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米爾汗邊走邊嘟囔:“老師,這個駱太傲慢了,他有什麽了不起的,竟然敢拒絕卡普娜小姐!”
埃米爾皺眉迴答:“他是外國人,並不知道卡普娜家族的勢力,算了,一會我再去找駱談一談,務必明天安排時間,讓他給卡普娜小姐治病。”
而在那邊,卡特裏娜也進了公寓樓,敲門進了駱誌遠的房間。她站在那裏,跟駱誌遠說了半天,駱誌遠都麵色淡然,笑而不語。
其實就是卡特裏娜不解釋,駱誌遠也能猜出卡普娜肯定是印國大權貴家的女兒,不過,對於卡特裏娜所謂“得罪卡普娜後果很嚴重”的勸誡,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對於印國,對於蒙麥城和蒙麥大學而言,他不過是一個過客。卡普娜如何、卡普娜的家族如何權勢衝天,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在他眼裏,卡普娜與普通的印國人並無任何不同。
因此,卡特裏娜說了很久,駱誌遠就迴了她一句:“如果她真的是誠心求醫,那麽,她就是一個普通的病號。既然求我診治,那就要遵守我的規矩。我不是拿架子端一把,而是今天已經很累,我的針灸手法需要精氣神配合,略有不慎,就會出差錯,所以,我今天不能出手。”
卡特裏娜聽了,幽幽一歎,再也無語。
駱誌遠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她還能再說什麽呢?
她始終擔心,得罪了卡普娜家族,駱誌遠在蒙麥大學的訪問學者生涯會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轉而又想起駱誌遠是華夏國官方通過外交渠道派過來的訪問學者,且還擔負有為印國政要治病的重任,有這層背景在,想必即便是卡普娜家族也不敢輕舉妄動吧?
一念及此,卡特裏娜就放下了幾分心。
“好吧,好吧,駱,既然你累了,那麽你先休息,我明天一早過來。”卡特裏娜說完就走了。望著她離去的背影,駱誌遠有些無奈地聳聳肩,甩掉鞋,就躺倒在床上,不多時就進入了夢鄉。
說起來,還是因為他剛來印國沒幾天,身體還沒有完全適應印國的水土環境、生活節奏,何況剛才為那個突發急性闌尾炎的男生出手急救,也耗費了他不少心神。
一覺醒來,竟然已經是第二天的清晨。
駱誌遠起床洗漱完畢,卡特裏娜就準時敲門來了。
卡特裏娜知道他不習慣印式的早點,就為他帶來了牛奶和雞腿漢堡,這是從大學校門口的快餐店買的,不過雖然是歐美的快餐,卻也印國本地化了。一股夠勁的咖喱味撲麵而來,駱誌遠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吃早餐吧,駱,牛奶和漢堡,這你應該能接受吧?”
