所以時常從電影中看到西洋的偵探。
「是的,我是安藤。關於名片上麵所寫的那件事,因為聽說你是在公司的人事課方麵服務,所以剛才我到公司去拜訪你。不知你認為怎樣?雖然在你繁忙中,十分抱歉,但還是希望你撥出一點時間給我。」
紳士以符合其職業的富於說服力的聲音,伶俐的說。
「我有空,隨時都可以……」
湯河知道對方是偵探後就改變了語氣,沒有先前那樣必恭必敬了。
「隻要我知道的,不管你問什麽,我都可以答覆你。不過,這件事很緊急嗎?若不是很緊急,留待明天怎樣?雖然今天也可以,但在路上說話總是不太好……」
「是的。不過,明天起公司休假,而這件事並不重要到非得到府上去請教不可,所以對不起,請在這附近一麵散步一麵談好嗎?何況你一向不是喜歡散步嗎?哈哈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