駱誌遠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過來。卡特裏娜是一番盛情和好意,他總得給她幾分麵子。
駱誌遠硬著頭皮吃下了卡特裏娜帶來的漢堡,喝了一杯牛奶,然後猛灌了一大瓶水,這才勉強壓下了讓他惡心和反胃的氣味。
兩人並肩下樓,直奔蒙麥大學醫學院的小禮堂。
盡管心裏有所思想準備,但推門一看,黑壓壓坐滿了席位的學生聽眾,還是讓他和卡特裏娜吃了一驚。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埃米爾院長和他的助理薩米爾汗也在場,就等候在主講台上。
整個禮堂人滿為患,坐滿了醫學院的學生,還有其他學院其他專業的學生過來旁聽,甚至還有不少醫學院的講師和教授。
埃米爾笑眯眯地迎了上來。
“駱,是這樣……”埃米爾滿臉堆笑地說著,卡特裏娜耐心細致地翻譯著,駱誌遠一邊聽,一邊用眼角的餘光瞄向了坐在台下第一排中央處的卡普娜和她的管家拉賈夫以及保鏢一行人。
“埃米爾院長,我說到做到,今天會給她診病。一會,讓她到台上來吧。”駱誌遠淡然笑了笑。
見駱誌遠答應下來,埃米爾如釋重負,連道感謝。
埃米爾和薩米爾汗下了台去,就陪坐在卡普娜的旁邊。
卡普娜沒有理會埃米爾的解釋,徑自目光沉凝而堅定執著地望著台上雲淡風輕的駱誌遠,心頭彌漫著一種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感覺。
昨天去找駱誌遠看病求醫,不過是心血來潮。而被意外拒絕之後,她卻更加好奇和充滿了期待。
她的確沒有什麽大病,隻是一點纏人的小毛病。可就是這點小毛病,她連倫敦和澳洲的醫生都看過了,都沒有任何療效,讓她鬱悶不堪。
駱誌遠繼續他的講座。還是一如昨日,先講述簡短而淺顯的中醫理論,爾後就開始現場施針。醫學院的院方派出了幾個工作人員,幫助駱誌遠“遴選”病號同時維持秩序。
第一個上台的當然是事先安排好的卡普娜。
見心目中的女神卡普娜上台,台下嘩然,傳來陣陣的哄笑聲。埃米爾起身來環視全場,麵色嚴肅地揮了揮手,這些學生終於安靜下來,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卡普娜落落大方地笑著:“駱教授,我叫卡普娜,我想我們昨天已經見過了。”
駱誌遠點點頭:“請坐。”
“我的病情是……”卡普娜的話還沒有說下去,就被駱誌遠擺擺手打斷了:“卡特裏娜,你跟她說,我需要先為她診脈,然後再討論她的病情。”
卡特裏娜翻譯過去。
卡普娜哦了一聲,伸出了自己雪白如粉的玉腕。
她的膚色白皙,肌膚滑膩而有彈性,不過駱誌遠立即切住她的脈門,認真試脈,並無任何旖念。
一分鍾後,駱誌遠鬆開手,抬頭凝視著卡普娜,神色平靜:“卡普娜小姐,從你的脈象來看,你的病不是什麽大病,氣血微虧,是常見的婦科病,痛經吧。”
卡特裏娜翻譯過去,卡普娜頓時麵色震驚地望著駱誌遠,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來。
她的病是常見的女性痛經,不是什麽疑難雜症,但駱誌遠從何得知的?就憑他剛才捏了捏自己的手腕?
卡普娜一臉的不可思議。
良久,卡普娜才從震撼中清醒過來,聲音就變得熱切起來:“駱教授,的確是這樣,不知您有什麽好辦法沒有?這個病,讓我太痛苦了!”
駱誌遠笑了:“治肯定是能治,但這個病不能針灸,需要中藥治療。這樣吧,明天你再來,我會給你兩幅藥,具體治療方法我們到時再說。你先下去吧。”
卡普娜半信半疑地下了台,卻沒有離開禮堂,而是繼續留在座位上旁觀駱誌遠為其他學生病號診病針灸。
兩個小時的時間裏,駱誌遠連續試脈,為12名男女學生下針。12名病例,病情不一,但每一例在駱誌遠的針灸下,都有或多或少的療效,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而引起全場轟動的則是第13名病例。這是一個女孩,得了麵癱已有數日,嘴角歪斜,口角流涎。她在同學攙扶下走上台來,駱誌遠當場隻下了一針,就在她病灶嘴角的一側取穴,隻此一針,不到五分鍾,女孩就恢複了常態。
這當即博得了滿場雷鳴般的掌聲,而掌聲中還夾雜著暴風驟雨一般的“額滴神啊”的驚歎聲歡唿聲。
印國人是宗教信仰普遍的國度,雖然印國人信仰的神“類型”極多,但大多是極虔誠的。他們對於神的力量,有著天然的敬畏和追隨,而此刻在台上揮手下針針到病除的駱誌遠,雖然還是一副異國麵孔,但在不少人眼裏,已經披上了一層神的光澤。
他們更願意將駱誌遠視為了神的光澤和神的使者。
卡普娜與周遭起身歡唿的狂熱的男女大學生不同,她的眸光中更多的是清澈如水的深邃。不能說她對神的信仰不夠虔誠,而是她足夠理性,知道眼前這個青年男子,擁有神奇的異國醫術,但卻與神無關。
駱誌遠揮手向台下熱烈的學生致意。
卡特裏娜熱切地在一旁大聲道,“駱,你真是神的化身,你的針灸就如同神跡!”
她不得不大聲,即便如此,她的聲音還是淹沒在唿喊聲浪裏,一點水花都泛不起。
離開小禮堂返迴駱誌遠的公寓,但再次下樓出門的時候,駱誌遠和卡特裏娜發現,他的樓下已經聚集著數百熱情的學生。卡特裏娜隻得耐心向學生群體解釋,駱誌遠需要出門去配藥,明天上午的講座繼續,而講座上,駱誌遠會繼續現場施針,還是請大家早起排隊等候。
學生群體這才慢慢散了。
卡特裏娜長出了一口氣,陪著駱誌遠離開蒙麥大學前往昨日那家中餐館旁邊不遠處的中醫診所。
開設這家中醫診所的其實是一家華夏貿易公司老板的親戚,姓於,原先是國內某市中醫院的主治大夫。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來到印國下海經商,但最終卻陰差陽錯地在蒙麥城幹起了老本行。
他的中醫診所隻麵向蒙麥城的華商華人,而事實上,印國本地人也對他的診所望而生畏。
於中醫本來以為駱誌遠是前來看病的病號,但不成想,駱誌遠輕車熟路地點了幾味中藥材,且說明了索要的劑量。
於中醫一看這配伍,就知道駱誌遠是內中行家,不由深深打量著駱誌遠,笑道:“老弟也是中醫?國內來的?什麽時候來蒙麥城的,怎麽看上去這麽麵生?”
這個年月,蒙麥城的華人華商其實並不是很多,其中大多數,於中醫都熟悉,而駱誌遠則顯然是一張生麵孔了。
埃米爾皺眉迴答:“他是外國人,並不知道卡普娜家族的勢力,算了,一會我再去找駱談一談,務必明天安排時間,讓他給卡普娜小姐治病。”
而在那邊,卡特裏娜也進了公寓樓,敲門進了駱誌遠的房間。她站在那裏,跟駱誌遠說了半天,駱誌遠都麵色淡然,笑而不語。
其實就是卡特裏娜不解釋,駱誌遠也能猜出卡普娜肯定是印國大權貴家的女兒,不過,對於卡特裏娜所謂“得罪卡普娜後果很嚴重”的勸誡,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對於印國,對於蒙麥城和蒙麥大學而言,他不過是一個過客。卡普娜如何、卡普娜的家族如何權勢衝天,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在他眼裏,卡普娜與普通的印國人並無任何不同。
因此,卡特裏娜說了很久,駱誌遠就迴了她一句:“如果她真的是誠心求醫,那麽,她就是一個普通的病號。既然求我診治,那就要遵守我的規矩。我不是拿架子端一把,而是今天已經很累,我的針灸手法需要精氣神配合,略有不慎,就會出差錯,所以,我今天不能出手。”
卡特裏娜聽了,幽幽一歎,再也無語。
駱誌遠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她還能再說什麽呢?
她始終擔心,得罪了卡普娜家族,駱誌遠在蒙麥大學的訪問學者生涯會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轉而又想起駱誌遠是華夏國官方通過外交渠道派過來的訪問學者,且還擔負有為印國政要治病的重任,有這層背景在,想必即便是卡普娜家族也不敢輕舉妄動吧?
一念及此,卡特裏娜就放下了幾分心。
“好吧,好吧,駱,既然你累了,那麽你先休息,我明天一早過來。”卡特裏娜說完就走了。望著她離去的背影,駱誌遠有些無奈地聳聳肩,甩掉鞋,就躺倒在床上,不多時就進入了夢鄉。
說起來,還是因為他剛來印國沒幾天,身體還沒有完全適應印國的水土環境、生活節奏,何況剛才為那個突發急性闌尾炎的男生出手急救,也耗費了他不少心神。
一覺醒來,竟然已經是第二天的清晨。
駱誌遠起床洗漱完畢,卡特裏娜就準時敲門來了。
卡特裏娜知道他不習慣印式的早點,就為他帶來了牛奶和雞腿漢堡,這是從大學校門口的快餐店買的,不過雖然是歐美的快餐,卻也印國本地化了。一股夠勁的咖喱味撲麵而來,駱誌遠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吃早餐吧,駱,牛奶和漢堡,這你應該能接受吧?”
駱誌遠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過來。卡特裏娜是一番盛情和好意,他總得給她幾分麵子。
駱誌遠硬著頭皮吃下了卡特裏娜帶來的漢堡,喝了一杯牛奶,然後猛灌了一大瓶水,這才勉強壓下了讓他惡心和反胃的氣味。
兩人並肩下樓,直奔蒙麥大學醫學院的小禮堂。
盡管心裏有所思想準備,但推門一看,黑壓壓坐滿了席位的學生聽眾,還是讓他和卡特裏娜吃了一驚。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埃米爾院長和他的助理薩米爾汗也在場,就等候在主講台上。
整個禮堂人滿為患,坐滿了醫學院的學生,還有其他學院其他專業的學生過來旁聽,甚至還有不少醫學院的講師和教授。
埃米爾笑眯眯地迎了上來。
“駱,是這樣……”埃米爾滿臉堆笑地說著,卡特裏娜耐心細致地翻譯著,駱誌遠一邊聽,一邊用眼角的餘光瞄向了坐在台下第一排中央處的卡普娜和她的管家拉賈夫以及保鏢一行人。
“埃米爾院長,我說到做到,今天會給她診病。一會,讓她到台上來吧。”駱誌遠淡然笑了笑。
見駱誌遠答應下來,埃米爾如釋重負,連道感謝。
埃米爾和薩米爾汗下了台去,就陪坐在卡普娜的旁邊。
卡普娜沒有理會埃米爾的解釋,徑自目光沉凝而堅定執著地望著台上雲淡風輕的駱誌遠,心頭彌漫著一種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感覺。
昨天去找駱誌遠看病求醫,不過是心血來潮。而被意外拒絕之後,她卻更加好奇和充滿了期待。
她的確沒有什麽大病,隻是一點纏人的小毛病。可就是這點小毛病,她連倫敦和澳洲的醫生都看過了,都沒有任何療效,讓她鬱悶不堪。
駱誌遠繼續他的講座。還是一如昨日,先講述簡短而淺顯的中醫理論,爾後就開始現場施針。醫學院的院方派出了幾個工作人員,幫助駱誌遠“遴選”病號同時維持秩序。
第一個上台的當然是事先安排好的卡普娜。
見心目中的女神卡普娜上台,台下嘩然,傳來陣陣的哄笑聲。埃米爾起身來環視全場,麵色嚴肅地揮了揮手,這些學生終於安靜下來,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卡普娜落落大方地笑著:“駱教授,我叫卡普娜,我想我們昨天已經見過了。”
駱誌遠點點頭:“請坐。”
“我的病情是……”卡普娜的話還沒有說下去,就被駱誌遠擺擺手打斷了:“卡特裏娜,你跟她說,我需要先為她診脈,然後再討論她的病情。”
卡特裏娜翻譯過去。
卡普娜哦了一聲,伸出了自己雪白如粉的玉腕。
她的膚色白皙,肌膚滑膩而有彈性,不過駱誌遠立即切住她的脈門,認真試脈,並無任何旖念。
一分鍾後,駱誌遠鬆開手,抬頭凝視著卡普娜,神色平靜:“卡普娜小姐,從你的脈象來看,你的病不是什麽大病,氣血微虧,是常見的婦科病,痛經吧。”
卡特裏娜翻譯過去,卡普娜頓時麵色震驚地望著駱誌遠,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來。
她的病是常見的女性痛經,不是什麽疑難雜症,但駱誌遠從何得知的?就憑他剛才捏了捏自己的手腕?
卡普娜一臉的不可思議。
良久,卡普娜才從震撼中清醒過來,聲音就變得熱切起來:“駱教授,的確是這樣,不知您有什麽好辦法沒有?這個病,讓我太痛苦了!”
駱誌遠笑了:“治肯定是能治,但這個病不能針灸,需要中藥治療。這樣吧,明天你再來,我會給你兩幅藥,具體治療方法我們到時再說。你先下去吧。”
卡普娜半信半疑地下了台,卻沒有離開禮堂,而是繼續留在座位上旁觀駱誌遠為其他學生病號診病針灸。
兩個小時的時間裏,駱誌遠連續試脈,為12名男女學生下針。12名病例,病情不一,但每一例在駱誌遠的針灸下,都有或多或少的療效,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而引起全場轟動的則是第13名病例。這是一個女孩,得了麵癱已有數日,嘴角歪斜,口角流涎。她在同學攙扶下走上台來,駱誌遠當場隻下了一針,就在她病灶嘴角的一側取穴,隻此一針,不到五分鍾,女孩就恢複了常態。
這當即博得了滿場雷鳴般的掌聲,而掌聲中還夾雜著暴風驟雨一般的“額滴神啊”的驚歎聲歡唿聲。
印國人是宗教信仰普遍的國度,雖然印國人信仰的神“類型”極多,但大多是極虔誠的。他們對於神的力量,有著天然的敬畏和追隨,而此刻在台上揮手下針針到病除的駱誌遠,雖然還是一副異國麵孔,但在不少人眼裏,已經披上了一層神的光澤。
他們更願意將駱誌遠視為了神的光澤和神的使者。
卡普娜與周遭起身歡唿的狂熱的男女大學生不同,她的眸光中更多的是清澈如水的深邃。不能說她對神的信仰不夠虔誠,而是她足夠理性,知道眼前這個青年男子,擁有神奇的異國醫術,但卻與神無關。
駱誌遠揮手向台下熱烈的學生致意。
卡特裏娜熱切地在一旁大聲道,“駱,你真是神的化身,你的針灸就如同神跡!”
她不得不大聲,即便如此,她的聲音還是淹沒在唿喊聲浪裏,一點水花都泛不起。
離開小禮堂返迴駱誌遠的公寓,但再次下樓出門的時候,駱誌遠和卡特裏娜發現,他的樓下已經聚集著數百熱情的學生。卡特裏娜隻得耐心向學生群體解釋,駱誌遠需要出門去配藥,明天上午的講座繼續,而講座上,駱誌遠會繼續現場施針,還是請大家早起排隊等候。
學生群體這才慢慢散了。
卡特裏娜長出了一口氣,陪著駱誌遠離開蒙麥大學前往昨日那家中餐館旁邊不遠處的中醫診所。
開設這家中醫診所的其實是一家華夏貿易公司老板的親戚,姓於,原先是國內某市中醫院的主治大夫。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來到印國下海經商,但最終卻陰差陽錯地在蒙麥城幹起了老本行。
他的中醫診所隻麵向蒙麥城的華商華人,而事實上,印國本地人也對他的診所望而生畏。
於中醫本來以為駱誌遠是前來看病的病號,但不成想,駱誌遠輕車熟路地點了幾味中藥材,且說明了索要的劑量。
於中醫一看這配伍,就知道駱誌遠是內中行家,不由深深打量著駱誌遠,笑道:“老弟也是中醫?國內來的?什麽時候來蒙麥城的,怎麽看上去這麽麵生?”
這個年月,蒙麥城的華人華商其實並不是很多,其中大多數,於中醫都熟悉,而駱誌遠則顯然是一張生麵孔了。